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word教学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word教学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word教学

名人笑话

摘自艺佳娱乐站

戈尔巴乔夫开车

那是戈尔巴乔夫还是总书记的时候。一天因私外出,嫌司机车开的太慢,催促了好几次。但因交通拥挤,还是不能让他满意。最后戈尔巴乔夫一把抢过方向盘,把司机推到后面,自己开起来。他一路横冲直撞,造成一片混乱。有人达电话向交通局长反映。局长大怒,质问改地段交警。

局长:“看到肇事者没有?”

警察:“看到了。”

局长:“为什么不逮捕他?”

警察:“我不敢?”

局长:“为什么?”

警察:“他的官很大。”

局长:“有多大?”

警察:“不知道,反正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

来找啥?

有一天有个早起运动的人在国父纪念馆看到一个身著中山装,留著两撇小胡子的帅气男子提个灯笼焦急地四下张望,驱前一看大惊,竟是孙先生,问他老人家找啥,孙先生忧心地说∶“我的三民主义啊”不久此人又至中正纪念堂晨跑,忽见一光头老人,身穿长袍,拿个拐杖到处瞧,往这老头方向跑去,又惊,竟是老蒋,便问∶"蒋公啥不见啦?"老人答曰∶"我的五权宪法啊"再几天,这人又起个大早到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散步,走著走著,发现个穿著夹克的中年矮胖子,拿了只手电筒来来回回照著路,顺著光一看,差点昏死,竟是小蒋,便问∶"您在这干吗?"那矮胖子答说∶"看来我的中华民国是没了!"

赫鲁晓夫与猪的故事

赫鲁晓夫喜欢以农业专家自居。一次参观某集体农庄养猪场,发现一头病歪歪的小猪。农庄主席解释说这猪从小营养不良,养僵了。赫鲁晓夫当即说,把这猪抱到我家,保证两个月养肥还给你们。

赫氏回家怎么摆弄那猪也不长。情急下决定把猪处理掉。他在傍晚时分将猪放入婴儿车,准备推到莫斯科河边抛掉。谁知半路上偏偏遇上米高扬。

“赫鲁晓夫同志,散步哪。”

“啊……出来走走……”

“这是谁啊?”

“哦,是我……小外孙。”

“我看看。哦,多好的孩子,长得真像他外祖父!”

和福尔摩斯不相上下

有一次,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巴黎叫了一辆出租马车。他先把旅行包扔进了车里,然后爬了上去,但还没有等他开口,赶车人就说:“柯南道尔先生,您上哪儿去?”

“你认识我?”作家有点诧异地问。

“不,从来没有见过。”

“那么你怎么知道我是柯南道尔呢?”

“这个,”赶车人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在法国南部度假的消息,看到你是从马赛开来的一列火车上下来,我注意到你的皮肤膨胀黝黑。这说明你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至少呆了一个多星期,又从你右手指上的墨水渍来推断,你肯定是一个作家;另外你还具有外科医生那种敏锐的目光并穿着英国式样的服装。我认为你肯定就是柯南道尔!”

柯南道尔大吃一惊:“既然你能从所有这些细微的观察中认出我来,那么你自己和福尔摩斯也不相上下了。”

“还有,”赶车人说,“还有一个小小的事实。”

“什么事实?”

“旅行包上写有你的名字。”

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文昌华侨中学---尤国锋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遭致批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又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首先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做出各种学习的反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后,催促着我们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使我们的师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学资源,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苏教版

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初中信息技术Word操作题资料

Word操作题 在"D:\ITEXAM\WordST"文件夹中有一个Word文档"WORDST.DOC",请用WORD应用软件将它打开,按以下要求完成文字处理操作(没有要求设置的文字应保持原来的文档格式,考生不要做本题要求之外的操作,也不要在题目要求之外添加或删除任何内容,否则将影响得分,文章的第一行为标题行): 1.将文章的标题设置为红色;黑体;加粗;三号字;缩放150%;居中。 2.将文章第1自然段(“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段落格式设置参照第3段,包括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段前距、段后距、行距与第3段的相同。 3.将描述好习惯和坏习惯对比的一段复制到文章最后,使其成为文章的最后一段。 4.将文章中描述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好习惯的自然段格式化为4级标题。 5.设置文档页面为自定义大小,高度为32厘米,宽度为23厘米,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 操作步骤 1:打开D:\ITEXAM\WordST"文件夹中的Word文档"WORDST.DOC 选定文章标题文字,在“格式”工具栏进行具体设置,其中字体颜色需用下拉菜单选择, 尤其是字符间距150%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也可在打开“字体”对话框,选择“字符间距”选项卡,缩放150%

2:首先所有格式均相同的情况下首选“格式刷”工具 1)先选定第3段,双击常用工具栏“格式刷”,把第3段的格式复制下来 2)把“格式刷’移动到第1段,变成小刷子后,选定第1段的所有文字,再单击空白处 3)再次单击工具栏的“格式刷“,取消选择

3:选定此段文字,鼠标右键“复制“,到文章最后”粘贴“,使其成为最后一段。 4:打开“样式格式”窗格,在右下角选择“所有样式”,拖动滚动条直至出现“标题4”单击即可 5:打开“文件”的“页面设置”对话框,选择“纸张”选项卡,进行如下设置,然后选择“页边距’”选项卡,设置页边距,最后保存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开学一两节课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情况,由于小学学习基础有较大差异,所以在初一上学期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快 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能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3、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获取多媒体素材。 4、学会信息集成与发布。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 设计。 四、教学方法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五、教学行事历: 周次内容 1新学期准备工作

2认识信息技术 3认识计算机系统 4认识计算机系统(实践活动) 5获取与处理图像素材一 6获取与处理图像素材二 7获取与处理文字素材一 8获取与处理文字素材二 9获取与处理文字素材三 10获取与处理声音素材 11获取与处理视频和动画素材 12制作电子报刊一 13制作电子报刊二 14制作电子报刊三 15制作演示文稿一 16制作演示文稿二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探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探索”旨在研究性如何通过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及创新意识,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让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新型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方法实践自学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的课型为两类:一是理论课,二是实践课(上机实习课)。但是我认识还存在着第三种课型,即实践项目课。教师应该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的要求,根据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规律研究,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即将学生带入微机教室中上课,达到每人一机,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这样理论实践当堂结合,并当堂转化为技能,教学效果较好。实践项目课的课型,可以说是目前较科学、应用频率较多的课型。实践项目课的课型如何具体操作?经过研究、探索和网上讨论交流,总结出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上好实践项目课课堂教学的较理想模式。 1、情境创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地去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和动作。例如,教学“电子邮件的使用”一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兴趣,可以简单介绍“马拉松”长跑比赛来历的故事,然后问学生现在什么邮件最快,学生多想到特快专递,教师这时介绍是“电子邮件”最快。当学生们听说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顿时感到惊讶并立即产生亲手试试的欲望。这样,导课就算成功了。 导课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的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架构与学生经验、兴趣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其进入情境非常重要,这关系着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很关键。例如,在创设“美化工作表”这一课的情境时考虑到这一部分知识点多且杂,部分知识点与Word排版类似,容易使操作熟练的学生感觉没兴趣、不熟练的学生又跟不上等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本班的成绩表为操作样本,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组为单位,形成组内合作、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Word2000】

【Word2000基础知识点】 1. Word2000菜单命令:文件→页面设置/打印预览(与打印出来的效果一样),格式→字体/段落,视图→绘图,插入→图片→艺术字/剪贴画/来自文件,表格→插入表格/表格属性,格式→分栏,编辑→复制、剪切、粘贴/全选(Ctrl+A)/查找/替换,工具→修订。可以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插入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插入→符号/文本框/超级链接。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可以退出Word程序,关闭是指关闭打开的文档而不退出程序。 2. Word2000常用键:段落标记是输入回车键(Enter)产生的。若键盘上的CapsLock灯亮,输入小写字母要用到上档键Shift键。要选择不连续的多段文件字可以借助Ctrl、Shift键。删除文章中的某个错字,除可用Delete(删光标后面)键外,还可用Backspace(删光标前面)来完成。在Word2000编辑状态下,切换“改写”和“插入”编辑状态的键是插入键(Insert)。 3. Word2000文档:默认的扩展名是.doc,Word2000模板的扩展名为.dot。启动Word 2000后,空白文档的文档名为文档1.doc。建立新文档后,立即选择“保存”按钮,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文档修改后,要保存在其它文件夹下,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打开一个已有文档,点击新建,两个都打开了,新建的文档为当前活动文档。关于存盘:文件第一次保存时,一定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保存过的文件,修

改后再次执行保存操作时,将不再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可以将文件保存为网页(.HTM)文件;在另存为对话框中不必输入文件的扩展名以确定文件类型(因为你打开的就是一个Word文档)。 4. Word2000中的复制剪切粘贴:对文字进行复制操作正确步骤:选定文字(被选中的文件以反白显示)→复制→选择目标位置→粘贴。执行粘贴命令,被复制的内容被粘贴到光标插入点。多次复制/剪切,复制/剪切的内容存放在粘贴版中,粘贴的是最后一次复制的内容,其他也可选择粘贴。 5. Word2000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的显示方式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大纲视图、阅读版式。 6. Word2000的窗口:最多同时打开文档窗口的个数可以是任意多个。标题栏显示文档名称。常用工具栏显示新建、打开、保存、复制、剪切、粘贴、格式刷、撤消等常用工具。格式菜单栏显示字体、字号、加粗、倾斜、对齐方式等常用格式。窗口编辑区包括插入点、标尺(可以直观地改变上下左右边界及段落的缩进方式)、滚动条(控制文本内容在页面显示的位置)等。状态栏默认在窗口的下部出现。 7. Word2000中的表格:word中插入表格方法①表格→插入→表格②常用工具栏插入表格按钮③常用工具栏表格和边框→绘制表格。表格中的方框区域也叫单元格。表格线可以是虚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部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信

第一章文字处理 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字处理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若干实例;3.知道文字处理软件有多种。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变化,初步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2.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界面及功能菜单的观察和分析,逐步培养自学新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感受文字处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感受现代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的自觉愿望,增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其应用方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知道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2.让学生经历观察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探讨应用以往软件使用经验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方法,逐步培养软件学习的迁移能力。教学难点: 1.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以及实现其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2.初步从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它们的一些功能异同点。 教学过程: 1、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争、方便、环保、快速 2、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1)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5)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 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 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 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 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 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基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基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潍坊市电教馆刘德超 (2004年4 月讲稿) 一、多媒体投影教室的课堂教学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课堂教学 三、学科网络课程的编制与应用 一、多媒体投影教室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环境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投影 … 结论:1、只能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双主模式) 2、多媒体投影是教的辅助手段 3、是现在乃至将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教就有学,有学可以无教)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择的课题内容不能发挥多媒体投影教学的优势 2、代替其它常规媒体(板书、实验、投影器、录音、录像等) 3、课件质量不高 (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技术性、艺术性) 结果:提高了教学成本,却没有提高教学质量 (三)今后应用建议 】 1、认真选择课题 在备课时,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反复比较,选择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效果好的课题,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精心设计课件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科学地组织并呈现出来。 3、尽量采用成品课件 对成品课件采取“一引、二用、三改”的使用原则,减轻教师的负担。 “引”――引进;购买、交流、网上下载(包括小工具、小软件)等多种渠道。 “用”――使用;引进后必须使用,在使用中学习、体会和鉴别。不能以任何理由束之高阁。 “改”――改进;使用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创新、完善,成为自己制作的精品课件。 4、支持并服务于各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 要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上发挥作用;要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环境分析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得含义,了解信息得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得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得关系,知道信息得编码方式与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得含义与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得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得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得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得信息技术得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她学科得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得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瞧到每幅图片时得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得内容与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得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就是如何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得。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得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与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得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与盐水,请说出您得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 教师:可见,不同得事物所包含得信息就是不同得。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得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得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就是人类得感官功能就是有限得,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瞧到、听到、摸到得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得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得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得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得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得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得延伸;网络更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得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得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得来

初中信息技术WORD教学大全

认识 Word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您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 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 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就是什么? 7.退出Word 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就是“DOC”;③Word 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用Word写一篇日记。 【板书】 认识Word 一、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二、启动Word

三、认识Word窗口 四、新建Word文档 方法一:“文件”/“新建”/空白文档/“确定”。 方法二:使用“新建”工具按钮。 五、输入文字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再按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结束。 六、保存文档 1.保存文档 方法一:“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确定”。 方法二:使用“保存”工具按钮。 2.另存文档 七、退出Word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字处理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 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若干实例; 3.知道文字处理软件有多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变化,初步领会模拟人工 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2.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界面及功能菜单的观察和分析, 逐步培养自学新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 的需要,感受文字处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感受现代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 便利,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的自觉愿望,增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其应用方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 的需要,知道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

2.让学生经历观察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探讨应用以往软件使用经 验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方法,逐步培养软件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难点: 1.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以及实现其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 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 2.初步从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它们的一些功能 异同点。 教学过程: 1、文字处理的变迁 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 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 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 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 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 2、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 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3、选择文字处理软件 简单:记事本、写字板 微软的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 教学评价: 本节着重在于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比较。因而,本节的教学评价着重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三点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生活在信息时代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作用、特征等。 能力目标: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信息。归纳、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进一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表现形式。 德育目标:1、能体会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激发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愿望。 教学安排:本节内容是,是整个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开篇章节,内容安排为一课时。教学重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的载体理解身边的信息。引导出身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作用。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作用和信息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能体现信息某些方面特征的实例,在分析学生举出的实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作用、特征。理解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如何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管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 教学环境: 硬件:网络教室 软件: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信息 教师活动: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兴趣。)大屏幕展示并朗诵: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寄远》唐代诗人杜牧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暮春怀故人》唐代诗人李中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宋代李清照 在古代就有信息的概念,古人文章中信息的含义是音信、消息 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信息呢?信息有什么作用呢?信息有什么特征?教师活动:在黑板上写出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作用,信息有什么特征呢?信息的定义: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从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信息的含义(即主人公获取了什么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即主人公是通过什么获取这些信息的)、信息的载体(这些信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

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

(word完整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word图文并茂--混排图文 发布者:游泰发布日期:2011-07-26 20:55:25.0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海瑶中学:游泰课题图文并茂--混排图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剪贴画、自选图形和艺术字的插入和编辑; 2.学会建立和编辑文本框; 3.掌握制作电子报刊的整个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互相交流的能力; 3.通过操作演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档设计的整体美的认识,加强美学素养。 教学重点剪贴画、自选图形和艺术字的插入和编辑。 教学难点编辑文本框。 教学策略课件演示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 教学资源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及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 利用广播网络展示一篇编辑好的文稿“电脑 网络世界.doc”,其中的文字编辑均在前面知识 的介绍中全部完成,要求同学观察这篇文稿有哪 些变化(中间插入一幅图片,标题是艺术字), 如何将一篇文稿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从而导 入本节课. 学生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想学 新课学与教 一、讲述课程: 任务1:在“电脑网络世界.doc”中插入一 幅图片。 (1)打开文稿“电脑网络世界.doc” (2)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 学生自学相

(3) 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剪贴画按钮,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图片。 任务2:对打开的图片进行简单编辑 (1) 选中图片对象:单击图片 (2) 调整图片大小(用鼠标拖动完成) (3) 选择环绕方式:双击该图片,在出现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选择版式标签,之后选择适当的绕排方式 思考并提高: (1) 如何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 (2) 如何编辑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层次关系? (3) 如何编辑图片的排版位置? 小结: 对图片进行编辑,首先应“先选定后操作”, 编辑完成后,在图片外部任意位置处单击鼠标,被选中图片的“操作点”就消失,插入的图片就固定在文稿里了。 二、插入艺术字 任务3: 在“电脑网络世界.doc ”文稿中插入“电脑网络世界”艺术字作为该文章的标题。 操作步骤: 1、打开“电脑网络世界.doc ”文稿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3、在艺术字库对话框中选择样式后,在编辑“艺术字”对话框输入“电脑网络世界”并设 置艺术字(或通过“艺术字”工具栏的编辑文字、 关内容,并完成任务1和任务2 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自学教材,完成任务3艺术字的插入。 探究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任务4。 学会举一反 三地运用已学知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施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生自主的思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提高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回归课堂,立足课堂。”是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可以看作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基础,而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是好的,对教学有利的,能促进学生学习,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先进武器,我们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

七年级信息技术WORD上机操作试题

一、文字格式的设置 1、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和字号 (1)将所有文字设置为“宋体”“常规”“五号”。 2、设置文字的效果 (1)将“花王”二字“加粗”,设置“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选择200%”、字体颜色“黑色”. (2)将“洛阳牡丹甲天下”等字设置为“楷体/新宋体”、“五号”、“加粗”、“海绿色”,将“白居易”等字设置为“宋体”、“五号”、“加粗”、“黑色”,将“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设置为“宋体”、“五号”、“倾斜”、“下划线”、“蓝色”,将“欧阳修”等字设置为“宋体”、“五号”、“加粗”、“黑色”,将“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等字设置为“宋体”、“五号”、“倾斜”、“下划线”、“蓝色”,将“牡丹图案寓意”等字设置为“仿宋”、“四号”、“加粗”、“倾斜”、“红色”,后面十小段“牡丹图案寓意”全部设置为“楷体”、“五号”、“黑色”。 二、段落和页面的设置 1、段落格式的设置 (1)将“洛阳牡丹甲天下”另起一段。 (2)将所有文字进行段落设置,“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2、页面设置 将“页边距”设置为“默认值”,将“纸张”设置为“A4210.0×297.0mm”,“方向”为“横向”。 3、分栏设置 将文档设置为两栏。 4、页眉页脚的设置 在“页眉”编辑框中输入“中华牡丹园”,然后“居中”对齐。 二、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将牡丹图案的九种寓意设置项目符号的星形符号。 三、页面边框的设置 1、标题的制作 (1)将标题插入到文档合适的位置,并将其设置为艺术字。“艺术字”选择第三行第四列。“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44”,在“文字”框内输入“中华牡丹园”。“艺术字”形式为“细上弯弧”,环绕方式为“紧密型环绕”。 四、文本框的制作 (1)在文档窗口右侧的适当位置插入一个“竖排”“文本框”。在“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里设置“填充颜色”为“浅绿”,线型粗细为“4.5磅”。 (2)在文本框内输入:你知道吗?牡丹花的食用从宋代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明清时人们已有了较为完满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汗绘亦可』。其意,无论滑炒,勾芡,还是清炖,牡丹花那浓郁的香气终不改变。 (3)将“你知道吗?”等字设置为“宋体”“五号”“倾斜”“红色”。 (4)将“牡丹的花……”等字设置为“宋体”“五号”“绿色”。 五、图片的插入 在文档的开始处“插入”→“图片”并对其大小和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六、绘图工具的使用 在文档的右下方插入一张图片,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紧密型环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许多明显的好处,我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可以达到声、形、色并茂,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一点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尤其关键:中学生的厌学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在一些生源和学风质量较差的学校,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做作业,更有甚者考试也会交白卷。而在当前的体制下,采用任何传统的手段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这一点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有切身的体会。追根溯源,我认为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听不懂”。学生觉得自己“反正听不懂,还不如睡觉”,睡觉以后就更加听不懂,如此恶性循环。当然这并不是学生的过错,择校生的素质本来就要差于正录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甚至记忆力都不能与当前的教材要求相匹配。针对这种情况,只有通过使用具有强烈感观刺激的呈现手段将所传授的知识具体而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听课,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同时整合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性更强的教学,相比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归纳、推理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数学教学中讲授三角函数Sin的图像其中有一个环节,用“五点法”画出

函数的图像,如果在黑板上画图演示大约需要3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保持集中,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如果通过制作互动式的课件,让学生每个人通过尝试输入不同的角度来得到平面上不同的点,再自动将这些点连接成函数曲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最有代表性的五个点。当然这是一道“封闭式”的练习,结果是唯一的,但是每个学生找到这五点的过程必定各不相同,其中可能会有错误,也可能会走弯路,最终当他们得到正确的结果时,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精神被深深的烙印。 2、化难为易,提高了效率 教学内容中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靠教师的自制学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信息技术,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在《单片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讲到不同的寻址方式时,通常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各个存储空间,并且说明各种符号的意义,指针的指向和数据的流向,难以将知识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在屏幕上清楚的看到指针的指向,数据的流向,并且通过动画的方式形象地说明问题。省时省力,轻松突破难点。 又比如,在《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中,经常需要画出机床电器控制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用挂图太小后排学生无法看清。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投影,不但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