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发电

潮汐能发电
潮汐能发电

潮汐能发电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一个学期的《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的课,让我了解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但对于新能源的认识却只是局限在新能源的种类和新能源的优缺点。接下来就简单谈谈对潮汐能与潮汐能发电的认识。

浩瀚的大海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在诸多形式的海洋能中,目前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开发历史较长和开发规模较大者,当属潮汐能。潮汐能是海水在月球、太阳等引力作用下形成周期性海水涨落而产生的能量。根据世界能源会议《1992年能源资源调查报告书》,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资源量为22亿kW。其中可开发潮汐能约10-11亿kW,年发电量约12400亿kW.h.

潮汐能是一种水能,它将潮汐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及其它种有用形式的能源。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

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潮汐能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或河口等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类似。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

潮汐发电有以下三种形式

(1)单池单向发电:先在海湾筑堤设闸,

涨潮时开闸引水入库,落潮时便放水驱动

水轮机组发电。这种类型的电站只能在落

潮时发电,一天两次,每次最多5小时。

(2)单池双向发电:为在涨潮进水和落潮

出水时都能发电,尽量做到在涨潮和落潮

时都能发电,人们便使用了巧妙的回路设施或設置双向水轮机组,以提高潮汐的利用率。广东省东莞市的镇口潮汐电站及浙江省温岭市江厦潮汐电站,就是这种型式。

(3)双池双向发电:配置高低两个不同的水库来进行双向发电。

前两种类型都不能在平潮(没有水位差)或停潮时水库中水放完的情况下发出电压比较平稳的电力。第三种方式不仅在涨落潮全过程中都可连续不断发电,还能使电力输出比较平稳。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孤立海岛,使海岛可随时不间断地得到平稳的电力供应。它有上下两个蓄潮水库,并配有小型抽水蓄能电站。但有一定的电力损失.

潮汐发电的的优点

1、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生活、生产和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2、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

3、潮汐电站不需淹没大量农田构成水库,因此,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而且可用拦海大坝,促淤围垦大片海涂地,把水产养殖、水利、海洋化工、交通运输结合起来,大搞综合利用。这对于人多地少、农田非常宝贵的沿海地区,更是个突出的优点。

4、潮汐电站不需筑高水坝,即使发生战争或地震等自然灾害,水坝受到破坏,也不至于对下游城市、农田、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灾害。

5、潮汐能开发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相结合,不用燃料,不受一次能源价格的影响,而且运行费用低,是一种经济能源。但也和河川水电站一样,存在一次投资大、发电成本低的特点。

潮汐发电的缺点

1、潮差和水头在一日内经常变化,在无特殊调节措施时,出力有间歇性,给用户带来不便。但可按潮汐预报提前制定运行计划,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以克服其间歇性。

2、潮汐存在半月变化,潮差可相差二倍,故保证出力、装机的年利用小时数也低。

3、潮汐电站建在港湾海口,通常水深坝长,施工、地基处理及防淤等问题较困难。故土建和机电投资大,造价较高。

4、潮汐电站是低水头、大流量的发电形式。涨落潮水流方向相反,故水轮机体积大,耗钢量多,进出水建筑物结构复杂。而且因浸泡在海水中,海水、海生物对金属结构物和海工建筑物有腐蚀和沾污作用,需作特殊的防腐和防海生物粘附处理。

5、潮汐变化周期为太阴日(24h50min),月循环约为14天多,每天高潮落前后约50min,故与按太阳日给出之日需电负荷图配合较差。

潮汐发电虽然存在以上不足之处,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如采用双向或多水库发电、利用抽水蓄能、纳人电网调节等措施,可以弥补第一个缺点;采用现代化浮运沉箱进行施工,可以节约土建投资;应用不锈钢制作机组,选用乙烯树脂系列涂料,再采用阴极保护,可克服海水的腐蚀及海生物的粘附。

潮汐发电的发展与研究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於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m,平均潮差8m。一道750m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MW,年发电量1.8GW,输入国家电网。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KW的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0MW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使进入2l世纪后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的建成使用。

潮汐发电的主要研究与开发国家包括法国、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英国等,它是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潮汐发电虽然并不神秘,但仍须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获得成功,取得良好效益。否则,光凭主观愿望和热情,虽然一时可以建成许多潮汐电站,但最后往往会因为实用价值不大而被放弃。

国外潮汐能的利用状况近一二十年来,因为使用矿物燃料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的破坏日渐引起关注,国际社会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大力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潮汐能的开发因此也加快了步伐。法国于1996年建成朗斯潮汐电站,采用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年发电量为5.44亿千瓦时,至今运行正常,效益良好。前苏联于1968年建成基斯洛试验潮汐电站,装机容量400千瓦,施工不围堰,采用浮运预制沉箱法施工获得成功,节约了资金,缩短了工期。

1984年,加拿大建成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1.9万千瓦,采用新型全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减少投资20%,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电站系建设芬迪湾大型潮汐电站坎伯兰(115万千瓦)和科别库依德(402万千瓦)的试验电站,它的建成和良好效益,证明了芬迪湾建大型潮汐电站的可行性,加拿大因此计划推进大型潮汐电站的兴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英、加、俄、印、韩等13个国家运行、在建、设计、研究及拟建的潮汐电站达139座。其中在以上五国进行规划设计和技术经济论证的十余座潮汐电站均为10万-100万千瓦级的大型电站,个别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

国外报道预测,21世纪初(未来10-15年内)在英、加、俄、印等国将会有100万千瓦级的潮汐电站建成。我国潮汐能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我国潮汐能开发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建成并长期运行的有八座,总装机容量6120千瓦。其中最大的是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总装机容量3200千瓦,1980年开始发电,1985年底五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作为我国"六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项目,该电站由全国十几个单位协作攻关建成,技术较为先进,单机容量500千瓦和700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均由我国自行研究、自己制造。事实证明,电站设备和厂房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都是成功的。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几座小型潮汐电站在促进偏远沿海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和福建等地对若干个大中型潮汐电站的建设进行了选址考察、勘测和规划设计或可行性研究等大量的前期工作。总之,我国利用潮汐发电技术已经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小型潮汐发电

技术基本成熟,并已具备开发中型(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

韩国曾邀请我国专家为其建设40万千瓦潮汐电站进行技术咨询,并有意向进口我国的潮汐水轮发电机组,这表明我国的潮汐发电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一定的声誉。许建平表示,我国沿海潮汐能资源十分丰富,且开发的自然条件优越,有多处建造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理想站址。相信在全社会的呼吁、关心和支持下,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在21世纪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快速发展。我国在潮汐能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和运行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潮汐电站的建设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发利用潮汐能、并建成实用潮汐电站的省份之一,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尚有四座小型潮汐电站在正常运行,但到2000年,潮汐电站数目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目前仅剩两座处于艰难维持状态,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则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潮汐电站规模小、投资高。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浙江省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容量只有3200千瓦,低于万千瓦级的经济规模,单机容量最大70千瓦,是目前法国朗斯潮汐电站24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的1/75和单机容量1万千瓦的1/14。二是经济效益差。我国潮汐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小、设备落后、运行自动化程度低、职工人数多、企业负担重,都造成了潮汐电站的效益低下。另外,对电站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也使电站失去了一条创收途径。三是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潮汐能开发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应把潮汐能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给予开发工作大力支持,但目前把利用潮汐能等同于常规的小电站来开发,从而削弱了开发利用潮汐能的积极性。

潮汐能和风能、太阳能一样,洁净、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它发电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节约常规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颇有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资源。

潮汐能发电论文

潮汐能发电 专业名称: 年级: 学号:1120207109 1120207111 姓名:田野刘思勤 专业:环科1111 完成日期:2013 年 12 月 21 日

潮汐能发电 【摘要】本文介绍了潮汐能发电的概念、特点及前景。潮汐能发电有其优点. 也有其发展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资源的日趋紧缺. 潮汐能发电在不远的将来将有飞速的发展. 【关键词】潮汐能;发电Key word:tide energy;generation

目录 摘要···························································关键词························································· 绪论····························································1 潮汐发电原理 1.1 潮汐现象················································· 1.2 潮汐能发点概述··········································· 1.3 潮汐能发电原理·········································· 2 潮汐能发电的优缺点及其发展情况 2.1 潮汐能发电优点············································ 2.2 潮汐能发电缺点············································ 2.3 潮汐能的利用前景··········································· 3 结论····························································参考文献

潮汐发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潮汐发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了潮汐能发电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及我国潮汐能发电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潮汐能发电有其优点. 也有其发展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资源的日趋紧缺. 潮汐能发电在不远的将来将有飞速的发展. 关键字:潮汐能、发电、潮汐电站、发展现状、技术、前景、能源 前言: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它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比陆地上要大得多.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材料表明,全世界海洋能的可再生量从理论上说近800亿千瓦,浩瀚的大海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在诸多形式的海洋能中,其中海洋潮汐能量含量巨大,且目前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开发历史较长和开发规模较大者,也当属潮汐能。它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之一。 海洋潮汐能是由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相对位置不断改变及地球自转在一昼夜中地表各处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合力不断改变,导致海水周期性地涨落的现象。海水潮汐能的大小随潮差而变化,潮差越大潮汐能也越大.像加拿大的芬迪湾、法国的塞纳河口、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口以及我国的钱塘江都是世界上潮差较大的地区。 现代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是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一、潮汐发电的基本原理 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并在闸坝内或发电站厂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水库内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海面的变化,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就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即工作水头),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海水的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利用潮汐能发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能发电出现了不同的型式,例如:①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②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③双库双向型,可以连续发电,但经济上不合算,未见实际应用。在单向方式中水头变化范围较小,平均工作水头略高,这样可以减少水轮机的数量和尺寸,从而减少潮汐电站的投资;而在潮差较小、海湾条件允许的电站,采用双向工作比较有利。 二、潮汐电站的技术关键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大,运行成本低。对于环境影响小,发电不排放废气废渣度水,属于洁净能源。 潮汐电站由7 个基本部分组成:潮汐水库;堤坝;闸门和泄水道建筑;发电机组和厂房;输电、交通和控制设施;航道、鱼道等。潮汐发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低水头、大流量、变工况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电站的运行控制;电站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对电站的影响,特别是泥沙冲淤问题;电站的系统优化,协调发电量、间断发电以及设备造价和可靠性等之间的关系;电站设备在海水中的防腐等。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摘要:近年来,能源和环境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潮汐能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且可再生的能源,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不失为一良策。本文主要针对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潮汐能发电;发展状况;前景 一、潮汐能发电的概念及优点 潮汐能是海水在行星引潮力和地球自转作用下发生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源。涨潮时,潮水汹涌而来,水位迅速上升,这是海水动能向势能转变的过程;退潮时,水位下降,海水迅速退去,这是海水由势能向动能转变的过程;相互转换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是潮汐能。潮汐能发电顾名思义就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海水落差推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早在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研究潮汐发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曾经排名第一的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后来,亚洲的国家也加大的重视,目前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是位于韩国京畿道安山市的始华湖潮汐电站。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一直重视这方面的发展,我国的江夏潮汐实验电站曾经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规模的潮汐海洋能电站,装机容量可达3900KW。 潮汐能除了具有一般绿色能源所具有的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可靠性高、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 二、潮汐能发电技术 潮汐发电要求:潮汐的幅度要大,需在几米以上;海岸的地形应能够储蓄大量海水,并允许较大规模的土建工程。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此时海水包含较大的势能。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基本类似,差别在于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呈间歇性,并且潮水的流动时不断变换方向的,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结构要适合水头低、流量大和双流向的特点。 2.1 水库式潮汐能发电技术 水库式潮汐发电,即在海潮河口或海湾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将河口或海湾与外海隔开围建水库,并安装潮汐发电机组。水库式潮汐电站主要有双池双向发电、单池双向发电和单池单向发电三种形式。 2.2 无水库式新型潮汐能发电技术 无库式潮汐能发电技术突破了常规发电的概念:借鉴风能发电的相关原理,兼顾风和海流的密度等条件的不同而开发设计的,因而这种发电技术所用水轮机

关于中国潮汐能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于中国潮汐能的发展和利用前景 摘要: 浩瀚无边的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它汇集了97%的水量,蕴藏着丰富的能源。但是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少,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能源,将越来越依赖于海洋。中国大陆的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海域面积470多万平方千米,潮汐能资源非常丰富。 关键词:潮汐能,能源,发电 (一) 潮汐能定义: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抄袭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就这样各种能量进行转换反复进行。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利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景观抄袭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二)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的地方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电站的站址。 CO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潮发展像潮汐能这样的新能源,可以间接使大气中的 2 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三)我国的潮汐能发展 在亚洲,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各岛屿,以及我国和日本海岸流动的海流,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在欧洲,潮汐电站的场址达上百个。在美洲,墨西哥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投资数十亿比索在该国西部潮汐较大的加利福尼亚湾沿海造上百座潮汐电站。 在1958年,我们国家“土法上马”建了40多座“土潮汐电站”,又在20世纪70年代再建十多座潮汐电站。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潮汐电站废弃了。 目前,我国正在运行发电的潮汐电站共有8座:浙江乐清湾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海山潮汐电站、沙山潮汐电站、山东乳山县的白沙口潮汐电站、浙江象山县岳浦潮汐电站、江苏太仓县浏河潮汐电站、广西饮州湾果子山潮汐电站、福建平潭县幸福洋潮汐电站。这8座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000千瓦,年发电量1000万余度。 我国潮汐发电量仅次于法国、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潮汐发电的试验基地。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南的江厦港上,离城区16公里。电站于197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电站工程列为“水利电力潮汐电站项目”,研究重点包括潮汐能特点研究、潮汐机组研制、海工建筑物技术问题、综合利用。电站安装了5台双向灯泡贯流式机组,1号机组1980年5月4日投

潮汐能发电设计

开题报告: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目前陆地上资源日益枯竭,世界各国正逐渐将目光转向海洋。海洋资源开发必然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开发海洋能发电装置,可以增强我国在海上持续作业的能力,可以实现海上电力的自给自足。 1.2 选题的意义 发展像潮汐能这样的新能源,可以间接使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2.设计内容 2.1 1kW 潮汐能发电装置总体设计 1kW 潮汐能发电装置总体方案可描述为漂浮式双转子水平轴可变桨式潮汐能发电水轮机。1kW 潮汐能发电装置总体方案,如图 2.1 所示。发电装置由“中”型漂浮式载体(1 个)、锚泊系统(1 套)、水平轴变桨式潮汐能发电水轮机(2 套)、提升锁紧装置(2 套)、电能变换等子系统组成,潮汐能发电水轮机发出的电力经海底电缆送上岸至直流母线并入独立电网。

漂浮载体锚泊于潮流水道中,离岸距离约500m,载体纵向沿流向布置。两台水平轴潮汐能发电水轮机分别由两个呈流线型的塔架悬挂支撑于漂浮式载体上,塔架通过载体结构的两个细长矩形月池并由载体上甲板的提升锁紧装置固定。两套提升锁紧装置分别布置于载体月池中央,用于发电装置的吊装维护。载体设有控制舱,布置电能转换和发电控制柜。电站系统由载体、载体定位系统、电能变换、并网输电系统、电站控制与管理系统等 6 个子系统组成。潮汐能发电水轮机及配套的控制设备安装于载体上,其它设备如电能综合控制装置、逆变器等设备安装在发电机组邻近海域的海岛上。 潮汐能发电水轮机安装于漂浮式载体上,漂浮式载体上装有齿条提升锁紧装置,用于水平轴潮汐能发电水轮机的维护吊装。载体上还设有控制舱,用于电能转换和发电装置的控制。水平轴潮汐能发电水轮机通过塔架与载体相连接。当潮流的流速、流向改变时,水平轴潮汐能发电水轮机可自动调整叶片桨距角。电站安装时,先将 整个水轮机组安装在漂浮式载体上,然后将载体用拖船拖至指定位置,载体再由首尾端共四根锚链呈放射状固定,机舱内设置必要的监测与保护设备。潮汐能发电水轮机表面进行防海水腐蚀和防海生物技术处理,保证机组长寿命高效率运行。

潮汐能的发展与前景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作业题目:潮汐能的现状与发展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班 姓名:唐雯娟 学号:1222305 2015年12 月

潮汐能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海洋占地球面积的3/4左右,蕴藏着丰富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其可开发部分远远超出地球能源总消耗量。在我国漫长的海岸向上,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其理论蕴藏量为1.1亿KW。在当前全球能源极度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合理开发利用潮汐能,可以替代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并能有效避免燃烧矿物燃料而产生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并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水利、除水害,兼而取得防洪、航运、农灌。供水、养殖、旅游等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带动当地的交通运输、工业及至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振兴地区经济的前导;电能运输方便,可减少交通运输的负荷。 关键词:潮汐能、电站、水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由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其量的减少,能源供应的链条将会出现中断,这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现代市场经济。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破环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一直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寻求可替代性能源,同时积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降低环境污染,走可续发展道路。潮汐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该种情况,本文通过对潮汐发电现状的总结,结合我国自身开发潮汐能的可行性现状,指出我国拥有巨大的潮汐能开发利用潜力为我国今后的潮汐能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合理参考。?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姓名:樊书朋 学号:B10040411 班级:B100404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时间:2013/10/28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水的规律涨落拥有的能量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形式。其绿色无污染、储量巨大、不消耗燃料、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适于沿海及远海发电需求等诸多好处将使得其在战略、民生等方面突出其应用的价值。国内外对潮汐能发电都有了近半个世纪的技术开拓,基本的技术障碍已经突破。海南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面积和众多岛屿的省,拥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同时,发展绿色能源会给海南省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实力。 国内现状:中国利用潮汐能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1000多年前,当时就有了潮汐磨而潮汐发电则是最近才慢慢发展起来的。我国在潮汐能发电开发利用过程中既有挫折也有喜悦。有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经验的我国今天的潮汐能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以下是我国潮汐发电发展大致的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在山东建成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1956年,中国在福州市建成第1座小型潮汐电站。据1958年10月召开的全国第1次潮汐发电会议统计,全国建成了41座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仅583kW的发潮汐电站。当时正在兴建的还有80多处,总装机容量7055kW。由于当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潮汐发电站总体质量低、装机容量小、设备维护欠缺故而基本废弃。 二继承改进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我国开发利用潮汐能的第2个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吸取了初始阶段潮汐发电的经验教训,注重科学和施工质量,建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潮汐电站(有的至今仍在运行)。1978年8月1日山东乳山县白沙口潮汐电站建成发电,年发电量230万千瓦时;20世纪80年代,建成江厦潮汐电站和幸福洋电站,并对以前建设的潮汐电站及其设备进行了治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发电站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发电站 【字体:小大】 潮汐发电原理及概况在海湾或感潮河口,可见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两次的涨落现象,早上的称为潮,晚上的称为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所造成的。潮汐是一种蕴藏量极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开采和运输、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潮汐电站,不需要移民,不淹没土地,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结合潮汐发电发展围垦、水生养殖和海洋化工等综合利用项目。潮汐发电是水力发电的一种。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围成水库,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的潮差(即工作水头),从而可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近年来,与潮汐发电相关的技术进步极为迅速,现已开发出多种将潮汐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设备,如螺旋浆式水轮机、轴流式水轮机、开敞环流式水轮机等,日本甚至开始利用人造卫星提供潮流信息资料。利用潮汐发电日趋成熟,已进人实用阶段。国外已投运或设计中的潮汐发电站见表3。 潮汐发电在国内外发展很快。欧洲各国拥有浩瀚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因而有大量、稳定、廉价的潮汐资源,在开发利用潮汐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1967年,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试验电站在法国朗斯建成,装机24台,总容量240兆瓦,利用潮

差8米,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我国从60年代至今,已建成潮汐电站9座,装机总容量为1120千瓦。我国潮汐资源相当丰富,据统计,我国可开发的潮汐发电装机容量达21580兆瓦(215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619亿千瓦小时。世界三大著名潮汐电站简介1、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座落在芬地湾口安纳波利斯-罗亚尔。该地潮差为4、2~8、5米。电站采用全贯流水轮发电机组。全贯流式水轮机安装在水平的水流通道中,发电机转子固定在水轮机桨叶周边组成旋转体,定子安装在水轮机转轮外边,构成没有传动轴的直接耦合机组。由于发电机的尺度不受限制,可以采用最优的转子直径,得到较高的转子转动惯量,以改进电网发生意外事故的动力稳定性,较易解决通风,检查、维修也方便。这些都是优于灯泡式机组之处。全贯流机组由于其结构紧凑,可以比采用灯泡式机组,工程造价低。但其难点在能经受推力和转子飞逸时保持稳定和转子轴承的安全运行,以及转子轮缘和壳体中间的密封。 该电站所采用的受力轴承是常规的水动力套筒式。密封由特殊的合成材料弯曲压贴在构件上,用水作润滑。该电站安装机组一台,额定功率为2万千瓦。转子直径7、6米,4个叶轮叶片,18个导叶,定子直径13米,设计水头5、5米,流量378米3/秒,额定转速50转/分,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小时。机组由对河川小型全贯流机组有经验的瑞士设计、加拿大制造。该电站利用现成控制洪水的堤坝,包括一条长225米的堆石坝,一个人工

世界潮汐发电发展前景展望_I_N_尤萨切夫

新能源开发 文章编号:1006-0081(2009)10-0037-05 世界潮汐发电发展前景展望 [俄] I .N .尤萨切夫 摘要:近几年,潮汐电站土建工程中漂浮沉箱的应用和新发电设备的开发,使潮汐能源工程的建设费用大大降低。对潮汐发电的发展现状和漂浮沉箱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俄罗斯基斯拉雅潮汐电站为例,说明了潮汐电站在系统保障、结构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简要介绍了潮汐发电设备革新、潮汐发电经济论证和潮汐能备选用途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潮汐电站;土建工程;漂浮沉箱;世界中图分类号:TV 744 文献标识码:A 在过去10a ,世界各国对可再生的和环境上安全的潮汐能(其蕴藏量可以与常规的水电蕴藏量相比)的开发兴趣显著增加。在俄罗斯,基斯拉雅潮汐电站漂浮沉箱(不用围堰)的概念,以及使建设费用大为降低的新型正交水轮机的制造,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潮汐电站的关注。 2006年,开发了俄罗斯潮汐电站所特有的漂浮沉箱设备,正交水轮机的直径为5m 。基于这一概念,目前,图古尔、梅津和科尔斯克3座潮汐工程正在进行中。 1 潮汐发电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有几座商业运行的潮汐电站:法国 朗斯电站(1966年投运)、俄罗斯基斯拉雅试验电站(1968年投运)、加拿大安纳波利斯电站(1984年投运)以及中国的8座微型潮汐电站。韩国的始华 (Sihw a )潮汐工程正在施工中,英国和加拿大已经开展了大型潮汐电站的设计工作。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也在设计潮汐电站。俄罗斯的潮汐工程有:白海的梅津电站、鄂霍茨克海南部的图古尔电站和巴伦支海的科尔斯克电站。表1示出了世界上部分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潮汐电站。 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估计为4000GW ,与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相当。当前研究的139座沿海潮汐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估计为810GW ,可能发电量为2000TW ·h ,其中俄罗斯分别占115GW 和260TW ·h 。 表1 世界部分已建、在建和拟建潮汐电站 国家电站装机容量/GW 年发电量/TW ·h 水轮机类型转轮直径/m 状态法国朗斯0.2400.50灯泡式5.301966年投运俄罗斯基斯拉雅0.4000.01灯泡式3.301968年投运加拿大安纳波利斯 0.0190.03全贯流式8.601984年投运 韩国始华0.2540.55灯泡式5.82在建英国塞文8.64017.00灯泡式9.101989年设计报告英国默西0.7001.40轴流式8.001992年设计报告俄罗斯图古尔8.00019.50轴流式10.001994年可行性报告5.18016.00正交式5.002006年可行性报告俄罗斯 梅津 11.400 38.90 正交式10.001999年可行性研究正交式 5.00 2006年可行性报告 收稿日期:2009-05-28  2009年10月 水利水电快报 EWRHI 第30卷第10期  DOI :10.15974/j .cn ki .slsd kb .2009.10.009

潮汐能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潮汐能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节约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潮汐能作为其一种清洁的 新能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潮汐能利用利用状况,并 简要介绍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意义及其开发可行性情况,同时指出我 国潮汐能大规模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 向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潮汐能;潮汐发电:潮汐能利用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由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其量的减少,能源供应的链条将会出现中断,这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现代市场经济。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破环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一直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寻求可替代性能源,同时积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降低环境污染,走可续发展道路。潮汐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该种情况,本文通过对潮汐发电现状的总结,结合我国自身开发潮汐能的可行性现状,指出我国拥有巨大的潮汐能开发利用潜力为我国今后的潮汐能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合理参考。 1. 潮汐能概述 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是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具体的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

潮汐能发电课题研究报告

潮汐能发电课题研究报告 班级: 姓名: 潮汐能是一种水能,它将潮汐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及其它种有用形式的能源。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 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潮汐能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或河口等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於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类似。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潮汐发电有以下三种形式: ?(1)单池单向发电:先在海湾筑堤设闸,涨潮时开闸引水入库,落潮时便放水驱动水轮机组发电。这种类型的电站只能在落潮时发电,一天两次,每次最多5小时。?(2)单池双向发电:为在涨潮进水和落潮出水时都能发电,尽量做到在涨潮和落潮时都能发电,人们便使用了巧妙的回路设施或設臵双向水轮机组,以提高潮汐的利用率。 ?(3)双池双向发电:配臵高低两个不同的水库来进行双向发电。

潮汐能发电技术与前景研究

潮汐能发电技术与前景研究 传统的发电方式越来越跟不上日益增多的用电需求,全球环境恶化也逐年严重,所以我们急需一种新的发电形式,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不会加重环境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潮汐发电的技术应运而生,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标签:潮汐发电;技术;前景 海洋面积在地球上十分宽阔,其具有的能源十分庞大,潮汐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协调发电、环境及资源之间的关系。我国拥有比较长的海岸线,潮汐能十分丰富,我们要重视开发利用这种能源进行发电。 1 潮汐发电 1.1 发电原理 太阳和月亮对海洋的引力造成了海洋平面的潮起潮落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潮汐。潮汐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海水在涨潮,退潮的过程中的巨大推动力进行发电。在涨潮时,海平面逐渐上升,海水由低处逐渐往高处上升,在海水中的水轮在大量海水的作用力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连的发电机发电;在海水退潮时,高处的海水逐渐降低,形成一种落差,利用大量海水产生的落差作用力推动水轮进行反方向的转动,也可以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海水在升降过程中形成的正向推动力及方向落差力都会作用于水轮进行发电。 1.2 潮汐发电形式 利用潮汐能进行发电因为建设范围和作用力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单库单向式。这种形式的发电站主要在海边建设一个发电水库,在面临海水的一方设置一个闸门,当海水开始上升时,将闸门开启,让水逐渐进入水库中,在海水上升到最高点时,将闸门关闭,从而将水库中的海水困在发电站里,在海水下降时开启闸门,让水库中的水与海平面形成一个落差,进而让海水推动水轮进行发电。因为只有一个水库进行单方向的放水发电,所以称为单库单向式潮汐发电站。这种发电站的优点是建设投入低,设施少,缺点是能量利用少,发电不连贯。 第二种是单库双向式。这种形式的发电站也是修建一个水库,但是水轮设备有单独的两套。在海水上升进入水库时,将水引入第一套设备,海水在经过第一套设备时推动水轮开始转动发电,在海水升到最高点,即水库内外的水平面基本持平时,关闭第一套设备,让海水随着潮落通过第二套设备流出水库,利用流出的力量发电。因为在一个水库中可以利用海水的流进及流出双向发电,所以称为单库双向式。它的优点是对潮汐能量的利用率比第一种高,缺点是设备比较复杂,

潮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潮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Current situ ation and prospects of tidal energy conversion 李书恒,郭 伟,朱大奎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TV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096(2006)1220082205 全球海洋中所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亿kW,可供开发的约占2%,即约5400万kW[1]。全球电力市场到2000年已达8000亿美元并继续呈上升趋势。但是,仍有2亿人的用电需求得不到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用电量以每8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降低石油等非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开发新型环保电站迫在眉睫[2]。潮汐能是一种不会给地球上未来人类带来污染和灾难的能源[3]。前苏联的伯恩斯坦也指出利用这种昼夜间断断续续、一个月内波动起伏的潮汐能发电可以获得能量。在有条件利用潮汐能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建设潮汐电站不失为缓解能源危机的一种方案[4]。 1 潮汐发电的基本原理 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5]。具体地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并在闸坝内或发电站厂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6]。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水库内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海面的变化,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就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即工作水头),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图1)。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海水的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图1 潮汐发电示意图 由于潮水的流动方向是不断改变的,因此就使得潮汐发电出现不同的类型,即单库单向型、单库双向型和双库单向型3种(表1,图2)。 2 潮汐发电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现状潮汐电站由7个基本部分组成:潮汐水库;堤坝;闸门和泄水道建筑;发电机组和厂房;输电、交通和控制设施;航道、鱼道等[7]。潮汐发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低水头、大流量、变工况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电站的运行控制;电站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对电站的影响,特别是泥沙冲淤问题;电站的系统优化,协调发电量、间断发电以及设备造价和可靠性等之间的关系;电站设备在海水中的防腐等[8]。 收稿日期:2005203215;修回日期:2006208228 基金项目:浙江省玉环县政府“玉环县海山乡总体规划研究”作者简介:李书恒(19802),女,山西忻州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岸海洋学,电话: 025*********,E2mail:shuhengli@https://www.360docs.net/doc/d417719772.html,

潮汐能的发展和应用

潮汐能的发展和应用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idal power 摘要尽管寻找新能源的工作已经有相当的历史了,但是世界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已经迫使人们更加努力的寻找和开发新能源。在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人 们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了各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Abstract Although humans have been looking for new energy for many yea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hortages of energy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forced more people to stuggle for new energy . During this , people focus their eyes on all kinds of renewable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eventally. 关键词原理单水库双水库选址条件优缺点潮汐电站环境影响 Keywords principle single reservoir double reservoir l ocation condi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idal power st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1.潮汐能概述 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其利用原理和水力发电相似。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它包括潮汐和潮流两种运动方式所包含的能量,潮水在涨落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能量。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 2.潮汐能的发电原理 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潮汐电站可以是单水库或双水库。

潮汐发电原理与潮汐发电站形式

2011年08月 科教纵横 浅析潮汐发电原理与潮汐发电站形式 文/戴俊 摘 要: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潮汐发电成为一种新能源的来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潮汐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在法国,英国等国家建造了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潮汐发电站。实践探索和理论知识结合并用,使得潮汐发电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本文主要介绍了潮汐发电原理,潮汐发电站的形式等。 关键词:潮汐;潮汐发电;潮汐发电站;海洋能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TV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15-02 技能大赛是把企业的实际问题作为大赛的参赛项目,由参赛的学生通过对物流方案的独立分析和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予以落实、实践。学习、了解了企业先进的案例,加强了对企业的了解,实现了既是参赛,也是实习实践的目的,能为学生下一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1、积极举办校内技能大赛。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成立之日起每年举办学生技能大赛。物流管理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学生情况、现有实训教学条件、周边经济环境、校企合作企业条件,开展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摸索中逐渐形成适合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比赛形式,比如知识竞猜、方案设计、物流软件操作、物流设施设备操作、物流企业整体方案设计等;既有个人形式、又有小组团队协作形式。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潜能、最有效的测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积极参加北京市比赛。每年都从校内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中选出优秀的代表,参加北京市举办的市级物流技能大赛。这对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水平的大赛形式、陌生的参赛环境、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给学生更大的挑战。积极备战、准备方案、加强团队合作和协同努力,积极备战。在比赛的过程中,调动了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在近两年的参赛中,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在比赛中取得了成绩。 高职院校加强实训课程改革和建设,是经济环境的需要,是学生就业的需要、是新教育模式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带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强实训教学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简介:张婷婷(1981.10— ),女,汉,山西省,供职: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管理学学士,物流管理方向;杨欢欢(1985.08— ),女,汉,湖北,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硕士,物流管理方向。 全世界海洋能的总储量,约为全球每年耗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这种海洋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不远的将来,海洋能在造福人类方面,将发挥巨大而重要的作用。潮汐现象是海水在一定时间内作有规律的涨落运动,是由于月亮、太阳对地球上海水的吸引力和地球的自转而引起海水周期性、有节奏的垂直涨落现象。海水白天涨落叫“潮”,晚上涨落叫“汐”,合称为“潮汐”。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大量的海水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又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大量的热能又转化为动能。海水在涨落潮运动中所包含的大量动能和势能,称为潮汐能。海水潮汐能的大小随潮差而变,潮差越大,潮汐能也越大。潮汐涨落形成的水位差,即相邻高潮潮位与低潮潮位的高度差,称为潮差[1]。 一、潮汐的发电原理 由于电能具有易于生产,便于传输,使用方便,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利用潮汐的能量来发电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利用潮汐能的基本方式。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海水涨落及其所造成的水位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发电原理与一般的水力发电原理差别不大。不过,一般的水力发电的水流方向是单向的,而潮汐发电则不同。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潮汐发电首先是把潮汐的动能和位能通过水轮机转变成机械能,然后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如果建筑一条大坝,把靠海的河口或海湾隔开,造成一个天然的水库,在大坝中间留一个缺口,并在缺口中安装上水轮发电机组,那么在涨潮时,海水从大海通过缺口流进水库,冲击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而在落潮时,海水又从水库通过缺口流入大海,又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打动发电机组发电。这样,海水一涨一落,电站就可源源不断地发电,潮汐发电的原理见下图[2]。 涨潮时发电示意图: 落潮时发电示意图: 二、潮汐能发电站的形式 2011.08 215

中国潮汐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中国潮汐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摘要: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新能源,发展利用这种新能源可以间接使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文章总结了潮汐能在我国的发展利用现状,并简要介绍潮汐能在我国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可能性以及主要的了一些利用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开发利用潮汐能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同时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利用这些资源而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以及新能源开发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研究,并提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新技术对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不断开发新的能源。 潮汐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该种情况,本研究通过对潮汐发电现状的总结,结合我国自身开发潮汐能的可行性现状,指出我国拥有巨大的潮汐能开发利用潜力,为我国今后的潮汐能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合理参考。 1 潮汐能概况 1.1潮汐能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现代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是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潮汐能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能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和前景综述论文

专业选修课论文 论文题目:潮汐能发电的发展和前景综述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和前景综述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类日益增加的活动和科研对能源的消耗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能源被持续消耗以致于能源紧缺,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要,防止和减轻大量燃用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呼吁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被人类开发和利用。本文主要对潮汐能的发展和前景进行总结综述。 关键词:潮汐能;潮汐能发电;发展和前景

众所周知,地球上占表面积最大的就是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9%。海洋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海水中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资源,我们把它叫做海洋能,潮汐能就是海洋能的一种。说到潮汐能,我们首先要讲到潮汐,所谓的潮汐是因为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各处的引力的不同所引起的海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的涨落现象,而潮汐能是指海水涨潮和落潮形成的水的动能和势能。现代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是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从能源转换的角度来说,潮汐发电首先是把潮汐的动能和位能通过水轮机变成机械能,然后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潮汐能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能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利用潮汐能发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

潮汐能发电的现状和前景

潮汐能发电的前景 0前言 能源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也不断增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能源,希望新能源既是可再生的又能避免像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用洁净的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的出路, 海洋被认为是地球的资源宝库,也被称作为能量之海。从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以及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分析,海洋能中的潮汐能作为成熟的技术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利用。潮汐能作为洁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约为27 亿kW,若全部转换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kWh。 1潮汐能发电概念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 现代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是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潮汐能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能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利用潮汐能发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能发电出现了不同的型式,例如:○1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2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3双库双向型,可以连续发电,但经济上不合算,未见实际应用。 2潮汐能发电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