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非连文本“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练习及答案

中考非连文本“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练习及答案
中考非连文本“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3题。(共12分)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文本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乙】后来,随着温

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規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本一第⑥段总结了月球与地球相伴相护的关系,突出了地球对月球的作用。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月亮看起来明亮而又有暗斑,是因为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

E.文本一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12.文本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4分

13.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月球的结构,【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11.B D(一项2分,共4分)

12.第①段提出月球起源、月球与地球关系的问题;第②段先指出“同生说”和“捕获说”缺乏科学依据,然后由“大碰撞说”对月球形成的解释,得出月球“像是地球的‘女儿’”的结论;第③段用岩石样品检测结果,确证了“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意思对即可。第①段,1分;第②段,2分;第③段,1分。共4分)13.文本一重点说明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不必详细说明月球的结构,所以【甲】处略写。文本二的主要内容是揭示月球岩石的秘密,月球结构的组成及形成过程与月球岩石有密切关系,所以【乙】处详写。(意思对即可。【甲】处【乙】处各2分,共4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

月球——地球的伙伴.doc

月球——地球的伙伴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月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转公转周期;月相的形成和变化规律。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的标题明确点出“月球是地球的伙伴”,强调了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同时也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天体之一,是人类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天体。本篇内容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即:宇宙、太阳系、地球、月球,然后过渡到自转、公转来具体学习地球上的知识。本课题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月球(介绍月球环境);月相及日月食;月球与潮汐;限于时间,日月食与潮汐部分内容本节课不讲。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月球的概况;尝试解释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等于月球自转的周期;能解释月相是如何形成的;能阐述一个朔望月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不等长的原因;能说出新月、上弦、满月、下弦四种月相的见月时间段和当时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二)方法与过程通过“嫦娥”问题的“头脑风暴”式讨论,说明月球的概况,并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通过模拟活动,主动获取“月球绕地公转和自转周期同步”的知识点;通过诗和画中与月相有关的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素养的提高。[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与月球相关的诗词、漫画,自觉关注自然与生活,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在模拟演示、观察flash动画、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月相的形成和随日期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2、难点:不同月相呈现的时间及在天空中的方位。四、教学安排1课时。潮汐、世界各国对月球探索的经历和计划等拓展内容,放到下一课时教学。在地理专用教室内上课,利用其空间大和有活动的投影仪光源,可以模拟月相的形成。课前播放学农中的照片(有趣的劳动场景、同学们用望远镜观察月相的照片及通过望远镜拍的月球照片)和歌曲《明月几时有》,营造学习气氛。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学生谈谈学农时于旷野中站在月光下的感受。作为现代城市人,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有心境去静静感受月亮,有了不久前的经历,同学们感触多多,会说出诸如静谧、清凉、纯洁等美好而诗意的感觉。(二)新课教学1.在请数个学生谈了感受后,教师追问:真是如此的诗意吗?如果真让嫦娥不加防护地站到月球上,她的生命可能受到哪些威胁?(以前曾经这样问:“嫦娥飞天后的境遇如何?”,但效果不好)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如热死、冷死、自爆、寂寞、相思、老死、被砸死、掉到环形山里摔死、因月兔死了她悲痛而死等等;然后请同学们就“死法”思考分类,得出直接或间接的死因:缺大气和水,这恰恰是地球上形成生命的物质条件,反衬出(将课本中专题3、4、5的标题进行串联):“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太阳系”“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设计思想】围绕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将新旧知识融合到一起,既了解月球的自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 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 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 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 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 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

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 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 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 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 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 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 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 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 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 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 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科学素养达标练习(一) 教科版 有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科学素养达标练习(一)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测量距离大小时,除了用尺测量之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测量。 2、_____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是改变影子的_____特点。 4、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_____。 5、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6、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_______。 7、地球陆地表面有______、______等水体类型。 8、我们通过制作地球______海报,更能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恒星。() 2、月亮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3、日晷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一致的。() 4、太阳位于南面,影子位于北面。() 5、月亮、镜子和太阳都是光源。() 6、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8、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8、地球仪上的黄色代表海洋。() 10、给月球涂的是红色,因为月球给人们的感觉比较冷。()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会发光,月亮不会发光 B.月亮有盈亏现象,太阳没有 C.太阳离我们近,所以看上去总是圆圆的。 2、记录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 A.柱状图 B.折线图 C.维恩图 3、使用日晷测影子的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②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

高一地理地球的伙伴---月球-重要知识点

专题二地球的伙伴---月球 重要知识点 1、因为月球引力 小 ,所以月球表面 基本没有大气和水、无声、全天漆黑,昼夜温差大 。 2、 环形山 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这可能是 陨星撞击 或 火山爆发 形成的。 3、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的 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自转和公转方向也一致 。 4、 恒星月 是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的时间,其公转周期为27.32日。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这样循环一个周期,叫做一个 朔望月 ,平均时间29.53日。 5、在下列方框内填入月相的名称(思考:各月相月出月落的时间..........)

月相变化规律: 视觉形状 是每次新月/满月都会发生日食/月食) 7、连续两次涨潮(或两次落潮)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8、当日、地、月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即新月和满月时(填月相名称),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 9、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即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填月相名称),太阳的引潮力 会削弱月球的引潮力,形成小潮。 10、人类可以利用潮汐的规律进行捕鱼和晒盐,利用潮起潮落发展滩涂水产养殖,还可以利用潮汐发电。(思考:①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②潮汐对污染物排放有什么作用?)

会考真题 1.中国探月工程目标实现后,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地理事象是() A.五星红旗迎风飘扬B.大量环形山C.蔚蓝色的天空D.电闪雷鸣2.月球是人类探测宇宙和星际航行的第一站。按天体类型划分,月球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彗星 3.地球上见到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月、地三者() A.大小不同B.发光亮度不同 C.相对位置不同 D.平均密度不同 4.报刊所示日期这一天晚上出现的月相是()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D.下弦月 5.“嫦娥一号”传回第一幅三维月面图像,图像显示月面布满了山,这种地形的成因是。 6.从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考虑,我国正在研制的“月球车”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是

沪教版 高中地理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专题二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月球 (一)月球的概况 1、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体积是地球的1/49,质量是地球的1/81,引力是地球的1/6。引力小,无大气和液态水,只有两极有固态水。月球表面上大气压力较小。由于月球表面上没有大气,所以气温日较差大,太阳光笔直照射,无法传播声音,易受陨石撞击而留下环形山。 2、月球地貌 环形山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最大的环形山是贝利环形山。 (二)月球的运动特征 月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不停地绕地球公,公转的周期为27.32日,称为恒星月。 恒星日指月球在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要的时间,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以恒星为参照点,月球中心由西向东连续两次通过某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叫做恒星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即为月球公转的周期。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和方向是一致的,均为自西向东。所以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 二、月相 【内容要点】 识记 ◆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 ◆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 理解 ◆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 ◆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出现的规律 ◆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

简单应用 ◆对某一次日食或月食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 综合应用 ◆用月相变化原理解析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月相的描述 ◆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 (一)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相 月球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即为月相。 2、月相成因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月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 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 阳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导致月球朝向地球并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视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而定。它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①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 ②地球上观测月球的方向。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相变化规律 (1)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背着阳光,我们看不到它,这是新月,俗称朔。新月发生在农历初一。 (2 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能被太阳照到一半,我们就能看到半边月亮,这是上弦月 (3)当月球转到太阳相对的另一边,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且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全部被太阳照亮,我们能看到整个月半球,这叫满月,俗称望。满月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知识点复习+答案月球部分

月球(知识点+答案) 一、月球概况 1、月球与地球环境的差异有哪些? 2、说出月球表面地形特征?月球表面起伏不平(肉眼看月球, 较明亮的部分是高原山地,地势较高;较阴暗的部分为平原、盆地, 地势较低、俗称“月海”),环形山密布(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 3、月球运动的方向、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月: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27.32日(月球绕地公转一周360°所用时间) 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 29.53日(月球公转360°+29°所用的时间) 4、如何理解月球的“同步自转”?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27.32日,且方向一致。因此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 恒星月 朔望月

二、月相变化 1、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绕地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在月球绕地公转一周的过程中,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读图说明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日食和月食 1、简述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主要类型?主要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而产生的。 “日食”原理:当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时,月球如果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食。(或者: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食) “日全食”原理:当日地月三者的中心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全食? “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月食”原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后”,地球介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并遮住了太阳,这时就会出现月食。(或: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地球在中间遮住了太阳) “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 2、日食一定发生在“新月”,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但为什么每个月的新月或满月并不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初一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太阳落山后,能看到的月相位置 黎明,能看到的月相位置

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从容说课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宇宙中,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且最大的恒星,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卫星,地球与宇宙环境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更突出地体现在与这两个天体之间的关系上。本节课在第一课对宇宙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考虑,由远而近,由间接而直接来讲述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关系,且重在太阳、月亮对地球,对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上。 本节课共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又包括两个问题。教材首先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有关太阳辐射的知识:其一,什么是太阳辐射;其二,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多大;其三,为什么太阳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这部分内容因牵涉到物理学方面的许多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就问题说问题,不宜引得过深,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其次,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着重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两方面来说明。这一部分课文中安排了一幅“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来综合分析。 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分两个问题来介绍:其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这部分知识浅显易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相关图片、资料来完成;其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应着重从分析“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示意图来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的影响,可结合课文适当补充些资料来完成。 三是月相及其变化,这是本课的难点,但教材作为选学部分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具体情况来处理。 本课教材在第一单元中有总领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后面各章节和人地关系的基础,因而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借助三球仪、自绘图或挂图,并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投影仪、图1.9、1.10、1.11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高中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地球的伙伴-月球教学案

地球的伙伴-月球教学案 一、月球 1.月地平均距离:38.44万千米 月球与地球比:半径 R=1/4;体积 V=1/49;质量 M=1/81;表面重力加速度 G=1/6 *无大气――无声;无天气现象;昼夜温差大(127℃~-183℃) 2.月貌: ①高原与平原(陆和海)――风暴洋、雨海、澄海、静海 ②环形山和月坑密布――正面>1km有33000个;成因――陨星撞击;火山 3.月球的运动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7.32日(恒星月) (2)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公转相同(同步自转) 二、月相 1、月相类型与出现日期 2、月亮升落时刻――新月:与日同升同落(6时升,18时落) 上弦月:日落月亮上中天(12时升,24时落) 满月:与日此升彼落(18时升,6时落) 下弦月:日出月亮上中天(0时升,12时落) 3、月亮的亮面朝向――农历上半月:亮面朝西(日落时看) 农历下半月:亮面朝东(日出时看) 4、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日(朔望月) 5、历法――农历规定:新月即朔,为农历初一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按农历的月日计算安排的。三、日食与月食 △在月球本影、伪本影、半影内分别看怎样的日食?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月食原理 思考:1、月食都在什么月相时发生?日食呢? 2、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发生日食和月食呢? 四、月球与潮汐现象 1、月、日引潮力 月球引潮力的概念:月球引力和地球绕地月系公共质心运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 引潮力的大小:(F=2Gmr/d3)太阳引潮力/月球引潮力=1/2.25(2700万/3903=1/2.25) 2、潮汐周期:12小时25分(半个太阴日) 3、涨落潮时刻:月亮中天高潮,每天延后50分钟 4、大潮和小潮:朔望大潮,弦月小潮 【例题】读部分月相变化图,填出下列内容: (1)A处的月相为_____上弦月____。 (2)B处月相出现的日期为农历___十五、十六___。 (3)大潮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____B___(A或B)处。 (4)A处月相,月亮大约在什么时候落下?__子夜0时_。 讨论:今天是农历初八,现在黄浦江正在涨潮还是落潮? 【例题】2004年2月5日元宵节,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一些捡拾鸟蛤者突遇潮水快速上涨而被困海滩,造成21人死亡,失踪人数不详的重大事故。 1、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当日午后的高潮应出现在当地时间…………………………………………………………………………………………( D ) A、18点 B、20点 C、22点 D、24点 2、莫克姆湾海滩当日的潮为大潮还是小潮……………………………………( A )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一.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 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 二.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地球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1.2.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9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问题:请学生判断下列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过关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判断题。 1、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子一定都一样。(×)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短。(×) 解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3、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解析: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方向是自东向西的,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环绕地球一圈。 4、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均匀。(×) 5、我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式。(√) 6、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跳跃要比在地球上跳得高。(×) 二、选择题。 1、一个月中我们每天看到的月相都不相同,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月球始终有一半被太阳照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因此每天看到的月相也不同 B.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大小每天都不一样 C.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被地球挡住的部分每天都在变化 2、像蜡烛、电灯、太阳等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 B )。 A.恒星 B.光源 C.能源 3、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比,(A)。 A. 更远 B.更近 C.不确定 4、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B )。 A. 火山 B.环形山C、海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在地球上看帆船行驶,能始终看到桅杆和船体同时现 B. 当帆船进港时,先看到船体,再看到桅杆 C. 当帆船进港时,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 6、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C )。

A. 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C、四分之三 7、农历下半月月球的亮面在(B )。 A. 右侧 B.左侧 C. 正上方 8、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B)。 A. 气候说 B.撞击说 C.火同喷发说 三、简答题 1、请你简要说一说,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它们的大小差不多? 解答:因为月球距离地球较近,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所以在地球上看上去,它们的大小差不多。 2、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解答:月球的亮面大小不一样,亮面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亮面朝向不一样,上半月朝右,下半月朝左。 四、设计题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地球是圆的。 实验材料:自制帆船、地球仪、水平桌面。 实验步骤: (1)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仪上航行,观察进出港的情况。 (2)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航行。 (3)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以的不同现象,据此推测地球的形状。 实验现象: (1)帆船在地球仪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出港时的情况正好相反。 (2)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航行,则一直能够同时看见桅杆和船身。 实验结论:这个模拟实验证明了人们猜测地球是圆的假设的正确性。 2、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30分钟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总结归纳 目录 一、仰望天空 (1)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 三、影子的秘密 (3)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4) 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5) 六、地球的形状 (7) 七、地球——水的星球 (7) 八、太阳、月球和地球 (8)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6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思考问题:请学生判断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教材第7页图1.6) 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层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很剧烈。 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常出现的一些暗黑的斑点。 问题:①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图1.7)分析太阳黑子“黑”的原因? 答:①因为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它地方温度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问题:②让学生依据(教材第8页图1.9)估算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答:②从图可看出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11年。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 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我们可以

专题6地球的伙伴——月球一课时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月球环境,理解月相的成因并初步掌握其变化规律;了解月食和 日食形成条件;理解潮汐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课前的月相观测活动,增加对月相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与 自然的亲切感;学生通过课上的月相演示活动,理解月相变化规 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 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月相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演示法和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月球环境 【观看月球视频】提问如果嫦娥真的到了月球上,她会有多少种死法? 【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闷死、热死、冷死…… 【教师小结】 【幻灯片显示“月球正面”图片】提问: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学生合作演示月球同步自转】月球有没有自转?月球有没有公转?地球应该转几圈?引出 恒星月概念。 【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月球环境。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是一个寂静、荒凉的世界。 虽然月球上环境恶劣,不能住人,但是月球和地球的关系是非常 密切的。古代月亮是晚上行路唯一的天然照明,我们国家的农历 就是按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那么,什么是月相呢?今天我们 就要来学习月相。 月相及其成因 【展示学生记录表】之前我们布置了一个月相观测活动,并要求大家作好观测记录。现在我 们来看一下几个同学的月相观测记录。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几位同学都实事求是的记录了观测结果,态度十分严谨,这一 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我们每位都进行了月相观测,并把所看到 的月亮画了出来。我们发现有月亮有时是个月牙,有时是个大圆 盘,有的是个半圆。我们把月亮的这种圆缺变化,称为月相。那 么,为什么月亮会有这样的圆缺变化呢? 提示:1、太阳有圆缺变化么?(日食除外) 2、月球是半个球亮么? 3、与哪几个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有关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简单归纳】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明暗两个半球。但从地 球上看来,这明暗两部分的对比,时刻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 由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决定的。 【提问】 你在月球上能听到讲话的声音吗?月球有彩虹吗?(必须要有媒介——大气层)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中考阅读练习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中考阅读练习 (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 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文本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規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