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研究论文

结语:迈向性别诗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艺的发展,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转向“性别”。女性文学批评将变得更加宽容,“反男性倾向”、“唯女性主义”会令人十分反感,第一世界女性主义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权力女性主义”与“牺牲品女性主义”、“通俗女性主义批评”和“当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之间的鸿沟将进一步弥合,形成一种理论和批评上的折衷主义,一步步迈向超越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诗学。中国当代文坛的理论探讨,也处处呈露出性别研究的气息,内在地呼唤性别诗学的诞生。性别诗学(gender poetics)以性别价值取向为基本分析要素,把社会性别作为社会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性差异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对文学艺术中的性别因素做诗学层面的解析、研讨,研究作者、作品及接受者性别角色的复杂性,探讨由性别、种族、阶级、时代及经济等因素所铸成的性别角色与身份之间的交叉与矛盾,挖掘男女两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并试图说明其产生缘由,突出文学的“性别”性和两性平等价值。性别诗学首先基于这样的哲理立场:不存在抽象的、超历史的人类本质,人们的主体性是多元而具体的,是由特定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符码厘定的,在共同的人性之上还存在每个人的男女性别性与性格爱好个性等,两性既相似又相异,虽然主体性可能不会被性别特性主宰,但具有性别特征。个体多元的主体性是由三个层面建构的:男女两性所共有的“人性”是元层面,是一种“较抽象的规定性”(马克思语);由男女性别差异所形成的“类的属性”是中间层面,是一种较具体的规定性;而个体的“个性”是顶层面,是一种更具体的规定性。“人性”层面由经性别的“类”层面转换为个性层面,个性层面又由经性别的“类”层面还原为普遍的人性层面。故性别规定性(包括外貌,是gender“社会性别”与sex“性”之和)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在人们的现实存在中起着较关键的作用。三个层面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相近性及互补性,相互渗透,相互建构与制约,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主导风貌。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性观时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男女两性的社会存在,构成了人们现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言,以往的理论界常常将这种“现实性”单纯理解为客观物质性或“社会的”物质性,而几乎没有注意到它是指现象学意义上的人的感性。这必然导致在考察人们的现实存在时只注重阶级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无视具体的人的性别倾向性,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情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它就是这种生命的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2]这种对自己的意识和对对象的意识必然包含性别认同意识,或“性别化”意识,去掉它,人实际上就不成其为人。而文学艺术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的精神、意志与情感的自由,“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恩格斯在批评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的论著中也明确批判了格律恩离开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具体规定性抽象地谈“纯粹的人”、“人的东西”、“人的内容”、“人的诗人”等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被格律恩说成是歌德的“人的东西”的那些品性,实际上仅仅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德国人身上的小市民气质,这种“人”不是男人和女人所生的,而是提炼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坩埚中的残渣。在《致保尔·恩斯特》中,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指出了社会历史规定性与“人”的性别属性的有机联系。毫无疑问,男女的性别属性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属性。人的这种性别主体属性,必然要在其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作为社会生产、社会实践的一个部门的文学艺术,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和渗透。文学及文化产品必然或多或少打上了创造者或接受者的性别特征,性别规定性是揭示文学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范畴。这成了性别诗学得以成立的重要哲理依据和逻辑起点。性别诗学为文艺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严格意义上的文艺思潮来说,它是作为新批评、结构主义及解构批评等形式主义或语言论诗学、纯科学思潮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形式主义文论忽视理论的社会与政治功能,摒弃人的生理/心理/文化构成,具有很大的片面性。80

年代以后狭义的解构批评的衰退、女性主义批评的持续发展及新历史主义与后殖民批评的勃兴,正表明了人们对主体身份的重视。性别诗学将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既解析作为“类”的存在的人,也考察个体的人,在探究人们的文艺创造行为时,结合人们的生理、心理、情感、政治因素及种族属性等等,将其作为具体的、完整的人来考虑,其中,对人们的性别主体性尤其是社会性别属性怀有浓厚的兴趣。它首先是将性别特征作为构成文本及阐释文本的基本范畴,作为文化建构中选择主体的文化人格及美感生成的重要维面。故性别诗学倾向于“构成论”(constructionist)而非“本质论”(essentialist)。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后继学科”,性别诗学将消解各学科的人为障碍,不排除其他话语的存在,而是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思考。它探讨两性角色的复杂性,探讨由性别、种族、阶级、时代及经济等因素所铸成的两性角色与身份之间的交叉和矛盾,探讨性别模式在文艺领域的表现。它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区别在于其持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力避一些女性主义批评流派的片面性,除了探讨文化及文学领域男女两性的独特因素外,还考察男人和女人相互借鉴、获取了什么,以及人们的性别特征是怎样表现在文学中的等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性别诗学质疑下列流行的男性与女性的风格、定位或性别化喻说:男性:天阳雄理性精神宗教节制施虐明确沉默粗鲁;女性:地阴雌直觉肉体巫术色情受虐混乱饶舌文雅。这些两性特征是男性传统话语的产物。人们的性别特征定位,从儿童时代便开始了。童话中的男女角色便有明显的不平等,其两性关系往往是这样:男人刚毅、勇敢,有虐待倾向;女人柔弱、顺从,有受虐倾向。男人要么杀害女人,要么拯救女人,而女人则相互嫉恨、残杀:《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同她的继母与姐妹有着深深的隔阂,《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受继母的迫害,《林中睡美人》中的婆婆五次三番企图加害睡美人。在童话里,这种女人间的仇恨往往是为了争夺男人:女儿有恋父情结引起母女不和,姐妹争夺一个王子等等。这是一个女人围着男人转、男人拯救女人的世界。白雪公主被继母毒死,而经男人(王子)一吻,起死回生;灰姑娘受同性虐待,也是经男人(王子)一吻,改变了苦难的命运。这些模式实有解构与重构的必要,否则,女性仍是被动的受害者。将上述两性特征用于文艺批评,便是所谓的“男性性征批评”。批评者对妇女作品的探讨必得出“富于女人气”的结论,或者说女人写的作品仿佛便是女人本身。在这种评论里,女性作品的风格往往是:不定型、非理性、封闭性、狭隘性、缺乏力度和深度、纤细等等。迄今,“男性性征批评”已遭到女性主义批评的有力批判。文学风格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两性关系的改善必然从根本上改变表征两性文学风格的词语景观。

性别诗学质疑“两性共体”的文学构想。

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两性共体”成了新时期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其归纳起来有两种形态:其一是挪用西方“两性共体”的传统概念,直截了当地提出“两性共体”的口号,并视之为文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理想目标;其二是标举一些所谓的“男性风格”,诸如理性、幽默、粗犷、反讽及复杂化等,将女性文学呈现的这类风格视为向男性的趋同,由此证明文学作品将逐渐表现出男女共有的品性,性别特征将作为累赘而被文学摒弃。“两性共体”(androgyny),又称“雌雄同体”或“男女双性”、“两性人”及“阴阳人”,最原始和直接的含义便是同一躯体具备男性与女性特征,其字源便是“男人”(andro)和“女人”(gyn)加在一起的意思。一般可分四类:一是生殖器官的两性共体(男女性器官混合存在);二是体质的两性共体(男女第二性征的混合存在);三是心理的两性共体(男女心理品性的混合存在);四是性心理的两性共体(同性恋)。在许多远古神话中,早期人类是雌雄同体的,后来才被分割成单性的存在物,这当然是象征的而非实指的,其表征了人类对存在的先天局限的不满及对初始状态的思恋,与普通“变形”神话的性质接近。这种情状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有简要诠述。西语里,sex(性)来自secus,而secus又来自seco一词,意即“劈开”、“砍开”。两性人是不正常的,古人往往将其视为某种灾难降临的征兆,近代以来人们普遍

认为,“他们的存在本身,混淆了区分男女性别、规范他们结合的法令”。[3]在文学评论中,弗·伍尔芙援用了“两性共体”的概念。但伍尔芙的性别观充满了矛盾,留下了较多的讨论余地。其归纳起来有两点:其一是她的“两性共体”论并不仅仅针对文学表达的特定风格,而主要关涉男女和睦相处的平等思想,是针对两性的处世态度,即使历史上主要为男性利益服务的文化更具有民主性,在普世的男女皆享有平等权利的意义上,没有男女的区别;其二是由于男女的经历与体验不同,其文学表现的内容与形式就必然有所差异,女性有她们独具的表现对象与表达方式。不满于伍尔芙“两性共体”的含混性,一些女性主义者修改或发展了“两性共体”概念。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作家和教育家埃莱娜·西苏提出了“另一种双性特征”的说法。西苏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男性和女性两种观念或“他者两性性”(the other bixexuality),但这与传统的“两性共体”论并不相同。传统的两性共体观消除了差异,是为了迎合“他者”(女人)的男性恐惧而营构的,是让她们不再向往性别差异的标尺。西苏推出了另一种“两性共体”论。这种“两性性”是多元的,复杂而多变,实际上既不排除另一性别也不排除差异。“两性性”并非男女都有,只有女人具备两性特征,而大多数男人则始终固守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单一性,绝少“两性”。妇女比男人更容易“两性共体”,她们能容纳差异,渴望交流与对话,没有一系列固定僵化的斗争与隔绝,其写作有很大的包容性,是一种混沌巨大的“地母之声”,可以吞没和消解男性中心主义。这种“两性性”首先对妇女敞开,是“女性文化”的先决条件。西苏认为一些男作家,如莎士比亚、乔伊斯、卡夫卡的某些作品,也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其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极有个性,并颠覆了传统文化对两性特征的僵化表述。因此,西苏倡导一种不断开放延伸的“女性/阴性书写”(écriture féminine),以此超越僵化的男性霸权的束缚。总之,西苏的“两性共体”论并不像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两性特征的趋同,一种“中性”或“无性”的状态。“两性共体”是一种文化的而非生理的定位,是对两性特征的尊重,是差异而不是对立,是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或中性/无性。对于自己的性属,西苏是最清楚的:“我是我母亲的女儿,我无法不让自己做一名女人。”“爱妇女,如果你爱她们,每一名妇女都会依附在你身上,你会变得‘更妇女’”。[4]关于书写中的性属问题,她说:“我明确地认为,迄今为止,写作一直远比人们认为和承认的更为广泛而专制地被某种性欲和文化(因而也是政治的、典型男性的)经济所控制。我认为这就是对妇女的压抑延续不绝之所在。”[5]西苏采取了解构的策略,消解了男女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同时又不放弃差异与距离,其目的是要打破既定的性别等级秩序,建立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性“和而不同”,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其鲜活生动永无止境的存在。当然,由于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性别差异,便宣扬“两性共体”的无性社会,以“两性共体”为理想目标,法国的女性主义者M.维蒂克(Monique Wittig)和美国的A.多肯(Andrea Dworkin)便是这方面的代表。她俩皆认为,人类有很多跨性特征,男性与女性因素并非泾渭分明,但这样一些因素被父权制歪曲了,生理实体成了一种社会建构,必须予以彻底改造,两性在生理上是男人或女大人,在心理上则未必如此。70年代中期以降,“两性共体”论在西方遭到冷落,大多数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两性是不同的,女性的独特属性不再被视为其受压迫的根源,反而被视为妇女力量的源泉及社会变革的契机,尤其是女性生产哺育孩子的能力,更被誉为人类解放的希望所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对罗尔斯的平等观的批评在此也极具启发意义。他指出,在共同的前提下,人们享受的幸福是不一样的,收入和其他基本福利完全相同的一个孕妇和一名同龄男子最终的幸福程度便有差异,孕妇应对营养、住房条件有额外的要求。当然,从生理上看,男人和女人都是由23个母系染色体和23个父系染色体制成的,其中22对完全相同,只有第23对决定性别的异同,XX为女性,XY为男性。我们身体中成千上万的细胞体现了这种相同性和相异性,我们是程度不同的“两性人”。再加一个X,便会出现白痴式的“超级女性”,再加一个Y,会产生罪犯式的“超级男性”。“然而,相异性

不可能随意忽略。双性人的幻想是将正常的两性关系颠倒过来。……你如果相信天使的存在便会相信这种梦呓。我们不是天使,感谢上帝!假如没有了两性间喋喋不休的争论和两性间欢快的节日,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枯燥乏味!”[6]用“两性共体”衡定文学,特别是国内的一些评论,便是指一种“中性文学”,即消除了男女性别差异的文学。如果不从性别角度观照文学,那么任何作品似乎都是“中性”的,这时,文学的民族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可能就凸现出来了。譬如,我们从张洁、谌容、铁凝、郑敏、翟永明等人的作品中皆可寻绎出人们对极左路线的极端鄙斥等,那么,这时的文学观照角度,便不是性别的角度,而是政治或阶级的评价角度。不可否认,男女两性作家都存在各样的文学反映或批评角度,都存在一个超越性别界限、相互借鉴与获取的问题。但这种聚焦点用“中性”去匡定是毫无意义的,“中性”总要有所倚重,或者重阶级因素,或者重时代因素,或者重民族或其他什么因素。新批评或其他形式主义强调的纯“文学性”的读解绝非中性的,就连强调对文学进行客观分析的新批评理论家雷·韦纳克也曾说,“在文学中没有中性的事实”。这就像不存在用一种“中性话语”去描述西方文化,去比较第三世界文学与第一世界文学一样,观照者必然是站在西方文化或第一世界的立场去描述东方文化或第三世界文学;反之亦然。理论依赖于被选供研究的材料和理论家的目的,当材料和目的不同时,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比起自然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来,文学创作、欣赏或评论的丰富多样性更为明显。而若将理论的聚焦点放在性别问题上,那么“中性文学”的存在更是不可能的。男女两性由于生活环境、生理与心理的某些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在感知世界、表现世界等方面有所不同。他们的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男女社会生活、内心世界及叙述角度、语言风格等等,不同性别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倾向。男女两性进行文学创作与鉴赏,不是要抹煞各自的性别规定性,而是更细腻更多样地去观照、发展各自的个性特征,去了解“陌生性或不可减少的其他人的他性”。传统男女二元对立等级秩序的消解,并不会产生一种抹煞了性别差异的一元化审美模式。当然,随着两性间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人们的性别观念也将发生变化,男女在个人水平上的差异将比“类”的差异更具有意义。正如G.C.斯皮瓦克所描述的,一位印度争取独立的下层女子由于不能完成组织交给她的暗杀任务而自杀了,但为了保证自杀不被认为是不清白(不正当的怀孕)所致,她故意等到月经来后才自杀。她的行为既有民族革命的阶级与种族的意义,也有性别的意义。总之,一些批评者所强调的“中性”与“无性”价值,事实上是男性的,这必然使一些传统刻板的两性观牢固不变。男女两性没有必要靠“共体”或“中性”来回避和克服差异与冲突。两性冲突的缓解不是走向“性别中性”而是“性别包容性”。性别诗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以男女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两性文化并不处于永远尖锐对立的状态。“阴阳互补”、男女两性“和而不同”是性别诗学的伦理价值定位。对中国文化中“阴阳互补”思想的传承与改造,于性别诗学意义重大。阴阳各有区别,然而独阳不生,独阴不成,阴阳交合,变在其中。《易?系辞》的“天地姻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及李贽的“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故吾究物始,而见夫妇之为造端”等思想,皆为性别诗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性别诗学在女性主义运动趋于平和后仍继续存在,但它在近半个世纪内,仍与争取男女平等的政治运动及文学批评息息相关。在当代中国,性别诗学往往呈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的地位得到很大改善,但迄今为止,妇女在社会文化上仍处于“第二性”位置,不少大男子主义性别观念仍毒害着人们的头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门的洞开,将妇女视为生财之物的资产阶级两性观时有抬头。妇女就业仍受性别的局限,女学生分配难、就业难,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文化传媒领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男轻女现象。譬如新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国家报告指出:“在学校正规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女性忽略或忽视的倾向,据统计,小学1至6年级12册语文课本中,表现人物93个,其中男性81个,女性仅12个”。据此提出2000年前在学校基础教材中,

增加女性正面形象的比例,逐步在大学开设妇女选修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歧视妇女的男权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它必然给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第一世界还是第三世界,只要还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便会产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反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已有长足发展,取得了不少实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对传统文化中的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批判仍是十分必要的。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赛的话来说,文学艺术虽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它可以为改变那些可能变革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驱力做出贡献。强调自强、自立的女性意识,或者说比较明确甚而偏激地表达女性主义意识,挖掘女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个体的审美表达方式,无疑会使当代中国的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更上一层楼,也将会催生更为多样而新型的男女两性角色,并取得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外观,在文化领域取得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这也是性别诗学的现实目的和长期任务。

从方法论角度看,与女性文学批评相近,性别诗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

性别诗学的建构,体现了文艺学学科的包容性、多义性及延展性。“性别”(gender)应指与一个人的生物性别(sex)相关的各种文化联系,是由一系列社会建构、解构与重构出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将男女两性都放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性别诗学主要运用当代文学批评各流派的方法,旁及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生态学、生物学、艺术史、教育史、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方法的开放性,是其方法论特色。性别诗学包括了与性别体验相关的各个不同学科的问题,从而可以接纳日益扩展的跨学科探索的各种成果。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一,探讨文学创作的性别倾向,力求对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所呈现的性别观进行阐发;二,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三,研讨文学接受中的性别问题。以上方面将对作者及隐含作者的性别定位、中国古代文人以“美人”自喻、中国文学的阴柔与阳刚、叙事与性别倾向、形象的性别置换、文学欣赏中的性别倾向、文学形象对人们性别角色的强塑性、批评主体的性别规定性等问题进行多层面、多向度的考察。讨论对象除文学外,还涉及其他一切文化传媒,包括了对影视、广告、绘画、摄影等诸种文化传媒做出评价,对这些文化生产及传输过程所吸引的如潮受众加以关注,从性别向度进行解析。事实上,这样一些文化产品所构成的种种“意象”,已成为现代社会大众审美趣味的真正驾驭者。这些文化产业通过机械复制手段大量制作平面化、单一化的“意象”,使广大受众成了“单向度的人”,不少这类产品仍在倾销着性别歧视意识。任何学科的理论建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性别诗学概念术语的建构也是这样,势必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新颖性、开放性,要求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考察,其理论形态具有东方美学的松软灵活性。在上述哲理依据、价值定位及社会功能等基础上,性别诗学对文艺的构成、审美特征、发展类型、风格流派等,皆可作性别向度的诗学探讨;对一些子概念,诸如“性别主体位置”(gendered subject positions)、“生理性别”(sex)、“社会/文化性别”(gender)、“性别身份认同”(gender identity)、“男性意识”(masculinity)、“男性研究”(men’s studies)、“女性意识”(femininity)、“性别化”(engendered)、“性别定见”(gendered fixes)、“后性别”(post-gender)、“合成人”(cyborgs)、“性别置换”(gender shift)、“言语社团”(speech community)、“语域”(context)、“性别叙述话语”(gendered narrative discourse)、“性别叙述方式/风格”(gendered narrative style)、“幻想空间”(fantasy space)及“解释团体”(iterpretive communities)的界定,皆孕育着性别诗学发展的契机。性别诗学在其本质上始终是审美的。在美学层次上,性别诗学倾向于专注感性的审美范式、审美意识的深度生成。性别主体的诗意存在,靠内在的直观体验维护和滋润,靠感性个体的审美自由。性别诗学认为,审美经验与美感依赖于全面的、具体的、感性的人的现实存在,注重人的感性维面,特别是男女平等相处的性别价值所蕴含的独特诗意,鄙斥否定个体感性存在的资本主义异化方式,反对将人降为商品的“性化/物化”的生产与交换,恪守自由的属人的自然

性与社会性。它将吟唱新型的男人与女人的临世,呼唤一种崭新的两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人平等自由,审美的需求将是自律性的。性别诗学十分赞赏马尔库塞等人将审美的解放与性别属性联系起来思考,将女性的感性存在上升到审美自由、人类解放的高度来阐发,也将摄纳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及新近兴起的“过程女性主义”(process feminism)诸批评理论中尊重个别性、倡导平等对话、“男女互依性”及开放性等品质。近年来的美学研究,更多地转向了人的独立性,转向了人类自身,它越来越依赖于主体的位置及悟性,依赖于特定话语的场域及理论的框架。一些美学论著放弃了那种对美的绝对规律进行抽象探究的老式方法,从而不同程度地向现实靠拢。男女两性的审美共性及差异,将是当代美学最令人鼓舞的景观。性别诗学将有助于改善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弥补20世纪西方语言论诗学或后现代主义美学摒弃人文因素所造成的缺陷,构成东方美学特有的感性传统的新维面,避免女性主义批评的单向性,促进两性文化的健康发展,孕生一个崭新的审美场域。

附录主要女作家名录

一. 中国古代部分

卓文君(约前140前后),今四川邛崃人。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3]、(法)米歇尔·福科《性史》,姬旭升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4]、Hélène Cixous,“Coming to Writing”and Other Essays,translated by Sarah cornell,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55.

[5]、(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黄晓红译,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6] (法)让·杜歇《第一性》,周征凌等译,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页。

卓文君巨富卓王孙之女。十七岁丧夫返家寡居,与文学家司马相如自定终身而私奔,曾因生计当垆卖酒。相传相如欲娶茂陵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以示决绝。

王嫱(约前33前后),字昭君,今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年十七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求和亲,昭君出嫁匈奴。传《怨诗》一首。

班婕妤(约前32前后),名不详,今山西朔县东人。汉成帝时被选入宫,其作品在当时曾有集通行,今已佚。传《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三篇。

徐淑(约147前后),今甘肃临洮人。诗人秦嘉妻。其作品多为与其夫赠答之作,有《答秦嘉诗》、《答夫秦嘉书》、《又报秦嘉书》、《为誓书与兄弟》等。

蔡琰(约177-?),字文姬,今河南杞县人。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能文,深谙音律。汉末董卓之乱中,为乱兵所俘,流落至南匈奴嫁与左贤王,后被曹操用金璧赎归,再嫁董祀。传《悲愤诗》五言及骚体各一首。另传有《胡笳十八拍》等,存疑。

左??(约270前后),字兰芝,今山东淄博人。文学家左思之妹,好学善文,晋武帝闻其名,纳入宫中。原有集,失传。今存《啄木诗》、《答兄感离诗》、《离思赋》等。

谢道韫(约376前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宰相谢安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凝之妻,少时因“未若柳絮因风起”之联而世称“咏絮才”。原有集,失传,今存《登山》、《拟嵇中散咏松》等。

徐惠(626-650),又称徐贤妃,今浙江长兴人。自幼聪明,四岁读经,八岁能文,太宗闻其名,召入宫中。徐妃常上书论时政,深得太宗赞赏。《全唐诗》录其诗五首,《全唐文》存其文两篇。

武则天(624-705),自名?祝?今山西文水人。太宗时选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削发为尼,高宗时蓄发入宫。永徽六年(656),立为皇后。高宗卒,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改国号周,自立为皇帝。著有《金轮集》十卷,《垂拱集》百卷,大都散佚。

上官婉儿(664—710),又称上官昭容,今河南陕县人。自小随母配入内庭,因通晓文词,明习吏事,十四岁为武后掌诏命。中宗时专掌制命,常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开元初,唐玄宗下令集其诗文,编文集二十卷,失传。《全唐诗》录其诗歌32首,多为应诏之作。

李冶(?—784),字季兰,今四川峡中人。自幼颍悟,后为女道士。性落拓不羁,喜交游文士,善弹琴,尤长诗,有“女中诗豪”之誉。后人辑录其诗,与薛涛诗合编为《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薛涛(?—832),字洪度,今陕西西安人。敏慧能诗,精通音律,以创制“薛涛笺”闻名。与中唐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王建等均有唱和。今存《薛涛诗》一卷等。

鱼玄机(844?—868),原名幼薇,字慧兰,今陕西西安人。曾嫁人为妾,后出家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有才思,工诗,与晚唐诗人温庭筠、李郢等有诗文唱和。今存《鱼玄机诗》一卷等。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北宋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其才华横溢,诗文书画琴乐无所不工,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现存《漱玉集》、《漱玉词》和《李清照集》等。

朱淑真(约1126前后),号幽栖居士,今浙江杭州人。幼聪慧,善读书,嫁为市井妇,夫妻不谐,抑郁而卒。其诗多幽愤,死后为父母焚之。所余300多首诗及30多篇词被后人辑为《断肠诗集》二卷和《断肠词集》一卷。

魏夫人(约1078前后),名玩,字玉汝,今湖北襄阳人。其词名甚高,为时人推崇。著有《魏夫人集》,失传,唐圭璋《全宋词》录其词14首。

严蕊(?—?)南宋人,字幼芳,浙江天台军营妓女。通古今,能琴善歌,诗书画艺具工。今存词《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等数阕。

张玉娘(约1253—1294),字若琼,号一贞居士,今浙江遂昌人。出身书香世家,明慧多才。今存诗词《兰雪集》二卷。

管道?N(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瑶姬,今浙江吴兴人。秉质聪明,落落大方有丈夫气概,后嫁与赵孟钗 蕖9な榛 檬 剩 瘸せ 衩防迹 钪嘉 肚ё治摹罚 治 督鸶站 肥 怼=翊妗队娓复省贰ⅰ段屹 省返取?

徐媛(约1596前后),字小淑,今江苏苏州人。好吟咏,吴中士大夫望风景从,交口称誉,流传海内。今存《络纬吟》十二卷。

黄峨(1495-1569),字秀眉,今四川绵阳人,修撰杨慎续娶妾,又称黄夫人。明诗能词,散曲尤有名。后人编有《夫人曲》三卷。

徐灿(约1654前后),字湘蘋,一字明深,今江苏苏州人。善属文,尤精书画。常与柴静仪、林以宁、朱柔则、钱云仪等唱和,世称“蕉园五子”。今存《拙政园集》。

柳如是(1618-1664),字蘼芜,号河东君,今浙江嘉兴人。初为吴江名妓,后为钱谦益妾,善诗词,其作有《戊寅草》、《湖上草》等。近人陈寅恪有《柳如是别传》,对其事迹考证甚详。

吴藻(1799-1862),字蘋香,自号玉岑子,今浙江杭州人。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所著有《香南雪北庐词》、《花帘书屋诗》、《花帘词》及杂剧《饮酒读骚图》。

陈端生(约1785年前后),字云贞,今浙江杭州人。撰弹词《再生缘》,惜书未成人先卒,至梁德绳方续成其稿。现存《再生缘》凡二十卷八十回,另有诗集《绘影阁集》,失传。

邱心如(约1845前后),字不详,今江苏淮阴人。著有弹词《笔生花》三十二回,一至五回,作于未嫁时;于归后二十一年,又成十四回;舅姑亡后回母家,始完稿。咸丰七年(1857)

刊刻行世。

二、中国现当代部分

(一)大陆

秋瑾(1875-1907),别署鉴湖女侠,字竞雄,浙江绍兴人。1904年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底回国从事反清活动。1907年7月13日因起义计划泄漏被捕,15日就义。今存诗词160余首,政治性杂文12等,有《秋瑾集》行于世。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湖南衡山人。1917年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中国现代第一篇初具白话小说雏形之作《一日》。1920年留美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是中国现代第一位女教授。主要作品:小说集《小雨点》、散文集《衡哲散文集》等。

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湖南资兴人。1926年留日回国。主要作品:诗剧《琳丽》,话剧《打出幽灵塔》,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等。

袁昌英(1894-1973),湖南醴陵人。1921年留英回国,1926年赴法国学习,1928年回国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要作品:散文集《山居散墨》、《行年四十》,戏剧集《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饮马长城窟》等。

苏雪林(1897-1999),原名苏梅,笔名绿漪等,安徽太平人。1919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留法回国,先后任教于东吴大学、武汉大学等,1952年迁台湾。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棘心》,散文集《绿天》、《青鸟集》、《屠龙集》,小说集《蝉蜕集》等。

方令孺(1897—1976),安徽桐城人。1929年留美回国,先后任教于青岛大学、复旦大学等。主要作品散文集《信》、《方令孺散文选集》等。

庐隐(1899-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毕业。主要作品:小说集《海滨故人》、《曼丽》、《象牙戒指》,散文集《云鸥情书集》等。

冯沅君(1900-1974),原名恭兰、淑兰,河南唐河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留法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主要作品:小说集《隔绝》、《卷??》,散文集《春痕》等。

凌叔华(1900-1990),原名凌瑞棠,广东番禺人。燕京大学毕业,1947年旅居巴黎,后定居伦敦,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主要作品: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散文集《古歌集》、《爱山庐梦影》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1926年留美回国任教于燕京大学。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南归》、《关于女人》、《小橘灯》,小说集《超人》、《冬儿姑娘》等。《冰心全集》199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石评梅(1902-1928),山西平定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体育部毕业,任教于北京女师大附中。主要作品:小说散文集《偶然草》,散文集《涛语》等。

罗淑(1903—1938),原名罗世弥,四川成都人。1933年留法回国。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生人妻》、《鱼儿坳》、《地上的一角》等。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湖南临澧人。曾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就读,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次年发表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1936年赴延安,创作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杂感《三八节有感》等。1949年出版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晚年著有散文《我的母亲》、《“牛棚”杂忆》,小说《杜晚香》,长篇回忆录《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1920年随父赴欧洲游学,1928年留美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著名建筑学家和诗人。一生著、述、译甚多。主要作品: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别丢掉》、《那一晚》、《一串疯话》,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等。谢冰莹(1906—2000),原名鸣冈,湖南新化人。1927年随军北伐途中创作《从军日记》,

发表后一举成名。1948年迁台湾,晚年定居美国。主要作品:《女兵自传》、《红豆》等。

陈学昭(1906-1991),原名陈淑英,河南潢片人。1935年留法回国。主要作品:散文集《倦旅》、《寸草心》、《野花与蔓草》,通讯集《延安访问记》,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等。陆晶清(1907-1993),原名陆秀珍,云南昆明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科毕业,1945年赴欧洲采访,1948年回国任教于暨南大学等。主要作品:诗集《低诉》,散文集《素笺》、《流浪集》等。

冯铿(1907—1931),广东潮州人。1931年2月7日与柔石、胡也频、李求实、白莽等人同时遇难,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主要作品:小说《红的日记》、《贩卖婴儿的妇人》等。

关露(1907—1982),山西太原人。曾任职于《新诗歌》《女声》等刊物,主要作品: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长篇小说《黎明》等。

葛琴(1907—1995),江苏宜兴人,曾任职于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等。主要作品:小说《总退却》、《结亲》、《生命》,电影文学剧本《女司机》、《海燕》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随后有散文集《商市街》、小说集《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问世。1941年到香港,完成《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小说。1942年病逝于香港。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曾任职于清华大学西语系、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等。主要作品: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剧本《称心如意》等。

白朗(1912—1994),辽宁沈阳人,1941年赴延安,曾任职于《解放日报》、《东北文艺》等。主要作品:散文集《月夜到黎明》,小说集《伊瓦鲁河畔》、《为了幸福的明天》,长篇小说《在轨道上前进》等。

草明(1913—2002),广东顺德人。1941年赴延安。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原动力》,长篇小说《火车头》、《乘风破浪》等。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人。抗战爆发后赴晋察冀边区,曾任职于《黎明报》、《晋察冀日报》、北京电影制片厂。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等。

袁静(1914—1998),原名袁行规,江苏省武进人。1930年参加革命。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与孔厥合作),秦腔剧本《刘巧儿》等。

赵清阁(1914—1999),河南信阳人。曾任职于天马电影制片厂、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主要作品:小说《早》,电影文学剧本《向阳花开》,剧本《桃花扇》,散文集《沧海泛忆》等。

梅志(1914—2004),原名屠玘华,江苏武进人。主要作品《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胡风传》等。

苏青(1917—1982),原名冯允庄,浙江宁波人,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肄业。1943年在上海发表成名作《结婚十年》,1947年出版《续结婚十年》。主要作品还有小说《歧途佳人》,剧本《江山遗恨》、《屈原》等。

韦君宜(1917—2002)原名魏蓁一,湖北建始人。清华大学毕业,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母与子》《露莎的路》,长篇回忆录《思痛录》等。

陈敬容(1917—1989),四川乐山人。曾任职于《中国新诗》、《世界文学》等。主要作品:散文集《星雨集》,诗集《陈敬容选集》等。

梅娘(1920—),原名孙嘉瑞,海参威人。曾任职于《妇女杂志》、电影制片厂。主要作品:《蚌》、《鱼》、《蟹》等水族系列小说及翻译作品,在日本侵华时期的华北沦陷区有较大影响。张爱玲(1921—1995),原名张瑛,河北丰润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后入香港大学,1942年回上海,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秋赴美国定居,1995年9月逝世于洛杉

矶公寓。主要作品: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其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等,影响甚广。

菡子(1921—)原名方晓,江苏溧阳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主要作品:短篇小说《万妞》、《前方》,散文集《前线的颂歌》、《乡村集》等。

柳溪(1924—),原名纪清?辏 颖毕紫厝恕?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功与罪》、《大盗燕子李三传奇》、《战争启示录》;短篇小说集《挑对象》、《爬在旗杆上的人》等。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1943年参加新四军。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儿女情》等。

黄宗英(1925—),浙江瑞安人。著名电影演员。主要作品:报告文学《大雁情》、《小木屋》,电影剧本《平凡的事业》等。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河南唐河人。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职于《文艺报》、《世界文学》。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红豆》、《三生石》、《弦上的梦》,散文集《丁香结》等。刘真(1930—),原名刘清莲,山东夏津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主要作品:小说《长长的流水》、《英雄的乐章》、《黑旗》,散文集《山刺玫》等。

谌容(1936—),原名谌德容,四川巫山人。北京俄语学院毕业。曾任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人到中年》、《懒得离婚》、《错!错!错》、《杨月月与沙特研究》等。

张洁(1937—),辽宁抚顺人。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毕业,曾任职于第一机械工业部。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中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拣麦穗》等。

戴厚英(1938—1996),安徽颖上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散文随笔集《戴厚英随笔》、《结庐在人境》等。

张抗抗(1950—),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中短篇小说《北极光》,散文集《鹦鹉流浪汉》、《女人的极地》等。

伊蕾(1951—),原名孙桂贞,河北故城人。主要作品:诗歌《独身女人的卧室》、《黄果树大瀑布》、《爱的火焰》、《爱的方式》等。

舒婷(1952—),福建泉州人。主要作品:诗歌《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出版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残雪(1953-),湖南耒阳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黄泥街》、《突围表演》,中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随笔《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解读博尔赫斯》等。

马丽华(1953—),山东济南人。主要作品:散文“走过西藏”系列,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诗歌《我的太阳》等。

张辛欣(1953-),山东人。主要作品: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疯狂的君子兰》、《封·片·连》;口述实录体作品《北京人——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等。

张欣(1954-),江苏海门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浮华背后》、《深喉》;中篇小说《爱又如何》、《首席》、《岁月无敌》、《伴你到黎明》等。

王安忆(1954—),福建同安人。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小鲍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长篇小说《纪实和虚构》、《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长恨歌》;散文集《重建象牙塔》、《独语》、《寻找上海》等。

刘索拉(1955—),陕西保安人。主要作品: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散文集《行走中的刘索拉》、《曼哈顿随笔》等。

方方(1955—),江西彭泽人。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奔跑的火光》等。

毕淑敏(1952-),山东省文登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短篇小说《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素面朝天》、《雪域灯火》等。

斯妤(1954—),福建厦门人。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出售哈欠的女人》、《竖琴的影子》,散文集《给梦一把梯子》、《两种生活》等。

赵玫(1954—),天津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世纪末的情人》、《我们家族的女人》、《武则天》、《秋天死于冬季》等。

王小妮(1955—),吉林长春人。主要作品:诗歌《风在响》、《是我!》、《活着》、《十支水莲》,散文《陕黔记》、《目击疼痛》等。

翟永明(1955—),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诗歌《女人》、《静安庄》、《人生在世》、《黑夜里的素歌》,随笔集《纸上建筑》等。

铁凝(1957—),河北赵县人。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哦,香雪》、《没有钮扣的红衬衫》、《麦秸垛》、《棉花垛》,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永远有多远》,散文《草戒指》、《河之女》、《罗丹之约》、《女人的白夜》等。

池莉(1957—),湖北沔阳人。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生活秀》、《你是一条河》,长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

林白(1958-),广西省博白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万物花开》,中短篇小说《致命的飞翔》、《回廊之椅》《子弹穿过苹果》、《瓶中之水》,散文《猜想大麻》、《以血代墨》、《在黑暗中进入戏剧》等。

冯秋子(1960—),内蒙古人。主要作品:散文《白音布朗山》、《以人的方式舞蹈》、《生长的和埋藏的》等。

陈染(1962-),北京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中短篇小说《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在禁中守望》;散文《我的“个人化”》、《女人没有岸》、《超性别意识》、《表演悲剧》、《独自在家》等。

海男(1962-),原名苏丽华,云南永胜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我的情人们》、《私生活》,散文《空中花园》、《屏风中的声音》,诗歌《唇色》、《风琴与女人》《虚构的玫瑰》等。

唐亚平(1962—),四川通江人。主要作品:诗歌《黑色沙漠》、《蛮荒月亮》、《月亮的表情》等。

迟子建(1964-),黑龙江漠河人。主要作品: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长篇小说《晨钟响彻黄昏》、《树下》、《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等。

徐坤(1965-),辽宁沈阳人。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厨房》、《白话》、《先锋》、《热狗》、《遭遇爱情》、《狗日的足球》,长篇小说《女娲》、《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散文《我写故我在》、《诸神的肖像》等。

棉棉(1970-),原名王莘,上海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糖》,中短篇小说《盐酸情人》、《啦啦啦》、《我们害怕》、《社交舞》等。

卫慧(1973-),浙江余姚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上海宝贝》、《我的禅》,中短篇小说《蝴蝶的尖叫》、《像卫慧那样疯狂》、《水中的处女》等。

(二)台湾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散文集《琴心》、《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小说《百合羹》、《橘子红了》等。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主要作品:小说《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烛芯》,散文集《冬青树》、《剪影话文坛》等。

孟瑶(1919-2000),原名扬宗珍,湖北汉口人。重庆国立大学历史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

《心园》、《畸零人》、《杜甫传》等。

张秀亚(1919—2001),河北平原人。北平辅仁大学西语系毕业。主要作品:散文集《三色堇》、《爱琳的日记》、小说集《七弦琴》、《感情的花朵》等。

罗兰(1919-),原名靳佩芬,河北宁河人。河北省天津女师学院师范部毕业。主要作品:散文《罗兰小语》,小说《花晨集》、《绿色小屋》等。

郭良蕙(1926-),山东钜野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午夜的话》、《黑色的爱》,散文集《格兰道尔的早晨》、《青花青》等。

蓉子(1928-),原名王蓉芷,江苏吴县人。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服务部实验科毕业。主要作品:诗集《青鸟集》、《七月的南方》、《千曲之声》等。

朱秀娟(1936-),江苏盐城人。台湾私立铭传商业专科学校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女强人》、《没有明天的女人》、《大时代》,短篇小说集《另一种女人》,散文集《纽约见闻》等。琼瑶(1938-),湖南衡阳人。1949随父母迁往台湾,以创作“言情小说”闻名。主要作品:《窗外》、《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心有千千结》等。

欧阳子(1939-),原名洪智惠,台湾南投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那长头发的女孩》、《秋叶》,散文集《移植的樱花》、《生命的轨迹》等。

丛甦(1939-),原名丛掖滋,山东文登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白色的网》、《中国人》,散文集《君王与跳蚤》、《生气吧、中国人》等。

张香华(1939-),福建省龙岩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主要作品:诗集《不眠的青青草》、《爱荷华诗抄》,散文集《星湖散记》、《秋水无尘》等。

?楹?(1940-),原名胡梅子,台湾省台东人。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主要作品:诗集《金蛹》、《红珊瑚》、《爱结》等。

张晓凤(1941-),浙江省金华人,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红地毯以后》、《再生缘》、《从你美丽的流域》等。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浙江定海人。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结业。后赴西班牙等国留学,以创作撒哈拉大沙漠故事成名。主要作品:小说《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梦里花落知多少》等。

谢霜天(1943-),原名谢文玖,台湾苗栗人。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梅村新曲》、《虎门遗恨》、《梦回呼兰河》,散文集《绿树》、《青山的邀约》等。

施叔青(1945-),原名施淑卿,台湾彰化人。淡江大学法文系毕业后留美。主要作品:小说《愫细怨》、《香港的故事》、《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地洋紫荆》、《寂云园》)等。

季季(1945-),原名李瑞月,台湾云林人。省立虎尾女中高中部毕业。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属于十七岁的》、《谁是最后的玫瑰》、《谁开生命的玩笑》等。

洪素丽(1947-),台湾高雄人。台湾大学国文系毕业。主要作品:诗集《十年诗草》、《盛夏的南台湾》,散文集《十年散记》、《台湾百合》等。

曾心仪(1948-),原名曾台生,江西永丰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夜间部毕业。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彩凤的心愿》、《那群青春的女孩》、《猫女》等。

廖辉英(1948-),台湾台中县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油麻菜籽》、《不归路》、《你是我今生的守候》、《迷走》,散文集《谈情》、《说爱》、《女性出头一片天》等。袁琼琼(1950-),四川眉山人。台南商职毕业。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自己的天空》、《情爱风尘》;长篇小说《今生缘》,散文集《青春的天空》等。

李昂(1952-),原名施淑端,台湾彰化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杀夫》、《人间世》、《暗夜》;长篇小说《迷园》,散文集《女性的意见》等。

萧飒(1953-),江苏南京人。台北市女师专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如梦令》、《爱情

的季节》、《少年阿辛》、《小镇医生的爱情》等。

苏伟贞(1954-),广东番禺人。台湾政战学校影剧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世间女子》,《封闭的岛屿:得奖小说选》,长篇小说《有缘千里》,散文集《岁月的声音》、《私阅读》等。朱天文(1956-),山东临朐人。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世纪末的华丽》,长篇小说《荒人手记》,散文集《三姐妹》,电影剧本《恋恋风尘》、《悲情城市》等。

朱天心(1958-),山东临朐人。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古都》,散文集《击壤歌——北一女三年记》、《三姐妹》等。

简?o(1961-),原名简敏?o,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散文集《水问》、《私房书》、《胭脂盆地》等。

蔡素芬(1963-),台湾台南人。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盐田儿女》、《姊妹书》,短篇小说集《台北车站》等。

凌烟(1965-),原名庄淑贞,台湾台南人。高雄高工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失声画眉》,小说集《愤怒的杜鹃》、《泡沫情人》等。

成英姝(1968-),江苏省兴化人。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集《人类不宜飞行》、《好女孩不做》,散文集《私人放映室》等。

邱妙津(1969-1995),台湾彰化人。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主要作品:小说集《鬼的狂欢》、《寂寞的群众》、《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

郝誉翔(1969-),山东平度人。台湾大学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上海教父1920》,小说集《洗》、《逆旅》等。

(三)香港

西西(1938—)原名张爱伦,广东中山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我城》、《哀悼乳房》;短篇小说《春望》、《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散文集《花木栏》等。

小思(1939—),原名卢玮銮,广东番禺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散文集《日影行》、《承教小记》、《人间清月》等。

亦舒(1946-),原名倪亦舒,浙江镇海人。以创作“言情小说”闻名,主要作品:小说《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香雪海》、《喜宝》等逾180种。

梁凤仪(1949—),广东新会人,生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以创作“财经小说”闻名。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豪门惊变》、《风云变》等。

钟晓阳(1962-),广东梅县人。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影系毕业。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停车暂借问》;短篇小说《流年》《爱妻》等。

李碧华(?)广东台山人,大部分作品在发表的同时拍成影视作品。主要作品: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诱僧》等。

三、海外华文部分

[美]聂华苓(1925-),祖籍湖北。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系毕业,1949迁台湾后赴美留学,1967年与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一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短篇小说集《台湾轶事》,散文集《鹿园情事》等。

[美]於梨华(1931-),祖籍浙江省。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赴美留学。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考验》、《傅家的儿女们》,中短篇小说集《归》、《相见欢》、《屏风后的女人》等。

[美]陈若曦(1938-),祖籍台湾。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先后移居欧美、大陆、香港等地,现居台湾。主要作品:小说《尹县长》,长篇小说《突围》、《远见》(1984年)、《纸婚》,散文集《文革杂忆》等。

[美]严歌苓(1957—),祖籍上海。中国大陆赴美留学。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扶桑》、《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短篇小说《少女小渔》等。

[加]张翎(1965-),祖籍浙江,大陆赴加拿大留学。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望月:一个关于多伦多和上海的故事》、《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邮购新娘》,小说集《盲约》等。

[瑞士]赵淑侠(1931年—),祖籍黑龙江。大陆迁移台湾后赴欧。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我们的歌》、《塞纳河畔》、《赛金花》,散文集《故土与家园》等。

[德]龙应台(1952-),祖籍湖南。台湾赴欧留学。主要作品:随笔《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野火集》等。

[法]郑宝娟(1957-),祖籍台湾,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赴欧留学。主要作品:小说《望乡》、《巴黎屋檐下》、《桃莉纪元的爱与死》等。

[法]吕大明(?)祖籍福建,大陆迁移台湾后赴欧。主要作品:散文集《伏尔加河之梦》、《寻找希望的星空》、《尘世的火烛》等。

[英]虹影(1962—),祖籍四川。中国大陆赴英。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孔雀的叫喊》、《英国情人》(即《k》)、《上海王》,中短篇小说集《脏手指·瓶盖子》,诗集《鱼教会鱼会唱歌》等。

[荷兰]林湄(?),祖籍福建,中国大陆移居香港后赴欧。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泪洒苦行路》、《漂泊》、《天望》等。

[新加坡]淡莹(1943—),祖籍广东。主要作品:诗集《千万遍阳光》、《发上岁月》;《淡莹文集》等。

[新加坡]孙爱玲(1949-),祖籍广东。曾任职于幼稚园、杂志、中学等。主要作品:小说《斑布曲》、《碧螺十里香》、《玉魂扣》等。

[新加坡]尤金(1950—),祖籍广东。曾任职于图书馆、报刊、中学等。主要作品:小说《模》、《燃烧的狮子》,散文集《沙漠里的小白屋》等。

[马]戴小华(1949—),祖籍河北。主要作品:剧本《沙城》,长篇小说《悔不过今生》;散文集《深情看世界》,随笔集《毕竟有声胜无声》等。

[马]朵拉(1954—),祖籍福建晋江。任职于多家刊物,以写专栏见长。主要作品:小说集《问情》、《行人道上的镜子》、《戏正上演》;散文集《快乐的生活方式》等。

[马]柏一(1964—),祖籍广东。任多家报刊编辑。主要作品:中长篇小说《黑恋》、《画城倾情》、《粉红怨》,散文集《把自由留给自己》等。

[菲]谢馨(1938—),主要作品:小说《波斯猫》、《说给花听》、《石林静坐》等。

[菲]陈琼华(?),祖籍福建。经营多家企业,兼事美术创作、副刊主编等。主要作品:小说集《陈琼华文集》。

[菲]莎士(?),祖籍福建,主要作品:《莎士文集》,散文集《四海情缘》等。

[印尼]明芳(1947—),祖籍广东。曾任华校教师。主要作品《明芳文集》等。

[印尼]袁霓,祖籍广东;茜茜丽亚,祖籍福建;谢梦涵,祖籍福建。三人合作出版印尼华文首本女性诗集《三人行》等。

[泰]年腊梅(1934—),祖籍广东。曾任副刊编辑等。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在鹰爪花架下》、《花街》;散文集《常春藤》等。

[泰]梦莉(1938—),祖籍广东。经营多家企业,兼长创作。主要作品:散文《烟湖更添一段愁》、《在月光下砌座小塔》、《心祭》等。

四.外国部分

[英]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等。

[英]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欧洲科幻小说创始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最后的人》等。

[英]盖斯凯尔夫人(Mrs.Gaskell,1810-1865),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玛丽·巴顿》、《北与南》;传记《夏洛蒂·勃朗特传》等。

[英]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简爱》、《谢莉》等。

[英]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啸山庄》等。[英]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7),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阿格尼斯·格雷》、《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人》等。

[英]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等。

[英]伊丽莎白·巴瑞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 Browning,1806-1861),主要作品:诗集《圭迪公寓的窗子》、《会议之前的诗》;诗体小说《奥罗拉·李》等。

[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幸福》、《园会集》、《鸽巢》、《幼稚》等。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V irginia Woolf,1882-1941),意识流小说大师、文学批评家和女性主义文化先驱,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生命三部曲”:《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文论《一间自己的屋子》等。

[英]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在网下》、《逃离巫师》、《大钟》等。

[英]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金色笔记》;短篇小说集《非洲故事集之一:这是老酋长的国土》等。[法]乔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安蒂亚娜》、《木工小史》、《安吉堡的磨工》、《魔沼》等。

[法]娜塔莉·萨洛特(Nathalie Sarraute,1900-1999)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无名氏的肖像画》、《行星仪》、《生死之间》,戏剧《沉默》等。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 ourcenar,1903-1987),法兰西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院士,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东方奇观》、《哈德里安回忆录》、《熔炼》等。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主要作为长篇小说《女房客》、《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一代名流》,女性主义理论著作《第二性》等。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篇小说《情人》;电影剧本《广岛之恋》等。

[德]安娜·西格斯(1900—1983),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人头悬赏》、《拯救》等。

[俄]安娜·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1889—1966),主要作品:诗集《车前草》、《公元1921年》,《安魂曲》、《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

[俄]玛·伊·茨维塔耶娃(Marina Zwetaeva,1892—1941),主要作品:诗集《离别》、《致勃洛克诗抄》,三部长诗《青年好汉》、《山岳之歌》和《终结之歌》等。

[俄]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Ludmila Evegenievna Ulitskaya,1943-),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索涅契卡》、《美狄娅和她的孩子们》,长篇小说《库科茨基的特殊病例》等。

[美]哈里叶特·比彻·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1896),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汤姆

叔叔的小屋》、《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奥尔岛上的明珠》等。

[美]路易莎·梅·阿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小妇人》、《贤妻》、《小男人》等。

[美]凯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贝约的母亲》、《阿卡狄亚之夜》,长篇小说《觉醒》等。

[美]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主要作品:诗歌《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但愿我是你的夏季》、《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等。

美]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欢乐之家》、《纯真年代》,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等。

[美]威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总主教之死》等。

[美]赛珍珠(Pearl Buck,1892-1973),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和《分家》),《龙种》等。

[美]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飘》等。[美]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 ,1932-1963),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钟型罩》,诗集《爱丽尔》等。

[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奇境》、《暗杀者》等。

[美]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黑人作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约纳的葫芦藤》、《他们眼望上苍》等。

[美]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黑人作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紫色》、《在我父亲微笑的光芒下》,文论《寻找我们母亲的田园》等。

[美]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黑人,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最蓝的眼睛》,长篇小说《秀拉》、《所罗门之歌》、《宠儿》、《爵士乐》和《天堂》等。

[美]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华裔,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女勇士》、《中国佬》等。

[美]谭恩美(Amy Tan,1952-),华裔,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喜福会》、《灶神爷之妻》等。[加]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1926-1987),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石头天使》、《上帝的玩笑》、《占卜者》等。

[加]玛格丽特·埃莉诺·阿特伍德(Margaret Eleanor Atwood,1939-),主要作品:诗集《循环游戏》、《真实的故事》,长篇小说《浮现》、《盲刺客》等。

[日]?靠谝灰?(1872-1896),日本文学近代化的先驱之一,被称为“明治紫式部”。主要作品:小说《大年夜》、《浊流》、《青梅竹马》、《岔路》和《十三夜》等。

[日]与谢野晶子(1878—1942),原名凤晶子,其作被誉为明治诗歌浪漫主义的巅峰。主要作品:歌集《乱发》、《小扇》、《舞姬》等。

[日]津岛佑子(1947—),被誉为日本当代女性文学领军人物。主要作品:小说《一个人的诞生》、《猬集着生物的家》、《宠儿》、《微笑的狼》等。

[日]吉本芭娜娜(1964—),原名吉本真秀子,日本新锐女作家。主要作品:小说《厨房》、《泡沫》、《圣域》,随笔集《浮生》、《关于梦》等。

[印度]阿兰达蒂·洛伊(1960—),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微物之神》等。

[伊朗]弗鲁格·法罗赫扎德(1934—1967),主要作品:诗集《囚徒》、《墙》、《叛逆》等。[伊拉克]纳兹克·梅拉伊卡(1923—),阿拉伯自由诗歌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诗集《碎片与灰烬》、《波之谷》、《月亮树》、《生活的悲剧》等。

[埃及]纳瓦勒·塞尔维达(1931—),妇女运动领袖。主要作品:小说《一钱不值的女人》、《失踪的情人》等。

[南非]纳丁·戈迪默(1923—),创作多以南非为背景,抨击白人殖民主义当局的种族歧视。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已逝去的资产阶级天地》、短篇小说集《礼拜五的脚印》等。

[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诗集《绝望》、《柔情》、《塔拉》、《智利诗歌》,散文集《妇女读本》、《唱给智利的歌》、《献给大地万物的赞歌》等。

[智利]玛丽娅·路易莎·邦巴尔(1910—1980),主要作品:小说《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等。

[智利]伊萨贝尔·阿连德(1942—),智利国家文化奖得主。主要作品:小说《幽灵之家》、《爱情与阴谋》、《月亮部落的埃娃》、《无终结的计划》、《保拉》等。

[墨西哥]劳拉·埃斯基韦尔(1950—),主要作品:小说《恰似水于巧克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