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doc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doc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

(12柳州)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 (12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月亮”

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

3.(12天津)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

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4.(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旦a大于bo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

像D.正立、放大的

5.(11新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用于光濒的是()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6.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包对“°”形太阳进行观察,

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2. (11徐州)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

路径和,而忽略了光的亮度、等其它性质.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

回地而约需2. 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m.

7.(09聊城)2009年7月22廿上午9 : 30,在我国长江流域

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如图5所示,发生“廿全食”时

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____ 所—杪---------- 市—£

A.

C. D.

示的位置。(填“甲”或“乙”)/ | '

9. (09株洲)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

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

的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

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n己探究小

是O三、应用题1. (11牡丹江)学习

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

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

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看烛焰和灯丝.,

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怎:荏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通过实验,可以*由烛焰和灯丝

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避盟、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IT-IJ的小改g而上所成的实像。

2.(11枣庄)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L 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更,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

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

苴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珈项的加离S成(选填“正比”或“反比”)。

像的高度Vem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m 2.0 4.0 6.08.010.0

(3)该同学知道顿有卜雨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

个光界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掀)%, 可以估

算太阳的直径为o

四、作图题

1. (12东金)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奇景。图甲是厦

门天文爱好者拍摄的一张FI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

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

(完整版)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12柳州)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12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 3.(12天津)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 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4.(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 像 D.正立、放大的 5.(11新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 6.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2.(11徐州)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而忽略了光的亮度、等其它性质.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m. 7.(09聊城)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 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如图5所示,发生“日全食”时 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所 示的位置。(填“甲”或“乙”) 图5 A. B. C. D. 甲O O O O

2019-2020学年光的直线传播单元测试 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光的直线传播单元测试 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图19—6—1所示为研究光的全反射的实验装置。让一束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砖内。如果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绕O 点逆时针方向转动玻璃砖,可以看到: A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越来越大,反射光线的亮度保持不变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越来越大,反射光线的亮度越来越强 C .折射光线偏离法线越来越远,但亮度保持不变 D .当玻璃砖转动超过一定角度之后,只观察到反射光线,看不到折射光线 2.如图19—6—2,在xoy 平面内,人的眼睛位于坐标为(3,0)的E 点,一个平面镜镜面向下,左右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2,3)和(0,3)。一个点光源S 从原点出发,沿x 轴负方向匀速运动。它运动到哪个区域内时,人眼能从平面镜中看到S 的像点?像做什么运动? A .0∽-7区间,沿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 B .-3∽-7区间,沿x 轴负方向匀速运动 C .-3∽-7区间,沿x 轴负方向加速运动 D .-3∽-∞区间,沿x 轴正方向加速运动 3.如图19—6—3,一根粗细均匀的半圆形玻璃棒,折射率为1.5,半径为R 两端面A 、B 均为正方形,宽度为d .令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端面 A 入射,要 使入射光线全部从另一端面B 射出,则R 与d 之比的最小值应为: A . B .1 C .3 D .1.5 4.如图19—6—4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

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 .30° B .45° C .60° D .90° 5.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光纤通信网将覆盖所有奥运场 馆,为各项比赛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 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如图19—6—5所示,一条圆柱形的光导纤维,长为L ,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n 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 为n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若光从它 的一端射入经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所标的?为全反射的临界角): A .21n n >,c n L n t 21= B .21n n >,c n L n t 22 1= C .21n n <,c n L n t 21= D .21n n <,c n L n t 22 1= 6.一块用折射率n =2的玻璃制做的透明体,其横截面如图19—6—6所示,ab 是半径为R 的圆弧,ac 边与bc 边垂直,∠aoc =60°,当一束平行光线垂直照射到ac 时,ab 部分的外表面只有一部分是亮的,其余部分是暗的,其亮部分的的弧长为: A .6R π B .4 R π C .3R π D .5 R π 7.如图19—6—7所示,直角三角形ABC 为透明介 质制成的三棱镜的截面。且∠A =30°,在整个AC 面上有一束 垂 直于AC 的平 行光线射 n 1 n 2 图5 φ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注意: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 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常见的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 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 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B. 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 C. 月亮 D. 猫的眼睛 2.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右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 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4. 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 5.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D.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6. 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光滑的墙壁能将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 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表面做成凹凸不平,其作用之一可以使射到墙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光污染,这是利用了()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镜面反射 C. 光的漫反射 D. 光的折射 7.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 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 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C. 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8.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会发生偏折 B. 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 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 只要光进入另一种介质,速度就一定改变 9.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0. 光线在空气中通过平行玻璃板如图所示。光路正确的是() 11. 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C A B D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_初二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_初二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点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在发光时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能与光能之间的转化。 2.介质 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 3.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线、光束 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称为光线。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如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 5.影 光源发出的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1)本影,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2)半影,只有部分光线照射到的区域。 如果是点光源,只形成本影。如果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6.日食和月食 (1)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当地球上在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时,这个地区的人就可看到日全食。 在月球半影区里的人,只能看见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 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只能看到周围的环形表面,这就是日环食。 (2)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当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 需要注意的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只是月亮的亮度有些减弱。 (3)日食和月食的观察无论日食还是月食,都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但是,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区域内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各处可以同时看到。这是因为月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57~59倍,而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等于地球半径的55~67倍,月球的本影只落在地球上极小的一个区域内。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本影里发生月食时,地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216倍,远远超过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所以,月食时凡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人均可同时看到。 7.光速 光传播得很快,但光速是有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0×108m/s。由于光速很大,要测定光速,就必须利用很大的距离,或者准确地测出很短的时间间隔。天文学中的长

光的直线传播试题

光的直线传播试题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看起来有光射出来的物体中,全部是光源的是() A.耀眼的玻璃幕墙、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萤火虫、煤油灯的火焰、光彩夺目的钻石C.篝火、正在发光的灯泡、夜空中点点繁星D.发光的灯泡、燃烧的篝火、太阳 答案:D 解析:玻璃幕墙自身不能发光,之所以耀眼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因此玻璃幕墙不是光源;钻石自身不能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夜空中的星星如果是恒星能自身发光,则恒星是光源。如果是行星则不能自身发光,则行星不是光源。 2.(2014年莆田中考题)如图1是2013年10月19日凌晨发生的月偏食现象,它的成因是() A.光的直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图1 答案:A 解析:月偏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3.(2014年宿迁中考题)如图所示,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B.照镜子C.射击瞄准 D.小孔成像 图2 答案:B 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射击瞄准,人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等,所以A、C、D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人能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所以选项B不能用

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5.(2014年永州中考题)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答案:C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树荫。树荫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6.(2014年泉州中考题)如图4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 图4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精品文档 一、选择题 1.(12柳州)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2(12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雨后彩虹 B .水中“月亮” C .墙上手影 D .海市蜃楼 3.(12天津)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 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 4.(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 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 5.(11新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亮 D .霓虹灯 6.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 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 速为 m/s .2.(11徐州)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 等其它性质.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 并返回地面约需2.6s ,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 . 7.(09聊城)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 图5 A. B. C. D. 甲 O O O O

人教版《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2、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3、(08福州)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1所示,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镜面反射 4、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2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 5、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 A.减小20° B.减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8、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如图4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0、(08广州)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如图5所示,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

光学知识点知识点整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 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1 2 3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假想的, 实际并不存在) 5、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 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6、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1)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所走的路程,1光年=3×108 米/秒×365×24×3600秒=9.46×1015米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2.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3.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4.【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 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5.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

讲课用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C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亮 D .霓虹灯 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楼 2.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3.如图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 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 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D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 4. 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 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 5.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 纸上,且a 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C A. B. C. D. 乙 甲 O O O O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A A.3.81×108m B.7.62×108m C.2.6×108m D.8×108m 7. 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 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 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 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C 8.(10湘潭)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 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C A.光的反射;a区 B.光的折射;b区 C.光的直线传播;a区 D.光的直 线传播;b区 二、填空题 1.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 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或3×105km/s) 2.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而忽略了光的亮度、(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方向色彩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同步单元测试卷:4.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测试卷)

八年级课堂同步单元测试卷:4.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测试卷) (测试时间:60min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0·常州)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2.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成语“一叶障目”所包含的物理道理 B.排纵队时,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方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 C.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D.树荫中常有因太阳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圆斑 4.(2020·郴州)2020年6月21日下午,包括郴州在内的很多地区都能观察到罕见的天文现象--日食。下列关于日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 B.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 C.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5.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A.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 C.日偏食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 D.队伍排列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6.2019年12月26日国内许多地区在中午12点至下午4点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直接用肉眼观测太阳是会伤眼睛的。小华正好在操场的树下,看到地上有许多形状一样大小不同错落重叠的光斑(如图)。以下关于“光斑”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光斑的形成属于小孔成像现象 C.光斑的大小跟缝隙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D.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 7.(2020·南京二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8.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甲正确,乙不正确 D.甲不正确,乙正确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例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A B 答案: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解析:紧紧抓住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来分析本题。 【例题2】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 答案:C 解答: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无法绕过手而射向后面,所以形成了影子。 【例题3】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答案:A 解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3)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4)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测试题(含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洁白的雪 B.皎洁的月亮 C.昏暗的烛焰 D.明亮的自行车尾灯 答案:C 解题思路: 我们能看到雪、月亮、自行车尾灯都是由于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物体本身在发光,故不是光源。光源一定是能自主发光的物体。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源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刺眼的玻璃幕墙 B.路灯下的人影 C.日食 D.激光引进掘进机钻孔 答案:A 解题思路: 玻璃幕墙刺眼的原因是太阳光在平滑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 3.若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15° B.30° C.45° D.60° 答案:B 解题思路: 入射角的定义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故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故反射角也为30°。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则( )

A.入射角是4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C.反射角是5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答案:C 解题思路: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题: 由于法线垂直于平面镜,且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40°,故入射角为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5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 如果入射角增大5°,由于反射角与入射角总是相等的,故反射角也增大5°。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答案:C 解题思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由于镜面表面光滑,平行光束经过平面镜后,发生镜面反射,会平行地射出; 平行光束经过粗糙的表面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会指向各个方向,不再是平行光束。 故C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则( ) A.入射角为30° B.入射角为60° C.反射角为40° D.反射角为45° 答案:B 解题思路: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总结

、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注意: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 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常见的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 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 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X 108m/s=3 X 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3、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 A、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成虚像 4、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 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影子——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来自玻璃幕墙刺眼的阳光——光的折射 7、如图1所示,小胖做出这种错误判断的原因是 A.光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缘故B.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C.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D.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而在水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8、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题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光的直线传播: 1.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的形状决定于小孔的形状 B.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 C.像的亮度和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D.以上均正确 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的虚像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实像D.正立的虚像 3.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 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4、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准备了几个孔,物体是点燃的小蜡烛。实验时,他没有看到小蜡烛的像,而是形状不一的光斑,经仔细观察,这些光斑形状就是小孔的形状。实验失败了。你能说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吗? 5、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射击时瞄准是应用了原理 一、光速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________千米/秒。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空气中的倍。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空气中的倍。 3、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米/秒,地球的周长约4×107米,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_____秒. 4、光在某透明物质中传播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2/5,则在该透明物质中,60秒光传播的距离是米。 三、光的反射 1、作图:完成下列光路图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3、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反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度。 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0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 5.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五里初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40°、40° B.40°、5O°C.50°、4O°D.50°、50°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如图3所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B.光路可逆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 4.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6.如图4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5中的() 7.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 文档

8.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 9.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B.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D.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 10.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错选和不选不得分,选择不全得2分) 1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生日蜡烛 B、璀璨的宝石 C、奥运圣火 D、一轮明月 12.放电影的银幕用较粗糙的白布作出,这是因为 A、定能使光发生折射 B、使光发生镜面反射 C、能使光发生漫反射 D、能反射各种色光 13.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只发生折射现象 14.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5.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16.下列描述的“影”中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光的直线传播 D、摄影—光的折射 17.下列四个现象中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人站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B、对镜梳妆时看到镜中的自己 C、海市蜃楼 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影子 18.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C、“水中月”比天空中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19.如图4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20.人眼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为虚像的是() A.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清晰亮斑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C.从侧面看到的圆型鱼缸中的鱼 D.“海市蜃楼”奇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文档

物理光学辅导: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精解

物理光学辅导: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精解1.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在发光时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能与光能之间的转化。 2.介质 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 3.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线、光束 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称为光线。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如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 5.影 光源发出的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1)本影,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2)半影,只有部分光线照射到的区域。 如果是点光源,只形成本影。如果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6.日食和月食

(1)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当地球上在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时,这个地区的人就可看到日全食,如图1-1中的a区。在月球半影区里的人,只能看见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图1-1中的b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只能看到周围的环形表面,这就是日环食。如图1-1中的c区。 (2)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如图1-2中的a区。当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如图1-2中的b区。需要注意的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只是月亮的亮度有些减弱。如图1-2中的c区。 (3)日食和月食的观察无论日食还是月食,都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但是,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区域内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各处可以同时看到。这是因为月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57~59倍,而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等于地球半径的55~67倍,月球的本影只落在地球上极小的一个区域内,如图1-1所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本影里发生月食时,地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216倍,远远超过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所以,月食时凡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人均可同时看到。如图1-2所示。 7.光速 光传播得很快,但光速是有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