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关于劳动法的解释和说明

一、立法宗旨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基本原则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取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平等就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有休息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其他权利。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规章制度的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三、促进就业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职业中介、就业训练、再就业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等机构,根据规定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促进就业服务。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和劳动者开展自主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者再就业的指导,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性别、年龄、民族和其他限制条件排斥劳动者就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少数民族劳动者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残疾人失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就业扶持和社会救助。鼓励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对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提供免费培训。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优先安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保护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劳动岗位。加强城镇与其他地区之间劳动力协作配合,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但双方当事人有其他约定的除外。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

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等;也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应当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或者生活补助费。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其他事项。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由工会或者职工推举的代表依法提起诉讼。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九条国家规定工时制度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和工会组织,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特殊工作制度的工作岗位为从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

劳动法全文解释

劳动法全文解释 Interpretation of labor law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合同编号:XX-2020-01

劳动法全文解释 前言: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本文档根据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 者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杜宇)18日公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条例》指出,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 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为了避免用工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义务,侵害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条例》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建立职工名册最高可罚2万元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杜宇)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条例》进一步细化了职工名册的内容,规定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14种情形用人单位可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杜宇)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14种情形是: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

劳动合同法释义(共14篇)

劳动合同法释义(共14篇) 篇1:劳动合同法释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 第八条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篇2:劳动合同法释义 《劳动法》第19、23条 第十四条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如何适用劳动标准的规定。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注册地以外的地方开展业务,派出所需要的劳动者在该地工作或者直接在当地招用劳动者,这样就会出现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的注册地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适用的劳动标准应以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准还是以用人单位注册地为准,劳动合同法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鉴于劳动者是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提供劳动的,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自然条件、工作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与劳动者提供劳动的过程息息相关;另外,应当适用公平的原则,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适当兼顾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对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实施条例还规定了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法律】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解读

【法律】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解读Introduction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详细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石,而2023年的修订为劳动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解读这项重要法律的变化,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修订的劳动法。 1. 劳动合同 1.1 合同签订 新修订的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雇主在招聘时必须向劳动者提供清晰、准确的职务描述和工作内容,以避免引发纠纷。其次,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最后,合同应当书面签订,明确规定双方的权责,并由双方共同保管。 1.2 合同期限 修订后的劳动法允许劳动合同的期限灵活调整。双方可以协商决定合同的固定期限,也可以约定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为灵活雇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1 最低工资标准 新的劳动法修订进一步强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性。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者加班工资应当按照加班时间的倍数支付。 2.2 工资支付 新修订的劳动法加强了对工资支付的监管。用人单位必须按时支付工资,并且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或拖欠工资。对于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法给予劳动者更多的保护,包括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 3. 劳动时间与休假 3.1 工作时间 新的劳动法对工作时间进行了一些调整。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作的限制和补偿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2 休假制度 新修订的劳动法增加了对休假制度的规定。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享有带薪年休假,具体的休假天数和支付标准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作表现进行调整。此外,劳动者还享有婚假、丧假、产假等特殊假期。

新劳动法全文解读

新劳动法全文解读 。 新劳动法解读 所谓的新劳动法解读,就是对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为帮助大众正确了解《劳动合同法》,日前XXX行政法室副主任XXX,进行了《劳动合同法》解读。立法原则 立法宗旨非常明确,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前法与后法,旧法与新法的关系,按照《立法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地方,以《劳动合同法》为准;《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而《劳动法》有规定的,则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突出了以下内容:一是立法宗旨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关系,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是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三是解决合同短期化问题。 用人单位有自主权,劳动者可自主选择

《劳动条约法》是比较完整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在涉及劳动关系双方基本权利方面都给予了充分保障,保障劳动关系双方都有一个基本权利。劳动者在失业方面有一个自由流动、自主选择的权利,而用人单位有一个用人用工的自主权,今后不允许对劳动者的流动加以特别限制。劳动者解除劳动条约,最基本的原则是提前告知。《劳动条约法》39条、40条、41条,对比《劳动法》的相关条款,有了很大调整,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 以前的用工形式良多,有正式工、临时工、农民工、周转工、农转非等。《劳动条约法》规范了用工形式,明确规定3种用工条约:牢固期限劳动条约、无牢固期限劳动条约和以完成一定事情任务为期限的劳动条约。 新劳动法解读签订条约 一月内不签订合同,赔劳动者两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对订立劳动合同作出了新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且应当在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解读 《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法律,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将对《劳动法》全文进行深度解读,探讨其中的关键内容,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1. 引言 《劳动法》是一项关乎全体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对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的进步和完善。 2. 《劳动法》全文解读 (1)第一章总则 在《劳动法》的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劳动法的基本任务和原则。其中包括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的劳动制度等。这些原则为劳动法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 (2)第二章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载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约定权利

和义务的重要依据。《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内容、变更、解除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第三章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法》对劳动报酬的计发、支付、调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收入。 (4)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 工作时间和休息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的重要规定。《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安排、加班、休息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5)第五章劳动安全卫生 劳动安全卫生是关乎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重要问题。《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3. 总结与回顾 《劳动法》全文涉及内容繁多,但无一不体现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倡导。只有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劳动关系才能走向和谐稳定,社会才能更加公平正义。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劳动法》,自觉遵守《劳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四全文(最高院关于劳动合同详细内容)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四全文(最高院关于劳动合同详 细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 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 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3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9次会议通过)法释〔2023〕12号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特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 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 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 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

新版劳动法规定全文

新版劳动法规定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和谐关系。 第二章劳动合同

第五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 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第六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 保护、合同期限等条款。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八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 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第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低于本法规 定的最低劳动报酬标准。 第三章劳动保护 第十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 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四章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十四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便民 的原则。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依法参加调解、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五章法律责任

40条 劳动法

40条劳动法 引言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体系,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国的劳动法体系由多部法律和法规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律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共包含40条规定,是中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基石。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40条进行全面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适用劳动法。 第一条:劳动法的目的 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二条: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劳动条件的协议。 第四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假制度等基本劳动条件。 第五条: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并在劳动关系建立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记录。 第六条:试用期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七条: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应当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八条:劳动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 第九条:休息休假 劳动者享有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休假和其他休假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第十条: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无害的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预防职业病和事故。 第十一条: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用人单位应当特别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权益,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可以根据法定情形解除,也可以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十三条: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金额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确定。 第十四条:劳动争议解决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者享有提起劳动争议的权利。 第十五条: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机构负责对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备案 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备案,备案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情况。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固定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 摘要: 一、劳动法概述 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三、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 四、劳动报酬与工时 五、劳动保障与安全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七、劳动争议处理 八、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 九、我国劳动法的特点与意义 正文: 一、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是一部关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权益保障、权益平衡的法律规范。我国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文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报酬、工时、劳动保障、安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等。 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参加工会等。这些权益为劳动者在劳动

关系中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三、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的条件、程序,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事项。 四、劳动报酬与工时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待遇等。此外,还对工时制度进行了规定,包括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等,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五、劳动保障与安全 劳动法明确了国家对劳动者劳动保障的责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劳动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进行了规定,包括禁止从事有毒、有害、危险和对妇女生理机能有害的高强度劳动等,以确保她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权益得到保障。 七、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这些程序为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提供了法律途径。 八、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 劳动法明确了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赔偿

【法律】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解读(续2)

【法律】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解读(续2) 引言 大家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讨论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我们将深 入探讨这个重要法律的具体条款,并进行全面解读。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新修订的劳动法,以及对劳动者权益和雇主责任的规定。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第一章:劳动合同 •第一条:劳动合同的定义在这个新修订的劳动法中,劳动合同被定义为雇佣者和劳动者之间的书面的、订立的、双方共同遵守的劳动关系规范。这 个定义明确了劳动合同的性质和目的,强调了它是双方共同约定的关系规 范。 •第二条:劳动合同的内容根据新修订的劳动法,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劳动合同的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工作的性质、地点和时间安排; –工作任务和职责; –工作薪酬和支付方式; –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 –劳动合同的期限和解除条件。 •第三条: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根据新修订的劳动法,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并在雇用前提供给劳动者阅读和了解。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 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在变更后的15日内由双方签字确认。

第二章:劳动时间和休假 •第四条:劳动时间的安排根据新修订的劳动法,劳动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但雇佣者和劳动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力资源计划协商确定具体的工作时间安排。 •第五条:加班和休息新修订的劳动法规定,雇佣者可以要求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加班,但应当给予相应的加班工资或补休。同时规定了劳动者的弹性作息和法定休息的安排。 •第六条:年休假根据新修订的劳动法,劳动者在累计工作满一年后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而定,具体的休假天数将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第三章: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第七条:劳动报酬的支付根据新修订的劳动法,雇佣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时间周期、方式和应注意的事项。 •第八条:保险和福利新修订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了一些列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雇佣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条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条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 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下的固定工制度进行改革。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法定的用工制度,规定适用不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也从新招用的职工扩大到所有的劳动者,不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不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做了专章规定,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式建立。劳动法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用工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一些新型的劳动关系,如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工、家庭用工、个人用工。同时,在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将正常的劳动用工变为劳务派遣等,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劳动合同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制定劳动合同法,就是要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行为,明确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是“单保护”还是“双保护”,是劳动合同立法中争论的一个“焦点”的问题。在公开征求意见和审议中,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体现“双保护”,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因为劳动合同也是一种合同,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理应平等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只提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偏袒了劳动者,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责任,束缚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加重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将会使劳动关系失去平衡,最后也必然损害劳动者的利益。有的甚至还认为,如果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不顾及用人单位的利益,将会误导境内外投资者认为中国的法律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这样会伤害投资者的感情,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但是多数意见认为,应当旗帜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为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处于强势,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力量对比严重不平衡,实践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其立法价值在于追求劳资双方关系的平衡。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太强势,而劳动者过于弱势,如果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同等保护,必然导致劳资双方关系不平衡,

2023劳动法新规一览

2023劳动法新规一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第二章促进就业 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劳动法全文解读

劳动法全文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ll text of labor law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合同编号:XX-2020-01

劳动法全文解读 前言: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 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 规定的义务。本文档根据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新型劳动争议案例不断出现,而一些争议案件的解决则因为新法新规定而有了变化。这里我们选择了8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有的经调解或谈判而和解,有的通过裁审才使争议得以平息,但这些案例的解决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新法对规范劳动关系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 案例回放:今年2月,“卡夫”完成对达能饼干业务的 收购后,决定将其在中国的总部由北京搬迁至上海,这涉及 250多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卡夫”职工火速成立工会,要求 与公司进行集体协商。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也指出“卡夫”的行为“程序违法”。后在社会***的关注下,双方 终于就总部搬迁的员工安置之事达成了和解,签订了专项集体合同。员工获得了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金,公司也挽回了社会影响,保证了搬迁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精编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精编版 本章规定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义务和权利等内容。其中,强调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并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的义务和权利。 改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义务和权利等内容。其中,强调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并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的义务和权利。这些规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促进就业 本章规定了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用人单位的招用劳动者的义务。其中,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歧视求职者的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同时也规定了劳动者应当遵守的义务。 改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章规定了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用人单位的招用劳动者的义务。其中,明确规定

了用人单位不得歧视求职者的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这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同时,劳动者也应当遵守相应的义务,如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等。 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本章规定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内容、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其中,强调了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 改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章规定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内容、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提供工作条件、支付劳动报酬等。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了本法。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同时,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面释义

劳动合同法解读 解读一:立法宗旨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 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下的固定工制度进行改革。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中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法定的用工制度,规定适用不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也从新招用的职工扩大到所有的劳动者,不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不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式建立。劳动法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用工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一些新型的劳动关系,如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工、家庭用工、个人用工等等。同时,在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将正常的劳动用工变为劳务派遣等等,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劳动合同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制定劳动合同法,就是要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行为,明确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促使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是“单保护”还是“双保护”是劳动合同立法中争论的一个“焦点”的问题。在公开征求意见和审议中,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双保护”,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因为劳动合同也是一种合同,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理应平等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只提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偏袒了劳动者,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责任,束缚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加重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将会使劳动关系失去平衡,最后也必然损害劳动者的利益。有的甚至还认为,如果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不顾及用人单位的利益,将会误导境内外投资者,中国的法律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甚至伤害投资者的感情,不利于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