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_小学生

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_小学生

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9年2月8日,妈妈和我去成都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等部分组成。我们先去了陈列馆,共有5个展厅: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年绝唱、解读金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金沙遗址的介绍: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的文物。陈列馆再现金沙时期人们的生态环境、生活场景、宗教祭祀方式等。同时,展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知识和金沙遗址发现的数千件各类精美文物,这批精美文物美轮美奂、造型奇绝、工艺精湛,会让观众对远古先民伟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震惊和叹服。特别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太阳神鸟”金饰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看了这些,我迫不及待的马上进去看。

看完了陈列馆我觉得陈列的大象牙最好看,因为只有成年的大象才有象牙,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象牙很长很大,我们怕象牙被腐蚀掉,现在用药水保存起来。

同时我觉得我们的先人做的金器、玉器、石器、铜器非常的精致美丽,他们非常的聪明,我是他们的后人,我感到非常的骄傲。

2008年2月13日星期五

成都金沙博物馆参观笔记1000字

金沙博物馆参观笔记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故乡成都。看到路边那带花纹的圆环标志,好像似曾相识——那正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啊!带着期待的心情,我便坐车前往了那里。 进入金沙遗址公园,圆形的遗迹馆映入眼帘。走进馆内,是一大片考古发掘的地点,土地上一个个正方形的深坑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从上面往下看,我仿佛望见考古工作者们当年辛勤工作的身影和他们挖掘到文物时的喜悦。指示牌上标明了各个重要文物的出土地点,我仿佛离那些神秘的古代文明又走进了一步。在一个“方块”里有一堆不起眼的土,原来,那里出土了数量极多的象牙,不过因为保护象牙的规定,采取了回填的措施。我站在那里,隔着那堆土,已经感受到了历史文物那股强大的魅力。 走进陈列馆,我们跨越时光的长河,轻轻叩响古蜀王国神秘的大门,3000年前的一段辉煌文明梦幻般地呈现在眼前。 第一展厅——远古家园。一个个古蜀人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的情景被真实地还原。他们住在简陋的泥砌房子里,端着陶罐,用石器耕种。沿着展厅,我们进入了原始人的世界,仿佛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第二展厅——王都剪影。这里展出的,是出土的一个个当时的建筑碎片、生活用的器皿、各种工具。其中工具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古代人能够制造出如此实用的工具,是非常了不起的。严谨的建筑布局,规整的丧葬墓地,精湛的生产工具与手工制品。这一切,犹如一块块文明的碎片,拼接出一幅朦胧的古蜀社会的历史画卷。 第三展厅——天地不绝。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神与祖先神充满了敬畏之情,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旨在与天地神灵沟通,希望得庇佑。展厅以古蜀人“沟通天地”的内容为主题,再现古蜀国宗教祭祀的场景。其中展示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文物来彰显出这个古老王国曾经对宗教祭仪的重视。 第四展厅——千载遗珍。这个精心布置的展厅里陈列着金沙遗址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文物。中央是最为著名的文物——“太阳神鸟”金饰。在玻璃展示柜里,这薄薄的一片圆环形金饰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四只神鸟美丽而又神秘。围绕这件无价之宝的数件玉器、镀金铜器等,都十分美丽,向世人展现出金沙先民瑰丽奇幻的精神世界。 第五展厅——解读金沙。金沙遗址等遗迹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可是我们对此的了解还远远不足。古蜀文明来自哪里?它们去向何方,为何断代?究竟是谁铸就了这个文明?在这个展厅里,学者们搜寻的证据正渐渐地理清历史的来去缘由,以现有的遗迹证据,为我们解读这个神秘的文明。 此时此刻,参观完毕的我,心中依旧盘旋着这些问题。我虽身处现代,但是内心仿佛已经乘上时光飞船,来到这片古老土地上,与我的祖先们共同生长,见证古蜀文明历史的发展……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doc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本文目录博物馆考察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 古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考察报 告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

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42335216.html,)/总结报告/考察报告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 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 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

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刻。 上海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毕业考察报告范文3篇.doc

毕业考察报告范文3篇 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考察de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毕业考察报告范文篇一: 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 二、实习地点:苏州、杭州、上海 三、三、实习形式:团体考察 四、实习目的:这次考察的目的主要是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切身体会,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找到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和区别,提高我们的设计素养。平面广告设计方向的学生主要通过参观博物馆藏品、古代建筑室内外装饰因素,了解一些反映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设计成分的具体运用。学会以视觉为方式、以平面为元素分析古代设计作品的功能与形式。此外,通过对广告公司、视觉策划公司以及户外平面设计作品的考察,了解现代设计的创意步骤、策划原理、及作品的时尚风格,通过这些认识使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苏州艺术考察

1.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臵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偌大一个博物馆,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依名胜极品拙政园,西南面对千年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院落。其风韵,其神采,其姿色浑然一体。现代流派的苏州博物馆,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奇迹,也是一种人性关怀和民族亲情的彰显。 2.苏州园林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于2004年底立项建设,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展示成都悠久历史的标志性景观。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2月8日,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遗址内目前已发现祭祀区、宫殿区、墓葬区、居民生活区等,据考证,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也是3000多年前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沙遗址发现当年即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目前,金沙文化已经和都江堰、大熊猫一道被列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 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成都市区的摸底河自西向东从馆内流过,两岸的河岸风光构成了博物馆的横向景观轴;游客则从南自北依次参观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和陈列馆,而这条南北向的开放空间又构成了博物馆的纵向文化轴。环绕在博物馆建筑周围的,则是植被茂盛的园林区,游客在领略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可在林间小憩,感受自然之趣。整座博物馆以其合理的功能布局,充分实现了现代博物馆的各种社会功能。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为遗迹馆和陈列馆,都采用了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的冉冉升起。遗迹馆为近圆形,陈列馆为方形,一圆一方象征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两座建筑分布在摸底河的南北两岸,相得益彰,同时与园林区融为一体。当飞机飞过成都的上空,人们会看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座建筑就像两片叶子飘落在绿色的草地上,而博物馆也成为了成都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遗址特色 金沙遗址是2001年2月8日在一次基建施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目前已发现的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址、大型墓地等。出土文物有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器等6000余件,其中,数以吨计的象牙、璀璨的金器和五彩斑斓的玉器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迄今为止,金沙遗址是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埋藏最密集的遗址。目前可以确认,金沙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600年,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

博物馆考察报告

展示专题设计Ⅱ --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李永生 学号:11405400312 班级:工艺1103班 指导老师:马卫华

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也称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等,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第五大道和92街交界处,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 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 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 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 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 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 (Holocaust)的追念,其展品 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 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 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 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 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规模 该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投资1.2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不同译名较多,例如被译为利伯斯基、李布斯金、里伯斯金德、利伯斯肯特等等),初建于1992年11月9日,1998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2000年10月才安装完毕,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 灵感来源 激发里柏斯金构思的是犹太人与柏林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日期、驱逐日期及地址。他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并在城市图上描绘出来,相互之间还连上线,得到了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一系列三角形,看上去有点像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带上的六角的大卫之星的标志。他的另一灵感来源于现代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阿·舜勒贝格。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他未能完成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他的前两个乐章“华丽辉煌”,第三乐章只是重复演奏,然后是持续的停顿。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未完成”,里柏斯金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里柏斯金越来越强

调查报告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42335216.html,)/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 上海博物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将介绍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第一篇: 调查主题: 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 调查地点及简介: 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1952年12月21日开馆。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1995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新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

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20XX年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到1995年,为了使机构设置与新馆建设的形势相适应,又作了相应调整,设15个部、7个室、3个处。

旅游资料

城市名称:成都 别名:蓉城锦关城天府之国地理位置:四川省中部 人口: 1404.7万 面积: 1239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火车站:成都站成都南站成都东站 著名景点:大熊猫繁育基地 杜甫草堂 武侯祠 金沙遗址 都江堰 青城山

城市简介: ① 2007年,成都被确定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商务城市。 ② 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 ③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并且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 ④ 2011年7月29日,荣获“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高荣誉奖。2011年8月,成都获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列第二,仅仅次于杭州)。在“2011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排行榜”中,成都排名第四(次于上海、杭州、济南)。 ⑤ 2011年9月1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导,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文化名城”评选活动,成都以仅次于北京的票数被评为“最中国文化名城”。 ⑥ 2011年10月29日,在青岛“2011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成果发布会上公布,青岛、杭州、成都等十座城市被评为“最佳休闲城市”。

城市行政区: 截至2011年10月31日 成都市管辖10个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温江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天府新区)。2个开发区(高新区、经开区)。 6个县(郫县、双流县、新津县、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代管4个县级市(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 公共交通: 公交:成都市区的公交车现大部分为无人售票的空调车,上车两元;也有少量的普通车,上车一元。 出租:起步价8元(含2KM),每公里1.9元。22:00后加收10% 地铁:成都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全长约18KM。 经停站点:升仙湖、火车北站、人民北路、文殊院、骡马市、天府广场、锦江宾馆、华西坝、省体育馆、倪家桥、桐梓林、火车南站、高新、金融城、孵化园、海洋公园、世纪城,主色调为蓝色,今后将延伸至大丰以及天府新区。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doc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 第1篇: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

总结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精品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 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 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 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 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 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 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 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 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 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 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 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 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 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 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 与雕刻。 上海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 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 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分空间专门进行绿化休闲。从而达到美化,清 新空气,节省空间等功能。对与浦东的老建筑可以进行室内空间改造利用。而新的建 筑采用的风格应当统一化,与上海的历史结合,但要有现代特色。作为上海新的经济区,交通要作到第一,港口要大,因为那是中国海口及长江的黄金水域。有利于与外 不的交流发展与建设,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参观金沙博物馆

参观金沙博物馆 时间:2019-03-13 10:55:19 | 作者:关景行 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金沙太阳节又开始了。初八那天,我们全家去金沙博物馆参观游览。 由于早上起得太晚,我们到哪儿的时候已经中午了。我们先到金沙大庙会,准备随便吃些小吃当午饭。大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这里有各地的特色小吃,有诱人的新疆羊肉串,有闻着臭吃着香的长沙臭豆腐,有美味的香港鸡蛋仔,还有成都本地的军屯锅盔、酸辣粉、担担面,以及数不清的其他美食。吃完饭,我们走出美食街,就看到了一个舞台,上面正在表演节目,我们赶快来到台下,观看表演。 看完表演,我们到博物馆去参观玛雅文明展——这是今年太阳节的主题。一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陶器。这些陶器都非常复杂、精美,色彩鲜艳,真是美轮美奂。展出的文物不但有精致的陶器,还有各种神态各异的玛雅神雕像,比如太阳神、月亮神、玉米神……对了,玛雅人的主要食物就是玉米,中国的玉米也源自玛雅文明所在的南美洲。你知道吗?玛雅人创造了太阳历,而且还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可是,现在已经2019年了,世界还好着呢。玛雅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文明,它的神秘消失是一个未解之谜。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明都是昙花一现,唯有中华文明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直到现在依然生机勃勃。 当我们参观完玛雅文明展,天已经黑了,太阳节的彩灯都亮了起来,我们向灯展走去。在灯展的入口,我们一抬头就看见一个又高又大的玉米神灯,他头上戴着一个插有六根彩色羽毛的帽子,两手各拿着一个金黄的玉米棒子,好像是在欢迎大家来玛雅做客。在玉米神灯的后面,是一大片一大片造型逼真的玉米灯。继续往前,很多打扮的古朴典雅的玛雅神造型的灯站立者道路两旁。而在灯展的一角,还有美不胜收的蒲公英灯和桃花灯,以及其他栩栩如生的彩灯。灯展里的灯太多了,太美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闭园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沙博物馆。金沙太阳节既有美味的小吃、热闹的庙会,还有珍贵的文化展览和漂亮的灯展,真是丰富多彩,值得观赏。

成都金沙博物馆解说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材料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7年8月编

(讲解从南大门始) 上午(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金沙遗址博物馆。我是讲解员,非常荣幸,今天能陪同大家参观我们博物馆。现在各位已经站在三千年前曾经兴盛一时的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梦幻般的发现之旅吧。 (从大门到遗迹馆间或陈列馆前内容) 发现于2001年2月8日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城区西北部,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也是古代蜀国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都城所在。金沙遗址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达456亩(与国外观众讲解时必须用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0多平方米,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以横贯东西的摸底河为横向景观轴,以南北轴线的开放空间形成纵向文化轴,通过功能协调,充分实现现代博物馆教育,休憩,观光,游览的多种功能(大多数时候可省)] 金沙遗址发现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非常关心、关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建设工作,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乔石、宋平、尉建行、李岚清、吴仪、王乐泉、李铁映、姜春云、陈至立(视时间可适当省略一些)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视察了金沙遗址,并指示要把金沙遗址发掘好、保护好、建设好。 金沙遗址的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成都建设文化强市的突破口,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为金沙遗址成为我国一流博物馆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金沙遗址发现后,市委、市政府重新规划了遗址周边的所有建设项目;2002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在成都召开金沙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市委、市政府根据论证会意见,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对一般观众可不必讲)]2003年开始进行遗址的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确定了遗址周边建筑的高度及色彩的协调等具体操作问题。从2004年起,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年年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和责任目标。2004年底金沙遗址博物馆立项和建设全面启动,市政府全额投资 4亿人民币(不含土地费),并提出了把金沙遗址博物馆建成“国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42335216.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金沙遗址”调查报告

关于“金沙遗址”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一处商周时代的遗址——金沙遗址。 调查方式:网络、书籍和实地考察。 调查目的:了解古蜀文化,感受历史长河的文明发展。 调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至4月26日。 调查地点: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部苏泼乡金沙村。 调查人:程阳阳 1.简介内容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部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的遗址,面积超 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金沙遗址在2007年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成开 馆,展出遗址祭祀区现场及文物。 它是在民工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在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

“一醒惊天下”。其太阳神鸟环十分绚丽。距离三星堆遗址50公里,该文化所处年代约在前 1250至前650 ,在前1000年时较为繁荣。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没有 城墙,约等于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转移。 2.文物列举 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 广州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则为金沙特有。 玉器种类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高约22厘米的玉琮,颜色为翡翠绿, 雕工极其精细,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堪称国宝,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 化的完全一致。 出土的400多件青铜器主要以小型器物为主,有铜立人像、铜瑗、铜戈、铜铃等,其 中铜立人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相差无几。 石器有170件,包括石人、石虎、石蛇、石龟等,是四川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精美

的石器。石跪坐人像头顶方形冠饰,两侧上翘,长辫及腰,口部涂砂,双手背后交叉作捆 绑状,其造型与成都市方池街遗址出土的石跪人像基本相同;石虎作卧伏状,造型生动,耳 部和嘴部涂砂;石蛇的造型更是多样。 象牙器40余件,仅有柱状形器一类,柱状形器的一端正中有一圆点,周围有六个圆点, 出土的象牙不计其数,总重量近一吨,在祭祀场所里,这些象牙是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 重要祭品。有时是整根象牙极有规律的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有时象牙被切成饼状或圆柱状; 还有的时候是只取象牙的尖来祭祀。这些方式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某种特定 的宗教含义。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陶尖底盏、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从文物时代看, 绝大部分约当殷墟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还出土木耜、木雕彩绘神人头像。 3.遗址的年代与文明的传承 经过对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的综合研究,考古人员基本认为遗址年代大致在商代晚期至春 秋早期(约前1200~前650),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是它最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金沙应是

【2018-2019】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X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 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 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 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 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1X年2月 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 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 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 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 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 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 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 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 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 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 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 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 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20900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50509 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1993 年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

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