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采空区注浆治理试验工程中的注浆材料和浆液配合比技术探讨

煤田采空区注浆治理试验工程中的注浆材料和浆液配合比技术探讨
煤田采空区注浆治理试验工程中的注浆材料和浆液配合比技术探讨

采空区注浆方案

1、治理方案选择 依据《矿山开采沉陷学》理论及煤矿“三下”采煤经验,结合国内多个采空区治理工程实践,通常采用条带式注浆法和全胶结注浆法。 条带式注浆法是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在采空区形成类似煤炭系统的“保安煤柱”,起着支撑采空区及上覆岩层的作用,该方法材料用量较小,但施工相对复杂。 全胶结注浆法是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按一定孔距和排列方式,布设足量的注浆孔,用钻机成孔,通过注浆泵、注浆管,将水泥粉煤灰浆注入采空区及上覆岩体裂隙中,浆液经过固化,胶结岩层裂隙带,同时采空区的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对其上覆岩层形成支撑作用,阻止上覆岩层的进一步冒落塌陷。全胶结注浆法已在国内多个采空区治理工程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该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安全性高,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易于管理,但缺点是材料用量较大。 两种方法比较,本次注浆采用全胶结法。 2、采空区注浆治理范围 2.1采空区治理长度 治理长度为铁路路线走向上采空区(空洞)实际分布长度。当采空区煤层较厚,地表变形破坏严重,采空区治理长度应考虑增加覆岩移动角影响范围内的治理长度。 2.2采空区治理宽度 采空区治理宽度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①倾斜岩层时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或者斜交: L=D+2B+(2h ctgφ+H下ctgβ‘+ H上ctgγ’) ②水平岩层时: L=D+2B+2(h ctgφ+H ctgδ) 式中:L——垂直铁路中线的水平方向宽度(m); D——铁路路基底面宽度(m); B——路基维护带一侧的宽度(一般为10m); h——上覆松散层厚度(m); H——采空区上覆基基岩厚度(m); φ——松散移动角(°),一般取45°; δ——走向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β‘——下山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γ’——上山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2.3采空区治理深度 采空区治理深度一般不小于采空区底板深度。 4、采空区注浆体积与注浆量 采空区空隙体积为拟处理采空区范围内的矿层体积乘以回采率,并扣除采空区因顶板冒落已经产生的变形。 全胶结注浆治理的实质就是以水泥粉煤灰浆液对采空区空隙体积进行充填和固结。 总注浆量可按下式估算: C V K m S A Q η??? ? ? ? =

用注浆法处理采空区

第28 卷第3 期 2002 年9 月 湖南交通科技 HUNAN COMMUN ICA T ION SC IENCE AND TECHNOLOGY V ol. 28No. 3 Sept. 2002 文章编号: 10082844X (2002)0320019202 用注浆法处理采空区 X 肖永贵1, 肖亚辉2, 曹自强1 (11 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 湖南长沙410004; 21 湖南省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 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 结合耒宜路采空区处理施工实践, 介绍了采空区的探测方法, 阐述了采空区处理方 案、范围的确定, 以及注浆法施工效果检验。 关键词: 注浆法; 采空区; 探测方法; 高速公路 中图分类号: U 41611文献标识码: B 京珠高速公路耒阳至宜章段k207+ 550~k213+ 325 地处重丘地区, 地形起伏大, 地质构造复杂, 煤层 含量丰富。由于煤层开采, 下伏采空区极为复杂, 它 造成的沉降、水平位移对高速公路路堑、路基稳定有 极大影响, 故采空区的处理, 成了施工中的重点、难 点。 1高速公路路线经过采空区的探测方 法 由于高速公路经过地段私采、乱采煤现象极为严 重, 所以形成许多小的巷通、采空区, 这些采空区没 有任何资料可查, 具有不可预见性, 给探测工作带来 了难度。交通部二院在勘察的基础上设计出需处理的 采空区有4 处, 而实际施工中发现的采空区有7 处, 且 在方量上亦有极大差距, 故采空区的探测手段还须完 善。 111现场走访观测 在路线经过范围, 仔细观察地形有无沉降, 山体 有无裂缝, 以及附近有无采煤巷通出口, 根据走访沿 线村民对各处采煤情况的反映, 可以取得一些较为直 观的资料。比如: k208+ 330、k208+ 560、k209+ 878 等3 处是原设计须处理的采空区(均有采煤巷通口), 而k210+ 900 处山体裂缝, 设计中该处并没有引起重 视, 我们通过多次现场走访观测, 发现该处下伏一大 采空区。 112物探探测 物探的方法有很多种, 包括石波勘探法、地震波

采空区注浆设计

采空区注浆设计

目录 目录 (2) 1、工程概况 (3) 2、治理方案的选择及治理范围的确定 (3) 2.1治理方案的选择 (3) 2.2治理范围的确定 (4) 3、治理方案设计 (4) 3.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4) 3.2注浆充填加固机理 (4) 3.3采空区治理钻孔布置 (4) 3.4钻孔布置及钻孔深度 (4) 3.5采空区治理浆液 (5) 4、施工技术要求 (5) 4.1钻孔施工 (5) 4.2封孔施工 (5) 4.3浆液材料配置 (6) 4.4注浆施工 (6) 4.5注浆停止标准 (6) 5、注浆施工质量检测 (7) 6、采空区注浆工程管理 (7) 6.1施工准备 (7)

6.2施工阶段管理 (7) 6.3竣工资料报验 (7) 7、预计工程量 (7) 8、其它说明 (8) 附件 采空区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1张) 1、工程概况 Xxxxx采空区,该采空区埋深约41.5m,开采高度约2-4m,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30-40年代,顶板管理方法为开放式管理。为保证拟建建筑物施工及后期使用过程的安全稳定,需对该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2、治理方案的选择及治理范围的确定 2.1治理方案的选择 采空区治理多采用注浆充填法。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能有效充填采空空洞,特别是多个钻孔在经过多个期限次的注浆使得浆液互相搭

接、交叉、串插,使采空空洞和围岩裂隙得到填充或胶结加固,从而阻止采空区的冒落变形,使采空治理范围的地基达到稳定,保证治理范围内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 2.2治理范围的确定 根据前期钻探揭露,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确定以拟建配套设施用房东中南部为治理范围,对下伏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 3、治理方案设计 3.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3.2注浆充填加固机理 3.2.1通过注浆,能有效地充填采空空洞及冒落带岩石空隙,增强冒落带岩石密实度,提高裂隙带岩层的整体刚度,阻止顶板继续跨落。 3.2.2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对节理、裂隙、层理等软弱结构面进行充填胶结,提高抗剪强度和裂隙带的整体固结程度。 3.2.3水泥、粉煤灰浆液凝固后具有一定强度,经过对采空区充填加固,从而阻止采空冒落带的进一步变形,保证采空治理范围的地基稳定。 3.3采空区治理钻孔布置 钻孔分一般注浆孔和帷幕注浆孔两种类型,帷幕注浆孔间距为5.0m~10.0m,一般注浆孔间距5.0~6.0m。 3.4钻孔布置及钻孔深度

采空区勘查方案

采空区勘查项目勘查方案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二)区域地质概况 (4) (三)矿产地质 (6) (四)目的任务 (6) 二、勘查工作设计依据 (6) 三、整体工作思路 (7) 四、工作方法 (7) (一)瞬变电磁 (8) (二)地震勘探 (10) (三)高密度电法 (16) (四)钻探 (18) 五、勘查工作设计 (18) (一)工作量设计 (18) (二)勘查工作进度计划 (19) 六、近三年勘查工程一览表 (21) 七、单位资质证书 (21) 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2)

一、工程概况 2017年棚改旧改工程共有3个地块。 项目场区为村民安置工程拟建场区,此类建设项目通常为20层以下的住宅楼。 (一)自然地理 项目场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区域内水系主要为巴漏河,区域内众多冲沟汇于巴漏河,巴漏河发源于市南部山区,向北流入小清河。流经矿区段基本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 该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多西南风,雨季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10.4mm,年平均气温为12.9℃,全年无霜期197天。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6度。 (二)区域地质概况 1)地层、地质 (1)奥陶纪马家沟组: 为煤系地层的基底,分中、下统,缺失上统,为浅海相及泻湖相碳酸盐沉积。下部为白云质厚层结晶石灰岩,其中部含条带状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灰色或灰黑色致密厚层石灰岩,含珠角石、头足类化石。该层厚度在800m左右。 (2)石炭纪本溪组:厚50m左右 本区揭露此段地层钻孔少,参照邻区地层资料,本组地层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深灰色泥岩和厚层状石灰岩组成,有时夹薄煤层,所夹徐家庄灰岩,厚度较大,岩溶发育,和奥陶系石灰岩共同构成本区煤层的充水、含水层。

压密注浆方案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渐江西塘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根据甲方提供的现场沉井和混凝土管道,我们施工单位技术员下去管道排查,发现管道上有断裂现象,沉井严重倾斜,发现大量硫砂涌进到沉井内,特别是φ800管道下方有大量漏流砂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流砂土层将会流失过大后果会更严重,会造成今后泵站内场地道路和周边建筑群体下沉。根据地质报告分析和实地勘测,我们施工的井位正好处在一段流砂层,也就是我们施工中常见的“段头流砂层”,根据我们施工人员的分析和工作中的经验,必须采取针对性注浆。在施工实施前,我们将沉井下沉的前段用桩机打两排钢板桩,然后从钢板桩上段挖至2米深处,用C50的混凝土浇筑,等凝固以后,用2只200吨的千斤顶从沉井下沉段斜撑,用槽钢焊接牢按装好设备,在开顶前用挖土机把沉井高处侧面的土挖掉,等液压泵工作时千斤顶顶到实际标高位置,保持沉井四周平衡,同时采取24小时压密注浆,做到管道和沉井不渗水不漏流砂,从而使得沉井下沉的基础得到稳定和牢固。

二、施工准备 1、选用主要设备及浆液材料。 2、注浆材料32.5普通硅酸水泥、水玻璃、磨细粉煤灰、 膨润土。 3、液水灰比控制在0.55. 4、初液时间为1~2小时。 5、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终止注浆压力,不宜 低于0.1~0.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注浆量为每立方用量120KG,在注浆过程中,注意观测管道的两边,一边有泵站,一边是否有其它管线,还有管道支架的位移情况,如果出现地面隆起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 三、主要设备人员配备 1、施工员1人;负责人1人;注浆施工人员6人;搅 拌2人,共计10人。 2、主要设备 注浆泵SYB50/50-1 搅拌桶:SM-100-1 震动器一台及若干小型工具、白铁管,注浆管等。3、浆液材料:选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磨洗粉煤灰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浆液选用:水泥、粉煤灰;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同济大学一、四食堂和北苑风味小吃广场改造工程 分项工程:风味餐厅M轴~L轴新建基础压密注浆 四食堂L轴~G轴新建基础压密注浆 压 密 注 浆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2014年03月20日

压密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一、分项工程概述 分项工程:基础压密注浆 本工程位于杨浦区四平路1259号同济大学校内(靠近国康路),新建结构基础采取压密注浆处理。 二、图纸要求及其它 1、压密注浆孔布置平面图,见后附图。 2、图纸设计注浆要求: a、图纸所注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高程以米计,图纸所注标高为相对标高,±0.00; b、基础面下压密注浆,注浆顺序由外至内,注浆孔间距1米,叠加形布置,

注浆深度为8m左右,注浆的压力应控制在0.3~0.5MPa。注浆后承载力大于100KPa; c、为加快注浆凝固时间,采用以水玻璃为速凝剂,其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0.07,外掺1%水泥用量的木质磺酸钙作为减水剂; 3、材料及堆放: a、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1; 现场搭设水泥堆放棚。水泥堆放底部用木板搭设离地0.3米,板上铺设双层塑料作为防潮隔离板; b、水。水采用一般饮用淡水。 4、机具型号选用: 钻机:GXY-1型 注浆机:YZJ-50B-1 补充:按照设计注浆要求进行试注,以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配合比等数据是否满足设计。 5、测量定位及标高测量: a、注浆顺序按照设计由外至内的要求,首先进行孔位编号,编号顺序原则是由外至内进行,施工按照编号进行,达到设计要求。 b 、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现场进行测量定孔位,孔位位置、编号、根数和图纸、自编编号对应。 c、定位完成后各孔位中心插好竹竿,标明编号,并进行分组。 d、施工时进行水准测量,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标高。

采空区注浆方案

采空区注浆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治理方案选择 依据《矿山开采沉陷学》理论及煤矿“三下”采煤经验,结合国内多个采空区治理工程实践,通常采用条带式注浆法和全胶结注浆法。 条带式注浆法是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在采空区形成类似煤炭系统的“保安煤柱”,起着支撑采空区及上覆岩层的作用,该方法材料用量较小,但施工相对复杂。 全胶结注浆法是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按一定孔距和排列方式,布设足量的注浆孔,用钻机成孔,通过注浆泵、注浆管,将水泥粉煤灰浆注入采空区及上覆岩体裂隙中,浆液经过固化,胶结岩层裂隙带,同时采空区的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对其上覆岩层形成支撑作用,阻止上覆岩层的进一步冒落塌陷。全胶结注浆法已在国内多个采空区治理工程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该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安全性高,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易于管理,但缺点是材料用量较大。 两种方法比较,本次注浆采用全胶结法。 2、采空区注浆治理范围 采空区治理长度 治理长度为铁路路线走向上采空区(空洞)实际分布长度。当采空区煤层较厚,地表变形破坏严重,采空区治理长度应考虑增加覆岩移动角影响范围内的治理长度。 采空区治理宽度 采空区治理宽度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①倾斜岩层时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或者斜交: L=D+2B+(2h ctgφ+H下ctgβ‘+ H上 ctgγ’) ②水平岩层时: L=D+2B+2(h ctgφ+H ctgδ) 式中:L——垂直铁路中线的水平方向宽度(m); D——铁路路基底面宽度(m); B——路基维护带一侧的宽度(一般为10m); h——上覆松散层厚度(m); H——采空区上覆基基岩厚度(m); φ——松散移动角(°),一般取45°; δ——走向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β‘——下山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γ’——上山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采空区治理深度 采空区治理深度一般不小于采空区底板深度。 4、采空区注浆体积与注浆量 采空区空隙体积为拟处理采空区范围内的矿层体积乘以回采率,并扣除采空区因顶板冒落已经产生的变形。 全胶结注浆治理的实质就是以水泥粉煤灰浆液对采空区空隙体积进行充填和固结。 总注浆量可按下式估算: C V K m S A Q η??? ? ? ? =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一、设计情况说明 根据煤矿有关规定,煤矿采煤工作面对应的地面区域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地表的沉降程度。 我矿对地面采空区进行了沉降观测点位的布置,在地面北部、中部、南部各设置了一个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 二、沉降观测的相关知识 在沉降观测之前,由于采空区距离矿区控制点较远,为方便进行观测以及布点,特在矿区控制点的基础上,在采空区布设沉降观测点。 三、观测时间、方法和仪器 由于地表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必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监测,在无影响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沉降点观测。每二个月观测一次。 为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进行测量时仪器和测量方法必须一致,施测时必须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的基点和转点,以此减少观测误差,提高精度。日出或日落30分钟前后影响最大,避开此时间段进行测量,雨天严

禁作业。 由于地面的起伏变化较大,故决定采用经纬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观测。 四、测区特点 由于我矿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作业时会遇见大风、降雨等天气,因此测量工作较为困难。 五、测量标准 在采空区地表中间布设一条控制基线,同时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共计3个点。其中2个点向采空区两侧布设1个点,1个点在采空区中部,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对其3个点进行观测。 由于采空区地表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基本上为大型山坡,不利于水准测量,因此采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采空区地表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放,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牢固性,同时对所有点进行坐标测量,找出相对位置,在以后的观测中,若发现点位位移,必须立即进行重新布设和测量。 六、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每次测得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分析采空区地面的沉降规律和沉降速度,根据这些规律采取措施,降低地面的沉降速度。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设计60474

骏辉企业纺织成衣(昆山)一期厂房-----地坪注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骏辉企业纺织成衣(昆山),注浆工程为提高地坪承载力。因原房承载力达不到新的设计要求,固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提高地坪承载力。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厂房注浆完成后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保证建筑物及建筑之间道路的安全,根据图纸的设计,对厂房、仓库及邻近道路影响围的建筑部地坪及建筑物外侧四周和道路区域采用注浆措施,防止建筑物周边地下水流失。 1.2、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 1.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1.2.2、《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 1.2.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1.3、施工技术参数: 1.3.1、施工区域 厂房部 1.3.2、施工参数 1.3. 2.1、注浆孔为¢50,间距1000mm,采取梅花形注浆;注浆设计深度1.5m — 3.5m(实际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进行调整),水泥浆掺入1%的水玻璃;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注浆水灰比为0.4—0.5,一次注浆压力用0.4—0.6Mpa,二次补浆的压力采用0.6—1.0Mpa.

1.3. 2.2、注浆时先进行最外围的注浆,然后从外向跳孔注浆,部注浆采用分层注浆的方式,分层高度为1000mm,同一个孔注浆注注停停,直至地面冒浆为止,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注浆压力变化及冒浆情况,及时停止注浆。 第二章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原材料要求 2.1.1.1 水泥: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进厂需对产品名称,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并进行复检。 2.1.1.2 水:适用饮用的自来水或清洁而未被污染的河水,湖水和地下水都可用于灌浆,不得采用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工业废水。 2.1.1.3 外加剂:外加剂的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2.1.2 浆液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2.1.2.1 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4~0.5,常用的水灰比为0.5 2.1.2.2 封闭泥浆7d立方体试块(边长为7.07cm)的抗压强度应为 0.3~0.5Mpa,浆液粘度应为80~90s。 2.1.2.3 根据工程需要,可在浆液拌制时加入速凝剂、减水剂和防析水剂。

采空区注浆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探析

采空区注浆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探析 采空区注浆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探析 摘要:煤矿采空区无法直接作为城镇建筑用地,为有效运用土地资源,可在对采空区采空范围和地质条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注浆地基处理方案,本文选取采空区注浆地基处理角度,并展开相应论述。 关键词:采空区;注浆地基;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XX城镇选定的搬迁场地中有煤矿采空区,该采空区有1km²的范围,因上世纪九十年代百姓无序开采而形成,有30个遗留的采煤井硐,虽然已经停止采煤,但这一区域已经出现下沉迹象,且局部区域已经形成地表移动盆地,采空区顶部也可见少量的拉裂缝。该场地是XX城镇搬迁的最理想区域,但场地内存在下伏采空区,将对上覆盖层和基岩形成破坏,使其无法承受建筑荷载和交通荷载,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对地面建筑及人员都构成安全隐患。正因如此,极为有必要选取适合的工程措施,改善场地地质条件,从而保障XXX 城镇新址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采空区场地工程条件 1.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 受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影响,煤矿采空区形成自身采空特点,对建筑物形成不同程度影响。XX城镇新址采空区的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为: (1)采空区出现缓倾。XX城镇新址内煤矿总体构造单斜,其倾斜角度为17°左右。 (2) 存在开采层差异。煤矿矿区内的煤层较为集中,且各煤层间的距离不大,一般采取立体多层开采的方式,只有较少的区域开采单层或五层,而大多区域开采三到四层。该区域煤层开采具有复杂性,这决定了该采空区变形复杂,需要较长的稳定时间。

(3)重复开采的影响。开采行为会对岩层和地表形成影响,使其发生移动、变形、甚至是破坏,而重复开采行为将对岩层和地表形成更大的影响。 (4)采空区的埋深浅。XX城镇新址矿区的倾斜角度不大,在煤层的浅层甚至有所露头,地层结构上不为复杂,且采空区的埋深很浅。 (5)地质条件很复杂。XX城镇新址矿区因为长期的、高强度的排水,水位已经大幅下降,又由于局部区域有大量水砂填充,往往形成高压水势,将给后期注浆治理带来难度。 2.简要概述采空区塌陷原理 (1)浅部出现塌陷坑。当煤矿开采深度不大时,煤层尚不稳定,可能出现上覆岩层局部受破坏的现象,导致地表出现分布不均匀的塌陷坑。 (2)地表大面积下沉。地下煤层因被采出而形成采空区,致使采空区顶板变形,出现弯曲、移动或破碎掉落现象,而这种变动将波及到地表,导致地表地面大面积下沉。XXX城镇新址采空区受多层、反复、长期煤矿开采的影响,地表地面下沉情况严重,治理难度较大。 (3)复采活化的不利影响。当煤矿上部煤层被开采后,将对该煤层下一工作面或下部煤层进行开采,导致矿区地表和岩层的移动范围增大,而总体稳定时间也有所增长。复采活化不利影响加剧了煤矿岩层和地表的移动变化。 (4)对松散层的冲蚀。在煤矿矿区开采范围内,某些区域因为煤层埋深较浅而出现裂隙带或冒落带,在水流动力的作用之下,大量水砂涌入采空区,也能引起该区域地表的塌陷。 三、采空区的注浆处理方法 1.可行性治理方案 依据煤矿采井公式计算,该矿区所存采空区有沉降中心,以垂向下沉为主,倾斜角度偏小,更多的是水平位移;但盆地边缘和外缘裂隙拉伸带却存在水平位移和倾斜位移,并以这两种位移为主。鉴于采空区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需要采取特定措施加以规避,针对XXX 城镇矿区采空区状况,有如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在保留采空区原有保安煤柱的前提下,依据煤硐距地表

采空区钻孔注浆施工工法

采空区钻孔注浆施工工法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地下空间利用的形态,已千姿百态,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和地基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地下空间的利用将日益扩展,注浆工艺的研究已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2001年我公司承建的祁临高速公路十二标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有注浆孔274个,孔深在100~150m之间,累计钻孔33288m。在施工实践中,通过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现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 1、设备和工艺简便灵活。 2、施工占用空间小,对交通影响小,对市政环境影响小。 3、工期短、见效快,适用范围广。 4、加固深度易于控制。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埋层较深的地下溶洞、煤矿采空区、井下巷道及市区内地下洞室的回填加固施工。 四、施工工艺 (一)工艺原理 本工法利用深孔钻机成孔,下注浆管,然后浇筑孔口管。先进行周边帷幕孔注浆再进行注浆孔注浆,浆液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土体,充填土体中的空隙,如果土体中有空穴(如采空区、巷道等),那么浆液就会充填固结起到加固作用。由于浆液的充填在压力作用下扩散前进,对周围的土体同时产生挤密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土体的孔隙比减少。 (二)工艺流程 1、采空区钻孔注浆总体流程(见图1 ) 2、钻孔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3、浇铸孔口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 4、帷幕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 5、注浆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 6、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 (三)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搞好“三通一平,建立注浆站,清理施工现场。钻孔注浆设备及施工人员,注浆

材料进场。 2、钻孔:首先按设计图纸上的孔位坐标,用GTS711全站仪逐孔测量放线,木桩红布标记,要求误差小于1m。采用1000型钎孔锤钻机和300型钻机钻进。开孔采用130钻头,当穿过松散土层,进入好围岩2~3m后下φ127套管,换110钻头钻进。 3、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提钻杆,下注浆管,注浆管外露长度在0.5~1m左右。 4、浇筑孔口管:浇筑孔口管的水泥应掺速凝剂,以缩短钻孔和注浆工序时间。孔口管的注浆高度要达到4~6m。 5、帷幕孔注浆:首先,依据帷幕孔成孔过程中的岩芯破碎程度、孔内循环液的漏失量及钻进过程的掉钻、卡钻等现象,判断孔内采空区空洞、孔隙的大小,以选择确定灌注浆液(即水泥粉煤灰砂浆)的类型,并对帷幕孔进行单孔灌浆设计(包括材料、配合比、灌浆工艺、灌浆量等)。当地下采空区空隙较小时,可用水灰比为1:1.8的水泥粉煤灰浆。其中Ⅳ(1)区水泥占固相的77%,粉煤灰占固相的23%;Ⅳ(2)区水泥占固相的20%,粉煤灰占固相的80%,制浆材料中增添水泥重量1-2%的速凝剂。当地下采空区空隙较大时,可用水泥粉煤灰砂浆实施灌注,其砂浆流度应在130~200mm之间,砂浆强度等级设定为M15。对于灌浆量较大的帷幕孔,采用低压稠浆小泵量多间歇的方法灌注,以工艺控制灌浆量,达到最佳的灌浆效果,防止浆液过量流失到非注浆部位或地段。 6、注浆孔注浆:注浆孔灌浆前,依据注浆孔成孔过程中提供的工程地质信息(岩芯破碎程度、循环液漏失量、掉钻等现象)进行单孔灌浆设计(包括浆液配合比、灌浆量等),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液一次灌浆结束的施工方案。对于单孔灌浆量较大的注浆孔,可采用稠浆多间歇的注浆方案,并适时在孔内投入骨料(如砂子等)。水泥粉煤灰浆可用BW-250/50型泥浆泵,通过注浆管路注入采空区。 7、质量检查:在灌浆施工结束6个月后,进行灌浆质量的检测工作。检测位置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根据灌浆施工实际具体确定。检查孔按灌浆孔总数的3-5%来控制,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选择一孔用波速测井法进行钻探检测,要求波速大于160m/s。 五、关键技术 1、为了有效地控制浆液凝固时间,速凝剂和其它添加剂先加在一级搅拌池的粉煤灰浆搅拌池中,以克服加入混合池中后,产生浆液提前凝固的失控现象。 2、发生因浇筑孔口管止浆不好或孔附近裂隙(缝)发育而引起的注浆孔周围的冒浆现象,宜先采用低压小流量间歇灌注,不奏效时,应重新浇筑孔口管,以获得单孔灌浆质量的最佳效果。 3、考虑到Ⅳ(1)、Ⅳ(2)区灌浆浆液的配合比不一样,故在本合同段注浆站修建二级搅拌池二个,保证不同配比浆液的同时造浆灌注,加快施工进度。 4、受注段过长时,应降低封孔高度至裂隙带上部,不可按标准高度封孔,同时钻孔变径点应降低。

压密注浆方案60192

压密注浆工程 施工方案 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7日

目录 1、总则.................................................................................................................................................................. 1 2、机械设备的选用............................................................................................................................................. 1 3、人员配置......................................................................................................................................................... 1 4 、一般规定....................................................................................................................................................... 2 5、操作程序及方法............................................................................................................................................. 4 6、操作控制及要求............................................................................................................................................. 4 7、安全措施......................................................................................................................................................... 7

采空区钻孔注浆施工工法

采空区钻孔注浆施工工法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于占双罗莹满学坤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地下空间利用的形态,已千姿百态,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和地基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地下空间的利用将日益扩展,注浆工艺的研究已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2001年我公司承建的祁临高速公路十二标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有注浆孔274个,孔深在100~150m之间,累计钻孔33288m。在施工实践中,通过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现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 1、设备和工艺简便灵活。 2、施工占用空间小,对交通影响小,对市政环境影响小。 3、工期短、见效快,适用范围广。 4、加固深度易于控制。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埋层较深的地下溶洞、煤矿采空区、井下巷道及市区内地下洞室的回填加固施工。 四、施工工艺 (一)工艺原理 本工法利用深孔钻机成孔,下注浆管,然后浇筑孔口管。先进行周边帷幕孔注浆再进行注浆孔注浆,浆液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土体,充填土体中的空隙,如果土体中有空穴(如采空区、巷道等),那么浆液就会充填固结起到加固作用。由于浆液的充填在压力作用下扩散前进,对周围的土体同时产生挤密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土体的孔隙比减少。 (二)工艺流程 1、采空区钻孔注浆总体流程(见图1 ) 2、钻孔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3、浇铸孔口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 4、帷幕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 5、注浆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 6、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 (三)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搞好“三通一平,建立注浆站,清理施工现场。钻孔注浆设备及施工人员,注浆

黄泥灌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黄泥灌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黄泥灌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按照矿要求,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进行黄泥灌浆,为确保灌浆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及措施,望参加人员严格执行。 一、组织领导 成立灌浆领导小组 组长:冯三喜 副组长:郑红卫、孙文明 成员:朱建新、张贤军、刘建军、张永强、马金、 二、实施方案 由领导小组确定灌浆地点,并下达命令,由灌浆操作人员运行灌浆站,先注入清水,通风队安排人员沿线检查灌浆管路是否漏水。若漏水,则停止注水,安排管路维护人员进行管路维护;若不漏水,则对工作面密闭进行黄泥灌浆。 三、灌浆前准备工作 灌浆前:灌浆队将黄土准备到位;检查灌浆管路完好,确保黄泥浆体仅灌入工作面密闭内;检查灌浆站整个系统完好,各设备均能正常运行。 四、灌浆程序 1、由灌浆领导小组下达命令,管路巡检员提前就位,灌浆操作人员开启灌浆设备注入4m3清水后即可停止运行,各巡检人员将沿线管路巡检情况汇报小组,小组领导根据汇报情况下达下一步指令。 2、巡检人员发现漏水时,及时汇报处理。 3、沿线管路不漏水后,小组领导下达黄泥灌浆命令,由灌浆站严 第 2 页共 4 页

格按照水土量《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配比,按照设计量进行黄泥灌浆。各巡检成员沿线检查管路,待灌浆站停止灌浆后方可撤离。 4、黄泥灌浆完毕后,灌入清水对灌浆管路进行冲洗,持续灌入1分钟即可。 五、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灌浆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班前学习,坚守岗位,不得脱岗。 2、沿线管路注入清水后,必须将支管阀门关闭,确保管路内存有水,巡检人员能认真实查出管路状况。 3、灌浆前,必须确保灌浆站设备运行及沿线管路完好。 4、注入清水及注入黄泥浆体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灌浆期间,巡检人员与指挥人员保持联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6、灌浆期间,发现漏水、跑浆,巡检人员及时汇报,确保灌浆工作正常开展。 7、灌浆完毕后,巡检人员方可撤离,灌浆站注入适量清水将管路冲洗干净。 8、灌浆完毕后,通风区人员将该向密闭灌浆管断开,并进行封堵。 第 3 页共 4 页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空区处理方法: (一)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二)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灌浆、注氮,防止煤层自然发火。 (三)对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防止高浓度瓦斯涌入工作面。 二、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措施 11101工作面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必须采取以灌浆为主,辅以注氮、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构筑拦浆防火墙、设置挡风帘等综合防火措施,加强防火工作,防止煤炭自燃。 1、防火方法 (1)采空区:采空区防火采用黄泥灌浆为主,注氮、均压通风、进、回风隅角构筑全断面拦浆防火墙、进风隅角设全断面挡风帘为辅的综合防火技术,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 (2)断层等地质构造处:断层等地质构造处的煤体破碎,丢煤较多,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应对破碎带及附近进行重点灌浆、注胶、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并对破碎遗煤喷洒阻化剂。 (3)停采线防火:工作面停采后,对停采线煤柱及巷道煤体喷洒凝胶阻化剂,对采空区采取注黄泥浆、注胶封堵、注氮、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等措施;工作面封闭后,对采空区进行一次大量注黄泥浆。 2、组织保障措施

(1)成立“防止11101采空区自然发火”领导小组。 组长:黄刚 副组长:王衍生张忠玉王信海 成员:张俊强毕思忠赵德昌杨继和宗立军张建波 王明伟苗圃万传新 办公室设在公司通防部,主任由张俊强担任。 职责:负责召开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会议,负责防火日常情况的调度、数据统计和信息传递,为决策提供依据。 (2)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 ①技术资料组 组长:王信海 副组长:张俊强 成员:张建波吕茂云李福国 职责:制定具体的防灭火方案,并随时修改救灾方案报指挥部,提交防灭火所需的物资目录,特殊情况下提出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技术组,确定防灭火的技术方案。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与指挥部及各组联络,保障防灭火技术方案及指挥部意见的传达、反馈到位。 ②现场工作组 组长:王衍生 成员:宗立军苗圃王明卫万传新

采空区治理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及采空区分布情况 太原至晋城高速公路长治至晋城段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项目第二十一合同段,位于金村镇和牛匠村之间,需要治理的采空区包括铺头煤矿采空区、东南蜀煤矿采空区、西田石煤矿采空区、茶园~牛匠煤矿采空区等4处采空区治理工程,集中分布于拟建公路K82+400—K92+700两侧。 各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如表1-1所示。 第二十一合同段采空区分布情况表 表1-1 (二)地形、地貌、地震简况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位于基岩中、低山区,区内山梁、山坡、冲沟、河谷纵横,海拔900~1070,地形相对高差在50~80m 之间。 采空区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山西组和太原组煤系地层,岩层总体向南缓倾,倾角5°~6°;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灰黑色、黑色泥岩,含9#、15#两个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0~6.7m ,煤层埋深27.2~77.15m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度0~20m 。 据《山西省工程地震设防烈度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其表现特征主要是受周围地震活动的影响,轻度有感地震频繁,但震级较低,多在4级以下。 (三)水文与气象简况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所处区域为大陆性暖湿带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序号 采空区 名称 位置 影响线 路范围 治理采空区面积 m2 剩 余变 形值 % 风化带厚度m 土层 厚度m 埋深m 矿层倾角 ° 剩余 空洞 体积 %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长度 m 宽度 m 1 铺头 煤矿 K82+400~ K82+700 168 160 27000 40 13.7 9.9 20 0 52.7 45.2 ∠6 14904 77.15 27.2 2 东南蜀 煤矿 K83+500~ K83+680 131 80 11080 15 17.3 0 40 ∠5 1803 3 西田石 煤矿 K90+900~ K91+700 748 70 50400 40 12.5 10.1 0 50 59.4 ∠5 18144 21.5 62.5 4 茶园~牛匠 煤矿 K91+900~ K92+700 686 90 63800 40 13.2 8.9 10 0 62 59 ∠5 9953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骏辉企业纺织成衣(昆山)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地坪注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骏辉企业纺织成衣(昆山)有限公司,注浆工程为提高地坪承载力。因原房内承载力达不到新的设计要求,固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提高地坪承载力。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厂房内注浆完成后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保证建筑物及建筑之间道路的安全,根据图纸的设计,对厂房、仓库及邻近道路影响范围内的建筑内部地坪及建筑物外侧四周与道路区域采用注浆措施,防止建筑物周边地下水流失。 1、2、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 1.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2.2、《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1.2.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施工技术参数: 1.3.1、施工区域 厂房内部 1.3.2、施工参数 1.3.2、1、注浆孔为¢50,间距1000mm,采取梅花形注浆;注浆设计深度 1.5m—3.5m(实际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进行调整),水泥浆掺入1%的水玻璃;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注浆水灰比为0、4—0、5,一次注浆压力用0、4—0、6Mpa,二次补浆的压力采用0、6—1、0Mpa、 1.3.2、2、注浆时先进行最外围的注浆,然后从外向内跳孔注浆,内部注浆采用分层注浆的方式,分层高度为1000mm,同一个孔注浆注注停停,直至地面冒浆为止,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注浆压力变化及冒浆情况,及时停止注浆。

第二章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原材料要求 2.1.1、1 水泥: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进厂需对产品名称,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并进行复检。 2.1.1、2 水:适用饮用的自来水或清洁而未被污染的河水,湖水与地下水都可用于灌浆,不得采用PH值小于4的酸性水与工业废水。 2.1.1、3 外加剂:外加剂的性能应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2.1.2 浆液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2.1.2、1 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4~0、5,常用的水灰比为0、5 2.1.2、2 封闭泥浆7d立方体试块(边长为7.07cm)的抗压强度应为0、3~0、5Mpa,浆液粘度应为80~90s。 2.1.2、3 根据工程需要,可在浆液拌制时加入速凝剂、减水剂与防析水剂。 2、2、主要机工具 振动器、注浆泵、搅拌机及配套机具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按设计要求做好场地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与集水坑,清理地上障碍物,雨季施工应有排水措施。 2.3.2 场地内外通畅无阻,施工用临时设施须在施工前就绪,水泥等材料进场验收并复检。 2.3.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成孔及施工工艺与各项参数;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劳动组织规划与机械设备进厂计划,作好材料供应计划,编制室内浆液比试验与现场 注浆试验方案,确定施工质量检验工具与方法。 2、4 作业人员

采空区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893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采空区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grouting in Goaf

采空区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120采面即将回撤完毕,为了防火的需要,需对1120采空区内进行预防性注浆,在1120上隅角老塘侧、停采线煤壁侧分别铺设4寸注浆管。为确保注浆安全,特编制注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注前准备: 1、井上人员负责检查注浆设备是否完好,各种机械转动和传动部位是否灵敏可靠。各处闸阀是否在正确的开关位置;储水池蓄水量是否充足,照明设备是否齐全有效,制浆所需材料、工具是否充足。挡杂质的箅子是否合格。 2、井下人员负责注浆管路的安装和检查工作,安装之前要先对该系统的巷道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抽冒之处要及时插背清理,插背要接帮接顶、插严背实,做到巷道畅通无阻施工安全,插背执行有关插背规定,开工之前必须沿着注浆管路做好检查工作,认真检查有无缺螺丝、螺丝是否松动、密封垫圈是否放偏,一旦存在问题及

时处理,防止发生跑浆事故;正确开关闸阀,按照注浆路线倒好注浆管路,连接好注浆管。注浆时派专人巡视注浆管路,发现问题立即与井上注浆站联系,停止注浆后进行处理。 3、井上、下要安设专用电话并保证灵敏畅通。 4、注浆前在上隅角悬挂瓦斯便携式,随时观察瓦斯浓度变化情况,瓦斯浓度超限及时停止注浆。 二、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1、注浆前,井上、下注浆人员要用电话联系清楚,井上制浆人员要听从井下人员的指挥,井下准备好后要通知井上人员先给水10-20分钟,待确认注浆管路畅通无阻后,再通知井上取土注浆。 2、当注浆管路出口出现进浆不正常时应停止注浆,进行注水,正在注浆期间当管路或孔发生故障时,当压力表指示压力上升到1.5Mpa时,要通知井上停止注浆,但不能关闭闸阀,如果附近有放浆闸阀时,可以先把浆放掉再通知井上停浆。 3、在满管浆水的情况下拆管子时,平接的先松动下方的螺丝,并用编织袋或风筒布等盖住法兰盘,再大松螺丝防止喷水伤人。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