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

合集下载

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作者:万冬冬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18期摘要:福斯特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指认资本主义制度是反生态的,生态帝国主义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要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必须进行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危机;生态革命福斯特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生态批判,揭露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福斯特认为,我们这个星球正面临着一种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

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

资本主义是一个自我扩张的价值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对自然的破坏为代价而取得的,以积累财富为最终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反生态的本性。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障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是由资本的反生态性决定的。

自然界在资本眼中,只是一种积累的工具。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任意掠夺,对环境毫无顾忌地污染和破坏,却没有为此支付生态费用。

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耗竭,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扩张,不仅危害了人类自身,而且也破坏了生产条件。

这种破坏性体现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

福斯特指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人口的过度增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核辐射、森林锐减、湿地受到破坏、土壤被侵蚀、沙漠化、洪灾、饥荒、河流破坏、地表水减少和污染、海岸和河口水污染、珊瑚礁毁灭、石油泄漏、过度捕捞、有毒废物、杀虫剂的滥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等。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的永久冻土层融化,释放出大量甲烷到大气中。

极地白色的冰融化为蓝色的海水,降低了地表的反射率,使得全球温度逐渐升高。

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累积,世界平均气温比前工业化时期高出2℃的临界点不久将会被超过。

多维视角探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读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

多维视角探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读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武姝含( ),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多维视角探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读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武姝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生态革命”一词,最早由K ·博尔丁在1953年提出。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空前的经济危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开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峻挑战。

博尔丁提出的具有社会革命性质的“生态革命”,侧重于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旨在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状态的改善[1]。

不同于博尔丁传统的生态革命理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不仅强调观念和技术变革,更主张变革社会权利结构,通过社会权利结构变革实现生态环境的彻底转型,代表的是一种根本的、系统的变革,需要“吸收必要的替代技术,但是强调必须变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植于现存社会生产关系当中的社会结构”[2]。

其涵盖的领域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种视角来解读,更好地透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生态革命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的坚决摒弃福斯特认为,革命有生态工业革命和生态-社会革命两种类型。

生态工业革命实质是在资本主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制度只是做出局部性的调整而没有实质性的变革。

资本主义宣称可以实现“非物质化”,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来降低使用总量,实际上是在从根本上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同时尽可能增加自己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但是伴随生态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投入使用的新技术虽然可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却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耗,反而更加扩大了生产规模,伴随而来的是生产资料的巨大浪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福斯特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杰文斯悖论”。

福斯特不否认生态革命需要技术革新,他赞同技术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但仅仅依靠技术和市场等经济手段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寻求社会形态的彻底变革。

浅谈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

浅谈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

摘要:生态革命思想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福斯特生态革命的思想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生态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视域。

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评析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著名的美国左翼刊物《每月评论》主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方案,从而成为西方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被有些学者称为西方“激进环境运动最主要的智力支柱(mtel-leetual pillar)。

2010年1月,福斯特在《每月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要进行生态革命》的文章,就他2005年以来多次强调的生态革命主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综合福斯特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生态革命思想的著述,其生态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危机是比经济危机更为严峻的危机福斯特指出:“自2008年以来,我们就一直活在一场世界经济危机中,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亿万人,实际上是数以十亿计的人,为此痛苦莫名。

”虽然经济危机对社会和人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但它毕竟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危机过后便会迎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复苏与增长,直到下次的危机降临”。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危机并不是当今资本主义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资本主义最终能够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

福斯特指出,相比较而言,人们现在面临的世界生态危机是一场“极有可能出现终结一切的危机。

如果这场危机处理不好,这就是人类的最后危机——人类将整体死亡,人类支配地球的时期将告终。

人类的行动正造成危及地球大多数物种灭绝的环境变化,连带文明与我们自己的种类可以想见也无法幸存。

”福斯特认为,当前生态问题的严峻性主要表现为:人类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不是以线性进程逐渐发生,而是正以危险的加速度方式逼向地球体系状态的突变。

试论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摘要: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是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有一些比较中肯的见解,对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颇有借鉴意义。

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析。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在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的认知结构中,始终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看作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

福斯特认为,陷于这种二元争论对于解决人与自然业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并无裨益,因为人和自然存在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异常复杂的,无论秉持“控制自然”还是“崇拜自然”都会走向迷途,相反,只有摒弃产生其思想根源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才能科学认知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

福斯特进一步指出,“人类中心主义”固然有其偏执,而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也不能把生态问题简单化为单纯的价值问题,因为,从一贯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对立的问题,而是一个两者共同进化的问题。

仅仅关注生态价值的各种做法,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讲,就像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灵论,都无益于理解这些复杂的关系。

透过对福斯特生态价值思想的分析,使我们明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

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根本对立,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

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无论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人还是作为人作用和改造对象的自然存在,都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人正是在不断认识自然存在内在属性、规律性和改造自然存在的存在样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主体规定性的;同样,自然存在也因为被纳入人的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范围而获得客体规定性的。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要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现和确证系统思维的认知: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外在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在条件,人正是在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其二,随着人类自身及其本质力量的发展,面对自然外在客体,人的自我意识必然呈现膨胀的态势,这是导致自近代以来自然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其三,基于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人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存在价值,才能明确人自身的责任,从而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协调一致;其四,维护自然存在的生态价值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只有从政治体制、经济活动、学术研究多层面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探析

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探析

二、 福斯特 的生态学思想是多种思想的“ 合力”
西方 马克 思 主义 起 始 于卢 卡 奇 , 又 经法 兰 克 福 学派 , 一 直到 现代 呈 现 出来 各 种 西方 马 克 思 主义 流 派, 而 福 斯特 本 人 的思 想 就是 受 这 一文 化 环境 的影 响 。诚 如 他 本 人 所 讲 , 他一 开 始 对 唯物 主义 、 生 态 学 观 点所 知不 多 , 其 早 期思 想 可 以追 溯 到 对 巴兰 和 斯威 齐 的研究 。斯 威齐 是 《 每月评 论 》 的创 办 者 , 他 们 的 主 要 观 点 就 是 把 马 克 思 思 想 与 自然 结 合 在 一 起 会 带 来 积极 意 义 , 并 且把 这 种 独特 的思想 作 为 生 态学 重 要 的思 想 。福斯 特 受 到 了启 发 , 开 始研 究 巴
生态理论 家 ,兴起 了绿色生态运 动。如何解决 日益严 峻的环境 问题 一直 困扰着每 一个理 论家。福斯特 的 《 马克 思 的生态学》 就是在这 样一个 背景 下 ,吸收众多理论 家的思想而形成 的一部经典著作 。重点论述 了福 斯特生态 思想形成 的背景 、内容及其理论突破 ,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福斯特 生态思想奠定 了理论基础 。 [ 关键词 ] 福斯特 ;生态思想;形成背景 ;突破
[ 中图分类号 ] B 0 8 9 [ 文献标识码 ] A
[ 作者简介 ] 亓筱发 ( 1 9 9 3 一 ) ,男 ,硕士研究 生,研 究方 向为 国外马克 思主义研 究。
温皓 ( 1 9 7 9 一) ,女 ,副教授 ,硕士 生导 师,研 究方 向为 国外马克思 主义研 究。
理解仍然是肤浅 的, 仍未真正抓住马克思生态思想
的核 心 。
福 斯特 认 为 , 马 克思 的生态 思 想是 建 立在 唯 物 主义基础之上的 , 要 真 正 掌 握 马 克 思 的生 态 思 想 , 便 要 以马克 思 的唯 物 主义 自然 观 的形 成 为源 头 ; 若 要 剖 析 马克 思 的唯 物 主义 自然 观 , 则 要 首先 对其 青 年 时 期 的唯 物 主 义 观 点 开 始谈 起 。按 照我 们 所 熟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之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之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的生态技术摘要:人与自然休戚相关,人类只有与自然协调一致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

于是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它将建筑视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通过建筑内外空间的组织设计以及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物质能源能有序的循环使用,因而获得一种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建筑环境,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中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更是生态高技术建筑的成功范例,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关键词: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银行大厦、生态技术一、人物及其思想介绍诺曼·福斯特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

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他认为建筑作为空间的建构和场所的确立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

从他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可以看出他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现代技术利用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其生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新的美学——生态美学的完美体现。

福斯特还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

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以上三要素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
诺曼· 福斯特认为建筑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 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从他的伦敦市政 厅可以看出他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现代技术利用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其生态 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新的美学——生态美学的完美体现。 诺曼· 福斯特除了以上关注点外还十分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他对建 筑微观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纳为三方面 a. 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 b. 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 (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c. 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 (减少空调能耗)
广场层平面
平面分析:大厦平面呈三角形,两边用作办公区域,另一边则是空中花
园。主要的结构体和电梯、楼梯间卫生间等服务设施都配置在角落,三个 核(由电梯间和卫生间组成)构成的三个巨型柱布置在三个角上,巨型柱之间 架设空腹拱梁,为中央留下了大面积的自由无柱空间。办公室和空中花园 都不受结构构件的干扰
通风分析
诺曼· 福斯特 —高技派、 生态建筑师
主要内容


大师简介
生态建思想


生态建筑实例
其他生态建筑
简介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 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 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 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 物,1999年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 诺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 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 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 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夏季:窗户打开,可以获
得穿堂风
其他生态建筑(2050巴黎智 能城市)
随着气候能源计划目标的推行(到 2050年减少75%温室气体排放),巴 黎vincent callebaut建筑事务所已经 开始了一项研发项目,探索高层建筑 的角色。这个名为“2050巴黎智能城 市”的项目展示了8种不同的绿色建筑 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在稠密的大都市 城市结构中融入了自然和可再生能源 元素。通过与setec bâtiment工程公 司合作,巴黎市政厅支持的该项研究 工作已经开始推行。8种类型的主动式 节能环保大楼如下:

探析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探析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探析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摘要】本文探讨了福斯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领域的重要贡献。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分析了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阐述,强调了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生态冲突与资本主义制度分析。

探讨了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构想以及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重要性。

结尾部分从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影响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进行总结,指出了福斯特对生态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启示,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理论贡献,并为生态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福斯特、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冲突、资本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公平、环境正义、影响、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福斯特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探索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介绍中,我们需要了解福斯特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关注和探索。

福斯特在研究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他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的结合,提出了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当代生态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背景介绍还可以介绍福斯特的学术成就、发表的著作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贡献,以及他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声誉。

通过深入了解福斯特的背景和贡献,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探索和阐述,为后续的正文内容铺垫。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探讨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阐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指导。

生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生态学历史发展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可以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
---以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为例
许佳佳
(建筑学0903 0809102328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摘要: 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被誉为“高技派”人物的代表,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共同存在,注重建筑中生态技术的运用。

本文阐述诺・曼福斯特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以法兰克福商业大厦为例,探讨大师在建筑生态上的应用和创新,同时总结提出中国当下生态建筑的新要求和方向。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思想诺曼・福斯特高技派
前言:
诺曼・福斯特(如图1)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提起他,人们不免想到林立的钢架和现代材料制作的构件等,体现了一种现代技术力量和技术美学的取向。

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被不加区分地贴上“高技”的标签,但实际上,他的许多做法表明他对“高技”这一称谓毫无兴趣,他所强调的应该是“适用技术”。

他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相互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

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给人带来宁静。

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论中对生态思想尤为关注,他从不避讳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来表现他的生态理论。

在他眼里,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创造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活环境正是他的追求。

一: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
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在现今存在的一些对生态建筑的介绍以及许多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创作思路上,绝大多数集中在对建筑外部环境的物质层面的利用和适应上,如太阳能、地下水的利用等等。

这些大都属于建筑物理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而诺曼・福斯特则认为建筑作为空间的建构和场所的确立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

诺曼・福斯特除了以上关注点外还十分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他对建筑微观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纳为三方面
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
二是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

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以上三要素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福斯特不懈追求的方向。

1.1人类生态学
福斯特在生态方面受到巴克朗斯特。

富勒的影响而投入很大激情,支持富勒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存而不是互相抵触的哲学观。

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的诸元素作为维持人类生存的因子在福斯特的作品中得以均衡考虑。

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作品对环境的重视,而生态观念正式福斯特在环境方面塑造的重点。

福斯特曾提出“我们的建筑物怎样节约能源和怎样应用可回收材料,什么使建筑成为绿色建筑。

福斯特倾向于在建筑中使用高质量经久耐用的材料,相信这些材料从长远的生态与经济利用角度都颇具意义。

1.2 干预室内生态环境
在福斯特的设计中品中,很大一部分是超级综合体的建筑。

其巨大集成化的内部空间的通风和采光不可能有被动的方式解决,为了能过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福斯特采用了积极的主动技术干扰。

福斯特采用一种金字塔的模式来阐述他的科技的生态理念,在金字塔顶端是复杂而又昂贵的主动生态系统,在中部是被动系统,在底部则是有建筑如何对基地和周边环境的倾向性的确定。

在投资上这种系统则呈倒金字塔的方式,投资小而回报大。

他使用太阳采集器,风机,以及特殊设计的双层窗,热量再生系统等一系列主动的技术措施来改善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内部环境,但所有的这些技术措施的设备在福斯特的建筑作品中都被加以巧妙的组织和精简,不影响空间的使用。

二: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实例
2.1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如图2)
由诺曼·福斯特爵士1994年担纲设计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大楼于1997年竣工。

这座53层、高298.74米的三角形高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是目前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

整座大厦除非在极少数的严寒或酷暑天气中,全部采用自然通风和温度调节,将运行能耗降到最低,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空气调节设备对大气的污染。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的生态设计特点主要有:
2.1.1三角形平面
该建筑平面为边长60米的等边三角形。

其结构体系是以三角形顶点的三个独立框筒为“巨型柱”组成,“巨型柱”框筒内为公共设施空间布置电梯间和卫生间等。

巨型柱之间架设空腹拱梁,形成三条进深16.5米的无柱办公空间。

办公空间围合出一个三角形中庭。

因为平面的三角形设计,所以建筑的每层都可分为三个区间,其中的两部分作为办公区,另一部分每4 层构成一个14 米高的空中花园。

每层的平面因花园的位置不同,内部布局也有不同。

(如图3)
2.1.2空中花园
在三条办公空间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空中花园。

一座花园占据了三角形平面的一个长边,有四层高。

每隔四层花园就转到另一边,每隔12层楼就转移一圈。

结构上每十二层的重复导致了需要巨型的外包混凝土钢角柱和维仑第尔钢框架来架空空中花园。

(如图4)
空中花园的植物配置依据方位而变化:西向配置北美枫树、杉树;东向配置亚洲松树与竹子;南向配置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树。

给建筑内的没一个角落都带来了绿色的景象并享受自然通风,令使用者宛如回归大自然。

(如图5)
2.1.3中庭空间
建筑利用三角形的形体,创造出交流的的中庭空间,使建筑自然采光通风。

同时,中庭空间也使办公空间的视线形成对话。

(如图6)
2.1.4自然通风
三角形中庭是大厦的通风井,中庭每隔12层就设置的水平玻璃隔断可以使上升的热空气从空中花园排除室外,并防止过度的向上拔风。

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方向的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

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

福斯特称这一设计是:“世界上的一座活着的能自由呼吸的高层建筑。

”(如图7)
2.1.5双层幕墙
除了贯通的中庭和内花园的设计外,建筑外皮双层设计手法同样增加了该高层建筑的绿色性,外层是固定的单层玻璃,而内层是可调节的双层Low-E中空玻璃,两层之间是165毫米厚的中空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可进入到此空间,当内层可调节玻璃窗打开时,室内不新鲜的空气也进入到这一中空部分,完成空
气交换。

在中空部分还附设了可通过室内调节角度的百页窗帘,炎热季节通过它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寒冷季节又可以反射更多的阳光到室内.(如图8)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这座高300米的高塔是世界的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是目前欧洲最高的办公楼。

除非在极少数的严寒或酷热天气中,整栋大楼全部采用自然通风和温度调节,将运行能耗降到最低,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空气调节设备对大气的污染。

因此,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结语
诺曼福斯特虽是高技派的代表,但他对于建筑生态的研究甚是重视。

也不断的运用新的技术手法达到建筑的生态环保。

他曾说过“高技术同样关注的是砖石乃至木材手工活”可见,其对生态的探究细到材料上,这不无不对我们有着新的借鉴。

而在中国,当下绝大多数生态建筑属于建筑物理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诺曼・福斯特认为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认为建筑不仅要满足人的物理舒适度上,还需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

人的生态行为关注也是我们一大发展方向。

在21世纪里,生态建筑早已不是一种时髦的风格和标签,也并非是一个口号。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和技术水平都不十分先进的国家里,建筑业的各个环节更应该贯彻的是生态建筑思想。

中国的未来建筑不应再盲目地效仿外国的种种风格流派,这种单纯从形式上的移植,不利于中国自身建筑特色的形成,对于建筑工作者的创造性也是一种扼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状况令人堪忧,中国的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发达国家所具有的技术、材料、系统以及理论支持,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借助国外的经验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道路。

目前,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实践以及认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一些针对性的相关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一是加强生态意识及生态建筑的宣传,从而唤起全民的重视,培养生态意识;二是组织生态建筑科研机构,进行生态建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为中国建筑师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三在高校建筑学教育的大纲中增加生态建筑知识和设计课程的比重;四是通过建立机制来鼓励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武.生态研究的误区.华中建筑,2001(5):18.
[2]郑炜.迈向生态的高技术建筑.华中建筑,1999.(1):105-110.
[3]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诺曼・福斯特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黄冬亮.生态建筑表现形式的归纳.中外建筑,2001(10):22-23.
[6]冯雅,向莉.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1996(6):30-35.
图1.诺曼福斯特图2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
图4 空中花园图5 植物配置图3 三角平面图
图6 中庭空间图7 自然通风图8 双层玻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