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秦哲学概述

中国先秦哲学概述
中国先秦哲学概述

中国先秦哲学

先秦一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源头和第一次高潮,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所谓“九流十家”中,最有影响的是儒、墨、道、法四家。此外还有兵、名、纵横、阴阳、农等。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中华文化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

1.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出身没落贵族。除了五十岁后一度从政之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和文化活动。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由当时门人及二三传弟子所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中。《论语》内容丰富,政治思想、哲学、教育、人生日常修养为主要内容。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整理《诗》《书》《春秋》等典籍。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在政治上,孔子的理想是复周礼,希望回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时代,但也主张对“礼”加以“损益”。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在政治思想上的创新是纳“仁”入“礼”。他讲“礼”以“仁”为思想基础;讲仁以礼为政治原则。

“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仁”的观念是春秋时新的社全思潮的集中概括。孔子把仁看成是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有许多含义。其基本含义为“仁者,爱人”,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与尊重。而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不把奴隶当人的。

当时流行人殉葬。孔子作俑以代人,故孔子有“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感叹。

在哲学上,孔子居于唯心唯物之间。他一方面宣扬。“畏天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另一方面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阳货》)。一方面“敬鬼神而远之”,另一方面又“不语怪力乱神。”

他没有明确否认鬼神的存在,认为人应当致力于现实生活。这不是无神论,是进步的。孔子的认识论具有一致性。一方面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另一方面,孔子不承认任何人是“生而知之”的,包括他自己在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抽象地肯定有先验的知识,具体认为任何知识都是通过闻见得来的。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承认人性可以由后天的习染面改变,承认贫贱人家的子弟也可以成为有德行的人。孔子哲学观中唯心与唯物,和他的政治观中保守与改良的矛盾有密切的联系。

社会学方面著名的主张是“恕道”: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这些原则,在古代曾经成为指导人们为人处世的格言,今天仍具有普世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主张中庸之道:《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

孔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很有价值。

他第一次提出…有教无类”,即打破氏族等级界限,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开放。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使学生感到有问题时才加以指点。“不愤不启,不诽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要求学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闻一知十”,?“告诸住而知来者”。要抓住问题的核心,领会精神实质。

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不同解答。

这些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发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本人学识渊博,但总感到自己知识不足,还教育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特别提倡勤学多问,“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面改之”(《述而》)。 孔子很注意学习与思考结合,以学为思的基础。认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吸收新知识与复习已有知识相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主张言行结合,反对讲空话。提倡“毋意(臆测)、毋必(武断)、毋固(固执)、毋我(自以为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孟子

先秦儒家第二大师孟子(前385----前304?)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之门人。他和孔子一样,虽然周游列国,却不曾做官,终生以授徒讲学为业。其思想主要反映在由他本人讲论并与弟子共同编定的《孟子》七篇中。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观的精华。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所谓“易位”、“变置”都是撤换的意思。孟子还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把君臣之间看成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等的关系,没有天生的服从和隶属的义务。

在土地制度上,盂子主张使“民有恒产”。奴隶是没有个人产业的。

孟子认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膝文公上》)。

孟子哲学的核心是“性善论”和“良知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人格道德基本观念的萌芽:“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又说:“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承认有先天的等级,则又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孟子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与生俱来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所谓学习,要从内心反求诸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他强调理性思维高于感性认识。“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刚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

孟子还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的世界观。宋以后,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盂子被尊称为“亚圣公”。

3. 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人。大约与孔子同时而略早,曾作过周守藏室之史(图书馆长),后来隐居不仕。《老子》又名《道德经》,反映老子的思想,但不一定完全是他本人所著,可能经过战国初期道家学派的加工和补充。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下只列章名)。

这个“道” 是产生于万物之先存在于万物之外的,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为人们所感知的虚无飘渺的东西(“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然而却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它的本质是“无”,所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以无为本”的宇宙观,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的认识对象是物质及其规律,而首先是“道”。只要认识“道”,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

通常所谓知识,对于“道”是有害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主张“绝学无忧” (四十八章) ,“复归于婴儿”,即所谓“归真返朴”境界。

在哲学,老子肯定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着。他已认识到事物的对立现象是互相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相反相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十二章)。智愚、权益、美恶、强弱、胜败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他制定了一套为人处世的原则:“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因与之”(三十六章)。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种,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这些见解,历来为兵家和政治家所重视。《老子》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对古代哲学思维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老子对统治者的批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认为暴力镇压不可消灭人民的反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反对暴虐的统治者:“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老子提出的社会方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为乱。”(三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者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4. 庄子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安徽蒙城县,又说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子的年龄略小。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及其门人著有《庄子》。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老庄神化。据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诏称《南华真经》。

司马迁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汉代流传的《庄子》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但留存的只有三十三篇6万5千多字。现存《庄子》三十三篇,分内、外、杂篇。其中内篇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

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十五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杂篇十一篇。

庄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是通过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的。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意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庄子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一、《庄子》内容提要

《庄子》的中心是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追求精神逍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追求自由:“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抨击天下无道:“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主张无为:“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 是非的相对性:“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反对虚伪:“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主张相忘于江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抨击大盗:“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宣扬无用之用: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意蕴无穷的庄生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二、《庄子》哲学思想简述

《庄子》的思想很丰富,《庄子》的表述很艺术,对《庄子》的思想不乏误解与曲解。

(一)崇尚道

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天地万物生于道,天地万物体现道,所以,人的一切要合于道,不能违背道。

(二)追求自由:

庄子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

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

庄子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养生主》)。

庄子写训马:“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马蹄》)。

(三)抨击无道

庄子说:“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胠箧》)?

庄子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人间世》)。

正是孟子说的“率兽食人”。

庄子说:“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并与仁义而窃之”。“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四)是非的相对

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庄子讽刺说,不了解这个道理的叫朝三:“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给三升,晚上给四升”。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改口说:“那么,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听了都高兴了。

(五)无为而治

“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天地》)。

要君主:“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

“至德之世”为:“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天地》)。

(六)珍惜生命: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养生主》有著名庖丁解牛的故事,结尾云:“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就点明了其主旨是养生。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遵道而行,即珍惜生命、健康之法,即养生之主。

庄子知道伴君如伴虎的危险:“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养生主》)。

要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不容易的: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人间世》)。 人生在世,常常是很艰难的。最好是“乘道德而浮游”,“其唯道德之乡乎”(《人间世》)? “两臂重于天下”:“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让王》)。

(七)意蕴无穷之美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自古及今,关于庄子《齐物论》的解释各种各样。这一段是《齐物论》的最后一段,是什么

意思呢?若解释成齐物之意,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相矛盾;若解释成“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似又与齐物之主旨不合。

“物化”是同化异呢,还是异化同?

“南海之帝为儵(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

《应帝王》这则寓言一般解释为庄子无为而治的意思。但从文本来说,其意蕴之丰富、含蓄与美感,见仁见智,不可尽叙。

《庄子》以一种审美的、艺术的角度表现世界,所以他创造的许多意象以有限的文字表现出了无法言说而只能体悟的无穷意蕴之美。

5.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82)名翟,鲁国人。自称出身“贱人”,做过工匠,后来到各国讲学。门徒很多,且有严密组织,多来自下层社会。《墨子》53篇不是墨翟自著,而是墨家学派的著作集。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主张。

他认为天下一切祸害、混乱的根源在于“不相爱”“交相别”,由此提倡“兼相爱、交相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只要人人互爱互助,天下就会太平。“兼爱”不分亲疏厚薄,与儒家“爱有差等”不同,所以被孟子攻击为“无父”。

从“兼爱”出发、墨子认为战争对人民危害最大,所以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侵略和兼并,但却支持正义的防御和诛伐无道暴君。

在行政上他主张“尊贤”,只要能够实行“兼爱”,即使“农工商肆之人”也可以做官。“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去之。”(同上)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所谓“尚同”主要是统一思想、统一政令,“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尚同》上)逐级上同,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天子则必须服从上天的意志。

墨家从节约社会财富出发,谴责儒家久丧、厚葬、礼乐等。认为音乐是一种奢侈浪费,对社会无益有害墨子“非乐”与老子相同。

墨家片面强调感性经验,轻视理性思维。认为鬼神确实存在。

墨家学派在逻辑学方面有突出贞献,他的划分出“类”、“故”、“悖”等重要逻辑范畴,提出了“辟”、“侔”、“援”、“推”等论证方法。处处有意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辩论,尤其擅长使用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

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与儒学势均力敌,并称“显学”,秦汉以后衰微。

6.荀子

荀子(前3l3?-前238)名况,卿是尊称,赵国人。据说年十五游学齐国,三次担任稷下学宮领袖。后适楚,被楚相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因谗离楚游赵,聘秦,晚年归老于楚。门人很多,著名的有韩非、李斯等,今本《荀子》三十三篇,大部分是他本人所作。

荀子旧列儒家,实际上是由儒到法的代表。

荀子不承认有人格有意志的天,认为天就是“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等自然现象。天有其自身运动变化规律,不因人间统治者的好坏而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违背自然规律,就要遭殃。强调“明于天人之分”,天道不能干预人事,国家治乱根源在社会本身。人不必迷信上天,而应该利用、控制、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

荀子认为,人的精神来源于形体,“形具而神生”’“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能知的主体与可知的客体,两方面接触而且符合实际,就产生知识:“知有所合谓之智。”他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缘天官”,即眼耳鼻舌身等天然感官与外界的色声香味形等分别

接触,相当于感性认识;二是“心有征知”,即“心”对各种感觉进行分析,辨别验证,相当于理性认识。他认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即各种感官的统帅。如果“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甚至会产生错觉。他比较正确地处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荀子还主张行重于知,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儒效》)

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性,指生理本能。他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正名》)所以说人性恶。为了避免争夺,圣人制定礼义法度,以陶铸人性,使归于善。所以,“善”不是“性”而是“伪”——人为的产物。孟子强调发扬先天固有的良知,着眼于主观的修养;荀子强调进行后天人为的改造,着重于人为的教化。两种人性论虽有区别,本质并不矛盾。

在社会观方面,荀子已认识到社会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即“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维持社会秩序的是“礼”,所以荀子特别“隆礼”。不过他的“礼”,不是周礼,包含强制的法的内容,主张礼法并用。

在政治上,荀子推重王道,也不排斥霸道。针对盂子的法“先王”(尧舜),他主张“法后王”(西周),明确提出要实行君主集权制,这些显然属于法家的理论。但他并没有忘记“民”的重要。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复舟。”(《王制》)。这些观点对后世都有深刻的影响。

关于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论文 略论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摘要: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之初,钟泰以本土的话语方式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了系 统的梳理。该书运用史传的体例,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对不同时期的人物、思想、流派做 了详实的介绍,客观地还原了中国哲学史上诸多人物的哲学思想。他追溯中国哲学思想的 源头,概括性地对上古哲学思想特点进行了总结。钟泰“以中释中”的研究方式对中国哲 学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对当今诠释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和核心价值具有启发 意义。 关键词:钟泰;中国哲学史;以中释中 钟泰1888―1979,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字斋,号钟山,别号待庵。江苏南京人。 师从太谷学派中期宗师黄葆年,曾攻读于江南格致书院,继而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 大学。归国后任两江师范学堂日文译教。辛亥革命曾入皖督柏文蔚幕。尔后历任安徽高等 学堂教师,南京法政专门学校后改法政大学日文教席,并开老庄讲座,又任《共和杂志》 社社长。1924年转任杭州之江大学国学系教授、系主任。1939年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 院教授。1943年任贵阳大夏大学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4年入蜀,与熊十力并任书 院主讲兼协纂。1948年任光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入华东师范大学。后转入上海文史馆。1962年应长春东北文史研究所礼聘讲学。1966年返回上海文史馆。1979年病逝于家。 钟泰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著有《中国哲学史》、《荀 注订补》、《国学概论》、《庄子发微》、《春秋正言断词三传参》、《顾诗笺校订》、《管子侈靡篇》等。其中,192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是钟泰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哲学这门学科创立之时,该书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一 不同于胡适、冯友兰等“以西释中”的研究模式,钟泰采用了中国化的哲学研究方法。钟泰在书中完全运用中国本土的话语方式,在传统的领域内对哲学进行梳理,较为系统地 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钟泰并不是简单重复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而是具有了明 显的方法论意识。 钟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四编,分别为上古哲学史、中古哲学史、近古哲 学史、近世哲学史,共分为上下两卷,八十二章,单列人物117位。上古哲学史由周代至 先秦,中古哲学史涵括汉唐时期,近古哲学史包含宋明哲学,近世哲学史则涵盖了清代哲学。钟泰以客观的笔触,尽可能真实地介绍各家思想,以庞大完整的体系奠定了“以中释中”的中国哲学史诠释框架。 二 纵观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对话先秦哲学答案(全)字母

A 按照周公礼制,天子享受()的舞蹈。八佾 C “从自然之道出发,利用自然规律并用以治人”属于老子思想中的()。内圣之术 D 道家使人类获得永恒寄托的途径是人的肉体和精神回归()。自然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哪位思想家的话。()韩非子 对于历史上重要人物语言的引用以及他们言语的讨论是()。重言 F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的观点。孟子 G 古人读书中提到“左孟庄骚”中“庄”指的是()。庄子的书 H 《韩非子》中指出儒家后来分成()派。8.0 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唐 “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礼记 “和以天倪”中“和”是混合的意思,在庄子的文本中指的是()。重言和寓言中混有卮言 J 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善 “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孔子 K 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达到了仁的标准。颜回 1

孔子在对“文与质”的关系阐释中,质指的是()。自然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问题。礼 L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字是()。伯阳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作者是()。詹剑锋 老子的道论是人生修养的()。境界论 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 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义 M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表明孟子思想中含有()。兼爱 墨子的()思想为了消除嫡庶亲疏的观念,因而代表了新兴的社会政治意识。兼爱 民间学术的特点是()。自由 “明于知礼仪,而陋于知人心。”是庄子对()的批评。儒家 N 鸟类可以飞行,一方面它们体重轻,另一方面它们有(2)个肺,可以贮藏空气。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中“怒”的含义是()。奋起 R “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次。465.0 “仁”在“礼”中的体现是()。慈爱孝亲 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温和润泽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 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政境界、理想境界是()仁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心得体会-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精品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第一节 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第一节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一、背景分析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许倬云作品) 背景分析胡适先生说:“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P42)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生产关系的变化 《春秋》鲁僖公四年(前656)“蔡溃。”《公羊传》云:“溃者何?下叛上也。” 《春秋》鲁文公六年(前624)“沈溃。”《左传》说:“凡民逃其上曰溃。” 《春秋》鲁僖公十九年(前641)“梁亡。”《公羊传》说:“鱼烂而亡”。 3、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礼法之争,由此产生了哲学上的天人之辩。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先驱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是在“一部分较开明之思想”和“人之发现”中阐述的。所谓“开明”是在“开明之士,渐不信鬼神及所谓天道”。“人之发现”在“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Hum a ni st ic)的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而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则是在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的第五节“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 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中作了阐述。 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则是专用一章的内容阐发春秋思想的先驱,不过,他用的是“春秋时期的思想”,而文中所体现出来以及作者着意去阐述的也是春秋初期思想上 的“新旧交替”的特点。(见p p118-119) 早在西周末期,就出现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思想和情绪。所有这些都成了春秋时期思想家们得以前进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1、批判的天命神权观 (1)普遍的对“天”的怀疑。《诗经》中有“昊天不惠”、“昊天不平”等对“天”的公平性的怀疑和关心人间疾苦的怀疑。 (2)在神民关系上,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 随国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国大夫史嚚对祭神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3)在天人关系上,出现了天人相分的思想萌芽。 鲁僖公时,出现五陨、六鷁;宋、卫、陈、郑大火等现象。有人对此很是恐惧,以为是天对人的惩罚。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含答案)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 1.古人读书中提到“左孟庄骚”中“庄”指的是(C )。 A、庄子 B、庄周 C、庄子的书 D、以上各项都不是 2.“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C )。 A、中庸 B、论语 C、礼记 D、仪礼 3.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B ) A、宋 B、唐 C、汉 D、明 4.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A )。 A、善 B、真 C、美 D、德 5.“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C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6.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达到了仁的标准。(B ) A、子路 B、颜回 C、子张 D、子贡 7.孔子在对“文与质”的关系阐释中,质指的是(C )。 A、文化 B、人文 C、自然 D、社会 8.老子的道论是人生修养的(C )。 A、形而上 B、性善论 C、境界论 D、本体论 9.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C ) A、气 B、天 C、道 D、自然 10.《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作者是(A )。 A、詹剑锋 B、东方美 C、叶海烟 D、张默生 11.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B )。 A、仁 B、义 C、礼 D、智 12.民间学术的特点是(C )。 A、真实 B、规范 C、自由 D、简单 13.“仁”在礼”中的体现是(C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祭祀存念 D、报本施恩 14.“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多少次?(D ) A、456 B、356 C、365 D、465 15.儒家的核心理念是(A )。 A、仁 B、义 C、礼 D、智 16.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B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报本施恩 D、祭祀存念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

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读后感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

简述中国书法中的哲学精神

简述中国书法中的哲学精神 卫文明 对于书法,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地认识和理解。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也有说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林语堂说,“书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的基础。”;宗白华说,“书法代替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唐朝张怀瓘提出了“文则数言及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他的话引证了“书为心画”的观点。可见,书法是以文字(汉字)书写为基础,通过线条为表现手段,借助笔墨表达来追求自然物象之美,体现人格审美象征性,以达到对自然真理的感悟和追求,实现人文价值情怀,并且实现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和传递。然而,由于近现代受西方西学思潮的兴起和影响,尤其受到西方艺术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全盘西化。近年来很多国内外书法界的朋友,非常担心,传承了三千年的书法艺术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没落。他们认为,纵观历史,书法文化艺术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无逾于今日者。 数千年来,书法在中国的社会生存中地位显赫。许多位帝王的躬行实践和大力的提倡,士大夫的作为安身立命的首要技艺,以及全社会高度一致的认同趋向,使书法文化的传承从未遇到过大的危机。而今天则不同了,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高科技的日益发达,使书写由手工劳动变成了键盘上计算机的自动操作,地

球村的逐渐一体化又使得中国独特的书法审美体系面临西方美学理论和戒律的冲击。他们的危机感是有道理的,是有所依据的,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书法作为一门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它的传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却始终是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特质。书法的魅力,归根结底来自其丰富的中华民族哲学的表现力,这一点是计算机打字永远无法取代的。书法艺术,要以自身价值的确立为目标,而确立的标准就是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体系。要树立这样一杆标尺,取得和西方文明和思想的平等对话权。 中国的优秀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髓,更应该是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应该对全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就书法而言,它的形态美、意识美、它的十足的韵味完全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来进行诠释和理解,而非一定要有采用艺术解构、空间论等西方的艺术标准去强言附会。要找到书法自已的本体,不要迷失在他人的标准里。古人说,书画同源,书画相通,书法具备绘画的布局和章法;书法也具有音乐所具有的内在节奏和旋律,具有时间的流动性,不可逆性和线条的单维特征;书法也表现出建筑学所要求的平衡和稳定的美感,以及内部空间结构要求;也有人说,书法具有舞蹈的韵律和意境。我国近代书法家沈尹默也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为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国画这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韵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心怡。”所以,只是简单地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造型,或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完整word版)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章节测验答案

儒学原典“仁”字的义理讲述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政境界、理想境界。 ?A、智 ?B、仁 ?C、义 ?D、礼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哪几项不是儒家的核心理念()。 ?A、仁 ?B、义 ?C、礼 ?D、智 我的答案:BC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此句出自《论语·阳货篇》。()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儒家的“仁”所表达之意。()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仁”的哲学思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从()代开始,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 ?A、汉 ?B、明

?C、宋 ?D、唐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下列哪几方面是儒家“仁”的体现。() ?A、人际关系 ?B、政治理想 ?C、心理感受 ?D、思想文化 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仁者心知德,爱之礼也。”是朱熹所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说的是心心相通的状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的“仁德”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不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春秋》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十三经中总共()次出现了“仁”。() ?A、356次 ?B、365次

?C、465次 ?D、456次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仁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定义,它的哲学范畴不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儒学和儒家不是一回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孟子的“仁政”、《礼记》中“仁”的范畴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是“仁”在“礼”中的体现。 ?A、温和润泽 ?B、祭祀存念 ?C、报本施恩 ?D、慈爱孝亲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是提出“引仁入政”从而提出了“仁术”的思想家。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孔子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仁”在《孟子》一书中总共出现了100次。()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2018下半年-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从()代开始,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1.0分)1.0 分 A、汉 B、明 C、宋 D、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出自于()。(1.0分)1.0 分 A、《列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人生修养的()是老子的道论。(1.0分)1.0 分 A、性善论 B、境界论 C、本体论 D、形而上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不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1.0分)0.0 分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春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5从什么时候开始,孔子嫡派后裔被授以“衍圣公”的世袭封号?()(1.0分)1.0 分 A、唐朝 B、西汉 C、东汉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之言。(1.0分)1.0 分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人之实,是亲是也”是()的名言。(1.0分)1.0 分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解剖学发现鸟有()个肺。(1.0分)1.0 分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曾做过东周国君的守藏史()。(1.0分)1.0 分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是()人。(1.0分)1.0 分 A、法国 B、日本

八句话,道破中国哲学精髓

八句话,道破中国哲学精髓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哲学意义: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白马非马】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公孙龙心生一计,公孙龙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

一个特征,就是只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说白马根本就不是马。”愚鲁的士兵因无法应对,唯有放行。哲学意义:“白马非马”的命题问题出在何处呢?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是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白马是特殊、个性、个别、具体。普遍不等于整体,特殊也不等于部分,这是不同性质的范畴。【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哲学意义:其探讨的哲学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据《坛经》记载,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