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人生境界

国学与人生境界

在前面两讲中,我们多次提到,中国传统学术是一种人文学说体系,倾心人生观问题,具有极浓的人文关怀意蕴。西方的人文关怀主要通过宗教精神来建构的,而中国传统文化

与传统学术与此不同,主要依托自己的世俗文化来建设的,通过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年

的学术史来展现出来,续续相生,辉映着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启发着我们的人生境界,

点亮了我们的心智。因此,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谈谈国学与人生境界

问题。一、何谓人生境界

谈到人生境界中的“境界”一词,在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比如我们批评一个

人道德水平低,往往说他(她)没境界、境界低等等;说这个人道德精神高尚,往往说他

境界高。“境界”这个词横贯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功利事业中使用,在超功利的文

艺生活与审美活动中更是经常用到,王国维先生不仅在传统的经史之学中成就非凡,而且

在美学与文艺批评领域中卓有建树,写过一本名著《人间词话》,其中的主要范畴是“境界”,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王氏所说的境界,是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统一,王国维

在这本书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是写不好诗词的,从汉魏至唐

宋元明清,境界是文学家与文学作品的灵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本书是我们大学人

文学科中经常教育学生的经典,百读不厌。从王

国维这位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英杰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明

显地看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生问题,而人生境界则是中国传统学术即国学孜孜不倦追求

的人文情怀。

人生境界论的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人格的学说。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

直接相关。“人格”一词从原始含义来看,它是从拉丁文来的,意思是指“面具”,早期

一般指个体的公开的自我,亦即大庭广众前的形象。西方人比较强调人格的表演性,亦即

人格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形象的差异性,西方人认为人的内在想法与外面的表现可以有两面性,不一定要做到内外统一,他们比较重视人的隐私性,大约也是出于这一点;而中国人

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与

此相关的“格”的概念早已有之,儒家经典《礼记?缁衣》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

统一。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

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

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的高低,建立在人生观的基础之上。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

就是仁义礼智这些基本的道德素养,君子与庶民正是在这一点上加以区分的。因此,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这些基本道德价值的认同追求。中国古代的思想学说,大部分是教

人如何做人的学说,当然也就涉及人格境界的问题。儒道两家尽管在政治与人生信念上有

很大不同,但是在对人格境界的执著上,却是一致的,并将人格建立在这种超越世俗的人

格境界之上。中国古代的先哲热爱生命,不像佛教与希伯来系统的宗教那样厌生,但是他

们也不赞同犬儒学派的贪恋世俗而不顾人格,而是将人格的最高境界建立在意义世界上,

从而使中国文化具有不同于宗教但又具有宗教魅力,既世俗化又能够超越其局限性的审美

性质。人格之所以不同于“人品”,就在于后者往往是指一般的道德行为与准则,有的人

虽然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但人品敦厚诚实,也可以说是有人格的。但伦理学与美学上的

人格,是一种特定人格,它是指具有自我意识、精神信仰、道德境界的人性内在结构与外

在行为的统一,尤其是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意识与坚

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始终围绕

着造就这种高尚人格的建设而展开,离开了人格境界,人生观的建设也就失去了依据。

同时,中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还与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操守联系起来,它并不玄妙,孔曰

成仁,孟曰取义,这是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判断,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这些基本的道德底线

是不会改变的。在2021年5.12汶川大地震之中,一所学校的房屋倒塌了,一位老师全身

趴在桌子上

面,牺牲自己的生命,救下了桌子下面的四名学生。而在同时的另外一个地方,有一

个教师则在地震时扔下学生自己首先逃走,事后还恬不知耻地在一群“后现代”的鼓噪下

自我炒作,但两相对照,人生境界的高低直有天壤之别,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生境界论第二个方面指心灵境界。心灵境界是人格境界的底蕴,没有心灵的真善美,自然也就谈不上人格境界的高尚。在中国古代,境界原来的意思是从佛教那里发展而来。

按丁福宝主编的《佛学大辞典》的解释,“心之所攀援游履者谓之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灵所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对于世俗利益的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致。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

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

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在中国古代,儒家非常强调心灵境界的向上,主张真善美的

统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

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境界的

依次攀登升华。孟子在论述人格境界时曾经说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

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下》)这种人格境界的划分依据其实就是尽心而知天,具有神秘的心灵体验意义,已经非常接近

宗教信仰了。

在中国古代儒学看来,所谓人生境界,不是别的,乃是人类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的一

种道德境界,经过自我反思与学习,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信仰,达到内圣外王的境地。儒家

的经典《礼记?大学》将这些步骤归结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宋代理学家归纳的“八条目”。这“八

条目”的次序是依次递进的,即“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后人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修齐治平”。这些道德人格的建构步骤,在秦汉之际的思想家中各有说法,但大体上是由内及外,通过完善道德来建功立业。《礼记?礼运》中说:“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冶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在儒家看来,理性与道德教育范畴就像在人性这块处女地耕耘一般,最后的升华与安固,则是依恃礼乐教化。

人生境界论的第三个方面,还指胸襟器度。古人常用“胸次”、“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是一个人的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往往从这方面着眼。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磨练与自我觉悟,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甚至磨难时,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次超然。宋人讲理学道德,往往从这外方面去体悟,比如程颢有一首著名的诗《秋日偶成》中咏叹:“闲来夫事为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处自得,四时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生50大最高境界,历事练心,对境修行

人生50大最高境界,历事练心,对境修行

京博国学原创,微信首发,今日头条作为第二发布平台 一、圣贤的十大最高境界 1、儒家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2、道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3、佛的最高境界:眼里有佛,心中无佛 化眼前万千殊异于无,以心中之灵元本思,行千万善门,方得大善之门。

4、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孔子将七十岁称为“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为什么?到了这个岁数,一方面所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已经被人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规则;另一方面人的内心冲动已经减弱到不逾矩的程度。这是人生的最佳状态,既完完全全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又不违反社会行为规范,也不会做任何令良心不安的事情了。 孙悟空最初天马行空,妄想打破一切规矩,心灵极度自我膨胀。后来经过被压五指山,和伴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修行,直至功德圆满,而他头上的紧箍咒也随之解除。这便是一种隐喻:一个人如果能够修行成功,便能超过外界加给他的一切管控,从而自我约束,即便自由自在地行事也不会逾越规矩,由此,才达到真正的自由。 5、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 6、庄子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 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所见的一切,都带上个人的色彩。 无我之境,在于以物观物,忘记了什么是我,什么是物。 有我之境,可以与万物同喜乐,“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风花雪月皆动情。常人都从主观出发,却未必能与物同喜,与物同悲。 无我之境,可以尽赏古今风月,庄周梦蝶,不知是蝴蝶梦到了庄周,还是庄周梦到了蝴蝶,不分古今中外,梦里梦外,是无我的境界。只是自古以来,能入有我之境的多,能入无我之境的少。 7、孟子的最高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人如果有机遇为周围的人服务,就应踏踏实实地为造福一方百姓而辛苦工作,不能只图一时之名利。一个人如果没有机遇“出人头地”,就应多自我反省,找出自身之不足,踏踏实实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注意道德修养。 一个有智慧之人,一个经济富裕之人,应多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一个没有经济地位者,应多注意积累学习,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只

国学经典: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2)

国学经典: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2) 人生境界论的第三个方面,还指胸襟器度。古人常用“胸次”、“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往往从这方面着眼。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次超然。宋人讲理学修养,往往从这外方面去体悟,比如北宋理学家程颢有一首著名的《秋日偶成》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抒发了一位历经世故、学问洞达的哲人“胸怀宽敞、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尤其是最后的一句“男儿到此是豪雄”,写出了中国文化中人格境界与洞穿世事,回归自我,胸次超然的特点。同时,古人一再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器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说:“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则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也提出,古来成大事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

很高的心胸境界。 人生境界论的第四个方面,指人生品味与趣味。比如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弟血统。而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斤斤计较。北宋黄庭坚说过:“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他认为人不妨生活在俗世中,但心灵境界万不可俗,俗便无可救药,庸俗乃士大夫和读书人之大忌。梁启超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其中举了《世说新语》中两个名士的轶事来说明。一个叫祖约的人喜欢钱,一个叫阮孚的人喜欢屐(一种木制的拖鞋),人们对他们的喜好不能分其高低。但有一天,客人造访祖约,祖约正在数他的财宝与钱物,一时收藏不尽,还剩两小筐钱,见客人来赶忙放在背后,生怕给客人看见,其鄙俗之“趣”可见一斑。客人又去拜访阮孚,见他正在给自制的木屐上蜡,叹道:“不知一生可穿几双屐?”说话时意态潇洒。于是客人通过这件事,终于分出了阮孚与祖约趣味的高低。梁启超举出这件轶事是想说明:“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是要瞒人的,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由中国人才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1】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小跃先生以《国学与人生》为题,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生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孕育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培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与德行品质。我们要自觉加强国学修养,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积极营造和谐的人生。 一是要自觉的学习好国学。国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汲取国学的营养,须先要学习好国学,掌握其精髓。首先,学习国学要全面深入的学,克服功利和形式主义。学习国学要注意防止走过场、跟风,防止只学只言片语,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要切实潜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一学,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深入思考,注重实效,从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中吸取精髓,古为今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统道德修养。其次,要辩证的学。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因此,我们学习中要清醒地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适应时代需要、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的美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二是要积极地用好国学,既要积极地践行好运用好国学的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学以致用。通过运用、实践来印证或补充、完善理论,使国学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和人生修炼的效果,增强工作实效,完善自己,营造和谐人生。运用国学智慧要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唯此才能学有所用,用有所效。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2】 11月14日,泗阳县十一月份市民讲坛邀请到了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小跃先生,我有幸在泗阳大剧院聆听了这场题为《国学与人生》的精彩讲座,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21世纪是属于网络的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社会,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新闻所充斥,但这并没有解决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空虚,反而是人们在这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中愈觉迷失。究其原因,是我们忘了自己的精神之本、文化之源。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国学,就是我们的本源所在。

高考满分作文: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人生三境界

高考满分作文: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人生三境界 导读: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人生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把这“人生三境界”化为我的“读书三境界”,读书需要这样的境界。 古语云,开卷有益。人,要博览群书,但在浩如烟海的书林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读的书呢?这需要我们查找、搜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作为学生的我,就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刚开始上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语文成绩不理想,想多阅读一些文章作品,于是把《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杂志买来看,经过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到真正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挤不出牙膏”来。向老师请教才如梦方醒,读书作学问不能只关照“快餐文化”,要读经典,读名著,并且写读书笔记,记自己的阅读心得。读,一定要有所得。在老师的启发下,我改变了读书的策略,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果然很奏效。真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高中生还有很多必读书目,摆在我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读。怎么办呢?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的。我把一切课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别人闲谈的时间,我用来读书;别人闲逛的时间,我用来读书;别人游戏的时间,我用来读书。那一段时间,很多同学都认为我变得不可思议,变得不可理喻,但,我心是有方向的,为了这个方向,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年间,我读了中外名著40多部,写读书笔记10多万字,考前捧着厚厚的

精神食粮,我欣慰自己三年没有荒废。今天,看到这个与阅读有关的材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己的思维马上回归到了我的精神家园,在那里,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领地,心灵之笔以最快最好的速度诉说“我”的阅读经历,我的阅读境界。 人生,仍然在继续;读书,依然在进行。在人生与读书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最美的境界。 简评文章记叙了“我”的阅读经历。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选材精当。作文的范围是写阅读的,但怎样写却是很难处理的。本文作者却以很小的角度切入,以“人生三境界”为引子,转而化为自己的看法,精辟!二、思路清晰。作者叙述了“我”的阅读经历,以一个横断面的形式切入,只说了自己在高中三年的情况,而且以时间为序,水到渠成。三、语言有文采。文章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引用来渲染氛围。

学了中华经典与高雅人生的感悟

学了中华经典与高雅人生的感悟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经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礼貌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资料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向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一样时期、不一样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先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欢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教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

的关系讲透。应对不一样的学生,我们教师就需要坚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进取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必须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 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自幼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勤读不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药武艺、诗词曲赋,对儒释道经典皆有很深体悟。南怀瑾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字典”“活史书”,是近代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他的很多话语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人生启迪。今日我们选取了南怀瑾先生的20段话,相信大家读后必定受益匪浅。 1、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3、多为别人想一想 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 4、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国学三境界

国学三境界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治学三境界。即在治学过程中所能经历的三种状态:迷茫、迷恋、顿悟。王国维老先生总结的经验毫无疑问在今天的社会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不例外。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国学日益走向衰败的今天,我们重新谈及国学的学习问题,我认为国学学习也存在着三种境界。即:形、实、神。 境界一:学其形,得其形。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宋朝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词句。这是一种只求其形、囫囵吞枣得学习方法,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没有理解、想象空乏。清末的八股文因只得其形,而束缚了人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成为文化的桎梏。自以为抱膝于一屋之中,读遍百家书,就能措天下于衽席之上,殊不知经典是活着的文化,她始终与现实保持连接,她始终在提醒学习者,并给予提供新的探索空间。《涅槃经》中记载了一个国人熟知的故事: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所积累的国学岂是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洞悉的?!我们所能接触的就是那冰山一角,如果我们不想做瞎子,就要突破这第一种境界。《孟子·尽心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轲的这句话即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了。 境界二:学其形,得其实。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告诉我们的学习国学的第二境界。透过文字,理解了前人凝聚在书中的哲理,继而使自己受用,并指导于实际。这与《大学》中所提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一致的。抱着怀疑的精神去探索,取众家之所长,苦心钻研,成一家之言、开一门之派。我们所熟知的北宋词人柳永,以毕生精力作词,寄情怀于天地之间,不问世事繁华陆离,出身儒宦家庭,却拥有着一身与之不兼容的浪漫气息和音乐才华,一生就在这二者之间奔波忙碌并以“白衣卿相”自称。他将婉约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还有开

国学文化感悟人生

国学文化感悟人生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老子》作为国学的精粹,它像春风细雨丝丝入地,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子》是一部智慧之书。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人生观,无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满了一种彻察彻悟的大智慧,体现出人类从原始崇拜时代走入理性思考时代的文化进步。而且,正如多数中国古代圣贤一样,其思维的焦点在于人生。虽然老子对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都作了深刻的追问和解答,创造了独特而且自洽的形而上体系,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问题。他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强调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启发人们从“天道”体察“人道”,引导人们顺从规律而少犯错误。道,这一课告诉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无”和“常有”同出于道,名称却不同,同样叫做微妙。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今后,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世代相传! 作文二:我学国学 “人之初,性本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伴着郎郎的读书声,学校开始了每天必修的课程——国学。所谓国学,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别小看了这些古文,它所表达的道理却对现代人很有帮助。就比如“二人同心,其力断金”这句话。它告诉那些不团结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两人意气投合,就有切金断玉的力量。再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它

国学经典人生感悟

国学经典人生感悟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下面我将以国学经典中的人生感悟为题,列举10个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一、《论语》中的“仁者爱人”的理念告诉我们,待人要慈爱、宽容,关心别人的需求,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地去做事,不要强求,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三、《资治通鉴》中的“克己奉公”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要舍弃自私的欲望,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四、《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的理念告诉我们,人生的修行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孟子》中的“知止而后有定”的理念告诉我们,人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要懂得适时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六、《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理念告诉我们,要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去认识自己和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实现

人生的价值。 七、《庄子》中的“守一而不失”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动摇,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八、《三字经》中的“温故而知新”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改进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九、《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告诉我们,要以身作则,善待他人,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情,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十、《孟子》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坚守正义和道德的底线,不追逐短暂的欲望,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以上是我根据国学经典中的人生智慧总结的十个人生感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不断提升自己,活出有品质的人生。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古老的中国国学,由千百年来著名的思想家们探讨出来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它的理论在现今的社会仍然留有深刻的影响,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定,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国学的真谛是聚焦人的追求自然法则的行为原则,为人们提供一个正面的人生观。《论语》等经典著作提出了“立志、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假仁、假义、假礼”的行为准则,以及“敬亲、孝子、忠臣、恭顺”的社会价值观。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的秩序和和谐的状态可以得以建立和保持,使个人的人生更充实、更有意义。 国学的精髓是尊重自然、追求和谐。经典著作《易经》中提出了“尊贤而容教、避悖而宽让”的人生方向,“天地之道,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原则,以及“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的境界观。通过衡量行为,人们可以向着精神追求而前进,实现自我充实、和谐互动的人生理想。 国学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审视世界。比如,《资治通鉴》中的“明主审时度势”,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智慧的发现观点,以更加有效的判断世界变化的原因。同时,“心情足以改变一切”的思想,提示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困难,从而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获得积极的结果。 将国学思想融入人生感悟,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它可以滋养我们的道德修养,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它可以唤醒我们的

责任感,提醒我们要权衡利弊,珍惜生命;它可以指导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帮助我们取得更高的境界;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正义感,激发我们建设美好的未来。 因此,古老的中国国学,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提供了指导和启发,它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增加我们的自信心,拥有更加灿烂的人生。古老的中国国学,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野,无论你何时何地都可以用它来激发自己,洞察人生,实现自身价值,给自己的生活增加美好的光芒。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 感悟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感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是一道绚烂的风景线。作为历史文化 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 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中,我 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义道德、老子的天人合一、庄子的自由闲散、孟 子的圣人之道、荀子的人伦思想,以及《论语》、《大学》、《中庸》、《易经》等经典文献等等,都涵盖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乃至整个中国人文化的财富典藏。 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文 化传承,更是一种修养的方式。国学经典充满人生哲理与智慧,引导 我们有所领悟,有所思考。在阅读时,往往需要有耐心,需要刻意地 去理解,去感悟。不仅要囫囵吞枣,更要融会贯通,避免简单的表象 理解,从字里行间感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进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结,从而寻找到其中的哲理和实用价值所在,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例如,《大学》中就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德行、品德,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更加 谦虚、宽容、诚信等等。进而“齐家”,指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要 有家庭责任感、亲情关爱等,让自己的家庭经营良好。最后的“治国

平天下”,则是要以身为范,成为更好的领袖,能够更好地组织、管 理和领导人们,引领大家走向平和和谐的未来。 因此,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 我们理解生命、人生、家庭、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提高我们的思 考和表达能力,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我 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和机遇。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有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实用价值,通过不断的学 习与感悟,深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和 修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追求自我完善。因此,学习国学经典,成为时下年轻人和广大人群关注的重要话题。让我们将智慧融进生活中,传承文化,发扬国学精神,在阅读国学经典的同时,在实践中发 现更美好的人生。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中国国学经典是一座流传千年的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在品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悟到了一些人生哲理,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感悟。 我感悟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论语》中有云:“修己以敬,其在人者敬之;修己以安,其在人者安之。”这告诉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要修身养性,做一个有修养、有涵养的人。只有自己修身齐家,才能影响身边的人,带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我们还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与家人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修身齐家,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够治理平稳,和谐安定。 我感悟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大学》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告诉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只有真正去做,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我们还要注重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行动方式,使知识与行动真正融会贯通,相互促进。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还感悟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周易》中有云:“天人合一之道,因循自然之道。”这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和秩序,我们要尊重和顺应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够获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和幸福。 我感悟到了“道法自然”的智慧。《道德经》中有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宁静,顺其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外在的物质享受。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够更好地领悟道的真谛,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守正修身,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尚,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人生哲理的内涵和价值,它们不仅指导了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修身齐家,知行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守正修身,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和哲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三境界:古今成功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人生三境界:古今成功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人生三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

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凤栖梧》(《蝶恋花》别称)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人生三大境界

人生三大境界 人生三大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总结出读书的三大境界。在人 生层面,这三大境界仍然受用。 人生的第一境界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李清照的“袜剧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却把青梅嗅”。年少天真、烂漫与活泼。正如齐白石先生少时的画一一求真。多数名家,如齐白石,张大千以及毕加索,初画时,一力求真,齐白石老先生年轻时还仿过古代名家画作,据说真伪难辨。此人生之第一境界,年少时,血气初生,天真烂漫,求的便是一个“真”字。 人生的第二大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一种对梦想的探寻,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全在于此。得乎,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之,则“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可是追梦人总是无悔的,不是吗?它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渴望;是“传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志向;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青年,总得追求点什么,让自己更有价值。青年,更是一个矛盾的有机体。有点林徽因式的淡淡忧愁,“飞花满地谁为扫”,反倒“怨东风着意相寻”。此人生之第二境界,壮年时,血气方刚,豪情万丈,功名事业,追寻梦想。 人生的第三大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阅尽山无数”的旷达与淡然。“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复得返自然”。更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悔恨以及

“雕栏玉砌今尤在,只是朱颜改”的哀叹。老年时,血气衰弱,却也经历了世间万事,看透了世间万物,人生经验凝结于此,年少的天真不再,年青的雄心磨灭,进入总结阶段,便有了一种超脱之感。人生况味大体尝尽,便提升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正如毕加索画牛,初时求真,年青雄壮,晚年精炼。人生亦是如此,少时天真,年轻雄心,老年看风云。许多人在到达第三境界后回首往事,发现之前追求 的功名利禄皆是皮毛,而神韵全在骨架之上,即一颗素淡的心。一如林清玄所说“浪漫就是慢慢走路,慢慢吃饭,慢慢喝茶,然后慢慢变老”。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保持一颗素淡的心,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