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程材料学笔记整理

最新工程材料学笔记整理
最新工程材料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概论

钢类钢号举例表示方法及说明

合金结构钢40Cr

20CrMnTi

18Cr2Ni4W

38CrMoAlA

40CrNiMo

碳的质量分数一般用万分之几表示,列于钢号开头。主要合

金元素一般用百分之十几表示,当平均质量分数<1.5%,一

般只标出元素符号

低合金结构钢和耐候钢Q345A

Q500C

16Mn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钢号按照国际标准用屈服强度命名

Q+屈服强度,八个强度等级,三或五个质量等级。专业用

低合金高强钢:钢号加后缀,16MnL、Q235R、16Mnq(Q345q)

滚动轴承钢GCr15

GCr15SiMn

G20CrMo

高碳铬轴承钢:钢号冠G,含碳量不标出,Cr平均质量分数

千分之几;渗碳轴承钢:与合金结构钢类似,但也冠G;高

碳铬不锈钢和高温轴承钢:钢号不冠G,其他与不锈钢耐热

钢表示方法相同

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9SiCr

5CrW2Si

Cr12MoV

9Mn2V

5Cr06NiMo

3Cr2W8V

W18Cr4V

W6Mo5Cr4V2

平均含碳量>=1.0%不标,<1.0%用千分之几表示。低铬合金

工具钢中Cr含量用千分之几表示,并在表示含量的数字前

加0.塑料模具冠SM;

高速钢不标碳含量合金元素含量百分之几表示

1.工程结构钢包括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碳素结构钢分为Q195,Q215,Q235,Q275(最低强度)四个等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最低屈服强度为345MPa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钢,耐腐蚀钢,低温用钢,耐磨钢,钢筋钢,钢轨刚及其他专业用钢

3.工程机构钢以工艺性能为主,力学性能为辅,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①足够的强度和韧度

②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型工艺性

③良好的耐腐蚀性

4.合金元素通过固溶强化,析出弥散强化,细化晶粒强化和增加珠光体含量这四种强化机制提高这类钢的强度

5.所谓优良的焊接性是指焊接工艺简单,焊缝与母材结合牢固强度不低于母材,焊缝热影响区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没有裂纹及各种缺陷

6.少量Cu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钢耐大气腐蚀的能力。

7.低合金高强钢合金元素强化方法: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

7.

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

1.机械零件要求有良好的服役性能,如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塑形,韧度,疲劳强度,耐磨性等

2.根据热处理强化工艺特点分为整体强化态钢和表面强化态钢。根据钢的生产工艺和用途可分为调

质钢,非调质钢,低碳马氏体钢,超高强度结构钢,渗碳钢氮化钢,弹簧钢,轴承钢等

3.机械制造结构钢主要性能

①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

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机械零件用钢的合金化元素主要有Cr,Mn,Si,Ni,Mo,W,V,B等或是单独加入,或是复合加入。其中,主加元素为Cr,Mn,Si,Ni。主加元素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力学性能。辅加元素有Mo,W,V,B,能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消除钢的回火脆性,进一步提高淬透性等作用,但含量一般都不高

5.一般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变形和断裂

6.整体强化态钢均承受拉,压,扭等交变应力,大部分是整体受力。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主要性能指标为δ,抗拉强度,冲击吸收能量KV(KU),断裂韧度等。总体上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这些钢主要制造轴,杆,轴承类零件,如连杆,螺栓,主轴,半轴等。这类钢主要有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低碳马氏体钢,超高强度钢等。

7.调质钢:

结构钢在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较高强韧性,适用于这种热处理的钢称为调质钢。

调质钢含碳量一般是中碳,调质钢按淬透性分级:低淬透性钢,中淬透性钢、高淬透性钢。

调质钢中合金元素作用:

Mn:↑↑淬透性,易使钢有过热倾向,回火脆性倾向

Cr:提高淬透性、提高回火稳定性,有回火脆性倾向

Ni: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韧度

Ni-Cr复合加入:提高淬透性作用很大,也有回火脆性

Mo:进一步提高淬透性,↑回火稳定性,细化晶粒,有效消除回火脆性倾向

V:碳化物形成元素,细化晶粒,溶入奥氏体会提高淬透性,降低过热敏感性

复合热处理综合强化也得到了许多应用,即热处理强化,表面处理及形变强化结合起来。

8.弹簧钢

1.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储能减震,它一般是在动负荷下工作,即在冲击,振动或长期均匀的周期改变应力的条件下工作。它起到缓和冲击力,使与它配合的零部件不受到冲击而早期破坏

2.要求弹簧钢具有高的弹性极限以及弹性减退抗力好,较高的屈强比,高的疲劳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度。对淬火强化处理的弹簧钢还应有做够的淬透性,较好的冶金质量和组织均匀性,要求严格控制材料内部缺陷。

3.常用弹簧材料是碳素钢和低合金弹簧钢。碳素钢含碳量在0.60%-1.05%,高碳,低合金弹簧钢0.40%-0.74%.常加入Si,Mn,Cr,V等合金元素。Cr和Mn主要是提高淬透性,Si提高弹性极限,V提高淬透性和细化晶粒

4.弹簧在热成型后,进行淬火及回火强化处理

5.弹簧钢常用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和中温回火,得到回火托氏体

9.滚动轴承钢

1.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将产生解除疲劳破坏,即在轴承套圈和滚体表面出现小块剥落,形成麻点,使噪声和振动增大,磨损加剧,工作温度不断上升,最后导致轴承破坏失效

2.轴承钢性能要求

1.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

2.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3.高的弹性极限和一定的韧度

4.尺寸稳定性好

5.一定的耐蚀性

6.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

3.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是纯净和组织均匀

4.非金属夹杂物根据化学成分主要有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三种

5.轴承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为最终淬火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6.轴承钢淬火后应及时进行回火。(一般为淬火+低温回火,精密为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

10.合金渗碳钢(低碳,淬火+低温回火,表硬里韧)

1.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接触疲劳抗力,芯部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渗碳钢含碳量0.12%-0.25%,低碳。常用合金化元素Mn,Cr,Ni,W,V,Ti,Mo。Mn,Cr,Ni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

3.渗碳钢按淬透性大小分类低淬透性钢,中淬透性钢,高淬透性钢

4.20Cr,20CrV制造受力较轻的零件,如活塞销。20CrMnTi高速中载受冲击力和磨损的重要零件。20Cr2Ni4A,18Cr2Ni4WA高速柴油机,航空发动机曲轴,齿轮。20用于制造轴套,不重要的小齿轮。12Cr2Ni4高负荷齿轮,蜗轮蜗杆。

5.减少残留奥氏体方法,淬火后冷处理和淬火前高温回火

11.氮化钢(调质,渗氮,高温回火)含碳低

1.工作载荷不大,基本无冲击力,有摩擦,比齿轮等磨损轻,受交变疲劳应力,要求能保持高精度

12.耐磨钢

1.高锰铸钢化学成分特点是高碳高锰,铸件使用

2.ZGMn13力学性能差,耐磨性低不宜直接使用,经固溶处理(水韧处理)后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

3.水韧处理注意

1.温度在以上,一定保温时间下使碳化物全部溶入奥氏体

2.高锰钢导热性差,热膨胀系数大,铸件尺寸大,所以要缓慢加热避免裂纹

3.铸件出炉至入水时间尽量缩短,避免碳化物析出。水冷

4.高锰钢冷作硬化本质是通过大的形变在奥氏体基体中产生大量层错,形变栾晶,ε马氏体和α马氏体成为位错运动的障碍。能承受强有力冲击不破裂,广泛用于承受大冲击载荷强烈磨损工况下的零件,衬板,磨球坦克履带

13.材料选择基本原则

1.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

2.材料的工艺性能

3.经济性

4.其他因素(尺寸,外形特点)

14.选择零件材料思路

1.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尽寸形状和应力状态,科学合理地确定零件的技术要求

2.通过分析或实验,结合同类零件失效分析结果,找出零件实际工作时的失效抗力指标作为选材依据

3.根据主要力学性能选择

4.考虑钢种是否满足次要失效抗力指标的工艺性和可能采用的工艺措施

5.审查所选钢种是否满足所有工艺性基本要求和组织生产可能性,进一步考察材料经济性和成本

第四章工模具钢(高碳)

1.工模具钢:用来制造刃具、模具、量具等各种工具的钢称为工模具钢。

2.按用途分为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三大类

①刃具钢可分为碳素、低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三大类

②模具钢按工作温度可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

③量具钢用来制作量规、卡尺、样板等。用来测量工件尺寸和形状

3.工具钢性能特点:耐磨、热稳定性、足够强度与韧度。

4.工具钢基本性能:

①强度和塑形

②韧度

③硬度及耐磨

④淬透性

⑤热稳定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仍保持一定强度的性质)

⑥变形开裂倾向大

5. 含碳量高,形成足够碳化物保证高耐磨性

6. 一般要求碳化物呈球状,细小均匀分布

7. 成分组织:

一般含0.6~1.3%C →M+足够数量K 。M 硬度高、切断抗力较高、耐磨性好

Cr 、W 、Mo 、V 等:↑淬透性、耐磨性和热稳定性;

Mn 、Si 辅助加入:↑淬透性,回火稳定性;第二相K →→球状、细小、均匀分布

4.2碳素钢及低合金刃具钢 碳素工具钢

1.含碳量 0.65~1.35%高碳(不完全淬火+低温回火)

钢号从T7到T13。做低速切削的刃具和简单冷冲模。淬透性低,断面尺寸<15mm 的工具

T7有较好的塑韧性,宜做受冲击的刃具,如凿子等

T8易过热,制造形状简单的木工工具等

T10、T12耐磨性较好,强度高,但韧度低,制造不受冲击或冲击较小形状简单的工具,如车刀、铣刀等。

二、低合金工具钢(采用球化退火→不完全淬火→低回)

合金元素作用:

Cr:1%左右,细化K,均匀分布;

Mn:主要是提高淬透性

Si:提高低温回火稳定性,还可强化铁素体,降低切削加工性;增大脱碳敏感性,不单独加

w:在Cr 含量较高的钢易固溶于特殊碳化物623C M ,含量过多会形成碳化物,且使碳化物分布不均匀,恶化性能。

V:降低过热敏感性,细化晶粒,提高回火稳定性

9sic

①Si 、Cr ↑淬透性,D 油<40mm

②Si 、Cr ↑回火稳定性,~250℃回 ,>60HRC

③K 细小、均匀→不容易崩刃

④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处理,变形较小

⑤Si 使钢的脱碳倾向增大。

适于制作形状较复杂、变形要求小的工件,特别是薄刃工具,如丝锥、扳牙、铰刀等。 CrWMn :

①Cr 、W 、Mn 复合加入:↑淬透性,D 油=50~70mn

②AR 在18-20%,淬火后变形

③含Cr 、W 的碳化物较多且稳定,晶粒细小→高硬度、高耐磨性

④回火稳定性较好,>250回火,硬度才<60HRC

⑤W 使碳化物易形成网状。

适于制作要求变形小、耐磨性高的工件,如拉刀等也可做量具及形状复杂的高精度冲模。

高速钢热处理特点:高淬高回

一、高速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一般高速钢含0.7~1.65%C: 形成足够数量的碳化物,淬火回火之后硬热硬性都提高;保证马氏体中固溶碳量。

C%过高影响:a.AR 增多;b.碳量的提高使固相线降低,晶界熔化温度降低→淬火温度↓→A 中Me%↓→红硬性↓;c.韧性低。

W :造成红硬性的主要元素

退火时主要以C M 6型碳化物存在

强烈阻碍回火时马氏体中碳原子析出,提高回火稳定性,在600℃回火时,仍为过饱和固溶体,具有高的红硬性

回火时在马氏体中弥散析出W2C,造成二次硬化,具有高的红硬性和耐磨性。

部分M6C 型碳化物未溶入奥氏体

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保证淬火加热采用1220~1310℃的高温,使足够数量的碳化物溶入奥氏体,保证高的红硬性,提高耐磨性。

W ↓↓↓热导率→钢导热性差。

W 和Mo 相似,1%Mo 可取代1.5~2.0%W 。

V 显著个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细化晶粒,↓过热敏感性。以VC 存在。

Cr 加热时全溶,保证钢淬透性,4%Cr 改善抗氧化能力、切削能力

Co 可显著个红硬性、有5%、8%和12%三个级别。但钢的韧性,↑钢脱碳倾向。

二、高速钢中的碳化物

1.碳化物的类型???????????

在所有的高速钢中,除钴高速钢以外,退火状态下都含有C M 6、 MC C M 、623三种碳化物,在含W 、Mo 较少的高速钢中还有37C M 型碳化物。在淬火状态下,只有MC C M 和6。回火状态有M2C 、MC 析出

淬火态:加热时,K 溶解顺序为:

M2C3、M23C6型在100℃左右溶解完→M6C 型在1200℃时比分溶解→MC 型比较稳定,在1200℃时,开始少量溶解。

回火态:主要为C M MC C M 26、、等碳化物。

冷作模具钢:金属在冷态下变形所用的模具钢

1.特点 工作温度不高,模具主要承受高的压力和冲击力,金属之间有强烈摩擦

我的摄影学习笔记

摄影笔记 1.首先我要提出的几种拍摄场景的问题 (1) 突出被摄主体,虚化背景,怎么拍? (2) 突出细致景物,色调艳丽,背景适中,怎么拍? (3) 夜景无支架,怎样表达无颤抖和夜色效果 (4) 夜景有支架,怎么拍 (5) 微距特写怎么拍 (6) 全景怎么拍,怎么连接? (7) 如何拍光束? 2.拍摄主体是什么? 从室外的风景照而言,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人物以中心。绝大多数摄影属于此列。我们到风景点旅游或是到公园闲庭信步,拍照留影主要作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可选择代表性的建筑、花丛、草地、湖水等等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人物在画面中应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若能进一步通过表情、动作等内容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在气质,那必将使其值得永久珍藏! (2)以风景为中心,用人物作点缀。多用于表现特别的景致。如拍大佛像,以画面中占了很小比例的人来反衬佛像之大,以表现古代文明之伟大成就;再如杭州太子湾公园,春天草坪养护期间,圈起保护的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连绵至远处墨绿的青山,再加上孩子们吹的泡泡随风飘逝,形成绝妙的人造自然景观,在构图中把绿色作为主体,人物点缀其生机,以展现那种人间天堂的美景。 阴阳脸与大黑脸“阴阳脸”是指人像面部受到90度侧光的照射,一半黑,一半白,这种方式的拍摄往往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若作为生活摄影就不太合适。大黑脸是指逆光人像曝光不足的后果。若拍摄人物背影或侧面,倒是可以达到剪影效果。而拍摄正面人像,最好是适当加以补光,比如用闪光灯或是反光板之类的工具加以弥补。初学者往往不注意光线在整体构图中的作用,或者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成不变的某种光线,所以难以提高。先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再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才能跨越自己。头上长树由于照片的平面造型特点,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远处的树枝、电线杆“嫁接”到主体人物上,仿佛从头上长出来一样,使原先可能很好的照片美中不足。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稍加留意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免。 3.拍摄主体与景深 通俗的说,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光圈大小,镜头焦距长短,拍摄距离远近。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主要)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糊 镜头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次要)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越糊(所以要拍长焦) 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纪录片创作期末考试笔记总结.doc

4 辨析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异同:相同:1都是取材真实的现实生活,都以真实性、现实感作为创作生命(只内容和拍摄方法)2表现手法,纪实特质,都采用纪实主义拍摄手法 区别:1反应生活方式不同:纪录片以事信人,专题片以理服人 2表现手法不同:纪录片采用新闻镜头属于新闻范畴,专题片表现生活需要,多采用艺术镜头。 3时空处理不同:纪录片采用进行时来再现生活,专题片则可以灵活运用。 4镜头运用方式不同:纪录片采用头牌、隐性拍摄,专题片用艺术表现 5结构形态不同:纪录片一般以时间变化纵向结构,专题片采用空间变化横向结构 6思维方式不同:纪录片思维立足展现生活,专题片则是在展现生活的基础上表达思想 7纪录片的内涵: 1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2纪录片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记录的影视作品 3纪录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 8 纪录片的片种属性:(一)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a纪录片艺术的影像本性:再现物象原貌,照相本性,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b纪录片艺术的永恒主题:人,以人为主表现对象c纪录片的照相本性与思辨性共存,通过主观意识反应客观现实。(二)内容领域的丰富性a纪录片的选题范围是非常广泛、丰富的,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历史的、人与社会的,人与人的题材,这些都可以纳入纪录片创作者的视野。b我国目前的纪录片题材多集中于社会生活层面,对资源题材。科技题材历史题材等方面涉及较少。C扩宽题材的范围,一方面需要有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条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纪录片工作者随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唯有这样,纪录片的发展才会出现一片更广阔的前景。(三)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纪录片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产物(四)语言元素的综合性字幕(说明画面、抒发导演情感,调节影片节奏甚至确定影片风格、激发观众好奇心调动气氛,转场)镜头语言(长镜头是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增强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画面语言(叙事和表意)、音响语言(也叫同期声)、文学语言(指解说词)、音乐语言 9 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一)传播知识和舆论导向功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纪录片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反应生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和舆论引导、审美作用等,也存在社会功利性。(二)记录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功能它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记录,真实记录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由于他真实,所以具有文献性。(三)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功能纪录片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到了传播真实的信息,扩宽人们的视野,交流和宣泄人们情感、启迪人的智慧,引导人们去思索的作用。(四)给人以愉悦的功能优秀的纪录片是艺术创造,他真实,因而具有真实美,它万巨额人们熟悉但熟视无睹的情况,因而产生陌生的距离美。 10 纪录片的分类:(我国)(一)纪实型专题节目:指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地报道、反应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的电视专题节目。(二)创意型节目: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渗透创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具有较强的创作意识的电视纪实节目 11纪录片使用电影艺术的母体,在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中陆续分化出故事片、新闻片、动画片等不同片种。电视普及后,纪录片在电视上空前发展,出现了“电视纪录片”。 12外国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 (一)卢米埃尔简单纪实的原始电影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被称为活动照片。代表着纪录电影的开端。坚持“影片是再现真实生活《工厂大门》《火车进站》 (二)弗拉哈迪(美国)和《北方的纳努克》 (1)纪录片之父是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始人。《北方的纳努克》是第一步完整意义上的纪录片。(2)《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有人物、有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的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他是写实传统与技术主义的矛盾产物。弗拉哈迪的创作主题:赞扬现代文明入侵以前的自然美和人性美。弗拉哈迪的重要贡献:坚持非虚构的原则下,积极介入生活、真实性生活场景和作者主观感情的完美结合。利用搬演,某些东西与事实不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备考手册

20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备考手册中法工程系学院-机械工程

一、2015年北航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形式分析(只招收本校本 专业推免生) (一)近3年分数线及招生人数变动情况 专业类别时间总分划线专业划线复试总分招生人数录取比例 物理学2011年12 2012年 6 2013年 4 (二)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类别及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招生情况 机械工程 方向: 中法国际工程一体化初试科目: 政治 法语二外 数学一 机械电子与力学 综合 招生人数 共6人左 右(每年都 会有一些 变化,实际 招生人数 比网站公 布多几人) (三)专业就业前景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六个方面。 建立和发展可以实际地和直接地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这方面主要有: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材料工程力学在

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等的材料力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燃烧学、传热学和热力学;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摩擦学;研究机械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的机构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 ②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这方面包括:调研和预测社会对机械产品的新的要求;探索应用机械工程和其他工程技术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必要的新产品试验、试制、改进、评价、鉴定和定型;分析正在试用的和正式使用的机械存在的缺点、问题和失效情况,并寻求解决措施。③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④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和困难。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生产工程、工业工程等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都曾是机械工程的分支。 ⑤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 习笔记(超强)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 (1)教书育人 (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 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1.光源色: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颜色。如果用三棱镜将白光进行分解,就能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在不同色光的照明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例如,同一个白色的物体,在白光的照明下,显示出的物体固有色即白色物体变成了绿色;在红光照明下,白色物体变成了红色…… 2.物体的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只有在柔和的白光照明下,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例如,白光照射到黄色物体上所色光的波长,所以,看上去是黄色;白光照射到红色物体上反射的光波长相当于红色光的波长,看上去呈红色…… 3.光的三原色: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的红、绿、蓝三种色光,而不是绘画中的红、黄、蓝三种原色。红、绿、蓝三光,光的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可获得不同的复色光。 红、绿、蓝光的混合 4.光的三补色:两种色光相加,如果能获得白光,那么,这两种色光互为补光。如: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品红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也可以说,从白光(由三原色光等量相加的光)中减去任何一种原色光,余下的色光即为被减去的色光的补光。如:白光-绿光=品红光(红光+蓝光) 白光-红光=青光(绿光+蓝光) 白光-蓝光=黄光(红光+绿光) 因此,品红、青色、黄色又称减色法中的三原色。彩色胶片、彩色印刷的染料和油墨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5.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识别和分类的基本依据。 (1)色别:色别是指彩色给人们视觉上某种特定的感受,色别与光谱成分(波长)有关。一般把色彩分为红、橙、 色别。 (2)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物体表面对色光的反射程度。反射的色光越多,物体表面的色彩越明亮,明度越高。决于照明光源的亮度和物体的固有色。例如,当照明光源发射出的光不是纯白光,而含有蓝色成分,照射到白色的物面呈现出一种蓝色调。在相同的照明下,不同的色别明度不同。假定白色的明度为100,黑色的明度为 0,各种色 白色 100黄色 78.9橙色 69.85绿色30.33红色 4.93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班级与班主任笔记整理

第一章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伊拉莫斯,借用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关于学生的制度论》中的“班级”一词,描述了伦敦保罗大教堂的学校情形:学生呈阶梯状围坐在圆形教室了学习。 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设想。学生按照年龄划分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配置合适的教科书和专门的教学方法。 19世纪初,英国出现“导生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中采用。 (一)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重视预设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不够。 3.强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解决方法:将群体教学和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小班化”教改实验正在一些地方实施。 三、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目标——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

摄影吴师自通笔记整理课件资料

一、基础一 1、测光 画面反差不是很大,受光反差不大——评价测光 背光照片。光线反差极大,停电点燃一根蜡烛——局部测光、点测光 局部测光、点测光的精确度 中庸的测光方式——中央重点,主题和环境存在不大的反差 2、白平衡 固有色的还原 条件色的还原 自动白平衡 色温——光线的颜色,光线的颜色越冷越偏蓝,色温越高,光线的颜色越偏暖越低,色温越低。 阳光的色温——5200到5500 闪光灯——5500 阴影——7000 阴天——6300 阴天光线偏蓝 钨丝灯——3200 以5000多为界,高于5000多,就偏蓝,低于,就偏暖 3、自动对焦测距 连续对焦——运动的物体,跟拍。 三四岁的小孩,无法预知其动静 4、ISO——相对感光度感光度越低,较多的光线 天气晴朗的室外 100——400 阴天到傍晚 400——1600 黑暗的室内到夜间 1600——6400 只要光线允许,光线够强,使用最低的ISO,让更多的光线进来。 抖了糊了 闪光补偿控制相机的闪光灯 自动闪光灯系统。非常暗的室外,估计错误,多补光,使用闪光补偿,设置低一点的值。负补偿。 内置闪光灯有效距离 4米多一点

5、测光——调节光圈快门获得正确曝光 专业标尺显示游离的光标内置测光表。 使得游离的光标在正中间,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准备曝光。 尼康 LV 及时显示 lock 游离的光标受到大致的位置 6、入门级照相机 只有一个拨盘通过屏幕菜单控制 中端左边键有两项功能 二、基础四快门光圈与各种曝光模式 1、视觉的产生 眼球凸透镜瞳孔视网膜(传感器) 猫眼高感光度 2、曝光 光圈、快门、感光媒体的感光度 快门速度-曝光时间 糊了与快门的关系 准备的曝光——亮度无异 快门控制着进光时间曝光量画面的效果 快门速度高的时候,高速运动的瞬间被凝结了 快门速度低的时候,一个运动的过程被记录下来了 高速快门捕捉瞬间低速快门记录运动的轨迹 慢速快门相机相对静止三脚架动静结合 慢速快门拍摄水流 低速快门拍摄静止的物体比较抽象的效果 3、数值越小光圈开口越大 光圈与景深 景深——景物纵向上清晰的深度 小景深照片,前景清晰背景模糊——大光圈,虚实对比很强烈的照片合影小光圈大家都清晰焦点是群体 快门与光圈的成级变化 T: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F:1、1.4、2、2.8、4、5.6、8、11、16、22…… 1.4相比于1 进光量减少了一倍 A或Av 光圈优先光圈先决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个国家曾经是

机械工程出国留学简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一、专业介绍 在美国,机械工程学的课程受到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的监管,以保证毕业生对有关项目有最起码的认知。所以,虽然各家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有异,但一般的机械工程学课程都至少包含以下各个基本科目: 静力学及动力学(statics and dynamics); 固体力学及材料强度学(solid mechanics and strength of materials); 量度及仪器(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热力学、热传学、能量转换、冷冻原理及空气调节学(thermodynamics, heat transfer, energy conversion, and refrigeration/air conditioning); 流体力学及流体动力学(fluid mechanics/fluid dynamics); 机构设计(mechanism design, including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制造技术或过程(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r processes); 液气压学(hydraulics & pneumatics); 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机电整合及控制理论(mechatronics and/or control theory); 工程绘图、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制造(CAM)、固体塑模(Solid Modeling)通过对美国学校相关专业情况的分析可以基本的把其ME学科分为能量,材料,控制,制造四大部分,同时还有声学和光学两个新兴的小方向,具体的分支方向可以参见下图: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要观点:

摄影入门讲座笔记摘要

摄影入门讲座笔记摘要 1.器材使用 a)站位: 两脚前后45度,支撑臂靠近身体,留出一只眼睛(建议左眼)观察整体动向(比如在拍摄足球运动中,右眼盯住长焦镜的图像,左眼观察传球的动向);善于使用现场的物体作为支撑架。 b)术语解释与应用 i.Iso,曝光度,iso越高,曝光率越高,适合高速运动和黑暗条件下的拍摄,同时噪 点也越多;相反,iso越低,图像颗粒越细腻,色彩越逼真,可以放大较高倍数而不失真。 ii.Aps-c:数码相机的焦距补正系数,cannon 1.6,nikkon1.5,olympus2 iii.景深:以对焦点位中心能够清晰成像的区域。景深与光圈大小成反比、与焦距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 iv.半快门(快门按到一半会卡一下的那个状态):曝光的实际开始时间从半快门开始算起、半快门阶段保持曝光补偿、定焦等参数不变;把握抓拍与半快门的权衡,长按半快门可以增加抓拍的曝光时间,但是会牺牲对于曝光补偿和定焦的修正程度。 v.快门优先vs光圈优先;前者能够在短时间连续拍摄,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后者曝光时间较长,画面色彩好,适合拍较静止的物体 c)常见的问题与解决 i.画面虚:成因,跑焦、抖动。应对: 跑焦,在纯色背景下对焦,要对准有清晰线条和色彩分界线的地方(比如人的五官、色彩变化的边界),然后用半快门转移;延长曝光时间或者增加进光量;收缩光圈。 抖动,增加iso,用支架,增加进光量 ii.主体不突出:靠近主体,注意选择陪体(简洁、少量、得体) iii.画面过暗:增加曝光补偿(开阔地形闪光灯的效果会削弱) 2.场景摄影技巧 a)会议摄影: 需要拍摄全景照、发言照以及穿插的重要内容或典礼仪式 i.全景照的注意事项: 1)四平八稳,画面不要倾斜; 2)中心突出(摄影事件、出席人员); 3)主要内容要形成封闭图形(即尽量拍全会场正面,比如说百年纪念讲堂的 舞台边框); 4)宁可让主席台过度曝光也要排出条幅内容(需要手动正向修正曝光补偿); ii.发言照的注意事项: 1)跟开口音(或者发言人停顿的瞬间),否则容易出现奇怪的表情; 2)要在发言人抬头的时候拍; 3)发言人身高与讲台不协调的时候,或者纵向改变俯仰角,或者横向变化拍 摄角度(注意麦克风不要挡在脸前) iii.穿插活动: 1)快门优先,曝光时间过长容易拉出“鬼影”; 2)授奖仪式要注意抓拍向台下示意的瞬间,特别注意要选好角度,不要让证

《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打印)资料

《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打印)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 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力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 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 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社会文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笔记新颖整理2018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分三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善救失原则的出处) (三)“教育”的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对象主体 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实践的主体和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是教育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 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 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贤江。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5000545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Material Sciences》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40 学分:2.5 适用对象: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生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普通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系统、全面地介绍材料基础理论知识,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材料的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材料的亚稳态。本课程着眼于材料基本问题、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把握材料的共性,熟悉材料的个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理论,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也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为该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如材料加工成型、材料热处理、材料的性能、工程材料学、材料测试、材料的近代研究方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提供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原子间的键合,晶体学基础、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特征、离子晶体的结构、共价晶体的结构、晶体的对称性、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材料的相结构;相律、纯金属的结晶理论、晶核的形成、晶核的成长;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二元相图及其分析、铁碳相图;固溶体

的凝固理论、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论;三元相图;扩散现象及本质,扩散方程的解及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驱动力、反应扩散、影响扩散的因素;滑移与孪晶变形、纯金属及合金的变形强化、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动态回复再结晶,材料的强化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约为68时,具体章节及学时分配如下: 绪论 1学时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4学时 第一节原子的键合方式 第二节晶体学基本知识 第三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四节合金相的晶体结构 第二章空位与位错 6 学时 第—节空位 第二节位错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柏氏矢量 第四节位错的运动 第五节位错的应变场和应力能 第六节位错的受力 第七节位错与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 第八节位错的萌生与增殖 第九节实际晶体中的位错组态

佳能单反相机摄影技巧入门笔记

1. 阳光16法则 口诀:艳阳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阴云压顶五点六;雨天落雪同日暮具体步骤 第一步:把快门设为感光度的数字,比如ISO 50就设快门为1/60 , ISO 100就设为1/125 左右,总之让快门速度尽可能接近感光度。 第二步:如果天气晴朗就把光圈设为f16,如果稍有一点阴就把光圈设为f11,如果天 阴就把光圈设为f8,如果天气非常阴沉就把光圈设为f5.6 2. 感光度(ISO)数值设定 ISO设置通常不能超过400,画质一般都不错。光线较好的情况下100就可以,在光线暗或者黄昏拍人,ISO设置200、300,但不能超过400,否则会导致画面粗糙.ISO800 已经是600D的极限值,切记! 3. 特写、微距拍摄技巧 在拍摄特写或者是微距时,诸如花草、虫鸟之类时,在不善于使用全手动档时可以将相机调节到Av档 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如果光线好的话,感光度ISO100;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ISO最好400以内。通常用侧逆光来拍摄。 拍摄昆虫,使用TV档并适当增加快门速度(1 /250)和ISO值;昆虫占画面比例比较大可适当降低曝光,反之亦然。 6.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通常用于光线比较平均的时候如阴天 中央重点测光可用于光线复杂的情况 点测光也可用于光线复杂的情况,■明暗对比更强烈,对焦点对在哪里就曝哪里,可用于特写但不适用大型场景拍摄。这种测光模式大多应用于拍摄者希望将拍摄主体充分表现的情况下使用。 局部测光模式非常适合各种画面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心位置或环境光线反差不大的风景照片的拍摄时使用 8.户外照片人物镜头冲光和黑脸现象 避免冲光:调整镜头位置,利用正面光和侧面光进行拍摄避免逆光造成黑脸:闪光灯补光(强制闪光灯) 闪光灯使用技巧:闪光灯直接补光(注:闪光灯并非只能在夜晚使用,可阴天、晴天补 光);闪光灯反射补光(通过调整闪光灯位置,将光线打到主体人物脸部) 9. 安全快门速度的设定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4.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 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 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3.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5.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 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容 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有感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提到马克思,也许大家都对这个名字很熟悉,而提到马克思主义,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其内涵。自从《马克思理论哲学基础》开课以来,我们开始对其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其实这样的“深层次”也还仅仅是表层而已,这也督促了我们去涉及更多马克思的著作。打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篇文章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后思绪良久,既而沉思,又反复阅读,感觉很受启发,有所感触。 背景: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想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的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要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必须同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那么,《黑格尔法哲学》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法哲学”指的是什么?从我对全书的理解,法哲学应为一种国家哲学,即一种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种意识形态。而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普鲁士的国家哲学,是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是为其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的工具。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应该存在。”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黑格尔思想的对现存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也就顺里成章的成为普鲁士的统治思想。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用其激昂、锋芒毕露的笔锋,对现存的统治思想进行针峰相对的斗争。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宇宙精神的表现,是决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创造性因素。由此出发,他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归属于国家的概念领域。国家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决定力量,家庭和市民社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它们是从属于国家的,它们的存在是以国家的存在为转移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观点完全颠倒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这种上层建筑当作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而把社会的经济关系当作派生的东西。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学观,明确作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结论。马克思还指出,国家不可能超越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构成部分,是意志所具有的现实的精神实在性,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 我们可以总结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理论内涵,从中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革命思想。 (一)马克思揭示出人是人最高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个人观点:人的本质即人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自由或者权利、或者说是人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美好事物。我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我们组成员的认同,不知道在座的其他组同学是怎么看待的。马克思是从对宗教的批判出发揭示人的本质的,正如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