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笔记整理

经济学说史笔记整理 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1、人口必然地位生活资料多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利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码和哪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即如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马克思的人口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把政经学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被后来西方经济学家采用的所谓“三分法”。 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它称为“萨伊定律”。 节制论:节制是资本家牺牲了目前的享受,把可以自由使用的那一部分资本,不是用于非生产性的使用,或者是宁愿有计划地从事收益在于将来,而不是在于当前的生产。他认为“所谓生产升本,我们说的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决定的,它包括劳动得到工资,节制带来利润。 社会发展阶段: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戈森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

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 时差利息论: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剥削收入说成是人在不同时间内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的差异的结果;认为人对未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低于人对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便形成时差利息。 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 1、“斯密教条”,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3、“戈森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戈森提出了两条基本规律。其一,是“享乐递减规律”(“效用递减规律”):人的某种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其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为使享乐达到最大化,每个人可在各种享乐间自由选择。但当他的时间不足以使其享乐完全达到饱和时,他一定会首先满足各种享乐的一部分,使得在他中止享乐时,每一单位享乐量是相等的。这实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1、简述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性质和内容? 1、性质:重商主义是早期古典经济思想的前导和准备阶段。它是对资本主义 “面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内容:一开始,重商主义只是一种影响到国家政策的经济思潮。后来,就和国家的经济政策结合在一起。代表着产业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前的商业资本的观点,也代表部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立场。它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商业为中心,研究流通领域的规律,研究方法是描述和总结社会经济现象和经验。 1、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观点? 1、(1)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一切经济活动和国家政策都是为了攫取金银,增加财富。 (2)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气温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流通就是利润的源泉,利润是商业中买践卖贵的结果。(3)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也只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和金银量。 (4) 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工业要为商业服务,国家鼓励那些可以高价出口的商品的生产。(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7、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马尔萨斯提出两个重要“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

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然后,他提出了两个假定:A人口增长在没有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B生活资料在同样情况下,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结论:人中增长总是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的推论,由此,他引申出三个命题:A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B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C这些抑制,和那引起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他还吸收了安德森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经贫法有害无益,应予以取消,代之以“贫民习艺所”。 15、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的主要内容? 15、(1)物品的分类。庞巴维克把物品分为两类:A现在物品;B将来物品。(2)时差利息。人们对两种物品评价不同,物品的价值就不同,其差额就是价值时差。(3)时差利息存在的原因。A存在着需要和需要供应之间的差别。B人们有低估未来的倾向。C现在物品技术上优越性也造人们低估未来,重视当前。(4)时差利息的形式。A借贷利息;B企业利润;C耐久物品的利息,也就是租金。庞巴维克对收入形式的归纳并不能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各种收入的实质。这种错误割断了利息同决定它的客观因素的一切联系,从而不能正解说明它的来源和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