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含答案).

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含答案).
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

第五讲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前言】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无非也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基本上只会考和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基本不会涉及。所以如何掌握好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问题就成为了又一重点。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所以在中考中面对这类问题,一定要做到避免失分。

【例1】2010,西城,一模

?9?将直线y=4x沿y轴向下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A ,0?,与双曲线?4?

ky=(x>0)交于点B. x

⑴求直线AB的解析式;

⑵若点B的纵标为m,求k的值(用含有m的式子表示).

【思路分析】这种平移一个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与某一点的题目非常常见,一模中有多套题都是这样考法。题目一般不难,设元以后计算就可以了。本题先设平移后的直线,然后联立即可。比较简单,看看就行.

9【解析】将直线y=4x沿y轴向下平移后经过x轴上点A(,0), 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4x+b.则4?9+b=0. 4

解得b=-9.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4x-9.

图3

(2)设点B的坐标为(xB,m),

∵直线AB经过点B,

∴m=4xB-9.∴xB=m+9

4.

∴B点的坐标为? m+9

?4,m???,

∵点B在双曲线y=k

x(x>0)上,∴m=k

m+9. 4

∴2

k=m+9m

4.

【例2】2010,丰台,一模

如图,一次函数ym

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结合函数的图象回答: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满足什么条件时,y1

【思路分析】第一问直接看图写出A,B点的坐标(-6,-2)(4,3),直接代入反比例函数中求m,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k,b。继而求出解析式。第二问通过图像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本题虽然简单,但是事实上却有很多变化。比如不给图像,直接给出解析式求y1

【解析】

解:(1)由图象知反比例函数y2=

∴3=m的图象经过点B(4,3), xm.∴m=12.- 4

12. x∴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

由图象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点A(-6,-2) , B(4,3),

1??-6k+b=-2,?k=,解得?2 --∴??4k+b=3.??b=1.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1x+1. 2

(2)当0

【例3】2010,密云,一模

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2).的图象交于点A(3,x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

MB∥x轴,交y轴于点B;过点A作直线AC∥y轴交x轴于点C,交直线MB 于点D.当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BM与DM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第一问由于给出了一个定点,所以直接代点即可求出表达式。第二问则是利用图像去分析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考生需要对坐标系有直观的认识。第三问略有难度,一方面需要分析给出四边形OADM的面积是何用意,另一方面也要去看BM,DM和图中图形面积有何关系.视野放开就发现四边形其实就是整个矩形减去两个三角形的剩余部分,直接求出矩形面积即可.部分同学会太在意四边形的面积如何求解而没能拉出来看,从而没有想到思路,失分可惜.

【解析】

解:(1)将(3,2)分别代入y=ax中y=

得2=3a,2=

∴a=k, xk, 32,k=6. 3

6; x∴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 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a. 3

(2)观察图象得,在第一象限内,当0

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BM=DM.

理由:∵n=6, m

1 ∴?m?n=3,即S△BMO=3. 2

∵AC⊥OC, 1∴S△AOC=?3?2=3. 2

∴SOCDB=3+3+6=12.(很巧妙的利用了和的关系求出矩形面积)

∴BO=12=4. 3

63=. BO2

3=BM 2∴BM=∴DM=3-BM=

【例4】2010,石景山,一模

已知:y=ax与y=b+3n),且m

2元二次方程kx+(2k-7)x+k+3=0的两个不等实根,其中k为非负整数.

(1)求k的值;

(2)求a、b的值;

(3)如果y=c(c≠0)与函数y=ax和y=

线段AB=b+3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x3,求c的值. 2

【思路分析】本题看似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是本质上依然是正反比例函数交点的问题。第一问直接用判别式求出k的范围,加上非负整数这一条件得出k的具体取值。代入方程即可求出m,n,继而求得解析式。注意题中已经给定m

【解析】(1)?=(2k-7)-4k(k+3)>0

k<23构建方程即可。 249 40

1 ∵k为非负整数,∴k=0,

∵kx2+(2k-7)x+k+3=0为一元二次方程

∴k=1

x2=4 (2)把k=1代入方程得x2-5x+4=0, 解得x1=1,

∵m

n=4 ∴m=1,

n=4代入y=ax与y=把m=1,

b=1 可得a=4,b+3 x

(3)把y=c代入y=4x与y=4 x

34c3?c??4?c?,B ,c?,由AB=,可得-= 可得A ,c422?4??c?

c2=-8,经检验c1=2,c2=-8为方程的根。解得c1=2,

c2=-8 ∴c1=2,

【例5】2010,海淀,一模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

A(1,n). +

m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1)求m与n的值;

(2)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B,连接OA,求∠BAO的度数.

【思路分析】如果一道题单纯考正反比例函数是不会太难的,所以在中考中经常会综合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点。比如本题求角度就牵扯到了勾股定理和特定角的三角函数方面,需要考生思维转换要迅速。第一问比较简单,不说了。第二问先求出A,B具体点以后本题就 6

变化成了一道三角形内线段角的计算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发现OB=OA,从而

∠BAO=∠ABO,然后求出∠BAO即可。

解:(1)∵点A(1,n

)在双曲线y=上,

∴n

∵A

在直线y=+m上,

m=.

(2)过点A作AM⊥x轴于点M.

∵直线y

=xx轴交于点

B,

∴ +=0.

解得 x=-2.

∴点B的坐标为(-2,0)

.

∴ OB=2.

∵点A

的坐标为,

∴AMOM=1.

在Rt

△AOM中,∠AMO=90?,

∴tan∠AOM=AM

OM=.

∴∠AOM=60?.-

由勾股定理,得 OA=2.

∴OA=OB.

∴∠OBA=∠BAO. 1∴∠BAO=∠AOM=30?.- 2

【总结】中考中有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问题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无非也就一下这么几个考点:1、给交点求解析式;2,y的比较,3,夹杂进其他几何问题。除了注意计算方面的问题以外,还需要考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掌握熟练。例如y的比较这种问题,纯用代数方式通常需要去解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但是如果用图像去做就会比较简单了。总体来说这类问题不难,做好细节就可以取得全分。

第二部分发散思考

【思考1】2009,北京

如图,A、B两点在函数y=m(x>0)的图象上. x

(1)求m的值及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

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

【思路分析】由于已经给出了点,第一问没有难度。第二问在于要分析有哪些格点在双曲线的边界上,哪些格点在其中。保险起见直接用1-6的整数挨个去试,由于数量较少,所以可以很明显看出。

【思考2】2009,宣武,一模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两点,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D、C两点.

(1)求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

m的图象交A(-3,1)、B(2,n)于xAD的值. CD

【思路分析】第一问一样是用代点以及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去求解析式。

第二问看到比例

关系,考生需要第一时间想到是否可以用相似三角形去分析。但是图中并未直接给出可能的三角形,所以需要从A引一条垂线来构成一对相似三角形,从而求解。

【思考3】2009,崇文,一模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3)x+k-3 = 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k<0).(I)用含k的式子表示方程的两实数根;

(II)设方程的两实数根分别是x1,x2(其中x1>x2),若一次函数y=(3k-

1)x+b与反比例函数y =b的图像都经过点(x1,kx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x

【思路分析】本题是一道多种函数交叉的典型例题,一方面要解方程,另一方面还要求函数解析式。第一问求根,直接求根公式去做。第二问通过代点可以建立一个比较繁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认真计算就可以。

【思考4】2009,东城,一模如图,反比例函数y=8的图象过矩形OABC的顶点B,OA、0C分别在x轴、y轴的x

正半轴上,OA:0C=2:1.

(1)设矩形OABC的对角线交于点E,求出E点的坐标;

(2)若直线y=2x+m平分矩形OABC面积,求m的值

【思路分析】本题看似麻烦,夹杂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以及图形问题。但是实际上画出图,通过比例可以很轻易发现B点的横纵坐标关系,巧妙设点就可以轻松求解。第二问更不是难题,平分面积意味着一定过B点,代入即可。

第三部分思考题解析

【思考1解析】

(1)由图象可知,函数y=

可得m=6.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m,6),(x>0)的图象经过点A(1x,6),

B(6,1)两点在函数y=kx+b的图象上,∵A(1

∴??k+b=6,?k=1,解得?6k+b=1.b=7.??∴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7.(2)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是 3 .

【思考2解析】

m,得:m=-3. x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3把x=2,y=n代入y=-得n=-.

x2

3y=1y=- 把x=-3,;x=2,分别代入2(1)把x=-3,y=1代入y=

?-3k+b=1?y=kx+b得?3,(第16题答图) 2k+b=-??21?k=-?11?2∴y=-x-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2?b=-1

??2

(2)过点A作AE⊥x轴于点E.

A点的纵坐标为1,∴AE=1.

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11?-?, x-得C点的坐标为 0,2?22?10

∴OC=1

2.

在Rt△OCD和Rt△EAD中,∠COD=∠AED=Rt∠,∠CDO=∠ADE,∴Rt△OCD∽Rt△EAD.

∴AD

CD=AE

CO=2.

【思考3解析】

解:(I) kx2+(2k-3)x+k-3 = 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2k-3)2-4k(k-3)=9

由求根公式,得

x=(3-2k)±3

2k.∴x=-1或x=3

k-1

(II) k<0,∴3

k-1<-1.

而x3

1>x2,∴x1=-1,x2=k-1.??

由题意,有?k(3

?k-1)=1-3k+b,

???k(3

k-1)=b

-1.

解之,得??k=-5

?b=-8.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6x-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

x.

【思考4解析】

(1)由题意,设B(2a,a)(a≠0),则

a=8

2a ∴a=±2.

∵B在第一象限,

∴a=2.B(4,2)

(第22题)

∴矩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E为(2,1)

(2)∵直线y=2x+m平分矩形OABC必过点(2,1) ∴1=2x2+m m=-3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基础卷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基础 卷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12章 一次函数测试题 一、相信你一定能填对!(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 . D .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1 2x+1的图象上( ) A .(2,1) B .(-2,1) C .(2,0) D .(-2,0) 3.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3x C .y=2x 2 D .y=-2x+1 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一、二、三 B .二、三、四 C .一、二、四 D .一、三、四 5.若函数y=(2m+1)x 2+(1-2m )x (m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A .m>1 2 B .m=1 2 C .m<12 D .m=-1 2 6.若一次函数y=(3-k )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3 B .0

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2 B.y=-x-6 C.y=-x+10 D.y=-x-1 8.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 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1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1)和(0,3),?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y=-2x+3 B.y=-3x+2 C.y=3x-2 D.y=1 2 x-3 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对吗(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自变量为x的函数y=mx+2-m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 12.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1,-1),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2018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题型

2018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题型 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出题形式 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所以在中考中面对这类问题,一定要做到避免失分。 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在中考中,有一类题目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冥想很久也没有想法,这就是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方程可以说是初中数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也是中考中必考内容。 实际考试中,这类题目几乎要么得全分,要么一分不得,但是也就那么几种题型,所以考生只需多练多掌握各个题类,总结出一些定式,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7、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 整体说来,代几综合题大概有两个侧重,第一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的考察了考生的计算功夫。

反比例函数优秀题集

反比例函数优秀题集 1.(200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适应性测试) 如图,点A 是函数y= x 1的图象上的点,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B (2- ,2- )、C ( 2 ,2),试利用性质:“函数y=x 1的图 象上任意一点A 都满足|AB-AC|=22”求解下面问题:作∠BAC 的内角平分线AE ,过B 作AE 的垂线交AE 于F ,已知当点A 在 函数y=x 1的图象上运动时,点F 总在一个圆上运动,则这圆的半径为( ) A .1 B .22 C .2 D .2 23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本题给出了角平分线,给出了两条线段的定值差,因此可通过构建等腰三角形作出这个等值差进行求解. 解答:解:如图:过C 作CD ⊥AF ,垂足为M ,交AB 于D , ∵AF 平分∠BAC ,且AM 是DC 边上的高, ∴△DAC 是等腰三角形, ∴AD=AC , ∴BD=AB-AC=22 , 即BD 长为定值, 过M 作MN ∥BD 于N , 则四边形MNBD 是个平行四边形, ∴MN=BD , 在△MNF 中,无论F 怎么变化,有两个条件不变: ①MN 的长为定值,②∠MFN=90°, 因此如果作△MNF 的外接圆,那么F 点总在以MN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因此F 点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个圆. ∴圆的直径为MN ,且MN=BD ,BD=AB-AC=22 , ∴圆的半径为2.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反比例函数为背景,结合了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三角形外接圆的知识等.综合性强.在本题中能够找出AB 、AC 的等值差以及让F 与这个等值差相关联是解题的关键. 2. (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如图,已知四边形OABC 是菱形, CD ⊥x 轴,垂足为D ,函数y=x 4的图象经过点C ,且与AB 交于点E .若OD=2,则△OCE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22 D .42

一次函数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含答案.docx

精品文档 一次函数测试题 一、填空(10× 3′=30′) 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 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是。 2、若函数y= - 2x m+2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3、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 - 1,2),则 k=。 4、已知 y 与 x 成正比例,且当 x=1 时, y=2,则当 x=3 时, y=____。 5、点 P(a,b)在第二象限,则直线y=ax+b 不经过第象限。 6、已知一次函数 y=kx-k+4 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坐标是 (0 , -2) ,那么这个一次函 数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 7、已知点 A(-1 , a), B(2 ,b) 在函数 y=-3x+4 的象上 , 则 a 与 b 的大小关系是 ____。 8、地面气温是 20℃,如果每升高 1000m,气温下降 6℃,则气温(t℃)与高度 h(m) 的函数关系式是 __________。 9 、一次函数y=kx+b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表达式 为:。 10 、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 ( 1)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 2)图象经过点( 1,-3 )。 二、选择题 (10×3′=30′) 11、下列函数( 1)y=πx (2)y=2x-1(3)y=1(4) y=2-1-3x中,是一次 x y 函数的有() ( A) 4 个( B) 3 个(C)2 个( D) 1 个 1 12、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 y 2 x 3 的图像上() O2x ( A)(-5 ,13)(B)( 0.5 ,2)( C)(3,0)(D)(1,1) 13、直线 y=kx+b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则 ()(第

中考数学压轴题九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中考数学压轴题九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中考数学压轴题九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分三部分,由易到难。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就属于第一部分,考察学科基础知识,一般难度不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算不出错就没什么大问题。 图形位置关系 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其中最重要是圆与三角形的问题。 动态几何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较高要求。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压轴题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单类题目解法教简单,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几类函数综合到一道题进行考察,考生需要对各类函数的基础知识掌握,并练习一些题目就可以应对。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方程可以说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考必考内容。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冥想很久也没有想法。但此题型较为固定,考生只需多练多掌握各个题类,总结出一些定式,就可以了。 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 主要侧重两方面:第一,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第二,侧重代数方面,更多的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有“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问题 中考加大了对考生归纳,总结,猜想这方面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数列的系统知识要到高中才会正式考察,所以大多放在填空压轴题来出。对于这类归纳总结问题来说,思考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阅读理解问题 阅读理解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对于这种题来说,如果考生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而直接去做题的话,往往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有思路,得不偿失。所以如何读懂题以及如何利用题就成为了关键。 解题策略 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其特点是通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 1.如图,四边形OP1A1B1、A1P2A2B2、A2P3A3B3、…、A n﹣1P n A n B n都是正方形,对角线OA1、A1A2、A2A3、…、A n﹣1A n都在y轴上(n≥1的整数),点P1(x1,y1),点P2(x2, y2),…,P n(x n, y n)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并已知B1(﹣1,1). (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 (2)求点P2和点P3的坐标; (3)由(1)、(2)的结果或规律试猜想并直接写出:△P n B n O的面积为 ________ ,点P n的坐标为________ (用含n的式子表示). 【答案】(1)解:在正方形OP1A1B1中,OA1是对角线, 则B1与P1关于y轴对称, ∵B1(﹣1,1), ∴P1(1,1). 则k=1×1=1,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解: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

又点P1的坐标为(1,1), ∴OA1=2, 设点P2的坐标为(a,a+2), 代入y=得a=-1, 故点P2的坐标为(-1,+1), 则A1E=A2E=2-2,OA2=OA1+A1A2=2, 设点P3的坐标为(b,b+2), 代入y=(>0)可得b=-, 故点P3的坐标为(-,+) (3)1;(-,+) 【解析】【解答】解:(3)∵=2=2×=1,=2=2×=1,… ∴△P n B n O的面积为1, 由P1(1,1)、P2(﹣1, +1)、P3(﹣,+ )知点P n的坐标为(﹣,+ ), 故答案为:1、(﹣, +). 【分析】(1)由四边形OP1A1B1为正方形且OA1是对角线知B1与P1关于y轴对称,得出点P1(1,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由点P1坐标及正方形的性质知OA1=2,设P2的坐标为(a,a+2),代入解析式求得a的值即可,同理可得点P3的坐标; (3)先分别求得S△P1B1O、S△P2B2O的值,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依据规律进行计算即可. 2.阅读理解: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用配方法可求最大(小)值。对于任意正实数a、b,可作如下变形a+b= = - + =

抽象函数解题方法与技巧

抽象函数解题方法与技巧 函数的周期性: 1、定义在x ∈R 上的函数y=f(x),满足f(x+a)=f(x-a)(或f(x-2a)=f(x))(a >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 的周期函数; 2、若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 和x=b 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a-b|的周期函数; 3、若y=f(x) 的图像关于点(a,0)和(b,0)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a-b|的周期函数; 4、若y=f(x) 的图像有一个对称中心A(a,0)和一条对称轴x=b (a ≠b ),则函数y=f(x)是周期为4|a-b|的周期函数; 5、若函数y=f(x)满足f(a+x)=f(a-x),其中a>0,且如果y=f(x)为奇函数,则其周期为4a ;如果y=f(x)为偶函数,则其周期为2a ; 6、定义在x ∈R 上的函数y=f(x),满足f(x+a)=-f(x)()1()f x a f x ??+= ???或()1()f x a f x ??+=- ???或,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7、若()()()1 1 f x f x a f x -+= +在x ∈R 恒成立,其中a>0,则y=f(x)是周期为4a 的周期函数; 8、若()() ()11 f x f x a f x -+= +在x ∈R 恒成立,其中a>0,则y=f(x)是周期为2a 的周期函数。 (7、8应掌握具体推导方法,如7) 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1、若函数y=f(x)满足f(a+x)=f(b-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2 a b x +=对称; 2、若函数y=f(x)满足f(x)=f(2a-x)或f(x+a)=f(a-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 3、若函数y=f(x)满足f(a+x)+f(b-x)=c ,则y=f(x)的图像关于点,2 2a b c +?? ??? 成中心对称图形; 4、曲线f(x,y)=0关于点(a,b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f(2a-x,2b-y)=0; 5、形如()0,ax b y c ad bc cx d += ≠≠+的图像是双曲线,由常数分离法 d ad ad a x b b a c c c y d d c c x c x c c ??+-+-+ ???==+????++ ? ???? ?知:对称中心是点,d a c c ??- ???; 6、设函数y=f(x)定义在实数集上,则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2b a x -=对称; 7、若函数y=f(x)有反函数,则y=f(a+x)和y=f -1(x+a)的图像关于直线y=x+a 对称。 一、换元法 换元法包括显性换元法和隐性换元法,它是解答抽象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例1. 已知f(1+sinx)=2+sinx+cos 2x , 求f(x) ()()()()()()()1 1 11212112()() 11 f x f x a f x f x a f x f x a f x f x f x --+-+-+====--++++

(人教版)归类整理的的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相信你一定能填对!(每小题3分,共30分) 知识点: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y=2x - B .y=2 x - C .y=24x - D .y=2x +·2x - 知识点:由一次函数的特点来求字母的取值 5.若函数y=(2m+1)x 2+(1-2m )x (m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A .m>12 B .m=12 C .m<12 D .m=-1 2 11.已知自变量为x 的函数y=mx+2-m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 知识点:函数图像的意义 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 1 2 x+1的图象上( ) A .(2,1) B .(-2,1) C .(2,0) D .(-2,0) 15.已知一次函数y=-x+a 与y=x+b 的图象相交于点(m ,8),则a+b=_________. 18.已知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点(a ,1)和点(-2,b ),则a=________,b=______. 17.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 220 x y x y --=??-+=?的解是________. 知识点:判断是否为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 3.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 3 x C .y=2x 2 D .y=-2x+1 知识点:k.、b 定位 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一、二、三 B .二、三、四 C .一、二、四 D .一、三、四 6.若一次函数y=(3-k )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3 B .0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 ,则k 的值是_______,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当x>0时,y 随x 的减小而__________. 2.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当x =1时,y =-6,则当y = 3时,x=________。 3.若反比例函数y=(2m-1)22 m x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3(1 -= ,当m 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 内;当m 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1,),(,), 函数值,,的大小为 ; 6.已知111222(,),(,)P x y P x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k ≠0)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0时,12y y < ,则k________。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k x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 8.已知y 1与x 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 1),y 2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2),若函数y=y 1+y 2的图象经过点(1,2),(2, 1 2 ),则8k 1+5k 2的值为________. 9. 若m <-1,则下列函数:①()0 x x m y = ;② y =-mx+1; ③ y = mx; ④ y =(m + 1)x 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___。 10.当>0,<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 x k y 22--=k 1y 2y 2 1 3y 1y 2y 3y k x x k y =

抽 象 函 数 的 解 题 方 法

解 抽 象 函 数 的 常 用 方 法 抽象函数是指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此类函数试题既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及性质的代数推理和论证能力,又能综合考查学生对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和转化能力,以及对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认识,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高考热点。然而,由于抽象函数本身的抽象性、隐蔽性,大多数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利用线性函数模型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抽象函数是以具体函数为背景构造出来的,解题时最根本点是将抽象函数具体化,这种方法虽不能代替具体证明,但却能找到这些抽象函数的解题途径,特别是填空题、选择题,直接用满足条件的特殊函数求解,得出答案即可。常见的抽象函数模型有: 例1、函数f (x )对任意实数x ,y ,均有f (x +y )=f (x )+f (y ),且f (1)=2, f (x )在区间[-4,2]上的值域为 。 0a a ≠且

解析:由题设可知,函数f (x )是正比例()y kx k =为常数的抽象函数,由f (1)=2可求得 k=2,∴ f (x )的值域为[-8,4]。 例2、已知函数f (x )对任意,x y R ∈,满足条件()()()2f x y f x f y +=+-,且当x >0时, f (x )>2,f (3)=5,求不等式2(22)3f a a --的解。 分析:由题设条件可猜测:f (x )是y =x +2的抽象函数,且f (x )为单调增函数,如果 这一猜想正确,也就可以脱去不等式中的函数符号,从而可求得不等式的解。 解:设1221,0x x x x -则,∵当x >0时,f (x )>2,∴21()2f x x -,则 , 即,∴f (x )为单调增函数。 ∵, 又∵f (3)=5,∴f (1)=3。∴2(22) (1)f a a f --,∴2221a a --, 解得不等式的解为-1 < a < 3。 例3、定义在R上的函数()y f x =,对任意的12,x x 满足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且有 ()()()f x y f x f y +=成立。求: (1)f (0); (2)对任意值x ,判断f (x )值的正负。 分析:由题设可猜测f (x )是指数函数()(01)x f x a a a =≠且的抽象函数, 从而猜想f (0)=1且f (x )>0。 解:(1)令y =0代入()()()f x y f x f y +=,则()()(0)f x f x f =, ∴[]()1(0)0f x f -=。若f (x )=0,则对任意12x x ≠,有12()()0f x f x ==,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次函 数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函数(1)y =πx (2)y =2x -1 (3)y =1x (4)y =2-1-3x (5)y =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哪个点在一次函数43-=x y 上( ). A 、(2,3) B 、(-1,-1) C 、(0,-4) D 、(-4,0) 3、若一次函数y =kx -4的图象经过点(–2,4),则k 等于 ( ) A 、–4 B 、4 C 、–2 D 、2 4、点P 1(x 1,y 1),点P 2(x 2,y 2)是一次函数y =-4x + 3 图象上的两个点,且 x 1<x 2,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 B 、y 1>y 2 >0 C 、y 1<y 2 D 、y 1=y 2 5、2012年“国际攀岩比赛”在重庆举行.小丽从家出发开车前去观看,途中发现忘了带门票,于是打电话让妈妈马上从家里送来,同时小丽也往回开,遇到妈妈后聊了一会儿,接着继续开车前往比赛现场.设小丽从家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 ,小丽与比赛现场的距离为S .下面能反映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6、当k =________时,y =(k +1)x 2k +k 是一次函数;当m =_______时,y =(m -1)x 2 m 是正比例函数。

7、若一次函数y =(m -3)x +(m -1)的图像经过原点,则m = ,此时y 随x 的增 大而 . 8、一个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只需写一个) 9、一次函数y =-3x -1的图像经过点(0, )和( ,-7). 10、一次函数y = -2x +4的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是 ,与y 轴交点坐标是 ,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 11、一次函数y =-2x +3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_________ 12、若三点)1,0(),,2(),0,1(-P 在一条直线上,则P 的值为_________ 13、已知函数4-=+-=mx y m x y 与的图象的交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m ______. 14、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收费5 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加收1.2元,则路程x (x ≥3) 时,车费y (元)与路程x (千米)之间的关系式 为: . 15、我市某出租车公司收费标准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只有19元钱, 那么他乘此出租车最远能到达 公里处 三、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6、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全球通”: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 付0.4元,“神州行”:不缴纳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若设一个月内通话x 分钟,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 1和y 2元。 (1)写出y 1、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费用相同. (3)某人估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应选择哪种合算?

中考复习-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答案)

【例1】将直线4=y x 沿y 轴向下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904?? ??? ,A ,与双曲线 (0)=>k y x x 交于点B . ⑴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⑵若点B 的纵标为m ,求k 的值(用含有m 的式子表示). 【思路分析】这种平移一个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与某一点的题目非常常见,一模中有多套题都是这样考法。题目一般不难,设元以后计算就可以了。本题先设平移后的直线,然后联立即可。比较简单,看看就行. 【解析】将直线x y 4=沿y 轴向下平移后经过x 轴上点A (0,4 9 ),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b x y +=4. 则04 9 4=+?b .解得9-=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94-=x y . 图3 (2)设点B 的坐标为(),B x m ,∵直线AB 经过点B ,∴94-=B x m .∴4 9 += m x B . ∴B 点的坐标为9,4m m +?? ???, ∵点B 在双曲线k y x =()0x >上,∴4 9+=m k m . ∴4 92m m k +=. 【例2】如图,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m y x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 (1)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结合函数的图象回答: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满足什么条件时,12y y <

【思路分析】第一问直接看图写出A ,B 点的坐标(-6,-2)(4,3),直接代入反比例函数中求m ,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k,b 。继而求出解析式。第二问通过图像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本题虽然简单,但是事实上却有很多变化。比如不给图像,直接给出解析式求12y y <的区间,考生是否依然能反映到用图像来看区间。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希望大家要活用这方面的意识去解题。 【解析】 解:(1)由图象知反比例函数2m y x =的图象经过点B (4,3),∴34 m =. ∴m =1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12 y x = . 由图象知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6,-2) , B (4,3), ∴624 3.k b k b -+=-??+=?, 解得121k b ? =???=?,.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112y x =+. (2)当0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测试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填空题 1.一般的,形如____________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______,y 是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写出下列各题中所要求的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类别. (1)商场推出分期付款购电脑活动,每台电脑12000元,首付4000元,以后每月付y 元,x 个月全部付清,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函数. (2)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使用天数y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函数. (3)设三角形的底边、对应高、面积分别为a 、h 、S . 当a =10时,S 与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函数; 当S =18时,a 与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函数. (4)某工人承包运输粮食的总数是w 吨,每天运x 吨,共运了y 天,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函数. 3.下列各函数①x k y =、②x k y 12+=、③x y 53=、④14+=x y 、⑤x y 21-=、 ⑥31-= x y 、⑦24 x y =和⑧y =3x -1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函数11 -=m x 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_ ___. 5.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m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6.已知函数x k y =,当x =1时,y =-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 (A)x y 3= (B)x y 3-= (C)x y 31= (D)x y 31 -= 7.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3时,y =4,那么y =3时,x 的值等于( ). (A)4 (B)-4 (C)3 (D)-3 三、解答题 8.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2时,y =3.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y =-2 3 时,求x 的值. 9.若函数5 2 2)(--=k x k y (k 为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k 的值是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x 是z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z 的______函数. 二、选择题 11.某工厂现有材料100吨,若平均每天用去x 吨,这批原材料能用y 天,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 =100x (B)x y 100 = (C)x y 100 100- = (D)y =100-x 12.下列数表中分别给出了变量y 与变量x 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

抽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窍门

抽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摘要:抽象函数是没有具体的解析式,只给出它的一些特征、性质或一些特殊关系式的函数。因而显得特别抽象。所以解决抽象函数问题需要从函数的本质出发,考虑其定义,性质,加之解决抽象函数问题时常用的技巧——赋值法,换元法等。尽可能使抽象函数变得不再抽象。 关键词:抽象函数;性质;求值;解析式;解题方法;技巧 Problem-solving methods and skills of abstract functions Xue Jie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abstract function is not analytic type specific, given only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its nature or some special relationship. So it is especially abstract. So to solve the abstract function problems need from the view of function essence, considering its definition, nature, and solve the abstract function problems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 assignment method, substitution method etc.. As far as possible to make the abstract function is no longer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function; property; evaluation; analytic metho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1.提出问题的背景 抽象函数问题是函数中的一类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这类问题通过对函数性质结构的

一次函数综合提高测试题

一次函数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3分×10) 1、已知一次函数k kx y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2、若函数132 -+=m x y 是一次函数,则m 的值为: A .1±=m B .1±≠m 的全体实数 C .全体实数 D .不能确定 3、如图,有一个装有进、出水管的容器,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已知容器的容积为600L ,又知单开进水管10min 可以把容器注满,若同时打开进、出水管,20min 可以把满容器的水放完,现已知水池内有水200L ,先打开进水管5min ,再打开出水管,两管同时开放,直 到把容器中的水放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中容器的水量Q (L )随时间t (min )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4、无论m 为何实数,直线m x y 2+=与直线4+-=x y 的交点不可能在: A .第三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一象限 D .第二象限 5、1+=mx y 与12-=x y 的图像交于x 轴上一点,则m 为: A .2 B .2- C . 21 D .2 1-

6、已知两个一次函数a x a y x b y 1 1,42+=-- =的图像重合,则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像所经过的象限为: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二、三、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一、二、四象限 7、两个物体A 、B 所受的压强分别为)(P P A 与B P (P) (A P 、B P 为常数),它们所受压力F(N)与受 力面积S (㎡)的函数关系图像分别是射线A I 、B I ,(公式S F P =),如图所示,则: A .A P >B P B .A P <B P C . A P ≥B P D .A P ≤B P 8 9、若 abc <0,且a c x a b y -= 的图像不过第四象限,则点(,b a + c )所在象限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0、如果一次函数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1<x <3时,函数y 的取值范围是-2<y <6,那么此函数解析式为: A 、x y 2= B 、42+-=x y C 、x y 2=或42+-=x y D 、x y 2-=或42-=x y 二、填空题。(3分×8) 1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2%,存入100元本金后,则本息和y (元)与储存月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正比例函数3 )1(--=m x m y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m=_____________ 13、直线x y 2-=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14、已知函数32-= x y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5、某风景区集体门票的收费标准是:20人以内(含20人),每人25元;超过20人,超

高中数学函数综合题难题讲解

高中数学综合题(难题) ●难点磁场 (★★★★★)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对任意实数x 、y 都有f (x +y )=f (x )+f (y ),当x >0时f (x )<0且f (3)=-4. (1)求证:f (x )为奇函数; (2)在区间[-9,9]上,求f (x )的最值. ●案例探究 [例1]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对任意x 1、x 2∈[0,2 1],都有f (x 1+x 2)=f (x 1)·f (x 2),且f (1)=a >0. (1)求f (21)、f (4 1); (2)证明f (x )是周期函数; (3)记a n =f (n +n 21),求).(ln lim n n a ∞ → [分析]技巧与方法:由f (x 1+x 2)=f (x 1)·f (x 2)变形为)2 ()2()2()22()(x f x f x f x x f x f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解:因为对x 1,x 2∈[0,2 1],都有f (x 1+x 2)=f (x 1)·f (x 2),所以f (x )= )2()22(x f x x f =+≥0, x ∈[0,1] 又因为f (1)=f (21+2 1)=f (21)·f (21)=[f (2 1)]2 f (21)=f (41+41)=f (41)·f (41)=[f (41)]2 又f (1)=a >0 ∴f (21)=a 21 ,f (41)=a 41

(2)证明:依题意设y =f (x )关于直线x =1对称,故f (x )=f (1+1-x ),即f (x )=f (2-x ),x ∈R . 又由f (x )是偶函数知f (-x )=f (x ),x ∈R ∴f (-x )=f (2-x ),x ∈R . 将上式中-x 以x 代换得f (x )=f (x +2),这表明f (x )是R 上的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 周期. (3)解:由(1)知f (x )≥0,x ∈[0,1] ∵f (21)=f (n ·n 21)=f (n 21+(n -1) n 21)=f (n 21)·f ((n -1)·n 21) =…… =f (n 21)·f (n 21)·……·f (n 21) =[f (n 21)]n =a 21 ∴f (n 21)=a n 21. 又∵f (x )的一个周期是2 ∴f (2n +n 21)=f (n 21),因此a n =a n 21 ∴.0)ln 21(lim )(ln lim ==∞→∞→a n a n n n ●歼灭难点训练 一、选择题 1.(★★★★)函数y =x +a 与y =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