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

关键词:特种加工;优势;发展

0.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科学实验)的需要,许多领域要求尖端科学技术产品向高精度、高性能、小型化等方向发展,使用的材料越来越难加工,硬度高、脆性好的难切削材料应用日益广泛,一些制造精密形状复杂和结构特殊的零件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对加工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加工由于自身的加工特点,致使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加工需要这时,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所谓特种加工,是指一种利用化学电声光能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加工复杂微细表面和低刚度零件其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切削方法即加工过程中工件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切削力,工具材料的硬度也可以低于工件材料的硬度特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效,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使特殊材料或特殊结构工件的加工工艺性发生了根本变化,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已经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和关键制造技术。[2-5]

1.特种加工的发展

特种加工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于材料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尖端国防及科学研究的急需,不仅新产品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而且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重量比和性能价格比,并正朝着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耐腐蚀、高温高压、大功率、尺寸大小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各种新材料、新结构、形状复杂的精密机械零件大量涌现,对机械制造业提出结构形状复杂、尺寸或微小或特大、精密零件的加工;薄壁、弹性元件等刚度、特殊零件的加工等。

对此,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加工。于是,人们一方面通过研究高效加工的刀具和刀具材料、自动优化切削参数、提高刀具可靠性和在线刀具监控系统、开发新型切削液、研制新型自动机床等途径,进一步改善切削状态,提高切削加工水平,并解决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则冲破传统加工方法的束缚,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加工方法,于是一种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加工的特种加工便应运而生,并不断获得发展。后来,由于新颖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就从广义上来定义特种加工,即将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的非传统加工方法统称为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的特点与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很多变革:(1)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材料的可加工性不再与硬度、强度、脆性等直接关系;(2)改变了零件的传统加工工艺路线,不必考虑淬火安排的前后问题;(3)改变了产品结构的传统设计,一些分体加工可以采用整体结构;(4)对传统的结构工艺性重新评价,方孔窄缝并非不允许出现。[6] 虽然特种加工已解决了传统机械切削方法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提高加工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加工设备所需投资大、使用维修费用高、加工过程中废液的排放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些特种加工的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种加工技术作为对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的有力补充,在现有工艺基础上,新的特种加工技术不断完善和迅速发展,其应用前景及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2.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

2.1 特种加工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工方法主要不是依靠机械能,而是用其他能量(如电能、光能、声能、热能、化学能等)去除材料。

(2)传统加工方法要求刀具的硬度必须大于工件的硬度,即以硬切软;而对于特种加工,由于工具不受显著切削力的作用,特种加工对工具和工件的强度、硬度和刚度均没有严格要求。

(3)加工没有明显的切削力作用,一般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又由于工件加工部位变形小,发热少,或发热仅局限于工件表层加工部位,工件热变形小,由加工产生的应力也小,易于获得好的加工质量,且可在一次安装中完成工件的粗精加工。

(4)特种加工中能量易于转换和控制,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效率。

(5)特种加工方法的材料去除速度一般低于常规加工方法。这边是目前常规加工方法在机械加工中仍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7-9]

2.2与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相比的特点

特种加工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随着技术进步又有了新的发展,但与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相比,有其独到之处。

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有些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电化学加工等,是利用热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这些加工方法与工件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无关,故可加工各种硬、软、脆、热敏、耐腐蚀、高熔点、高强度、特殊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2、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因此,工件不承受大的作用力,工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硬度,故使刚性极低元件及弹性元件得以加工。

3、微细加工,工件表面质量高,有些特种加工,如超声、电化学、水喷射、磨料流等,加工余量都是微细进行,故不仅可加工尺寸微小的孔或狭缝,还能获得高精度、极低粗糙度的加工表面。

4、不存在加工中的机械应变或大面积的热应变,可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其热应力、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等均比较小,尺寸稳定性好。

5、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能量可相互组合形成新的复合加工,其综合加工效果明显,且便于推广使用。

6、特种加工对简化加工工艺、变革新产品的设计及零件结构工艺性等产生积极的影响。3. 特种加工技术的种类

特种加工技术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种加工技术的内容也不断丰富。一般按能量来源、作用形式和加工原理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超声加工、化学加工、快速成型等。

3.1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作电蚀加工或放电加工,是将工具电极和工件置于绝缘的工作液中,工件和工具分别接直流脉冲电源正极和负极,加上电压,利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现象对材料毛坯进行加工。火花放电时,在放电区域能量高度集中,瞬时温度高达左右,足以使陶瓷材料局部融化而被蚀除加工时工具与工件不接触,作用力极小,因而可用于加工型腔模(锻模压铸模注塑模等)和型腔零件;加工、冲模、粉末冶金模、挤压模、型孔零件、小异型孔、小深孔等。

3.2 电化学加工

电化学加工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去除工件材料或在其上镀覆金属材料等的特种加工。

该方法主要包括电解、电镀、电铸、电化学抛、光等工艺方法。其中电解加工使用于深孔、型孔、型腔、型面、倒角去毛刺、抛光等。电铸加、工适用于形状复杂、精度高的空心零件,

如波导管、注塑用的模具、薄壁零件、复制精密的、表面轮廓、表面粗糙度样板、反光镜表盘等。

3.3 零件涂敷加工

零件涂敷加工可针对表面磨损、划伤、锈蚀的零件进行涂敷以恢复尺寸;对尺寸超差产品进行涂敷补救对大型、复杂小批工件表面的局部镀防腐层、耐腐层,以改善表面性能。

3.4 高能束流加工

高能束流加工也称为三束流加工,是利用能量密度很高的激光束、电子束或离子束等去除工件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的总称,其中电子束加工技术改变了原有的设计思想,可将原有的高精度复杂难加工型面或无法加工的大型整体零件分成若干个易加工的单元,精加工和热处理以后,用电子束将其焊接成整体零件。

3.5 物料切蚀加工

物料切蚀加工包括超声波加工与水喷射加工、磨料喷射加工、磨料流动加工是指利用流体磨料,流体与磨料的混合液等动能,去冲击抛磨浸蚀工件被加工部位而实现去除工件材料的方法。

3.6 复合加工

复合加工是指用多种能源组合进行材料去除的工艺方法,大多是在机械加工的同时应用流体力学、化学、光学、电磁学和声波等能源进行综合加工,这些加工方法能够提高加工效率或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完整的表面。它包括传统加工和特种加工的复合特种加工和特种加工的复合,主要有切削复合加工、磨削复合加工、电火花复合加工和电解复合加工等。

[10]

4.特种加工的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提高特种加工技术水平及扩大其应用范围, 当前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不断改进、提高高能束源品质,并向大功率、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2)高能束流加工设备向多功能、精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力求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的目的。扩大应用范围,向复合加工方向发展。

(3)不断推进高能束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工作。

5. 结束语

特种加工技术集成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发展异常迅速。现代特种加工技术主要是伴着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等难切削材料的额出现,以及制造精密细小形状复杂和结构特殊的零件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其他常规加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已成为航空航天、汽车、仪器、仪表、微型机械、轻工、模具等行业的支撑技术和关键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特种加工技术必将不断完善和迅速发展,反过来又必将推动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孔庆华. 特种加工[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 2] 林祖强. 电子束焊接在齿轮加工中的应用[ J ]. 机电工程, 2007 ,24 ( 4 ) : 52 253. [ 3] 刘敬明,曹凤国. 激光复合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J ]. 电加工与模具, 2006 ( 4 ) : 5 29.

[ 4 ] 陈君昌. 高压水射流技术[ J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版, 2006 ,3 ( 2 ) : 182 2183. [ 5] 管琪明, 郭锐, 赵万生. 特种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J ]. 电加工与模具, 2005 ( 3 ) : 14 218.

[ 6] 高长水. 特种加工[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 7 ] 赵万生,王振龙,郭东明,等. 国外特种加工技术的新进展[ J ]. 电加工, 1999 ( 5 ) :

12 219.

[ 8 ] 陈济轮. 特种加工技术在航天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J ]. 电加工与模具, 2003 ( 2 ) : 13 215.

[ 9 ] 周桂莲,张惠敏. 特种加工技术新应用[ J ].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 17 ( 3 ) : 21 223.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学生姓名:汪恒 学生学号: 090105045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年级专业: 09机电一班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9机电一班 学生学号:090105045 学生姓名:汪恒 摘要: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于工业上的要求在不断的改变中,而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给工业上的要求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种加工应用范围广,能够为一些加工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什么是特种加工、特种加工的特点、种类以及发展趋势等作了描述。阐述了特种加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特种加工的必要性。 关键词:特种加工技术、特点、变革、发展趋势激光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 前言 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工程材料不断涌现和被采用,

工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刀具材料性能、结构、设备加工能力的限制,使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很难完成对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高脆性、耐高温和磁性等新材料,以及精密复杂、微细构件或难以处理的形状的加工。为了解决这些加工的难题,人们不断开发研究并成功采用“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外的新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方法”解决了很多工艺问题,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许多变革。特种加工是相对于传统的切削加工而言的,实质上是直接或复合利用电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光能、声能、热能、磁能、物质动能、甚至爆炸能等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的总称。 正文 一、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机床的种类 数控加工机床分类有两种方法: 1.按控制系统分类有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连续控制三种, 2.按伺服系统分类有开环、半闭环、闭环控制系统。 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主要依靠机械能来切除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利用其他能量形式进行加工的特种加工方法,主要是指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和光能等来进行加工的方法。在此,机械能以外的能量形式的应用是特种加工区别于传统加工的一个显著标志。 新的能量形式直接作用于材料,使得加工产生了诸多特点,例如,加

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

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一、国外激光加工技术及发展动态 以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目前主导和控制着全球激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中,德国Trumpf、Rofin-Sinar公司在高功率工业激光器上称雄天下;美国IPG公司的光纤激光器引领世界激光产业发展方向。欧美主要国家在大型制造产业,如机械、汽车、航空、造船、电子等行业中,基本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工艺对传统工艺的更新换代,进入“光加工”时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激光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天地,应用领域涵盖通信、材料加工、准分子光刻及数据存储等9个主要类别。根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2013年全世界总的激光销售超过1000亿元。其中全球激光器市场销售额较2013年增长6.0%,达到93.34亿美元。美国市场借助出口方面的出色表现有所增长;欧洲凭借德国的出口增长仅维持收支平衡;亚洲市场,东盟国家的增长抵消了中国的经济放缓以及日本的零增长。 二、国内激光产业发展现状 1.国内激光产业整体格局 国内激光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北京、江苏、上海及深圳等地,已基本形成以上述省市为主体的华中、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四大激光产业基地,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约300家。 2014年我国激光产业链产值约为800亿元。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装备产业达到350亿元(其中,用于切割、打标和焊接的高功率激光设备占据了67%的市场份额);激光加工在重工业、电子工业、轻工业、军用、医疗等行业的应用达到450亿元。预计在今后三年,我国激光产业平均行业复合成长率将不低于20%。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比较大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这四

特种加工技术

第7章特种加工技术 7.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电火花加工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和热能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它用一根移动着的导线(电极丝)作为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切割,故称线切割加工。线切割加工中,工件和电极丝的相对运动是由数字控制实现的,故又称为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简称线切割加工。 7.1.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与组成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 (1)按走丝速度分:可分为慢速走丝方式和高速走丝方式线切割机床。 (2)按加工特点分:可分为大、中、小型以及普通直壁切割型与锥度切割型线切割机床。 (3)按脉冲电源形式分:可分为RC电源、晶体管电源、分组脉冲电源及自适应控制电源线切割机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型号示例 2、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基本组成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可分为机床主机和控制台两大部分。 图8-1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主机 1)控制台 控制台中装有控制系统和自动编程系统,能在控制台中进行自动编程和对机床坐标工作台的运动进行数字控制。 2)机床主机 机床主机主要包括坐标工作台、运丝机构、丝架、冷却系统和床身五个部分。图8-1为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主机示意图。 (1)坐标工作台它用来装夹被加工的工件,其运动分别由两个步进电机控制。

(2)运丝机构它用来控制电极丝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3)丝架它与运丝机构一起构成电极丝的运动系统。它的功能主要是对电极丝起支撑作用,并使电极丝工作部分与工作台平面保持一定的几何角度,以满足各种工件(如带锥工件)加工的需要。 (4)冷却系统它用来提供有一定绝缘性能的工作介质——工作液,同时可对工件和电极丝进行冷却。 7.1.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与工装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 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主要是电加工参数和机械参数的合理选择。电加工参数包括脉冲宽度和频率、放电间隙、峰值电流等。机械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和走丝速度等。应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加工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工艺参数,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1)电加工参数的选择 正确选择脉冲电源加工参数,可以提高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的稳定性。粗加工时,应选用较大的加工电流和大的脉冲能量,可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即加工生产率)。而精加工时,应选用较小的加工电流和小的单个脉冲能量,可获得加工工件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加工电流就是指通过加工区的电流平均值,单个脉冲能量大小,主要由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加工幅值电压决定。脉冲宽度是指脉冲放电时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峰值电流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流峰值,加工幅值电压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压的峰值。 下列电规准实例可供使用时参考: (1)精加工:脉冲宽度选择最小档,电压幅值选择低档,幅值电压为75V左右,接通一到二个功率管,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0.8~1.2A,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um。 (2)最大材料去除率加工:脉冲宽度选择四~五档,电压幅值选取“高”值,幅值电压为100V左右,功率管全部接通,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4~4.5A,可获得 1002 mm/min左右的去除率(加工生产率)。(材料厚度在40~60mm左右)。 (3)大厚度工件加工(>3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五~六档,功率 管开4~5个,加工电流控制在2.5~3A,材料去除率>30 2 mm/min。 (4)较大厚度工件加工(60~1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取五档,功率管 开4个左右,加工电流调至2.5~3A,材料去除率50~60 2 mm/min。 (5)薄工件加工:幅值电压选低档,脉冲宽度选第一或第二档,功率管开2~3个,加工电流调至1A左右。 注意,改变加工的电规准,必须关断脉冲电源输出,(调整间隔电位器RP1除外),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不应改变加工电规准,否则会造成加工表面粗糙度不一样。 2、机械参数的选择 对于普通的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其走丝速度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进给速度的调整主要是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调整。切割加工时进给速度和电蚀速度要协调好,不要欠跟踪或跟踪过紧。进给速度的调整主要靠调节变频进给量,在某一具体加工条件下,只存在一个相应的最佳进给量,此时钼丝的进给速度恰好等于工件实际可能的最大蚀除速度。欠跟踪时使加工经常处于开路状态,无形中降低了生产率,且电流不稳定,容易造成断丝,过紧跟踪时容易造成短路,也会降价材料去除率。一般调节变频进给,使加工电流为短路电流的0.85倍左右(电流表指针略有晃动即可)。就可保证为最佳工作状态,即此时变频进给速度最合理、加工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辽宁大连(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6028)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摘要: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发展趋势制造技术现状关键词:汽车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alian 116028, China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the Abstract: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corresponding And the status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automobil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nufacturing agile In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or some also precision aspects promoting. All of machining has room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Key words: 是纯粹的技术产品,而是现前言0 代汽车新技术和先进的管年代以来,世纪80 20 理模式相结合的结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发展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发类 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展,例如新型制造技术的发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展,刀具工艺的发展,激光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焊接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什么是特种加工、特种加工的方法、种类以及发展趋势等作了描述。阐述了特种加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特种加工的必要性。 一、概述 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工程材料不断涌现和被采用,工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 加工范围上不受材料强度"硬度等限制,特种加工技术主要不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去除材料,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完成工件的加工*故可以加工各种超强硬材料"高脆性及热敏材料以及特殊的金属和非金属 材料 以柔克刚。特种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加工 过程中工具和工件间不存在明显的强大机械切削力,所以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的制约,在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薄壁元件"弹性元件时,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加工方法日新月异,向精密加工方向发展,当前已出现了精密特种加工,许多特种加工方法同时又是精密加工方法"微细加工方法,如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等就是精密特种加工;精密电火花加工加工精密度可达微米级,表面粗糙度可达镜面。 容易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宏观切屑,工件表面不会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以获得良好的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热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区及毛刺等表面缺陷均比机械切割表面小,尺寸稳定性好,不存在加工中的机械应变或大面积的热应变。 三、特种加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特种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 ()l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如:金刚石、硬质合金等高硬度材料;陶瓷、玻璃、石英、玛瑙等高脆性材料的加工。 (2)各种模具的制造.冲模、挤压模、粉末冶金模等。 (3)可用于表面加工、装饰、尺寸加工,超精、光整加工、镜面加工等。 (4)以激光等高能量束流实现打孔、切割、焊接、热处理、刻蚀加工。 四、特种加工技术的种类 特种加工技术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种加工技术的内容也不断丰富 一般按能量来源"作用形式和加工原理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超声加工"化学加工"快速成型等。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作电蚀加工或放电加工,是将工具电极和工件置于绝缘的工作液中,工件和工具分别接直流脉冲电源正极和负极,加上电压,利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现象对材料毛坯进行加工,火花放电时,在放电区域能量高度集中,瞬时温度高达 1000度左右,足以使陶瓷材料局部融化而被蚀除,加工时工具与工件不接触,作用力极小因而可用于加工型腔模(锻模"压铸模"注塑模等)和型腔零件;加工冲模"粉末冶金模"挤压模"型孔零件"小异型孔"小深孔等。 电化学加工

浅谈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因为激光的加工技术的优点是生产的效率极高、加工的质量极好、适用的范围很广等,所以越来愈多的人希望在很多的领域中使用激光加工技术。本文介绍其相关的理论,重点论述其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激光加工技术相关理论发展应用 一、前言 近年来重大的发明之一是激光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把激光器当成基础的激光加工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其正在被广泛应用在生产、通讯、医疗、军事及科研等多种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与社会的效益,是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的关键。 二、激光加工技术相关理论 笔者认为,了解与应用激光加工技术需要对其相关理论深入的研究。以下笔者从其原理和特点来介绍激光加工技术。 (一)原理 激光加工能够获得极高的能量密度与极高的温度是因为采用的光学系统能够让激光聚焦成为一个非常小的光斑,在这样的高温下,每种坚硬的材料都会被瞬间熔化与气化,然后熔化物被气化而产生的蒸汽压力推动,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出来,从而实现了对工件加工的特种加工方法。 (二)特点 激光加工的技术对于加工工具与特殊环境没有要求,不会造成工具的磨损,易于使用自动控制来进行连续加工,且加工效率极高;同时激光的强度极高,聚焦后差不多能够熔化和气化全部的材料,所以能够加工所有硬度的金属与非金属的材料;加上激光加工是属于非接触的加工,及加工速度非常的快,工件没有受力与受热而产生变形;其还能聚焦成为极小的光斑(微米级),能够调节输出的功率,所以

可进行精密且细微的加工。这些均是激光加工优点。但由于其设备的投资比较大,及操作和维护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在精微加工的时候,重复的精度与表面的粗糙度难以保证等。这些缺点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缩小了其应用规模,也限制了其发展,但是由于进一步的研究,越来越成熟的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近年来,由于激光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被应用于许多的领域。以下是笔者从激光器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来介绍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同时介绍目前激光加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 了解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就要研究激光器以及其应用的领域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其发展。 迅速发展的激光器。我国研制出的第一台激光器是在1961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激光器技术快速的发展起来了,从固体的激光器到气体的激光器,再到如今光纤的激光器、半导体的激光器与飞秒的激光器。光纤的激光器与传统激光器来比较,其优势是功率输出大,光束的质量较好,转换的效率较高,良好的柔性传输等。其在使用激光加工技术加工材料中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现在应用于使用激光来打标、切割以及焊接。而飞秒的激光器则能够使超精微的加工可以实现。其在高技术的领域如微电子、光子学等应用的前景极宽广。同时半导体的激光器正在被直接用在焊接、热处理等方面。总之激光器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广泛的应用领域。激光加工是在机械加工、力加工、火焰加工与电加工之后新产生的一种的加工技术,是借助激光束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以及微加工的综合性技术。激光焊接广泛应用在汽车的零件、密封的器件等多种要求焊接无污染与无变形的器件。激光切割主要应用在汽车的行业、航天的工业等领域。而激光打孔则应用在汽车的制造、化工等产业。广泛的应用领域也使得激光加工技术快速发展。 (二)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在我国的许多领域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下是笔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简介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简介 特种加工技术是指传统的机械切削加工方法以外的特种加工方法,主要有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电子束、离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等,本课程主要讲授特种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生产工艺。

Brief Description of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Technology Course No.: S4080310 Course Title: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Technology Overall Class Hour: 30, Lecture Hour: 26, Experiment Class Hour: 4, Computer Class Hour: Exercise Class Hour: Credit: 2 Course Offered b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Object of Teaching: Students, Major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rerequisite Course: ElectrotechnicsⅠ, Electronic TechnologyⅠ, Theory of mechanics Mechanical Design,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Time of the Course Offered: 7th Semester Teaching material and references: Teaching material: Liu JinChun, Zhao Jiaqi, Zhao Wansheng.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4th edition. China Mechanical Press (CMP), 2004 (In Chinese) Reference: Jin Qingtong.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Aviation Industry Press, 1988 (In Chinese) Course Brief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takes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NTM) as main contents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袁锋 摘要 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制造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与其它学科交互融合发展,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只有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断创新,我国制造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阐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特征;趋势。 引言 制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永恒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对其经济和政治的领导地位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70 以上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因此,很多国家把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列为重中之重。战后,日本、德国等国家由于重视制造业,国力很快得以恢复,成为制造强国,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美国认为要重振经济雄风,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必须大力重振制造业,夺回其制造业的世界霸主地位。为此,美国加大了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进行策略研究,现在某些领域已基本赶上甚至超过日本而与其并驾齐驱。可见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制造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想在新一轮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制造技术。 1 现代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 1.1 制造内涵的扩展 随着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全球性的贸易壁垒正在逐步消失,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的集成技术。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得到大大扩展,它是一种涵盖面很广的广义制造概念,是“大过程”、“大制造”,包括光、机、电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通用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的制造以及材料制备;不仅包括机械加工方法,而且还包括高能束加工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它不但包括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还涉及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产品的选型决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报废产品的处理以及产品的疲劳强度和全寿命过程的预估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1.2 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制造工程与制造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

对体育产业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6509006.html, 对体育产业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的研究 作者:朱昱然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12期 摘要:本研究着眼于当今新兴的体育产业,以体育营销、整合营销等为理论依据,广泛选取国内外体育品牌,把当前体育产业市场营销发展趋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体育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详尽明晰的从体育用品类型的转化、生产方式的更新、经营方式的转变与营销策略的创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优化体育产业市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营销;用户体验;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33-02 1前言 市场营销首先是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宗旨,这似乎是各行各业营销领域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大环境下,时代便赋予了体育营销人才全新的使命。能识别商品的最大卖点,博学多才,专注于客户,专注于产品,才能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2市场营销相关概念的界定 2.1市场营销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2.2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2.2.1市场营销学的产生: 17世纪,市场营销的最初实践者是日报三井家族的一位成员;到19世纪中叶,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的自觉实践在美国国籍收割机公司出现;20世纪初期,市场营销成为美国学术界的 研究领域,进而登上企业经营管理的舞台。 2.2.2市场营销学的发展 2.2.2.1萌芽阶段(1900-1920):

特种加工技术特点与发展应用

特种加工技术特点与发展应用 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特种加工成为传统加工工艺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在模具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加工方法。同时,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在我国的许多关键的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概要描述了特种加工技术的工艺特点以及该技术在各个领域上的发展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特点;发展 引言:20 世纪以来,航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保证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和强腐蚀等苛刻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在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上大量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精密零件。鉴于对有特殊要求的零件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很难完成, 难于达到经济性要求,各种异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的新型特种加工方法应运而生。目前,特种加工技术已成为航空产品制造技术群中不可缺少的分支, 在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精细表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等领域中已成为重要的工艺方法。特种加工技术采用电磁声光等无形的能量,是科技进步的最大表现,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认识特种加工的优缺,更好的利用好特种加工技术,为未来的生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种加工技术概况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 特种加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有区别于传统切削和磨削的加工方法。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材料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尖端国防及科学研究的急需,不仅新产品更新换

代日益加快,而且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重量比和性能价格比,并正朝着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耐腐蚀、高温高压、大功率、尺寸大小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各种新材料、新结构、形状复杂的精密机械零件大量涌现,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例如,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各种结构形状复杂、尺寸或微小或特大、精密零件的加工;薄壁、弹性元件等刚度、特殊零件的加工等。对此,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加工。对此,人们冲破传统加工方法的束缚,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加工方法,于是一种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加工的特种加工便应运而生,并不断获得发展。后来,由于新颖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就从广义上来定义特种加工,即将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特种加工可以实现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加工,如高强度、高硬度、高脆性、高韧性、工程陶瓷、磁性材料和耐高温材料等难以加工的材料以及高紧密,特殊复杂表面和外形等零件的加工等。对于精密微细的特殊零件,特种加工有很大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在模具、量具、刀具、仪器仪表、飞机、航天器和微电子原件等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种加工的特点 1.不用机械能,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有些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电化学加工等,是利用热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这些加工方法与工件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无关,故可加工各种硬、软、脆、热敏、耐腐蚀、高熔点、高强度、特殊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2.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因此,

激光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激光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激光英才网 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和现代信息社会光电子技术的支柱之一,激光技术和激光产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 激光加工是国外激光应用中最大的项目,也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手段,主要是kW 级到10kW级CO2激光器和百瓦到千瓦级Y AG激光器实现对各种材料的切割、焊接、打孔、刻划和热处理等。 激光加工应用领域中,CO2激光器以切割和焊接应用最广,分别占到70%和20%,表面处理则不到10%。而Y AG激光器的应用是以焊接、标记(50%)和切割(15%)为主。在美国和欧洲CO2激光器占到了70~80%。我国激光加工中以切割为主的占10%,其中98%以上的CO2激光器,功率在1.5kW~2kW范围内,而以热处理为主的约占15%,大多数是进行激光处理汽车发动机的汽缸套。这项技术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都很高,故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在汽车工业中,激光加工技术充分发挥了其先进、快速、灵活地加工特点。如在汽车样机和小批量生产中大量使用三维激光切割机,不仅节省了样板及工装设备,还大大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激光束在高硬度材料和复杂而弯曲的表面打小孔,速度快而不产生破损;激光焊接在汽车工业中已成为标准工艺,日本Toyota已将激光用于车身面板的焊接,将不同厚度和不同表面涂敷的金属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虽然激光热处理在国外不如焊接和切割普遍,但在汽车工业中仍应用广泛,如缸套、曲轴、活塞环、换向器、齿轮等零部件的热处理。在工业发达国家,激光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数控技术及柔性制造技术相结合,派生出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制造模型,而且还可以直接由金属粉末熔融,制造出金属模具。 到了80年代,Y AG激光器在焊接、切割、打孔和标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作用。通常认为Y AG激光器切割可以得到好的切割质量和高的切割精度,但在切割速度上受到限制。随着Y AG激光器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的提高而被突破。Y AG激光器已开始挤进kw级CO2激光器切割市场。Y AG激光器特别适合焊接不允许热变形和焊接污染的微型器件,如锂电池、心脏起搏器、密封继电器等。Y AG激光器打孔已发展成为最大的激光加工应用。 目前,国外激光打孔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仪表、化工等行业。激光打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日期: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旅游管理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阎朝兵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随之兴盛起来,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业已得到越来越人的青睐。本文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产业是因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交叉渗透而兴起的一个新型领域,它与一般的观光旅游有所不同,它是将观光旅游和体育健身活动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它既有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潜力的作用,也有产业特征,它是集旅游休闲观光和体育竞技特性于一身的产业。我国因具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物资丰富、气候多样等诸多优势,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像我国吉林省境内有松花湖滑雪场、净水潭滑雪场等,此外像海南、成都、贵州、等地因所处位置气候环境的独有特征,为体育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我国还包括一些具有较强地方民族性的体育项目,如少林武术节、中国荆州端午龙舟节、新疆少数民族的赛马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也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小型多样化的体育旅游产业也随之兴盛起来,爱好高尔夫球的旅游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钓鱼场馆规模扩大、

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 班级:学号: 摘要: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和现代信息社会光电子技术的支柱之一,激光技术和激光产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激光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它的加工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关键词:激光技术特点应用 1.引言 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在材料加工方面,已逐步形成一种崭新的加工方法——激光加工(Lasser Beam Machining 简称LBM)。由于激光加工不需要加工工具、而且加工速度快、表面变形小,可以加工各种材料,已经在生产实践中愈来愈多地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所以很受人们重视。 激光技术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上千项科技成果,许多已用于生产实践,激光加工设备产量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激光毛化纤技术正在宝钢、本钢等大型钢厂推广,将改变我国汽车覆盖件的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状态,激光标记机与激光焊接机的质量、功能、价格符合国内目前市场的需求,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2.激光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激光加工用大功率CO2和固体激光器及准分子激光器的引进机型研究,提高国产机水平;同时开发和研制专用配套的激光加工机床,提高激光器产品在生产线上稳定运行的周期,力争在国内建立较全面的加工用激光器的生产基地。 (2)建立激光加工设备参数的检测手段,并进行方法研究。 (3)激光切割技术研究。 (4)激光焊接技术研究。 (5)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研究。

(6)激光加工光束质量及加工外围装置研究。 (7)择优支持2~3个国家级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激光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重点是材料表面改性和热处理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开展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宽激光应用领域。 3激光加工的原理和特点 3.1.加工原理和特点 1)聚集后,光能转化为热能,几乎可以熔化、气化任何材料。例如耐热合金、陶瓷、石英、金刚石等硬脆材料都能加工。 2)激光光斑大小可以聚集到微米级,输出功率可以调节,因此可用以精密微细加工。 3)加工所用工具是激光束,是非接触加工,所以没有明显的机械力,没有工具损耗问题。加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容易实现加工过程自动化。还能通过透明体进行加工,如对真空管内部进行焊接加工等。 4)和电子束加工等比较起来,激光加工装置比较简单,不要求复杂的抽真空装置。5)激光加工是一种瞬时、局部熔化、气化的热加工,影响因素很多,因此,精微加工时,精度,尤其是重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易保证,必须进行反复试验,寻找合理的参数,才能达到一定的加工要求。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对于表面光泽或透明材料的加工,必须预先进行色化或打毛处理,使更多的光能被吸收后转化为热能用于加工。 6)加工中产生的金属气体及火星等飞溅物,要注意通风抽走,操作者应戴防护眼镜。 4.激光技术的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以及做为光源,识别物体等的一门技术,传统应用最大的领域为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传统上看,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1)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教学提纲

特种加工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民用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不仅在模具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而且在一般机械加工企业中逐渐普及.电火花加工技术是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一门技术,用户既要掌握电火花工艺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熟悉电火花机床的功能与编程知识。目前,我国的电火花机床操作者中,大多只经过短期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只能进行简单加工的程序编制,严重影响了加工设备的高效使用。为适应现代化加工技术的要求,电火花机床操作者,要全面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从事电火花加工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企业也急需一批电火花加工方面懂工艺、会编程,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机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针对上述现状,作者对高职高专目前常见的电火花加工技术方面的教材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国内数十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根据电火花加工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市场需求,从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出发,汇集多年的教学和在企业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本书由电火花加工技术基础,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加工工艺及编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加工工艺及编程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学过“机械制造技术”和“数控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并已进行过金工实习或生产实习,对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已有初步了解。关键字:电火花加工技术 1.激光加工技术原理 1.1激光加工技术简介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等的一门技术。激光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冶金、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无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1.2激光技术分类激光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传统上看,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 1)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 2)激光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打标、划线、微调等各种加工工艺。 3)激光焊接:汽车车身厚薄板、汽车零件、锂电池、心脏起搏器、密封继电器等密封器件以及各种不允许焊接污染和变形的器件。目前使用的激光器有YAG激光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激光器。4)激光切割:汽车行业、计算机、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自动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的出现,都是当下机械制造工艺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还需要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实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趋势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d216509006.html,ki.37-1222/t.2018.08.053 0 导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的生产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同时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生产力的重

要标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工艺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正在进行优化和改革。 1.1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最为常见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也是机械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加工制造、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以及自动化制造工程三个方面。例如,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实施自动化生产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力,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误差,在每个加工环节中都能够按照初始设定完成机械的加工和制造,大大提高了加工制造的精准性,最终形成自动化性质的生产流水线。然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作用下,我国现阶段所应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产生了局限性,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被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其主要包含激光热处理、快速成型技术等。激光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将机械部件的使用年限延长,实现零部件的最大化应用价值。在对部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机械部件的耐磨性能,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我国体育三大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我国体育三大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15-10-05 体育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由于社会结构不断深化,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等领域正处于结构上的调整与变化过程,同时在面对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下,体育三大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在体制上、观念上存在诸多不适应,涌现出大量的新现象、新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如何结合我国体育三大领域的发展现状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是现阶段体育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体育三大领域发展现状也能为体育事业改革指明方向,并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我国体育三大领域发展现状 1. 1 竞技体育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举国体制”,也兼有“体教结合”、“社会培养”等模式。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主要形式,它是以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政府投入为主体,强调目标的高度一致性,整合各地方竞技体育资源,使国家整个竞技体育发展全面向奥运会靠核心、以全拢,从而逐步形成了当前以体育总局为组织领导运会竞赛体制为杠杆、以“一条龙”三级训练网为保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奥运争光”更是成为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中心目标。从2008—2012 年我国运动员取得世界冠军的培养方式统计情况来看,“举国体制”模式培养下的竞技运动员占主体,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模式。 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在第 27、28、29 届奥运会金牌榜上始终处在第一集团,中国竞技体育地位在世界竞技体育上是耀眼的,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的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体育取得的成果是显着的,也是时代所需要的。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从诸多媒体的报道和学术研究来看,现行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存在诸多不可调节的现实问题: ( 一) 从体制上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规模小,主要以三级“一条龙”的选拔培养方式,基层人才选拔只是靠体校、训练基地等,造成后备人才规模小,从运动员选材上限制了我国人口基数大的优势发挥。 ( 二) 从管理与保障上看,体校、各级运动队长期“重训轻文”,造成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安置难问题突出。国家体育总局人事2002年编制的《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显示湖南等八省区,处于待业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运动员人数的28.9%,宁夏多达78%,辽宁为34.5%。媒体也不断报道奥运冠军以搓澡为生等类似新闻,可见竞技体育“金牌效应”带来文化素质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 三) 我国竞技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国家财政部公布的财政决算报告表明,2000 年“文体广播事业费”预算数为292.24 亿元,其中拨给国家体育总局的财政经费与事业费为16 亿元。而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提供的数据,依照奥运争光计划,从2001 -2004年,每年国家拨款增加 1 亿元; 2005-2008年,每年国家拨款增加2 亿元,到了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