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圆周运动导学案

第4节圆周运动导学案
第4节圆周运动导学案

§5. 4 圆周运动导学案

主备人:张西永审核:授课时间:班级:姓名: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

百汇学校八年级历史第4课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编制:审核: 编号:课题:第4课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洋务运动的产生、经过、结果以及作用。 2、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经过和作用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和作用 【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______________,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 代表: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3. 洋务运动:从19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的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l。兴办军工企业:自19 世纪60 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 辅助产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兴办_______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_________出国深造等。 3. 兴办民用企业:从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一批民用企业。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 新式陆军:从19 世纪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_______,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 新式海军:从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陆续建成了南洋、_______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 年,清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 3.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运动。经过30 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_______作用。但由于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通过下图探讨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圆周运动学案

第4节圆周运动 预习: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 ①线速度的大小:做圆周运动的物体_______ ________叫线速度的大小. ②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______ _____. ③线速度的大小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 ④线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注意:线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且方向时刻改变. (2)角速度 ①定义:在圆周运动中_______ __________叫质点运动的角速度. ②物理意义:描述质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公式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3)周期、频率、转速 ①周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_____ _________叫周期. 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_ ②频率:周期的倒数叫频率. 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③转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__________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__________叫转速.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2.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物体沿圆周运动并且_____ _______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圆周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是_______ _____的曲线运动. 3.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式__________,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式__________,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式__________,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__________. 探究:1.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2.角速度大,线速度一定大吗?3.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例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 s内沿半径为20 m的圆周运动100 m,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1)线速度的大小;(2)角速度的大小;(3)周期的大小. 例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同步训练C卷新版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同步训练C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质量为0.4kg的小球被连接在长为0.4m的杆子上,以1m/s的速度绕O点在竖直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对杆子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 . 3N 向上 B . 5N 向上 C . 3N 向下 D . 5N 向下 【考点】 2. (2分) (2020高一下·江西月考)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周期绕共同的周期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考点】 3. (2分)(2017·银川模拟) 如图,两个小球分别被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 A . 速度 B . 角速度 C . 加速度 D . 机械能 【考点】 4. (2分) (2019高一下·定远期中) 如图所示,纸质圆桶以角速度绕竖直轴高速转动,一颗子弹沿直径穿过圆桶,若子弹在圆桶转动不到半周过程中在圆桶上留下两个弹孔a、b,已知Oa与Ob间的夹角为θ,圆桶的直径为d,则子弹的速度为() A . B .

C . D . 【考点】 5. (2分) (2017高一下·吉林期中) 在地球上的P点和Q点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物体,P、Q到地心的距离相等,则放在P点的小球() A . 线速度大 B . 角速度大 C . 所受重力大 D . 所需向心力大 【考点】 6. (2分) (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 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2∶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θA∶θB=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3∶2 B . 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A∶ωB=2∶3 C . 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3∶2 D .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1∶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2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 图片导入展示李鸿章的图片并介绍,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一下李鸿章领导的这场洋务运动。引发学生疑问,思考 直接进入主题, 创设意境 精讲点拨【教师提问】什么是洋务?什么是洋务派?什么 是洋务运动? 环节一、【审时度势的李鸿章】 1.洋务运动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 怎么样的状况? 国内有没有动荡或者什么大事 啊?有没有受列强欺负? 2.图片展示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 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3.请同学阅读课本找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 口号,目的,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 据提示思考 初步掌握 基本知识 环节二【踌躇满志的李鸿章】 展示探究问题: 1.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 称? 2. 对比洋务运动前后军事生产方式有什么变 化? 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 4.结合七年级学习的八股取士的内容和目的比 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 5.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 称? 6.洋务派怎样建立新式海陆军的?创办了哪几 支海军? 7.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思考洋务派为什么 发展海军? 分小组合作探究, 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的精神

第四节 圆周运动

第五章 第四节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变 D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是一种变速运动,A 错,B 正确,C 错.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不变,D 正确. 答案:BD 2.一质点做圆周运动,在时间t 内转动n 周,已知圆周半径为R ,则该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 A.2πR nt B.2πRn t C.nR 2πt D.2πt nR 解析:质点转动一周的时间,即周期T =t n . 由关系式v =2πR T ,得v =2πR t n =2πnR t ,由此知B 正确. 答案:B 3.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两极除外)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 B .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 C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 D .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 解析:如图所示,地球绕自转轴转动时,地球上所有点的周

期及角速度都是相同的(除极点外). 地球表面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面是物体所在纬度线平面,其圆心分布在整条自转轴上,不同纬度处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是不同的,只有同一纬度处的物体转动半径相等,线速度的大小才相等,但即使物体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各不相同. 答案:A 4.甲沿着半径为R 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乙沿着半径为2R 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各自跑了一圈,他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分别为ω1、ω2和v 1、v 2,则( ) A .ω1>ω2,v 1>v 2 B .ω1<ω2,v 1<v 2 C .ω1=ω2,v 1<v 2 D .ω1=ω2,v 1=v 2 解析:由于甲、乙在相同时间内各自跑了一圈,v 1=2πR t ,v 2=4πR t ,v 1<v 2,由v =rω,得ω=v r ,ω1=v 1R =2πt ,ω2=2π t ,ω1=ω2,故C 正确. 答案:C 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大轮A 的半径是小轮B 的半径的3倍,A 、B 分别在边缘接触,形成摩擦传动,接触点无打滑现象,B 为主动轮,B 转动时边缘的线速度为v ,角速度为ω.求: (1)两轮转动周期之比; (2)A 轮边缘的线速度; (3)A 轮的角速度. 解析:(1)因接触点无打滑现象,所以A 轮边缘的线速度与B 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v A =v B =v . 由T =2πr v ,得T A T B =r A v B r B v A =r A r B =31. (2)v A =v B =v . (3)由ω=v r 得:ωA ωB =v A r B v B r A =r B r A =1 3. 所以ωA =13ωB =1 3 ω.

洋务运动导学案

《洋务运动》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 【过程与方法】分析洋务运动使学生认识到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发展的看待历史事物,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二、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 本课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背景 1、内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治阶级内部分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本目的是什么? 4、各方面的支持:慈禧太后,地方实力派(前提条件) 5、提问:什么是洋务运动? 6、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中央------- 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1851年(咸丰元年)任恭亲王。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大学士倭仁 二、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 4、培养人才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

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 ①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未能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原因:(1)西方列强的破坏 (2)顽固派的阻挠根本原因;不变革封建制度 (3)缺乏领导核心 四、【合作探究】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以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 材料二: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所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 参考该材料每组分为两派进行5分钟辩论。 正方:是成功的自救运动反方:失败的自救 积极-----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②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③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④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⑤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消极------①官办,维护反动统治 ②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革命 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 难④经营管理腐败 课堂小结 一、一个中央代表; 二、两个旗号;两个阶段; 三、三支海军 四、四个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四字旗号——自强求富; 四大内容——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文化; 四点失败原因: 1)西方列强______________。 2)顽固派_______________。 3)缺乏___________核心。 5)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制度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物理 第2章 第3节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必修二

第二章 第3节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班别______姓名_____ 【学习目标】 1.分析铁轨拐弯处的设计、骑自行车转弯等实例的动力学关系。 2.认识向心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说出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3.通过列举实例,感受圆周运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说明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阅读指导】 1.在水平路面上,你骑自行车向右拐弯,__________提供向心力,方向向__________。 2.拐弯的鸟或飞机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向心力。 3.通常,把在做圆周运动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物体沿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离心运动。 4.离心运动有很多重要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离心机械,例如:________。 5.离心现象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不总是有利的,有时也有害,例如:__________。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如图(1)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小物体,小物体A 与圆筒保持 相对静止,对小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并指出谁充当向心力。 (1) (2) (3) 2.如图(2)所示,试分析汽车在经过拱桥的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并指出谁充当汽车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汽车的速度不太大) 3.如图(3)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锥摆运动,分析 小球的受力,并指出谁充当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4.关于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造成翻车 B .因为列车转弯处有向内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倒

4新教材第6章圆周运动第4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第4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会分析具体圆周运动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能解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2.了解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及原因. 3.了解离心运动及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知道离心运动的应用及危害. 一、火车转弯 1.火车在弯道上的运动特点 火车在弯道上运动时做圆周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由于其质量巨大,因此需要很大的向心力. 2.转弯处内外轨一样高的缺点 如果转弯处内外轨一样高,则由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这样铁轨和车轮极易受损. 3.铁路弯道的特点 (1)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 (2)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不是竖直向上的,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 (3)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与火车所受重力的合力指向轨道的圆心,它提供了火车以规定速度行驶时的向心力. 二、汽车过拱形桥 1.汽车过凸形桥 汽车在凸形桥最高点时,如图甲所示,向心力F n =mg -F N =m v 2 R ,汽车对桥的压力F N ′ =F N =mg -m v 2 R ,故汽车在凸形桥上运动时,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2.汽车过凹形桥 汽车在凹形桥最低点时,如图乙所示,向心力F n =F N -mg =m v 2 R ,汽车对桥的压力F N ′

=F N =mg +m v 2 R ,故汽车在凹形桥上运动时,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1.向心力分析:宇航员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座舱对他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mg -F N =m v 2r ,所以F N =mg -m v 2 r . 2.完全失重状态:当v =rg 时,座舱对宇航员的支持力F N =0,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四、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切线飞出或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3.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离心干燥器;洗衣机的脱水桶;离心制管技术. (2)防止:汽车在公路转弯处必须限速行驶;转动的砂轮、飞轮的转速不能太高. 思维辨析 (1)车辆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 (2)车辆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所受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 (3)车辆在“内低外高”的路面上转弯时,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 ) (4)车辆按规定车速通过“内低外高”的弯道时,向心力是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的.( ) (5)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重,加速行驶时大于车重.( ) (6)汽车在拱形桥上行驶,速度小时对桥面的压力大于车重,速度大时压力小于车重.( ) 提示:(1)× (2)√ (3)× (4)√ (5)× (6)× 基础理解 (1)同一辆汽车先后经过凹形区域和凸形区域,在哪一区域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更大? (2)①空间站中的物体为什么能飘浮在空中? ②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为什么躺着与站着一样舒服? ③我国宇航员王亚平为什么能在空间站做“水球”实验?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历史新教材上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力量,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本节课地位十分的重要。从思想教育内容而言,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挖掘领悟本节课中深刻的思想内涵。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或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与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观点的异同,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大量史料,以及通过因特网查找相关资料,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解决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与此同时,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和交流。【出处:21教育名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试图自救的运动,也是洋务派从兴办军事工业着手进行的一次变革试验。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民用工业,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封建主义的坚冰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的渗开,文化教育上的新措施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天地。【版权所有:21教育】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四节圆周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四节圆周运动 A级抓基础 1.(多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速度B.速率C.周期D.转速 解析:速度是矢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速率、周期、转速都是标量,B、C、D正确. 答案:BCD 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和b用轻杆连接,并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的线速度比b球的线速度小 B.a球的角速度比b球的角速度小 C.a球的周期比b球的周期小 D.a球的转速比b球的转速大 解析:两个小球一起转动,周期相同,所以它们的转速、角速度都相等,B、C、D错误.而由v=ωr可知,b的线速度大于a的线

速度,所以A正确. 答案:A 3.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A、B的角速度比C的大 D.C的线速度比A、B的大 解析:A、B和C均是同一陀螺上的点,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为陀螺旋转的角速度,选项B对,选项C错;三点的运动半径关系r A=r B>r C,据v=ωr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关系v A=v B>v C,选项A、D错. 答案:B 4.(多选)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A.线速度越大,其转速一定越大 B.角速度大时,其转速一定大

C .线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则周期越长 D .无论半径大小如何,角速度越大,则质点的周期一定越长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Δs Δt =n 2πr 1=2πrn ,则n =v 2πr , 故线速度越大,其转速不一定越大,因为还与r 有关,A 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ΔθΔt =2πn 1=2πn ,则n =ω 2π,所以角速度大时, 其转速一定大,B 正确;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r v ,则线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则周期越长,C 正确;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 ω, 与半径无关,且角速度越大,则质点的周期一定越短,D 错误. 答案:BC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齿轮的半径分别为r 1、r 2、r 3.若甲齿轮的角速度为ω1,则丙齿轮的角速度为( ) A.r 1ω1r 3 B.r 3ω1r 1 C.r 3ω1r 2 D.r 1ω1r 2 解析:甲、乙、丙三个齿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r 1ω1=r 2ω2=r 3ω3,所以ω3=r 1ω1 r 3 ,故选项A 正确.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

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第4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掌握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史料分析,提高能力;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思辨探究,激励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的失败了。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请同学们注意大屏幕上的图片,屏幕上这幅图片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共有三枚,面额分别是壹分银、参分银和五分银。由于它的设计者使用中国传说中的龙作为图案,它们被称为“大龙邮票”。该邮票是清政府下令印制的,当时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这场运动是缘何兴起的,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它对中国近代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第二节洋务运动。第二第二节洋务运动(板书) 【目标导读】首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有何异同?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是什么?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列举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及主要措施,分析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分布特点及企业性质。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及评价 洋务运动的结局如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并评价洋务运动【讲授新】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原因(板书) 好,同学们自学到这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这分,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21圆周运动导学案

2.1圆周运动 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 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1. 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圆周运动的实例,找出共同特征。 2. 联系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的观察,引导学生归纳总 结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引出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 s 速度大小v -,角速度大小 t 2 r 2 3. 探究线速度与周期之间的关系 v ——,结合 ——,导出v r 。 T T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个问 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 学习重点: 1、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 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 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 点: 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点一:圆周运动 阅读课本20页“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1 .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是圆周运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吗? 2 .你观察过自行车吗?自行车行进时,有哪些部件绕轴做圆周运动 学点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 阅读课本21-22页,回答问题: 我们是如何描述直线运动的快慢的?(速度)这种圆周运动如何描述呢?(学生分组讨论) 1 .线速度 v=r 3 = 2n r /T 「周期T 、转速n 等。 1、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2、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讲授、推理归纳法、讨论 ?圆心在哪儿?

(1) 定义: 方向: 大小: 单位: (4) 物理意义:描述质点 2 .匀速圆周运动 (1 )匀速圆周运动: _________ (2)运动特点:线速度的大小 而只是 保持不变。 思考讨论:匀速圆周运动能否说成匀速运动? ,方向 ,它是 运动, 3 .角速度 (1)定义: ⑵大小: 单位: (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 有人说,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也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为什么? 这两种说法正确吗? 4 .周期和频率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讨论:住在北京的小明与住在广州的小华都在随地球自转。小明认为他俩转得一样快,小 华认为他比小明运动的快,你认为呢? 叫周期。 叫频率。 叫转速。符号: 符号: 符号: 单位: 单位: 单位: 学点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阅读课本23页,回答问题:一物体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1)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 ,用T 表示。它在周期 T 内转过的弧长为 ,由 此可知它的线速度为 2) 一个周期T 内转过的角度为 ,物体的角速度为 试推导出结论

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五章 第4节 圆周运动课时作业 2

第四节圆周运动 一种变速运动. 3.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式是________,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式是________,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是________,频率和周期的关系式是________. 4.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先明确什么量是相等的,什么量是不等的,在通常情况下: (1)同轴的各点角速度、转速、周期________,线速度与半径成________. (2)在不考虑皮带打滑的情况下,皮带上各点与传动轮上各点线速度大小________,而角速度与半径成________. 5.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 C.加速度为零D.周期不变 6.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一定,角速度和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和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和半径成反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和半径成正比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位移相同 D.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 知识点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图1 2.如图1所示,圆环以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已知其半径R=0.5 m,转动周期T=4 s,求环上P点和Q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知识点三传动装置问题的分析 3.如图2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

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 .从动轮的转速为r 1r 2 n D .从动轮的转速为r 2r 1 n 4.如图3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传动皮带是绷紧的且运动中不打滑)中,主动轮O 1的半 径为r 1,从动轮O 2有大小两轮且固定在同一个轴心O 2上,半径分别为r 3、r 2,已知r 3 =2r 1,r 2=1.5r 1,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上的点,则当整个传动装置正常工作时, A 、B 、C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 图3 【方法技巧练】 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结合的问题的分析技巧 5. 图4 如图4所示,半径为R 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在其正上方h 处沿OB 方向水平抛出一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 ,则小球的初速度v =________,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________. 6.如图5所示, 图5 有一直径为d 的纸制圆筒,使它以角速度ω绕轴O 匀速转动,然后使子弹沿直径穿过圆 筒.若子弹在圆筒旋转不到半周时,就在圆筒上先后留下a 、b 两个弹孔,已知aO 、bO 的夹角为φ,求子弹的速度. 1.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 B .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 C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 D .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 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 .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 .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 .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3.如图6所示 图6 是一个玩具陀螺.a 、b 和c 是陀螺外表面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 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 、b 和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b 和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 .a 、b 的角速度比c 的大 D .c 的线速度比a 、b 的大 4.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 .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 C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D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 5. 图7

第4课洋务运动学案

第4课洋务运动学案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学习区) (一)预习内容:P20-P23 1、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口号和活动内容 3、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预习时间: (三)预习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 (四)预习检测: 1、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____、_______、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运动以__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运动又提出______主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_______、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一些近代民用工业。 3、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支海军,其中以_______规模最大。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对___________的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合作探究(课内学习区) 探究1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2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探究3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课后互助区 1.学案整理:整理“课中学习区”后,交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互检。 2.构建知识网络 互帮互助: “我”认真阅读了你的学案,“我”有如下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签名:_____________

完整版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卢毅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新人教版第五章第四节《圆周运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曲线运 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以及平抛运动后接触到的又一类曲线运动实例。本节作为该章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为后续学习圆周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了,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物,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对圆周运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出相关概念和规律。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很多圆周运动实例,对其并不陌生,但学生对如何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却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学生在对概念的表述不够准确,对问题的猜想不够合理,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疑惑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启发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合理推导、细心总结、敢于表达,这就能对圆周运动的认识有深度和广度。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思考,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形成初步的系统认识,让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形成共鸣。 本节课结合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及解决方法,利用生活中曲线运动实例(如钟表、转动的飞轮等)使学生建立起圆周运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相关物理量。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提出问题:除了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能否用其它物理量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利用物体做圆周运动转过一圈所需要时间多少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 慢,即周期。 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即v *r r。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4、能利用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并理解运用比值定义法得出线速度概念,运用极限思想理解线速度的矢量性和瞬时性。 2、体会在利用线速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后,为什么还要学习角速度。能利用类比定义线速度概念的方法得出角速度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的运用,体会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世界观。 2、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轻松融洽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快乐学习。 五、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2、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难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及引入这些概念的必要性。2、理解线速

2.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导学案(一)

高一物理必修2 2.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导学案(一) 班级: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蓬安县高效课堂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2 编制:姚建荣 审核:祝定高 1 2.2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掌握计算向心力的方法。 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掌握计算向心加速度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实验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自主学习】 一、向心力: 任务一:阅读课本P25页,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2-2-1,如果桌面光滑,用力抡动细绳,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到哪几个什么力的作用? ,其合外力的方向如何? 2.如图2-2-2中,月球受到 力的作用,其合外力指向 “旋转秋千”受到 力的作用,其合外力指向 这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线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 ,它只是改变了线速度的 ,没有改变线速度的 。 3. 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方向指向_____,这个力叫做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力始终指向_____。 4.分析下列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分别由什么力提供? ①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时; ②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如图2) ③小球在水平面内运动;(如图3) ④玻璃球沿碗(透明)的内壁在水平面内运动;(如图4)(不计摩擦) ⑤使转台匀速转动,转台上的物体也随之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台与物体间没有相对滑动。(如图5) 总结向心力的来源: 任务二:阅读课本P25-27页, 1.亲手体验P25页图2-2-1的实验,回答: 半径不变,增大速度,拉力怎样变化? 速度不变,增大半径,拉力怎样变化? 增大小球的质量,其它条件不变,拉力怎样变化? 猜想:向心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26-27页:实验探究向心力的大小,回答: 实验方法:注意控制的变量 ①保持ω和r 相同,向心力F 与质量m 成_______ ②保持m 和r 相同,向心力F 与角速度ω成_____ ③保持ω和m 相同,向心力F 与半径r 成_______ 结论: 3.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F= = = = 4.回答P27页的讨论交流 二、向心加速度: 任务三:阅读课本P28页,回答: 1.向心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不断改变物体的_______,不改变物体的______. 2.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指向______,这个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________. ③表达式:a= = = = 【合作探究】 【例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匀速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例2】“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椭圆轨道,然后实施变轨进入距地球表面343km 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质量为8000kg,飞船约90min 绕地球一圈,地球半径取6.37×103km,试求飞船在变轨成功后的向心加速度及其所受的向心力. 【例3】水平圆盘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可视为质点. 用水平轻绳a 、b 以图中所示的方式连接,两绳长相同. 现在使圆盘以过圆心的竖直线OO , 为轴匀速转动,物体A 、B 随之转动而不打滑.若忽略摩擦,两绳的拉力之比为( ) A. 3:2 B. 2:3 C. 1:1 D. 2:1 【当堂检测】 1. 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B .线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C .线速度与角速度乘积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D .周期小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 2.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同时间 里甲转过60°角,乙转过45°角。则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 ) A .1∶4 B .2∶3 C .4∶9 D .9∶16 3.在长0.2m 的细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使小球以0.6m/s 的速度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 4.质点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大小为F,当它的半径不变,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其向心力的大小比原来增大了15N,则原来的向心力大小F 是多大? A a b O O , B

第五章 第四节 圆周运动

第五章 第四节 圆周运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是闹钟和手表为争谁走得快而展开的一段对话,闹钟说:“我的秒针针尖走得比你快.”手表说:“你的秒针与我的秒针转一圈都是60 s ,比我快在哪?”对话中闹钟用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是( ) A .角速度 B .周期 C .转速 D .线速度 2.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考考场除了不准考生带手机等通信工具入场外,手表等计时工具也不准带进考场,考试是通过挂在教室里的时钟计时的,关于正常走时的时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秒针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60倍 B .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60倍 C .秒针周期是时针周期的1 3 600 D .分针的周期是时针的1 24 3.拍苍蝇与物理有关.市场出售的苍蝇拍,拍把长约30 cm ,拍头是长12 cm 、宽10 cm 的长方形.这种拍的使用效果往往不好,拍头打向苍蝇,尚未打到,苍蝇就飞了.有人将拍把增长到60 cm ,结果一打一个准.其原因是( ) A .拍头打苍蝇的力变大了 B .拍头的向心加速度变大了 C .拍头的角速度变大了 D .拍头的线速度变大了 4.下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 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 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 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 ,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πnr 1r 3r 2 B .πnr 2r 3r 1 C .2πnr 2r 3r 1 D .2πnr 1r 3r 2 5.如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 ,a 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