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钙的理化性质

氯化钙的理化性质
氯化钙的理化性质

精心整理氯化钙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氯化钙氯化钙,分子式为CaCl2。无色立方结晶体,白色或灰白色,有粒状、蜂窝块状、圆球状、不规则颗粒状、粉末状。无毒、无臭、味微苦。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极易潮解。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水溶液呈微碱性。溶于醇、丙酮、醋酸。低温下溶液结晶而析出的为六水物,逐渐加热至30℃时则溶

氯化钙水溶液就是把氯化钙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氯化钙水溶液的五大特点:

1、导电: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2、冰点比水低:溶液中有溶质。

精心整理

4、蒸发结晶时要在充满氯化氢的氛围中:钙离子水解。

5、呈碱性:因为钙离子水解呈碱性、氯离子水街后氯化氢易挥发。

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稀释剂 二、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主要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No 甲基异丁基酮 0--5 108-10-1 甲苯0--10 108-88-3 醋酸乙酯0—15 141-78-6 醋酸丁酯15--40 123-86-4 二甲苯20--50 1330-20-7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0--40 697-82-5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有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刺激性气味,长期接触其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昏、头晕,对皮肤、黏膜有剌激、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有泄漏时应特别注意不得排入下水道。 燃爆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包装容器若遇高热,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 灭火注意事项:用水灭火无效。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尽可能切断污染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 消除方法:将泄漏液体回收至密闭容器内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清理现场残液。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容器损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TJ36-79)mg/m3

(完整word版)环己烯的制备及其思考题

环己烯的制备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分馏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3、练习并掌握蒸馏、分液、干燥等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主反应为可逆反应,本实验采用的措施是:边反应边蒸出反应生成的环己烯和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沸点70.8℃,含水10%)。但是原料环己醇也能和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沸点97.8℃,含水80%)。为了使产物以共沸物的形式蒸出反应体系,而又不夹带原料环己醇,本实验采用分馏装置,并控制柱顶温度不超过90℃。 反应采用85%的磷酸为催化剂,而不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是因为磷酸氧化能力较硫酸弱得多,减少了氧化副反应。分馏的原理就是让上升的蒸汽和下降的冷凝液在分馏柱中进行多次热交换,相当于在分馏柱中进行多次蒸馏,从而使低沸点的物质不断上升、被蒸出;高沸点的物质不断地被冷凝、下降、流回加热容器中;结果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 【试剂】 环己烯,浓硫酸,食盐,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 【实验步骤】 在50毫升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进15g环己烯(15.6ml,0.15mol)、1ml浓硫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振摇使混合均匀。烧瓶上装一短的分馏柱作分馏装置,接上冷凝管,用锥形瓶作接受器,外用冰水冷却。 将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慢慢加热,控制加热速度使分馏柱上真个温度不要超过90℃,馏液为带水的混合物。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量的残渣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全部蒸馏时间约需1h。 将蒸馏液用精盐饱和,然后加进3—4ml 5%碳酸钠溶液中和微量的酸。将此液体倒进小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层。将下层水溶液自漏斗下端活塞放出、上层的粗产物自漏斗的上口倒进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加进1-2克无水氯化钙干燥。 将干燥后的产物滤进干燥的蒸馏瓶中,加进沸石后用水浴加热蒸馏。收集80-85℃的馏分于一已称重的干燥小锥形瓶中。产率7-8g。 【注意事项】 1、环己醇在常温下是粘碉状液体,因而若用量筒量取时应注意转移中的损失。所以,取样时,最好先取环己醇,后取硫酸。 2、环己醇与磷酸应充分混合,否则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局部碳化,使溶液变黑。 3、安装仪器的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十字头应口向上。 4、由于反应中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70.8℃,含水l0%);环己醇也能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7.8℃,含水80%)。因比在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太快,以减少末作用的环己醇蒸出。文献要求柱顶控制在73℃左右,但反应速度太慢。本实验为了加快蒸出的速度,可控制在90℃以下。 5、反应终点的判断可参考以下几个参数:(1)反应进行40min左右。(2)分馏出的环己烯和水的共沸物达到理论计算量。(3)反应烧瓶中出现白雾。(4)柱顶温度下降后又升到85℃以上。 6、洗涤分水时,水层应尽可能分离完全,否则将增加无水氯化钙的用量,使产物更多地被干燥剂吸附而招致损失。这里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较适合,因它还可除去少量环己醇。无

200只化学品理化特性表

目录 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 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 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 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 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 丁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 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7) 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8) 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9) 季戊四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0) 硬脂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1) 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2) 1,2-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3) 1,3-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4) 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5) 环己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6) 二丁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7) 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8) 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9) 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0) 邻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1) 对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2) 环己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3) 二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4)

三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25) 硫脲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6) 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7) 抗氧剂AT-10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8) 抗氧剂AT-76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9) 抗氧剂AT-3114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0) 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1) 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2) 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3) 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4) 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5) 硝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6) 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7) 盐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8) 丙酮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9) 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0) 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1) 乙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2) 香蕉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3) 甲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4) 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5) 硝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6) 硫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7) 铬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8) 铬酸酐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9)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 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 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NAC10+H2O-NAOH+HC10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稀释剂msds[最新]

稀释剂msds[最新] 稀释剂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1,,,,,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稀释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103,,,,,thinner 2,,,,,组分信息纯品,,,,,混合物,,,,,? 主要组份,,,,,CAS,,,,,RN,,,,,含量% 二甲苯,,,,,1330-20-7,,,,,60,80 丁醇,,,,,71-36-3,,,,,20,40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眼、误服 健康危害: 眼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吸入:吸入蒸气可引起鼻和呼吸道刺激、头昏、虚弱、疲倦、恶心、头痛,严重者意识丧失。 皮肤: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炎、持续接触可引起皮肤皲裂和脱脂。 误服: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腹泻。 4,,,,,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如仍感刺激,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肥皂水或专用洗涤剂冲洗。 误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消防措施燃烧性:易燃。

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用水喷雾冷却火场中的容器。消防员必须佩带通气式面罩或正压自给式呼吸 器。 有害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等有毒烟雾。 6,,,,,泄漏应急措施对泄漏区进行通风,排除火种,避免吸入蒸气,大量泄漏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 用砂土或其它类似物质吸收。按环保部门的要求处置。 7,,,,,作业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采用合理的通风,避免眼和皮肤接触。储存温度不宜超过,,,,,30?。空容 器禁止动火切割。远离热源、火种,防止阳光直射。避免与强酸、强碱和氧化剂接触。分开 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放,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防护措施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二甲苯(1330-20-7),,,,,中 国:TWA,,,,,50,,,,,mg/m?,,,,,;STEL,,,,,100,,,,,mg/m? 丁醇(71-36-3),,,,,中国:MAC,,,,,200,,,,,mg/m? 工程控制: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通气式面罩或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次氯酸钠性质.-共13页

次氯酸钠 目录[隐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特性 ?第十七部分:制作 [编辑本段]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中文名称2:漂白水;漂水 英文名称2:hypochlorous acid sodium sait bleach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CAS 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编辑本段]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编辑本段]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编辑本段]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编辑本段]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激素性质

玉米素(反式)zeatin(Trans-Isomer) 化学名称:6-反式-4-羟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 分子式:C10H13N5O 分子量:219.25 CAS登录号:1637-39-4 一种细胞分裂素,也是核糖核酸(RNA)中的稀有成分。有顺式玉米素和反式玉米素。两者很难分离。顺玉米素为灰白色或黄色粉末,反式玉米素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商品系反式异构体或顺反式异构体混合物。 熔点:207-208℃。 紫外吸收值:pH=1 λmax=207nm(ε14500);275nm(ε14650) λmin=235nm pH=7 λmax=212nm(ε17100);270nm(ε16200) λmin=233nm pH=13 λmax=220nm(ε15900);276nm(ε14650) λmin=242nm 以6-甲硫基嘌呤、4-氨基-2-甲基-2-丁烯-醇(顺式或反式)为原料,经反应后精制而得。应用:1.促进愈伤组织发芽(须和生长素配用),浓度1ppm。 2.促进座果,玉米素100ppm+GA3 500ppm+NAA20ppm,花后10、25、40天喷果。3.叶菜,20ppm喷洒,可延缓叶片发黄。 另外,对一些作物种子进行处理,可促进发芽;苗期处理,有促进生长作用。 脱落酸(诱抗素,abscisic acid,ABA) 化学名称:[S-(Z,E)]-5-(1'羟基-2',6',6'-三甲基-4'-氯代-2'-环己烯-1'-基)-3-甲

基-2-顺-4反-戊酸 分子式:C15H20O4 相对分子质量:264.32 CAS登录号:21293-29-8 诱抗素(原名脱落酸)是一种植物体内存在的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内源激素,与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五大类天然植物激素。 1963年由Ohkuma、Addicott、Eagles、Wareing等人分别从棉花幼铃及槭树叶片分离出来,尔后经鉴定命名为脱落酸。1978年F.Kienzl等人首先人工合成了脱落酸,然而生物活性没有天然的高。 理化性质:脱落酸有多种异构体,天然发酵为(+)-2-顺,4-反诱抗素其生物活性最高.从乙酸乙酯/正己烷中所得脱落酸的结晶体,其熔点为161~163℃,120℃升华,[α]D20+411.40,[α]D20+426.50。脱落酸溶在碳酸氢钠、乙醇、甲醇、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微溶于水(1~3克/升,20℃)。紫外最大吸收光为252nm。脱落酸稳定性较好,常温下放置两年,但对光敏感,属强光分解化合物。 毒性:脱落酸为植物体内的天然物质,大鼠急性口服LD50>2500毫克/千克。对生物和环境无任何副作用。 作用特性:脱落酸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主要功能是诱导植物产生对不良生长环境(逆境)的抗性,如诱导植物产生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耐盐性等,脱落酸是植物的“抗逆诱导因子”,被称为是植物的“胁迫激素”。 逆境胁迫时,脱落酸在细胞间传递逆境信息,诱导植物机体产生各种对应的抵抗能力:

次氯酸钠性质

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 概述次氯酸钠的分子式为NaClO,分子量等于74.454。次氯酸钠是白色粉末,易溶解于水。商品次氯酸钠是无色或带淡黄色的液体,俗称漂白水。因浓度高,不能直接使用,在应用前必须用清水冲淡到需要的成分。次氯酸钠是目前重要的漂棉剂。 次氯酸钠的性状 规格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0~140克∕升的液体。 贮运需放在阴凉、通风处,务使不受强烈日光曝晒。搬运时小心轻放,不得与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放在一起。严防震动、撞击、容器渗漏。因其稳定性差,不宜久贮。 次氯酸钠的制备 次氯酸钠的制备方法有三种: 1.电解食盐溶液:电解食盐溶液在正常反应下,阴极放出氢气,生成次氯酸钠于溶液中。可以下式表示: (1)NaCl→Na++Cl- (2)2Na++2H2O→2NaOH+H2 (3)2NaOH+Cl2→NaClO+NaCl+H2O 2.加碳酸钠于漂白粉液中:漂白粉液与碳酸钠液相混和,成次氯酸钠与碳酸钙,如下式所示: CaOCl2+Na2CO3→NaClO+NaCl+CaCO3↓ 静置之,碳酸钙沈降器底,可得次氯酸钠的清液。 3.通氯于烧碱液中:通氯于氢氧化钠液中,则得次氯酸钠,反应式如下: 2NaOH+Cl2→NaClO+NaCl+H2O

注次氯酸钠的应用大致与漂白粉相同。就棉的漂白来说,次氯酸钠与漂白粉对比,有下列优点: 1.次氯酸钠无害粉末,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是安全的。 2.次氯酸钠易溶于水,配制漂液便利,工作场地也比较清洁。 3.漂白粉内有较多杂质,所以有效氯不能充分利用;次氯酸钠漂液很清洁,没有什么渣质。 4.漂白粉溶液是钙盐,次氯酸钠漂液是钠盐,钙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对布匹的渗透能力不如次氯酸钠漂液那样好,所以漂白效果也不如次氯酸钠那样好。 5.用漂白粉溶液漂白棉布后,在空气中透风时,布匹上生成了碳酸钙,附着在布上后水洗不易去除,易使布匹形成粗硬手感和在印染时发生不匀疵病,而次氯酸钠漂液没有这种缺点。这是因为次氯酸钠漂棉时所形成的盐类不是钙盐,而是钠盐,钠盐很易溶解于水,极易洗去。 6.次氯酸钠漂棉后,布匹上的漂液在透风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纯碱和次氯酸。反应式如下: 2NaClO+CO2+H2O→Na2CO3+2HCIO 纯碱极易溶解于水。因此,酸洗工作对次氯酸钠漂棉并不十分重要,漂白后只要加以充分水洗,就能得到柔软的漂物。但因漂布在加工过程中常易造成水渍黄斑,例如因屋顶或管件上滴下水滴而造成污迹,在布匹烘燥以前这种污迹不易发现,同时为了彻底分解次氯酸钠并中和布上碱质,一般仍在漂后用淡酸进行酸洗,以保证织物的洁白。 7.次氯酸钠不含钙质,不会引起钙斑,不会与肥皂作用。 次氯酸钠的性质

次氯酸钠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次氯酸钠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CAS 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稀释剂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稀释剂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稀释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稀释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稀释剂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No.: 稀释剂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1000ppm以上会抑制神经系统,严重时会昏厥,100ppm会刺激眼鼻喉,250ppm会催泪。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正常储存下安定,高温下会放热分解及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下受污之物并使用肥皂与清水清洗接触部位,若刺激感仍未消除,请快速就医。 眼睛接触:使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快速就医。 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并快速就医。 食入:立即饮用大量开水并快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应配戴安全手套、安全护目镜、安全衣物。使用适用之灭火器材,但应严防密闭空间中救火作业人员缺氧。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氧化剂、火花、雾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个人应配备使用适当防护具,无适当防护具勿碰触外泄物。保持通风,隔离热源、火源及氧化剂,防止氧化物流入下水道或密闭空间。 消除方法:在安全情况下设法阻漏,少量泄漏可用吸收物吸收,再臵容器密闭标示,大量泄漏应通知环保单位及供应商。 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储存容器应于密闭并加标示,应隔绝火源、热源及不相容物-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适存温度-10~30℃以下,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PGMEA:100ppm(1993~1994)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防有机蒸汽之呼吸防护器 眼睛防护:安全护目镜 身体防护:防渗围裙 手防护:防渗手套 其他防护:污染衣物应清洗再使用或丢弃,使用此物后应彻底洗手,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及饮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环己烯的理化性质

环己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和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5~50g/m3×2小时,血压下降,严重者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0.25g/m3,6小时/天,每周5天,引起碱性磷酸酶增加。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长期储存,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2022 CAS号110-83-8 中文名称环己烯 英文名称cyclohexene;tetrahydrobenzene 别名1,2,3,4-四氢化苯;甲氢化苯,四氢化苯 分子式C6H10;CHCH(CH2)4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82.15 蒸汽压21.33kPa/38℃闪点:<-20℃ 熔点-103.7℃沸点:83.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0.81;相对密度(空气=1)2.8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油类萃取及用作溶剂

次氯酸钠性质.

次氯酸钠性质.

次氯酸钠 目录[隐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特性 ?第十七部分:制作 [编辑本段]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 e 中文名称2:漂白水;漂水 英文名称2:hypochlorous acid sodium sait bleach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CAS 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编辑本段]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编辑本段]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编辑本段]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次氯酸钠性质课件资料

次氯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中文名称2:漂白水;漂水 英文名称2:hypochlorous acid sodium sait bleach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CAS 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以有效氯计)一级13%; 二级10%。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环己烯的理化性质

环己烯1.物质的理化常数: 环境的影响: 一、50g0.25g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 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022 CAS号 110-83-8 中文名称环己烯 英文名称 cyclohexene;tetrahydrobenzene 别名 1,2,3,4-四氢化苯;甲氢化苯,四氢化苯 分子式 C6H10;CHCH(CH2)4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蒸汽压 38℃闪点:<-20℃ 熔点 -103.7℃沸点:83.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油类萃取及用作溶剂 环己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022 CAS号 110-83-8 中文名称环己烯 英文名称 cyclohexene;tetrahydrobenzene 别名 1,2,3,4-四氢化苯;甲氢化苯,四氢化苯 分子式 C6H10;CHCH(CH2)4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蒸汽压 38℃闪点:<-20℃ 熔点 -103.7℃沸点:83.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油类萃取及用作溶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和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5~50g/m3×2小时,血压下降,严重者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0.25g/m3,6小时/天,每周5天,引起碱性磷酸酶增加。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长期储存,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L 前苏联(1975) 污水排放标准 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烃类性质及环己烯的制备

实验五烃类性质及环己烯的制备 (一)烃类性质 课时数:4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项目学习使学生验证理论课上学到的烷、烯、炔和芳烃的化学性质,并掌握用化学的方法来鉴别烃类。 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来验证烷、烯、炔和芳烃的化学性质。 2、掌握鉴别烃类的化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一)烷烃的性质 烷烃是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含有牢固的σ键,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烷烃和氯或溴在强光的照射或高温的影响下,可以发生卤代反应,与氟则直接起反应,与碘通常不起反应。室温下,烷烃一般不与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臭氧等)反应,也不与空气中的氧反应。 1、溴代反应:光照下石蜡与溴起卤代反应,试管口观察到白雾为HBr+H2O。 2、氧化反应:石蜡与高锰酸钾不反应,溶液颜色不变。 (二)烯烃的性质 烯烃分子含有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由于π键容易被极化和断裂,故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1、加成反应:环己烯中逐滴加入3%Br2/CCl4 ,不断褪色。可用来检验不饱和脂肪烃。 2、氧化反应:可用来检验不饱和脂肪烃。烯烃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逐滴加入2%KMnO4,紫红色褪去,生成黑褐色MnO2沉淀;在酸性条件下,KMnO4还原到Mn2+,紫红色褪去,无沉淀生成。若只开始几滴KMnO4能褪色,可能是样品中少量杂质导致,不能认为是阳性反应。 (三)炔烃的性质 炔烃分子含有叁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易打开π键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另外,当炔烃中含有炔氢(炔烃分子中与碳碳叁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时,由于炔烃具有弱酸性,能被某些金属或金属离子取代生成金属炔化物。 1、加成反应: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比烯烃慢。 2、氧化反应:乙炔与KMnO4反应,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有黑褐色MnO2沉淀生成;酸性条件下则还原到Mn2+,紫红色褪去,无沉淀生成。 3、炔氢反应:先作乙炔银实验,再作乙炔亚铜实验,以免通入乙炔时,红色的乙炔亚铜沉淀污染白色乙炔银,影响颜色观察。若乙炔银稍带黄色,是因为乙炔中含有硫、磷等杂质。可用于检验乙炔和末端炔烃的存在。 (四)芳香烃的性质 芳香烃具有芳香性,由于苯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难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但容易发生环上取代反应,例如卤代、硝化、磺化反应,且取代产物仍保持苯环结构。如果含有侧链,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α-H,则侧链易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成羧酸。 1、溴代反应:试管要干燥。在没有催化剂存在下,苯不发生卤代反应,但甲苯在光照或加热下,能发生侧链上的卤代反应。苯和甲苯在铁催化下、55-60℃水浴中,发生环上溴代反应,颜色褪去,且甲苯比苯反应更容易发生;在水浴加热过程中可能观察到试管内颜色加深,这可能是因为

危化品MSDS-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溶液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其它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呼吸道反应,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腐蚀消化道,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活性氯(%)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 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很剧烈,与酸反应也会放出氯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施救。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

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

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化学品 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4-vinylcyclohexene dioxide 英文名称2:1-epoxyethyl-3,4-Epoxycyclohex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1694CAS No.:4223-10-3 分子式:C 8H 12O 2 分子量:140.1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 4223-10-3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1 、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 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 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 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

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 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 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 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 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NAC10+H2O-NAOH+HC10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药液用量消毒时间消毒对象余氯要求有效氯次氯酸钠 饮用水(河、井、塘30min0.01-0.06ml/L 1-6mg/L0.3-0.5mg/L水) 50-200mg/L医院污水1-1.5h0.5-0.2ml/L4-8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