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7讲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7讲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7讲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47讲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和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考纲要求]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知识精讲]

一、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1)区域概况

东北区组成: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气候与主要农作物: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中部中温带生长小麦、大豆、玉米、高梁、水稻、甜菜、亚麻、北部春小麦、大豆为主

附:东北区温度带与作物类型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附:东北区农林基地的地貌条件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山地 西部 大兴安岭

森林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北部 小兴安岭

东部 长白山地

沃野千里 平原 南部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 地 区 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 物

南 部 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 部 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

北 部 寒温带 1000℃ 春小麦、大豆

北部松嫩平原

(平原面积广大,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东部三江平原

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土地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

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国土整治的一个方向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类型分布区特点

黑土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

三江平原西部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

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另两个是亚欧大陆北部和美国中部

地区)

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

(3)森林资源优势

全国最大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蓄积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主要林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4)结论: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是粮食基地。

(5)注意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现有耕地和平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优势表现

全国最大的林区林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2%;人均林地是全国人均的8倍;

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的2倍多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

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8.4%(1 995年)

宜林地区广尚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和沼泽地

总数有300多种

森林树种丰富

主要林种:落叶松(针叶林)、红松(针阔混交林)

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林业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才供应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最多,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高,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2)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积极营造人工林。从长远看,营林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和平的根本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3)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挖掘森林工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是东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从事采集、养殖、载培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是林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作蚕生产等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二、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

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黄滩海平原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黄淮海平原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

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

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也称水盐运动。旱季,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加强,土壤又开始了积盐过程。因此,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3)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主法

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土体脱盐

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咸水淡化

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返盐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等巩固水盐调节效果

三、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地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

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口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

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综合开发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②走立体农业之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能带动当前即或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

(2)生态建设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能力训练]

1.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国家规定黄河流域每亩耕地补贴200公斤粮食,长江流域每亩耕地补贴300公斤粮食,这主要原因是()A.黄河流域以种小麦为主,价格较低

B.长江流域以种水稻为主,价格较高

C.黄河流域以种小麦为主,产量较低

D.长江流域以种水稻为主,产量较高

2.下列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全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B.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全部实行还林还草

C.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

D.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所须费用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

3.下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破坏植被无关的是()A.某地区地下水受到污染B.某河近年来含沙量增长

C.某山区地下水位持续降低D.某地区气温年较差增大

图2 我国部分牲畜优良品种分布图 图1 我国几条重要地理界线图 4.下列农作物中,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的是: ( )

A .棉花、甜菜

B .水稻、油菜

C .小麦、甘蔗

D .桑蚕、花生

5.我国耕地东多西少,草原西多东少,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

A .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B .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不同

C .各地生产方式不同

D .各地生产习惯不同

6.关于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土地类型较为单一,生物品种多样

B .光热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一般没有气象灾害发生

C .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 .水系发育好,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7.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得益于: ( )

A .纬度位置

B .地面状况

C .大气环流

D .人类的活动

8.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分析并回答: ( )

(1)据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试着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并阐述划分

的理由。

(2)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只要写出比较的项目即可)

(3)据资料试与出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分界线。

(4)图2中牧区①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 地带性变化。限制

牧区②和③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中,牧区②是 ,牧区③

是。

(5)东部农区牲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

和。东部农区,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分析其自然方面的原因。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A 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

区,该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

(2)区域是玉米的主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

米带”,如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

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

(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

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在开垦,其原因是什么?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起了重大作用。除此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10.“东北区的气候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与南方地区的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相比,相差甚远,为什么“东北区提供的商品粮,为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

11.谈谈你对东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12.读“东北区沼泽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逐_________;(增大或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三江平原为什么有大面积沼泽集中分布?试从气候、地形地势、土质土层等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为什么要保护沼泽这种湿地?

(4)你认为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致于丧失?

13.美国玉米带同东北玉米带的异同。

[能力训练答案]

1D 2C 3A 4B 5B 6D 7C

8.(1)从图1中可以看出①地势影响: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②气温影响:我国的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但由于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转向。③降水影响:综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2)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3)大兴安岭—阴山一青藏高原东缘(4)经度气候干旱高

寒(5)饮料丰富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之多河网稠密

9.(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品种等(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它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

10.综合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满足一熟作物的生长。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又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为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区粮食人均占有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辽宁省的粮食可基本自给,内蒙古东部自给有余,黑、吉两省粮食商品率分别达到60%和80%。

11.东北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那种认为“土地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开发利用”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尚有较多荒地,但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又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还可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等物质资源。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带来水环境污染加重,土壤沙化与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今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靠垦殖湿地扩大耕地规模来实现,而应发挥现在耕地的生产潜力,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对现有湿地资源要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建设、有效保护,实施有利于保护湿地、改造农业生态条件的农业综合开发。从而实现东北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1)减少北部降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冷湿的环境使这里沼泽广布,而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2)三江平原气候冷湿特点突出,地势又低洼平坦,有季节性的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排水不良,形成草甸或沼泽。(3)湿地是地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的功能,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 。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所特有的鹤类、鹮类等大型水禽和其特有的旅游价值。(4)有。比如:用芦苇造纸,发展湿地养殖业,利用湿地特殊生物物种发生物制药等。

13.相同点:我国的玉米带与美国的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K;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的单产都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

我国玉米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这主要在

与季风气候有关。)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微专题(十三) 农业区位条件 (2017·山东潍坊模拟)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灌溉便利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D.热量丰富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减少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 答案 1.D 2.A 3.C 解析第1题,可可为热带经济作物,尼日利亚南部纬度低、热量丰富,适于可可种植。第2题,材料“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可以看出,花生衰落受石油工业影响。第3题,花生种植业主要在北纬12°左右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必然破坏原有草原植被,造成草原退化。 (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雨育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示意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区及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 ) A.地形平坦,平原广布 B.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D.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5.改善该雨育农业区发展条件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发展集蓄水工程、集蓄雨水 B.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C.修建温室大棚,减少水分蒸发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答案 4.C 5.A 解析第4题,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5题,雨育农业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应发展蓄水工程,集蓄冬季雨水,加强夏季灌溉。 (2017·山东淄博打靶模拟)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

陈仓区情况简介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陈仓区位于陕西省西部,西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相邻,东经106°18′24″—107°34′58″,北纬34°7′24″—34°44′38″之间。南依秦岭与太白、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风翔县接壤,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清水县隔河相望,东与岐山县相连,三面环围宝鸡市全台区、渭滨二区,东西长约119.49公里,南北宽约67.78公里。 2、气候特征 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年降水量701毫米。 二、区位交通 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宝成、宝中铁路通往南北,310国道和西宝高速公路(G30)、西宝北、中、南线穿境而过,距咸阳国际机场130公里、省城西安150公里,城内路网呈现“七纵五横”框架,交通便利。 三、资源状况 1、旅游资源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西端,南依秦岭,北靠陇山,西沿渭水,东连岐山,川原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西山自然风光

美不胜收,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互为补充,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旅游产业配置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齐全、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业体系和游客接待框架。全区现有国家3A级景区一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三星级旅游宾馆饭店2家,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 全区共有各类景点及旅游资源26处。国家3A级景区姜子牙钓鱼台集姜太公隐居垂钓、文王访贤,古文化、古遗址、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景观和山峰、溪水、瀑布、奇石等自然山水的自然景观于一体,久负盛名;西镇吴山自古以来被历代皇帝视为镇国靖朝之灵山,是吴姓氏族的发源地。景区奇山怪石、飞瀑流泉随处可见,形成了融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秀、青城之幽的独特景致,享有“二华同高,五峰挺秀”之美称;与钓鱼台一河之隔的潘溪宫因道教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在这修道长达六年之久而有“中国西部第一道场”的美誉,是著名的“宝鸡八景”之一;西山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著称。大水川草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森林茂密,草场广阔,风景如画;灵宝峡状如巨壁逼空,势如柱天,气吞日月,雄伟壮观;安坪自然风光四季如画,农特产品品种繁多,名贵药材遍地丛生,野生植物屡见不鲜;九龙山地势险峻,山清水秀,九峰汇集,相依相抱,状如莲花盛开,又似九龙腾空,山水林木崖峰窟洞各有天地,无一雷同,美不胜收。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热潮,陈仓区委,区政府做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的重大决策。以姜子牙钓鱼台旅游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5讲青藏地区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45讲青藏地区) [考纲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知识讲解] (1)概况 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面积和人口:面积25%、人口1% 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 读图,熟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雅鲁藏布江,黄河,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2)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盛夏气候最低的地区。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明显,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3)高原农牧业 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环境)。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风小,气温较高,地形平坦)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 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 太阳能丰富 发展交通水力发电 (4)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 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水能: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

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 (5)交通 公路运输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铁路:兰青、青藏铁路。 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中华水塔”之称。 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交通。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投资少,工期短,地形较平坦,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重要意义: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 [能力训练]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陕西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Ι、Ⅱ两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注意:第Ⅰ卷 分A.B 卷型 2. 全卷共四个大题 21小题,满分110 分,100分钟完卷 第Ι卷(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第一个准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2.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 、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没有加速度 D 、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加速运动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钟的速度增量是(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4.—个物体以恒定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 B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C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D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小 5.大小相等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于原来静止﹑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A 、B 两个物体上,使A 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了位移L ,使B 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相同的位移,则拉力F 对A ﹑B 做的功W 1和W 2相比较( ) A . W 1>W 2 B. W 1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宝鸡市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市域面积18143平方千米。 宝鸡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26处,探明储量的85处;发现各类矿产26种,探明储量的18种;主要矿种探明储量的有:金5.242吨、铜8.6万吨、铅锌250万吨,另外还有大量的硫、磷、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煤、石墨等非金属矿种,其中:铅、锌、金是宝鸡的优势矿种,已探明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今后探明储量可能更多,潜在的经济价值铅锌5.3亿元,金37.4 亿元。 宝鸡市自元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经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及复杂的质变作用,形成多种内生矿床和沉积矿床,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23种,产地255处,以有色金属矿占优势。有铁、铜、铅锌、镍、金银、钨、铂、汞、黄铁等金属矿产212种,石灰石、电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萤石、磷块岩、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43种。宝鸡地区煤矿主要集中在凤县,有草滩沟、罗钵庵、扈家窑等煤矿,陇县娘娘庙、联游北马坊也有分布。境内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与秦岭山前断裂之间的狭长地带,眉县汤峪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金:2007年全市生产矿石约181.80万吨,生产黄金约2095.59千克,可以满足我市市场需求。5个主要金矿企业设采能力接近150万吨/年,按目前金矿设采能力和保有储量可开采12年,由于多年的强化开采和近年来勘查找矿力度不足,使我市金矿后备资源初显紧缺苗头,为稳定黄金生产,急需开展大、中型矿床的深部探矿,扩大资源储量,并补充新的金矿开发基地。我国对黄金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在今后30年内都会出现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局面。我市在规划期间,必须加大勘查投入,促进黄金产业发展壮大,保持其支柱产业地位。 铅锌:2007年生产矿石约130.55万吨,铅锌金属产量约10.0485万吨。5个主要骨干铅锌矿山企业设采能力75万吨/年,以目前保有储量可开采15年以上,从现有全市总体生产能力和今后发展趋势看,尚可满足规划期的需要。但相对一些矿山,资源储备不足,仍须加大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力度。宝鸡市境内的风太地区,铅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规划期可通过加大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查找矿力度,解决规划期和2020年以后我市对铅锌矿产资源、矿产品的需求。保持和壮大其作为我市矿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地位。 铜、铁:铜、铁矿资源主要以小型贫矿为主,利用难度较大,富铜矿、富铁矿资源仍将长期短缺。除加快我市境内富铜、富铁找矿勘查步伐外,我市对铜、铁矿及矿产品的需求将主要依靠市场外购解决。 锑:有小型锑矿床1处,资源量仅为732吨,需合理规划,限量开采。 汞、银、镉、镓:均属铅锌矿的伴生矿产,特别是镉、镓属稀散元素矿产,资源十分宝贵,在铅锌冶炼过程中对其伴生矿产必须予以回收。 此外,铝土矿、钛矿、优质锰矿、铬矿仍是我市紧缺矿产,需长期依赖省内外调配或进口。 水泥用灰岩:市内水泥用灰岩资源十分丰富,探明资源量比较大,目前全市水泥用灰岩矿山设采能力约1000万吨/年(含目前开始筹建矿山水泥企业),以目前保有储量可开采100年以上,按现有生产能力和今后发展趋势看,完全可满足规划期的需要。但目前陇县、千阳、凤翔等县区水泥用灰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致使资源闲置。随着我国西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水泥等建材市场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大,把水泥产业作为我市支柱性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2讲海水的运动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讲解] 1、海水运动形式 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小潮大潮 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2、洋流的形成 (1)洋流分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①按成因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②按性质: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重要海域的洋流分析: ①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大西洋地中海,底层地中海大西洋。原因: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低些。 ②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北海 ③曼德海峡:表层印度洋红海;底层红海印度洋 ④马六甲海峡:夏季印度洋冬季南海印度洋。原因:夏季北印度洋海水 向 东流,马六甲海峡北部海平面高于南海海平面,海水由北向南流;冬季反之。 3、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重要的洋流:

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农业

《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I、II两卷,请将答案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2.全卷共两大题4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共64分) 一、单选题:(1-36每题1.5分,37-41每题2分,共64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水解 C.较弱光照条件下,因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小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 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该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点不变,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左移 C.最适温度下,pH=c时,乙图中e点的值为0 D.最适温度下,pH=a时,乙图中e点下移,d点左移 4.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宝鸡概况

宝鸡概况 宝鸡,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6.25万,其中市区常驻人口91.5万,流动人口8万。 宝鸡地形复杂,山原雄峻,宝鸡境内主要有渭河、嘉陵江、千河、石头河等,以秦岭为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是宝鸡市境内最大河流。滔滔渭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成为宝鸡一大景观。 宝鸡现有机械、电子、电力、钢铁、化肥、化工、炼焦、食品、建材、纺织、造纸等工业为我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宝成、陇海、宝中三条铁路在此交汇,是通往祖国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 宝鸡位于陕西省八百里平川的西端,也位于黄河支流渭河平原的西端,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西北地区一座新兴的中等工业城市,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东距西

安179公里,与咸阳、汉中、甘肃、天水、平凉等地、市接壤。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西端,是中国西北著名的工业重镇、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宝鸡辖十县两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368万,其中市区人口61万。宝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710毫米。 宝鸡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塞,处于四个对称省会城市西安、兰州、成都、银川的中心位置,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宝鸡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新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枢纽城市。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 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环节一:课题导入 教师展示农业图片,学生观看,由此导入课题 设计目的:采用图片导入法,既生动形象,又直观明了,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 环节二:教师展示常考热点和命题方向,学生阅读 设计目的:通过展示命题规律和命题方向,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高考的命题角度和考查形式,从而在学习中做到考什么就学什么。 环节三:教师展示高考考纲和教学目标,学生阅读高考考纲和教学目标 【考纲下载】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目标定位】 1.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及限制性因素。 2.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要意义。 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目的:通过展示高考考纲和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的层次及其具体学习目标,从而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环节四:自主学习

1.课前预习:请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教材完成导学案“课前准备区”的基础知识的填空并识记主要知识。 2.课堂上教师抽查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和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2)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分别地区? 设计目的:通过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从而达到夯实基础。 环节五:合作探究 1. 请各学习小组结合学案“活动探究区”内容在组内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的? (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的? (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生产特点、主要产品及其形成区位条件分别是什么? 2. 各学习小组提交本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组间讨论; 3. 各学习小组按教师要求识记上述问题; 第1、2、3、4组:问题(3) 第5、6组:问题(2) 第7、8组:问题(1)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进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知识。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27 Na—23 Cl—35.5 K—39 Ca—40 Cr—52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热的的纯碱溶液清除灶具上的油污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用明矾[KAl(SO4)2·12H2O]作净水剂,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 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8.16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碱式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4.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 Ba2+、Cl—、NO3—

B. Fe2+、 K+、NO3—、Cl— C.Na+、NH4+、AlO2—、SO42— D.NH4+、ClO—、SO42—、Na+ 5.在常温下,下列各组溶液的c(H+)一定等于1×10-7mol/L的是(溶液混合时忽略体积的变化)() A.将pH=5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 B.0.10mol/L H2SO4与0.10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2和pH=12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1的H2SO4与0.05mol/L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 6.25℃时,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平衡:Cl 2+H2O H++Cl-+HCl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7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平衡向右移,溶液的pH变小 C.向其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如下:c(Na+)>c(Cl-)>c(ClO-)=c(HClO) D.若氯水久置pH会逐渐增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B.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C.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分别加热、蒸发、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D.0.1mol·L-1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8.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领导分工

宝鸡市人民政府领导分工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决定,市政府领导分工调整如下: 戴征社同志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 上官吉庆同志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市政府办公室(应急办、接待办、口岸办、关工委、仲裁委、政务信息办、宝鸡展览馆、市行政服务中心、驻外办)、市发改委(物价局、粮食局)、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信访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高新区管委会、蔡家坡管委会、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外事办、市政府新闻办;协助戴征社同志分管财政工作。联系市法院、市检察院、驻宝部队、武警部队和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 徐强同志负责民政、科技、环境保护等工作。分管市民政局(双拥办、兵役)、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宝鸡海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侨办(侨联)、市老龄办、市残联。联系市保密局、市科协和铁路部门工作。 刘桂芳同志负责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爱卫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体育局、市档案局、市地志办、妇儿工委、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联系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社科联。 张敬原同志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分管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管办)、市国土资源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园林环卫局、市河道委、陈仓物流园区建设管委会、法门寺文化景区管委会、石鼓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投资(集团)公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王拴虎同志负责农业农村工作。分管市农业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供销社、市地震局、西山建委、市气象局、市烟草专卖局。 袁军晓同志负责经济贸易和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分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盐务局、宝鸡供电局、省地电公司宝鸡分公司、市邮政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省无委办宝鸡市监测站。联系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台办。 丁琳同志负责金融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分管市金融办、市文物旅游局、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委会、市招商局(经联办)、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长安银行、农发行、省农村信用社宝鸡办事处及其他金融机构、各保险公司。 雷建平同志协助上官吉庆同志负责信访和维稳工作。 王琳同志负责高新区管委会工作。 卓宇同志协助分管市长负责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灾后重建及交通项目的争取与衔接工作。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2008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41讲 中国地理概况) [考纲要求]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中国的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讲解]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 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领 土 四至点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 (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

陕西省宝鸡中学下册万有引力与宇宙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 1.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变轨问题以及圆周运动各量随半径的变化关 系. 2 2 v Mm m G r r =,得 GM v r =,在人造卫星自然运行的轨道上,线速度随着距地心 的距离减小而增大,所以远地点的线速度比近地点的线速度小,v A

宝鸡市高中名单

文件1467.doc 学校名称陕西省宝鸡市中学校 所在地区陕西省宝鸡市 关键词学校/中学 内容 陕西省宝鸡市 学校名称负责人地址电话邮政编码宝鸡市-教育局铜川市经一路3213016 渭滨区-教育局宝鸡红旗路3212199 宝鸡市渭滨区马营镇初级中学董天升宝鸡市渭滨区旭光村(马营镇) 3372329 721013 宝鸡市渭滨高级职业中学马营分 校 赵锡泉宝鸡市渭滨区旭光村3372347 721013 宝鸡市金陵中学宁仲虎宝鸡市渭滨区金陵新村1号3214234 721000 宝鸡市姜城中学刘文宇宝鸡市渭滨区清姜东一路18号 3312028 721006 宝鸡市高家村中学孙江涛宝鸡市渭滨区妆谭路3390913 721008 宝鸡市渭滨中学姚俊亭宝鸡市渭滨区文化路23号3212838 721000 宝鸡市姜谭联立高级中学王宪荣宝鸡市渭滨区姜谭路63号3390798 721008 宝鸡市益门中学庞荣祥宝鸡市渭滨区川陕路(益门镇) 3352728 721006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候秦育宝鸡市渭滨区新建路66号3212055 721000 宝鸡市相家庄中学党新科宝鸡市渭滨区相家庄村3364449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床单总厂职工子弟 学校 候大魁宝鸡市渭滨区西宝路301号3372457 721013 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子弟中学董文学宝鸡市渭滨区清姜东四路2号3313388 721006 铁道部宝鸡桥梁工厂职工子弟中 学 王凤玲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80号3353555 721006 宝鸡石油钢管厂子弟学校王秀宝鸡市渭滨区姜谭路10号3398601 721008 陕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子弟学 校 李悔均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104号3212718 721001 烽火中学常志华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22号一现 场 3314411 721006 长岭机器厂子弟学校毛宏斌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75号3314433 721006 陕西金山电气总厂子弟学校施亚茹宝鸡市渭滨区上河西村3682426 721301 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五处宝鸡职工 子弟学校 刘行贵宝鸡市渭滨区中滩路4号3314421 721006 金台区-教育局宝鸡市宝十路3212545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坡耕地上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垂直;一种是顺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下图示意两种种植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的坡耕地大多采用横坡垄作,其主要原因() A.可充分利用坡度,提高排水效果 B.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品质量 C.便于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D.可减轻水土流失,便于保水保肥 (2)下列国家的坡耕地最适合顺坡垄作是() A.英国 B.印度 C.日本 D.马来西亚 2.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和空运向驻留在南极的科学家提供食物。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南极温室(见下图)自己种植蔬菜。南极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自控系统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灌溉泵和营养液。根据目前设计,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等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普通温室相比,南极温室() A.结构轻便 B.能源消耗少 C.环境污染小 D.密闭性强 (2)与海运调入的蔬菜相比,南极温室种植的蔬菜()

A.农药残留多 B.生产成本低 C.营养价值高 D.品种丰富多样 (3)目前,南极温室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青菜,主要考虑的是青菜() A.对温度要求低 B.对光照要求低 C.需求量大 D.生长周期短 3.“徒河黑猪肉”产自山东省济阳县徒骇河流域,是山东及全国知名品牌。黑猪生长一年以上,森林牧场自由放养,吃纯粮大枣享自然落果。啤酒发酵饲料、中药防控、运动减肥、康乐运输、宰前排毒、低温保鲜等技术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徒河黑猪肉以济南、北京、上海为核心城市进行专卖并辐射全国,每斤售价接近百元。为让普通百姓吃得起徒河黑猪肉,消费者可以“付费认养”,通过电子眼随时监控黑猪的生长和屠宰,猪肉制品归消费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徒河黑猪肉”的核心竞争优势是() A.销售价格低 B.味美营养高 C.储存保鲜久 D.专卖城市多 (2)“徒河黑猪肉”专卖店最适宜布局在() A.中心商务区 B.农产品批发市场 C.居民区附近 D.高速公路站口 (3)“付费认养”方式大大降低了黑猪肉价格,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销售环节 B.扩大了销售市场 C.缩短了出栏周期 D.改善了生产环境 4.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规模化农业经营新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新业态。“循环式”托管是农业托管生产模式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循环式”托管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采取托管模式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宝鸡介绍

宝鸡 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教圣地。 1名称由来 宝鸡古称陈仓、雍州,华夏九州之一。 天宝14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鱼阳鼙动地来的时候,玄宗与贵妃正在华清池温泉水洗凝脂。叛军破关入陕,直逼长安。玄宗携贵妃杨玉环仓惶出逃,行止马嵬坡驿士兵哗变,玄宗被迫诛杀杨国忠,缢死杨贵妃,玄宗一行逃到陈仓,关中将士纷纷潜散。这时叛军追尾。玄宗慌不择路,只带几个亲兵钻入山中。爬过一座山峦,四面岩石陡峭无路可行。此时,山外尘土飞扬,叛军战马嘶鸣,玄宗扑到再地,失声痛哭道:“命休此矣。”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南飞。众人跟着陈仓山顶,歇入庙中。叛军追到。突然,冰雹倾泻不停,砸得叛军溃退而去。说也奇怪,山下雷雨交加,山上却晴空万里。众人再找那两只山鸡,已化为石鸡,昂首屹立。临别时,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 2荣誉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2009,全国仅南京和宝鸡),省级文明城市,中国十佳城市风貌奖(2012,以“炎帝故里青铜之乡”入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陕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9),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全

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 (我家就在渭河岸边的小区里,站在阳台向南可以渭水、秦岭,山水环绕着这里,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见蓝天,晚上行车在城市的道路上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 3 西周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宝鸡就是先民们活动生息的地区之一。宝鸡共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数百处,其中最著名的北首岭遗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记载,早期遗存为公元前5150~5020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7150多年,是早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一种文化遗存。 宝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ll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古公亶父被后世尊为太王。周在古公亶父死后的季历和文王时期,国势发展很快,先后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邻近的许多部落和方国也归附于周,巩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为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4 交通要道 宝鸡自古就是交通要塞,古有大散关,今有宝鸡铁路枢纽。宝鸡铁路枢纽为我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是通往中国西北、西南铁路交通的主要咽喉通道。为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宝麟铁路(在建)、宝南铁路(宝巴铁路待建)、西安至宝鸡高铁(西宝客运专线在建)、宝鸡至兰州高铁(宝兰客运专线在建)交汇点,为欧亚大陆桥节点城市。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1958年诞生于此。西部第一条动车组西宝动车组也于2007年开通,宝鸡的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每天经停宝鸡火车站的列车多达130趟。 5 旅游景点

【高考夺分】高考地理区位条件答题模板

区位地理答题模板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地形: 2.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东北地区: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