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2020·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社会财富好比一块蛋糕,把蛋糕做大固然重要,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财富的增加,也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下列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准确的是( )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按劳动的数量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③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④是社会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①③表述正确。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故只表述按劳动的数量分配不恰当,排除②。④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排除。故本题选B。

2.(2020·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股权激励最为津津乐道的非华为莫属了,任正非拥有公司1.14%的股权,华为的96768名员工共同分享98.86%的股权。股权激励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馈。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华为的股权激励( )

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②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③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④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股权激励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馈。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华为的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①④符合题意。华为的股权激励不是集合证券投资方式,②错误。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不是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0·湖北荆门两校联考)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9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467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1%;人均财产净收入1321元,增长1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71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7%。从中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居民增收结构改善②按要素分配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的主体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④各项降税减负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居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材料表明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来源多样化,从中可以推断出我国居民增收结构改善,①符合题意。人均转移净收入的增长表明各项降税减负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居民增收,④符合题意。按劳分配仍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主体,按要素分配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的主体的说法错误,②排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排除③。故选B。

4.(2019·贵州安顺二模)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将原来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450万元用作科研经费”的规定调整为800万元/人,并全部用于个人支配。与此同时,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其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关于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奖金调整所产生的效应,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提高②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创新活力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④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

A.②-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③-②-①

答案 B

解析②排在第一位,依据题意,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奖金调整,可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创新活力;①排在第二位,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创新活力得到激发,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提高;③排在第三位,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提高,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②-①-③。④错误,因为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奖金调整是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其结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B。

5.(2020·安徽蚌埠二中期中)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原来的500万元/人提高至800万元/人,并且奖金全部授予获奖人个人,其他奖项也把奖金额度提高50%。提高科技人员奖金额度是基于( )

①按要素分配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提高科技人员奖金额度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③正确。按要素分

配会拉大收入差距,①错误。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6.(2020·全国名校大联考)2019年7月24日,人社部官网更新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数据显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2480元,为全国最高;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24元,为全国最高。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属于发挥好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职能②是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表现③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公共服务均等化,②不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关系,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2019·天津静海区联考)股权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来激励特定员工的一种方法,当被激励对象满足激励条件时,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享有股东权利。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①会让被激励对象每年固定享有一笔红利收入②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③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当被激励对象满足激励条件并持有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后,他就可以享有股东权利,享有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分配收入的权利,然而,只有当公司有盈利时,他才可以获得红利收入,不能保证每年都有分红,①错误,不选;被激励对象通过股权获取的收益属于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不属于劳动收入的范畴,②入选,④不选;被激励对象持有本公司股权成为公司的股东后,个人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就会联系得更加紧密,这样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③入选。答案为C。

8.(2020·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8月4日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应研究确定合理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确保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此举有利于( )

①保证残疾人的生活更加宽裕、更加幸福安康②通过初次分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残疾人收入同步增长④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各地应研究确定合理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确保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此举有利于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残疾人收入同步增长,③④入选。题干中举措无法起到保证作用,①错误。题干中举措属于再分配,而非通过初次分配,②不选。故本题选D。

9.(2020·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偏大,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反映,为此,需要( )

①树立“共享”“共富”理念,推进收入分配改革②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机制,强化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力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切实保护低工薪劳动者权益④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针对我国居民不合理收入差距仍然偏大的情况,国家必须推进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①④正确。强化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力,这是完善再分配体制机制,②错误。切实保护低工薪劳动者权益,这是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机制,③错误。故本题选B。

10.(2020·河北廊坊高中联合体联考)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如图)。为了使图中A的面积缩小,政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投资收益②实施精准扶贫,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③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完善分配制度,消除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题干主旨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投资收益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主旨可知,为了使图中A的面积缩小,实际上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所以政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实施精准扶贫,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③

符合题意。收入分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④中“消除”的说法错误。故选C。

11.(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下图是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如想降低基尼系数,需要(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一般数字越大,则反映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

①健全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③积极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增强其信心,鼓励投资理财④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按要素分配,可以激发社会财富创造,但不利于社会公平,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从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表明需要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应该通过再分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②④正确。“积极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增强其信心,鼓励投资理财”强调了居民投资理财,与降低基尼系数没有直接关系,③排除。故本题选D。

12.(2020·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中共中央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措施我国将再解决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下列传导过程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脱贫致富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技术致富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兜底脱贫④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并不都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而脱贫致富,①传导错误;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脱贫致富,但不能同步富裕,④传导错误;②③传导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

二、非选择题

13.(2020·黑龙江牡丹江三高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一改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开始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使权、责、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热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肯定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是鼓励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一大进展。

如今,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显著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回答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答案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设问指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实际是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本题可以从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角度思考分析。

14.(2019·山东烟台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五年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表如下。

入群体超过4亿人,但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就要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从国际经验看,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居民收入增长,还受分配、财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另外,还应该注意到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尚不够稳定;有些人的收入可能因工作变动、失业、家庭变故等不确定因素而受

到影响,甚至成为低收入者。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

答案(1)①我国GDP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近五年的中高速增长,在GDP稳定增长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近五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②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2)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制度保障。③运用好财政、税收政策,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关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稳定乃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保障。

解析本题第(1)问属于图表信息概括题。依据图表2014~2018年GDP的增长速率可知,我国GDP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近五年的中高速增长;横向比较可知,在GDP稳定增长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近五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第(2)问属于措施类试题。可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运用好财政、税收政策,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关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依据材料中“有些人的收入可能因工作变动、失业、家庭变故等不确定因素而受到影响,甚至成为低收入者”,学生可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稳定乃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保障角度作答。

经济生活第七课收入分配公平易混易错知识解析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易混易错知识点 1.生产决定分配 在书制为主休、务艸所右 制经侪共同发展 决是 _______ 按苛分配为主休"*种 分配方式并祥 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 根本原因。 (1) 按劳分配乂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 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 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 问题,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 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3 •按要素分配 (1)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 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生产 决宦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决富

解惑2按要素分配祠E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 (3) 意义 ①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 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 济发展。 解惑3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 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 素分配等。 解惑4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直接原因是基本经济制度。 解惑| 5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 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按土地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等。 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解惑7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营 利状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消费品的分配必然存在差异。 解惑8要分清楚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个人收入的分配(含解析)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分钟7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2.2019年1月1日起,国家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是我国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实现社会公平要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4.民营企业H公司,开始按股分红多,造成老员工持股分红,不干活到处旅游。后来探索出劳动与股权3∶1的分配方式,这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资本分配不利于企业财富的创造 C.保持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D.分配向劳动倾斜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解析】选D。该公司在分配上开始时向资本倾斜,结果不利于人的积极性调动和企业发展,后来分配上向劳动倾斜,促进了企业发展,说明分配向劳动倾斜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D项正确。该公司是民营企业,A项“按劳分配”不符合题意;材料并不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促进财富创造,B项有误;C项不符合题意。 5.2019年我国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这些举措( ) ①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绝对公平 ②尊重知识、人才和创造,有利于调动和鼓励劳动者创新创业 ③有利于提高效率,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④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这些举措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体

备战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易错题07经济生活之收入分配含解析

易错点07 经济生活之收入分配 易错题【01】不能正确理解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与劳动所得 易错题【02】混淆承包经营收入与土地流转收入 易错题【03】混淆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易错题【04】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理解不清 易错题【05】不能正确认识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 易错题【06】不能准确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易错题【07】混淆税收的基本特征 易错题【08】混淆偷税和骗税 01 不能正确理解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与劳动所得 (2018海南,1,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警示】按劳分配的产权主体必须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动

要素分配是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均属于劳动所得。 【问诊】按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及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中,其形式是工人的工资、津贴、奖金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中的劳动收入等.①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企业的所有制性质.②错误;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③正确;农民承包土地自己经营属于按劳分配,但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则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④正确. 【答案】D 1.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农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民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②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③农民的工资和土地租金都属于劳动收入 ④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材料中的企业属于民营企业,不属于公有制经济,所以农民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精品文档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 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 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 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 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全面理解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时政解读: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 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 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 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

精品文档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根本因素:生产力 探究活动二:认识按劳分配 情境一:在某国有企业车间里,初级技工,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请假,月工资 2000元。 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工资自然高,月工资5000元。 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3200元。 他们的工资收入属哪种分配方式?他们的工资为什么高低不一?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掌握按劳分配的范围、基本内容 和要求,理解什么是按劳分配。)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按劳分配的含义: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 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 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 分配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地位:基本原则、主体 情境二:该车间由于业绩突出,获奖金6000元。你们来出出主意,这笔奖金 该如何分配? 甲:我干得少,平均分配,我可能多得些。 乙:我可没少出力,可不能少了我的 丙:我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好能对我的技术和工作有所体现。 学生回答: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 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2.效率与公平的不一致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处理方法:1.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3.既要落实分配制度,又要提倡奉献精神。4.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3)国家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的原因。2.分配政策。⑵分配政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所以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热度★★)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共同决定分配方式。 4.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5.我国坚持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按劳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7.按劳分配收入就是指劳动收入。 8.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9.股票所得的股息分红属于按劳分配。

10.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11.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12.财产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 1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14.在私营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15.收入分配公平就是指要消除收入差距。 16.初次分配的主体和再分配的主体都是政府。 17.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 18.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19.居民财产性收入多元化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0.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标准是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21.提高最低生活标准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2.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高考热度★★★★) 23.财政收入就是指税收收入。 24.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5.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盈余,属于财政赤字。 26.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一定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7.收入分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8.国家财政收入应该越多越好。 29.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现了财政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0.国家增加对西部地区的建设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2020·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社会财富好比一块蛋糕,把蛋糕做大固然重要,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财富的增加,也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下列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准确的是( )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按劳动的数量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③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④是社会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①③表述正确。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故只表述按劳动的数量分配不恰当,排除②。④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排除。故本题选B。 2.(2020·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股权激励最为津津乐道的非华为莫属了,任正非拥有公司1.14%的股权,华为的96768名员工共同分享98.86%的股权。股权激励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馈。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华为的股权激励( ) 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②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③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④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股权激励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馈。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华为的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①④符合题意。华为的股权激励不是集合证券投资方式,②错误。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不是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0·湖北荆门两校联考)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9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467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1%;人均财产净收入1321元,增长1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71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7%。从中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居民增收结构改善②按要素分配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的主体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④各项降税减负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居民增收

2021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含解析)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难易度生产决定分配 1 中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 易 中、易、中、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4、5、6、13 中、中促进收入分配公平7、8、9、10、14 中、中、中、中、难兼顾效率与公平11、12、13、14 易、易、中、难 一、选择题 1.2018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上述改革的依据是()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能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国有企业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联动,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这样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③符合题意;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但是人们收入差距过小不利于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①说法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 2.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D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的获得感,提高技术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②③符合题意;这一政策属于初次分配,①不符合题意;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激励人们学技术,提能力,但不能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④说法错误。 3.国家注重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薪酬向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经单位同意,他们还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甚至可以离岗从事

2021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核心素养术语必背 1.政治认同:通过对国家分配政策的理解,明确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2.科学精神:通过对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认知,明确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和措施。3.法治意识:通过对分配制度的认知,理解依法获取收入的意义。 4.公共参与:通过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解,为我国社会公平的维护提出相应建议。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知识体系

考点一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 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形式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 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 必然性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作用①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1.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二、按要素分配 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类别对应形式 按要素分配 按劳动 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 收入 按资本 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 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技术 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收入 按管理 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作出贡献从 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1)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技术要素≠劳动要素 ①技术也是劳动成果,按技术要素分配,很容易与按劳动要素或按劳分配混淆。②按技术要素分配时,付酬方付出报酬的依据、凭据是技术要素对企业经营的作用,而不考虑进行技术创造所耗费的劳动量。 (2)在公有制经济中,科技人员的收入主要是按劳分配所得。此外,还有属于非按劳分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7个人收入的分配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规范练7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葫芦岛模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表明( )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C.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环节 D.生产的方式决定于分配的方式 2.(2021·广东东莞模拟)某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获得3 000元,他还以自己的专利技术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5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2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79 760元、20 000元 B.78 260元、20 000元 C.79 760元、17 000元 D.56 000元、3 000元 3.某村老李2018年以前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25 000元;2019年以来,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月拿到4 000元工资。对材料中涉及的分配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 ①老李的年纯收入25 000元属于按劳分配②每亩800元土地流转费属于按劳分配③每月4 000元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④每月4 000元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1·河南洛阳模拟)2021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这样做( )

202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练习: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河南省延津县高级中学)

202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练习: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河南省延津县高级 中学)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实行的决定因素是() A.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AB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选择题

近年来,自由职业者在网络平台上出租私家车、出售自家厨房制作的菜肴等“零工经济”现象日益兴盛。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出租私家车获得的收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零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费结构调整 ③“零工经济”有助于实现灵活就业,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④“零工经济”的出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释放经济活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将私家车进行出租,获得的收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题肢①正确;“零工经济”可以实现灵活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但与促进社会公平无关,也与消费结构调整无关,故排除题肢②③;题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选择题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三位中国农民工作为封面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劳工的勤奋和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当前,我们正在为“中国制造2025”努力,就应该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这需要国家() ①要求人们增加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

高中政治一《经济生活》第3单元第7课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效率和公平的含义,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的意义. 能力目标: 能辨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初步掌握解决社会经济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能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立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又能保证共

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教学难点:效率和公平的含义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旧知巩固: 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地位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4.按劳分配有何作用? 5.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对于收入分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收入差距过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第二课时要学习的内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了解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识记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2.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明确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 3.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握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具体措施。 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在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什么意义?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再分配中如何注重公平? 4.什么是效率?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如何? 5.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知识清单(人教版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知识清单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理论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根本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必须实行这种分配制度 ③直接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重要原因: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⑤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1)必然性 ①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重要性: ①提高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什么?(实际上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①总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统一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公平;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对立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公平强调产品的分配和使用,效率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 5、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高考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题组一基础小题] 1.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初次分配中国家应该( ) A.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B.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C.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D.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答案C 解析设问要求是初次分配。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在初次分配中国家应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C正确;A与设问要求不符;B、D是再分配的措施,排除。 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承包集体土地种水果获得的收入③李某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形态下的一种分配方式。故②④属于按劳分配。①③均属于按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选C。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允许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②鼓励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流转③取消医保户籍限制④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取消医保户籍限制属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不符合题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属于财政对资源进行配置,④不符合题意;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答案选A. 4.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总体偏低,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再次分配力度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这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应该()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

个人收入的分配-2021届浙江高考政治判断题专项训练

专练07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提示】F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个人消费品,是指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务项必要扣除(如国家税收、企业成本与利润)之后的个人消费品部分,不是分配全部社会财富。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示】F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左原因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根本(最终决泄)原因是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按劳分配存在于我国各种经济形式。 【提示】F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分配对象是个人消费品。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提示】F按劳分配 5.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提示】F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福利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持股分红等收入都不属于按劳分配。 6•按劳分配就是等呈的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提示】F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等量的劳动中还要考虑劳动的质量。 7.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示】T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都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J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提示】F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提示】F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不是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是不是意味着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劳动者的等量劳动可以得到等量的报酬. 【提示】F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所以,等量劳动在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企业的报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6·巴中零诊]某村民今年将自己承包的50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担任技术员,合作社按每亩地800元的标准给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并按月支付劳动工资。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流转的做法有利于() ①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④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流转的做法,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②正确;此举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③正确;此举并没有改变我国的所有制结构,①排除;此举只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但并不能解决分配不公问题,④排除。 2.[2016·洛阳期中]目前,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多来自于房地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和信托、基金和保险等。这种经济现象说明,在我国()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③经济建设资金充足④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且风险不断降低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多来自于房地产、银行理财等,这些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正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元化,说明我国居民财产配置多元化,②正确;个人收入增加并不能说明国家经济建设资金充足,③排除;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④排除。 3.[2016·遵义联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③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终奖金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除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之外,其他的收入都属于非劳动收入,①②当选;③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④属于按劳分配,排除。 4.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法律明确规定,科研单位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科技成果收益留归科研单位,同时,保障了科研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同步训练 新人教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C.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时间分配 D.按劳分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直接的原因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收入来源爸爸在国有机械厂的工 资收入 妈妈经营个体服装店获 得的收入 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 收入金额36000元60000元50000元 ( ) A.50000元、110000元、36000元 B.36000元、50000元、110000元 C.36000元、110000元、50000元 D.96000元、11000元、60000元 4.右边漫画反映的是影响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 A.确保工资水平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 B.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采取强制措施,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发挥财政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 )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③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 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问题导学 社会财富好比是一块大蛋糕,把蛋糕做大,靠的是劳动创造;而切分蛋糕那么是一门学问。毕竟是“众口难调〞,因而要想分得合心合意、合理合情,不依据一定的制度,不坚持一定的原那么是难以办到的。那么对“收入〞,我们将按什么标准去分配呢?怎样的分配制度才能表达国情、表达尊重劳动呢?这就是本节所要答复的问题。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问题2: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根本内容是什么? 问题3:按劳分配有何作用? 问题4:为什么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

制,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知识梳理 1.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 □01生产决定分配,□ 0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 03根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 0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01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那么。 中□ 02公有制经济中, (2)根本内容和要求:在□ 03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04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 05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06生 产力的开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根底;社 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 07直接原因。 劳分配的□ (4)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 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 08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起,有利于□ 性,鼓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09提高劳动 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开展。 (5)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 10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认,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