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视域下的汉代祈财仪式图释读-中国汉画学会

民间信仰视域下的汉代祈财仪式图释读-中国汉画学会
民间信仰视域下的汉代祈财仪式图释读-中国汉画学会

民间信仰视域下的汉代祈财仪式图释读

郑先兴

【内容摘要】汉代人对于财富的崇拜,一是体现在汉画像所绘制大量的五铢钱形象,二是在四川等地出现了大量的青铜质地的摇钱树,其所传达的财富、长寿、平安、幸福等可以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诉求,可谓是溢于言表。汉画像的鱼儿,则借助于语音的相谐,表明人们对财富的诉求;捕鱼的画面则表明了财富可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鱼儿与莲花绘制在一起,则是一种纯自然的象征,即“连年有余”。汉画像中的天仓体现了普通民众那种能够不劳而获、得天而食的愿望;而汉画像中的各种工艺环节劳作场面,说明汉代人深刻地意识到,财富的获取只有通过勤奋的劳作,人们才能够必须的粮食、财富。

【关键词】汉画像;民间信仰;祈财;仪式图

【作者简介】郑先兴,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史、史学史。

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依靠。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作为民间信仰的五福内容之一,当然也体现在汉画像中,其主要的形式是摇钱树、莲鱼和天仓等等。

一、摇钱树:汉代祈财的时代特色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转折时期,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仅是在地域政治上,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实行了一体化。尤其是货币形态,统一采取了铜质与内方外圆的形制,即所谓的秦半两,汉承秦制,采用了五铢的形制。由此,汉代人对于财富的崇拜,集中体现在人们渴望拥有大量的五铢钱。今天能够看到的就是在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实用五铢钱、阴用冥钱。另外,在汉画像中,也绘制了大量的五铢钱形象。如图1,南阳汉砖画像,画面为模制图纹“大泉五十”,两两一组。如图2,南阳汉砖画像,画面为模制,上下各位菱形图案,中间为内方外圆的钱币,中间似乎有绳索穿起,可谓是“钱串”。[1]显然,这两幅画像反映了汉代人对于财富的渴望与膜拜。

图1 南阳汉砖画像“大泉五十”图2 南阳汉砖画像“钱串”

当然,汉代对于财富的崇拜,或者说拜金主义最大的表现,还是摇钱树的出现。根据考古发掘,在四川等地出现了大量的青铜质地的摇钱树。如图3,四川省博物院所展出的摇钱树,有1972年彭山县汉代崖墓出土一株144厘米的摇钱树,1983年广汉市东汉砖墓出土一株152厘米的摇钱树,绵阳东汉崖墓出土一株200厘米的摇钱树,等等。这些摇钱树的特征是青铜质地,如图4,其叶片为五铢钱样,配置有西王母、朱雀、佛、乐舞百戏等神话和生活场景。西王母是长寿的偶像,佛则是平安幸福的偶像,朱雀是汉代四灵的南方神,乐舞百

189

190

戏是汉代嬉戏生活,这一切都配在人们赖以生活的钱币叶片上,其所传达的财富、长寿、平安、幸福等可以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诉求,可谓是溢于言表。

图3 四川绵阳出土汉代摇钱树 图 4 四川摇钱树叶片“西王母”“乐舞百戏” 其实,摇钱树的祈财意旨在摇钱树座的画面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出来。如图5,1980年四川宜宾汉代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通体造型是仙人骑羊,下面绘制摇钱树一株,有人持棍敲下钱币,有人在采摘钱币,有人用耙子搂钱币;另一面,一株摇钱树下,一人采摘,一人正在将钱币装入篮子,一人挑满钱币的担子将要离去。

图5 四川宜宾汉代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 二、鱼与莲:汉代祈财的意向表征

鱼儿是餐桌上的美味,所以汉画像中多有所展现。如南阳汉石画像的宴饮图中,就绘制了一条体量比较大的鱼。.再如图6,徐州汉石画像“盘中鱼”,画面为祭案,有案足,画地为十字穿环,三只盘中各放有一鲤鱼。另外,在众多的汉画庖厨图中,如图7、8,悬挂有

鱼儿,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庖厨图中,悬挂两条鱼。[2]

图6 徐州汉石画像“盘中鱼” 图7 徐州汉石画像“庖厨图”

191

图8 徐州汉石画像“庖厨图” 图9 南阳汉砖画像“鱼” 可以说,餐桌上和庖厨图中的鱼,是食用的;而单独的鱼儿,则借助于语音的相谐,表明人们对财富的诉求。如图9,南阳汉砖画像,画中两条鱼,头、身、尾鳍等各部造型准确,

作游动状。[3]如图10,山东邹城汉石画像,画面是蛟龙缠尾、人物、马、鸟等,其下格有两

排鱼儿。[4]鱼的读音为yu ,与富裕的裕yu ,多余的余yu ,是一样的。所以,鱼儿画像的出

现,反映了汉代人的财富诉求。

图10 山东邹城汉石画像“鱼”

如此说来,捕鱼的画面则表明了财富可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图11,山东汉石画像,庭院旁的池塘内,各种鱼儿游戏水底,有人鱼叉插鱼,有人乘船用网捕鱼。又图12,山东汉石画像,也是庭院旁的池塘内,各种水产游戏水底,有二人用网捕鱼,有人

徒手摸鱼。

[5]

图11、12 山东汉石画像“庭院池塘” 另外,鱼儿与莲花绘制在一起,则是一种纯自然的象征,即“连年有余”。如图13,安徽宿县汉石画像,画面中部为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儿铺展,莲子饱满,周边有八条鱼儿缠绕游戏。如图14,安徽萧县汉石画像,阴线刻,三支莲花亭亭玉而立,鱼儿戏于水中,两

只鹤站立在莲花头上,伸喙争抢鱼儿。[6]其意当为“贺连年有余”。

图13 安徽宿县汉石画像“连年有余” 图14 安徽萧县汉石画像“贺连年有余”

192

三、天仓与劳作:汉代祈财的理念与实践

所谓财富其实就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的东西。《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山西的材、竹、毂、纑、旄、玉石,山东的鱼、盐、漆、丝、声色,江南的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方的马、牛、羊、旃裘、筋角,以及铜、铁等等,这些大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换句话说,这些东西其时都是人们所渴望的财富,是全社会各个行业都所追逐的内容。在汉画像中,这些东西也有着不同的展现。但是,与《史记》不同,汉画像的财富观念,尚有着独自的特征。

一方面,汉画像体现了普通民众那种能够不劳而获、得天而食的思想。如图15,郑州汉砖画像,画面是“干栏式”建筑,其形制为四面坡顶,前后出檐,前面有走廊。这幅画表

明的是方形仓,是汉代专用存放粮食的。[7]如图16,四川简阳出土石棺画像,画面也是是干

栏式建筑,房顶为长方形制,屋顶分为两层,上层的较小,上面设有窗子为透气孔,右边站

立一鸟,为防虫护粮的,左边有榜题“太仓”二字。[8]如图17,山东安丘汉石画像,画面为

阴线刻,分为三层,上层是为车骑出行,有一导骑、二维軺车、二侍从吹管执缨、二从骑、二维軿车、一辎车。下层是乐舞百戏,中部一人跳丸、一人巾鼓舞,乐人抚琴、击鼓、吹竽、左右侍立观众。中层是男女主人分别端坐在榻内,男主人的屏风内有籣錡兵器,女主人的榻内有小孩,外有侍者,左边有连理树,一人拥篲,三人执笏拜谒,右边有榜题:“此上人马

皆食于天仓。”[9]在这里,如果说郑州汉砖画像的粮仓是现实的,那么,四川汉石画像的粮

仓与山东的榜题,则反映了汉代人渴望得到苍天的保佑,不劳而获,永享食品。

图15 郑州汉砖画像“粮仓” 图16 四川简阳出土石棺画像“太仓”

图17 山东安丘汉石画像“此上人马皆食于天仓” 另一方面,汉代人深刻地意识到,财富的获取是不可能不劳而食的,只有通过勤奋的劳作,人们才能够必须的粮食。所以,汉画像中有着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劳作的各种工艺环节。

如图18,山东汉石画像的耕作图,从左至右依次为担挑的、扛锸的、二牛抬杠耕地的、

担挑的、扛锄的、牛拉车的。

[10]

193

图18 山东汉石画像的耕作图

如图19,陕北汉石画像,二牛抬杠耕地,有人在后面撒种。图20,陕北汉石画像,画

面为成排的成熟的高粱,一人正拿廉收获。

[11]

图19 陕北汉石画像“二牛抬杠耕地” 图20 陕北汉石画像“收高粱” 如图21,山东汉石画像局部的纺织图,画面有织布机,纺线车,有七人在在操作。如图22,山东汉石画像局部纺织图,画面有左右两架织布机,中间有纺线车,有织布的,纺

线的,盘线的。[12]如图6-23,徐州出土的汉石画像局部的纺织图,画面有织布机,一妇女

正在织布,一女子抱孩子递给织布女的,让其奶孩子。一女子拿束丝,一女子抽络维。[13]

图21、22 山东汉石画像局部“纺织图”

图23 徐州出土的汉石画像局部“纺织图”

由上所述,田野中男子的耕作收获,家庭内女子的织布纺纱,才构成了汉代生财的基本路径。正所谓“男耕女织”才是正道,才是传统所谓的“本业”。当然,在重庆汉砖画像中,有沽酒荬羊的街市,也有采矿晒盐的场景,说明汉代的生财之道,除了男耕女织之主业外,还有商业和手工业等副业。

一方面是渴望天赐财富,一方面是强调人为的劳作以创造财富。由此,汉代的财富观念似乎存在着矛盾。其实,这不是矛盾,而是恰恰说明汉代的财富观念充满着天命的色彩。《史

记·佞幸列传》记载,邓通是蜀郡南安人,没有什么能耐,只是因为巧合了汉文帝的梦境,于是得到宠爱。但是算命的人认为,邓通面相带着饿死的迹象。文帝不相信,就赐以大量的财富,甚至准许其造钱,“邓氏钱”流布天下。邓通也为了回报文帝,用嘴巴吸吮其疮痈,谄媚太子,但是仍然被太子所嫉恨。文帝去世,景帝继位,没收了其家产和特权,最后身无分文,真的饿死了。司马迁借用俗语说:“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但是“遇合”也需要天命。既是贵为帝王的汉文帝,也不能改变其天生命运。孔子说,“人生有命,富贵在天。”民俗也说:“人生注定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也许由此观念,所以汉代才特别讲究农耕,注重“务本”,依靠自身的劳作,方期望颐享天年。

【注释】

[1]南阳文物研究所编:《南阳汉代画像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91、167页,图版72、397。

[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7、11-12页,图版93、14-15。

[3]南阳文物研究所编:《南阳汉代画像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93页,

图版79。

[4]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山东汉画像石》第2册,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第62-63页,图版70。

[5]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山东汉画像石》第2册,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第35、37页,图版44、46。

[6]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142页,图版169、185。

[7]薛文灿、刘松根编著:《新郑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8]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

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图版96。

[9]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山东汉画像石》第3册,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第128-129页,图版147。

[10]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山东汉画像石》第2册,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图版66。

[11]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陕西山西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第81页,图版107、106。

[1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山东汉画像石》第2册,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155、156页,图版163、164。

[1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集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图版90。

194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 摘要:中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使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重建信仰己刻不容缓。 信仰困境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未开化之前,人类处于人与神的混沌世界。随着人类自觉意识的诞生,超越现实经验层面的信仰世界也随之从现实世界中分化出来。自此,人类便拥有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超验的信仰世界。正是这样的一个信仰世界,使得人们怀有崇高和敬畏;有个这样的世界,人就拥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终极意义和目标;有了这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就有精神依托、社会就多了安宁与祥和。但也因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它与现实世界就充满了紧张和冲突,现代性之前的人类文明也就此构筑二重世界的紧张性。然而,随着现代性的应运而生,超越意义的信仰世界随之解体和坍塌,人们热衷于现实的、可计算的利益目标,而不再将宗教信仰和超越性精神的追求作为生活唯一性目标。换言之,信仰困境或精神危机就成为世俗时代的主要趋势。 一、信仰的哲学释义 信仰从哲学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类生存基于现实生活之上的最根本的、具有超越性的追求,它不仅引导着人们的行动,同时给予人们以希望,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终极归宿。信仰体现着对最高价值的一定对象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诉求,可以说它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命和灵魂。信仰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它的确立正是人通过自身的本质力量自觉地去除劣根性,同时也是确立人未来生命发展方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有完成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理性延伸的自我清醒,决定了信仰持久不变的性质。信仰可分为个体信仰和社会信仰,个体信仰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信仰,因而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而社会信仰的主体则是社会共同体,具体说来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其他独立的群体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确定性及整体性的认识,寄托了该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精神性情感。社会信仰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种精神坐标,体现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满足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需要并使之产生归宿感的作用,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社会信仰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体现着人类群体的最高价值和人类自身具有社会属性的本质特征,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解读 信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冲击,使价值观、社会信仰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正经受着各种挑战;各种思潮和文化的不断涌现;宗教信仰被人们重新追捧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迷茫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场信仰危机当中。如

民俗学专业民间信仰书目

滨岛敦俊 1991 《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许檀译)1995 《朱元璋政权城煌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2008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朱海滨译) 蔡相辉 1989 《台湾的王爷与妈祖》,台北:台原出版社。 常人春 1993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北京:学苑出版社。 陈进国 2002 《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以闽台洪潮和通书为例》,《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四期 2005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戍国 2002 《中国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邓文宽 2002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渡边欣雄 1998 《汉族的民俗宗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周星译) 1999 《东方社会之风水思想》,台北:地景出版社。(杨昭译) 杜赞奇(Durara) 2006 《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陈仲丹译) 范可 2007 《魂归何处?》,《读书》,2007年第7期。 冈田谦著陈乃蘖译 1960 《台湾北部村落之祭祀范围》,《台北文物》,9卷4期。 高明 1993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葛兰言著(Grant)赵丙祥、张宏明译 2005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颉刚 2004 《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韩国河

第二课 彼得的信仰告白

如果是相信耶稣基督的,得救的圣徒,就要在主面前有明确的信仰告白。有了不动摇的确实的信仰,才能直到最后不倒下,还能在信仰生活上成功。 1.大部分人对我们所信的基督教有错误的认识。 (1)很多人以为爱慕能力和热心地做就可以,结果热心做的过程中纷争。而且,不行就会灰心,最终面临失败。这样的人是羡慕以利亚一样的信仰的人。 (2)以为正义就可以。明明自己不正义,却向他人主张正义,最终只有争吵。会过上这种像施洗约翰一样的信仰生活。 (3)以为为人善良就可以,便陷入到行善,积功德,救济和博爱主义里,过着不知道自身属灵问题的,像耶利米一样的信仰生活。 (4)陷入宗教所立的仪式里,因着这个仪式受苦,认为这是至高无尚的。结果,有一天面临问题,但不知道问题为何加重。在过着这种连原因都不知道的先知一样的信仰生活。 2.当耶稣知道这个提问时,彼得正确地告白了(太6:16)。 (1)彼得告白“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①这个告白意味着基督是属灵问题的解决者,是打破撒但权势和罪的权势及地狱权势的受膏者,这位就是耶稣。 ②彼得告白这位就是拯救者,是神的儿子。 (2)而且是解决了世人失败的隐藏问题的拯救者。 3.主听见这个告白之后祝福了彼得。 (1)主祝福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因此,初代教会带来了征服世界的结果。 (2)主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你。赐下了最高权柄和恢复了最大祝福。阴间的权柄是指撒但的权势,地狱的权柄,黑暗权势和诅咒的权势。 (3)还说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主应许了祷告应允的祝福。主在地上的时候也应许了天国的祝福。如果我们的这个告白是事实,所有问题会得到解决,而且正确的开始会继续下去。 (The end)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信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关于中国人有无信仰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命”为起源,以身处社会之中的“人”为信仰主体,以道德信仰作为核心内容,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当代中国信仰重构应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标签: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之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信仰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还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求精神力量。 一、关于中国人信仰有无的争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之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思想领域,一场关于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争论由此展开。 1、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 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撰文并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文章认为:中国人在心理上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排斥宗教信仰并将其视为迷信;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泛神论,拜鬼敬神的现象非常普遍。当在精神领域中无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信仰时,便丧失了敬畏之心,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无限夸大,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各自行为。当人们心中没有罪恶感时,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便暴露出来。也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1]信仰的缺失使中国人将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行动上就表现为自私自利和缺乏同情心,而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的。 以上事实反应了国际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人信仰观的普遍看法。虽然这是基于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西方人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因而未免过于夸大和片面、有失公允。 2、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初探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初探 姓名:尤昌荣班级:05历本学号:050731032 指导教师;陈超 【摘要】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点多面广,历史悠久。人们对民间宗教信仰与传统宗教,封建迷信甚至邪教组织等混为一谈。为了让人们能科学地认识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本人试图通过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问题的初步探讨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改革;管理 【正文】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是指源自中国社会历史,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地方神灵崇拜为核心,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和宗教经典,具有分散性、自发性、民间性、区域性和群众性的非制度化的自然宗教及其相关信仰习俗。 我国民间宗教信仰点多面广、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恢复了信仰自由,宗教信仰不再简单地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封建迷信却披着宗教的外衣,竟相粉墨登场,鱼目混珠,乌烟瘴气。于是,寺庙香火重燃,宗祠全面修复,族谱重新编写,祖先崇拜之风日盛。巫婆师公重操旧业,装神弄鬼;宗教祭祀、隆重异常;宗教小团体修筑庙宇,敛刮民财,增加了民众负担。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复杂多样,加之缺乏真正的宗教情感的陶冶,于是社会就给封建迷信和邪门宗教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民间宗教信仰既不属于传统宗教信仰范畴,又有别于封建迷信和邪门宗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为了让人们能科学地认识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本人试图通过对民间宗教信仰基本问题的初步探讨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 1、民间宗教信仰历史悠久、规模不一

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民间宗教信仰,而且也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的可能创建于唐代,大多数创建于明清时代。而且民间宗教信仰的庙宇数量多得惊人。有庙、宫、观、殿、堂、祠等,从繁华的城镇到偏僻的山区、海岛,无所不在,量罗棋布。庙宇的建筑规模、规格也悬殊很大,一般而言视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用地审批宽严状况而定。 2、民间宗教信仰分布零散,没有健全的制约机制 缺乏统一信仰体系的民间宗教信仰,信众各有崇拜的对象,加之民间宗教信仰的群众性基础,形成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民间宗教信仰。既使在同一地区,因家族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大多以一家一户或一个宗族为祭祀单位,没有超越家庭和家族的完整的宗教组织制度,无法构成由教主、教徒、专职宗教人员组成的宗教角色结构,行政部门未能对之进行有效的管制。 3、民间宗教信仰对象杂乱,无崇拜的主体对象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崇拜是以原始崇拜为基础,掺杂儒、道、释色彩并与当地的习俗相融合的一种混合性崇拜。大凡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虫木,都被赋予其种神性,具有某种灵力,都可以成为崇拜的对象,其中主要有:自然物崇拜,如“元帅爷”(狗)、“大将军”(老虎),榕府“王爷”(榕树)等;宗族先祖与历史人物,如闽境内陈氏崇拜“开漳圣王”陈元光,王氏崇拜“开闽王”王审知,此外还有保护神、财神、行业神崇拜等,民间宗教信仰结构庞杂,没有统一的主神,折射出民间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典型特征。 4、民间宗教信仰的地域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大多数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宫庙等,一般只作为一个或周围几个自然村的香火,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信众相互各不统属,独立开展活动,久而久之,形成民间宗教信仰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同时,民间宗教信仰在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特别是农村中95%以上的村民都具有这种传统世俗的信仰观念。每逢宫庙传统节日,组织的演戏、酬神等娱乐活动,往往是家家户户都参与,设宴请客,带有浓郁的民俗性。 二、民间宗教信仰的作用 1、民间宗教信仰的实用性与动利性并存 古语有云:“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求必应、心诚则灵”等,深刻揭示了民众信仰的心理。东南沿海渔民崇拜妈祖,经商者崇拜财神,农耕民族崇拜牛神、蛙神,患病者拜佛以求去病消灾,无子者拜佛以求得子,学子烧香以求金榜题名,无不出自直接功利之心。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避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

基督教改革宗简介

改革宗传统简介 使用"改革宗"(Reformed)一词,乃是为了使加尔文派传统(Calvinistic)与信义宗(Lutheran)及重洗派(Anabaptist)传统有所区别。改革宗传统的开山鼻祖是苏黎世第一个改教者慈运理(Ulrich Zwingli, 1484-1531)和日内瓦的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64),其中加尔文更是在其圣经注释,小册丛书,特别是在《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一书中,发展出一整套新教神学(Protestant Theology)。从宗教改革时期直到如今都有许多人和团体随从加尔文的教训,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循着相同的思考或发展路线前进。因此改革宗传统中的加尔文主义者,尽管在许多方面基本上都彼此认同且相似,但因着历史或地理上的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就形成了此传统中的许多路线或门派。 宗教改革和改革宗传统改革宗传统发展出的第一路线,为西北欧、瑞士、法国、荷兰和德国所共享;并且也影响到匈牙利东部和意大利南方的瓦德西亚教会。改革宗教会在这些地区活跃于编制早期的信仰告白与要理问答,许多教会视其为教义标准。1537年加尔文起草了第一篇改革宗要理问答,并于1541年重新修订。这项工作被翻译成数种文字,并产生莫大影响力。而更为重要的是1563年出台的海德堡要理问答(Heidelberg Cathecism),它至今还是大多数欧洲改革宗教会内标准的信仰告白文件。比利时信条(The Belgic Confession,1561年)也清楚说明了加尔文派的教义立场。 越过大不列颠群岛的水道,加尔文主义乃是宗教改革时期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当时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强迫英格兰教会(Church of England)保留半天主教式的崇拜仪式和管理方式,但加尔文主义仍如呈现于1563年《三十九信条》(Thirty-nine Articles)中一样是基要的神学(此三十九信条是克兰麦大主教[Archbishop Cranmer]于1553年所著的四十二信条的翻版)。步入十七世纪,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也为说英语的神学生提供了基础神学的指导。当时由独立教派(Independents),长老会(Presbyterians), 以及更为坚定的加尔文派人士所形成的清教徒(Puritans),坚持要根除国立教会中一切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的残迹。同时,一群为数可观,受重洗派影响的新教徒,虽然接受为成人施洗是执行圣礼的唯一适当方式;另一方面也接受改革宗绝大部分的教义。因着他们相信预定的教义,因此人称之为"特别"浸礼派("Particular" Baptist),以区别那些拒绝预定论的"自由意志"浸礼派("Freewill" Baptists)。而这些不从国教的团体也就负起了起草《韦斯敏斯德信条》(Wes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和《韦斯敏斯德要理问答》(Westminster Catechisms)、教会行政方式和崇拜规程的责任,直到如今这些都仍然是一切说英语的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的标准。苏格兰长老会和苏格兰教会最初使用《苏格兰人信仰宣言》(1560)和《日内瓦要理问答》,后于1647年采用了韦斯敏斯德信仰准则;在独立派以压倒性的多数占据英国国会之后,他们就拒绝接受英国国教的信仰标准。 十七和十八世纪在全世界欧洲和英国的殖民地上的改革宗和长老会,都是十七世纪末移居麻省、纽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他处的移民者所建立的。虽然起初母会并未给什么帮助,可是他们还是遵循母会的教义、崇拜仪式、和行政传统,发展了自己的教会。大多数长老会都采用《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Document)的基准,而根源于欧陆改革宗传统的教会则坚守其原有的信仰告白和要理问答。 改革宗传统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毫无争议的。有时出现难题,令那些坚守改革宗立场的人对其基本信仰作重新检讨和辩护。其中最有影响的明证之一,是一场始于荷兰神学家雅各·阿民念(James Arminius)的争论。阿民念反对加尔文有关恩典的教义。1610年他的信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0日/第006版 宗教周刊?理论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金泽 民族民间信仰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现在是民间信仰“大复兴”,有人则称之为“死灰复燃”。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民间信仰大量存在(表现在地区、人数、程度等方面)乃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发展,已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它的外部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化进程、人口素质的互动)已不同于以往。其内部的结构与整体的功能也不同于以往,而且还会随着社会转型继续发生变化。 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民间信仰是根植于老百姓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 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是扎根于民间的另一种宗教形态,它与民间信仰相比较,有着比较“坚硬”的组织外壳。如果说民间宗教属于制度化的宗教,那么民间信仰,则属于非制度化的宗教。在传统社会中,有官方宗教(如国教或民族宗教),也有非官方的仅属于正统的宗教,而所谓民间教团,一般是指非官方、亦非正统宗教,而是占据主流地位且活动民间的宗教团体。实际上,现今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由民间教团发展起来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演变成正统宗教甚至国教,并最终走向世界。但是并非所有的民间宗教都能够进入主流宗教的行列,像明清之际的罗教、斋教、黄大教、弘阳教、八卦教等,虽然,在民间曾有过相当的发展,有的教团还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始终没有像道教和佛教那样成为正统宗教,也没有像基督教在某些国家那样成为国教。民间宗教虽然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但民间信仰始终位于社会的底层;民间宗教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有上升的变迁,但有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缘际合而下降为民间教团或化解为民间信仰。 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说法,民间信仰属于“小传统”。在已知比较复杂的文明社会中,至少都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都市文明,而“小传统”则是指地方性的乡土文化。这种将传统区分为“大”和“小”意义,不是数量上的(如民间信仰的信众不一定少),也不仅仅是空间的。就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在城镇中兴起市民阶层而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分,更多地具有社会分层的意义:大传统位于社会的上层,是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统,为思想家、宗教家深入思考并加以阐示;“小传统则位于社会的下层,基本信众为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除了受大传统的影响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文化传统,即小传统。 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给民间信仰定位,它虽不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那么显赫,但若上溯其源,却往往追及太古。它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创生性宗教都更为长久。无论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本质上都是原生性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却是原生性宗教的“继承者”。在“万物有灵观”的作用下,原生性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比较发达,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风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迄今见到的论点中,大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入世的世俗文化,缺乏超验的宗教神学,因此中国人也就没有信仰。如果说没有神学,笔者是认同的。就是道教也不能称为神学,因为他信仰的对象是生命,而不是高于生命的神。但不能就此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信仰,这种信仰甚至也达致了宗教的高度。 信仰的核心是一方面信,另一方面仰。信,就意味着不怀疑,意味着笃信、坚信;仰,表面含义是用仰起得头来看,其内在实质是从内心的敬仰,而敬仰的本质是畏,即敬畏。一切的宗教,从根本上讲都是对本教中信仰对象的敬畏,因为,宗教起源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弱小、无助和畏惧。西方人认为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这个精神本质就是人们信仰的对象。的确,中国人似乎把这个宇宙缩小化了,把人与自然看成了一体,自然地存在价值归根结底只是在于人,因此人所组成的社会就成了整个的宇宙了。于是,中国人自然也就不相信有什么超自然的神能拯救自己,解救人的力量也只能来源于人本身。孔子对神的认识是:“敬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信仰问题,只是他们信仰的不是超验的神,而是做人的道、理、法则和底线。这些道、理、法则、底线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慈、恕、和、耻

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的社会存在,而为了社会存在的人不是做人的底线,就必须、必然地十分注重人格的修养,并十分注重人与畜生的区别。而要使人真正与畜生区别开来,就必须坚守底线,这些底就是中国人信仰的内容,敬畏的内容,不敢突破的内容。 是不是就此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信仰属于浅层次的,是没有得到提升到终极意义上的水平呢?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把这些做人的底线法则神圣化、超验化了。他们认为,信奉并实践这些法则,守牢这些底线,人的灵魂、心灵就可以得到救赎,就可以庇荫后世,灵魂就可以大致永恒,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似乎,这也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了,对此的关怀也就成了中级的关怀了。因此,这些法则和底线已经从做人行事的道理,升华成了超验的形上“原则”,成了神圣化的信奉对象了,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了。 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的今天,应该说十分重要、非常迫切的事情是重塑中华民族的信仰,从这些传统的信仰里是不是可以借鉴到有益的内容呢?今天的许许多多的道德滑坡、价值混乱、人生迷茫、社会冲突等,能不能说是现代的许多人已经完全突破了这些做人底线呢?比这始终认为,作为人,信仰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真正地解决与动物(畜生)的本质区别问题。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论当代中国的思想信仰 文/双木 当代中国人的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注意自省的人们总能发现自身信仰的“缺失”,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而“缺失”正困扰着我们,让我们的灵窒息。且心灵上的痛苦对于自省的人们也不断的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人脑中的一切话。” 在中国的长达25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思想信仰由儒、释、道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儒家为主,释、道辅之。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加上佛家的转世,少年时期十年寒窗,发愤苦读,为的是求取功名,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近中年,在宦海中浮沉,面对残酷的现实,身心疲惫,于是他们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走进自然,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晚年人已垂垂老矣,回忆一生罪孽与痛苦,不禁感慨万千,遂入佛门,一心修行,为的是寻求解脱,人死后能到达佛家净土转世。也许是中华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因而产生了此种独特文化思想,其并承担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各个社会职能。儒、释、道三家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 儒就是指得儒家思想,释是指得是佛家思想,道是指得是道家思想。这里面首先就儒家思想,儒家理论就个人来说讲究个体与天下的同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体的完善而在于平天下。也就是说天下平了个体也就自然的到达了最终目的。就社会群体来说,儒家思想是以宗族生活为基础的,个体的经济生活。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国如果概而言之:可以说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个体伦理与宗族生活的社会伦理相结合的伦理体系。 其次就佛家思想而言。佛教自从汉末陆续从印度传到我国,最终在唐时正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得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的佛教自从法华宗乃至禅宗以后,佛学便渐渐“中国化”了。总之佛学在中国渐渐与儒学相互渗透,并转变为“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完整版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 【民间信仰的特征】 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 化。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人们推 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 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里摆着佛龛,知道些“因果报应” “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 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 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 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 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小组理念与实践

小组理念与实践

第一课导论 一、教会小组的定义 1、“细胞小组”(教会小组)是教会里一小撮的基督徒,约有七至十五人组成,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目的的,面对面的聚会,向着同一目标,要在基督丰盛的生命里,不断探索 和成长。 2、吴兰玉博士的定义: “总括而言,教会小组是指教会里一小撮的基督徒,大约七人至十二人,决心顺服主的命令作主的门徒,一起追求属灵知识与生活的长进,过彼此相爱的生活;因此定期的聚集在一起,地点可以在家里、工厂、办公室、教室、茶室、教堂里任何地方,有固定的系统资料,以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基础,分享主恩,分担重担,彼此代祷,一同在灵里学习,一齐侍奉,同心传扬福音。” 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略加总结,做进一步的了解: (1)由基督徒组成(2)一小撮的基督徒(3)共同的目标(4)在特定的时间内聚集(5)地点的选择(6)固定的系统资料(7)以基督为中心,圣经为基础 (8)相交的生活(9)共同的侍奉 二、教会小组的价值 1、灵活性 2、实践性 3、参与性 4、互动性 三、教会小组的目的 1、为了弥补传授性的不足 2、为了人人侍奉的发展 3、为了群体牧养的落实 4、为了福音事工的推广 四、教会小组的依据 1、从社会的角度 (1)管理的角度(2)效能的角度(3)心理的角度(4)处境的角度 2、从神学的角度

(1)上帝的团契(2)救赎的联合(3)独居的欠缺 3、圣经的例子(教会小组的历史遗迹) (1)亚当夫妇(2)摩西的编制(3)小组的侦察(4)施洗约翰的小组(5)耶稣带领的小组(6)管理饭食的小组(7)保罗的同工组 第二课小组、大组与堂会 一、了解团契的组织结构 堂会 核心组(团长) 牧者 灵修组诗歌组后勤组策划组各小组 组员组员组员组员组员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指哪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由人至神和由神至人的社会互构过程. 然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可是一旦走入民众间,就会发现,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其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各种人物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崇拜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那么,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信仰现象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的起源关系密切,因为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原初形态的宗教。本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至今仍百家争鸣的宗教起源问题进行探讨的初步成果。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来源:中国知网 | 发布日期:2013-05-06 | 浏览(1298)人次 | 投稿 |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概念;民间信仰的传播途径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依存逻辑_张祝平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传统农村社区中,民间信仰是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它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和随意性,在古代社会,其信仰场所和各种仪式活动经常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查禁。近代以来,它又受到来自所谓的“文明社会”人士的攻击,并与来自西方的基督教产生激烈磨擦。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一直被视为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而遭到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在历次破除封建迷信及各种政治运动中,民间信仰不仅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且也失去了生存空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改革的巨大成功和社会的转型,民间信仰出现了复苏,集中表现为乡村庙宇得到复兴,信仰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 一、当代中国民间信仰演变历程回溯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泛化性宗教”①, 其演变轨迹被深深地打上了国家政策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政策的波动使民间信仰也经历了一个波动过程,其演变历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一)民间信仰的初步断裂与艰难延续时期(1949-1966)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法理层面上一直倡导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的合法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公民宗教权利的基本规定。然而,事实表明,这一时期国家的具体政策对于民间信仰的冲击也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民间信仰的物质层面受冲击最直接、最严重。1950年开始开展的土地改革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移风易俗运动,使祠堂与村庙公田不复存在,寺院的田产锐减。民间信仰组织也同样受到冲击,如村庙管理委员会、香会等都在被取缔之列。在合作化及人民公社运动中,祠堂与 村庙大多被改作他用,有的成为生产队和大队的仓 收稿日期:2009-07-06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课题“民间信仰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公共生活”(项目编号:09CGSH009YBM)作者简介:张祝平(1975—),男,浙江龙泉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研究员,从事宗教和农村社会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依存逻辑 张祝平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经受了被阻挠、查禁,甚至被取缔的命运,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的转型,民间信仰又有了很大的复苏,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然而,民间信仰并非国家法定的宗教信仰,其生存状态仍然时常受到挤压,地方政府对其管理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有时还将其视为封建迷信活动予以打击和取缔。在这种社会政策环境下,民间信仰继续获得较快的发展与较大的生存空间,这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农村民众的精神需求以及民间精英分子积极寻求民间信仰发展的合法性有关。 关键词:民间信仰;当代演变;生存逻辑;合法性中图分类号:C 912;B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 (2009)06-0024-06 第26卷第6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6No.62009年11月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ov .2009

古代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

古代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 很多人一直相信一个错误观点:古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的。这一观点广为流传,甚至成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唯物主义者、坚持无神论等等荒谬错误的理论的依据。其实,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状态。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中世纪欧洲在天主教会的压迫下停滞不前,古印度人在印度教的愚弄下遭到种姓制度的重压,俄罗斯的建国与东正教形成过程密不可分,而美洲则因为宗教而每年杀死数万人祭祀,所有城市都以宗教建筑为中心。中国人也是人,也生活在地球上,也是一张嘴巴两个眼睛,怎么可能“举世皆浊我独清”呢? 那么,中国人信仰佛教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范文澜曾经指出,中国古人对佛的看法,其实就是将所谓的佛看做是一个最大的贪污犯。他们给寺院捐钱,供养不劳而获的僧尼,乃至装修佛像,四处烧香,无非是想要祈祷自己得到庇护,或是洗清罪孽、得到好处如升官发财等,要么就是为别人祈福,其实质是等价交换(在拜佛的人看来),而真正懂佛教教义、核心思想的人有几个呢?引用蔡美彪先生的话说,除了老和尚老尼姑和老居士们之外,大部分人连大乘小乘都分不清,所以无所谓信仰佛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由神仙家、方士和古代巫教混合发展而来。那么,中国人信仰道教么?对不起,可以说是基本不信的。中国人对于道教的态度,其实与对待佛教差不多,真正懂得道教思想的人也是少数。不过道教由于常常被当做“皇权天授”的依据,所以多次被定为国教。但是这只是统治者加强统治,收买民心的手段,其实这与伊斯兰教、天主教的“国教”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每个穆斯林都能背诵《古兰经》(这是真的,否则每天祈祷都做不了),中世纪基督徒虽然不用背经(拉丁文实在没几个人会用),但必须按时上教堂做弥撒。而道教这个“国教”既不要求每个人都会背道经,也不要求各个都去道观搞活动,只是上层阶级信仰的东西(未必真信),所以也谈不上是中国人的信仰。 儒家呢?儒学意识形态确实是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基本意识形态。但是,我们要知道,儒学绝不是宗教。宗教的基本前提,一是有独立思想体系,二是要崇拜神灵。可惜孔老二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所以儒学没有算作宗教的基本条件,只是意识形态,不是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在唐朝中期传入中国,大受欢迎。据说光广州的穆斯林就有20万之多。可惜不幸的是在唐武宗灭佛时,伊斯兰教也连带受到冲击,而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战乱、以及宋朝时理学的出现导致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僵化,使得伊斯兰教未能成为中国主流信仰。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这个从属于童世骏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课题的项目,做起来非常棘手。 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宗教信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着与过去相比怎样的影响?调查的难度超乎想象。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仲宇教授是这个调查项目的主要撰稿人,梳理过相关的全部数据。他说:“宗教信仰仍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 对于这个差不多是近几十年来首次正面涉足宗教信仰这一敏感领域的社会调查,年近半百的童世骏教授、几十位知名学者以及数百名一线调查员,明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困难事,却仍然投入大量精力,耗时整整三年。 宗教需要在增长 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信仰很神秘。而以此类推,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似乎也很神秘。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一亿了。” 而现在的情况呢? 童世骏教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根据课题组在2005年暑期实施的调查,在年龄为16周岁以上的中国人里,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31.4%。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比例来推算,中国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口约3亿。这一数字大大高于以往常说的“约一亿多人信教”。 课题组不光调查了“量”,还考据了‘质’。从调查结果来看,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的信众占到总数的67.4%,占到了绝对多数,信仰世界上其他宗教的占6%。也就是说,信仰宗教者中,信仰经过合法登记并且有全国性合法组织的五大宗教的是绝大多数,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宗教徒的主体, 调查还求证了中国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宗教徒。他们信奉“民间俗神”和信仰“祖先保佑”,其人数高达26.6%。这恐怕是中国宗教独一无二的现象,学术界将之归为民间信仰,也是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人中信仰宗教者绝对数量以及在人口中比例的增长,说明宗教本身在民众精神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高。同时,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复苏的阶段。到了20世纪末,中国宗教的复苏转到正常的发展。当时便有人断言:宗教的发展已是一个事实。到这时起,可以说,人们的宗教需要开始得到越来越正常的表述。”刘仲宇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刘教授还特别指出,在进入本世纪后。宗教的发展似乎有加速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