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解析(1)—引言写作宏观逻辑

学术论文写作解析(1)—引言写作宏观逻辑
学术论文写作解析(1)—引言写作宏观逻辑

学术论文写作解析(1)—引言写作1

(转自微信公众号:土木sci工坊Pro)你身边最贴心的论文写作老师。

逻辑清晰的引言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来说至关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论文最重要的是它的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riginal contribution,那读者和审稿人怎么快速地知道一篇文章是否有original contribution呢?答案就是从引言中读到。引言需要对前人的研究做简单的回顾,然后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或者没研究到的地方,这也就是本研究的下手点,是original contribution的来源。从笔者作为审稿人的经验来看,一般在读完引言后就可以大概知道这篇文章是否值得发表。但是引言的重要性又时常被许多作者忽略,许多作者认为只要将把方法和结果写好即可,殊不知在审稿人读到方法和结果之前,必须先说服他们这个研究是值得做的。如果研究没有意义,那方法和结果写得再好,论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这篇解析的目的就在于明确引言写作的结构和逻辑,为引言的写作提供理论的指导。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引言的例子,请仔细体会不同颜色标注文字的意义(读者不必细读具体内容,只需把握主干,体会加粗语句的作用):

The vibration of bridges caused by the passing of vehicles or trains has been a subject of research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7]. Ow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s and the upgrading of existing railways world-wide, the problem of train–bridge interactions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8–14].Previously, vehicles were often approximated as moving loads, which in many cases allows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analytically. Aimed at consideration of the inertia effect of the moving vehicles, the moving mass model has been adopted instead [15–18]. However, for the case where the riding comfort or vehicle response is of concer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s of the vehicles.The simplest model in this regard is a lumped mass supported by a spring–dashpot unit,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sprung mass model [19– 21].Although still more sophisticated models can be devised for the vehicles, the efficiency of solution of the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VBI) system becomes an issue of great concern, especially when there exists a number of vehicles. The VBI problem in this regard is complicated in that it is time-dependent and there are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In analyzing the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systems, two sets of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second order must be written each for the vehicles and for the bridge. It is the interaction forces existing at the contact points that make the two subsystems coupled. As the contact points move from time to time, the system matrices are time-dependent and must be updated and factorized at each time step. To solve these two sets of equations, procedures of an iterative nature are often adopted [22–24]. One drawback with methods of iteration is that the convergence rate is likely to be low when dealing with the more realistic case of a bridge carrying a large number of vehicles in motion.In the literature, Lagr ange’s equation with multipliers and constraint equations has also been used [21].However, the use of Lagrange multipliers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unknowns and the effort of computation, especially when dealing with problems involving a large number of moving vehicles.

Still another category of methods exists for solving the VBI problems, e.g., those based on the condensation method. Garg and Dukkipati used the Guyan reduction technique to condense the vehicle degrees of freedom (DOFs) to the associated bridge DOFs [25].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efficient for computing the bridge response.However,because of the approximations made in relating the vehicle (slave) DOFs to the bridge (master) DOFs, they are not adequate for computing the vehicle response, which serv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riding

comfort generally required in the design of high-speed rail bridges.By using the Newmark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to discretize the vehicle equations, rather accurate master–slave rela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used in eliminating the vehicle DOFs from the bridge equations. The result is an accurate VBI element that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in computing both the vehicle and bridge responses [27].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suitable numerical models for handling both the vehicle and bridge responses that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high speed railways, but not to study solely the bridge impact response. In this study, the vehicle equations will be discretized by using the same Newmark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as in Ref. [27]. However, instead of establishing the master–slave relations, the contact forces will be solved from the discretized vehicle equations. With the contact forces made available, the VBI element can be directly derived from the bridge equations. The advantage of the present procedure is its versatility. It can be used to deal with vehicles of various complexities, ranging from moving loads, moving masses, sprung masses, to rigid car bodies supported by spring–dashpot units, and so on. The cap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esent procedure will be demonstrated in the study of several examples.

下面让我们来看不同颜色文字在引言中发挥的作用:

1.蓝色:背景介绍

由于高铁桥的建设,列车与桥相互作用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2.绿色:之前研究的回顾

(a)车辆的模拟方法:moving loads, moving masses, sprung masses;

(b)车桥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1:iteration method;

(c)车桥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2:condensation method。

3.红色:之前研究的不足

(a)将车辆模拟为moving loads不能考虑其惯性,将其模拟为moving masses不能考虑悬挂系统的作用, sprung masses解决以上问题,但当车辆较多时,车桥耦合问题求解计算量较大;(b)车桥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1:iteration method收敛较慢,计算效率不够高;

(c)车桥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2:condensation method虽提高了求解效率,但不能获取车辆的响应。

4.紫色:本研究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Newmark finite difference分离车辆方程,从而解得车辆响应,既能保证求解速度,又能获得车辆响应,克服了之前采用方法的弊端,故值得研究和推广。

从以上的范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引言的大体格式:

研究背景---之前研究的回顾---之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篇文章的引言都可以采用这个格式,但对于创新点不同的文章,例如,有的论文提出新方法,有的论文展示case study,有的论文对于规范条文提出建议,因其侧重不同,在具体的写法上也有明显差别,这一点将会在后期的解析中详细介绍。另外,关于怎么样找科研创新点,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做了总结,将在后期的专题中以理论加实例的形式进行解析。

在读范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引言中最重要的逻辑就是转折。转折前是对前人研究的回顾,而转折后则是对前人研究的批判,指出其不足或者空缺。转折的形式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强转折,强转折使用具体的转折词来实现转折,例如however,nevertheless,

转折词后接着就是对于之前研究批判的内容。第二种转折形式为弱转折,它与前者的区别在于没有具体的转折词出现,而是通过限定词(例如only,merely)或者数量词(例如most,few)来表达出转折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说most studies only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或者说few studies account for…。在之前的例子中,我们注意到,作者提到:One drawback with methods of iteration is …, 。这也是弱转折的一种,虽然没有明显的“转折”,但drawback一词带有很强的批判性,可以理解为转折。既然有两种转折方式,那么什么时候用哪一种呢?答案是并没有所谓。两种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笔者提倡不要一味使用某一种,交替使用会增加文章的多样性,也是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时,引言中还应存在因果的逻辑关系。之前的转折是为了说明前人的研究有不足或者没考虑到的问题,那么正是因为这个缺陷,所以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了某方法或做了某实验解决了之前研究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在之前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作者提到之前的研究存在求解方法效率低或者不能获取车辆响应的问题,这就是因果的因;我们读到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这就是因果的果。大多学术论文的引言将果放在引言的最后一段,一般通过类似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it is the intend of this research to的表达方式引出,告诉读者和审稿人本研究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之所以有研究意义正是因为之前对前人研究的评判。在说完果后,作者一般应对文章的内容做一个概括,让读者和审稿人对文章的结构有大概了解。但与摘要不同的是,这里不需要提到研究的结果。

以上的两种逻辑,是引言部分的整体逻辑,这里我们将其称为宏观逻辑,与其相对的是微观逻辑,它包括段与段之间和句与句之间的具体逻辑。

另外,与本解析配套的是笔者总结出的引言写作模板,以引言的大体格式为框架,笔者总结了每个部分常用的表达句式,读者在写作可以直接运用以提高效率。

下一期解析,我们将继续关注引言写作,介绍引言写作中的微观逻辑,同时通过正确和错误例子,更好地说明怎样把引言部分的逻辑写清楚,让审稿人和读者一目了然的领会到论文的价值。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来获取及时更新。

科技论文写作复习资料

2008年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14 1、论文得不到公认,就是不科学的: A、对 B、不全对 C、错 正确答案:B 2、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A、是 B、不一定 C、不是 答案:A 3、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4、摘要的风格: A、可以用第一人称 B、摘要大小不宜超过论文字数的5% C、可以使用文学性修饰 D、可以包含作者未来的计划 E、可以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B 5、论文引言就是: A、前言 B、绪论 C、引论 正确答案:C 6、参考文献的顺序依: A、在文中出现的次序排列 B、按作者已经收集到的文献序号排序 C、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排列 答案:A 7、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中括号 C、小括号 答案:B 8、在正文中,当需要说明引用内容出处时,应把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连同方括号,写在标注的: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答案:A 9、参考文献号一律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0、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 A、应编号 B、不应编号 答案:A 11、论文中对图的题目位置要求是: A、图的题目在图上部 B、图的题目在图下部 C、随便什么位置 答案:B 正确答案:A 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 A、引用 B、抄袭 C、剽窃 答案:A 13、论文中大量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内容,不注明出处的属于: A、抄袭 B、剽窃 C、借用 答案:A 14、论文中使用别人的未公开发表的内容: A、剽窃 B、抄袭 C、引用 答案:A 15、连接相关数字用符号: A、“-” B、“∽ ” C、“~” 正确答案:C 16、近似用符号: A、“≈” B、“≌” C、“~” 答案:A 17、世纪、年代、年、月、日的记数应使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8、论文是如何写出的: A、研究后写出的 B、编写出的

毕业论文引言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毕业论文引言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2)开门不见山。有的作者为了强调自己的创新性,往往把本研究的发展现状详细地进行说明;也有的作者图省事,往往把课题申请书中的内容直接照搬过来。 (3)不会表达自己的创新成果,不能把别人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区别开来,使所述创新点含糊、矛盾。 5.正文 正文是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作者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陈述、论证的过程、结果和讨论都要在此得以展现。 5.1正文的要求 正文是作者总的写作意图或基本观点的体现,它对论文的发表及其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观点要正确、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选材要新颖;论述要有条理,有较好的逻辑性、可读性和规范性;表达要以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信息量为原则;量、单位、名次术语的使用要统一、规范。一篇成功的科技论文应满足以下要求: (1)体现创新性 正文是否有创新,是决定一篇论文采用与否的首要标准,也是刊物决定录用与否的主要依据。一篇论文的创新程度有大有小,但总要有自己的观点,总要有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总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推动作用。虽然许多论文不属于首次提出、首次发现,但作为一一篇论文总应该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有新意,或对某种算法有改进,或对某一技术指标有提高。那些基本上是重复他人的工作,尽管是作者经过千辛万苦潜心研究的成果,也不属于创新之列。

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目前论文写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作者的来稿中,常见的创新点不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观点雷同或重复他人的工作。 2)研究深度不够。 3)作者根本未作研究,整篇文章是东拼西凑的材料堆砌,因而这类文章的语言叙述显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无创造性可言。 4)论文立意很新颖,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但作者写不出自己的创新点。 也有的论文虽有一点创新,但由于作者表达不清楚,哪些是前人的,哪些是自己的,所以,仅有的一点新颖性也被淹没了。 (2)论点突出 (3)尊重事实 (4)表达准确 5.2正文的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尤其讲究结构层次,因此作者要精心策划。 (1)结构层次的要求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 归纳、 ,Results, ●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

论文引言怎么写

论文引言怎么写 内容提示:1、引言应含概的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1、引言应含概的内容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代写毕业论文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论文写作格式及技巧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格式标准,易于别人阅读。 工具/原料 ? 论文格式工具:文档编辑工具(word、wps) ? ? 写作技巧工具:尽可能多搜集相关材料(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数据库,以及国外知名数据库) ? 科学论文格式 . 1 . 1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 . . . . 2 . 2 署名 .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 用小4号宋体 . . . 3 . 3 摘要 .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 . . . 4 . 4 关键词 .

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

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研一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这一课程。通过李老师的讲授,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科研写作。狭义地说,科研写作是指原创性研究结果的描述报导;广义地说,还包括学术期刊上其他类型的论文交流(比如综述论文),也包括科学家从事职业科学活动所进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写作,学位论文、项目申请(建议)书、会议口头报告、墙报、推荐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协作的类型。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简洁的原则(三C原则)在论文写作时正确性同样代表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声誉,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一个合格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科研是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简洁性对于知识的传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简洁的思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对比西方语言文化,我国文字和文学的简洁性更优。在这方面,笔者更加偏爱中文期刊论文对简洁性的要求,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备简洁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所陈述的科研成果的论证的充分性。研论文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迷语,必须做到清楚的表达。清晰的论文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发布的研究成果。不要让别人有机会猜测或寻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把各个元素都放在它们最应该存在的地方。运用规范的子标题和清晰的逻辑语言标识论文各个部件;段落之间保持良好清晰的连接层次性,主次分明;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小主题,中心句居首或居尾;运用清晰简单的文字组成句子表达各种观点,在使用英文丛句的时候注意强调部分居于前,等等。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最后看上去就会像一小截一小截短小精悍却又联系紧密的小树枝组成,而这些小树干又在更高层面逻辑严密地组成大的树干。 通过老师的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了解到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 撰写科技论文:1)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3)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4)学会写作无捷径。撰写要勤、撰写要恒、撰写要精、撰写要新。

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附录的写作规范

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 写作规范 1 引言 1.1 定义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1.2 构成与写作要求 引言的构成及写作要求见表1。 2 正文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

毕业论文引言写法

毕业论文引言写法 毕业论文引言又称绪论,毕业论文前言或毕业论文导论(后面都省略毕业论文)。科技论文主要由绪论、本论(结果和讨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引言是开篇之作,写引言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古代文论中有“凤头、猪肚、豹尾”之称。虽然科技论文不强调文章开头象凤头那样俊美、精采、引人入胜,但引言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对全文有提纲挈领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1. 毕业论文引言书写内容和格式-毕业论文引言这么写? (1)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 (2)说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关领域简要历史回顾(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决?目前进展到何种程度?)。 (3)预期结果或本研究意义。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长短视论文内容而定,涉及基础研究的论文引言较长,临床病例分析宜短。国外大多论文引言较长,一般在千字左右,这可能与国外内数期刊严格限制论文字数有关 所谓的引言就是为论文的写作立题,目的是引出下文。一篇论文只有“命题”成立,才有必要继续写下去,否则论文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一般的引言包括这样两层意思:一是

“立题”的背景,说明论文选题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存在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针对现有研究的状况,确立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下文。一般作者在引言写作中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 1)文不着题,泛泛而谈。一些作者似乎把论文的引言看成是一种形式,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将引言的写作和正文的写作相分离,只是为了给论文加一顶帽子。常见的现象是,一般化地论述研究的重要性,甚至从技术所涉及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谈起,就像一篇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落脚于研究的主题,也是从宏观谈起到微观结束,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述较多。显然,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读者无法准确地判断“论文命题”的具体价值,缺少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概括和介绍,不知道作者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同?因此,科技论文的引言必须交代研究工作的背景,概括性地论述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对研究现状的论述,不仅是考查作者对资料的占有程度和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从资料的全面程度和新旧程度可以判断研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2)引文罗列,缺少分析和概括。引言不仅要反映背景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考查作者对研究背景了解的深度。一般作者对研究的问题了解不深,在介绍研究现状时往往是列出一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它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阐述,从而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科技论文。按照写作目的不同,科技论文可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学术论文是为了在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相应学位,以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撰写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在写科技论文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科技论文写作包括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论文的撰写。读者在研读一篇文献时首先关注的是文献的摘要,因此摘要在论文写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在任何撰写论文摘要方面作了很多工作【1,2】。一篇论文的引言起着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的作用,如何撰写引言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3】。 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科技论文引言写作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 摘要:论文的引言也是体现论文价值的重要内容,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论文的开篇之作,引言要阐述作者从事研究的基础和新意。还要向读者交待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了解,并从中体现出论文的学术价值。引言是读者接触的论文的第一部分,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读者是否愿意继续研读该篇科技论文,好的引言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1]。有些作者对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还不够重视,对引言的功能和内容不甚了解,因而写作水平不够理想,应当引起作者和编者的重视。本文将对引言的作用、内容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能够对读者进行引言的写作起到帮助。 关键词:论文引言写作新意背景 一篇科技论文有无新意,主要体现在作者所使用的资料、方法和结果上,但论文的写作水平也不可忽视。论文的写作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等。论文的引言也是体现论文价值的重要内容,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论文的开篇之作,引言要阐述作者从事研究的基础和新意[2]。还要向读者交待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了解,并从中体现出论文的学术价值。引言是读者接触的论文的第一部分,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读者是否愿意继续研读该篇科技论文,好的引言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1]。有些作者对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还不够重视,对引言的功能和内容不甚了解,因而写作水平不够理想,应当引起作者和编者的重视[2]。本文将对引言的作用、内容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能够对读者进行引言的写作起到帮助。 一、引言应该起到的作用 引言是作者和读者交流的开场白,是一篇论文最先向读者介绍研究目的、引导读者领会论文中心内容的部分,因此主要功能是体现出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所以引言要准确反映出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给读者信息,使读者能快速理解全文, 作出是否阅读全文的决定。[3]引言主要应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学术论文写作:引言

学术论文写作:引言 一、引言部分的作用和构成要素 引言是开题报告的一个翻版

研究动力研究基础研究实施

范文:以上开题报告对应的开场白(作者:李佳,0403班)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ng Political News 1.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Since 1978 China adopt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world has witnessed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China is playing on the global stage; in return, China has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embracing the globalization and corporat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know China, not only its culture and history, but also its pres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lso wants to know the other countries’cur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ability to work with them. (大背景:交流的重要性)Therefore, political news has been a window for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know each other. (小背景:政治新闻的交流工具重要作用)The translation is a bridge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引出研究对象:翻译政治新闻的重要作用)While doing translation, there are two bas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限题:翻译的两种策略)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unusual expressions to the target culture are translated into some familiar on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 intelligible for the target readers, while the latter refers to a source-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strategy which strives to preserve the foreign flavor as much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transfer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o the target one.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foreign flavor and native tone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intelligible to the political news readers and convey the necessary alien features to the target culture,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tudy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news (聚焦:两种策略的平衡成为研究焦点和难点). This thesis will combine theories like ideology and skopo theory to study th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news (本研究研究目标和理论指南), and the values of doing this are as follows: (1)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2) to provide the political news translators some suggestions in translation in bid to fi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foreign flavor and local culture; (3) to help the target cultur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writer’s intention of writing the news through the ideology theory. (研究意义:理论和实践) 1.2 Literature Review The translation of ... concerning ... has been studi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iteratur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A, B, and C. (引子) The fist group (对文献进行分类:根据观点)of scholars like Huang Haijun (2007) (举例,出处), Ma Keyun (2007), Wang Shuxiang (2007), Zhou Lirui (2007) who specialize in the study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urnals and news hold that the translators of both C-E and E-C translation of the journals and news, even when dealing with the culture-specific Chinese terms like“五讲四美”, should adopt the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to arouse the TL readers' interset to SL culture and to convey the uniqueness of the SL culture, and hence helping the TL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ertain policy or act carried out by the SL country. Experts like Gou Jianzhong (1998) and Liu Yingkai (1986), instead of focusing on one or two specific fields like journals and news, study the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from a general perspective, advocating a study on the ba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such as the translator, the readers and the translational objectives, and discovering the criteria through which the translator can make the choice of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under the specific context. For example, when taking into the TL reader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青少年科技活动论文的撰写方法

青少年科技活动论文的撰写方法 青少年科技活动论文的撰写方法 青少年科技活动论文是在开展科技活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所撰写的报告。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科学。"也可以说,科技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假设、实验、验证、分析、归纳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材料(包括实验记录、资料和数据等)的过程,而科技活动论文的撰写则是对科技活动成果的提炼、加工和理论提升。1 青少年科技论文撰写的要求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是主题科学、观点明确、见解新颖,表达简洁。(1)主题科学:科技活动论文的结论应该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是可以重复的。在科技活动过程中,用多种方式记录信息(如以卡片摘要、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文件等方式,对文字、图表、声像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养成保留完整、精确记录的良好习惯,这是确保主题科学性的基础。(2)观点明确:科技活动论文的观点应该明确,例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区池塘磷污染严重,就要明确提出"保护环境和禁用含磷洗衣粉"的观点。(3)见解新颖:科技活动论文的见解应该有较高的起点,也就是能通过分析活动中的问题,领悟到一般人视而不见的问题,提出一般人想总结又无法圆满总结出来的结论。这就需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事件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例如,有的青少年通过噪音对小白鼠生命活动影响的探索活动,提出"摇滚-随身听"青少年可能会受到的危害。科技论文的见解新颖来源于科技活动方案设计的新颖。(4)表达简洁:科技活动论文的表达就是把自己的结果和观点等通过书面方式(也包括绘画方式、图表方式、模型方式、数学

论文中的摘要和引言怎么写

简单的说,摘要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引言是引出话题的前语。摘要是对整篇文章框架的客观的、简明扼要的介绍和阐述;引言是针对文章正文,起到导火线的作用,主要阐明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必要性。 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实践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 和研究结果的概括。 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字数限制在100~150字之间。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也就是说,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简短精炼是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主要特点。只需简明扼要地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用1~2句话加以概括即可。 例文摘要仅有5句话,第一句话是假设,第二、三句话是研究内容,第四、五句话含盖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这里省去了研究目的。如果补充研究目的,可在摘要前增加一句,如“空间曲线主缆悬索桥的施工控制计算是确保实现成桥设计线形和内力的关键。”从摘要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文主要工作是建立了空间曲线主缆悬索桥施工控制计算的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 部或其中几项: 1.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 2.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 3.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 4.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如何合理安排以上这些内容,将它们有条有理地给读者描绘清楚,并非容易之事。经验告诉我们,引言其实是全文最难写的—部分。这是因为作者对有关学科领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知识是渊博、还是贫乏,研究的意义何在、价值如何等问题,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得以充分

探讨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技巧

探讨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技巧由于引言不仅要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而且要提供给读者未读正文前需要知道的相关信息,同时作者对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及其知识是否渊博,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中得以体现。因此,要写好引言,就必须将引言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有序展开。而如何将合理安排这些基本内容,同时有条不紊地向读者描绘清楚,并非易事。达晋编译认为,根据引言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将引言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任务与目的,而在语言上也有各自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会使写作过程化难而易。引言各层次的写作特点及技巧有以下几点: 一、在阐述本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时要言简意赅,由于科技论文的读者对象大多是已进入该领域的同行或是该领域的专家,阅读文章的目的是想更多地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因此,在写作时,无需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并且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出。做到意思明确,语言简练。 二、研究背景相当于文献的总结回顾,这是引言中一个重点描写的部分。一方面可通过社会调查或广泛查阅文献及专利,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用自己的话全面、准确地总结概括出来,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时效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权威性原则,以突出作者对本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最新的发展动态,

其研究思路所依据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或可靠性。同时有助于读者或该领域的专家对论文学术水平的鉴审和判断,从而对论文做出比较准确和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文献的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同时应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在引用文献时,一定注意总结归纳,切不可照搬照抄。 三、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性,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部分。创新性在科技论文中非常重要,是论文是否被采用的重要依据。所谓“新”,可以是新观点、新材料,也可以是新手段,新方法,或者是别人未曾发现、不曾想到、没有写过,也可以是别人已发现、想到或写过的,而你有更深入的发现、更好的想法或更新的见解,或者提出与人不同的见解。在叙述创新性时,要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尽量具体。 在阐述前人研究的局限性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是大部分论文容易犯的毛病,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又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要抓住创新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同时避免使用“国内外尚无报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等评价性词语。 四、在引言的最后,可总结性提出本研究的成果可应用在哪个领域,或对其他研究有什么帮助,这无疑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也是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一种手段。

关于学位论文引言部分撰写的建议

关于学位论文引言部分撰写的建议 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1、引言应含概的内容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2、前言的写作方法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之绪论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之「绪论」 (一)关于学位论文之「绪论」,大致上有四个重点,必须先厘清,并好好掌握。 1.问题提出: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2.文献评论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4.论文重点说明 (二)关于「问题提出」 1.要扣紧研究主题,然后提出相关问题是什么?有几个?分别为何? 2.要有问题意识,整篇论文之「问题提出」,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并针对作者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思考。 3.关于「问题提出」 (1)研究动机与问题界定——所谓问题之界定,指问题背景、问题内涵(欲解决何种问题)、研究范围等。 (2)研究目的、意义、重要性与价值。 (3)关于「研究限制」方面,可在此先提出,但更好的做法是最后在结论中才提出。 (4)关于「研究假设」是否有?若该论文有「研究假设」,如何陈述,必须先搞清楚研究假设之定义后,然后审慎处理之。 (5)论文写作的六个主轴(5WIH) a.WHAT(事象)何事 b.WHEN(时间)何时 c.WHERE(空间)何地 d.WHO(人物)何人 e.WHY(理由)为何 f.HOW(经过、手段)如何 这六个主轴,最值得处理的为WHAT、WHY、HOW的问题,颇值吾人循此三主轴之一,好好思考。 (6)简言之,关于「问题提出」,就是要扣紧主题,且要有浓烈的「问题意识」,进而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掌握住重点,简 单扼要地「说清楚,讲明白」,以利自己和他人一开始就知道作者到底要探讨何问题,解决何问题。 (三)关于「文献评论」 1.文献评论主要是在作者先搞清楚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后,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到底在古今中外既存研究文献中,已有那 些研究成果,作者必须先搞清楚,也让别人能很快的作一概括的重点式了解,进而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顾过去前瞻未来,站在该研究领域之前延,针对该主题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文献探讨之步骤主要有四: (1)概观(归类) (2)摘要 (3)批判

论文写作技巧之引言篇修订稿

论文写作技巧之引言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论文写作技巧之“引言篇” 本期内容,我们来分享一些引言部分的写作技巧。美国期刊专家AJE帮您牢记几点高效快速SCI英文写作的技巧,就能对毕业论文、SCI研究论文及其他科研论文的整个写作流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摘要撰写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引言十分重要,因为作为你论文的主要读者的期刊编辑和审稿人通常会首先阅读引言。审稿人一般会带着这样几个问题阅读一篇论文的引言: 1.这篇投稿论文是新的吗? 2.这篇投稿论文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吗? 3.这篇论文是否适合在这本期刊上发表? 根据对大量已发表论文的全面深入分析,不论是哪个专属领域或学科的论文,我们跟您分享的下面这些关于引言的写作技巧大都适用。尤其是对于初入门练习英文论文写作的研究生来说,如果你无从下笔,不知道该怎样组织引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尝试按照以下这五个步骤来分解撰写。按照这些思路和技巧来撰写论文,可以帮助高效完成论文写作。 1研究背景的概述。告诉读者关于这个研究问题在该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指明该研究的重要性。 找出跟你研究问题相关的已有的科学研究领域,从更广泛的一般性的角度来阐述同行们都关心的研究问题。这部分时态一般用现在时,阐述过去已有的和到目前为止的,根据需要,可以有或者没有参考文献。然后,你应该尽量把读者从一个一般性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某个更为具体的分支问题,再具体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就好比我们从一个国家具体到某个省份再到某个具体城市。写作的时候,要从潜在读者的兴趣和背景知识出发,尽量将这部分写得吸人眼球。 图1 论文引言部分的五步分解组成。(Cargill & O'Connor 2009 after Weissberg & Buker 1990) 2前人已有研究的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