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言

王阳明名言
王阳明名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象祠记》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传习录-陆澄录》翻译:那里有邪恶的鬼能够迷惑正直的君子呢?因为你们存了一个怕鬼的念头,这就是心邪了。所以凡是有被迷惑的人,并不是被鬼迷惑,而是被自己的心所迷惑呀。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是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有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传习录》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说明:

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梃杖四十,谪为龙场(今修文)驿丞,于正德三年(1508年)忍辱莅任。初到龙场,居无处所,在一天然溶洞内埋头玩味《易经》,洞因名“玩易窝”。尔后移居龙岗山。山腰天生一洞,土民称为“东洞”,洞颇宽敞明亮。自王守仁在此栖身后改称为“阳明小洞天”,习称“阳明洞”。

洞顶时有滴水,当地少数民族悯其阴湿,伐木结茅,在洞口右下方为之建屋。王守仁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名为“何陋轩”。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心皆归于寂寞,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亮起来,可知此花不在汝心外。

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试翻译:你们需要相信的只有立志的功夫。就如同大树的种子,不要刻意地去栽培它,也不

要忘记去栽培它。只管顺其自然,然后种子才能发芽,长大。作为初学者也是一样,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莫要看轻了豪杰。能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有一段真挚的精神在内。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去善去恶是格物

人之才能,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 百科知识博览 2019-12-25 关注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9、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0、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1、无私心就是道。 12、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1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7、动亦定,静亦定。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2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2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2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3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31、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32、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3、常快活便是功夫。 34、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3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3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大学问》)

论王阳明

论王阳明——致良知(2011-05-18 17:00:05)转载▼标签:王阳明文莱致良知《大学》全知全能 (文莱按:古人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也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结果,在此首发,这种对王阳明“良知论”的理解也是自家体贴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用。我素来认为哲学都是个人化的,我们无法强制别人接受思想,最多只能是吸引,来反思,哲学如果对个人无用,那么它真就无用;如果对个人有用,那么它将是革命的力量。哲学的意义在此!我没有写文章打草稿的习惯,文章稍微有点凌乱,等有机会再调整。) 没有哪一个古人能像王阳明这样身前身后美名不断,并且尤其受到今天人的喜欢。个中缘由还不好断言,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说原因,我是很想知道的。朱熹大家很讨厌,更多的都是些非理性的责骂,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他的一条罪证。实际上这句话是大部分宋明儒的共识,提到致良知时,王阳明也是这个观点,“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灭人欲”(《传习录》上)。天理纯粹至善,人欲为恶乃是共识。有说朱熹是伪君子,假道学,而这只是后来搞坏掉的,如果开始即是坏的,也不会流传那么久,否则,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也太蠢了些。或许是因为有比较的缘故,把朱熹搞成小丑,王阳明就成了圣人了。但是,今天那么多人喜欢,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事。 王阳明最重要的理论无非“致良知”,“吾平生所教,只致良知三字”,这三个字稍微知道王阳明的,差不多就清楚是他在百死千难中所得,所以,这三个字就有很重的分量。王阳明这么重视这三个字,那么到底这是什么意思?“千百年圣学,心学也”,这心学也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除此外,在王阳明看来,更无别的学问。 我们清楚,儒家学说是入世间法,目的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大治。用时髦的话说——和谐(但是这两个字得小心点用,因为现在这差不多成贬义了,但我这里是它的原意)。那么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如何实现一个儒者心里的理想,实现社会的和谐的呢? 致良知是“良知”和“致知”的和合,“良知”来自《孟子》,“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致知”则来自《大学》,“致知在格物”。致良知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自身固有的纯粹至善的良知推致到事事物物上,使万物皆得其理。为什么要做致良知的功夫?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良知常常会被物欲蒙蔽,不推致良知,虽拥有这个良知本体,但是我们浑然不知,以至于成就不了我们的德性,就会为恶。“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传习录》下)。 良知纯粹至善,不虑而知,就是说我们只要随着本心发动,那么我们就必然是善的。这自然不错,但是大部分只是理解到这个层次,所以,致良知并不对他起到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我们把致良知三字想得太简单了,好像只要我们一觉悟,我们也是圣人了,后来明末“满街都是圣人”的狂辞,就是太大意,以为已经明白了致良知了。那么我们也自然会问,既然我们是跟从良知的,那么我们随良知走,为什么还会不完满?为什么还在为恶?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知所从?如果我们的良知就是判别是非的标准,那么只要我们反本归心,不就一切都善了吗?问题是这么简单吗?或许未必。如果真就这样,王阳明何必九死一生,才发现了“良知”呢? 朱陆之辨是学术上的公案,陆九渊批评朱熹“道问学”为支离,认为自己的“尊

论王阳明美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

摘要:王阳明心学中宝贵的美育思想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体现在王阳明重“格物”、“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精神,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阳明美育;大学生;人格建构 一、引言 当前,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越来越紧迫,探求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的课题。德育工作者开展工作,首先要解决“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关系,再次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实际,对症下药,方能取得成效。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发扬者,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王阳明,他的心学中具有丰富的美育思想,他的美育思想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王阳明重“格物”、“致良知”,都是重要的美育途径,人非生而知之者,人总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他的重知行合一,对后来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早期就受到王阳明的影响。 本文从阳明美育的来源及其实践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以求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建构的相关研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阳明美育思想溯源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探源溯流,作为儒家思想的阳明心学,受到了先秦孟子心性之学的深刻影响,同时,他对朱熹理学的批判和佛老思想的扬弃,也成为王阳明美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在王阳明之前,儒家思想从先秦的儒家思想开始,历经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和宋明理学等阶段。从思想体系来看,王阳明美育思想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的美育思想,特别是孟子对其的影响,更为直接。 孟子直接继承孔子的美育思想,他的美育思想的核心是其心性之学,他在美学方面强调的是人格美育,填补了孔子人格理论的缺失,孟子明确地把人格精神、道德上的善良与审美愉悦联系起来,比如他论到“乐”时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 李泽厚认为,孟子的“乐”就是“乐”仁义(事亲从兄),而且达到手舞足蹈的地步,这就明显与审美愉悦联在一起。[1]实际上,孟子的“乐”与人的内在的精神上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认为人性本善,也讲得是道德情感是个体的内在的要求。既然是内在的要求,孟子认为通向“善”之途,自觉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不经过努力是很难体现出个体人格美的,例如,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 “待文王而兴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 “凡天下未平治天下也,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这是一种浩然开阔,敢于承担的精神,个体以天下为己任,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伟大传统。个体的善,在孟子看来十分重要,他又提出了“养气说”,即“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可以说,孟子的心性之学以“尽心”、“知性”、“知天”填补了孔子的美学理论的缺失。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 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 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

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 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 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 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 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 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

王阳明名言带译文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哲学著作有:《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译文】悔悟是去除病的药物,但最为重要的是改正错误。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译文】读书写文章怎么能累人呢?是人自己被读书作文的得失观念所拖累了。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译文】你没看着这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当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和你看的同一时刻明白起来。因此知道这个花不在你的心外。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葬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译文】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息为本体.口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与非为本体。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译文】初始之心的明亮,皎洁的就像白天的太阳,没有犯了错误而自己不知道的,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能改正错误。一念之间改正了错误,当时就获得了初始之心。一个人谁能不犯错误?改正错误是可贵的。 古人之学,切实为己.不徒事于讲说。 【译文】古人留下的学问,是切切实实对自己有好处的,不只是用于讲学谈论。 时习之要,只是谨独。 【译文】孔子“学而时习之”中“时习”的要领,只是独处时要谨慎小心。 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倍。 【译文】人在官场中修行,和隐居山林修行相比,功夫难上十倍。 此心之良知,昭然不昧,万古一日。 【译文】这颗心的良知,显著、明显地挂在那里不曾晦暗过,万古以来就像那个不变的太阳。

王阳明名言名句_名人名言

王阳明名言名句 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2、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3、“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 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 5、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 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王阳明 7、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 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9、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10、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1 / 5

宁静不宁静。——王阳明 1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2、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王阳明 13、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14、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阳明 15、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阳明 16、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 1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8、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1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0、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王阳明 21、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 22、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阳明 2 / 5

论王阳明举业观的两重性

论王阳明举业观的两重性 钱明 科举制发展到明代,尽管已弊病丛生,但仍具有较大的选拔人才功能,王阳明本人及其家族成员多为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在阳明的家族成员中,其父王华“自布衣魁天下”[1],为成化十七年春廷试一甲第一;其岳父诸让(?-1498,字养和,号介庵,官至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为成化十一年进士,虽比王华出世早,但与华“金石相期”,举子相资。阳明本人的举业之路则与王华、诸让有莫大关系,其二弟守文、妹夫徐爱的举业之路更与王华密不可分。本文拟通过对王阳明科举经历的详细叙述,透析其举业观的双重性以及成因。 一 据弘治八年王阳明《祭外舅介庵先生文》记载:成化十八年,阳明11岁,诸氏“为吏部,主考京师,来视”王华,见一旁“儿嬉”的阳明,遂曰:“尔子,我女妻之。”自此阳明“服公(诸让)之德,感公之私”。两年后,生母郑氏去世,阳明“寓京师”,“居丧哭泣甚哀”[2]。诸公“悯我(阳明)中年,而失其慈。慰书我父,教我以时”。弘治二年,“(诸)公参江西(江西布政司左参议),书来召我,我父曰:‘咨,尔舅有命,尔则敢迟?’甫毕姻好[3],重艰外罹,公与我父,相继以归。公既服阕,朝请于京,我滥乡举,寻亦北行。见公旅次,(诸)公喜曰:‘甥,尔质则美,勿小自盈。’南宫下第,我弗我轻,曰利不利,适时之迎,屯蹇屈辱,玉汝于成。拜公之教,夙夜匪宁。从公数月,启我愚盲。我公是任,语我以情,此职良苦,而我适丁。予谓利器,当难则呈;公才虽屈,亦命所令。(诸)公曰‘戏耳,尔言则诚。’临行恳恳,教我名节,踯踯都门,抚励而别”[4]。 对于以上这段经历,阳明隐去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插曲,即在南昌结婚当晚,阳明“偶闲行人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5]。若诸让不把阳明从道士身边追回,阳明是否能顺利中举,很值得怀疑。被诸让追回后,阳明习书法,先在书艺中体验“游于艺”的快乐,又读程(明道)著,以正吾心,“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对明道心学,感悟渐深,“后与学者论格物,皆举此为证”。然当时的科场现实是,能否熟习程朱章句之学,乃是举业成败的关键。阳明“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的自得之学,对举子业无益处甚至有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后全靠诸让“教我以时”(意指流行于业界的八股学),及时矫正其方向,才使阳明于弘治二年“始慕圣学”(主要是程朱格物之学),接着便利用偕诸夫人归余姚途径广信的机会,谒见朱学名流娄谅于家舍。娄谅教其“宋儒格物之学”,谓“圣人必可学而至”,阳明对此“深契之”。这段经历,可谓帮助阳明确立了以程朱理学为范式的举业之指导思想,为日后的成功登第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弘治三年,王华“以外艰归姚,命从弟冕、阶、宫及妹婿牧相与先生(阳明)讲析经义”[6],督促阳明研习经义,积极应试。期间,阳明虽“日则随众课业(即科举课目),夜则搜取诸经子史读之,多至夜分。四子见其文字日进,尝愧不及,后知之曰:‘彼已游心举业外矣,吾何及也’”,但依然把科举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只是此时的阳明,已把入圣与举业合二为一,把“讲析经义”与“搜取诸经子史读之”相结合,以“经”证“史”,视举此为入圣之途径,成圣成了他的主要目标。这段经历,可谓帮助阳明完成了从单纯应式向以入圣为目的、应试为手段的道德学问的方向转换。此时在阳明心目中,应试及第只是手段,若为其所累,则为“累心”。因此,弘治五年,当阳明与孙燧、胡世宁同举浙江乡试后,虽为准备会试而更加努力地研习“宋儒格物之学”,王华为此还特地把他接到京师寓所,让其“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但他的心思已日趋活跃,已非举业所能羁绊,于是“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从而对程朱格物穷理说产生了怀疑。然而,当时阳明虽对身心性命之学已有感悟,但并未找到入门途径,于是在焦虑中“自委圣贤有分”,对入圣产生了动摇,只好再回到应试的套路上“随世就辞章之学(即程朱章句之学)”

王阳明诗词鉴赏

万古长空此月明(读阳明先生「月夜」观止)月夜(与诸生歌于天泉桥)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物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情。 --居越诗三十四首(正德辛巳年归越后作)注:公元1521年 此诗创作于正德辛巳年,被誉为是"王学"思想的典现。此时正值阳明公因功高遭忌,辞官回到绍兴,余姚创立书院,宣讲"心学"之时。通读这首月夜,全诗由清碧无痕的月空铺展开来, 又通过云霭升腾,浊物飘散,狂歌诗情......通过这一系列精湛

绝伦的典型画面逐一镌刻,景物细致唯美,场面磅礴大气! 万古长空,纵不时有云霭暗生,但终究是瑕不遮玉,独有这皓月长明!当然了,与明代只会一味挑刺儿,靖难之变前时"慷慨赴死",转身"迎头倒向"的言官不同,如果把此诗的意象联系到阳明先生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老先生的这份豪言,其实来的并不似过往"烟云之人"那般空洞...... 作为"心学"大师,阳明公在此诗中通过眼前的景物,抒发出"化作钧天满太情"的意象。这不单单是"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的豪情,更是阳明先生一生波澜壮阔的缩影--这其实是一种"情"与"景"的辩证,正如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阳明公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途中,与徐爱讨论的"孝悌"之论一样,将这种辩证化用到更大的范畴里,其实就是王学中所重点提到的一种关系--"知行"。 从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拜将封侯,到"万山丛薄,龙场悟道,"创立王门学派,直至彻底改变一个朝代的历史!有此一生,嗟夫何叹! "狂歌夜发",倾洒出的是一派赤子心性!古往今来,迁客骚人讲求心学,多是拘泥于"孔孟朱,王"的框框,而阳明先生用他的一生诠释了"立德,立功,立言"之行!堪称古往而今,绝于此人。(一说还有"一个半":分别是诸葛孔明与曾国藩,但孔明长于军法民政,文理相对略弱一些) 月,止于雾霭,但明耀于心。这就是王学的思想:"博其学,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 论禅宗心性论与王阳明心学之贯融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心传心应该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所谓“心”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而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在思想来源上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同处也是明显的。佛家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儒家是“仁体义用,真实无妄”,本文浅显的对二者做一下比较分析。关键词:心性论;知行合一;禅宗;清净;王阳明一、禅宗概述禅是禅那的简称,古译为“静虑”,也有去“弃恶”之说,一般译为禅定。禅宗的创始人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庙,嵩山少林也因此得名,如今达摩洞依然保存,供后世瞻仰。达摩之后下传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可以说禅宗经历了鼎盛繁华也有落寞,其实说起来一直到六祖慧能那里才真正意义上指出佛性人 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一)禅宗心性论的内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以说直接倒出了禅宗的

心性论的核心宗旨,这里的心指的是本心、真心,只有守得住,控制得住自己的那份真心,才能达到彼岸,渡己渡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自我,解脱一切烦恼成就为佛。禅学认为:万物万理的根源是心。有了心才能认知世间万物。致良知: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禅学;心的本体是清净的。无须修饰,勿使染污。则心的活动“意”与“行”是符合社会客观道德伦理的。《坛经》人心皆有佛性而且是成佛的依据,一切皆由心生由心灭。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或性所变现的。这里,心性两者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实为同一精神实体。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禅宗的心和王阳明的心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由内而外的,不需要刻意装饰的,是天生的本心、本性。(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禅学:不仅要口说,更要心行,要做到心口一致。综上所述,可见心学与禅学是一而不是二。他们都把人摆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入世,一个出世。慧能祖师经常提到“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行若悟,众生是佛。” 这颗心每个人都有,它不仅是成佛的依据,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不仅佛在本心,而且道、法、

王阳明与心学的基本解读

王阳明与心学的基本解读 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比比皆是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收到读书人的敬佩,可见其伟大之人格魅力。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先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惟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一道所形成的陆王心学,成为独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表的所谓儒家正宗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儒家思想流派,对中国当时以及后世之读书人之思维产生了宏大冲击跟影响,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书下浓墨一笔。陆九渊乃公认之蠢才。四岁时仰天俯地,用稚嫩而遥远的心灵揣摩:"天地何所穷际?"苦思冥想,以至不食不睡,最后其父不得不动用父亲的威望喝止他。--另一天才屈原提出类似的问题,大略已而立了罢。然而陆九渊自然不会再走父辈传统的老路,有时候虚的可以决议实的,代表传统的父辈可以喝止昆裔,却不能禁止转变后辈的思维。九渊的疑团横亘心中十年,待看到古书"宇宙"二字之注解:"四方高低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时,乃大悟,冲动道:"本来无穷。人与万物,皆在无穷之中"。--后王阳明也有相似与此之龙场悟道,可谓与陆"一脉相承"。这虽只是事实性断定,但亦隐然包括了在无限中即无穷的勇敢推理,他拿起笔来,又加一句:"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假如说在一个天人合一观点地久天长深刻人心的国家,冒出这样的话来只是离奇不算革命的话,他下面两句就是石破天惊的新口号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陆暮年之时这样说明我心即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人须闲时纲要思量,宇宙之间如斯辽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此之"大作一人",非是自卑狂,而是进入与天地合德的境界,于是此时之心学,恢复了早期儒学阳刚雄壮的人生姿势,恢复了儒学的"大丈夫"风度:"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确切无他这般人。陆九渊不象朱熹那样遍寻明师博采众家之长,而是旱地拔葱式的突起,超出其是风行的所有,师古--直承孟子的心性论;师心--发现自己的本心,于是开"心即理"之说,震动天下,并被王阳明发挥光大。心学之一大特色等于"裁减法":找着善根良心,而后让它象核裂变式的、极限挥发,灵魂深处暴发革命。所有在陆九渊为心学打下一个基本后,开端了艰苦的摸索"善根"的进程。他自认为不陆的天纵之才,所以也似朱熹那般,遍访名家,盼望得其心道,然而结果每每令他扫兴:所遇"名贤",十有八九皆以程朱为儒家正统,推崇"知而后行"得"陈腐理论",王于是叹道:"都是些举子学,不是身心学。"直到十八岁那年他遇到了名儒娄一斋。娄是明初著名理学家吴与弼得学生,但虽以朱学为正宗,却也有心学之偏向。娄氏向王讲了"圣人必可学而至"的儒学通则,正搔着王的痒处,"遂深契之",发生了断定他的致力方向的、指导迷津的作用。后娄之女嫁于宁王为妃,受起连累而亡,阳明以礼葬之,也算报了点拨之恩。后代认为,即便娄一斋不是阳明心学发端之人,亦起了主要作用,因娄的同门--吴与弼的另一学生谢西山就曾提出过"知行合一,学之要也。"而后来王在娄之引荐下到临川"朝圣"见吴时,亦一定听得此论。以后数年,阳明入宦,浮沉十数载终于获罪下狱,手表品牌排行榜:后又被当时因正德皇帝一句不耐心的:"些许消散,你自己考虑即可,何必扰朕"而得熏天势力的刘瑾发配到贵州龙场--一个个别舆图查不到的说是驿站其实更近似于动物世界的偏远所在,据说在此设驿,非是为了军事目标,仅仅源于刘瑾之一个梦幻。对阳明来说,这里切实不比监狱好多少,之于北京城,气象做作没得比,况且少了许多可以"论道的狱友"。然而被抛到这种绝地,全部世界却变得单纯了--变成了"人与天然"的关联,于是阳明被抛回"初民社会",能够天天思考诸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最基础的哲学识题。在每一天都要阅历生逝世之境且早已经由死里逃生的情形下,--先受杖刑,后遇杀手,阳明终于晓得什么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军事上,这兴许只是一句鼓励士气的大话,但在生存哲学,生存智慧的锻炼创

王守仁名言名句

王守仁名言名句 1、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2、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5、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6、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0、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1、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9、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2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

其出于孔子者乎? 21、为学大病在好名。 2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4、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2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论王阳明的心学观

论王阳明的心学观 (364215)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横岗小学周继章 王阳明(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他是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来到上杭的,是为了要铲除漳寇之乱,奉命驻扎在上杭县城,虽然驻扎才短短的的二三个月,但给上杭百姓留下的“仁政”却是长久的,得到上杭人民的尊重与崇敬。他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王阳明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一、“心学”发展了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在学术上发展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和南宋陆九渊合称陆王学派,与程)程颢、程颐)朱)熹)学派并立,其学说比程朱理学空谈“天理性命”更简单易行,被统治者誉为“学达天人,才兼文武”的“真儒”。 王阳明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确立了心学理论体系,王阳明讲学处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倡导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强调“言行一致”,“笃实躬行”。心学的最终完成是“致良知”说。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形象地体现在与朋友的一番对话中。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出去游玩,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他:“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此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也有关连吗?”王阳明回答说:“你没有看到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看到花时,则花的颜色也鲜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典型地说明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二、“心学”是实现了体验哲学思想 “心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阳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具有“凤凰翔于千仞”,“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的“狂者”或圣人境界。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阳明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致良知”就是如何为圣的过程,变本然的知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的知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在这一“致良知”的过程中,王阳明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致良知”是对“无一息之或停”的天道和作为人类意识历史积淀的《六经》等的动态认识过程。这里就要求认识主体要有历史感。同时,也表现在“致良知”是主体澄静体悟的情感心灵活动。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就有一个“再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朝中叶很有名的军事家和哲学家!“立功”、“立言”、“立德”,史上真正的三立之人。何为立功?平定宸濠之乱、平定闽南古藤的暴乱,这只是立功的一部分!他创立的心学,从根本继承和发扬了儒学,将儒学应用到了生活之中。何为立言?流传至今的传习录、当时王阳明授课的盛况,都将他的一言一行传播到了众多的弟子当中,从而流传至今。何为立德?不说别的,单单“良知”二字,就为当时沉闷的社会,注入了一丝朝气,开辟了新的气象! 王阳明的心学来源于陆九渊,陆九渊没有将心学系统化,他感觉心即是主宰,但是心如何变,为何变,他都没有解释清楚。王阳明在后期立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王阳明心学精髓:万事万物皆有心。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是有“心”的。静物,如石头、桌椅。植物,如柳树、杨树。他们的心,是不被展现的,在咱们这个宇宙中,他们的“心” 始终未被唤醒,都随自然而变,春夏秋冬,树木自然花开花落,自然开花结果。同样,动物、人的“心”,则是自己可以动,做到知行合一。如,乌鸦的反哺之义,很类似于人的孝顺之情。并且在自然之中,人都是有生老病死之态的。 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就像一朵花,你看他时,此花便在你心。你不看时,此花便与你同寂。 王阳明心学精髓:知行合一。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动统一,用现在的话说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自省,然后再去实践,如此反复。千万不可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自省,所谓知行合一,是知与行要统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古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诗

【化城寺(归越作)】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忆龙泉山(京师作)】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忆诸弟】 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 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 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 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 【因雨和杜韵(赴龙场作)】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谁怜菊尚存。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移居胜果寺】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富春只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宿萍乡武云观】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阻杖藜。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夜宿宣风馆】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罗旧驿(居夷作)】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沅水驿】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兴隆卫书壁】 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 尺素屡题还屡掷,衡阳那有雁飞回。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古洞瑀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喜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薰塞,阿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目舌。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王阳明的名言50句_名人名言

王阳明的名言50句 1、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王阳明 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阳明 4、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 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6、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9、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1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11、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王阳明 1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13、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1 / 5

别。——王阳明 14、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 1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 16、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 1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 20、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2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 2 / 5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