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3、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

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4、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5、什么是逻辑矛盾?

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8、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9、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

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答:错。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答:错。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

答:正确。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答:错。任何概念都有外延,空概念外延是空集合,而不是无集合。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答:错。因为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正确定义。

6、定义都是适当的概念陈述,但适当的概念陈述并不都能成为定义。

答:正确。

7、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答:错。对正概念不能否定句,对负概念可以使用否定句。

8、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错误。定义过宽。

2. “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错误。定义过宽。

3.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错误。“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错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

1. C

2. A B C

3. A

4. A

5. B

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 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 “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集合

2. 非集合

3.非集合

4.集合

5. (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

6.集合

7.集合

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1.真包含

2. 全异(反对)

3.交叉

4.真包含于

5. 全异

6.全异(矛盾)

7.全同

8. 全异(反对)

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1.

C A

D B

2.

A B C D

3.

B

A D C

4.

C A B

D

5.

A C

B D

九、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

1. A

B C

D

2. A

B

C

D E

3.

A C B

4.

D

A

B C

5.

A B C

6.

A C B

7.同3

8.

B

D

C A

9.

A B C D

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1.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

2. 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

3.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

4.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

5. 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

6.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

十一、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不是属种关系。

2. 限制错误,因为“勇敢的人”是对象,“勇敢”是属性,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概括正确。

3.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并非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4.限制错误,因为“军队”和“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概括正确。

5. 限制错误,因为限制是从属概念到种概念。概括错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不具有属种关系。

6.限制和概括均正确。

十二、下列表述作为连续限制或连续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错误。不具有属种关系。

2. “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错误,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其余正确。

3.错误。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4.“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其余正确。

十三、下列判断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定义过窄。

3.错误。定义不能使用比喻。

4.正确。

5. 错误。循环定义。

十四、20世纪初,美国有家报纸征求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应征者很多。现将应征的定义举出如下四项,请指出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1.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定义过窄。

3.错误。定义过窄。

4.错误。定义过宽。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十五、下面三例从事实上说明关于“健康”这一概念的所作的相关定义是不确切的。请从逻辑上分析这些定义各犯有什么错误?

1.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3.错误。定义过宽。定义含糊。

十六、下列语句是否为语词定义?

1.是。

2. 是。

3.不是。

4.是。

十七、下列各题是不是划分?为什么?

1.不是划分,是分解。

2. 是划分。

3.是划分。

4.不是划分,是分解。

十八、下列各题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不都正确。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例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划分标准是篇幅,而“现代小说”的划分标准是时间。这就造成“长篇小说”与“现代小说”相容。

2. 错误。多出子项。兄弟、姐妹不属于直系亲属。

3.错误。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4.正确。

十九、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个,多选为错。

1.B。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死于艾滋病菌的人数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概念使用,题干的反驳正是指出了这一点。

2. E。由条件,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并且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因此有的围棋爱好者不爱好健身操,所以不可能所有的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3. A。由条件,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又每个围棋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因此,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这与A项的断定矛盾。

4. A。I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II和III都可能是真的。因为题干只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正确。2. 错误。3.正确。4.正确。5. 正确。

6. 错误。

7.错误。

8. 正确。

9. 正确。

二、用真值表判定以下两个真值形式的等值。

三、运用命题推理的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答:上场的是A、C、G、R;不上场的是D、F、P、Q、S、T,推理过程如下:

(1)? P →? S 规则P

(2)? D ← G 规则P

(3)A? C 规则P

(4)D ?? R 规则P

(5)? R ←?C 规则P

(6)? A∨? P规则P

(7)? S →? T ∧? Q 规则P

(8)? R ∨? F 规则P

(9)G 规则P

(10)? D 规则T,(2)(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11)R 规则T,(4)(10),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12)C 规则T,(5)(1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13)? F 规则T,(8)(11),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4)A规则T,(3)(12),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15)? P 规则T,(6)(14),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6)? S 规则T,(1)(1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17)? T ∧? Q 规则T,(7)(1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18)? T 规则T,(17),联言推理分解式

(19)? Q 规则T,(17),联言推理分解式

四、解答下列各题。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多选为错。

1. A。题干的论证运用的推理可整理为:

张先生点的菜中或者有川菜,或者有粤菜。

张先生点的菜中有川菜。

所以,张先生点的菜中没有粤菜。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无效推理。要使题干的论证成立,必须加强这个推理的前提,使之成为有效推理。选项A如果为真,显然就使得题干的推理由相容选言推理变为不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有效式,因而推理有效,论证成立。

2.E。E项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前件断定了两个条件:第一,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第二,街上没有穿雨衣。其后件断定,天没下雨。

题干断定:如果天下雨,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则街上有人穿雨衣。由此,加上E 项的第一个条件:街上没人穿雨衣,可推出,天没下雨,或者气温不在零摄氏度以上。由此,加上E项的第二个条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可推出:天没下雨。这说明,根据题干的断定,再加上以上两个条件,可推出天没下雨,即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E项一定为真。

3. D。题干的断定可整理为:

(1)如果是名牌产品,则一定质量过硬;

(2)如果质量过硬,则一定有高技术含量;

(3)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就不会有高技术含量。

由(3)可得(4):如果产品都有高技术含量,则不会忽视技术投资。

由(1)、(2)和(4)可推出I。

由(1)和(2)可推出II。

III不能由题干推出。

4.C。诸选项中,A、B和C项都能削弱题干中书商的看法,但是,A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几乎没有影响,B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在科幻小说的读者中几乎没有影响,C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对于它的读者有负影响,即起了科幻小说的负促销作用。显然,C项比A 和B项更能削弱题干。

D项不能削弱题干。

E项涉及的是个例,即使能削弱题干,力度也不大。

5. A。因为如果有吸烟史的人在1995年超过世界总人口的65%,由题干,这个百分比已经接近于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占全部肺癌患者的比例,又考虑到事实上患肺癌的主要是成年人,因此,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占全部肺癌患者的比例,绝不会高于有吸烟史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这说明吸烟并没有增加患肺癌的危险。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的结论。

五、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中适当的?

1. B

2. A、B

3. A、C

4. A、B、C、D

5. A、B

6. A

7. A

8. A

9. A、C 10. A、B、C、D

六、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或不构成条件关系)?

1.必要条件

2. 充分条件

3.不构成条件关系

4.充要条件

5.必要条件

七、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

1.这个商店的商品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2. 昨晚小张和小李都没有值班。

3.人大胆,但地不高产。

4.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有环境治理问题。

5.老张和老李都当代表,或者都不当代表。

6.衣食足但不能知荣辱,或者衣食不足但能知荣辱。

7. 认识字母但学不好外语。

8.小孩每天不吃巧克力也长得好。

八、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形式。

1.设p表示“明天我去看电影”,q表示“明天我去看展览”,r表示“明天我去游泳”。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p ∨ q)→ r)。

2.设p表示“明天天睛”,q表示“单位加班”,r表示“明天我们去游泳”,s表示“我们明天去划船”。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r ∨ s)。

3.设p表示“科学家的预见是正确的”,q表示“我们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r表示“人类终有一天无法在地球上生存”。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 → r)。

4. 设p表示“在场内吸烟”(主语省略,下同),q表示“在场内随地吐痰”,r表示“在场内乱扔废弃物”,s表示“被处以罚款”。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 ∨ r)→s。

九、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真值形式的类型。

1.

2.

答:此真值形式为可真式。

3.

答:此真值形式为可真式。

十、运用有关规则,判定下列命题推理是否有效。

1.该推理的推理形式为:p或者q;p;所以,非q。无效,违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 该推理的推理形式为:如果非p,那么非q;p;所以,q。无效,违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3.该推理的推理形式为:如果p,那么q;q;所以,p。无效,违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4.该推理的推理形式为:如果p,那么非q,所以,如果q,那么非p。有效,符合假言易位规则。

十一、分别用真值表方法(略)和归谬赋值法判定下列推理的有效性。

1. 该题包括两个推理。

第一个:(p →? p)→(p ∧? p)

F

T F

F T F T

不矛盾,所以此推理无效。

第二个:(p ?? p)→(p ∧? p)

F

T F

T F T F

矛盾

(p ?? p)→(p ∧? p)

F

T F

F T F T

还是矛盾,所以此推理有效。

2. ?(? p ∧ q)→(? p →? q)

F

T F

T F

F T

T T

F

矛盾,所以此推理有效。

十二、分别求下列真值形式的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并确定它们的真值类型。

1.(p → q)→(? p ∨ q)

消去“→”:?(? p ∨ q)∨(? p ∨ q)(1)

内移“?”:(?? p ∧? q)∨(? p ∨ q)(2)

消去“??”:(p ∧? q)∨(? p ∨ q)(3)

(3)式按析取分配律展开:(p ∨? p ∨ q)∧(? q ∨? p ∨ q)(4)

(4)式为合取范式,是重言式,因此,该式是重言式。

(3)式化简即为析取范式:(p ∧? q)∨? p ∨ q (5)

(5)式不是矛盾式,但不能判定是否为重言式。

2.(p ∧? q)?(? p ∨ q)

消去“?”:((p ∧? q)∧(? p ∨ q))∨(?(p ∧? q)∧?(? p ∨ q))(1)内移“?”:((p ∧? q)∧(? p ∨ q))∨((? p ∨?? q)∧(?? p ∧? q))(2)消去“??”:((p ∧? q)∧(? p ∨ q))∨((? p ∨ q)∧(p ∧? q))(3)(3)式化简,即得合取范式:p ∧? q ∧(? p ∨ q)(4)(4)式不是重言式,但不能判定该式是否为矛盾式。

(3)式化简,按合取分配律展开:(p ∧? q ∧? p)∨(p ∧? q ∧ q)(5)(5)式为析取范式,是矛盾式,因此,该式为矛盾式。

3. ? q →((p → q)→? p)

消去“→”:?? q ∨(?(? p ∨ q)∨? p)(1)内移“?”:?? q∨((?? p ∧? q)∨? p)(2)消去“??”:q∨((p ∧? q)∨? p)(3)

(3)式化简即得析取范式:q∨(p ∧? q)∨? p (4)(4)式不是矛盾式,但不能判定该式是否为重言式。

(3)式按析取分配律展开,可得合取范式:(q ∨ p ∨? p)∧(q ∨? q ∨? p)(5)(5)式是重言式,因此该式是重言式。

4.(? q →(p → q))→? p

消去“→”:?(?? q ∨(? p ∨ q))∨? p (1)内移“?”:(??? q ∧(?? p ∧? q))∨? p (2)消去“??”:(? q ∧(p ∧? q))∨? p (3)(3)式化简即得析取范式:(? q ∧ p)∨? p (4)(4)式不是矛盾式,因此,该式不是矛盾式。

(3)式按析取分配律展开,可得合取范式:(? q ∨?p)∧(p ∨? p)(5)(5)式不是重言式,因此,该式也不是重言式。

因此,该式为非重言的可真式。

十三、用范式方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设p表示“上帝创世说的故事是真实的”,q表示“地球存在的头三天没有太阳”,r表示“‘一天’的概念是由太阳来定义的”。则该推理的真值形式为:

((p → q)∧ r ∧?(r ∧ q))→? p

求该式的合取范式:

消去“→”:?((? p ∨ q)∧ r ∧?(r ∧ q))∨? p

内移“?”:(?(? p ∨ q)∨? r ∨??(r ∧ q))∨? p

((?? p ∧? q)∨? r ∨??(r ∧ q))∨? p

消去“??”:((p ∧? q)∨? r ∨(r ∧ q))∨? p

展开:(p ∨? r ∨ r ∨? p)∧(p ∨? r ∨ q ∨? p)∧(? q ∨? r ∨ r ∨? p)∧(? q ∨? r ∨ q ∨? p)

此合取范式为重言式,所以,该真值形式为重言式,所以,此推理有效。

十四、构造自然推理,判定下列推理的有效性。

1. 推理形式为:

?(?p∧?q)→r

p

∴r

构造自然推理如下:

(1)?(?p∧?q)→r P

(2)p P

(3)p ∨ q T(2)(析取引入,即p真时,p∨q一定真)(4)?(?p∧?q)T(3)德摩根律

(5)r T(1)(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所以,推理有效。

2. 推理形式为:

p→(q→r)∧(?q→s)

?r∧?s

∴?p

构造自然推理如下:

(1)p→(q→r)∧(?q→s)P

(2)?r∧?s P

(3)p HP

(4)(q→r)∧(?q→s)T(1)(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5)q→r T(4),联言推理分解式

(6)?q→s T(4),联言推理分解式

(7)?r T(2),联言推理分解式

(8)?s T(2),联言推理分解式

(9)q T(6)(8),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10)?q T(5)(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11)q∧?q T(9)(10),联言推理组合式

(12)?p 归谬(3)-(11)

所以,推理有效。

3. 推理形式为:

p→(q∨r)

r→?s

s

∴q←p

(q←p)?(?q→?p)

构造自然推理如下:

(1)p→(q∨r)P

(2)r→?s P

(3)s P

(4)?q HP

(5)?r T(2)(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6)?q∧?r T(4)(5),联言推理组合式

(7)?(q∨r)T(6),德摩根律

(8)?p T(1)(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9)?q→?p D(4)-(8)

所以,推理有效。

十五、运用命题逻辑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设1表示“1号上场”,依此类推,则可以构建自然推理如下:

(1)4 → 6 P

(2)? 1 ←? 3 P

(3)3 ∨. 6 P

(4)9 ∧ 12 → 4 P

(5)1 ∧ 12 P

(6)1 T(5),联言推理分解式

(7)12 T(5),联言推理分解式

(8)3 T(2)(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9)? 6 T(3)(8),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

(10)? 4 T(1)(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1)?(9 ∧ 12)T(4)(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2)? 9 ∨? 12 T(11),德摩根律

(13)? 9 T(7)(12),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所以,9号不上场。

2. 设“甲”表示“甲作案”,依此类推,四人的话可以形式化为:

甲:?甲∧乙

乙:?乙∧?丙

丙:?甲→?乙

丁:甲∨丙。

推理如下:

因为甲和丙的话矛盾,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乙和丁的话必假。

乙假,则可推得“乙∨丙”,即“或者乙作案,或者丙作案”;丁假,则可推得“?甲∧?丙”,即“甲和丙都没作案”。

将“乙∨丙”和“?丙”结合可推得“乙”,即“乙作案”,由此可知甲说真话。

所以,乙作案,甲说真话。

3. 假设甲不作案,则由已知②,丙也不会作案;如果甲和丙都不作案,则由已知①③可知,乙也不会单独作案,这样,甲、乙、丙均没作案,这和已知④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甲一定作案。

4. 这个骑士说:“我不是富有的骑士”。这句话不可能是无赖说的,否则无赖就说真话了;这句话也不可能是富有的骑士说的,否则他就说假话了。因此,这句话只可能是贫穷的骑士说的。

5.智者问某一个士兵,不妨问甲:“如果你问乙,乙将如何回答,他手里拿的是毒酒还是美酒?”如果甲说真话,则乙说假话,这样,甲就把一句假话如实地告诉智者,智者听到的是一句假话;如果甲说全民族人,则乙说真话,这样,甲就把一句真话篡改成假话告诉智者,智者听到的还是一句假话。总之,智者听到的总是一句假话。只要否定这句假话,就能确定哪瓶是美酒。例如,如果甲回答:“乙回答说他手里拿的是毒酒”,那么,事实上乙手里拿的一定是美酒。

6.设p表示“选派小方”,q表示“选派小王”。则三领导的意见分别为:

甲:? p →? q 乙:? q → p 丙:p ∨. q(“∨.”表示“不相容析取”)

可以用真值表解答此题

由真值表可知,当p真q假时,甲、乙、丙三真值形式均真,这说明,有一种方案,即选派小方,而不选派小王,可以满足三位领导的意见。

7. 设p表示“破获03案件”,q表示“甲是罪犯”,r表示“乙是罪犯”,s表示“丙是罪犯”,t表示“乙与丙是好朋友”,则可以构建自然推理如下:

(1)p ← q ∧ r ∧ s P

(2)? p P

(3)? q →? r P

(4)? r → t P

(5)? t P

(6)r T(4)(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7)q T(3)(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8)?(q∧r∧s)T(1)(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9)?q∨?r∨?s T(8),德摩概律

(10)?s T(6)(7)(9),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所以,甲、乙是罪犯,丙不是罪犯。

8.假设“A当上了律师”真,则乙、丙的前后两句均假,违反已知条件,所以,假设错误,即“A当上了律师”是假的。

已知甲中有一半是真的,所以“B当上了法官”是真的。因此乙中“A当上了法官”是假的,所以“C当上了律师”是真的。而丙中“B当上了律师”是假的,则“A当上了检察官”是真的。

总之,A当上了检察官,B当上了法官,C当上了律师。

9.用甲表示“甲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依此类推,可以构建自然推理如下:

(1)甲∧乙→?丙P

(2)乙←丁P

(3)甲∧丙P

(4)甲T(3),联言推理分解式

(5)丙T(3),联言推理分解式

(6)?(甲∧乙)T(1)(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7)?甲∨?乙T(6),德摩根律

(8)?乙T(4)(7),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9)?丁T(2)(8),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所以,乙和丁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

10.假设条件(3)真,则(1)和(2)均真,违反已知条件,所以假设错误,(3)为假,即“或者李明不是木工,或者张元不是木工”。

已知三句话两真一假,所以,(1)(2)均真,由此可以构成二难推理如下:

如果李明不是木工,那么王强是电工;

如果张元不是木工,那么赵平是电工;

或者李明不是木工,或者张元不是木工;

所以,或者王强是电工,或者赵平是电工。

即“王强和赵平至少有一个是电工”。

11. 设p表示“A谋害了张先生”,q表示“B谋害了张先生”,r表示“C谋害了张先生”,

s表示“张先生生前饮过麻醉剂”,t表示“作案在落雨前”,u表示“张先生临死前搏斗过”,则可以构建自然推理如下:

(1)p ∨ q ∨ r P

(2)? s →? r P

(3)s →? p P

(4)p → q P

(5)t → p P

(6)? t → u P

(7)u →? q P

(8)s P

(9)? p T(3)(8),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0)?T(5)(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1)u T(6)(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2)? q T(7)(1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3)r T(1)(9)(12),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注意,前提(2)、(4)为多余信息,只要不矛盾,就可以忽略。推理时如将(2)和(8)结合,则为无效推理,同理,如将(4)和(9)结合,亦为无效推理。)

所以,是C谋害了张先生。

12. 设p表示“凶手是甲”,q表示“凶手是乙”,r表示“谋杀发生在午夜前”,s表示“乙的供词正确”,t表示“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灭了”。则可以构建自然推理如下:(1)p ∨ q P

(2)p →? r P

(3)s → r P

(4)? s →? t P

(5)t P

(6)s T(4)(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7)r T(3)(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8)? p T(2)(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9)q T(1)(8),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所以,乙是凶手。

13. 设A表示“A进去”,依此类推,可以构建自然推理如下:

(1)A→B P

(2)D∨E P

(3)(B∨C)∧?(B∧C)P

(4)D?C P

(5)E→A∧D P

(6)D→C T(4),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定义

(7)?(B∧C)T(3),联言推理分解式

(8)?B∨?C T(7),德摩根律

(9)?A∨?D T(1)(6)(8),二难推理复杂破坏式

(10)?(A∧D)T(9),德摩根律

(11)? E T(5)(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2)D T(2)(11),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3)C T(4)(12),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4)?B T(8)(13),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5)?A T(1)(1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所以,C、D进去了,A、B、E没有进去。

14. (1)和(3)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已知三句话只有一真,所以,(2)必假,则可推得(4):“丙是第三”和(5)“甲不是第一”。

根据(5)可知(3)为真,已知只有一真,所以,(1)为假,则又可推得(6):“乙是第二”。

由(4)(5)(6)可推得(7):“丁是第一”,又可推得(8):“甲是第四”。

所以,甲、乙、丙、丁的名次分别为四、二、三、一。

(说明,亦可使用其它方法)

15. (2)和(4)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1)和(3)均假。

(1)假可以推出(5)“小周学日语并且小陈学日语”,联言推理分解式可得(6)“小周学日语”和(7)“小陈学日语”均为真。

(3)假可以推出(8)“或者小刘不学日语,或者小陈不学日语”。

(7)和(8)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推出(9)“小刘不学日语”。

所以,小周、小陈学日语,小刘不学日语。

(说明,亦可使用其它方法)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正确

2. 错误

3.错误

4. 错误

5. 正确

6.错误

7.正确

8. 错误

9.正确10.错误11. 正确

二、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语词。

1.主项,谓项,联项,量项,联项,量项

2. 非党员

3.全称命题的主项和否定命题的谓项,特称命题的主项和肯定命题的谓项

4. I,O,真假不定,真

三、略

四、指出下列语句属何种直言命题,并写出其公式。

1.全称肯定命题SAP

2. 全称肯定命题SAP

3. 特称肯定命题SIP

4. 特称肯定命题SIP

5. 特称否定命题SOP

6.全称否定命题SEP

7.全称肯定命题SAP

8. 全称否定命题SEP

9.全称否定命题SEP

10.特称否定命题SOP

11. 特称肯定命题SIP

12. 特称肯定命题SIP

五、指出下列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 SAP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 SAP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 SAP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4. SEP 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5. SOP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 SIP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7. SIP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8. SAP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9. SOP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0. SEP 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11. SOP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2. SOP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3. SOP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六、已知下列直言命题的真假,根据对当关系确定素材相同的其余三个直言命题的真假情况。

1.假真假

2. 真假不定真假不定真

3. 假假真

4. 真假不定真真假不定

5. 真假不定假真假不定

6.假真真

7.假真假不定真假不定

8. 真假真

七、已知下列命题为真,写出素材相同的其余三个命题,并根据对当关系指出它们的真假。

1.该命题是A。当A真时,同素材的E“三班的同学都不是学英语的”为假;I“有些三班同学是学英语的”为真;O“有些三班同学不是学英语的”为假。

2. 该命题是I。当I真时,同素材的A“所有的蛇都是无毒的”真假不定;E“所有的蛇都不是无毒的”为假;O“有的蛇不是无毒的”真假不定。

3. 该命题是E。当E真时,同素材的A“这辆车上的人都是去长城的”为假;I“这辆车上有的人是去长城的”为假;O“这辆车上有的人不是去长城的”为真。

4. 该命题是O。当O真时,同素材的A“所有的学生都是党员”为假;E“所有的学生都不是党员”真假不定;I“有的学生是党员”真假不定。

5. 该命题是A。当A真时,同素材的E“所有有生的都不是有死的”为假;I“有的有生的是有死的”为真;O“有的有生的不是有死的”为假。

6.该命题是E。当E真时,同素材的A“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为假;I“有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为假;O“有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不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为真。

7.该命题是E(这辆公共汽车上所有乘客都不是大学生)。当E真时,同素材的A“这辆公共汽车上所有乘客都是大学生”为假;I“这辆公共汽车上有的乘客是大学生”为假;O “这辆公共汽车上有的乘客不是大学生”为真。

8.该命题是E(我班(同学)都不是会下国际象棋的)。当E真时,同素材的A“我班(同学)都是会下国际象棋的”为假;I“我班(同学)有的是会下国际象棋的”为假;O“我班(同学)有的不是会下国际象棋的”为真。

9.该命题是O(有从事司法工作的不是律师)。当O真时,同素材的A“所有从事司法工作的都是律师”为假;E“所有从事司法工作的都不是律师”真假不定;I“有从事司法工作的是律师”真假不定。

八、已知下列命题为假,写出素材相同的其余三个命题,并根据对当关系指出它们的真假。

1.该命题是A。当A假时,同素材的E“价格昂贵的商品都不是质量好的商品”真假不定;I“有价格昂贵的商品是质量好的商品”真假不定;O“有价格昂贵的商品不是质量好的商品”为真。

2. 该命题是I。当I假时,同素材的A“所有金属都是绝缘体”为假;E“所有金属都不是绝缘体”为真;O“有有金属不是绝缘体”为真。

3. 该命题是E。当E假时,同素材的A“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真假不定;I“有的蛇是有毒的”为真;O“有的蛇不是有毒的”真假不定。

4. 该命题是O。当O假时,同素材的A“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为真;E“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不是脊椎动物”为假;I“有的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为真。

5.该命题是A。当A假时,同素材的E“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真假不定;I“有的质数是奇数”真假不定;O“有的质数不是奇数”为真。

6.该命题是A。当A假时,同素材的E“所有价高的商品都不是质地优良的商品”真假不定;I“有的价高的商品是质地优良的商品”真假不定;O“有的价高的商品不是质地优良的商品”为真。

7. 该命题是E(所有生产资料都不是商品)。当E假时,同素材的A“所有生产资料都是商品”真假不定;I“有的生产资料是商品”为真;O“有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真假不定。

8. 该命题是I。当I假时,同素材的A“这个铁笼里所有的蛇都是无毒的”为假;E“这个铁笼里所有的蛇都不是无毒的”为真;O“这个铁笼里有的蛇不是无毒的”为真。

9.该命题是A。当A假时,同素材的E“北京市的公民人人都不是有自行车的”真假不定;I“北京市的公民有人是有自行车的”真假不定;O“北京市的公民有人不是有自行车的”为真。

10. 该命题是O(这辆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有的不是大学生)。当O假时,同素材的A“这辆公共汽车上的所有乘客都是大学生”为真;E“这辆公共汽车上的所有乘客都不是大学生”为假;I“这辆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有的是大学生”为真。

九、根据对当关系选择相关的判断驳斥下列判断。

1. 有的社会现象不是有阶级性的。

2. 所有鲸都是哺乳动物。

3. 所有天才都不是生而知之的。

4. 有自学而成才的

5. 有能言善辩的人是老实人。

十、指出下列各组命题的真假关系。

1. SAP与SOP,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2. SOP与SIP,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3. SEP与SAP,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4. SOP与SEP,从属关系,SOP真,SEP真假不定;SOP假,SEP假;SEP真,SOP 真;SEP假,SOP真假不定。

5. SAP与SEP,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十一、根据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从以下前提出发,能否推出相应的结论。

1. 不能,反对关系,可以同假。

2. 不能,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

3. 能,从属关系,全称真,特称真。

4. 不能,从属关系,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

5. 能,从属关系,特称假,全称假。

6.能,矛盾关系,不能同假。

7. 不能,反对关系,不能同真。

十二、根据对当关系,回答以下问题。

1. 证明:

当A真时,根据反对关系,则E假;E假,根据矛盾关系,则I真。所以,A真时,I 必真,(即全称真,特称真)。

当I真时,根据矛盾关系,则E假;E假,根据反对关系,则A真假不定。所以,I真时,A真假不定,(即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

当A假时,根据反对关系,E真假不定;E真假不定,根据矛盾关系,则I也真假不定。所以,A假时,I真假不定,(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

当I假时,根据矛盾关系,则E真;E真,根据反对关系,则A假。所以,I假时,A 假,(特称假,全称真假不定)。

同理可得E与O之间的真假关系。

由上可知,由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证明从属关系。

2. 证明:

当A真时,根据矛盾关系,则O假;O假,根据下反对关系,则I真;I真,根据矛盾关系,则E假。所以,A真时,E必假。

当E真时,根据矛盾关系,则I假;I假,根据下反对关系,则O真;O真,根据矛盾关系,则A假。所以,E真时,A必假。

由此可知,A和E不能同真。

当A假时,根据矛盾关系,则O真;O真,根据下反对关系,则I真假不定;I真假不定,根据矛盾关系,则E真假不定。所以,A假时,E真假不定。

当E假时,根据矛盾关系,则I真;I真,根据下反对关系,则O真假不定;O真假不

定,根据矛盾关系,则A真假不定。所以,E假时,A真假不定。

由此可知,A和E可以同假。

因此,由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可以证明反对关系。

3. 不能。

4. 不能。

十三、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换质过程。

1. 所有人的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有人的经历都是不一帆风顺的。

推理形式为:SEP → SA?P。

2. 有些花不是红色的。→有些花是非红色的。

推理形式为:SOP → SI?P。

3. 所有的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所有的困难都是能克服的。

推理形式为:SE?P → SAP。

4. 有些战争是非正义的。→有些战争不是正义的。

推理形式为:SI?P → SOP。

5. 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有内部结构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推理形式为:SAP → SE?P。

6. 有些花是红的。→有些花不是非红的。

推理形式为:SIP→ SO?P。

7. 有的企业不是盈利企业。→有的企业是非盈利企。

推理形式为:SOP → SI?P。

8.逻辑学不是不能学好的。→逻辑学是能学好的。

推理形式为:SE?P → SAP。

9.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有犯罪行为都不是不违法行为。

推理形式为:SAP → SE?P。

十四、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请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换位过程。

1.不能,SOP(有的唯心论者不是宗教徒)不能换位。

2. 有的秋菊是开白花的。→有的开白花的是秋菊。推理形式为:SIP → PIS。

3. 不能,SOP(有的先进设备不是进口产品)不能换位。

4. 所以个人主义者都不是共产主义者。→所有共产主义者都不是个人主义者。推理形式为:SEP → PES。

5. 有些鱼类是卵生动物。→有些卵生动物是鱼类。推理形式为:SIP → PIS。

6.不能,SOP不能换位。

7.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有的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推理形式为:SAP → PIS。

8. 不能,SOP不能换位。

9.有些手机是中国制造的。→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是手机。推理形式为:SIP → PIS。

10.肯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有些不周延的(项)是肯定命题的谓项。推理形式为:SAP → PIS。

11. 所有素数都不是无理数。→所有无理数都不是素数。推理形式为:SEP → PES。

十五、根据直言命题直接推理规则,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成立。

1. 能成立。推理过程如下:(所有)不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野心家(换质)→(所有)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因为“大学”和“中学”这两个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有学校”的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胡泽洪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1/11/25 第二章 一、 1、违反同一律,“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不同的语词。 2、答非所问,问“产值”问题,回答的是和产值不相干的问题,也是违反同一律。 3、没有违反同一律。 二、 1、违反矛盾律,差不多一百万是不够一百万,一百万以上是超出一百万,语词自相矛盾。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排中律,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但只有这两种意见,所以他是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暗含着还有第三种可能,但实际上没有第三种。 三、 1、违反矛盾律,既是永恒的,就不能是历史的,永恒和历史是相矛盾的。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矛盾律,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和有人上去过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4、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5、违反矛盾律,既说他完成了作业,也说他没有完成作业。 6、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7、违反矛盾律,不孕症是没有后代,问能否传给后代,又表明他有后代,自相矛盾。 8、违反排中律,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机器是进口的,机器不是进口的。 四、 1、思路:先找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甲乙两个命题互相矛盾:甲没拿,甲拿了。 假定甲为真,依据只有一真,其余皆假,则乙丙丁为假; 由丙是假的,依据排中律可知,丙的矛盾命题不能为假,所以丙的矛盾命题为真。 即并非“甲没拿”不能为假,这等于“甲拿了”。 由假定“甲没拿”推出了与之矛盾的命题“甲拿了”。 推出了矛盾,依据矛盾律,表示假定不成立。 再依据排中律,假定的反面成立,所以是“甲拿了”。 乙的判断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2、给出一个能够产生悖论的话语,国王就无法执行他的规定。 如果囚犯对国王说:请处我以砍头。国王就有点难办了。 因为: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砍头,囚犯就说了真话,他就不能处他砍头;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绞刑,囚犯就说了假话,他就不能处他绞刑。 3、违反矛盾律,如果有万能溶液,那就没有装它的容器;如果有装它的容器,就没有万能溶液。这句话包含着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有万能的溶液并且没有万能的溶液。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3、 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 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5、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逻辑矛盾? 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7、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8、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9、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10、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完整版

AAA中国人民大学版完整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与5:所有S就是P 2与7:所有 P就是M,所有S不就是M,所以,所有S不就是P。 3与8:只有p,才q。 6与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定义过宽。 2、错误。定义过宽。 3、错误。“勇敢”与“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喜马拉雅山”与“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就是适当的? 1、 C 2、 A B C 3、 A 4、 A 5、 B 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就是从内涵方面还就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2、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5、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就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就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就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 4、集合 5、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 6、集合 7、集合 七、下列各组概念就是什么关系?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BD ) A、————中国 B、楚王——楚人——人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九章逻辑基本规律 一、填空题 1.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为真。 3.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5.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由“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 为假,可知必要条件命题(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注意,“‘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等值于“‘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6.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D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2.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B ) A.SAP真且SOP假B.SEP真且SOP假 C.SIP真且SAP假D.SOP真且SIP假 3.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B )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 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 4.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D )A.只违反矛盾律B.违反矛盾律 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 5.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C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6.既否定“◇p”,又否定“◇﹁p”,则(D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 一、 1.逻辑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思维得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得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得存在方式、联系方式。逻辑常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得逻辑内容。逻辑变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得具体内容。如“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就是……”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得逻辑内容。“S”、“P”就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得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P、Q”就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得具体命题,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得代入,就是指用具体得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如用具体得词项“杨树”与“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S”与“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所有杨树就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又如用具体得命题“过度砍伐森林”与“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P”与“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如命题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有特殊与一般之分。如定义、划分得规则,就是特殊得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得特殊范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充足理由律,就是一般得、基本得逻辑规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得基本性质与联系,普遍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各类思维形式结构得特殊规律(规则),对思维具有强制得规范与约束作用,保证思维得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与论证性。违反这些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5.逻辑矛盾,就是指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虚假得思想内容。如“有S不就是S”、“P并且非P”。命题逻辑中得矛盾式,指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假。谓词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不能得到一个真命题。模态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模态公式在任意模型得任一可能世界上都假。逻辑矛盾又叫自相矛盾。狭义得逻辑矛盾指同时肯定一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广义得逻辑矛盾还包括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就是马”),因为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相当于同时肯定两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与“这就是马,并且这不就是马”)。

大学蓝皮《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 2. 错误 3.正确 4.错误 5. 错误 6.正确 7.错误 8. 错误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定义过宽。 3.错误。“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 1. C 2. A B C 3. A 4. A 5. B 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 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 “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集合 2. 非集合 3.非集合 4.集合 5. (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 6.集合 7.集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 p”中,逻辑常项是()。 2.在的空括号内,填入变项符号(),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3.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 4.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5.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 6.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7.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 8.根据变通逻辑基本规律中()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为假。 9.如取值为假,则()取值为()。 10.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①常项和变项都相同②常项相同,变项不同③常项和变项都不同 ④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①前提的真假②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③结论的真假

④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 3.如肯定,而否定,则()的要求。 ①违反同一律②违反矛盾律③违反排中律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是()。 ①MAP ②PAM ③MEP ④PIM 5.“《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①都是②前者是而后者不是③都不是④前者不是而后者是 6.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判断()。 ①都是A判断②a是A判断,b不是③都不是A判断 ④a不是A判断,b是 7.若与均真,则()。 ①p与q均真②p真q假③p假q真④p与q均假 8.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①矛盾②反对③下反对④差等 9.据真值表,以下判断形式中与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① ② ③ ④ 10.已知必然P真,可推出()。 ①非P真②可能非P假③P假④必然非P不假 11.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①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与5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10、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information”,就是知识。它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叫前科学,即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的实践经验。 答:“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是“信息”的内涵;“现代科学体系”和“前科学”是“信息”的外延。 2.智力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它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构成,以思维力为核心。 答:“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是“智力”的内涵。“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是“智力”的组成要素,与“智力”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智力”的外延。 3.能力是在智力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人应培养的能力主要有: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答:“在智力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是“能力”的内涵;“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是“能力”的外延。 4.诗歌是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节奏鲜明的文学体裁。诗歌的品种很多,从内容上看,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看,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免费下载】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专门研究()。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和()。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性学科,它是没有()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一、填空题 1.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是,任何概念都有()和()。 2.从概念的外延关系来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关系,“陈述句” 与“疑问句”具有()关系。 3.如果“凡A不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关系;如果“凡A是B并且凡B是A”,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关系。 4.在定义“犯罪就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种差是(),属是()。 5.一个定义项在外延上真包含于被定义项,则该定义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 2.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A.全异关系B.同一关系C.交叉关系D.真包含于关 系 3.“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一对陈述,其中的“及格”与“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 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4.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A.概括和限制都对B.概括对,限制错

逻辑学课堂及课后练习题一

《逻辑学》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形式逻辑是()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内涵越少,则外延()。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其外延之和()。 4、定义是揭示()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E();I ()。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E ();I ()。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O();I ()。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O();I ()。 9、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逻辑常项是()。 10、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 11、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小前提应为()。 12、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判断。 13、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 ,结论应为()。 14、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15、“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 1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 1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的规则。 18、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19、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20、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问答题 1、一个大前提为O判断的三段论,它的小前题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判断?这个三段论的格和式分别是什么? 2、一个小前提为O判断的三段论,它的大前题是什么判断?结论是什么判断?这个三段论的格和式分别是什么? 3、一个大前提为MIP的三段论,它的小前提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判断?这个三段论的格与试分别是什么? 4、试将下列省略三段论补充完整,并分析其错误。 我不是领导干部,我不需要廉洁奉公。 我不会写诗,因为我不是诗人。 5、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爱国者骂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 6、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所以,所有的等角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7、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所有的鸟都是会飞的,所以,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 8、分析下列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格,写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 分 评卷教师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 是 非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 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 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 思维形式。 得 分 评卷教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 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 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教程文件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 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的思维形式。 2.____内涵__和__外延__是概念的两个最显著的逻辑特征。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