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管类专业解读

考研:经管类专业解读
考研:经管类专业解读

经管类考研是指报考专业从属于经济学(代码02)或管理学(代码12)两大学科门类。两个学科在初试科目构成、报考热度、复试分数线、学习内容、职业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常常被归为同一类型,考研辅导时,对考经济和考管理的考生也习惯于采用同一思路进行。但就是因为这种习惯性的叫法,导致很多考生片面的理解为“经济管理不分家”,只知道经管很热,懵懵懂懂中上了“贼船”。

选专业首先是确定人生路径,选学校往往是侧重人生效率。我曾多次在课里强调过:职业规划思路决定专业选择的侧重点,专业的学科特征和社会认可方式不会因考生的意志而转移,为避免少走弯路,认清某专业的总体发展模式是前提,经管类考研也一样。经济学和管理学所囊括好几十个专业(见下表),绝对不是一码事,存在相当差异。从职业规划的角度,

第一类:“纯管理”类型。以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社会保障(或称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档案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为代表。

在我看来,它们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如果学校牌子够硬并且考生本人综合能力够强,专业名称上的差异在求职时完全会被忽略掉。不会有HR死乞白赖地非要看你在读研阶段搞了个什么课题,做了篇什么论文。好!你说你学管理,是否胜任相关岗位,还用干巴巴地考你管理学理论吗?在社会经验丰富的面试官跟前,你基本就是透明的。“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举手投足之间”全都有了答案。所以,没必要在选择上过于纠结和痛苦。

可能有考生质疑:这些专业怎么能没区别呢?怎么会是纯管理的呢?管理前面不是有个限制性定语吗!如行政、旅游、农林经济、公共卫生……如果你非要转这个牛角尖,证明你的确是位没走出校园的学生。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和资源的基础上的,因为管理的路数都基本相通,真正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从 IT业跳到快销业,从快销业跳到制造业,从制造业跳到教育业,都一样游刃有余。

经常遇到考生问我:某专业毕业之后是干什么?如果你学的“纯管理”专业,将来干什么只有上帝知道。职业与专业并非一一对应,“对口”与“不对口”的概率是一样大。比如,你学的是行政管理,但实际就业岗位却可能是人事管理,或是财务运营,再或是销售;如果你小子学东西特别快,单位没准培养你做核心业务;当然不机灵的甚至被安排去打杂开车送报纸。如果你望文生义的理解,学管理的将来只有去管别人,才算对得起自己辛苦几年的考研读研,那基本属于YY。一个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小屁孩,拿什么去管理?假设我是个医生,难道就必须招个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硕士来我们医院管我?这不是有病吗!

那考生说,既然没区别,教育部吃饱了撑的非要整出这么多专业来?设置多层级多学科体系的初衷是为研究,如果考研是冲着研究去的,这些专业当然有区别,并且随着科研方向的不同,学科的触角会伸到很前沿的领域。但经统计发现,为学术而考研的学生只占报考总人口的不足5%,在报考经管专业的人中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大多数考生必须清楚,“纯管理”考研的核心价值是谋求一个平台,找个更高的就业起点。换句话说,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有热情、有创意、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但就是缺个机会!那些所谓成功人士从事的伟大事业,在你看来,似乎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对的!这就是现实。

胡永科说:“……我们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前几年的还会招一、两个本科,但如果按照编制走的话,本科和硕士、博士进来肯定是很不一样的。首先你要转正为科级,包括要晋升,至少要是一个硕士,到了硕士之后上不上博士是一回事。但是你如果没有一个硕士文凭的话,在这种机关单位肯定是竞争不过别人。我现在了解,这几年进我们这种单位至少都是硕士。”

王琳说:“……好多大公司招聘的时候,他会把他的笔试和前一、两轮面试,全部外包给人力资源公司,比如我们熟悉的智联招聘,他们审简历的时候,不会一个人一个人去看,先把学历选成硕士,然后圈定几所学校,这样不是名校的学校就已经被刷掉了。”

“纯管理”专业难道非一定要考研?当然不是。这一方面,取决于你对你将来职业和生活的期许。如果你没想穷折腾、发大财、冒风险,也没想到京沪深广等一线城市试试身手,

你完全可以寻求相对保险的方案。另一方面,取决于你的综合素质、家庭背景、资源积累程度。考研又不是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研没有这种能量。有些考生缺乏自我判断,又对管理型专业的就业情况认识不足,导致高学历反倒成了负担。

简单点说吧!学历的“敲门砖”作用在“纯管理”专业上体现无疑。学历会增加敲开好平台大门的概率,敲开之后就全看个人造化了。如果本身能力欠缺,你连那块砖都举不起来,把自己劈死都困难,后边的事情也就无从说起了。

第二类:有较高“门槛”的经管类专业。以金融学、保险精算、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为代表。

这一类是经管当中报考最火的,关注度高,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金融学,几乎吸纳了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本科专业来跨考,很多学兽医学、动画设计的同学也敢跃跃欲试。甚至有考生天真的以为经济就金融,金融就是经济。说它门槛高,主要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的。除开有同学考公务员、做研究、当老师,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相对固定,也就是常说的工作比较“对口”。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所、风投、大型国企等的财务、审计、投资、发行等岗位吸纳了大部分的毕业生。这一现状主要取决于该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从业设计,但凡对自己有点信心的,简历都投到了这些地方,那些HR们都幸福死了,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苛刻怎么来,反正不愁没选择。当然,除受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外,这种工作对专业能力要求高,本专业学生上手更快,也成为一个主要原因。

考生读到这,估计心痒痒地要把这类专业划入贵族行列了!瞧这名字,洋气!挣钱多又体面!希望考生知道:在中国,二十多岁的年青人,除非有项目有团队有资金让你自己做老板当股东,或者“你爸是李刚”,否则很难通过考研一步登天。就算你考上经管里最抢手的专业,也不要幻想着一锄头挖个金娃娃,多数人都必须从基层的业务做起。不可否认,金融等行业平均薪资水平高,动不动就冒出个富婆或钻石王老五,但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也成了行业共识。“风投行业三年买车,五年买房,十年买棺材”绝不只是句玩笑。一个行业挣钱,不代表你就能挣到钱!北大光华金融学每年都有毕业生进摩根,进央行,不代表所有光华的都能进摩根,进央行。

现在媒体舆论妖魔化大学生,妖魔化考研,哪怕街头要饭的也恨不得拿中国教育奚落一番,根本原因就是大家还是对学历没有客观的定位,对高考考研考博等考试附加了它本来不应该有职能。最愚蠢最要命的是:大家都忽略了职业成长也有着和年龄成长一样铁的规律,很难跨越。如果拷问中国教育的失败,唯金钱地位马首是瞻的成功价值观念,即便不是元凶,也难逃责难。

我没有打击考生奋斗热情的意思,读书也好,工作也罢,终极目的是寻找幸福,自己都被上述那些扭曲的观念折磨得精神分裂,考研还有什么意义?论坛那天胡文杰同学讲到一个例子:“北大光华05级的一个学长,刚毕业时工作找得就不是很好,进了银河证券,听说薪水不高,但是在银河证券呆两三年,后来跳到了高盛,这个薪水就很高了,具体的数字不方便透露,但很有竞争力……”我觉得,这就很好!通过考研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才最应该被提倡。第二种类型专业的毕业生绝对不乏倒霉蛋,满肚子的牢骚“当年为啥冒那么大风险考这个抢手专业,如今却跟其他冷门的一个德行。”你说,这怪谁?别急嘛。当你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奋斗,就不要抱怨奋斗回报给你的太少。

生活里经常听到有人在叫嚣,“我中专学历,或我小学都没毕业,年薪多少,有车有别墅,二奶都组成了个加强排,手底下雇了一帮北大清华的傻逼研究生给我扫地!……(比这更难听大家一定能想象出来,不多描述)”大家听到之后肯定很失落,觉得奋斗很没有意思。我不会考量这些话的真实性,却时常揣测这些话的动机。一般这么叫嚣的人,是很自卑的,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社会归属感巨大缺失会在他们内心瞬间显现,制造优越感来空洞地取笑他人尤其是贬低高学历者,是他们修复内心不平衡感成本最低的方式,或许也是他们唯一可以采用的方式。所以,谁更可悲,不言自明!当初你没读书,不代表你不会读书,可能条件所限,造化弄人。你今天拥有的一切,正是靠你的勤奋你的聪慧你的坚持,抑或是你的运气。但这能证明什么,证明读书没有用?笑话!你在生存线上搏杀的时候,乖小孩们却在学校上课,他们全然不知生存为何物!其实大家都是在积累,只是爆发时间有先后。国人的民族劣根性之一,就是特别善于制造高效率的相互伤害体系。我绝对没有歧视低学历的意思,如果这些触到你的痛处,你也别不服。真正牛逼的人不是他现在有多成功,而是他在此时此景能复制自己的成功。今天,再给老俞一个浆糊桶,你看他还能不能在电线杆子上刷出个新东方!更何况当年老俞还是北大毕业,根正苗红的“天子骄子”。对于我这段文字,你若认可,欢迎讨论,你若不喜欢,我还站在这儿,等着你扔过来的砖头!

说这些绝不是为了只讨论点形而上的问题,是要引出第三种类型的专业,它却是被误解最多的。

第三类,“兼容性强”的经济学专业。以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劳动经济学为代表。

这一类型最容易被拿来和金融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做比对,几乎所有考经济的学生都会问到:经济学和金融学有什么差别?哪个好?除开金融学外,其他经济学之间有什么差别?

如果你是为了搞研究,或者读完硕士接着读博士,那专业间差异当然大了。但单从就业的角度看,差别很小。是不是金融学要好点?我个人认为是的,不然各名校金融学复试线不会无缘无故高出别的经济学专业十几分。但这个“好”要辩证的看,它指的是机会,不是最后必然的结果。比如四家全球最顶尖的投行都来你们学校招人,其中一家明确规定只招金融学硕士,另三家说经济学硕士都可以来试试。那不用说,学金融学往四家都会递简历,其他经济学专业的则只能干瞪着眼、拼了命地挤另外几家的机会,最后的结果是如何,你猜?但四家同时都只录取了金融学的学生,这种概率极小。最有可能,是金融学的和经济学的各录了一半。大家明白我要说的吧!这只是打个比方。现实的情况是,用人单位很少刻意在经济学学科大类里制造这种就业鸿沟,因为他们也明白,你在学校里学得再精通,上岗前也需要来个全方位立体式的打磨实习轮岗再培训!你以为人家真是看中了你学那个几个破原理吗?人家是看中了你的学习能力,这些东西早在你考研成功时就已经被证明了。所以,招金融的一般也招统计,招产业经济学的一般也招国民经济学。并且个别对用人有特殊需求的金融机构,如从事证券数据分析的岗位,可能连学金融的都不招,直接招学基础数学的或者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计划不如变化快,真出现了这种情况,非金融不报的小孩难道该哭死!各位同学,只能说到这了,如果你还认定自己是可塑之才,请别再砖牛角尖了!

还有考生问:理论经济学相对应用经济学,是不是好考一点?

从初试的竞争看,理论经济学要容易一些,毕竟理论经济学比较偏,如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较统计学、财政学等专业,受关注度小许多,报的人也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这个不绝对,例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史,只招1人,你说是难还是简单?它的政治经济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实力卓著,招11人,但2011年复旦大学整个经济学院的招生计划总共只233个,还拟接收50%的推免生,11人中有多少名额外招,这也很难讲。

注意,我是从报录比例的角度谈竞争,而非考题。现在多数学校的经济学招生都是按学科门类命题,一般叫个什么经济学综合,不管你是报理论还是报应用,大家一张卷,然后根据所有人的结果确定一个经济学学科门类最低复试分数线,即便是最冷的专业,也得达到这个线。换句话讲,你就是考的纯纯纯理论经济学专业,应用经济学的书,你该看还得看,站在备考的角度,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没有区别。

从复试的角度看,理论经济学就未必比应用的轻松了。有研究任务摆在那里,对理论功底往往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位导师一届就带两三个学生,除非他招不满,一般他会仔细的看看你能否够格做他的研究生。

我发现考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应用经济学难,就让别人挤去吧!我打个擦边球,报个中不溜的,既不最热也不最冷。例如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貌似很合适。其实这种专业根本也简单不到哪里去,就算复试分数线相对大热专业少个5—10分,分配到各科去,也就是个把选择题或名称解释的差距。天天纠结这点细微差别,特别没意思。就拿同一所学校的西方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作例子,经多人实际考试结果分析:能上西经,一般也能够到产经;够不到产经,西经也够呛!

那天论坛里主持人问胡文杰,为什么敢报北大光华?他考的是产业经济学,北大安排它和国民经济学联合招生,两专业合计只招3人。胡文杰就说:“当时选北京就两个目标,一个是北大,一个是人大,后来查查发现,北大很难,人大也相当难,我后来一想,反正都难考,干脆就考北大算了。选择那段时间其实也很纠结,想了很久,后来想想花很多时间来纠结,不如专心去考一个,都难考,考上去也都差不多……”

所以,牛人的共性,很多时候就表现为一种心态!

至于就业,跟前边说的一样。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实在没有太大的差别。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以为理论的就是搞理论,应用的就是搞应用。死刑案件都可以发回重审,学科设置哪还还用得着那么刻板。

我之所以总结第三类专业为“兼容性强”,是因为即便某岗位真的需要某方面的知识储备,而你的专业没有学过或不以这方面知识为重点,也完全可以在入学之后通过筹划和努力去弥补。怎么筹划和努力呢?经管方面有一大堆从业资格证书可以考,例如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还可以考注册会计师、精算师、注册评估师、ACCA等,我不主张让考生照单全收当“证书帝”,而是选择自己需要的、用得着的,准备考试的过程也是熟悉从业条件、储备职业知识的过程。还有个渠道,充分利用读研的时间去实习。千万避免自己沦为导师的无偿打工仔,研究生有一点好,没本科那么多课上,也没那么多考试,做好毕业论文、搞定导师是顺利毕业的两个关键事项。其他时间,就在实践的草原上好好驰骋吧!

现在稍微好点的大公司,招人的时候都有一个潜规则:把实习生中表现优秀的留下来。如果毕业前没有过硬的实习经历,想一下跨进特别好的企业,非常痛苦。如果同学有读博做研究的打算,那就再论了,你的导师不找你,你也得经常去找他,现在一般带硕士的都是博导,背靠大树好乘凉,你顺着往上考,轻松读了博士,将来也差不了。所以老有同学问进了名校之后是否就有保障?我都懒得给答案了。

专业的分类说完了,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跨考经管。考研专业中,经济学真的属于那种兼容并蓄的,有不少跨考成功的范例。和工学、理学、医学的不同,经济学导师多数时候反倒欢迎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我猜测,或许经济增长的关键就在于整合各种不同的资源吧。访谈时王琳就说过:摩根在当她当年求职时,严格要求本科是理工科背景,研究生为经管类背景。所以,多数情况下,同学们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会因为半路出家而被歧视。

我要强调的不是如何克服跨考难度,而是在你跨考前,你真的想好了吗?尤其是那些从工科跨过来的小孩。希望大家慎重,考研是中国所有考试中机会成本最大、战线最长、投入最大的。当然,你跨考的理由可以有无数种,如:

------ 我不喜欢我现在的专业。你真的确定吗?很多同学明明是本科不认真,学的很不咋地,于是说自己不喜欢。明显是掩耳盗铃!给自己找借口!你对你眼巴前的事儿都搞不定,还要花更大的代价去搞定完全陌生的,我对你真不报什么希望。

------ 女生学工科不太好,尤其是学地质、学工程,风餐露宿的,学化工更不好了,弄不好要毁容,好像经管类更适合。这个理由听起来还靠点谱。但前提是你真的了解这个专业吗?我有一个观点:没有熟悉就谈不上喜欢。很多同学说喜欢某个专业喜欢得发狂,我说你给我讲讲这个专业里面最基本观点?描述下学科体系?有哪些经典的学术专著?结果一个都说不出来!我说你这不扯的吗!你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我都恨不得从后边踹你一脚。

------ 还有部分学生工科出身,本专业学得不错,学校也很好,却非要跨经管。我就挺不理解,他们给我理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听了之后,我都很郁闷。同学怎么会有这么良好的自我感觉?复合型人才不是说你跟个变形金刚似的,到一个地儿变一个形状。你去找工作,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你某一项能力,其他的只是锦上添花。如果两个专业之间缺少关联,就跟跨行业跳槽一样,之前的积累全都没了,你必须重头做起。这个时候的所谓复合,多半是种心理安慰。我问他,你是不是听说了有些基金经理年薪好几十万呢?他说是。但你去打听下,拿到这个收入的基金经理有几个?优质资源永远都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如果你只是在金融业里混得一般般,没准还不如你原来的工科专业呢,你信吗?多数工科的学生在自己的领域里好好学,考了研,找个好点起点,发展几年,薪水也不低!绕个大圈,找同档次工作的概率,却降低了,你说你冤不冤。

我不反对跨经管,但前提是熟悉,熟悉才能驾驭!经管竞争本来就激烈,如果没有想好就仓促上阵,往往坚持不到考试那天。那天的嘉宾王琳也说:“在你决定是不是要考研之前,一定要想好,这个想的时间多长都不过分。然后等你决定之后就不要再动摇了,不管周围怎么样,不管别人怎么变化,你就坚持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

读到这儿,大家对经管类考研的专业方向应该大致明确了。但考生肯定更关心是难度,

是成功率,我再简单聊一聊学校选学校。我认为,选专业选学校从来的都不是孤立的,照顾两者不同的价值取向,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考研选择方案。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经管的院校大体分五种,考生可根据自身定位和爱好对号入座。

第一种属于响当当的名牌院校,北大、人大为代表,在北京总共只有2到3所。人大一直都有“中央第二党校”的外号,所以毕业生很是热衷于考公务员进机关,像我这号出来闯的都属另类,因为外招人数比北大多,也有不少毕业生也分流到银行、事务所的。北大招的人有两个院招经管类学专业,一是经济学院,再就是大名鼎鼎的光华管理学院,招生总人数是不少,但多数是给了推免生,外招这一块的竞争是刺刀见红!例如2011年经院计划68人,却含40个推免名额,光华则更让考生窒息,除400个MBA的名额外,7个专业中只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联合招生3 人)和金融学(招25人)有外招计划,其他的如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只接受推免生。09年的光华金融最后录取42人(今年缩招了)中,按初试总分高低排序,前20名里(第20名为379分),数学满分2人,140分以上有7人,低于130的只有2人。没两把刷子,真不敢随便报,尤其数学不占优势,基本当炮灰!所以,单从报考数据分析,北大的确比人大难,人大至少选择面大一些。非要在这二者间比个高下,则相当无聊,就跟比较奔驰宝马哪个好一样。

第二种是以经管为办学特色的院校,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这两所学校是有专业代表性的!北京的各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尤其“四大”等地方,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都多得成灾了,这话我是调侃着说的。我间接了解到整个北京金融、审计行业,对贸大和央财的学生评价相当高,“专业素养高,能吃苦,外语过硬”,这是某HR亲口告诉我的他招聘时的感受。专业人脉、校友人脉的形成,自然对大家将来发展有极大帮助。去“四大”上班的同学经常开玩笑说,上个厕所都能撞见自己同班甚至同寝室的同学,开party都是以系为单位开的。这种类型的学校,就不要计较它是不是985,是不是自主招生了,酒好不怕巷子深,更何况他们是以一种极其开放的方式在办学,对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多!像外经贸,参考书目、招生计划、历年真题在网上都列得清清楚楚,考试公平,我是很赞赏这种作风的。难度上,不会比人大、北大不会差太多,但本校考本校的还是有优势。至于北工商、首经贸,勉强属于这一类,但学校知名度和地区辐射力小不少,当然,难度会随之降低。

第三种类型学校可以引起大家足够关注,在北京还有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它的会计学、企管还是很不错的,虽说毕业时去最顶尖的公司有一定困难,但是在北京达到各中上等水平是基本没有问题的。除了北交外,还有北航、北理工、北科大。对了,有同学问清华,只是大家不太关注他,它难度非常大的,也不比光华差,个人感觉应该把它划到第一种当中去。第一、第二种类型的学校,经过多年的残酷洗礼,竞争格局已经相当透明,所以别去指望哪年会让你捡到个大便宜。可能出现大小年的就是第三种,多少能打个擦边球。例如中国农业大学,985 院校,自主招生单位!如果某年报的人少,经管类复试线甚至比当年国家线低个10分都不稀奇。如果你能找到某个心仪的导师带你,或者你就把考研当成拿学历考公务员的跳板,这种学校再合适不过了。

第四种是非常有特点的,跟政府、国家机关有密切联系的,一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五道口),还有就是财政科学研究所,培养很有针对性。例如五道口的这个有两个方向,一个货币,一个金融,培养的都是实干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就业比人大等更有保障,难度也更大。除此之外,中央财经大学等也依托于本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结合,有些创新,其下设了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与管理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

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这些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对口性很强,性质上近似五道口和财科所,前几年刚开设时甚至还要了调剂生,但随着逐步为考生所知,竞争立马升温!

第五种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一批学校,有点“非主流”感觉,归到前四种哪一类都不合适。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尽管多是综合性大学,但经管并不能成为它们的办学特点。所以,很难从难度上给一个统一的判断,如果你掌握的报考信息和专业课备考信息充分,且足够努力,考这些学校还是挺有把握的。

这么分类的目的,不是让考生现在立刻选出学校。竞争不竞争的,倒是在其次,关键是启发考生思考自己考研的价值到底何在?

选学校还有需要系列细节性信息的支撑,如复试分数线、复试方向、报录比例、推免比例、培养模式、参考书范围、答题规律、本校保护等等……原谅我点到为止,再往下写就整出一本书了!哈哈。回头有时间,我会逐步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考生。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辖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 ???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以技术的研发、流通和应用为基本研究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 合的新兴学科。随着科教兴国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的实施,科技在企业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 对融技术与经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及管理为适应现 代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管理及有关部门投资规划与 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持。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经济及管理与企业 管理联系特别密切。“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最为活跃、最容易与其它边 缘学科融合的学术领域,它涵盖了高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及工商管理几大知识体系,能适 应各种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技术经济及管理 B+等(38个):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B等(37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三峡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济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建

经管类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经管类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现在社会形势很明显,考研究生只有考一个名校才能改变很多。不然不如不考。但是当你决定考经管类名校硕士的时候,你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经管类名校考研要比其他专业至少难三倍,要求你必须比别的专业更努力更认真。所以决定考经管名校的同学们一定不能盲目,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比什么都重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往往需要各种信息的综合,需要知己知彼。但就目前为止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知彼就变的很困难。另外大学生活几乎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所以不论你是哪个专业其实本质上都是跨专业。结合上面因素导致了同学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就是低估考研的难度。本人做为经管类考研老师,简单总结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同学们能有帮助。 客观因素 第一是考专硕还是学硕 这个是你要做的第一个大决策,2011年开始专硕已经实行了三个年度,形成了跟学硕截然不同的初试科目和培养模式。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具体区别我会在另一篇文章里总结。 第二专业课难度排名 1 金融学学硕 大部分名校都不再招,或者大幅减少招生名额,全部采用保送的模式。过少的名额导致这个专业的竞争极其惨烈。 2.会计学 就业前景比其他的专业都要好,而且学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报考人数不亚于金融,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招生名额比较多,难度比较小点。 3.经济学 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就业出来几乎跟金融学没多大差别,由于近年来金融学太热,号称经济学皇冠里的明珠。想以后从事金融类工作,又想避开激烈竞争的,经济学是金融学硕的一个很好替代。 4.金融专硕 金融学硕不招了,改招金融专硕。近三年来报名人数每年百分之二百的增加。由于其初试科目相比学硕简单点,主要是重广度,而不特别要求深度,导致其难度下降;但是由于报考的人很多,依然很难很难。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业务科一是考数三还是经济类联考综合 5.管理学(企业管理) 目前管理学虽已不如世纪初那么红到发紫,但是依然很热。 多考主观题,案例分析等。背背之类的就行,门槛较低,靠自己努力差不多就能搞定。所以考的人依然不少,由于初试门槛不高。导致整体难度下降。 6.管理科学 由于初试考运筹学等,多是计算模型。直接使一大批人不敢去尝试。报的人不多,由于门槛高,整体难度适中 7.其他各种专硕 国际商务硕士 MPACC MBA等等靠自己的努力绝对能搞定,不解释。 第三经管类考研专业课到底难不难?

会计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的会计系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专业水平和学术研究成果在全国都排名第一。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也很好,据说,当年四川大学还曾经去厦门大学会计学毕业生中要过人。这么出色的教学教研成果是与该校汇聚多名会计学名家分不开的。以潘序伦、杨时展、杨纪琬、娄尔行、李宝震、葛家澍等近五十名国家著名会计学专业名师汇聚厦门大学。能够考取厦门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研究生,能够有机会作为这些名师的弟子继续深造,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幸事!厦门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11月版。 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3、《审计学》(陈汉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全国著名的会计院系之一,被誉为我国会计学的“摇篮”。会计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注册会计师专业为财政部最早特设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注会教师队伍。 无论你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跨校跨地区考研,尤其是考上海财经的会计学专业,你的英语水平需要高一些。这也是上海高校的普遍要求,更是上海财经会计这个王牌专业的要求。其次,如果你是跨专业考该校,或者跨校考,专业课分数优势不大的情况下,数学成绩需要优秀。这样,胜券的可能性才会大些!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复试科目:《中级财务会计》钱逢胜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管理会计》潘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院在全国同专业高等院校排名中位居第三。悠久的专业历史和优良的师资团队,使人大会计学专业发展至今,培养出了不但掌握会计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且,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及研发型人才。目前,该专业考研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三、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 有实力的考生可以尝试报考。 北京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是当今流行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培养高级复合型会计、审计、财务专门人才的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之一。培养拥有较高的经济管理综合素质和会计财务专业素质的理财专家和开拓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如果能够在北京大学会计硕士专业深造。将有机会获得丰富的交流机会。例如光华管理学院MPAcc项目的主力课程均为学员专门设计,力求通过理论和实务之间、沟通性训练和分析性训练、个人创意与团队合作之间的平衡使学

经济学考研:各专业介绍

经济学考研:各专业详细介绍 产业经济学 1、就业前景 产业经济学实用急需,就业前景较好。产业经济学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背景下即便走向世界也有说服力。它主要通过讲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经济指标、基本方法,具有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某些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因此就业面相对来说比较广。 2、就业方向 毕业后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等从事经营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政策分析等工作;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国民经济学 1、就业前景 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经济规划领域,不过也可能进入职业教育规划、地区和组织规划领域,会计和财政领域,统计部门,或者执行其他的管理职能。除了大型工商业企业外,国民经济学毕业生通常也可以进入国家和国际性的政府机构和协会工作。当然进入银行及联邦和各州政府机构工作也不无可能。 2、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工作;在政府有关业务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监管工作;在大中型企业、各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政治经济学 1、就业前景 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种领先地位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的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成果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骨干、领导者。多年来主要流向国家政策研究部门、政府部门、重点科研院所。近几年来,毕业生也进入新闻、金融、出版等部门。

会计学考研院校排名

会计学考研院校排名 会计学研究生初试要考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 数学 专业课(由招生学校决定) 研究生阶段会计学专业排名:(前20名)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 6,西南财经大学 7.中央财经大学 8,中山大学 9,北京大学 10,清华大学 11.南京大学 12.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13.复旦大学 14.上海交通大学 15.暨南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天津财经大学 18.武汉大学 19.湖南大学 20.浙江大学 会计学 1、概述: 会计学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2、研究方向 会计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02)现代管理会计与企业理财 (03)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04)国际会计 (05)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06)会计信息系统 (07)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

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4、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国内经济类专业大学排名

国内经济类专业大学排名 一、国民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 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浙江大学5上海财经大学6厦门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辽宁大学9复旦大学10南开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暨南大学13山东大学14 西北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 二、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南开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兰州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厦门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吉林大学12东北财经大学13河南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 三、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 1 厦门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东北财经大学6中央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北京大学10复旦大学11南开大学 四、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 1厦门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天津财经大学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南开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 五、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 1复旦大学2北京大学3南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厦门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苏州大学10暨南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南京大学 六、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复旦大学2山东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北京交通大学6江西财经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暨南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11厦门大学12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16中央财经大学 七、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排名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浙江大学3湖南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南开大学6中国人民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暨南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西南财经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 八、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2浙江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北京大学6复旦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南开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 九、数量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清华大学2吉林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华侨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南开大学13暨南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16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考研专业及院校

经济学考研专业及院校 一、经济学专业划分 经济学这个学科含了将近20个具体专业。不同的专业,在报考 难易、学习过程、就业前景、发展道路也是大不相同。总体而言, 经济类专业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1、应用经济学 其下设二级学科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 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这其中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在当今社会成为了超级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选 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太多,如果学艺不精可能会消减掉这些专业优势。 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紧随其后,这两个专业的特点是能够学到一门纯熟的统计工具,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的`数量分析。精确的 量化分析恰好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因此这两个专业对擅 长数理的人是性价比很高的专业。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之列,但是在学习中理 论性也较浓。 应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这些学校所有应用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都 属于国家重点学科。 2、理论经济学 它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适合造就经济方面的通才,就业面宽阔,但是针对性不强,可能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又属于什么都不是特别对口的情况。这两 个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热门专业,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经济 学基础,如果有自己的其他特长,将会成为特别受市场欢迎的"综合 能力强+特长鲜明"的高级人才。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研究性特别比较浓厚,容易考取,但是很多为了读研而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因 为缺乏兴趣而倍受煎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如果能把握时机,学有所成,值得看好。 其中理论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学校所有理论经 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都属于国家重点学科。 可以发现同时两个一级经济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只有三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这三所大学几乎可以说 其经济学院所有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 二、经济学考研院校选择 理论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武汉大学4南 开大学5厦门大学6复旦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辽宁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西北大学5浙江大学6吉林大学7中山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北 京师范大学10南京大学11云南大学12四川大学13清华大学14华中科技大学15福建师范大学16湖南大学17江西财经大学18河南 大学19山东大学20新疆大学21河北大学22青岛大学 应用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2厦门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 4南开大学5上海财经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9暨南大学10复旦大学11西安交通大学12辽宁大学

全国会计研究生排名

全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综合实力排名 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9所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此乃含金量最高的评价标准)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开设中国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财政部下属的)的22所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 吉林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湖南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因为入选这个专业的评定是各个高校的会计学实力为标准的,所以也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研究生阶段会计学专业排名:(前20名)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 6,西南财经大学 7.中央财经大学 8,中山大学 9,北京大学 10,清华大学 11.南京大学 12.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13.复旦大学 14.上海交通大学 15.暨南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天津财经大学 18.武汉大学 19.湖南大学 20.浙江大学 某著名会计杂志评选的: 国内会计名校(22所)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暨南大学 首批招收MPAcc的高等院校有: AD:本文由《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作者张熙庭收集。《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是财务人员必看的一部好书。是中国第一部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管理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敢于对财务人员承诺全过程实战,否则无效退书的著作!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教学点设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含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含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经济管理类考研专业大全

目前,考研专业课的招生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9个一级学科,89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85个二级学科。同时各个学校也开设了很多自主设置的专业。跨考网提供以下数据,旨在帮助考生如何更好的为考研专业选择做参考。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考研历史学考研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020101] ?经济思想史[020102] ?经济史[020103] ?西方经济学[020104] ?世界经济[020105] ?人口、资源与环 (020106) ?国民经济学[020201] ?区域经济学[020202] ?财政学[020203] ?金融[020204] ?产业经济学[020205] ?国际贸易[020206] ?劳动经济学[020207] ?统计学[020208] ?数量经济学[020209] ?国防经济[020210]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会计学[120201] ?企业管理[120202] ?旅游管理[120203]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行政管理[120401] ?社会医学与卫生 (120402) ?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 ?社会保障[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图书馆学[120501] ?情报学[120502] ?档案学[120503]

考研专业排名权威榜 各学科门类A等学校名单: ?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文学 ?历史学农学医学哲学 各一级学科A++学校名单: ?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哲学 各二级学科A++学校名单: ?09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各二级学科A++级学校排行 推荐 传统专业: ?哲学政治学理论中文普通心理学历史 热门专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英语国际私法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民商法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企业管理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学新闻学会计学 新兴专业: ?宝石学影视学 学科录取分数线 ?哲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经济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法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教育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文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历史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理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工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农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医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军事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管理学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考研专业排名点击榜 ? 1.英语语言文学[050201]135568 ? 2.企业管理[120202]131585 ? 3.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125426 ? 4.行政管理[120401]125301 ? 5.会计学[120201]113935 ? 6.金融学[020204]97977

江苏会计专硕择校指南_会计专硕学校排名_会计专硕就是个坑_会计专硕考研科目_新东方在线

专家支招|江苏会计专硕择校指南? 对于大多数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公共课英语、数学、政治的复习思路以及各个阶段的复习进度都是更容易把控的,但是专业课大多是院校自主命题,类目繁多,无论是搜集信息还是复习的难度都更大,让不少同学感到困惑和纠结。而且大部分专业课在考研500分中占据了300分的 分量,直接决定着考研总分的高低,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 “日出一斗金,夜出一斗银”的石臼湖,水天一色,望不尽天涯路。“石臼渔歌”不仅是溧水新十景之一,也是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在江苏,还隐藏着这些美丽的湖泊,这是让你春心荡漾的仙境。在这座城市中工作、生活,难以避免会单调乏味,两点一线。因此很多人开始关注考研,所以在这里的热度也迟迟不退。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栏目里,小编我都在这里等着你~给你解答有关考研的各种问题~ 会计专硕是考研报考的热门选择,但是很多同学在报考之前对专业和院校了解并不多,难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为了帮助考研党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提供会计专硕择校的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会计专硕的考情。因为会计专硕初试不考专业课,报考门槛较低,很多考生跨考,所以报考人数很多;其次,会计专硕考题难度不大。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想要顺利 考取,考研党们还是要好好努力拼高分,尤其在择校时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院校。 我们就地域来划分,姑且先把院校分为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又将北京地区的院校分为三类,大家可以根据地域以及自己的自身情况来选择报考。 【北京地区】 一、专业名校,跨考生慎报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导师阵容,学校的学校氛围也很好,学科非常的成熟,但人大的报考难度也很高,初试分数很高,复试考察也很全面,不适合跨考的考生。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名气想必不必多说,报考考生多集中在北方,实力强大,而且复试分数较初试分数占比大,故刷人比例很大,对于跨考非常不利,建议专业课实力非常强,且初试能保证过线同学报考。 3、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初试和复试的难度都比较适中,但对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报考难度,不过对外经贸大学的出国项目较多,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出国交流,或者希望未来到外企工作,英语水平中偏上等的同学可以报考。

中国大学经管类排名分类比拼

中国名校经管类排名【完美终结版】 第一梯队:新世纪的中国“四大名校” 1,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几率最大;经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极为强劲、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光华管理学院号称生源全国第一,招收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就业也是全国第一,最近光华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加盟,其学术势力已经国内翘楚,院长张维迎的下台极大地提升了光华的品味。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进了国际顶级投行,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汇丰商学院最具发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学的合作,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的,就业当然也是国内顶尖。 2,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MBA,EMBA,EDP 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经济学虽说赶不上管理学,但也有一定的实力。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龟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并入更是锦上添花。清华的就业常年稳居榜首,经管学院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3,复旦大学:凭借着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气和众多杰出校友的光环,复旦在上海滩的实力无人出其右,生源全国第三,就业更是力压北大直逼清华。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管理学院和哈佛,MIT,LSE,WUST,UCLA等等顶级大学的合作MBA,和金融工程项目;经济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学项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复旦还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任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给复旦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毕业生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和中间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各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基金公司。 4,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学生就业常年和清华并列全国第一,由于上交特别的理工人才培养背景和强大的商学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都将上交作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 第二梯队:国字号的中国顶尖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排名包揽了经济学的两个第一,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实力全国前茅,社科实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五。但由于体制问题,其校友在现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不多说。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等核心权力部门。据特莱仕咨询公司发布的就业排行,人大毕业生薪酬排名位居国内高校前十。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考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之经济学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考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之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经济学是也应该是一门科学,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说、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只是前经济学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学。 经济学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1理论经济学 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102经济思想史 020103经济史 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5世界经济 020106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 0202使用经济学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3财政学 020204金融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20207劳动经济学 020208统计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020210国防经济 0251金融★ 0252使用统计★ 0253税务★ 0254国际商务★ 0255保险★ 0256资产评估★ 0257审计★ 0270统计学 注:专业后加★为专业硕士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

各个学校考研经济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参考书目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01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雎国余群众出版社 03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04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 05 政治经济学(全二册) 谷书堂陕西人民出版 06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 07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中国经济出版社 08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人民大学出版社 09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斯诺东商务印书馆 10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理论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全球视觉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拉雷恩上海人民出版社 4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宏观经济学霍尔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802经济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新增) 清华大学 845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黎诣远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恩布什与费希尔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中央财经大学 801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 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西方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安徽会计专硕择校指南_会计专硕学校排名_会计专硕就是个坑_会计专硕考研科目_新东方在线

【超实用】安徽会计专硕择校指南? 考研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个重新选择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和学校的选择,这也是考研规划的重中之重,即择校、择专业。同学们在距离19考研还有一年多的时候,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审视、了解和规划,那和别人相比,你的考研就胜了一半了。 安徽左边是雄奇壮丽,右边是水墨淡雅,她穿着旖旎的绸缎,在青山绿水间、在清幽的石板路上优雅走来。随着这个地方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关注考研,并想从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考研企业比较多,到底哪个是比较适合我们的呢?在这里小编给你推荐 的是:新东方在线。其适用范围大,实用性强,是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 会计专硕是考研报考的热门选择,但是很多同学在报考之前对专业和院校了解并不多,难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为了帮助考研党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提供会计专硕择校的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会计专硕的考情。因为会计专硕初试不考专业课,报考门槛较低,很多考生跨考,所以报考人数很多;其次,会计专硕考题难度不大。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想要顺利 考取,考研党们还是要好好努力拼高分,尤其在择校时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院校。 我们就地域来划分,姑且先把院校分为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又将北京地区的院校分为三类,大家可以根据地域以及自己的自身情况来选择报考。 【北京地区】 一、专业名校,跨考生慎报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导师阵容,学校的学校氛围也很好,学科非常的成熟,但人大的报考难度也很高,初试分数很高,复试考察也很全面,不适合跨考的考生。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名气想必不必多说,报考考生多集中在北方,实力强大,而且复试分数较初试分数占比大,故刷人比例很大,对于跨考非常不利,建议专业课实力非常强,且初试能保证过线同学报考。 3、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初试和复试的难度都比较适中,但对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报考难度,不过对外经贸大学的出国项目较多,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出国交流,或者希望未来到外企工作,英语水平中偏上等的同学可以报考。 新东方在线建议跨考的同学选择复试刷人少、复试比例较小的学校报考。

法国大学经管领域类排名

第一类法国25个最佳经济学(研究)类专业(RECHERCHE ECONOMIE) 此排名主要针对经济学研究领域,需要了解的是,法国的经济学研究通常属于研究领域,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对各种经济形态作出分析,最后形成论文。与管理类各专业不同,经济学专业通常要求较高的专业学术背景和数学能力,也因此具有较高毕业难度。 -图卢兹第一大学 -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 -巴黎第一大学 -ESSEC高等商学院 -巴黎第十大学 -EDHEC高等商学院 -斯特拉斯堡大学 -马赛第二大学 -巴黎第九大学 -雷恩第一大学 -巴黎第二大学 -里昂高等商学院 -塞尔齐彭多瓦兹大学 -里尔第二大学 -普瓦捷大学 -里昂第二大学 -巴黎第十一大学 -巴黎第十二大学 -欧洲高等商学院 -波尔多第四大学 -巴黎政治学院 -巴黎第十三大学 -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 -蒙彼利埃第一大学 -克莱蒙第一大学 第二类法国二十所最佳高等商学院(ECOLE COMMERCE) 法国优秀的高等商学院属于大学校精英教育系统,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优势项目,法国高商以其高入学淘汰率、高教学质量、高实习薪资和高就业率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HEC 巴黎高等商业研修学院 -ESSEC 巴黎高等经济商业学院 -ESCP EUROPE 欧洲高等商学院 -EM LYON 里昂管理学院(里昂商学院) -EDHEC 北方高等商业研修学院 -AUDENCIA NANTES 南特高等商学院

-GRENOBLE EM 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 -ESC REIMS 兰斯高等商学院 -ROUEN BS 鲁昂高等商学院 -ESC TOULOUSE 图卢兹高等商学院 -BORDEAUX EM 波尔多高等商学院 -EUROMED MARSEILLE 马赛地中海商学院 -SKEMA 里尔-尼斯高等商学院 -EM 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管理学院 -INSEEC 波尔多-巴黎高等经济商业研修学院(英赛克高等商学院) -ICN NANCY 南锡商学院 -ESC DIJON 第戎-勃艮第高等商学院 -ESG PARIS 巴黎高等管理学院 -ESC CLERMONT 克莱蒙高等商学院 -ESC LA ROCHELLE 拉罗谢尔高等商学院 -ESCEM 普瓦捷-图尔商学院 第三类法国公立大学最佳企业管理学院(IAE) 为了赶超提供高质量实用型商科教学的高等商学院,法国公立大学纷纷创办起独立的企业管理学院(IAE),以其免学费的公立教学吸引优秀学生。通常,我们认为IAE是介于大学的学院式教育和私立的实用教育之间的教育形式。里昂高商校长特里克摩尔认为,有两所最好的IAE可以与排名前十的高商媲美,四所IAE可以排进管理学院前二十名。 -IAE Paris-1 巴黎第一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Aix-en-Provence 3 马赛第三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Grenoble-2 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Bordeaux-4 波尔多第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Poitiers 普瓦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Caen 卡昂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Rennes-1 雷恩第一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Toulouse-1 图卢兹第一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Lyon-3 里昂第三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Lille-2 里尔第二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Perpignan 佩皮尼昂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Montpelier-1 蒙彼利埃第一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Besancon 贝桑松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IAE Dijon 第戎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第四类法国公立大学拥有最佳管理专业的政治学院(IEP) 公立政治学院近年也开始提供质量较高的管理学教育,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以下几个:

经济学专业学生研究生报考什么专业好

经济学专业学生研究生报考什么专业好?020104西方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西方经济学专业是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上讨论各种经济关系,通过理论的总结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该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其他经济学科都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之上,学习西方经济学能对整个经济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 二、就业前景:对现代经济理论感兴趣或是以后有志于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说,这个专业是最好的选择。毕业后可以进入高校,或者继续读博深造。 三、报考热度:本专业报考热度一般,一些学校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相差不大,是经济类专业中相对容易考的专业。因此,对经济学感兴趣而对自己实力不是很自信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 四、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理论与实务、公共经济调控理论与实践。 五、主要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 六、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020201国民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国际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上的各种经济现象,探究经济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经济概论。 二、就业前景:对想从事国际贸易和打算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考生来说,国民经济学是一个可优先考虑的专业。虽然国民经济学只是从经济理论上阐述国际经济中的一些关系,但系统学习之后,在从事对外经济工作时会有一种全局感,也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对职业发展很有好处。同时,国民经济学对英语的要求较高,该专业学生在外语方面具有相当竞争优势,受到很多跨国企业的青睐。 三、报考热度:因为就业方面的优势,国民经济学也是每年报考的热点,想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研究方向: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理论与政策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研究。 五、主要课程: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金融与贸易研究、国际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等。 六、推荐院校;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从整体上看,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就业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后,更多的是从事研究性工作,据观察统计发现,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的

考研管理类有哪些专业

考研管理类有哪些专业(2009-04-03 23:14:20) 标签:文化分类:考研****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控制科学与工程 系统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 交通系统工程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项目管理 环境管理 ****金融管理 公共管理 社会保障 PS:能考的大方向用*号标了,下边的小方向有很多,但其实都差不多,具体看导师的研究方向。可以选定学校后具体问下那学校的师兄师姐们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名单(2009-04-03 23:11:37) 标签:教育 排名等级校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学 2 A++ 清华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北京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武汉大学 8 A+ 南京大学 9 A+ 复旦大学 10 A+ 华中科技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天津大学 13 A+ 南开大学 14 A+ 厦门大学 15 A 四川大学 16 A 北京师范大学 17 A 上海财经大学 1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南京农业大学 21 A 东北财经大学 22 A 同济大学 23 A 重庆大学 24 A 吉林大学 25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6 A 中南大学

28 A 湖南大学 29 A 大连理工大学 30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 A 中国农业大学 32 A 暨南大学 33 A 武汉理工大学 34 A 华南理工大学 35 A 东北大学 36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7 A 浙江工商大学 38 B+ 华中农业大学 39 B+ 西南财经大学 40 B+ 山东大学 41 B+ 南京师范大学 42 B+ 华东师范大学 43 B+ 苏州大学 44 B+ 中国矿业大学 45 B+ 浙江财经学院 46 B+ 电子科技大学 47 B+ 天津财经大学 48 B+ 中央财经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