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试论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教育学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讲究科学性,也要求讲究艺术性。

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是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辩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若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

一、批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如果批评的时候没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表情呆板、态度生硬、语言过激,再加上盛气凌人的气势,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适当批评,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放松、自我行为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不恰当的批评教育会产生副作用,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批评教育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让孩子体会到:是自己的行为不对,犯了错误,只要今后改正,仍然是好孩子;老师批评教育我,是出自对我的关怀、爱护。

教师要有公心,它是和爱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爱心的一种表现,它是转变“差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的公心就是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差生”,谁犯了错误,都要受批评,对事不对人。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建立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正常师生关系和亲密友爱的情感。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应该指出,教师应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把自己的光和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的缺点,不论是好学生或是后进生都不应偏袒,要一视同仁,公平相待。

批评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教育时不能忘了一个环节:对孩子今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建议、帮助,使他们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能获得明确的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学生要有爱心

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

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习习的春风,总是包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教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真心关怀,学生才会乐意接受。

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让我们共同创造无私真挚的爱的氛围,让祖国的新一代在温馨、幸福的爱的暖流中茁壮成长。

教育以人为本,爱是最好的调节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这充分地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年长于学生,不论阅历、知识,还是涵养都胜于学生,对学生的过失,尤其是“差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尊重他们、认同他们、接纳他们。爱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是人的行为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可以产生融化冰雪的力量,爱心所至,“差生”的“锈锁”怎能不为之打开呢?

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老师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在处理班级事情时,面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盖棺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老师要多一份爱心,少一份苛责,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粗暴,那么学生所受到的待遇将是完全两样,肯定也不会上网吧自我作践了。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幼稚无知,就随意地践踏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四、根据不同学生,使用不同批评方式

1.对本来就听话的学生要使用建议性的批评。建议性的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一般的做法是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打消顾虑,与教师配合,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幼稚的,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既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廖廖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2.对于不易接受批评的学生,批评之前,要做好使学生愿意接受批评的铺垫工作。利用晨会课,讲讲面对错误的正确做法;树立榜样,讲讲名人在错误面前是怎样做的;在班级里反复强调勇于接受批评是学生的美德;讲讲“闻过则悲”“闻过则闹”的危害。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对批评的承受能力,逐渐在班上形成自觉自愿接受批评的风气。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根本起不了作用,班主任用表扬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时要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

3.对于腼腆的学生或班干部要用暗示性的批评。暗示性的批评是指教师用语言、神态、人格等为暗示手段的一种批评方式。教师语言内容多为点拨提醒之类的话,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学生。只要老师稍稍给与指责信号,略作点拨,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如我班的学习委员一向表现不错,但在一节数学课讨论时,却与好友高声谈笑,其行为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于是,我在他到办公室领取作业本时顺便暗示他,作为班干部要

树立自己的形象,做同学们的榜样。这样点到为止,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许多错误往往是自控力差造成的,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的错误,讲多少道理,也往往是徒费口舌,教师不妨“罚”他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方法可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往往使学生乐意接受。

教师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利用批评这一方式应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鼓励为基础,把自己看成一名学生,常与学生心理换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这样的批评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教师批评学生的方法和艺术

小学教师批评学生的方法和艺术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否定。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过程中, 以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批评这一外部强化手段,注 重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 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一、谈心法 通过促膝谈心,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这就是春 风化雨的批评艺术。此法,回避了在大庭广众面前对学生的批评,不致产生逆 反心理和对抗意识。 在谈话中,教师表情应自然、态度要温和、富有人情味,说理充分、语言确切、恰如其分,不夸大、不上纲、不讽刺、不挖苦,当然也不护短,教育要深刻。 虽然不声色俱厉,却能触及心灵,让学生脸红耳赤、泪流满面。 二、榜样法 列宁说:"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来批评学生,是一种教育艺术。 它的功效得枯燥的说教、严厉的责骂所不能及的。 革命前辈、领袖人物、英雄劳模,尤其少年英雄、十佳学生、身边先进、好人 好事,都是丰富的榜样资源。用英模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好行为,有 针对地引导学习对照、结合批评、启发自责。这样,学生既知错明理,又为英 模精神所熏陶感染。 三、发现法 对一个屡教难改、多次反复的学生,教师把他视为"不可雕的朽木",一批 评就训斥,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势必事与愿违,促其破罐破摔,与老师"冷战" 到底。倘若我们能从该生身上发现些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教育收效必定甚佳。因为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爱心,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盼到了知心,找到了努 力的方向。 四、幽默法 批评学生时,教师用富有趣味、令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言语,来引发学 生的深思,激发深深的内疚和进取的驱动力。当有的学生在桌面上刻字时,老 师对他说:"如果桌子会说话,它会怎样呢?"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态度不端, 老师对他说:"一个人只懂得男女厕所,他的知识就够用了吗?"此时,学生不 好意思地低着头,红着脸笑了。 这样,在轻松的气氛或笑声中,从幽默含蓄的批评中,知错明理、自我谴责。 当然,幽默含蓄不等于讽刺挖苦,应让学生在幽默的交谈中体验到教师的 爱。 五、自查法 自查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认识与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 当学生做了错事后,老师应克制情感,平心静气地找其谈话,但不必单刀直入,而让学生自己说出做了什么错事?为什么错?有什么危害与影响?应该怎么做?这样通过启迪,达到晓之以理、自查自纠的目的。 六、舆论法 对一些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坏苗头、邪现象,可通过正确的集体言论与道 德评价,就事剖析、融入批评,对不良再现象形成一种纠风的无形力量,收到"讲正气、树良风、改坏习"的正面效应。

浅谈批评的艺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批评的艺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1-21T14:12:04.0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作者:王利艳[导读]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朝阳小学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朝阳小学138000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正确运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批评的艺术性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艺术性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批评艺术性方法策略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又是很多教师常常感到无法回避而又深为犹豫的领导手段。需要认识的是,这种手段不仅是工具论意义上指向结果的工具,它更大程度上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艺术。批评之所以为一门艺术,在于它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特别注重对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批评艺术的巧妙运用可让教师的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括教师批评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在学生教育中运用批评的艺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批评的方法 1.批评的方法要具有针对性。批评的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人、初犯错误与屡教不改的人、男生女生等,对他们采取的批评方法应该有所差异;而对于其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的不同,批评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良好的效果。 不恰当的批评,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之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错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批评的方法要富有变化性。单调的、始终不变的批评方法,只能使学生感到厌烦,其教育效果必然甚微,特别是对那些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如果总是讲那么一套道理,学生就会听而不闻、无动于衷,甚至他们还能把老师所讲的一套道理毫无差错地复述出来。但由于老师的这些批评并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所以,效果必然很差。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方法还要富有变化性,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地对学生加以教育。 二、注意批评的时机 “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无论干什么事,总要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有成功的希望。批评的时机,就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容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批评。一般来说,批评与表扬一样,也以及时为好,这样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为错误还没有深入发展时,改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而不是“时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再提出批评。但是批评的时机也不是固定的,教育者要根据批评对象、性质等的不同来具体确定,有时就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操之过急反而会事与愿违,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把握好时机,对于批评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三、注意批评的场合 批评场合的不同,也常常会影响到批评的效果。一般说来,青少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重视自身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把同龄伙伴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态度更为重要;而且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还有着特殊的心理现象,这就是他们喜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而不愿在他(她)们面前受到批评。所以,一个教师如果在同龄伙伴面前对某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给自己留面子,使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于是他们就会固执起来。有些批评本来他们可以接受,而一旦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在公共场合中,他们就会拒不接受,甚至与老师发生争执、顶撞。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特别是在批评一些年龄大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时,应注意避免在公共场合中,尽量多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四、注意批评中的引导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如何。如果学生听了你的批评而没有任何行动,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真正懂得批评的人侧重引导,侧重的是正而不是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批评学生要立足“育人”宗旨。巴班斯基说:“每种策略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策略都有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策略有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了另一种目的。”谁能把批评变成爱的雨露和爱的阳光,谁也就掌握了批评的艺术。只有运用艺术的批评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达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目的。

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3873882.html, 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作者:司徒绍津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4期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有时付出大量精力却收获甚 微。因此,在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的问题时,班主任如能妥善、细致、艺术地进行处理,相信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批评;方法;艺术 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因此,相应的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行为劝导学生、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对学生的错误、匮乏的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其根本的目的是触动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层次反省,使学生扬起改正缺点和错误的风帆,提升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迈入健康向上的人生轨道。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常出现“危言逆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认真忖度学生的心理,未能把握批评学生的技巧,措辞过于生硬,出现师生严重对立的状况,导致“药轻则无效,药重则伤人”的后果。倘若老师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妥善、恰当、艺术地进行批评,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批评真正成为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 本人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觉得以下几种批评方法教育效果显著。 一、动之以情的批评 人是有感情的,所有批评都需要情感去滋润,倘若只是一味枯燥说教,学生只会置若罔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入情入理、因势利导、情理兼顾的批评语言,才是苦口良药,如和畅惠风温暖人心,使学生喜闻乐见。老师的批评教育语言如以情感为载体,就会像钥匙,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像航灯,能照亮学生航行的方向;像细雨,能滋润净化学生的心田。 曾记得有段时间,学生用橡皮筋弹射纸火箭,搞得课室乱七八糟,学校大动干戈也未能制止。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的时间,故意弹射一架纸火箭到某一位同学的桌上,学生瞠目结舌地望着我,教室里充斥着异样的气氛。见此情景,我微笑着说:“这架纸火箭颇为英俊挺拔,但可惜,它的辉煌人生也太短暂了。”教室里洋溢出欢乐的笑声。我接着说:“同学们现在学习压力较大,生活既紧张又单调,的确是苦不堪言。为了缓解压力,大家适当玩一下游戏还是可以的。我给个建议:下课后,你们可以带上自制的纸火箭到操场上去欢蹦乱跳,尽情地放飞。上课铃一响,再紧急‘返航’,将你们的纸火箭完整带回。这样,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不碍校容观瞻,也没有什么安全隐患,还可以替你们节约一笔开支,大家认为如何?”同学们拍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摘要: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扶正幼苗修枝剪杈是园艺师的技术,批评孩子帮助其改正缺点则是教师的艺术,让我们的忠言由“逆耳”变为“顺耳” 吧。 关键词:艺术批评合理辩解就事论事以理服人 如果把赞扬比作阳光,那么批评就是??飨赣辏? 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雨点不大,但恰到好处;倾盆大雨,虽然来得迅猛,却把好的坏的一古脑儿冲走,什么也没留下。要让我们的批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当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 子犯错 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地成长。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艺术”地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就事论事,避免以偏概全 1.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使孩子感受到,老师讨厌

我的缺点,但却非常喜欢我这个人。这样,孩子才能 乐意听取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多肯定孩子的进步。 只要我们细心,总会在孩子一团糟的行为中,找出一 个微小的闪光点。 能弄乱了床单、 枕头); 能原本就是他踢出去的) (可能是他已经玩厌的) 子的短处不放,只 要你把他真正当成一个小孩子,就 能原谅他成长中的所有过失,就会为他的点滴进步感 到高兴。 2.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这个孩子的弱点和别 的孩子的优点作比较;杜绝情绪化的批评。不要翻旧 账,不要做人身攻击,避免以偏概全。孩子的信任是 一份非常神圣的礼物, 如果你使他丧失了对你的信任, 就很难获得他的重新认可。 二、以理服人,奖罚并重,避免蛮骂专横 我认为,批评不是乱发脾气,是在沟通对话。打 开心灵的窗户,春风化雨,就事论事。不要事无大小 不停地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会关闭。 1. 我认为在批评的同时, 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我国有句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 也认为,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 比如 今天你学会叠被子了”(但可 你帮助小朋友捡回了球” (可 ;“你把玩具分给了小朋友” ……所以,不要总是盯着。 ”美国人

浅谈对小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性

浅谈对小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性 发表时间:2014-03-28T08:56:49.2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作者:李金升 [导读]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 李金升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耀华小学262119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1.公开性。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会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了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利用情境批评。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冷处理代替热处理。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还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切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改变学生的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别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 4.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这样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在学校里,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声:现在的学生真难教!体罚不行,变相体罚也不行。真难。任凭你怎么说,就是屡教不改。说浅了不管用,说深了又会被说成是“心罚”。在发出这样的报怨时,教师应该思考一下,批评的方法是否得当,尤其在面对独生子女的今天,批评更要讲究艺术。 首先,教育目的要明确。所谓批评,就是教育者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加以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手段要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批评是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如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出气筒,一番数落训斥之后,继而让其写检查、反省,甚至不许回家吃饭等等,很可能导致口服心不服,造成师生感情上的对立,甚者还可能造成意外后果。这种教育应是对学生心灵的雕琢,要建立在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时,教师不妨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既是严师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从而鼓起勇气改正错误。 其次,批评要注意方法。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是经常的事。但当众不留情面的数落或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劝说,往往收效甚微。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惩罚:唱一只歌;作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唱歌,陶其情;做好事,可以促其行;写“说明书”可以练其功。魏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的这些“处罚”方法,可谓独辟蹊径。所以我们也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批评方法。 1、无声的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学生偶然犯了错误,过分严厉的训斥往往会适得其反。而这时,一个眼神、一个拍肩膀的动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责备、谅解希望、信任都蕴含在教师无声的批评中,被批评的同学自然领会到教师批评的用意,从而自思其过,调整自己的行为。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对批评者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一天上午,有两个同学课间打架,问其原因时,他们各自强调自己的理由,丝毫没有知错认错的迹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并没有发怒,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六尺”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各自回去思考。下午,两个同学一起找到了教师,他们都认为是自己的错,两个人和好如初。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学生接受了批评,且心悦诚服。 3、赞扬式批评。 一位教师在强调学生应注意卫生时,让一个个人卫生较差的同学站起来说:“如果都像这个学生这样不讲卫生”同学们禁不住哄笑起来。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但使学生感到难堪,同时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可以采用赞扬式批评。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也用赞扬的原则时,往往在赞扬之后来一个明显的转折。学生认为老师前面的表扬是虚假情意,而真正的用意在后面。如果我们不用“但是”这个转折词,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如“你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再注意个人卫生就更好了。”这样的间接提醒,比直接批评的效果更好,学生也乐于接受。 总之,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目的明确,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好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措辞及方式,恰如其分,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批评效果。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和表扬是同时在在的,学生喜欢表扬而不喜欢批评,如何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批评而不产生反感呢?我想,作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评和表扬相结合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以前说过:批评像一只鸽子,放出去就不能回来。任何人在犯了错误后,总是找出种种理由说自己是准确的,因而很难接受批评。那么怎样才能让犯错误的学生接受批评呢?那就是批评和表扬相结合。在批评之前,先了解错误产生过程及原因,然后站在犯错误的同学角度上看问题,这样就有了表扬的依据,再站在教师的角度上看问题所在,并提出批评。在被表扬的心理状态下,人是愿意接受批评的。 二、批评的时机的把握 批评得把握一个时机,在出现错误后立即就实行批评,往往被批评的学生不予接受,因为这时他所想到的是自己的准确性和别人的错误性。因而对于刚犯错误的学生,不要即时忙于批评和指责,而应该让他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找他谈谈他所犯的错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会理智地分析问题和接受老师的批评的。 三、批评的水准的把握 批评并不是全部的指责,并不是将过去的所有的错误都翻出来曝光,批评还得掌握一个度,否则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批评应该是就事论事,就事情本身而批评,对于中学生来说,有时蜻蜓点水的批评就能够让学

生体会了,有时不需要点名道姓地批评,只需要委婉地说出就行,有时批评的话语是含糊的而不要清晰的。要记住批评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们改正错误,而不增强错误。 四、批评的地点的选择 中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最注重自己的名声和形象,如果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学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他是不会接受批评的,因而,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地点的选择。最好不能在班级里、办公室里、教室走廊里,而应该选择人少、周围环境悠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的场所实行,这样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尊重,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容易接受。 总来说之,批评是一门艺术,老师们要持续地探索和研究。

教师的批评艺术

教师的批评艺术 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这一点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但是,当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坦白讲,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没有一个人说,我最烦别人表扬,就是喜欢别人批评我。这不正常。在各行各业的人中,教师可以说是使用批评最频繁的人,因此,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批评艺术,使学生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能够在“心中暗点头”,而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紧。 案例:人民教育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散步,发现一个叫王友的学生正在用土块砸一个比较弱小的同学,他马上制止了王友的行为,并且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先生态度和蔼地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王友同学,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用怀疑地目光接过糖果时,先生又掏出了第二块糖,“这也是我奖给你的,因为当我要求你不要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敬我,你。”王友又不好意思地接过糖果。紧接着,先生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是在打抱不平。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被先生的言行感动了,哭着说:“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我不对!”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了第四块糖果:“为了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你可以

走了。”然后,校长和善地摸摸王友同学的头,没再多说一句话,送他离开了校长室。在这里,作为一校之长,行知先生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派头,也没有声嘶力竭地吼叫,更没有武断粗暴地拳脚相加,而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尊重王友的人格和尊严,以诚相待,通过微小的四块糖果,以表扬的方式委婉地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种独具匠心的批评艺术触动了王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想,在这个故事里,“四块糖果”固然重要,也很诱人,但是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作为一校之长、作为教育家的行知先生的那种高超的批评艺术。我们都熟悉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笔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批评不是辱骂,不是讽刺挖苦,不是打击报复。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终止一种错误倾向,改正一种错误行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批评艺术,让我们教师的批评变得易于接受,甚至于可以说,让我们的批评变得可爱起来。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恰当的提出批评呢?我们举几个例子: 一、巧用眼神勤于身教 用间接、含蓄的语言行为方式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甚至可以不通过语言传递,而直接通过眼神的传递或用教师自身良好行为的感化等方式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眼睛,传情达意是构成教育艺术情境的使者。”眼睛,明察秋毫,是分辨真、善、美的显微镜,如果只需一个眼神就可以制止的行为,又何必大发雷霆,使师生双方产生隔阂呢?课堂上,有位女生正在吃泡泡糖,老师没有有意叫她站起

浅谈小学生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小学生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姜彩霞 对具有良好思想行为的人进行表扬,对犯了错误和存在不足的人提出批评,这是做人的工作中惯用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里尤为普遍。一方面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工作,更需要这种张扬个性、雕琢灵魂的“灵丹妙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需要这种普适性强、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 但“灵丹妙药”也不会“包治百病”,小学班主任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如果不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那么带来的只能是副作用。为此,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1、互相独立,不可替代 有一种班主任,认为只有表扬才能起到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不管该不该表扬,各种“斗衔”、“高帽子”满天飞,致使表扬贬值。学生或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或仅为表扬而努力,没有表扬就没有动力;或不以为然,习以为常;或听不得一句批评的话,心理脆弱。 也有一种班主任,认为值得表扬的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因此,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很少表扬学生,整天板着面孔,瞪大眼睛,“捕捉”学生的错误,一经发现,就脸呈不悦之色,口发雷霆之声,致使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或心理压力过重,整日想着如何避开批评;或文过

饰非,想方设法搪塞自己的错误;或信心下降,自卑感强烈;或面对批评“脸不红,心不跳”,以站在班主任的对立面为荣。 表扬作为对学生的一种好评和赞美,既标志着班主任认可的一种价值取向,又指明了学生今后言行所应遵循的尺度、标准。这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起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批评作为对学生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是一种消极的“强化”,能唤醒学生警觉、自责,可以起到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接受教训而免走弯路的良好作用。 这两种方法互有侧重,互相独立,不可替代。 2、互相依存,不可割裂 表扬与批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们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扬就谈不上批评,没有批评也就谈不上表扬,两者不能孤立地存在。二是在表扬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事实上往往也就隐含着对另一部分学生的批评;反之,对一部分学生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就往往体现着对另一部分学生的肯定。三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批评中有表扬,表扬中有批评,即便是在一次教育的过程中,对同一个学生,也可同时使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 3、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在表扬和批评这对矛盾中,我们提倡以表扬为主。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结伴同行,相融而生。关键的是班主任使用批语手段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地。我认为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 学生的行为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作用于客观环境的具体表现。由于行为的不同,表现在行为的结果上也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之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作出某行为的主体(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班集体目标的行为。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以及班集体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作出该行为的主体(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只有当学生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应时,他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才有可能是坚决的。 二、热爱学生是批评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影响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在平时热爱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在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学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从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效果。人们常说,平时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这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批评在学生看来就是整人。班主任若要在批语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沟通。 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热爱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或者说是要求,就是要尊重学生。每位班主任应明白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批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辱骂训斥、体罚学生等每辱人格的做法必须避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每个作班主任的都应记住这一点,在批评学生时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那颗追求进步的自尊心,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三、说理应贯穿于批评的全过程 班主任在决定是否应该批评学生以前要注意冷静查明原因。部分班主任脾气急躁,一看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是听到其他学生的告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学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应该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耐心地核实情况,冷静地分析原因,然后再来决定怎样处理,是否批评,如何批评学生。 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坚持说理与批评相结合,通过说理让学生意识到“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说理向学生指出“今后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研究也发现,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单纯使用批评的效果要好。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时轻微的批评就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四、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批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来的关系是: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的新行为(接受批评后产生的新变化)。它表明批语是班主任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表现学生从不良行为向新行为转变的中介环节,因此,班主任要达到学生产生新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举例来讲,针对多血质的学生,班主任运用高亢的语调和采取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受到震动,重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这种方式却不宜用在抑郁质的学生身上,那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丧失自信心,更加萎靡不振。 批语学生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情况。比如,对于所犯错误严重而影响范围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就宜在班上进行公开的处理。在进行公开处理时要事先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以免突然宣布处理决定,使学生一时接受不了而作出不可预料的行为。又如,班上的学生如果所作不良行为的事实虽然清楚,但究竟谁是当事人不易辨清,或者说是当事人清楚,但涉及面较大,可以采用委婉、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班主任对错误的态度,引导学生引以为戒,这样效果可能就更好,因为学生就比较容易从班主任模糊语言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避免类似错误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如果说表扬是给幼苗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苗整枝除虫。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期的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讨的问题。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让你的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起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做到态度要诚恳,感情要真挚,必要时,也可以严厉些,但要注意把握批评的角度。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量创设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讲究批评的艺术。在这里,我简单谈谈这几年教学生涯中的几点见解。

一、鼓励——巧妙的批评 有些学生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码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徐特立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位优秀生,他喜欢上科技课,玩四驱车。上语文课,他也拿起四驱车玩个不停,我找他来谈话:“你热爱科技,喜欢改装四驱车,这是好事,老师也赞赏你。要是你在语文方面也能这样用功,那就更好了,相信你是能做到的……老师没有声色俱厉地直接批评使他很感激,也很渐愧。后来这位学生对语文也下了苦功,写了许多有关科技的小论文,获得了学校一等奖。这样貌似鼓励,实是批评的方法较之训斥和责备,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二、提醒——善意的批评 面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应该以诚恳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他们,适时地给予提醒,言语要饱含深情,蕴藏期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感到教师的善意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如:有一位学生,他家庭经济不好,父亲患病,母亲下岗。可是受不良风气影

批评学生的艺术(1)

批评学生的艺术 相信每一位一线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即时表扬,也需要即时批评。确实是这样,“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有位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学生在成长过中表扬应占教育的70%,批评应占教育的30%,如果失衡于这个比例关系,对受教育者都是不公平的。由此可见,批评在学生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在批评学生时做到既保全学生的自尊心,又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又净化他们的灵魂呢?这确实不是靠简单粗暴的方法能够奏效的,我觉得在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理解批评的含义。 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低,可朔性大,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的引导和即时表扬固然重要,但批评决不可少。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说,批评也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挫折教育。教师对学生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要以满腔的爱对待犯错的学生,既做慈母,还要做严父,而且要比慈母爱得长远,比严父严的科学,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学生大喊大叫,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学生,更不能以权压人,强词夺理,讽刺、挖苦、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批评看作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药,科学地使用批评这个手段去教育学生。 二、批评前的准备 1.全面了解犯错的学生: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改正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弄清错误事实,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辞枉下结论。这样的批评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记得我小时候,一次,早晨迟到了,被正在上课的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的赶出了教室,我一气之下背着书包回家打算辍学,要不是校长即时到我家做我和父母的思想工作,我现在很可能是一位大山里的农民。因为老师不明真相、不了解事实就严厉的批评学生,导致了严重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 2.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场合:因为学生的家庭、个人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大相径庭,所以,采取批评的方法也应因人、因事而宜,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犯错的学生要以说服为主,“攻心为上”。要达到

浅谈批评的艺术性运用

浅谈批评的艺术性运用 后进生是指班级中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或二者皆有的学生他们人数不多但在班级中的影响很大。因而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首先要有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其次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用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他们。转化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教育主导作用批评必不可少。进行批评教育时注意抓住批评时机选用适当的批评方式合理使用批评用语就会消除后进生的心理戒心缓解学生事发后的不安心理与冲动不止的情绪为达到真正教育目的做好前提准备。讲究批评的艺术性运用往往事半功倍。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转化工作时批评时机选择的恰当有利于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产生改正错误的决心。所谓批评时机就是什么时候批评。常言道:‘打铁须看火候’。批评也要把握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批评早了条件不成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出现僵局批评迟了就会事过境迁失去意义使错误发展。怎样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呢?(1)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了解学生摸准批评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比如当一名学生在劳动中(或其他方面)受到表扬时给他指出学习上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即使比较严厉他也容易接受;而当一名学生在有关个人荣辱上受到刺激或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心情沮丧缺乏前进信心时对其批评即使不重也不会有好的效果。(2)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注意时间性。从现代的心理学、生理学

来看晚餐前的四时至六时一天的疲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已达到了顶峰于是焦躁不安思考力减弱。由此下午四时至六时是不宜批评人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尽可能避免在被批评者疲倦、不安时批评他。(3)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经验的积累有时甚至是灵感。九五年下半年我教初一三班并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强化教育时有幸选择到一次恰当的批评时机利用这次时机为强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得当时有这么一天我较早地来到班里发现学生张某不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课本、练习册借给其他班的同学结合其他同学的反映我当即决定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教育。如何进行呢?我乘其将他人的课本等东西拿出教室之际来到他的桌前把放在课桌上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拿起然后放到讲桌上等铃声一响学生就座时我宣布上课并让全体学生打开课本此时张某发现自己桌上的课本没有了便着急起来东瞅瞅、西望望我见状叫起张某问道:“张某你在干什么呢?”张某答道:“老师我的课本不见了不知谁给拿走了真是也不经我的允许就拿走太不象话。”我借机诱导他“你知道拿你课本的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哪一条吗?”他沉吟了一会儿道:“违反了‘未经他人允许不得私自动用他人物品’这一条。”此时我认为批评教育的时机已到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同学们对不起老师今天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未经张某同学同意私自把他的课本拿走了。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条文在此特向张某同学道歉对不起。希望

教师批评的艺术心得体会

教师批评的艺术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精心的教师批评的艺术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表扬与批评是对立统一的,有表扬就有批评。 批评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与人不怕表扬正相反,批评不讨人喜欢。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听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班主任批评学生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的确,批评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其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然而,我们说出来的话,说话的方式往往与我们预期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更应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不致于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教师批评学生时,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示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着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批评时,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语言要简洁明了,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批评时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

浅谈批评的艺术

浅谈批评的艺术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和一种教学手段。恰当使用批评的语言,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事物总是辨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语言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梳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本文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批评学生的手段。 一、正确理解批评的涵义。 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习习的春风,总是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真心关怀,学生才会乐意接受。 记得有一次我带领同学们去野外采集,排着队准备穿过一条乡间的公路,这时,小伟的水瓶掉到了路中间。一时性急,竟忘了看路,正想直奔过去,这时有一辆拖拉机急速驶来,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冲过去拉住小伟的衣服,把他拉回了公路边。我心有余悸地对小伟说:“小伟,怎么搞的?太危险了,差点吓死我!来,拉着我的手,我们过一会儿去检。”孩子感激地一笑,乖乖地由我护送到对面。老师的关怀犹如春风深深感染了学生,收到的当然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批评要情感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