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配电分类

建筑供配电分类

建筑供配电是指建筑物内电力供应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电力进口、配电设备、配电线路、配电盘、终端插座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等。建筑供配电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按用电类型分类

根据建筑物内不同用电设备的类型,建筑供配电可以分为照明电力、动力电力、特殊电力等。

照明电力是指供应建筑物内各种照明设备的电力,包括室内、室外照明。动力电力是指供应建筑物内各种动力设备的电力,包括电梯、空调、风扇等。特殊电力是指供应建筑物内某些特殊用途设备的电力,例如安防系统、监控系统、交通信号灯等。

2. 按电压等级分类

根据建筑物内电力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建筑供配电可以分为低压配电和高压配电。

低压配电一般指电压不大于1000V的供配电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的照明、动力、特殊设备等用电。高压配电一般指电压大于1000V 的供配电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的大型电力设备,例如电梯、空调、变压器等。

3. 按供电方式分类

根据电力供应的方式,建筑供配电可以分为自备电源供电和公共电网供电。

自备电源供电一般指建筑物内自己配备发电机的供电方式,主要

用于应对突发情况或是电网故障。公共电网供电则是指建筑物内从公共电网获取电力供应的方式,这是建筑物内通常采用的主要供电方式。

4. 按供电容量分类

根据建筑物内的电力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建筑供配电可以分为小功率配电、中功率配电和大功率配电。

小功率配电一般指容量小于100KW的供电系统,主要用于住宅、小型商铺等。中功率配电一般指容量在100KW-500KW之间的供电系统,主要用于中型商铺、办公室等。大功率配电则是指容量大于500KW的供电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商场、超市、机场等。

在建筑物供配电的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配电方式和设备,以确保供电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昆明电网高层建筑用电负荷分类和电源配置原则

《昆明电网高层建筑用电负荷分类和电源配置原则》 《原则》适用范围《原则》适用范围:一昆明电网供电的八层及以上的居住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二昆明供电局电网供电的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用建筑。三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超过24米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四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米时,应提交国家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分级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及火灾扑救难度等,分为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其中又细分为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居住建筑的一类建筑包括高级住宅(指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和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二类建筑包括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公用建筑的一类建筑包括:医院;高级旅馆(指建筑标准高、功能复杂,火灾危险性较大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具有四星级条件的旅馆。此类旅馆可能接待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等);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住楼;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二类建筑包括: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的程度,电力负荷分为特级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高层建筑的供电配置原则一高层建筑有特级负荷的:应按双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此外,用户自身尚应配备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常用的应急电源有下列几种: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有效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蓄电池。二高层建筑有一级负荷的:(1)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2)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采用两路高压电源。如一级负荷容量不大时,应优先采用从电力系统或临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

配电系统分类类

1)TN-C供电系统。它的工作零线兼做接零保护线。这种供电系统就是平常所说的三相四线制。但是如 果三相负荷不平衡时,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所以保护线所连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电位。如果中性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因此这种供电系统存在着一定缺点。 2)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3)TN-C-S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现场如果与外单位共用一台变压器或本施工现场变压器中性点没有接出PE线,是三相四线制供电,而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专用保护线PE时,可在施工现场总箱中零线做重复接地后引出一根专用PE线,这种系统就称为TN-C-S供电系统。施工时应注意:除了总箱处外,其他各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低压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我国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输出额定电压为3.15~20KV。为了减少线路能耗、压降,以及节约有色金属和降低线路工程造价,必须经发电厂中的升压变电所升压至35~500KV,再由高压输电线传送到受电区域变电所,降压至6~10KV,经高压配电线送到用户配电变电所降压至380V低压,供用电设备使用。 低压配电系统系统图基本如下:

建筑电气设备分类

建筑电气设备分类(根据建筑电气设备的专业属性来分类) ?①供配电设备--变压器、配电屏、发电设备等。 ?②照明设备--电光源。 ?③动力设备--吊车、搅拌机、水泵、风机、电梯等。 ?④弱电设备--电话、电视、音响、网络、报警设备等。 ?⑤空调与通风设备--制冷、防排烟、温湿度控制装置等。 ?⑥运输设备--电梯 电路的作用及其组成 欲进行电能的转换、传输和分配,必须把电气设备用导线联接起来,组装成电路才能实现。电路组成:电源、中间环节相负载。 ?中间环节指导线、各种控制设备、保护设备、电缆等; ?电源指发电机或变压器等; ?负载指各种用电设备。 变压器功能与分类 变压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一种电能转换设备,用来将交流电由一种等级的电压与电流转换为同频的另一种等级的电压与电流。 变压器分类: ?按相数分:单相、三相或多相; ?根据作用分: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接地变压器; ?按用途分: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力变压器、用于局部动力和照明的小 容量变压器、用于传递信号的耦合和控制变压器; ?根据绕组数量分:自耦变压器、两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 ?根据冷却方式分:自冷干式变压器、风冷干式变压器、自冷油浸式 变压器、风冷油浸式变压器、水冷油浸式变压器。 变压器的调压方式 适当地改变一次、二次绕组的匝数,就可以达到变换电压的目的。利用变换变压器一次绕组分接头来调节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调压方式。 熔断器 ?功能:是一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起短路或过载保护。 ?组成:熔断管、熔体、插座。 ?分类(按结构形式): ?有填料封闭管式、无填料封闭管式、半封闭插入式、自复熔断器等。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应注意接触器的形式、主电路参数、控制电路参数和辅助电路参数。 ?接触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等于电动机或负载的额定电压; ?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等于电动机或负载的额定电流;若接触器 作电动机的频繁起动或反接制动时,为防止触头的损坏,应将接触 器的额定电流降低一级使用; ?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应按所选定的控制电路的电压决定; ?辅助电路的触头种类和数量应根据系统控制的要求决定; ?接触器根据电动机的不同工作制(长期、短时、反复短时)来确定。起动器 ?作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起动,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起动转矩,缩短电动机 的起动时间。同时还应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防止电压因电动机的起动时

供电系统的分类(TN,TT,IT )

供电系统就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电力供电系统大致可分为TN,IT,TT 三种,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种表现形式。 一,TN 系统 定义: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近导体通过保护接地线与该接地点相连接,即设备不单独接地,只系统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 TN系统,称作保护接零。当故障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和零线短路,回路电阻小,电流大,能使熔丝迅速熔断或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工作原理: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到保护线上,并与电源的接地点相连,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 TN系统的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与该点连接。 TN系统通常是一个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网系统。其特点是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与系统接地点相连,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即经金属导线构成闭合回路。形成金属性单相短路,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将故障切除。 如果将工作零线N重复接地,碰壳短路时,一部分电流就可能分流于重复接地点,会使保护装置不能可靠动作或拒动,使故障扩大化。 在TN系统中,也就是三相五线制中,因N线与PE线是分开敷设,并且是相互绝缘的,

同时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接的是PE线而不是N线。因此我们所关心的最主要的是PE线的电位,而不是N线的电位,所以在TN-S系统中重复接地不是对N线的重复接地。如果将P E线和N线共同接地,由于PE线与N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点与配电变压器工作接地点之间的接线已无PE线和N线的区别,原由N线承担的中性线电流变为由N线和PE 线共同承担,并有部分电流通过重复接地点分流。由于这样可以认为重复接地点前侧已不存在PE线,只有由原PE线及N线并联共同组成的PEN线,原TN-S系统所具有的优点将丧失,所以不能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 由于上述原因在有关规程中明确提出,中性线(即N线)除电源中性点外,不应重复接地。 分类: IEC标准将TN系统按N线和PE线的不同组合又分为三种类型: 1)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C是“合一”一词法文Combine的第一个字母)。注意,此处的全系统是从电源配电盘出线,处算起。下同。 该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使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该系统对于单相负荷及三相不平衡负荷的线路,PEN线总有电流流过,其产生的压降,将会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对敏感性电子设备不利。此外,PEN线上微弱的电流在危险的环境中可能引起爆炸,所以有爆炸危险环境不能使用TN-C系统。 2)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S是“分开”一词法文Separe的第一个字母)。 该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系统造价略贵。除具有TN-C系统的优点外,由于正常时P 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故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也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中。在民用建筑内部、家用电器等都有单独接地触点的插头。采用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 3)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该系统PEN线自A点起分开为保护线(PE)和中性线(N)。分开以后N线应对地绝缘。为防止PE线与N线混淆,应分别给PE线和PEN线涂上黄绿相间的色标,N线涂以浅蓝色色标。此外,自分开后,PE线不能再与N线再合并。

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 序 1.建筑电气工程:涵盖了建筑物的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防雷与接地以及火灾自动报警、有线电视、通信、安防、楼宇自控、网络布线等诸方面。2.强电部分: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等按以往惯例划分为强电部分弱电部分:而消防、电视、通信、安防、数控和布线划分为弱电部分。 两者既有所区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现代完整的电气系统。 第十六章电力系统及建筑供配电 1.电能:一种二次能源,由于其具有相对洁净、高效、输送方便、快捷、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便捷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中成为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 2.电能的产生和特点:在大自然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能源,通过发电设备转换成为电能,之所以将他们转化为电能,就是因为电能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存储方面不存在优势外,在传输、控制、环保等诸方面都比其他的能源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用电负荷:工业建筑中各式各样的用电设备。 用电负荷的分类:按能量转换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如图 4.电力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变配电组成。 5.电能的质量主要有电压偏移和频率两项指标。 电量偏移: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用电设备电端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6.供电系统的构成:必须满足相应负荷等级的要求,应以安全、可靠、节能为原则,同时兼顾经济运行维护便利、具有一定发展冗余。且必须符合当地供电主管部门所提技术方案的各项要求。 7.根据用电负荷的重要性以及中断供电在政治上造成的影响和经济上造成的损失,将用电负荷分为一、二、三级负荷。并根据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供电方式、以满足其可靠性、经济性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8.应急电源包括:独立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有效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蓄电池。 9.变配电设备:在一般建筑物中常用的变配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直流操作及信号屏、静经典电容器、配电箱(盘)等。 10.配电系统的基本形式:放射式、树干式、混合式。 11.用电设备:建筑物内各种用电负荷即为用电设备,可分为动力和照明两大类。12.选择线缆的方式和步骤:按照使用环境及敷设方式;按温升(载流量)选择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分类与特点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分类与特点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分类和特点如下: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分类: 医疗建筑的电气负荷根据其用途和重要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或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2. 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或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3.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特点: 1. 医疗设备用电负荷的连续性:医疗设备用电具有连续性,如照明、动力等,多数情况下不能停电,特别是手术室、ICU、CCU、急诊等重要场所。 2. 医疗设备用电负荷的特殊性:医疗设备用电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种类多、负载特性各异,如大型医疗设备(如X射线诊断机、CT、CR、DSA、DR、数字胃肠机、钼靶等)、连续工作的医疗设备(如培养箱、恒温箱、血库、高压氧仓等)、精密仪器和特殊场所用电设备(如生化仪器、重症呼吸道感染区的通风系统等)。 3.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重要性: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因此,医疗建筑电气设计应充分考虑电气负荷的重要性,合理确定负荷等级,采取相应的供电措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复杂性: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用电设备的多样性和负载的变化性。医疗设备的用电量随时间变化,如高峰期和低谷期用电量差异较大。因此,在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电气负荷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合理配置供电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 特殊场所用电设备的要求:特殊场所用电设备如手术室、ICU、CCU等需要采用特殊的供电和控制系统,以满足特殊要求。因此,在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特殊场所用电设备的特殊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医疗建筑电气负荷的分类和特点表明了其在整个建筑物中的作用和价值,只有了解了其具体特点之后才能做到正确、安全且高效的用电,最大程度上保障医患人员的安全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

民用建筑用电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用电设计标准 一、电源和电压 1.1民用建筑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并应按照负荷性质和重要性选择供电方案。 1.2电源的电压等级应符合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要求,并应满足供电质量要求。 二、负荷分类和计算 2.1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应按照其功能和重要性进行分类。 2.2负荷计算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并应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功率因数等因素。 三、配电系统设计 3.1配电系统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电源情况等因素进行设计,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要求。 3.2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应根据用电设备的性质、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3.3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配置和整定,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敏等要求。 四、配电设备选择与安装 4.1配电设备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电源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要求。 4.2配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3配电设备的接地装置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敏等要求。 五、电缆和电线选择与敷设 5.1电缆和电线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电源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要求。 5.2电缆和电线的敷设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5.3电缆和电线的截面应按照用电设备的额定电流、允许载流量等因素进行选择,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等要求。 六、防雷与接地 6.1民用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等因素进行防雷设计,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等要求。 6.2防雷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要求。 6.3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要求。 七、智能化设计 7.1民用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功能需求等因素进行智能化设计,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等要求。 7.2智能化系统的设备选择和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使用要求。 7.3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应保证

电气设备分类

建筑电气设备分类根据建筑电气设备的专业属性来分类 ①供配电设备--变压器、配电屏、发电设备等; ②照明设备--电光源; ③动力设备--吊车、搅拌机、水泵、风机、电梯等; ④弱电设备--电话、电视、音响、网络、报警设备等; ⑤空调与通风设备--制冷、防排烟、温湿度控制装置等; ⑥运输设备--电梯 起重设备:是指用于搬运或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液压搬运车,叉车设备等; 建筑起重设备种类有:塔吊、施工电梯、井架、施工升降平台; 冲压设备种类:机械压力机、液压机、数控冲床、冲床、送料机、整平机;冲床有单冲、多冲、高速,整平机分有二合一、三合一、五合一;标准型冲压机、柱式冲压机、曲线压力机、微型精密压机、钳式设备、 锅炉压力容器: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锅炉按工质种类分: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消防设备: 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装置、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区域火灾报警显示器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探测器 、消防水系统:消防水池、水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喷头、消防水带、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直流水枪、水带接扣、消防水炮、消防水泵、气压给水装置、消火栓箱、消防水喉、气压给水装置 、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剂、气体灭火控制器、灭火剂贮存容器、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集流管、喷嘴、驱动装置、气体输送管道及附件 、防火分隔设施:卷帘帘板、卷门机、卷帘门控制器、防火门 、送风、排烟系统:风机、风口、排烟风道、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电动排烟窗、挡烟垂壁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消防应急电源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液、泡沫消火栓、固定泡沫炮、泡沫液贮存罐、泡沫泵

-各类民用建筑用电标准

各类民用建筑的用电标准 一、为了规范业扩报装工作中对各类民用建筑用电标准的执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特制定此用电标准。 二、标准参考国家《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国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技术标准》等。 三、各类建筑的用电标准:

各类民用建筑的用电标准 其他建筑根据用电性质的不同结合上述需求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四、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1、10层及以上的非住宅性建筑、至18层建筑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除正常供电电源外,还应供给备用电源。 2、19层及以上的办公楼、高级宾馆或高度超过50m以上的科研楼、图书馆、档案馆和大型公共场馆等建筑,由于其功能复杂,停电后或发生火灾后损失严重,除提供正常电源与备用电源外,客户应自备应急保安电源。 3、居民到户计量表必须采用“一户一表”安装方式,且要求不得分层安装计量装置,要实行集中计量或集中分层计量,计量表箱内要预留有计量采控终端的安装位置(同一计量表箱内最少预留两块电能表位置);其他安装条件满足《伊

金霍洛供电分局计量装置设计安装工艺规范》相关标准; 4、居民住宅楼必须采用“TN-S系统”接入方式,即采用“三相五线制”方式接入电力系统;其他安装条件满足《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网建设技术规范》相关标准; 5、低压电缆全部采用铜芯电缆,长期运行电流为电缆额定载流量的50%。 五、其他要求: 1、高层建筑应根据供电方式预留变、配电所和电度表的适当位置,配电室根据负荷大小,可以集中布置,也可以分散布置,还可以在建筑物内分在几层,分别在负荷中心布置。 2、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配电室必须采用干式变压器和无油断路器的配电装置。 3、配电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原则上应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参考值”所在变压器额定容量区段,取最相近容量。 住宅区配电室一般配置两台配电变压器,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800kVA。 4、容量确定方式: S′= P/cosϕ/k2 式中: S′——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参考值,kVA; cosϕ——功率因数(专变客户取0.90;住宅、公寓、配套公建取0.85); k2——所带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为70%。 P——最大用电负荷P= 用电负荷指标×户数(或建筑平方米)×需用系数

建筑分类电力建筑的特点与设计考虑

建筑分类电力建筑的特点与设计考虑建筑分类:电力建筑的特点与设计考虑 电力建筑是指专门用于发电、输送和配电电能的建筑物或设施。随 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电力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一系列特点和因素,以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并满 足电力需求。本文将探讨电力建筑的特点以及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 些关键因素。 一、电力建筑的特点: 1. 高度安全要求:电力建筑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安全性至 关重要。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保护装置和安全措施,以防止 电力设备和系统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 2. 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电力建筑在供电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为了 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需要考虑备用电源和冗余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 和电力故障。 3. 大量的电力设备:电力建筑通常拥有大量的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的选择和布置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 的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4. 良好的通风和散热系统: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热,将导致设备的过热和损坏。因此,电力建筑 的设计需要考虑良好的通风和散热系统,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合理的防火措施:电力建筑内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高电压电缆,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火灾。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采取合理 的防火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电力建筑的设计考虑: 1. 结构设计:电力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考虑重要设备的重量和布置, 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设备的负荷,并满足地震和风荷载等外部力的 要求。 2. 布局设计:合理的布局设计对于电力建筑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不同设备之间的间距和通道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电力设备的运维和维修 要求。 3. 电力系统设计:电力建筑的电力系统设计需要满足供电要求,确 保电能的高效输送和分配。这包括合理的电线和电缆布置、电力设备 的选型和配备备用电源等。 4. 通风散热设计: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建筑需要设 计合理的通风和散热系统。这涉及到通风口和风扇的布置、空调系统 的设计等。 5. 火灾防护设计:电力建筑应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包括合理的防 火隔离、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和灭火设备的配置等。 6. 安全设备设计:电力建筑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保护装置,包 括温度、湿度、气体等监测设备,以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 的安全。

供电系统的分类讲课教案

什么是TT、TN-C、TN-S、TN-C-S、IT系统?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1 TT方式供电系统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2所示。

图2 带专用保护线的TT方式供电系统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TT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2)TN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TN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系统优点多。TN系统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和TN-S等两种。 (3)TN-C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如图3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3 TN-C方式供电系统

工程建筑基础知识

建筑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城镇(区域)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的水引入室内,经室内配水管网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的给水系统。 (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建筑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1)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生活用水的系统,水量、水压应满足要求,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供给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用水及冷却、产品和原料洗涤等用水,其水质、水压、水量因产品种类、生产工艺不同而不同。 (3)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是专用的给水系统,其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2.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给水管道、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升压和贮水设备、给水附件等组成。 (二)给水方案 给水方案是根据建筑物高度、用水量、配水点布置及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和水量等因素确定的。 常用的给水方案有:直接给水、间接给水、分区给水。 1.直接给水 室外管网的水直接进入室内管网。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和水量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时,应采用这种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这种给水方式有时需设置水箱来调节。采用水箱时应注意水箱中水的污染防治问题。 2.间接给水 室外管网的水通过水箱或者升压设备后进入室内管网的,用水的压力和流量基本不受给水管网的影响。 间接给水又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2)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3)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 (4)设气压给水设备的给水方式。 3.分区给水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在竖向上必须分为几个区,否则会因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造成管道及附件漏水、低层出水流量大、产生噪声等不利影响,严重时会损坏阀门、管道爆裂。 注意:分区给水属于间接给水。 (三)给水管材、配水装置、附件和水表 建筑内部的给水管道系统是由管道、管件和各种附件以及水表连接而成的建筑供、配电系统设备 一、电工基础知识 (一)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中间环节、负载三部分组成。 (1)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装置。在建筑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发电厂的发电机组。

各类民用建筑用电标准

三、各类建筑的用电标准: 各类民用建筑的用电标准 一、为了规范业扩报装工作中对各类民用建筑用电标准的执行,提 高客户服务水平,特制定此用电标准。 二、标准参考国家《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国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 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技术标准》等。 1 / 3

各类民用建筑的用电标准 四、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1、10层及以上的非住宅性建筑、至18层建筑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除正常供电电源外,还应供给备用电源。 2、19层及以上的办公楼、高级宾馆或高度超过50m以上的科研楼、图书馆、档案馆和大型公共场馆等建筑,由于其功能复杂,停电后或发生火灾后损失严重,除提供正常电源与备用电源外,客户应自备应急保安电源。 3、居民到户计量表必须采用“一户一表”安装方式,且要求不得分层安装计量装置,要实行集中计量或集中分层计量,计量表箱内要预留有计量采控终端的安装位置(同一计量表箱内最少预留两块电能表位置);其他安装条件满足《伊金霍洛供电分局计量装置设计安装工艺规范》相关标准; 4、居民住宅楼必须采用“TN-S系统”接入方式,即采用“三相五线制”方式接入电力系统;其他安装条件满足《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网建设技术规范》相关标准; 5、低压电缆全部采用铜芯电缆,长期运行电流为电缆额定载流量的50%。 五、其他要求: 1、高层建筑应根据供电方式预留变、配电所和电度表的适当位置,配电室根据负荷大小,可以集中布置,也可以分散布置,还可以在建筑物内分在几层,分 2/3

别在负荷中心布置。 2、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配电室必须采用干式变压器和无油断路器的配电装置。 3、配电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原则上应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参考值”所在变压器额定容量区段,取最相近容量。 住宅区配电室一般配置两台配电变压器,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 800kVA。 4、容量确定方式: S′=P/cosϕ/k2 式中: S′——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参考值,kVA; cosϕ——功率因数(专变客户取0.90;住宅、公寓、配套公建取0.85); k2——所带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为70%。 P——最大用电负荷P=用电负荷指标×户数(或建筑平方米)×需用系数5、动力负荷同时系数:主供负荷取0.5,备用负荷取0.3。 3/3

三种供电制式(TN、TT、IT)的特点-分类-以及防雷器的选择安装

一、低压配电系统的分类 根据IEC规定,按保护接地的型式不同,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类: 1.TN系统 2.TT系统 3.IT系统 1)TN系统与TT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IT系统属于三相三线制系统。 2)TN系统和TT系统都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都引有中性线。 3)IT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1000Ω阻抗接地,而且通常不引出中性线。 二、TN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1.TN系统中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如电动机、变压器的外壳,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的门及框架等)均采用与公共的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相连接的方式。 2.在我国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TN系统,即属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而且引出有中性线N或保护线PE。这种系统的安全保护性能较好: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便形成单相短路,单相短路电流将使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而切除故障电路,以免发生人身伤亡 及电气设备毁坏事故。 3.TN系统的分类,根据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是否分开,TN系统又可分为三种: 1)TN-C系统: ①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合为一根PEN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PEN线相连。 ②在我国应用最普遍。 2)TN-S系统

①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分开的,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均与公共PE线相连。 ②正常时PE上无电流,因此各设备不会产生电磁干扰,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检测装置使用。 ③N和PE分开,则当N断线也不影响PE线上设备防触电要求,故安全性高。 ④缺点是用材料多,投资大。在我国应用不多。 3)TN-C-S系统 ①这种系统前边为TN-C系统,后边为TN-S系统(或部分为TN-S系统)。它兼有两系统的优点,适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数据处理设备的场所。 三、TT系统的特点: ①TT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如电动机、变压器的外壳,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的门及框架等)接至与中性点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