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研究进展Ⅰ.膜的模型、电极的模型和经验模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

PEMFC的水、热管理问题 水、热管理是PEMFC 发电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 水管理 电堆运行时,质子交换膜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反应生成的水需要排除。不同形态的水的迁移、传输、生成、凝结对电堆的稳定运行都有很大影响,这就产生了PEMFC发电系统的水、热管理问题。通常情况下,电堆均需使用复杂的纯水增湿辅助系统用于增湿质子交换膜,以免电极“干死”(质子交换膜传导质子能力下降,甚至损坏);同时又必须及时将生成的水排出,以防电极“淹死”。由于PE MFC的运行温度一般在80℃左右,此时PEMFC 的运行效能最好,因此反应气体进入电堆前需要预加热,这一过程通常与气体的加湿过程同时进行;电堆发电时产生的热量将使电堆温度升高,必须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以保持PEMFC电堆工作温度稳定。这些通常用热交换器与纯水增湿装置进行调节,并用计算机进行协调控制。 热管理 冷却水箱或余热处理系统是吸收或处理PEMFC发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保障电站环境不超温。将PEMFC发电站的余热进行再利用,如用于工程除湿、空调、采暖或洗消等,实现电热联产联供,可大大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具有极好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为了确保PEMFC电堆的正常工作,通常将电堆、H2和O2处理系统、水热管理系统及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机电一体化集成,构成PEMFC发电机。根据不同负载和环境条件,配置H2和O2存储系统、余热处理系统和电力变换系统,并进行机电一体化集成就可构成PEMFC发电站。 PEMFC的存储装置 通常,PEMFC发电站由PEMFC发电机和氢气生产与储存装置、空气供应保障系统、氢气安全监控与排放装置、冷却水罐和余热处理系统、电气系统及电站自动控制系统构成。 氢气存储装置为发电机提供氢气,其储量按负荷所需发电量确定。氢气存储方式有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相应的储氢材料也有多种,主要按电站所处环境条件及技术经济指标来决定。氢气存储是建设PEMFC发电站的关键问题之一,储氢方式、储氢材料选择关系整个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空气供应保障系统对地面开放空间的PEMFC应用(如PEMFC电动车)不成问题,但对地下工程或封闭空间的应用来说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设置进气通道必须进行严格的论证。氢气安全监控与排放装置是氢能发电站的一个特有问题,由于氢气是最轻的易燃易爆气体,氢气储存装置、输送管道、阀门管件、PEMFC电堆以及电堆运行的定时排空都可能引起氢气泄漏,为防止电站空间集聚氢气的浓度超过爆炸极限,必须实时检测、报警并进行排放消除处理。氢气安全监控与排放消除装置由氢气敏感传感器、监控报警器及排放风机、管道和消氢器等组成,传感器

浅析燃料电池研究进展及应用

浅析燃料电池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能将外界提供的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本文介绍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分类,并详细阐述了原电池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关键词: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应用 随着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采用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是势在必行。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等温的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必经过热机过程,因而能量转化效率高,且无噪音,无污染,正在成为理想的能源利用方式。 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是按电化学原理,即原电池工作原理,等温的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而实际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燃料电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燃料气和氧化气分别由燃料电池的阳极(负极)和阴极(正极)通入。燃料气在阳极(负极)上放出电子,电子经外电路传导到阴极(正极)并与氧化气结合生成离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质迁移到阳极上,与燃料气反应,构成回路,产生电流。同时,由于本身的电化学反应以及电池的内阻,燃料电池还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电池的阴、阳两极除传导电子外,也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当燃料为碳氢化合物时,阳极要求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阴、阳两极通常为多孔结构,以便于反应气体的通入和产物排出。电解质起传递离子和分离燃料气与氧化气的作用。为阻挡两种气体混合导致电池内短路,电解质通常为致密结构。 图1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2燃料电池的分类 目前各国开发的燃料电池种类多,应用范围广泛,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燃料电池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按电解质种类分类中的两种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3燃料电池的优点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来讲,只要连续供给燃料,燃料电池便能连续发电,被誉为“绿色”发电站。燃料电池的优点: (1)发电效率高。理论上, 它的发电效率可达到85% ~90% ,但由于工作时各种极化的限制,目前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40% ~60%。(2)环境污染小。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 状和发展趋势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膜材料科学与技术 课程作业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任课教师:陈鹏鹏老师 姓名:鲜开诚 学号:C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鲜开诚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被广泛应用。离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元件,同时起到分隔燃料和氧化剂,传导质子的双重作用。本文简介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现有的几种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及最新研究状况;展望了质子交换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聚合物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s Xian Kai-che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is being widely used as a new generation of energy exchange membrane,as a core component of PEMFC,is of the ability of separating fuels and oxidizing agent as well as conducting this pape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its operating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kinds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as well as their recent study are reviewed; outlook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are provided. Key word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olymer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膜材料科学与技术 令狐采学 课程作业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任课教师:陈鹏鹏老师 姓名:鲜开诚 学号:C61114012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鲜开诚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 230601)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被广泛应用。离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元件,同时起到分隔燃料和氧化剂,传导质子的双重作用。本文简介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现有的几种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及最新研究状况;展望了质子交换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聚合物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s Xian Kai-che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is being widely used as a new gener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Ion exchange membrane,as a core component of PEMFC,is of the ability of separating fuels and oxidizing agent as well as conducting protons.In this pape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its operating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kinds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as well as their recent study are reviewed; outlook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are provided. Key word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olymer 1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其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方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高效电装置,其能量转换率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能源。 燃料电池的种类很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其中的一种,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在室温附近工作,而且电池启动快,能量转换率高,它不仅可以替代普通的二次电池,而且可以作为汽车的动力源,从而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所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13应用物理 组员:方毅、罗烈升 学号:0120;0121 指导老师:孙良良(博士) 时间: 2016年5月28日

目录PEMFC的结构 (3) PEMCD的工作原理 (3) 质子交换膜 (4) PEMC的优点 (4) PEMFC的应用前景 (5) PEMFC的发展概况 (6)

PEMFC的结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英文简称PEMFC)是一种燃料电池,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 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极都含有 加速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 电解质。工作时相当于一直流电源,其阳极即电 源负极,阴极为电源正极。如图1 PEMFC的工作原理 图1 燃料电池本质是水电解的“逆”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如图2。其阳极为氢电极,阴极为氧电极。通常,阳极和阴极上都含有一定量的催化剂,用来加速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两极之间是电解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氢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阳极。 2)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1个氢分子解离为2个氢 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阳极反应为: 2H 2 -4e-=4H+ Eθ= 0. 000 V。 3)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管道或导气 板到达阴极,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分子和氢离子与通过 外电路到达阴极的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 O 2+4H++4e-=2H 2 O Eθ= 1. 234 V 总的化学反应为:图2 1/2 O 2+ H 2 =H 2 O Eθ cell = 1. 234 V 电子在外电路形成直流电。因此,只要源源不断地向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供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应用电化学 论文作业 题目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制药134班 姓名郭莹莹

摘要 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它是一种能够持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发展燃料电池对于改善环境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燃料电池的优点,详细阐述了燃料电池现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燃料电池转换装置应用发展

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燃料电池( Fuel Cell,FC) 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按电解质分类,燃料电池一般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磷酸燃料电池(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 、碱性燃料电池( Alkaline Fuel Cell,A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 及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olten CarbonateFuel Cell,MCFC) 等。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主要部件包括: 膜电极组件(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 、双极板及密封元件等。膜电极组件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件,由阴阳极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和电解质隔膜组成。电解质隔膜两侧分别发生氢氧化反应与氧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反应产物为水。额定工作条件下,一节单电池工作电压仅为0.7 V 左右。为了满足一定应用背景的功率需求,燃料电池通常由数百个单电池串联形成燃料电池堆或模块。因此,与其它化学电源一样,燃料电池的均一性非常重要。燃料电池发电原理与原电池类似( 见图1) ,但与原电池和二次电池比较,需要具备一相对复杂的系统,通常包括燃料供应、氧化剂供应、水热管理及电控等子系统,其工作方式与内燃机类似。理论上只要外部不断供给燃料与氧化剂,燃料电池就可以续发电。 图1 PEMFC 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从发明至今已经经历了100 多年的历程。于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

第4卷 第3期1998年8月 电化学 EL ECT ROCHEM IST RY V ol.4 No.3 Aug.199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 葛善海** 衣宝廉* 徐洪峰 韩 明 邵志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116023) 摘要 通过测定电压~电流密度曲线等方法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极参数,构造了 E cell=0.7V,I=0.55A/cm2并能够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改进电池的电极结构,研究了各种操作 条件如温度、压力、增湿情况、尾气流量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CMFC)是继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而发展起来的第五代燃料电池.PEM FC的电极为多孔气体扩散电极,以纯铂或碳载铂作电催化剂,电解质为全氟磺酸型固体聚合物,氢气为燃料,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由于PEMFC可以低温起动,无电解质腐蚀问题,对环境没有污染以及具有高的能量效率和高的功率密度[1],PEM FC最有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2],从本世纪八十年代起,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竞相开展PEM FC的研究工作[3~8].本文简介了我们的PEMFC研究结果. 1 实 验 1.1 电池的组装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膜、电极三合一组件的两侧各放一张或数张经憎水化处理的拉伸钛网或镍网,网的作用是搜集电流.垫片为聚四氟乙烯垫片或橡胶垫片,两块极板为不锈钢板. 1.2 工艺流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氢气和氧气经减压后进入各自的增湿器增湿后进入电池,电化学反应产物水随着尾气排出电池,尾气经冷却气水分离后排空,水经搜集后排放,电池和两个增湿器的温度分别由温度自动控制器控制,外电路系统接可变电阻器以控制电流输出.作电池的循环伏安实验时,外电路系统可与微机连接,微机将自动记录电池的循环伏安曲线,微机同样可以记录在稳定电流下,电池电压变化情况.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文1997 07 21收到,1997 09 30收到修改稿 * 通讯联系人; **现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1引言 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动汽车的一种。 燃料电池发出的电,经逆变器、控制器等装置,给电动 机供电,再经传动系统、驱动桥等带动车轮转动 ,就可使车辆在路上行驶,燃料电池的能量转 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 2-3倍。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 ,因此燃料电池车 辆是无污染汽车。随着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和环保的要求 ,汽车动力系统将从现在以汽油等化 石燃料为主慢慢过渡到混合动力 ,最终将完全由清洁的燃料电池车替代。 近几年来,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世界著名汽车制 造厂,如丰田、本田、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日产和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开发了几代燃料电 池汽车,并宣布了各种将燃料电池汽车投向市场的战略目标。 目前,燃料电池轿车的样车正在 进行试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运输大客车在北美的几个城市中正在进行示范项目。其中本 田的FCX Clarity 最高时速达到了 160 km/h[8];丰田燃料电池汽车 FCHV-adv 已经累计运行 了 360,000 km 的路试,能够在零下37度启动,一次加氢能够从大阪行驶到东京 (560公 里)。 在我国科技部的支持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7年,我国第四代燃料电池 轿车研制成功,该车最高时速达150 km/h,最大续驶里程319 km 。2008年,20燃料电池示范 汽车又 在北京奥运进行了示范运行。 2010年,包括上汽、奇瑞等国内汽车企业共有 196辆燃 料电池汽车在上海世博园区进行示范运行。 燃油绘济性 排放环保 l ;uel economic exhaust eih ironmen(al protec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hori peicxl Mid peitxl Long pei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zha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交通092 沈明存 200902120526 摘要: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PEMFC作为新一代发电技术,以其特有的高效率和环保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随着PEMFC的技术不断提高和成本逐步降低,燃料电池在市场上将逐步获得应用。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分散电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英文简称PEMFC)是一种燃料电池,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极都含有加速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工作时相当于一直流电源,其阳极即电源负极,阴极为电源正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本质是水电解的“逆”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如图2。其阳极为氢电极,阴极为氧电极。通常,阳极和阴极上都含有一定量的催化剂,用来加速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两极之间是电解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氢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阳极。 2)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1个氢分子解离为2个氢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阳极反应为: H2→2H++2e。 3)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管道或 导气板到达阴极,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分子和氢离子与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的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1/2 O2+2H++2e→H2O 总的化学反应为:H2+1/2O2=H2O 电子在外电路形成直流电。因此,只要源源不断地向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供给氢气和氧气,就可以向外电路的负载连续地输出电能。 燃料电池的优点 1)高效转化——它不通过热机过程,不受卡诺循 环的限制,通过氢氧化合作用,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其能量转化效率在40~60% ;如果实现热电联 供,燃料的总利用率可高达 80% 以上; 2)启动迅速——低温快速启动,化学反应迅速, 适应负载变化;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膜材料科学与技术 课程作业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任课教师:陈鹏鹏老师 姓名:鲜开诚 学号:C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鲜开诚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被广泛应用。离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元件,同时起到分隔燃料和氧化剂,传导质子的双重作用。本文简介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现有的几种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及最新研究状况;展望了质子交换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聚合物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s Xian Kai-che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is being widely used as a new generation of energy exchange membrane,as a core component of PEMFC,is of the ability of separating fuels and oxidizing agent as well as conducting this pape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its operating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kinds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一) 如图1所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扩散层、集流板(又称双极板)组成。聚合物电解质膜被碳基催化剂所覆盖,催化剂直接与扩散层和电解质两者接触以求达到最大的相互作用面。催化剂构成电极,在其之上直接为扩散层。电解质、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的组合被称为膜片-电极组件。 ①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是一种厚度仅为50~180 um的薄膜片,其微观结构非常复杂。它为质子传递提供通道,同时作为隔膜将阳极的燃料与阴极的氧化剂隔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它与一般化学电源中使用的隔膜有很大不同,它不只是一种隔离阴阳极反应气体的隔膜材料,还是电解质和电极活性物质(电催化剂)的基底,即兼有隔膜和电解质的作用;另外,PEM还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具有可选择的透过性,在质子交换膜的高分子结构中,含有多种离子基团,它只容许氢离子(氢质子)透过,而不容许氢分子及其他离子透过。 (a) PEMFC的基本结构 (b)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的外观 图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于质子交换膜的要求非常高,质子交换膜必须具有良好的质子电导率、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较低的气体渗透率,还要有适度的含水率,对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和水解具有稳定性,并同时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和结构强度,以及膜表面适合与催化剂结合的性能。 质子交换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燃料电池的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对性能造成影响的质子交换膜的物理性质主要有:膜的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膜的抗拉强度、膜的含水率和膜的溶胀度。质子交换膜的电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膜的导电性能(电阻率、面电阻,电导率)和选择通过性能(透过性参数P)上。 a.膜的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膜的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越低,膜的电阻越小,电池的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应用电化学 论文作业题目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制药134班 姓名郭莹莹

摘要 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它是一种能够持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发展燃料电池对于改善环境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燃料电池的优点,详细阐述了燃料电池现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燃料电池转换装置应用发展 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燃料电池( Fuel Cell,FC) 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按电解质分类,燃料电池一般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磷酸燃料电池(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 、碱性燃料电池( Alkaline Fuel Cell,A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 及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olten CarbonateFuel Cell,MCFC) 等。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主要部件包括: 膜电极组件(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 、双极板及密封元件等。膜电极组件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件,由阴阳极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和电解质隔膜组成。电解质隔膜两侧分别发生氢氧化反应与氧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反应产物为水。额定工作条件下,一节单电池工作电压仅为0.7 V 左右。为了满足一定应用背景的功率需求,燃料电池通常由数百个单电池串联形成燃料电池堆或模块。因此,与其它化学电源一样,燃料电池的均一性非常重要。燃料电池发电原理与原电池类似( 见图1) ,但与原电池和二次 电池比较,需要具备一相对复杂的系统,通常包括燃料供应、氧化剂供应、水热管理及电控等子系统,其工作方式与内燃机类似。理论上只要外部不断供给燃料与氧化剂,燃料电池就可以续发电。 图1 PEMFC 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从发明至今已经经历了 100 多年的历程。于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点问题。近20 年以来,燃料电池这种高效、洁净的能量 转化装置得到了各国政府、开发商及研究机构的普遍重视。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便携式电源、分散电站、航空及水下潜器等民用与军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电站及便携式电源等均处于示范阶段,在商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15-05-30 来源: 中国电池网查看次数: 1093 作者:[db:作者] 核心提示:1雨口。燃料电池尔,是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屯极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的最大特点适山厂反应过程不涉及到燃料,因此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能量转换率高达6080, 1雨口。 燃料电池尔,是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屯极反应直接转换成电 能的装置。它的最大特点适山厂反应过程不涉及到燃料,因此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能量转换率高达6080,实际使用效率则是普通内燃机的2倍。另外它还具有燃料多样化环境污染小噪音低可靠性及维修性好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作为继碱性燃料电池人阢磷酸燃料电池人阢熔融碳酸益燃料屯池况和叫体氧化物燃,电池60阢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代燃料电池,由于采用了固态电解质高分子膜作为电解质,因此具有能量转换率高低温启动无电解质泄露等特点,也因此被公认为最有希望成为航天军事电动汽车和区域性电站的首选电源。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公司为,研制的空间电源,采用的是况的,0,作为双子星座宇宙飞船的辅助电源,尽管,兀的性能现良好,但是由于当时该项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如功率密度较低5,聚苯乙烯磺酸膜的稳定性较差,寿命仅为500左右;泊催化剂月叫太尊因此在以后的人也计划等空间应用中必人选用了当时技术比较成熟1962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新型性能优良收稿日期20009收稿。 公司将其用于,而0使电池寿命大幅度延长。 但是由于怕催化剂用量太尚和膜的价格昂贵以及电池必须采用纯氧气作为氧化剂,使得厕冗的开发长时间是以军用为目的,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 以后,以军事应用为目发展。以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开展,碰阢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使得厕兀技术日趋成熟。 20世纪90年代初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的认识 加深,0灰技术的开发逐渐由军用转向民用,被认为是第代发电技术和汽车内燃机的最有希望的替代者。 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爻键技术,肫渌,类燃料电池结构类以,由1极,极和 质子交换脱以及双极板构成。其中双极板起到传递气体和反应物的功能;阳极和阴极1载有电催化剂,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在此完成气体,和分隔燃料和氧化剂的功能。它们的结构和性能对,刚扣整体的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围绕着这些部件开展的研宄设计工作也构成3.1高效新型电催化剂的研究电极催化剂是使燃料和氧化剂完成氧化和还原反应不可缺 少的条件,目前,饕,捎,铀作为电催化剂,它对于两个电极反应都具有催化活性,而且可以长期使用,但是,由于钿的价格昂贵,资源匮乏,使,的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对于阴极催化剂研宄重点方面是改进电极结构,提高催化剂利用率另方面是寻找高效价廉的可替代贵金属的催化剂;对于阳极催化剂除了具有阴极催化剂的性能以外,还应具有抗中毒的能力。 目前中广泛采,作催化剂,屯极是根据1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发出究,使聪电极的钔我故进步降低到13,2,1995年印度电化学能源研究中心采用喷涂浸渍法将钔 载愿降至,坪⑴,性能,与,以,2我怕1的电极相当,最近,加大巴拉德公4宣布采用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与发展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与发展 林圣享学号:4059320161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16级研究生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昌330031) 摘要: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新一代发电技术,以其特有的高效率和环保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随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其在市场上将逐步获得应用。该文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比了各种燃料电池基本属性,阐述了燃料电池当前发展的状态, 探究了其较高的利用效率又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对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的广阔前景,其作为能源利用的一次变革,必将在宇航、交通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利用效率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Abstract:A fuel cell is a device that converts chemical energy directl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chemical reaction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as a new genera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with its unique high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the world, great development and use value. With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gradually reduce the cost of its market will gradually gain appl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compares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various fuel cells, expound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explores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does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The current energy shortage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tuation, to further clarify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development prospects, as a change in energy use, will be in the aerospace, transportation and defense and other fields play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proton exchange membrane;fuel cell;utilization efficiency 引言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发电装置,能将燃料的化学能通 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在工作原理和方式上,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存在差别: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电催化和集流的转换元件,也是电化学反应的场 所。燃料电池是开放体系,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之外,只要不断地供给燃料和氧化剂就能连 续发电,因而容量很大。同时,燃料电池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由燃料和氧化剂供应系统、水热管理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而普通电池是简单的封闭体系,放电容 量有限,活性物质一旦消耗光,电池寿命即告终止,或者必须充电后才能再次使用[1]。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2]。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 发电厂",被誉为是一种继水力、火力、核电之后的第四代发电技术,也正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崛起,以急起直追的势头快步进入能以工业规模发电的行列。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温快速启动、低热辐射和低排放、运行噪声低和适应不同功率要求,具有非常好

非铂、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非铂、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低温燃料电池是直接以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是一种绿色的能源技术,对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时代周刊》将燃料电池列为 21 世纪的高科技之首;在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中,燃料电池技术也被列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催化剂是燃料电池中关键材料之一,催化剂的成本占到燃料电池成本的1/3。铂被证明是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的最佳催化剂活性组分,但使用铂做为燃料电池催化剂也存在如下严重问题:(1)铂资源匮乏;(2)价格昂贵;(3)抗毒能力差。目前通过合金来改善催化剂的研究有碳负载的铂钌合金催化剂PtRu/C,以及添加有其他促进成分的 Pt/C 和 PtRu/C 催化剂等。为了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主要采用集中两个方面研究来降低铂载量:(1)开发非铂电催化剂;(2)开发研制低铂电催化剂。本文就此对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非铂催化剂 非铂催化剂在酸性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中的研究非铂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采用钯基或钌基掺杂其他金属制备催化剂,近年来,研究人员用了多种方法制备了各种活性组分高度分散的钯基催化剂,在催化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反应(ORR)中显示了可与铂基催化剂相媲美的效果。同时,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AFC)的阳极催化剂,也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以下从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几个因素对近年来的相关工作进行讨论。

催化剂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性能。Colmenares 等合成用 Se修饰的 Ru/C 催化剂 (RuSey/C) 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阴极催化,结果表明在~ V 电压下,Se 的加入促进了氧还原并减少了生成 H2O2的趋势;少量甲醇的存在对于 RuSey/C 催化氧还原影响较小,说明这类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甲醇性能。Jose' 等合成了两种非铂催化剂 Pd-Co-Au/C 和Pd-Ti/C,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氧还原中的活性与现在常用的 Pt 催化剂活性相当。Shao 等制备了 Pd-Fe/C 系列催化剂用于氧还原反应,结果表明 Pd3Fe/C 氧还原活性比商业催化剂Pt/C (ETEK)好。Wang 等采用有机溶胶法合成了PdFeIr/C 催化剂,研究表明 Fe 和 Ir 的添加,大大增加了催化剂的分散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该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氧还原能力和较好的耐甲醇性能。Mayanna 等合成了不同组成的 Ni-Pd合金膜催化剂,并研究了在硫酸环境中的甲醇电氧化性能,发现与纯 Ni 相比其阳极峰电流明显增大,合金化以后其表面积增加了近 300 倍。 制备方法与合成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显着。Shen 等利用微波交替加热法制备了 Pd/MWCNT 电催化剂,发现在碱性溶液中显示了良好的甲醇催化氧化性能,与 Pt/C 相比,氧化电位负移了 100 mV 左右。同时他们还研究了多种氧化物对Pd/C 催化氧化多种醇类(甲醇、乙醇、乙二醇等)的促进作用,发现在碱性溶液中 Pd-NiO/C 对乙醇的氧化与 Pt/C 相比负移了300 mV 左右。他们用类似方法合成了 AuPd-WC/C 复合催化剂,并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行为。发现与相同催化剂载量的 Pt/C 催化剂相比,乙醇氧化的起始电位负移了 100 mV 左右,峰电流密度增加了 3 倍左右,而且还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徐常威等用水热法分解蔗糖制备出表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生产制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燃料电池,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 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极都含有加速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催 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传递H+的介质,只允许H+通过,而H2失去的电子 则从导线通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 是便携式电源领域,这一领域由于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因此整体占比较小,约为4.2%;其次是固定式发电领域,这一领域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应用规模较大,在整体的需求中占 比较大,约为78.8%;再次是交通运输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的不断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占比也 在逐渐增加2017年的占比约为17.0%。 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5362.48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12830.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52%;流动资金253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8%。 达产年营业收入173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737.69万元,税金及 附加240.55万元,利润总额3572.31万元,利税总额4305.59万元,税后 净利润2679.2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26.3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25%,投资利税率28.03%,投资回报率17.44%,全部投资回收期7.23年,提供就业职位290个。

努力做到合理布局的原则:力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流程顺畅、交通组织合理,环境保护良好,空间处理协调,厂容厂貌整洁,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工程分区建设。 基本情况、背景和必要性研究、项目市场调研、产品规划方案、选址分析、项目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环境保护可行性、安全规范管理、风险应对说明、节能方案、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项目经营收益分析、评价及建议等。

燃料电池的建模仿真

燃料电池的建模仿真 虚拟样机是燃料电池的开发研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燃料电池的发展创新将如百年前内燃机技术突破取代人力造成工业革命,也像电脑的发明普及取代人力的运算绘图及文书处理的电脑革命,又如网络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的信息革命。燃料电池的高效率、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易维护以及低成本的潜能将引爆21世纪新能源与环保的绿色革命。 图1 可拆分燃料电池的模型,可以作为手机电池实现多次充电。 如今,在北美、日本和欧洲,燃料电池发电正以急起直追的势头快步进入工业化规模应用的阶段,将成为21世纪继火电、水电、核电后的第四代发电方式。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外的迅猛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现在它已是能源、电力行业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燃料电池具有很多电子产品的优越性能,其中最突出的是高效率和高能量密度。燃料电池可以将氢、天然气、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能高效的转化为电能,非常适用于汽车以及固定使用的小规模耗能产品。燃料电池又因为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使得他比普通电池更适于可携带设备。 在大部分汽车发动机中,汽油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效率受到卡诺循环的限制,普通的汽车的转化效率只有20%左右。燃料驱动的车辆,燃料中的化学能首先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卡诺循环的限制,导致内燃机引擎效率只有20%左右。而燃料电池理论上转化效率可高达90%左右,要远远高于内燃机引擎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效率能达到50%。这意味着使用同样的燃料,燃料电池汽车行驶的距离将是普通汽车的两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更低,燃料电池低的运转温度几乎可以消除氮、硫氧化物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