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小孩察物学堂,由牧师夫人或女传教士任教师,招收牧师、教徒及中国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进行知识启蒙教育,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色彩。据著名传教士林乐知统计,到1902年,教会在华建立的学校中有小孩察物学堂6所。其中,1892年,美国监理工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创办幼稚园教师培训班,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幼儿师资培养机构;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牧师楼举办幼稚园并创办识字培训班。教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发展

2 湖北幼稚园是近代国人主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1903年9月,由张之洞挈画、端方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正式开办,聘请日本人户野美知惠为园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招收5至6岁幼儿入园,保育科目设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

手技、唱歌、游戏等7项;该园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园,1904年9月易名为武昌初等小学堂附设幼稚园;同年2月,附设保育科开办,招收青年妇女,由日本保姆教习讲授保育知识,标志中国近代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工作的起步。

上述有限的现代学前教育实践,从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学前教育内容的设置、学前教育方法的探索、学前教育的管理,到学前教育的培养等方面,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建立,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以蒙养院为主体的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壬寅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启动的标志,正是在这一标志性行动中,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得以初步确立。

1 1904年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步创立了以蒙养院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制。《章程》规定:蒙养家教合一,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设蒙养院保育教导3至7岁儿童,每日钟点不得过四点钟;各省府厅州县均应在育婴堂、敬节堂内附设蒙养院,一面教给乳媪、节妇及保姆保育教导幼儿之事。一面收本地附近幼儿入院教育。《章程》称:蒙养院即为外国幼稚园,但因此时不能创办女学无法多办幼稚园,唯有酌采外国幼稚园法式,设蒙养院。《章程》要求: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使之远于浇博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之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为疲乏过度之业;保育教导条目有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该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起步,正因为是初创,局限性在所难免,主要是:未能摆正蒙养与家教的关系、视蒙养院为家庭教育的辅助,蒙养院是传统的育婴堂、敬节堂的附属机构,未能开放女禁,将幼儿

2清末的初步调整。1907年3月,清廷批准颁行学部拟订的《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以培养女子小学堂教习并讲习保育幼儿方法,要求“教授女师范生,须副女子小学堂教科、蒙养院保育科之旨趣,使合将来充当教习、保姆之用”;还规定女子师范学堂当附设女子小学堂及蒙养院一所,供师范生实习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规定使蒙养院从必须附设于育婴堂、敬节堂的陈规摆脱出来,改变了由蒙养院培养幼儿师资的做法,使蒙养院招收女生成为现实。这些变化,使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又向前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后,近代学前教育有了初步发展。(1)各地逐步办起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著名的有:京师第一蒙养院(1904年)、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1904年)、湖南蒙养院(1905年)、天津严氏女子小学附设蒙养院(1905年)、福建公立幼稚园(1907年)、上海公立幼稚舍(1907年)、爱国女学社附设蒙养院(1907年)、江苏金山县怀仁幼稚舍(1908年)、北京曹氏家庭幼稚园(1908年)、山西育婴堂附设幼稚园(1909年)等。(2)学前师资培训工作也逐步展开。如:天津严氏女塾1905年开办保姆传习所;1907年,上海公立幼稚舍创设保姆传习所,并于1909年发行《保姆传习所讲义初集》等。据清末统计:1907年,共有蒙养院428所,在院幼儿4893人;1909年,有蒙养院92所,在院幼儿2664人。

初创时期的学前教育有如下特点:(1)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有蒙养院、蒙养园、幼稚舍,也有幼稚园,有国人自办的,也有教会创办的;(2)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没有独立,一般以保姆班、科、传习所、讲习所等名义附设于蒙养院、女塾或女师之内。上述特点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体制未定型、不完善的初创色彩。

(一)以蒙养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制的确立从民国建立到1922年新学制颁布,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得到初步调整,建立起以蒙养园为

主体的学前教育体制。

1《壬子癸丑学制》确立蒙养园体制。民国建立后,1912年至1913年间,颁布了新的学制,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末的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园,入园年龄为未满6岁的儿童。变化主要反映在《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等文件中,规定:女子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及蒙养园保姆为目的,女子师范学校应于附属小学外设蒙养园,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亦应设蒙养园,女子师范学校得设保姆讲习科。上述规定,明确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改为蒙养园,首次将蒙养园保姆同小学教员并列为女子师范学校的任务,从而确立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在师范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2蒙养园规制的完善。《壬子癸丑学制》虽然对学前教育体制作了调整,但并没有对蒙养园的运作做出详明的规范。1915年7月,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1916年10月修正),推行国民教育同预备学校分途的初等教育双轨体制,教育部在1916年1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中,对蒙养园的宗旨、保教内容、方法、设备要求等作了规定,要求:蒙养园以保育3至6周岁的幼儿为目的,令其身心健全发达得善良之习惯以辅助家庭教育;保育项目包括游戏、唱歌、谈话、手艺。尽管国民学校和预备学校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而被废,但关于蒙养园的规定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成为民国初期学前教育机构运作的依据。

从“蒙养院”到“蒙养园”,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从“院”到“园”的变化,却充分反映了近代国人学前教育观念前进了一大步,从中国文字的含义看,“园”较“院”更适合现代学前教育所赖以发展的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在观念进步的基础上,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学前教育仍有一定发展。据江苏省教育会幼稚教育研究会统计,1918年,仅上海一地新办幼稚园即达12所。蒙养园师资的培养得到发展,如:教会第一所单独设立的幼师厦门怀德幼稚师范学校于1912年设立,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设保姆讲习科,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增设保姆讲习科。

(二)以幼稚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制的确立

1922年,大总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GFCD5),新学制对学前教育体制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1)将“蒙养园”改为幼稚园,幼稚园收6岁以下的儿童。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从此定为“幼稚园”,到1949年国民党迁台为止,幼稚园成为学前教育机构通行的“学名”。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从“蒙养园”变为“幼稚园”,将“蒙养”改为“幼稚”,又向尊重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前进了一步。(2)《壬戌学制》将师范学校变为中学的一科,削弱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一时期,与官方相比,民间推动学前教育的热情更高。五四运动前后,西方各种教育思想传入中国,知识分子撰文反思近代学前教育照搬外国经验的病端,如: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1926年)、张雪门《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1926年)、张宗麟《调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1926年),他们反对抄袭外国,主张开展学前教育实验,提倡学前教育中国化,推动了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发展。(1)成立学前教育研究组织。早在1917年,上海首设幼稚教育研究会,以留日学生为主任;1918年,江苏教育会下设幼稚教育研究会;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保姆科成立幼稚教育研究会;1926年,沈百英倡议成立上海幼稚教育研究会。各类学前教育研究组织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仍有发展,推动了学前教育体制的改进。(2)开展学前教育实验。著名的有:1923年秋,陈鹤琴在自家开办幼稚园,定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1925年秋,改为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展幼稚教育实验。民间的努力,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成为推动近代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有如下特点:学前教育机构得以定名为幼稚园,学前教育观念更进一步现代化;以民间知识分子为主体,开展实验,探索学前教育中国化的道路,推动了学前教育体制的发展;新学制对师范体系的调整,削弱了幼稚园的师资培训工作。由于时局动荡不安,

学前教育发展缓慢,据1924年南京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统计:全国有幼稚园190所,其中,教会办理的156所,国人自办的幼稚园仅有34所。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前教育体制的拓展

(一)抗战前学前教育体制的拓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政权初步统一,国民政府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制逐步完善,学前教育体制逐步拓展。(1)1928年,大学院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注重幼稚教育案》,要求:大学院派遣视学时应有幼稚教育专家一人,各省县市实验小学及师范附属小学应设立幼稚园,研究平民的、省钱的、适合国情的幼稚园,各地应择适宜之地设幼稚师范学校或在师范学校内开设幼稚师范科。(2)1929年8月,教育部公布由陈鹤琴主持制定的《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1932年、1936年两次修订),这是近代首份有关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的专门法规,规定幼稚园的课目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等七项,强调综合教学、设计教学的原则,注重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标准》的颁布有利于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3)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师范学校法》,规定:师范学校得附设特别师范科、幼稚师范科,幼稚师范科修业2年或3年;次年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还对幼稚师范科的科目设置、入学资格、毕业服务等作了详细规定。学前教育、师资教育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独立的学前师资教育成为可能。

由于政府重视,学前教育体制逐步完善,学前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幼稚园有较大发展,据统计,1928年至1929年度,有幼稚园829所,入园儿童31967人;1935年至1936年度,有幼稚园1283所,入园儿童79827人。著名的幼稚园有:1927年,陶行知创办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1930年,董健吾以“中国互济会”名义,在上海创办大同幼稚园,招收共产党人的子女及遗孤;1931年,孙铭勋等创办上海劳工幼儿团,招收工人子女;1935年,郑晓沧、黄翼等创办浙江大学培育院,招收3至4岁半的幼儿入院。(2)独立的学前师资教育得到发展。1927年,陈嘉庚创办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1931年,熊希龄、张雪门创办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开展幼稚教育试验。

(二)1937——1949年学前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拓展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时继续关注学前教育。(1)确立战时学前教育方针。教育部于1938年拟定《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关于幼稚教育规定:幼稚园教育应为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籍以辅助家庭教育之不足,故保育与教导并重,增进幼儿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发育,并培养其人生基本的良好习惯,以为养正之始基;过去幼稚园仅能收容家境较优之儿童,今后施教之对象,应推广及于贫苦儿童,凡在工厂附近及乡村中,应多设幼稚园及托儿所,以收容父母出外工作者之子女,代为教养。方案要求将学前教育推广到下层民众中,首次提出创立托儿所,无疑推动了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发展。(2)规制进一步完善。1939年12月,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规程》;1943年12月,教育部将该规程修订公布《幼稚园设置办法》,这是近代第一份比较完备的学前教育法规,规定:幼稚园收4足岁至6足岁以下儿童,必要时得呈准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受未满3足岁之婴儿予以保育;附设于国民学校、中心学校或小学,并可单独设置,各地官方及各级师资训练机关、私人等亦得设置;可分为半日制、上下午半日二部制或全日制;幼稚园对于儿童应顺应其个性依照其身心发展之程序施以适当之保育,不得授以读书写字等类小学功课或使为过度之工作;幼稚园保育应注重养成良好习惯,不得施行体罚及足使儿童感觉痛苦之苛罚。这一法规的颁布,标志近代学前教育体制逐步走向成熟。

此期的特点是学前教育的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体制逐步成熟。由于学前教育体制逐步完善,近代学前教育在抗战中仍有发展。(1)幼稚园的发展。据统计,1936年至1937年度,有幼稚园839所,入园儿童46299人;1944年至1945年度,有幼稚园1028所,入园儿童106248人;战后的1946年至1947年度,有幼稚园1301所,入园儿童130213人。(2)学前师资教育的发展。1940年10月,江西省立实

验幼稚师范学校正式开学,陈鹤琴任校长,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单独设置的幼儿师资教育机构,1943年,改为国立,增设专修科,成为近代第一所培养大专学历学前教育师资的公立教育机关。1945年12月,上海市立幼师开学,陈鹤琴任校长;1946年9月,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在上海开办,陈鹤琴任校长。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学前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中,因为战争的需要,以干部教育为重点,但也结合实际、因陋就简开展学前教育。(1)在江西苏区开展了以兴办托儿所为重点的学前教育。1934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内务委员会颁发《托儿所组织条例》,对苏区兴办托儿所运动进行了规范,规定:组织托儿所代替妇女担负婴儿的一部分教养责任,使每个妇女尽可能参加苏维埃的生产及其他工作,并且使小孩得到更好的教育与照顾,在集体中养成共产儿童的生活习惯;托儿所接纳1至5岁的婴幼儿,重在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据统计:兴国县建立托儿所227所,瑞金县有920所。在其他苏区,也注重幼儿教育的开展,如:湘鄂赣省苏维埃1931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文化问题决议案中明确提出注意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在次年颁布的学制中设有幼稚园、保育院等幼儿教育机构。(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学前教育。在陕甘宁边区:1938年9月,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1941年收容儿童586名;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修正发布《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要求各地及各机关建立托儿所,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保育管理部门或设专人负责保育工作。据1946年的统计,陕甘宁边区幼儿教育机构有四类:由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分会领导的保育院;附设在各类机关的托儿所,如十八集团军留守部队托儿所;由边区政府创办管理的公立托儿所,如1942年建立的延安洛杉矾托儿所等;幼稚园,如干部子弟学校等;共有2100名幼儿受到此类的教育。(3)解放区的学前教育。1946年,成立中央儿童保育委员会,任务是:总结革命根据地的保教工作经验,筹备保育训练班,研究国外保育理论,向其他解放区推广儿童保育事业。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干部子女入托问题突出,各地仿照延安时期的经验,办起了寄宿制的幼儿园,如东北解放区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等地办起了保育院、幼稚园。

纵观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演进,呈现以下特点:同其他各类教育相比,学前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因而体制的完备相对较慢;教会在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民间团体和先进知识分子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促进了学前教育体制的发展;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经过模仿到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条件下进行了学前教育的可贵探索,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近代中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体制,在学前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贵的进步,为建国后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周邦道《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

②陈东原《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④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7

⑥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⑦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⑧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⑨何晓夏《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⑩喻本伐《中国幼儿教育史》大象出版社2000

(本文作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观看我中华历史,发现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在曲折中进行的,经过查看历史名家的论作,查看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感觉主要的也就下面几点。 中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没有和世界进行技术、文化、贸易的沟通,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卖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此时的封建统治者者还没有认识的改革和近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依然以天朝帝国自居,没有清政府的最高层支持的变革是不会成功的,当时的封建势力很顽固,只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甲午战争把这一切都毁灭了,留的只是后人的反思,和很多的爱国志士的苦思,没有很好的办法,后来又经历很多战争签订了很多的条约,直到《辛丑条约》之后才想着改革,此时已经晚了,184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里面,清政府外忧内患,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此时的所谓的改革只是帝国灭亡之前的垂死挣扎,虽然有很多的改革是好的也引进来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但是此时的清政府手中也没有多少的权利了,主要的大权在地方的“省长”手里。中央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 辛亥革命算是压死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吧。而从此以后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开始袁世凯活着的时间,地方的大员还听从他的调遣安排吧,此时外国的势力在中国很强大而袁世凯也没有能力驱除外国势力,但是袁世凯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的埋没的时间,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也好叛乱也好,使袁世凯的政治地位的受到了威胁,所以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被迫减缓,袁世凯死了,而孙中山没有实力统治中国所以袁世凯死了,后来一直都是袁世凯的收下大将在统治中国,不是他们腐败不改革,只是没有改革的政治条件,他们整天都是在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一不小心就会被弄死,还哪有心情改革,有的贵居总统但是没有军权,说话也没有分量,所以说改革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也是白搭的。后来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和黄埔军校,他没有统一中国,蒋介石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也只是形式上的,因地方势力还依然厉害,给袁世凯的时间差不多,后来抗战和内战,蒋介石更没有时间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后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开始的几年忙于清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统一中国,还在朝鲜和美国干了一仗,这些弄的都是正事,没有推进近代化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的事情有点不堪入目了,以前封建帝国建立之后都要杀很多的功臣,人民国也不例外,国家主席被活活的饿死,知识分子被带上反革命的帽子,老师成了臭老九,近代化进程往后倒退了很多,这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后来的改革开放久了。中国也大大的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改革开放发生在1840年左右的时间,不是1978年,我只能说中国现在绝对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主要的是中国政府过于软弱照成的,1840年时间的清政府是有能力的进行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但是他没,以后的政府都是力不从心。共和国虽有能力,但是的确改革开放晚了 还有的方面比较重要的是文化方面。文化我了解的不多,我看书上有说儒家文化一直认为发明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02日 作者:徐秀玲黄乾玉字号来源:《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02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呈现从模仿外国到日益本土化,从零散到逐步整合的特点。研究其发展历程,需要考究学前教育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自从模仿国外学前教育模式后学前课程改革发展的特点等相 关内容。研究得出启示,学前教育改革应当在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向民族化、地方化、本土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前课程改革模仿民族化地方化 学前教育课程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 中都处于最基础的位置,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支柱,其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深远。新中国成 立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经历了从模仿到本土化,从借鉴、吸收到自我创新的过程。在 国内外各种观念的抨击下,保障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随之而出,各种学前教育机构 也应然而生。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当注意回归本国的实际,建设本土化、 地方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一、中国学前教育的古代渊源 中国古代就很重视幼儿教育,并强调幼儿教育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有“少若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直到今日,古代教育家们的思想仍具有 深远的意义,颜之推主张胎教,墨子强调环境和人性的形成作用,孔子强调“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今日依然被世人谨记和沿用。 1.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儿童应当及早施教。朱熹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他 对人的心理特点有独到的认识,他把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在这两个 教育阶段中,朱熹更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主张儿童教育应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 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初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 必须先入为主,为儿童提供形象、生动、能激发其兴趣的材料;他首创《须知》、《学 则》,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他指出,在 小学阶段打好基础,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成为圣贤;若儿童时期打好了基础, 大学就不费力,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再补救,就十分困难了,因此,他再三强调15 岁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2.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胎教。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 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儿期是奠定一个人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及

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学前教育101 陈丽华1008110042 建国后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是经历了几个时期的。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前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特点: 1.强调以解放区的经验为基础,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并于次年颁发全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解放区学前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多是通过总结归纳出一系列法政法规。并没有针对当时的中国学前教育的形式的特点而更改,学前教育制度还不是很受重视,以继承为主。 2.全面学习苏联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倡导全面向苏联学习,尤其是在课程政策及其内容上充分而完全表现出苏联特色,如倡导分科教育,强调幼儿具有差异性,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是很少经验的,大多都是借鉴国外一些教育政策制度,在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有些却可能不是很能适中国国情,需要广大教育者在不断实践中改进。 3.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地制定相关政策 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和内务部发出的《关于托儿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全国的保教事业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发展方针不明确,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界限和领带关系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制度,缺乏经常的监督和领导,说明了中国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现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积极的发展托儿所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问题日益显著而受到关注,而后来制定的《关于中小学、师范学校的托儿所的作用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儿所的领导和管理,积极改进工作,使之巩固和发展,各系列的学前教育政策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中,更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需要。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 【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史实: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 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史实: 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史实: 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史实: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 【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资产 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一系列的反北洋军阀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失败。B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1919-1926年出现萧条。 史实: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跌价竞争,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思想: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际:一战(1914-1918);俄国十月革命(1917)。 史实:A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B1915年新文化运动。C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D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史实: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替、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主要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矛盾。 政治:(1)民族危机: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2)中国人民的抗争:A:1927~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1937~1945年,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意义全民族抗战是胜利根本保证。C:1945年8月~1946年6月,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重庆谈判、重庆政协,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D 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 1.防御阶段:国民党全国军事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2.反攻阶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3.决战阶段:三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4.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经济:民族工业的夏、秋、冬三季史实: 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史实: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决领导权与农民问题。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标志)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七大确立为指导地位。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1

近代史人物摘要

人物篇:评价的时候,一般人都爱国 林则徐:清朝后期湖广总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虎门销烟,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组织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 魏源:清朝后期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官至尚书。 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道光皇帝:清朝皇帝。 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鸦片战争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 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在其在位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此处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奕 的评价可以相互借鉴。 李鸿章:清末直隶总督,授文华殿大学士。 镇压起义,洋务运动时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史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其思想过于封建,维护的依然是封建王朝。 张之洞:晚清政治家,洋务派代表。 洋务运动时兴办近代企业,还发展河运、铁路、电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总结了洋务派的基本纲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者,尤其是在中国教育由封建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无法估量,但其思想任有封建性,维护的任然是封建王朝。 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洋务运动时创立和统帅湘军,兴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创立“湘乡派”;镇压太平天国,攻克天京。 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史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其思想过于封建,维护的依然是封建王朝。 奕 :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名王重臣,封恭亲王。 领导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建议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使清朝外交开始步入正轨并打开新局面;挽救清朝的危局,迎来同治中兴。但其思想任有封建性,维护的任然是封建王朝。 此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和谭嗣同的评价,可以互相借鉴。共同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康有为: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官至工部主事,孔教会会长。 公车上书;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教训;创办强学会;主持广州的万木草堂;百日维新反对专制体制,主张君主立宪;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梁启超:晚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公车上书;著作《变法通论》;在长沙时务学堂人中文总教习;主笔上海的《时务报》;百日维新;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伟大的爱国者,但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但同时,他更是一位著名学者。在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严复:清末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翻译了大量西洋学术名著,代表为《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图存的思想;先后出任多校校长;主办天津的《国闻报》和湖南的《湘报》;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近代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翻译巨匠,教育家。辛亥革命后,党附袁世凯,卷入洪宪帝制,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终身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於当时,更致聚讼于后世。 谭嗣同:晚清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 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白日维新。 爱国志士。 光绪:晚清皇帝。主持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主战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政治: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者,变法是失败了,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经济:接受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文化教育: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使知识分子扩大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 全民教育: 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 教育, 以普 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 是社会摆 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 要选择, 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质量 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终身教育: 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 的,它在时 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 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 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 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 育。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 是教育整体的变革。包括教育 制度、 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 现代化是核心。 简答和论述: 1. 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 的方向 ; (2)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 更全面、更深 刻的影响 ; (3) 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 (4)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 2. 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 (1) 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 (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 名词解释: 1. 2. 3. 4. 5.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 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 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 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教师是指有意识地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 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 有系统、 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将受教育者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 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 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 者。 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性 别、不分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广义包括不分年龄、 不分 6. 7. 8. 9. 10. 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人的个体发展: 指个 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 长, 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 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 等的发展。 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非正规教育: 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 织、有系统的学习活 动。 非正式教育: 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 过程。 是有组 是无组织、 无系统的终生 11. 12. 13. 14.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和引领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孕育着薪火相传的希望。然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名篇成百上千,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全部涉猎,更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了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研读教育名著,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努力为大家提供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后浪推前浪的、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幼儿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古代的初创到现代的奠基和发展的演变历程。早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一词并未出现,与其对应的是“蒙养”,即教育童蒙之意。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前551一前479)非常重视人的早期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被记载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孔子的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理论书,它上承孔子、子思、孟子还有荀子的哲学与教育学说,下启秦汉以后儒家、经学家,尤其是教育家的思想,影响至深,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思想已关注到国民受教育的重要性,也关注到了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在这之后,颜之推(531—59O)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更为明确。他的《颜氏家训》原本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其意义早已超过训诫颜氏一家门内,堪称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庭教科书,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都在探索幼儿教育新路上矢志不渝、躬行实践,把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结起来,研究和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中通过对儿童期的意义探索及对儿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的经典描述与概括,积极探索科学化的儿童教育。陶行知(1891—1946)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提出过很多进步的教育主张,如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他论述的创造教育思想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综上所述,近现代幼儿教育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外国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这一时期,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还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构想。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约35~约95)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要注重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自5世纪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文化和教育几乎为教会所垄断,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当时宗教教义认为儿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幼儿教育思想发展很缓慢。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许多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研究。总体上看,这些观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幼儿教育思想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西欧社会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提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条件,开始逐渐重视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拓展,促使我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展。本文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演进,略作梳理。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小孩察物学堂,由牧师夫人或女传教士任教师,招收牧师、教徒及中国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进行知识启蒙教育,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色彩。据著名传教士林乐知统计,到1902年,教会在华建立的学校中有小孩察物学堂6所。其中,1892年,美国监理工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创办幼稚园教师培训班,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幼儿师资培养机构;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牧师楼举办幼稚园并创办识字培训班。教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基础。 2 湖北幼稚园是近代国人主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1903年9月,由张之洞挈画、端方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正式开办,聘请日本人户野美知惠为园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招收5至6岁幼儿入园,保育科目设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2015-01-30 摘要:中国学前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变革始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线。文章介绍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课程,启示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史

英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在封建社会里,英国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受教育的只限于封建统治阶级,而且完全是家庭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革命后,随着大机器生产的产生与发展,英国的早期教育也应运而生。1800年,英国出现了私立儿童保育机构,由年长的妇女担任教师,称为“保姆”,它是英国早期教育的雏形。 19世纪初期,英国才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发起人是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儿童的许多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欧文认为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精神非常重要。在幼儿学校中教师和儿童经常进行关于自然、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谈话。欧文反对在幼儿学校里用当时的教科书来教儿童,因为这些教科书里充满了宗教思想,对儿童是没有益处的。幼儿学校的教师由工厂里年轻的工人担任,欧文认为虽然他们没有教育学的素养,但都能关心和爱护儿童。1818年,欧文亲自去瑞士,参观了裴斯泰洛齐和费伦伯格的教育实践。回来之后,他便提倡“新法”,在校内装备玩具、图画、模型、地图和安全卫生的动植物等设施,并注重体育活动。1818年,兰斯登侯爵及布鲁姆勋爵等英国上流社会人士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开办了第二所幼儿学校,并邀请欧文幼儿学校教师布坎南担任校长。1820年,怀尔德斯平夫妇又在斯平脱场开办了第三所幼儿学校。后来幼儿学校被纳入英国学制系统之内。1824年,英国“幼儿教育协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幼儿学校的发展。 产业革命前,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不管不问,认为幼儿教育是一种纯慈善事业。所以,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快。英国自1833年开始实行从国库拨款的教育补助政策。1840年后,幼儿学校开始从这项政策受益。但同时,英国政府对幼儿学校的设施、设备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了控制。 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60年代后,英国的福禄贝尔幼儿园因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一度受阻。70年代后方踏上坦途,此外,自引进福禄贝尔幼儿园后,英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两种制度并存局面:一种是幼儿学校及收容幼儿的小学,仍以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另一种则是幼儿园,以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为对象。但在19世纪,英国也出现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

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传奇故事

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传奇故事 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传奇故事【张作霖】有一天,张作霖外出遛早,刚走到一个拐弯处,突然传来一声吆喝:“卖包子啦!”张大帅吓了一跳,不禁暴怒:“给我抓起来,毙掉!”大帅亲自执法,砰!朝天开了一枪,小贩吓得几欲瘫掉。大帅很得意:“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我们的电视台是全世界最脏的。哪一次对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帮忙?,哪一次没有?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表决开除刘少奇党籍,只有一个人投了反对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我不怕站在对立面,将来终有一天,会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崔永元帅哥呀\(^o^)/~ 蒋纬国,出任装甲司令时,正逢雨天,一个女人摔倒在泥水里,几名军官见了,哈哈大笑。蒋纬国看到后怒不可竭,他从屋子里冲出来,喝令这几名军官到雨中罚站,痛斥他们说:你们是军人,是男人,是保护女人的,可你们表现得太不男人了……骂完后,蒋纬国又关自己一个小时的禁闭,惩罚自己管教不力。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27岁;林损,27岁;周作人,33岁;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校长是蔡元培,50 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这个年龄,搁现在许多人还是“啃老一族”,而前

辈们已经成为大师了。晏马太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了。他是美国传教士,1847年来到中国,那年他28岁。此后一直住在中国,直到69岁老死上海。41年间,他传教、兴办教育、在战乱年间救助伤亡,做过不少好事。在他的年代,外国传教士常常被中国人视为恶魔,他肯定也遭受过不少非议,还曾经被小刀会囚禁,但他却一直没有离开。民国之初,民众对剪辫抵触情绪极重。冯玉祥部下士兵拒绝剪辫,于是他亲自提枪监视剪辫。士兵们嚎淘大哭剪掉了辫子。未过多久,冯玉祥招兵买马,最关键的条件是:剪了辫子的,一概不要。原来他发现,只有拒绝剪辫之人,才是奴性入骨,唯命是从的人,才是最适合于打造暴力机器的不要招惹金牛座!!! ~~~你懂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毕业证#,北洋大学堂(现在天津大学)颁发。明治维新中期,日本政府为发展经济,增加原始积累,将女性成为政府振兴国家经济的工具。一批又一批被称为“黄色娘子军”的日本妇女,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来到了海外。【时光荏苒】1946年,一大群女学生穿过天圌安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照片曾一度挂在天圌安门上,而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是当时中国的口号。光绪末年,公共租界开始征收轿子税,生意不好的堂子为省钱,未成年清倌人出堂差,就不再坐轿子,而由龟奴肩扛。龟奴肩上铺一条白手巾,清倌人斜坐其上,手扶着龟奴的脑袋,龟奴则双手抱拢妓女两脚。龟奴扛着妓女招摇过市,成

中国近代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着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着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着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1942年4月在成都成立第三飞机制造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