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传播学老师冉华讲课,讲到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包括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霍夫曼,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还有心理学家卢因。老师告诫我们要多读书,要广泛的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文科理科不要分的太清,这些都是人类知识的一部分。接着她就开始带着我们神游了。她的本科专业是文学,于是第一站就是文学,提到了好多人名,三大短篇小说作者,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于是又到了俄国,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托氏和陀氏,还告诉我们要多读长篇和大部头,里面装着人性的种种和人生的种种。说完文学,她提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PPT上呈现了一个人类进化的过程图,从原猿到森林古猿,从我们的祖母露西,到能人,直立人,智人,以至于最近的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人。这些知识的获取和得到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可是人类的好奇和一些高尚的目标却不断的推动着一些有着执念的人不断探索的,然后她顿了一下,然后表达对于这些人的真诚的敬意。接着,她扯到了经济学,推荐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扯到了理科科学,她没有推荐,只是建议我们平日里多看一些论文,了解人类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接着转到了心理学这一领域,她就推荐了阿德勒的这一本《自卑与超越》。

2.老师推荐书,我们来看,这样的过程让我觉得有点像,小时候妈妈喂我们蛋羹,她总是把蛋羹放到嘴里试试温度,然后才给我们吃。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老师都有推荐图书的习惯,这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分享知识的快乐是享用不完的;第二,从书本上获取观点和知识更高效。而老师的任务则是给我们一个框架,给我们观念和思路,就像妈妈帮我们试了蛋羹的温度和味道。最近,我不断的激励着自己去读书。但是原因并不在于我突然顿悟了读书的好处,而在于周遭环境对我的影响,以及我自身的恐惧。首先,整个人类社会,或者至少媒体社会不断地鼓励我们读更多有用的书,通过完成这一心理和身体上的动作,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满足。其次,老师和父母的期望也是如此,但是有别于社会,这两者也许更加注重的是能力的获取,知识的增加。正如一个拼命挣钱的人,也许他缺乏的不仅仅是金钱或者是安逸稳定的生活,更是一种安全感和尊重。所以我们读书的原因也许是:读书能够给我一种安全感和尊重感,让我能够接受爱,进而去爱。但是,不幸的是,很可能有另外一种状况,就是说,我们为了排遣孤独和不满,而读书仅仅是更自我的一个对话过程,拿着书,用眼睛看也许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行为。

3.不明就里的读书反倒是有害的,正如一块田里洒满了种子并不一定能结出果实。正如上一段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我担忧着自己的读书成为了符号化的动作,书中的经验和知识不能成为我人生经验的一部分,不能为我增进一点点的幸福,反倒让我成了一个吸大麻的人,沉醉于知识的毒品。我想到了先前老师讲的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在幸福的道路上,在品质锤

炼的田野中,程度之分是最重要的,保持生活天平的稳定。从小就知道高尔基经常说,读书的时候要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可是我也听说过,由于选择困难症,死在两堆草料前的那头驴的故事。我现在也有这头驴的困境。所以如果让我梳理一下我在读书时的困境的话,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心态:为了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什么作用,对于读书自己到底怎么看,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又有多少,性格差异的影响又在哪里。第二,选择:面对图书馆的藏书,我像个仓鼠。什么样的书才是有教益的,读书的顺序是什么,知识的框架结构又该怎么形成?第三,读书方法:之前读了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大致上有了一个了解,可是还是觉得力不从心。另外,古人厕上马上读书,可是效果怎么样我觉得堪忧,很难看得进去。这三个问题一时是解决不了的,还是等着我花点时间,走点弯路来摸索吧。但有一点,投入时间和精力,否则不会有收获。正如牛逼的马克思,把大英图书馆坐穿,才能在历史哲学经济社会人类学方方面面开花。

4.先来看作者。阿德勒,第一次了解这个人。做学生的时候投的弗洛伊德的门下,读完了梦的解析,学习了精神分析学说;之后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学说,对于弗洛伊德把所有的问题归到童年,归到性压抑有不满,对于夸大梦的作用有不满。于是从精神分析学派走出,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和荣格是同学。看着学者教授之间的撕逼其实还是蛮高兴的,一方面觉得学术之争是高尚的事情,带着光环;另一方面,觉得这些big name就像小孩子一样,争论来的时候不肯让半分,甚至有的时候攻击范围超出了学术,针对个人的人格。不过,这样也许才真实可爱一些,也让大家在枯燥的学术里开开心。就像看一场无聊的技术性的篮球赛,也许中场时的啦啦队美女的乳白的胸和大腿才是重点。从百度百科上了解了一下他的学术的观点:以自卑感和创造性自我为核心,强调社会意识。人虽然有本能,但是生下来也是社会之物,社会性的因素更大一些。而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叶浩生认为纵观阿德勒抛弃了弗格伊德的性本能和潜意识,把目光转向社会文化环境和外在因素,他注重于儿童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兴趣的研究来强调每个人那是社会的一员,对于社会的兴衰和人类的进化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且认为人们都有一种追求向上的意志和愿望。我们不再看到弗洛伊德那种对社会的悲观失望,乃至丧失信心,而是让人们感到耳目一新,看到未来生活的美好,从而对未来和自己充满信心。”(百度百科)

5.这样的论文性质的书籍,做笔记的方法最好是抄目录。大概的顺一下。由生活的意义讲起,阐述了生命的使命,人的社会性所要求的社会感和爱心,而且基于成长期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强调了对于个人和社会,独立性和合作性的重要性。接着,心灵和肉体的关系。接着,自卑感和优越感的阐述,这大概是这本书里核心的概念,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人会自卑,和我

们的文化的关系,以及什么是比较正确的优越感,怎样摒弃那种不太正确的优越感。接下来的部分,也是弗洛伊德的那种精神分析,可是分析的结果却是不太一样的,他承认了所谓的潜意识的影响,也说明了梦的重要,可是他认为潜意识大致是记忆力,分析那些敌意、死亡、竞争、困惑、被歧视、事故的记忆对于未来产生的影响,来解开患者内心的痛苦;对于梦,他否定了梦的所谓预见性,认为那是无稽之谈,也批评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过度解释。接下来,他的论证主要集中于,在我们知道了孩子来到世上,社会对他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做。家庭,学校教育,青春期,犯罪预防,职业与工作,同伴友谊,爱情婚姻依次论述。总结一下,首先,大背景,生活的意义,社会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其次,自卑的形成,各种因素对于人心理的影响。最后,在社会的各个子话题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如何做。

6.这本书我很快的能够阅读完,一方面说明了他的作者文笔比较流畅,描述也比较清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书的常识性,许多道理现在都是老生常谈的。先前也想去看梦的解析,看了两章就被吓退回来,太晦涩;《精神分析引论》也不是人读的,那大概也是弗洛伊德的梦呓。有的评论讲,这本书是心理学入门一类的书,我看没错,读起来舒服。而且,弗洛伊德大概是技术性强的医生,阿德勒对于社会文化的分析倒是正中我下怀。最近经常看到两个概念,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本。在哲学上,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传播学的学派里,有经验学派,有批判学派。一方是实证的,一方是马克思的。一种是较微观的,一种是宏观的。不知道这个区分能不能用到以上两个心理学家身上。另外,也许要提一下荣格,我似乎是更喜欢荣格的,他的很多立论都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的心理学的书籍阅读计划的下一步不如就是荣格吧。

7.既然我们不像小猪一样生活着,那么,迟早,我们要问一问生活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不同的。那么生活的意义从何而来?又在于什么呢?“事实证明,我们所体验的,不是单纯的环境,而是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我们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我们有效的解释之后的东西”。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种科学的生命意义。原因就是大家有一种普遍认识,什么比较好,什么比较坏。也就是说,我们会在社会中不断的赋予意义,而不同的意义反过来给予我们生命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既主观,又客观。那么,我们面对的三种使命也就呈现了,人类整体的存续,人类个体之间的和谐,两性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在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要对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生活的真正意义的标志是,别人能够分享,并且认定有效。这需要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8.能够克服懒惰写读书笔记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可以根据作者下的断言来分析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作者讲心理出问题的人的童年,要么被宠坏了,要被被歧视,长得难看,有生理缺陷,有病都算。倒不是因为这些毛病本身,而是这些问题所引起的生活环境施加给他们的影响,这些记忆留在脑海,持续的给现实和未来施加影响。我想了一个例子。小时候,家里面的女性都是比较厉害的人,奶奶,姑姑,其他的女人,都是疯子一般(在我记忆里)。而且自己的两个堂系的大姐姐也给我一种压迫。其中一个还曾经让我和邻居家的一个小姑娘亲嘴,那个时候我才五岁不到吧,内心里充满了恐惧。这也许对于我对于女性敬而远之的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生活里的一些经验来印证,那些家里有个大姐姐的男同学,普遍能够跟女生有很正常的交往。当然,知道了这一层原因之后,我应该做出一些改变,那就是,改变自己对于女生的态度,在交往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一些。

9.作者写到,生活的样式和其对应的情绪倾向会不停地对身体发展施加影响。这一章节的论述比较复杂,但是我能get到的点就是:心灵会对肉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意识会对人的生理和行为产生作用(马哲的意识能动作用)。再换句话说,性格会通过体格来展现。比如我们常见一个懦弱的胖子不会变成斯巴达勇士,而一个瘦弱的勇士也能练就李小龙的肌肉。这都是有性格的因素。比如我暗暗下决心要成为一个勇敢的人,经过锻炼之后,必定在我的表情和动作上有所体现。明白了这一道理的作用后,作者告诉我们:要了解一种表现或病症后的意义,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分析成简单的动作。这里面我看到了一个矛盾,那就是人类同情心对于这一问题的关照程度不同。比如看一部小说,里面有一个罪犯,偷了东西,可是当我们了解他的身世背景,行为的前因后果之后,偷东西这一罪责反倒成了我们怜悯它的理由。而如果现实情况下,怜悯的情况就很少见了,至少大家都害怕这个小偷可能会把手伸向自己。而对于小说中的小偷却万分放心,尽管现实中的那个小偷可能更值得我们可怜并帮助。这样的局面产生有着呈现信息不同,对信息分析程度不同的原因。小说里作者不厌其烦的说明主人公的心理,可是现实中大家对于一个人则彼此保持距离。这也无可厚非,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投入那么大的关注。于是作者发话了:增进人与人的合作能力。10.自卑感的形成: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很好理解,经常看窦文涛的节目,很羡慕他的口才和机变,也羡慕他的经济社会地位,可是他往往在节目里哭穷,哭自己没有才能,也许有谦虚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他的朋友圈中都是艺术家和大商人,自然让他有了一定的自卑感。给自卑情结下一个定义: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我们常说小狗狂吠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作者提到了受限制行为,比如口

吃,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犹疑的态度。当然作者也提到“手淫、早泄、阳痿和性欲倒错,也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这一点存疑吧。同性恋是自卑造成的吗?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仔细阅读过文献,也没有真实的接触过这个群体。可是美剧里经常有他们的身影,比如生活大爆炸里的同性恋家庭。综上,大致可以总结如下的结论,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是一种渴望而不得后的落差感。它可以改进我们地位的动力,但是往往副作用大于收益。解决自卑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了解并且认清,之后,面对现实,寻求解决的方法,在社会中合作。或者从另一个维度来讲,提升我们的优越感。

11.“追求优越地位,是整个人格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小标题:敌意的记忆限制身心发展。死亡信息的恐惧。亲系与竞争的记忆。根深蒂固的困惑。受歧视者的反抗欲。意外事故,终身难忘。心理学的案例总是有种神秘感,很有意思。这一章里就有很多例子。阅读的过程中我总会比对着自己的小时的记忆,或多或少会有同感。比如小时候家里天天吵架,使我心里充满了对某些人的敌意,直到我开始读书,开始走到了另一个天地之后才放下。比如死亡信息,对我的影响不是恐惧,而是超自然的信仰,或者对于民间神秘叙事的喜爱,每每看到那些扑朔迷离反科学的故事,我会愈加觉得可爱可亲,这样强烈的印象来自于我八九岁的时候,大家族里连续死了好些人,爷爷,奶奶,大舅妈,大姥爷,还有好多旁系的亲人。我也在那个小岁数里看见了不少死人的面孔。相反的是,我对于死亡和黑暗的恐惧在那之后不断地消除了,面对死,我可能更加释然一些。作者还讲到了一个患有焦虑性社会病的35岁男人,简单的说,那个男人在外面没有安全感,无法干好一个合作的职业,他只想呆在家里,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中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啃老族里面也许有大量的案例,心理学解释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看待这样的性格心理。恰巧马原老师在课上也讲了这样的一个案例:邻居家40岁的儿子仍旧活在父母的庇护里。当然,马原老师的重点放在了这个人没有出息,没有理想抱负,是个寄生虫。我倒觉得他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如果他不是真的懒的话。如果真的懒,可能是这样的情况:被宠惯孩子的生活模式,他们总想让别人担负责任。

12.说到被宠惯了的孩子,我总是想到王阳,他现在在衡中补习,大概70天以后高考。高一下半学期和他分到了一个班。他的父母非常宠爱他,而且家境殷实,几乎能够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吃的喝的穿的住的,都是最好的,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够好好学习,考出好的成绩。然而事情总不像想象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正像我们想的那个样子:他不肯学习,看网络小说入迷,一天到晚不停地看。按照作者的思路,我们可以推测,可能有一次,他的父母的不当言行给他造成了一种深刻的敌意的记忆,让他的自尊和希望受到了打击,从而产生了反抗。“如果能够伤害父亲,他就完全满足了”。这样说似乎不太厚道,可是他确实是一个有着典

型性格的人。接着往下,作者说到自杀的一个原因:“用自杀来证明你是错误的”。这两年内,我陆陆续续听到了媒体上的很多自杀现象。其中发生口交就自杀的大概就是这一类。另外,神童和学者自杀也是为了证明大家是错的吗?我不这么认为。自杀的成因也能作为一个主题,好好研究一番。但是按这样的逻辑,我可以发现自己的另一个毛病:消极的反抗。比如前些天一直打辩论,很累,而且,一群女生,自己说话没有共鸣,于是就觉得很没有意思。于是就产生了退出的想法。可是自己又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来退出。于是就幻想着自己生了病,觉得生了病就没有人能够坚持让我继续下去了。于是第二个星期自己的嘴里就生了溃疡,我自己都惊讶于意识能够如此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于是我便换了一个态度,积极乐观一点,勇敢的与别人合作(这本书给我的‘盲目’的信心哈哈),于是之后几天,溃疡慢慢好了。所以我们往往可以从得病的情况看出来一个人的真实心理。But不能滥用,也许真的人家就是生病了呢。

13.作者谈到梦。首先肯定了弗洛伊德对于梦能够加以科学解释的意义的主张。但是他不同意把梦看作是与白天思想的对立,而认为那是一个事物的变异,是不同的排列方式。另外,他也不同意把所有的梦的背景归结于性。我记得看《精神分析导论》里,弗洛伊德把所有棍子形状的都看成阴茎的象征,而所有的房子屋子都看成女阴的象征。我也不是很同意,毕竟我们还有很多要担忧的东西。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所造出的感觉必须和他的生活模式永远保持一致。”所以与其说梦里的情景有预言的作用,不如说那种环境给我们的感觉更真实一点。比如,白天的恐惧可能就是梦里面临深渊;不如最近莫名的性冲动,可能移植到晚上的一场春梦。其次,梦是用哪些材料构成的?弗洛伊德的看法:隐喻和符号。作者有保留的批判了这样的看法。我觉得似乎还是感觉的问题,作者用“心境”这个词。他提到,我们要跳过小溪,之前总是先喊一个一二三,难道不喊就过不去吗?喊完了自己的腿就变长了?不过是要引起他的心境,并集中他的力量。“预存执行生活模式,并使之固定和加强的各种方法。激发起自身的能力”。梦是生活模式的产品。我很喜欢给自己解梦,但是梦那么的扑朔迷离,怎么能抓住并且解释呢?于是在解梦的过程中,加入许许多多的想象和意义。由于这一点,不要妄想从梦里看的出未来,但是也不要放弃那一点点暗示。讲求一下中庸吧。14.当我们明晰了生活意义,明白了自卑感和优越感,分析了记忆力和梦境。那么,我们应该把这些指导性的意见贯彻在我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各个方面,依次分别是,母亲,父亲,家庭,亲系,朋友,学校教育,职业,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主体,一个是孩子,一个是与对孩子施加影响的人或团体。作者主要是给能给孩子施加影响的人讲的。首先来看父母。由于作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有着自己时代的局限,那个时代女性

的社会地位并没有现在这么高,西方社会女性选举权也许还没有完全普及。男性还是社会的主导型力量。但是作者却反复的提到了要看重母亲的作用。当然,他不是从男女平等或者人权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人类社会,男女和谐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一个抚养教育下一代的母亲的任务是多么的重要,她的性格品性将会深刻的影响我们的下一代。父母的和谐平等,善于分工将会潜移默化的教育出一个善于合作的孩子,一个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并且有所作为的孩子。这一点,我的体会也很深,但是不必赘述。往下接着说,自己的亲系的影响。最主要的经验在于长子和次子。大众的意见,长子往往权威,次子往往更努力。年龄接近的两个孩子往往会争夺父母的宠爱。而如果父母有偏爱的话,会给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权力的游戏》里的提利昂·兰尼斯特,生理缺陷,从小被遗弃,对自己的家庭充满了敌意。

15.学校是家庭幼教的延续。我还是抄下来小标题:教师的教书育人(希望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心理医生,虽然有教育心理学,但是以我的经验,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做得很好,当然这不全是老师的错);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我们重视教育,并且认为这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于是教育制度总是被批评和诟病。究竟现行的教育制度有没有做到这一点,还待进一步的了解,但是从表面来看,我们注重考试成绩是不争的事实。);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只有到了大学,我才初步的明白了人的多方面发展,书呆子只是一个方面。但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正确评价孩子发展这一方面似乎做的不太足);关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培养(孔子讲过因材施教,作者也说,大家生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大部分人都是一样的人,不同的社会环境给了我们不同的发展方向。经常听到人抱怨,如果小学时那个语文老师对自己好一点,自己也许就会爱上语文了。所以,我们应当给予一个正确的环境引导。而不是让那些发怒的老师讲:你就是这么笨!);区分孩子的个性特征;顾问会议的重要性。另外一个贯穿很长时间的谎言:当一个老师当着孩子的面,对家长说:这个孩子不是笨,只是有点懒。渴望让孩子改变态度,好好学习,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或者至少少有改变。因为那些孩子反倒会想,哦,原来我这么聪明,我何必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呢?在这样的问题下,老师应该做的是:为什么懒惰,原因是什么,怎么克服?

16.青春期的引导。心理与生理的引导。迎向成人的挑战。这里作者提到,有的进入青春期的人反倒喜欢学小孩子说话;或者相反,装成大人,调戏异性并作爱。青春期的性欲。犯罪心理透析。之前在锵锵看过李玫瑾教授谈犯罪心理学,也许之后我可能去了解一些,现在完全没什么可聊的。作者着重的重述了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说:防范犯罪的最佳方法就是适当程度的合作。我又来想自己,自己的青春期算是过了吗?可是性欲却是最佳的时候,往往抑

制不住的想要手淫。思想上算是成熟了么?可是总也不明白什么样的思想才算是成熟。是康德的还是农夫的,是政治家的还是诗人的?是理性的光辉?还是现实的温度?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灵魂还是肉体,我都处在不断地磨合当中。我当然承认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性,就像作者一贯强调的一样。可是,作者还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微观的问题的。妄想用一种办法完全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作者也承认环境的复杂多变。所以这一章草草带过,没有太清楚的理清自己和作者的思路。

17.职业、种族、性别是捆缚人类的三条系带。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有另外两个问题的解决,它们混在一起。所以作者又推出了合作分工。甚至在性别这一项里论证了一夫一妻制的光辉和完满。Yes?这大概是另外一个大的话题了,毕竟我对于婚姻制度还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他的唯一职责就是训练自己,设法支持自己,并在分工制度的架构下激发自己的兴趣。”“原始社会用图腾和制度来控制婚姻…它的真正目的在于增加人类的合作”。最后的几章的论述不太清楚,也许也跟我知识储备不够有关。合作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作者也论证了合作的必要性和需求。可是可操作性却没有很好的展现。我们希望的大家都能为了社会的利益而奉献自己,最终使自己和后代受益,可是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是目光长远,品行高尚。在较为微观层面起作用的论述,到了社会的层次层次上,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个体聚集形成的整体并不是个体性格心理的相加之和。我应该去找一些例子来印证我的看法。18.读完了一本书,也许能够解决我一个问题,但是同时会丢给我更多的问题。总结一下这本书里我还没有详细了解的其他问题。第一,性欲倒错和同性恋的问题(甚至不知道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怎么划分,产生的原因,影响)第二,婚姻制度和爱情(such a big problem)。第三:犯罪心理学,嗯…很希望了解,但是还是先有一点心理学的基础了再说吧。另外,我正在另外一本书,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十几万字,很薄。里面也有关于自卑感和优越感的讲述。他是一个文笔好的要上天的作家,而且很有条理和逻辑,看了他的《新闻的骚动》、《哲学的慰藉》,对他的思想和行文逻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刻薄一点说,那就是,他看了很多书,然后把这些书翻译成现代版,结合实际,换成有人文情怀的语调,呈现在读者面前,逻辑框架和体系看起来是他的,但是更多的是大师们的,但是大师们可没有这样的文采。可是,这样的刻薄话语,其实完全是崇拜和夸奖。看完《自卑与超越》,我紧接着就看《身份与焦虑》,凭着热乎劲,我看到了一种一脉相承的感觉。里面有很多故事。也有从哲学家,到经济学家,到诗人的种种话语。这是我理想中的智慧型作家。

19.一会就要出发去上海,准备了几本书在清明节假期里看。首先读完身份的焦虑。然后看乌合之众。从上海回来后,我要读两个方面的小说,包括张爱玲早期上海风味的海上花类型,

和金宇澄的繁花。我似乎也有一种拖延的感觉,每当一个人的风头过了,我才会停下来,捡起那一点余温,好好的观赏。从来不去人太多的地方,什么都看不见。这篇读书笔记其实可以加以补充很多东西。包括之前的几个问题,另一本书的笔记,和其他的一些感受。马上要出发了,就写到这吧。最近,我很讨压自己写文章的风格,就像一群蜜蜂嗡嗡个不停。打辩论写立论的时候,学姐也指出了我啰啰嗦嗦的毛病。外加,还没有逻辑。哎,大概是肾虚,没有底气;大概也是头脑发昏,没有逻辑。又或者是看书没有体系,生活没有规律?或者没有好好休息?没有女朋友?哈哈哈哈,不再啰嗦,就这样吧。清明节过后如果魂没有断,我就继续努力。Come on boy!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此很多人否认自己的自卑情结。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正视自己的自卑和不足,是健康成长的前提。 孩童时代,我一直被班里的同学称为胖子,对外貌很自卑。但是我不允许自己承认这一点,也不允许别人发现这一点,当被叫到胖子的时候,我会用很恶劣的语言回应。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正视自己长得不够漂亮的事实,并且发现自信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我常常告诉自己自信的女性最美丽,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效果很好。 正视自己的自卑,并且把自卑用自信来掩盖,这是我对自我内心的调整,但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自卑情结,并再一次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自卑与超越》一共十二章节,读完之后,有三点感受尤为深刻: 一、个体的生活意义与行为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问题都是和职业,社会和性相联系的。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就表明了他生活的意义。错误的生活意义导致错误的行为。阿德勒由表及里的探索,有效解释了为什么纠正一个人的行为后,患者仍然会出现其他不良行为。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错误的生活意义没有被纠正。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16岁的小孩子,性格暴躁,不讲礼貌。我多次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效果甚微。我问及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故事。A的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并不关心他的心里需要,只保证他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候爷爷走亲戚,会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长期的忽视使得他很孤单。B的情况更糟糕,唯一的亲人,哥哥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他假期也呆在学校,无处可去,安静的时候,深黑的眼睛常常让人觉得悲伤。我第一次接触他对他印象非常好,爱照顾人,负责人。但是相处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度减少。接下来他的行为就变得让人无法忍受。了解到AB的生活环境和现状之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表现的如此暴躁是因为他们怕被忽视,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以及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他们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注意的目的。我先主动调整了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且十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接着我发现他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

(完整word版)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一书作者是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的来自美国 的卡耐基,正如书中作者简介介绍在20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 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 故事,通过他的演讲,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 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正是这篇简介,使我产生浓厚兴趣想要了解,这里面究竟写了什么,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这段时间读了卡耐 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 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 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 , 帮助我认识自我 , 了解自我 , 从而完善自我 , 驾驭自我 , 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 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 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 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 ! 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

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 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阿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偶然读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 自卑感。”阿德勒的理论构架起始于几乎我们每个想生存下来的人必 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上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使我们的同类中获得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的自身,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 种性别”和“人类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简 洁的说就是职业、人与同伴、爱情和婚姻。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显示了我们各自的生活模式,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生活的意义。每人的意义或多或少存在错误的成分,没人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也不会存在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所有的意义在这两段之间变化。然而这些变化里,他们有很美妙的,有很糟糕的,有些错得多,有些错的少。 较好的意义具有些共同的特质,而较差的缺少这些东西。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追求优越感的人呢?如果 我们认为认清: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行,那么这件事情便不难。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便能设身处境,同情他们的挣扎。他们所 犯得唯一错误时他们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一面。在每件人类的创作之后,都隐藏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对我们文化贡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

合作。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早期记忆又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简单的表现方式。梦是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方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方法的感觉。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

心理学书籍推荐之《自卑与超越》

心理学书籍推荐之《自卑与超越》 以下是关于心理学书籍推荐之《自卑与超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今天为大家推荐历史上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自卑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在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境下会面临的一种自我心理状态,那么它由何而来、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可通过怎样的努力去超越它、将它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动力?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卑的缘由,以及如何超越自卑、理解自我、社会和生活。当然,虽然这是一本久负盛名的经典著作,但阿德勒的观点也只代表一家之言,同学们不必被一些观点束缚了自己。如果你能通过本书学习到一些知识,又结合生活实际与自己的个体特点而更加了解自我、找到调节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不过了。 内容简介: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 ·

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作者简介: 阿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分歧与弗氏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曾主持召开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更多弗洛伊德的书推荐: 弗洛伊德心理学书籍介绍 名人经典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入门书籍推荐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最近室友都在看《自卑与超越》,他们极力推荐这本书,说这本书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生活在自卑中的人来说,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读了之后感觉体会很深。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大师级人物阿德乐,对于他我有听说过。但是之前一直都没有了解过,也没有看过他的著作。后来我得知一些,他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的家庭,排第二。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这一经历与他后来学医及形成其独特的心理学思想有关。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确实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这种自卑感,那么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苦恼和麻烦,正确而有效的超越自卑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看完这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对作者肃然起敬。阿德勒是追随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学的,后来因为在研究中与大师有不同的见解,另立门户,创立了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这是我认为他可敬的第一个理由。试想,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在专业权威的光环下,为保住声明利益噤若寒蝉,而我一个小小老师,有时也会在某位学问深厚的前辈面前,欲言又止。不坚持,就不会有独立的见解,长此以往,很多思想在一一被证实和解说后,发现竟然与我先前的见解如此一般。于是后悔当初没有过多追求和讨论。 第二个理由是:他是个有残疾的人。一个小小年纪就驼背的人,要怎样忍受世人的鄙夷,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尚且成为疑惑,还要能够有勇气和信心创造出这样的成就,造福世人,这不是奇迹吗! 只是在这本书的扉页,我便已暗自汗颜。 阿德勒认为,不管有无身体上的残疾,自卑感是所有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做事情的借口时,便展现出神经病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从书中,我感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的过程,这也可以解释为人的社会性形成的过程。战胜自卑,就是战胜自我,不断摆脱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我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那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逐渐形成更大的自卑,以至于一事无成,并且极易产生病态心理。 一句话,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人格心理学书籍:自卑与超越

人格心理学书籍:《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西方心理学大师久负盛名之典籍,对于生命存在意义有科学依据的探索总结。 内容简介 《自卑与超越》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书中,对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进行了分析,既可以指导人们如何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指导父母更好地开展家教;此外,人们的出生顺序、早期的记忆,还有神奇的梦等等,会对人们以后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一一给出切实的答复。 而且,《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博士重要的著作,对世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直接促进了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年)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作品有《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文译名“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中文译名“理解人类本性”)、《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自卑与超越”)等。 编辑推荐 1.经常会有人呼喊“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阿德勒断言,人们只有在遭受到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细想确实如此。 2.打破弗洛伊德泛性论,提出人一切行为动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动了人的进步。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其理论不仅对荣格、霍妮、弗洛姆、利沙文、罗洛?梅、罗杰斯等人有过启发,而且今天仍然在《美国个性心理学杂志》上通过美国个性心理学会继续得到促进和发展,经久不衰。 3.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人有三种自卑:面对宇宙的自卑,面对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对他人的自卑。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

【原创】《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1010040042刘嘉怡法律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在金鑫老师的推荐下学生认真拜读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超越自卑》。阿德勒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自创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强调个人与生存环境间互动对行为的影响。据说“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自卑》主要介绍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 在这本书里,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才能够超越自己。 首先,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他提出,每一个人类个体在面对生存时,都要面临三个问题:职业、社交(与他人的关系)和性(即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他提出,当个体不足以应对环境挑战时,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必然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乃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绪,但人无法一直在自卑感下生活。因此,追求作为其补偿的优越感,是所有人的通性。简单地来说,即用“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理想的补偿方式,是通过改变现实生活的处境来消除自卑,甚至获得成就。而生活的失败者,则在不合作的态度中,在自己的想象里获得满足。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并拥有对他人有益的合作的生活态度。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阿德勒说,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审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自卑感对我们的影响就从未停止过。儿童因为自身的弱小,在成长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卑。为了补偿这种感受,他们应该练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并在这种愉悦中,获得兴趣并发展终身受益的技能。在家庭的影响一章中,阿德勒描述了家庭对个人的巨大影响。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生活方式,给每一个孩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的表现多种多样 阿德勒观点——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哭鼻子和抱怨的软弱其实暗藏超越他人、好高骛远的目标,而自吹自擂也是有自卑情结的作祟。 以我自身为例,我是个比较自卑的人,自卑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 小时候因为幼年时几次受外伤后脑、脑门上都留下伤疤,觉得自己不完美,感到自卑;初中前后,因为哥哥姐姐都比我长相好看,他们总是被夸,而我却总是被忽略的那个,因而感到自卑;因为早恋高中复读,所以大学全班我年纪最大,感到自卑;工作后,因为自己情商较低、不屑逢迎而受到搁置、排挤,感到自卑。

可是,我的自卑表现出来的是骄傲。 多年前,一个闺蜜曾当面跟我说:“开始认识你的时候,感觉你特别高冷,骄傲得不正眼看任何人。” 另一个妹妹也很坦诚:“姐,你的气场太强大,有时甚至会压过你的某些上级。上级被下级比下去了,你想他们心里能舒服吗?” 其实,我一直是在用自信掩盖自卑,用表面的强大来遮掩内心的脆弱。 自卑是进步的动力 阿德勒观点—— 自卑本身无可厚非,它是进步的动力,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或许对于外星人来说,人类一切的文明科技是出于人类觉得自己是最为弱小的原因。从某些角度来说,也确实如此。 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几次工业革命为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第四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 正是因为人类在面对浩瀚的宇宙、强大的自然面前极度弱小、常感无能为力,才激发了文明科技的进步。 追求优越感是进步的源泉 阿德勒观点——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_读书心得范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_读书心得范文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书中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 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最初知道《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因为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作者在文中推荐大家去看。当时我看到这个书名,特别好奇,对于一个深知自己有自卑情结的人需要如何超越呢?于是,我翻开了这厚厚的200多页。 整体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复杂,但是思想还是到了一定的高度,认真读下来,心胸会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不会再纠结于一点不放。这于我的确是有帮助的。 但要说超越,我也说不上来。因为整本书并没有什么体系可言,它包含了很多方面, 比较松散。我在读每一个方面的时候会将书中的理论往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套,似乎如书 中所说,似乎又不完全是这样。 比如说童年记忆,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很多有分析意义的童年记忆。或许有部分人童 年记忆深刻,很有参考意义,可是对于记忆没那么深刻的人又该如何解析呢?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被惯坏的孩子的例子,我也想到了亲戚家不愿读书不愿出门的孩子。父母的娇惯和放纵,学校老师的忽视,使得孩子的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极度缺乏,从而变 得不那么正常。当然,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并不仅仅只有这些,阿德勒还列举了青春期的 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由于年代久远,阿德勒的一些思想与现代的思想必定存在差异,但是把这本书当成现 代某些鸡汤文的集锦是万万不可取的。就拿他提出的男女在婚姻中需合作,互助互爱的观 点来说,这在现代也是不过时的。 其实总体看来,阿德勒是想把自卑当作一个核心,然后用设法去补偿,但书中提到自 卑的地方并不多,对一些个体的分析也不是那么严谨。不过整本书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很多观点都具有启发性,方法论也总是积极向上的,应当算得上是一本好书。 每个人其实都会自卑,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满,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后,你是否会努力去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满意度还是,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觉 拒绝尝试任何改变。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

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作为人类一员,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奉献生活。奉献就意味着牺牲,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却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阿德勒对生活意义的诠释,只是从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为的是使他的病人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走出空虚孤独的旋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_心得体会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类型:实用型为主兼具理论性 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卑情结为中心的精神分析,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自我,并以此来指导生活。 生命意义:阿德勒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必须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基础上,这也正是阿德勒最为核心的观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我一开始,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当时我认为,人的生命意义是由自己去界定的。万事万物本没有价值,都是人为进行归因赋予其价值,它才拥有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件事情,内倾或是外倾,情感功能为主导或是以思维功能为主导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佛教早就有诸法无我的观点,即生命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放到整个宇宙尺度上,似乎的确如此,甚至这个世界本身是否真实,我们都无从知晓!有一个著名的数学上的悖论,假定虚拟世界的确存在,而真实世界只有一个,虚拟世界可以有无数个,那么我们所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为真实世界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如此,我何不不去在意他人的价值判断,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呢? 然而,现在的我认为我原来的看法有失偏颐,诚然,上述的人中

不乏闪耀炫目的人,但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茫然追逐着,挣扎在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中,名为幸福的口袋,却依然空空如也,身为人却拥有神的视角,这很好,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且不被他人理解,人自私的只关注自身,则毫无疑问是个错误,马克思曾对人下过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善于合作,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个体,才能活下来,这种将个体奉献于整个人类集体与他人合作,并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生活方深深地根植在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如果你学过动物行为学的话就会发现,许多动物都会有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延续物种基因库的机制,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体现,这也难怪,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缺乏合作,极度自我。我想,那种为了别人而奋斗,追逐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吧! 灵与肉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身体与灵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影响感知,感知塑造认知。这很容易理解,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颜色。阿德勒将其运用于精神分析之中,并把它作为这本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认知则主要指的便是上面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由于这个理论,阿德勒认为,对于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光通过说理来使其恢复正常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因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即使你向其灌输观点,也必然会

《自卑与超越》学习心得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精神分析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以“自卑情节”为中心进行研究的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这本书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英文的书名似乎更能向读者展示这本书的中心内容。本书共十二章,可以分成五个部分来看,分别是:1~3章总体介绍生活的意义以及自卑感和优越感的产生。4~5章是展现生活模式的两种方式,即记忆和梦。6~7章介绍了影响人的生活模式的两个因素,家庭和学校。8~9张是针对犯罪以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青春期的引导进行建议。最后3章重申“生命的三种使命”,与第1章相呼应。 这本书作为个体心理学派的代表书籍,具有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开篇作者便警示读者“人类的生活必须要有意义。”在作者看来,生活的意义便是奉献,人们是通过三种使命:职业、同伴和性来达到为这个世界、为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每我都有自卑感,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感到满意,人们一直在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来改进自己身边的处境,脱离这种感觉。这种对于自卑的摆脱也可以看作是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追求优越感是每我的共性,然而每我的优越感目标又是属于我所独有的。个体优越感的目标决定了个体对于生活的意义,并将这种意义赋予在生活模式中,也正是从每我的生活模式中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出个体的差异。 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都围绕着生活模式展开,引导读者如何从梦和个体早期的记忆中探究其生活模式,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汇总报告了学校和家庭对生活模式的影响,最后以青春期的个体行为和罪犯为例,向人们阐释如何通过理解其生活模式理解他们的行为,并通过早期的对生活模式以及个体优越感目标的干预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书的最后几章里,阿德勒重申在职业、同伴以及婚姻中合作的重要性。作为阿德勒的代表作品,本书很好的展现了其个体心理学学派的思想,同时他给予了读者无限的启示,无论是在对于自身的审视,还是对于这个社会中其他成员行为的解读,以及我们生活的意义。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所体验到的最大的感受便是:“每次读心理学的著作,尤其是人格心理学类的书籍,就像是拿着一把刀在“解剖”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奥秘”,而最先被“解剖”的便是自己,其次是自己身边的人。当然,这些著作也为我们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也正是这样,我们才会将他当作励志的书籍。”不知道其他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通读完本书后,我有很多感受,现汇总报告如下: 一、对自卑感的超越 每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我都无法逃脱以他人为参照物并反射以观察自身,然而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每我的不足,由此便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没有人可以忍受长期的自卑感,所以我们总是试图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超越自卑。如果用正确的方法脚踏实地的成功克服自卑感时,我们便会获得超越。然而,当个体放弃克服障碍反而用一种优越感来进行补偿,也就是说他已经放弃了对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是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紧张。这时真正的问题往往被搁置,这是一种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的表现。 接下来这种自卑情结将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个思想到在面对困难时总是采取消极的相对的方式去应对,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选择有勇气的去面对、去接受,然后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最终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当我提醒一个同学快点完成某位老师布置的一个很费脑筋的作业时,他显出了一些痛苦的表情,然而却很大声的说:“我不做了,我讨厌这门课!”很显然他这句话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地位,而实际上他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处在无法写出论文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作业让其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但是他的追求优越感的生活模式使他不得不用这种凌驾于困难之上的方式来减轻焦虑。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克服自卑感,并最终超越它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虽然不能被很好的描述,但是在所有的目标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共同因素——想要成为神的努力,也就是说这一类用优越感来掩饰自卑感的人往往追求着不现实的完美,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实际上这种自卑感困扰着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改变他们的现状必须首先改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接受。其次,要倡导合作。阿德勒在书中说道:“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我们永远无法达到我们生命的最高目标。”每我的不足决定了人类的发展必须以合作互补为基础,就像我们一生下来就需要母亲的照顾一样,在人的一生中生活会不断向我们提出亟待解决的问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000字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心灵与肉体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

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四章早期的记忆 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时间读这本书。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第五章梦 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作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作文 今天阅读家庭的影响章节中关于父亲和母亲作用的陈述。虽然前述章节对于心理的分析,作为一个读书不多的人看来足够振聋发聩了,但是这一章节就完全暴露了他的逻辑不严密以及偏见,非常遗憾。 作者对于母亲职能的理解和武志红老师观点中常用的“承接”“看见“有一些相似,不过他过分夸大了母亲对于孩子心理的作用,其他因素也是通过影响母亲来影响孩子。 这里还有一些明显有偏颇的预设观点和无法成立的推论。预设养育以及一切附带条件都是女性的责任,预设女性就应该做家务,并且通过“潜能是通过社会责任感得到发挥的”来美化之。 “母亲常常将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有了孩子,她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整体,才会感受到主宰生命的力量。”诸如此类。 我没有孩子,和父母谈过,将来生育也不是必选项,对这个发表观点未免有些外行指挥内行,但是仍然要说一句,母亲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需要孩子才能够完整人生?为什么需要家务才能够体现“社会责任”?如果是一个经济基础与社会职能都健全的女性,作者的观点根本立不住脚。 他的确强调了女性地位平等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个目的是为了让女性更好地心平气和地履行职责,做家务抚养孩子,而没有提到二人的分担。实际职务的不平等,那么口头平等就是空谈,不过是哄骗罢了。

倘若我这样说是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那么从作者当时社会环境来考虑,几十年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尚不如现在,将女主内男主外作为一种平等,那他是否像认为女性应该承担家务一样,认为父亲应该负起家庭的经济责任呢?不,他是这样说的:“妻子没有理由强迫丈夫承担家庭中的全部开支。”可见一斑。 作者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误认为本质,在根本性的概念错误上,是无法建立真正平等的观点的,顶多提供表面上的平等名头罢了。 我建议这一章应当把对父亲的期待作为对家庭双方的期待,作者认为父亲应当“走出家庭过自己的生活“,应当“将人生的三大问题——事业、友情、爱情处理得当”,实际上这才是对一个完整的人应有的期待,他对母亲的期待不过是如何更好地成为家庭附属物,一个“第二性”。 不得不说这一章让我对作者相当失望。 又及:另外,作者这里有一个用词,“遗传性格”。遗传对基因与解剖结构的影响显然存在,基因与解剖结构与人的性格乃至病理征的相关性也是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的,那么遗传和性格就可以放在一起了吗?“遗传性格”这个词儿就可以成立吗? 而且相关性的证实方法也存疑。这是我的知识盲区,无法讨论了。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 #《自卑与超越》读书心得1# 在书中我的确看到了阿德勒对于【自卑】成因的各种解读,但【超越】我并没有get到。或许是我理解力不强,只能说这本书与我的预期相差太多。 整本书下来,阿德勒一直在强调合作他人和奉献他人的重要性。似乎唯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解决自卑带来的问题。可我却觉得他对于自卑并不是那么的了解。 他童年时期因为身体不健康也曾内心自卑过,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他成功的克服并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当然,那些曾经讽刺挖苦过他的人算是他前进的动力。 对此,我只能说,他,并不曾经历过自卑。真正自卑的.人,是不会因为他人过分的言语和行为而奋发图强的,相反,他们会认同这样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实际情况不符,但自卑的人会无底线的全盘接受并且还深以为然。 自卑的人是无法和人合作的吗?是不愿意对他人奉献的吗?并不是的。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想尽办法融入社会融入自己所处的团体,他们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但结果往往不太尽如人意。 为什么?因为周围的人并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和宽容。很多时候,自卑的人并不是能力有所欠缺,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自卑人在某方面的能力为10,读后感.因为自卑的心理他往往

发挥出来的只有2,落在他人眼里这就是无能的体现,他无法得到认可和信任,再加上他会毫不犹豫的相信别人对于他的不客观的评价,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终成了死循环。 不能否认的是,凡是与神经官能症扯上关系的人都与童年不太愉快的经历有关。心理学发展至今,还是有大部分停留在对结果成因的分析,很少有人会去做预防工作。而对于急于摆脱过去伤痛的人来说,渴望的并不是我为什么得病,而是我应该如何自我治疗。毕竟神经官能症与身体上的疾病很不同,各种医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真正的关节在于患者自身的觉醒。 #《#自卑与超越》读书心得2##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最开始讲到的是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情感这一小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认为是举足轻重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被称为“天才”。在这样的生命中所传达出的意义总是告诉人们:“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但凡能够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其所做所为无不传达着这样一个信号,即他们仿佛已经透彻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懂得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对他人的关注以及集体协作。他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来都符合人类的群居本性,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努力寻找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会让自己快乐,其实付出了一定是会有收获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谢谢,或是一个微笑,都是对我们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