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2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5分)

星隧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文:

。21.文言文参考译文:

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都里的人都很恐慌。说:这是什么?说:没什么。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国都的人认为它奇怪,以为灾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答案参考划线句)

21.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2)“吾将之太行②,驾骥与牛,子交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注] ① [耕柱子]墨子的学生。② [太行]太行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译文:91)墨子生耕柱子的气,耕柱子说:“难道我没超过别人吗?”(2)“我将要到太行山去,要驾着马或牛车,如果是你,你将赶什么去呢?”(满分5分。答案要点:①怒:生气,译为批评、责备亦可。②逾:超过。③之:到,去。④“子将谁驱”是倒装句。每个翻译要点1分。句子不通顺减1分。)

21.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论衡·儒增》)

译句: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5分)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3分)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2分)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5分)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日:"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

史。 "

(选自《大唐新语》)

注:①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以( )御史出②还次

( )蒲州驿

(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①时人莫之知

也。

②咨以其事积时凝滞

者。

24.(5分)(1)①凭借……身份②临时驻扎或住宿(1分) (2)①当时的人没有了解他的。(2分) ②用那些积累下来的难办的事(向他)咨询。(2分)

21.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5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翻译:

21.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段文言文。(5分)

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了好马,那么就是说没有马,也不算是假话了。”(本题共5分。译文首先求“信”,每出现一处明显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其次求“达”,不通顺者酌情扣1-2分)

21.请用直译形式翻译下列短文中的画线句子。(5分)

齐伐燕,用田子之谋,通往来,禁侵掠,释其俘而吊其民,燕人皆争归之矣。燕王患之,苏厉曰:“齐王非能行仁义者,必有人教之也。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其将士又皆贪,不能长受禁。请以计中之。”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掠其妇人而夺其财,于是降者皆畏,弗敢进。乃使间招亡民,亡民首鼠,齐将士久欲而惮禁,则因民之首鼠,而言于王曰:“燕人叛。”齐王见降者之弗来也,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田子谏,不听。将士因而纵掠,燕人遂不复思降齐。

①释其俘而吊其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齐将士久欲而惮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①释放燕园的被俘者并慰问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和遭遇不幸的人。②我知道齐王急于贪图短期功利而又多疑,不会安心接受别人指教。③于是就暗地里派人诱导齐国的军队在途

中拦截投降的燕园人。④齐国将土早就想抢掠财物但又害怕触犯禁令。⑤果真非常相信他们的话,就下令全部没收、拘留归降者的财产和家属。〈5分,每句1分〉

2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

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日:“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已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桓谭《新论》)

(1)郭氏曷为墟(2分)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3分)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l)郭家为什么变为丘墟?(“曷”和“为”各1分)问哪些好人知道他(郭氏)看重自己却不被任用,于是就仇视他(“贵”、“不用”和“怨”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

也。(《庄子·骈拇》)

(1)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2分)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3分)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1)(主人)问臧干了些什么?原来是拿着鞭子在读书(2)两个人干的事情不同,但他们在丢失了羊这件事情上,却是相同的(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

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1)欲因公弟献以求知(2分)

为: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3分)

为:

20.(5分)(1)(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因”可译为“通过”,“以”可译为“来”,“知”可译为“赏识”、“重用”等,“献”后省略的“之”必须补出并翻译。以上四点各为一个得分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很少嗜好(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好”读hào根据语境可译为“爱好”、“嗜好”等;“为”一定要译为“被”,体现被动句式的特点;“累”读lèi,可译为“带累”、“牵

累”等;“难”根据语境可译为“难以做到”等;“……者,……也”一定要译为“……,是……”。以上五点各为一个得分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隋唐嘉话》)

①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

译文:

②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

译文:

20.①宇文士及就跟着赞不绝口。或“宇文士及就跟着对这棵树夸个不停”(2分,意思对即可,“从而”未翻译对,扣1分)

②魏公常劝我疏远那些爱奉承的小人,我不明白这小人是谁,心里常怀疑你而不能确定。现在看来果真如此!(3分,“远”、“悟”、“果然”这三个词,错一个扣1分;其它意思对即可,有错误的酌扣)

21、翻译下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程福赟(yūn)者,为人沉厚寡言而有勇。晋出帝时,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契丹入寇,出帝北征,奉国军士乘间夜纵火焚营,欲因以为乱,福赟身救火被伤,火灭而乱者不发。福赟以为契丹且大至,而天子在军,京师虚空,不宜以小故动摇人听,因匿其事不以闻。

李殷位次福赟下,利其去而代之,因诬福赟与乱者同谋,不然何以不奏。出帝下福赟狱,人皆以为冤。

答:

21.福赟以为契丹将大规模到来,而皇帝又在军队中,京城力量空虚,不应因为小的变故而使人的听闻动摇不安,因此隐藏了奉国军士叛乱的事情没有把它上报。(每句一分)

25.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

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翻

25.翻译: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迎合人的脸色,有了迎合人的脸色,就会歪曲违背法律,歪曲违背了法律,就会罢免宰相的职位。(到那时)即使我很想吃鱼,他们肯定不会长期送给我鱼吃,可我又没有能力供给自己鱼吃。(5分)

24.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语众人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

(1)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乃各留所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华歆全不拒收这些钱财,秘密地在各份钱财上写了标记。(2分)(2)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思,因而接受的钱财就多了。(2分)(3)众人于是各自留下了赠送的钱财。(1分)

2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以示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若人有其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而后使复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①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②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

③使他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5分,两句每句2分)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龚耀昌整理

诚……则……,如果……那么(就)……。

得以:能够。

俄而:不久,一会儿。

而况:何况,况且。

而已:罢了。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既而:随后,不久。

既……且……:又……又……。见……于……:被。

可得:可以,可能。

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且夫:再说,而且。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是故:所以,因此。

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唯……是……:只。

为……所……:被。

未尝:从来没有。

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无虑:大约,大致。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无以……为:用不着。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无庸:不用,无须。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向使:假如,如果。

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以故:所以。

以……故……:因为……所以……。

以是:因此。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何所……?所……的是什么?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一、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①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①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14.不亦……乎: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励志的文言文句子加翻译

励志的文言文句子加翻译【篇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汇编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 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

山记》) 14.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 褒禅山记》)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2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 (必修三《过秦论》) 23.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必修三《过秦论》)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

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经典句子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1、见侮而不斗,辱也。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一寸山河一寸金。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5、不迁怒,不贰过。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

以为戒,有则改之。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11、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3、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1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1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1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2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3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4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滕王阁序》 1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1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7、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9、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 23、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2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2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9、去以六月息者也。 3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2、之二虫又何知? 33、彼且奚适也? 3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6、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8、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句式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4.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7.顾……哉: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8.独……耶(乎):难道……吗 例: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表示感叹 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直……耳:只不过……罢了??? 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精典文言文翻译

译文:有一天,晋平公同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 “说:“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 师旷连忙起身下拜,谢罪道:“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 说得好。”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孙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我的子孙都是些下等之才,有个叫九方皋的人,他识别好马的本领,决不在我以下,可以告诉他识别天下最好的马的方法。请让我引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 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报知秦穆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天下最好的马呢?”伯乐说道:“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魏郑公(魏征)进谏劝阻唐太宗前往泰山封禅,说:“如今有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将要痊愈。此人瘦得皮包骨头,却想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肯定做不到。隋朝末年社会动乱,不止是十年的时间,陛下作为天下良医,百姓的疾苦虽然已经解除,但还不很富裕。要祭祀天地(向它)报告大功完成,我心里还是有疑虑。”唐太宗无言反驳。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顾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里面去?”顾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 刘瞻的父亲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在郑纟因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纟因当上了御史,前往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亭子里休息,俯瞰山水。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泉水山石分外好看。郑纟因坐了很久,起来走了五六里地,说:“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又返回亭子,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绝句,墨迹还没有干。郑纟因惊讶于这首诗作得出色。而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纟因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纟因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刘景拜了拜说:

高二语文复习之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迎考之文言文梳理《陈情表》 1 只因为祖母刘氏像太阳接近西山,呼吸短促而微弱,生命垂危活不长久,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2.愿 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晚年。 3 已经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 现在我是蜀国的卑贱的俘虏,最渺小最鄙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惠优厚,哪里还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 5.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州的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见了解到的,天地神明,实在看得清清楚楚的/明察的。 《项脊轩志》 1.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着窗户居住,时间长了,能凭借脚步声分辨走过的人是谁。项脊轩总共遭受四次火灾,能不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吧。 2.

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给我,时常到轩中来,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3. 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喂养了两代人,去世的母亲待她很好。 4. 我的孙儿,很久没有看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安静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 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家的狗朝着西面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庭中起初扎上篱笆,不久砌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报任安书》 1. 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2.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前些时候承您屈尊赐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接人待物,并担负起向皇帝推荐人才的责任。 3. 古代富贵但名字磨灭的人,多得数不尽,只有卓越不凡非同寻常的人着称于世。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任用,退而着书立说来

语文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

语文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 略“以”的宾语“之”。)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 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 陋的呢?”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 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 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 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24篇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广东24篇古文必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题)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15、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16、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8、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9、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0、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2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3、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5、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2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7、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8、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收藏起来用三年!

一、《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劝学》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用心一也。 《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指南录后序》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予羁縻不得还。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间以诗记所遭。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五人墓碑记》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谏太宗十思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