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夷待访录方镇篇

略论明夷待访录方镇篇
略论明夷待访录方镇篇

略论《明夷待访录·方镇》一.《方镇篇》简述

今封建之事远矣;因时乘势,则方镇可复也。自唐以方镇亡天下,庸人狃之,遂为厉阶。然原其本末则不然。当太宗分置节度,皆在边境,不过数府;其带甲十万,力足以控制寇乱。故安禄山、朱泚皆凭方镇而起,乃制乱者亦藉方镇。其后析为数十,势弱兵单,方镇之兵不足相制,黄巢、朱温遂决裂而无忌。然则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宜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延绥俱设方镇,外则云、贵亦依此例,分割附近州县属之。务令其钱粮兵马,内足自立,外足捍患;田赋商税,听其徵收,以充战守之用;一切政教张弛,不从中制;属下官员亦听其自行辟召,然后名闻。每年一贡,三年一朝,终其世兵民辑睦,疆场宁谧者,许以嗣世。

凡此则有五利:今各边有总督,有巡抚,有总兵,有本兵,有事复设经略,事权不一,能者坏于牵制,不能者易于推委;枝梧旦夕之间,掩饰章奏之上,其未至溃决者,直须时耳。统帅专一,独任其咎,则思虑自周,战守自固,以各为长子孙之计;一也。国家一有警急,常竭天下之财,不足供一方之用;今一方之财自供一方;二也。边镇之主兵常不如客兵,故常以调发致乱,天启之奢酋、崇祯之莱围是也;今一方之兵自供一方;三也。治兵措饷皆出朝廷,常以一方而动四方;既各有专地,兵食不出于外,即一方不宁,他方宴如;四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五也。

在《明夷待访录》的方镇篇中,黄宗羲提出应该重新设立方镇。黄宗羲认为虽然藩镇割据叛乱是导致唐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原因在于方镇过于弱小,以致于“势弱兵单,方镇之兵不足相制,黄巢、朱温遂决裂而无忌。”但后世的“庸人”却矫枉过正。顾炎武在《日知录》的《知州》篇中写道:“艺祖思靖天下,以为不削节度,则其祸不息。于是始置‘通判’,以监统刺史···而‘太守’(即‘刺史’)者,决然徒管空城,受词讼而已。···昔日节度之害尽去,而四方万里之远,奉尊京城。”黄宗羲认为宋朝上下便是将藩镇过度“妖魔化”,加强对地方以及军队的控制,使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局面的出现,以达到维护中央集权的目的。但正是由于宋朝的矫枉过正,使得宋朝军队积贫积弱,边关战事不断,最终葬送了宋王朝。在黄宗羲看来,封邦建国的制度并不可取,因为这意味着“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新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而对于郡县制,黄宗羲也认为实行郡县制将使得百姓总是生活在战争带来的困苦之中。而唯一圆满的方案,便是重新实行藩镇制度。

黄宗羲提出应该将明朝的边防重地“宣大蓟辽”以及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延绥等地都设藩镇,南部边界的云南、贵州行省也设立藩镇。从制度上保证这些藩镇能够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王国”。包括实行独立的自主的内政外交,拥有完全的赋税征收权利,可以自行辟召官员。这些藩镇需要做的,就是守卫边疆,拱卫内地以及“每年一贡、三年一朝”以表示臣服。如此便可以达成疆场宁谧的目标,中枢也无需为边患所袭扰。从黄宗羲对藩镇的选址看,均是明朝的重要战略地区,国境之外便是异族。北部藩镇主要应对的是蒙古和女真人,南部藩镇主要应对南越人和当地土著。但黄宗羲也算有清醒认识,这些地区都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所以才“务令其钱粮兵马,内足自立,外足捍患;田赋商税,听其徵收,以充战守之用”。如果在江南也设立藩镇,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江南主要面临的是倭寇的袭扰,当地的卫所战斗力低下,士兵为农已久,毫无斗志,轻易的被倭寇击溃。如果从匪患的角度来看,江南也足以设立藩镇以自卫。但江南赋税的重要性使得一旦江南成为藩镇,那么明朝廷的财政将立即崩溃。在《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中,顾炎武指出:“考洪武

中,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此一藩三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为重,其粮额比天下为多。”所以笔者认为黄宗羲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重设藩镇,并选择上述地点,就在于黄宗羲认为这些地区虽然战略位置重要,但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承受战争的经济压力,所以“自保有余而侵略不足”,即便这些地区的藩镇发生叛乱,朝廷也可以借助江南的经济优势组织军队平息叛乱。

黄宗羲认为设立藩镇有五大好处:一便是政令合一,指挥能够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程度,可以减少掣肘,防止前朝因为监军与武将不和导致战局败退局面的出现;二则是令藩镇自取所需,可以大大缓解中央的财政压力,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状况。明代后期征收三饷,其目的在于应对东北的八旗女真,但沉重的赋税又激起国内的农民起义,使得崇祯王朝首尾不能相顾,最终在关内与关外的合力打击下走向灭亡;三则是以往明军当地的军队军纪废弛,士兵战斗力低下,一旦遭受凶悍敌军的进攻,往往溃不成军,战局呈糜烂之势。朝廷只得调遣战斗力较强的边军来剿匪平叛,无形中又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怪圈之中。黄宗羲列举了崇祯四年的登州之战以及天启年间的奢安之乱,在这两次战役中,当地明军的战斗力低下暴露无遗,对战局很少有积极作用,相比于战斗力强悍的边军,当地明军领军饷的义务要远远超过上阵杀敌的责任;第四点笔者认为与第二点相近,但更侧重于对军纪的批判。明末军队军备松弛,由于在战场上无法击溃敌军,不少将领便想出“杀良冒功”的方法。将手中的兵刃对准普通的百姓,以此来冒领军功。对明军的形象造成极大损害。祟祯十六年(1643年),大臣马世奇谈到民众纷纷依附于农民起义军时说:“非附闯也,苦兵也:一苦于杨嗣昌之兵,而人不得守其城垒;二苦于宋一鹤之兵,而人不得有其家室;三苦于左良玉之兵,而人之居者、行者不得安保其身明矣。”时人方以智作《田稼荒》词云:“壮者昼伏夜行归,归看鸡犬人家非,贼去尚存一茅屋,官军又来烧不足。”。崇祯年间,民间也有“贼兵如梳,官兵如栉”之谣。官兵疯狂残害百姓,使得各地百姓视之若洪水猛兽,闻兵来时,纷纷闭门拒纳。崇祯十二年(1639年),刘宇亮督师安平,传言清兵要来,刘欲进晋州城躲避,“知州陈宏绪坚闭城门不听人,而城中士民亦献血而誓,不得延人一兵”。时人冯梦龙在《甲申纪事》序中说:“有兵之处,间里皆空。未域一二贼兵,先添万千兵贼。”寥寥数语,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时明军军纪之极端败坏。1;第五利黄宗羲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藜藿不采的典故出自《汉书·盖宽饶传》:盖宽饶为人刚直,曾官至司隶校尉,有一次,他上书奏事,触怒了汉宣帝。郑昌上书为宽饶辩解说:“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2结合前句,笔者认为在黄宗羲看来,中枢的统治阶级不以天下为天下,只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在《原法》篇中,黄宗羲指出:“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之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后世人主只要发现有威胁到皇权的存在便会加以抹杀,所以前有宋文帝杀檀道济,后有岳飞枉死风波亭。黄宗羲认为让藩镇保持武力优势,可以打消朝中某些人的短视,不至于做出自毁长城的举动。从社会伦理角度看,黄宗羲的第五点也是对固化的君臣阶级观念的挑战。藩镇虽然是为臣,但却不是奴。他认为君臣之间应该是分工合作的共事关系:“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者,名异而实同”,君与臣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为百姓服务的公仆,他们是共治天下的平等的同事关系,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名称有异罢了。3

二、《方镇篇》略论

对于《方镇篇》的论述,首先需要搞清楚此书的成书背景。《明夷待访录》初作于康熙1王克婴:《明崇祯时期军队的衰败》,历史教学1999年09期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13.2 ,p775

3宁陶:《<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研究》p24

元年(1662),根据黄宗羲自序:“前年壬寅夏,条具为治大法,未卒数章,遇火而止。今年自蓝水返于故居,整理残帙,此卷尤未失落于担头仓底,儿子某某请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笔……梨洲老人识”云云,则此书完成于康熙三年(1664年)。这一年黄宗羲年五十四岁。4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664年康熙三年,清朝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固,社会走向安定。对明朝灭亡的研究也可以更为公正。对于明朝的灭亡,黄宗羲认为重要的在于边疆战事不断,使得有明一代,财政压力巨大,“许多纳税人的处境由于军费的增加而更加恶化。更重要的是增加赋税,在1618值1637年间估计增加了六倍。”5,百姓却因不堪重负的重税揭竿而起,以米价为例,根据清叶梦珠在《阅世编》的记载“崇祯三年庚午,年荒谷贵,民多菜色,郡县施粥贩饥。予时尚幼,未知物价。然越二载,壬申夏,白米每斗价钱一百二十文,值银一钱,民间便苦其贵,则庚午之米价,概可知己。追秋成,早米每石价钱止六百五、六十文耳。自是而后,米价大约每以千文钱内外为率。至十一二年间,钱价日减,米价顿长,斗米三百文,计银一钱八、九分,识者忧之,然未有若十五年春之甚者。6进而形成一个死循环,生生耗垮了明王朝。

可以说,边关如同一个黑洞吸干了明朝普通民众的财富。有鉴于此,黄宗羲提出了设立藩镇。可以自给自足,这样就可以避免内部叛乱的发生,对外也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减轻被动。黄宗羲的想法是好的,但给予藩镇如此高的自主权依旧值得商榷。

首先,方镇拥有土地、人口、征税、颁布法令以及任免官员的权利。黄宗羲理想中的“方镇”可以说是一种唐代“河朔型藩镇”与“边疆型藩镇”的结合体。在财政上,河朔型藩镇赋税截留本镇而拒不上供中央。在军事上,养蓄重兵,专悠一方,并倚之作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凭借。而边疆型藩镇则依靠强大的军力对中央朝廷进行军事威胁,7暗合黄宗羲所言的“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但后世人认为唐王朝灭亡原因的重要原因还是藩镇之乱。试想国家的战略重地尽数由数量不等几乎完全独立的方镇掌控。若时属乱世,方镇奋勇杀敌,抵抗外寇自然是好的。一旦天下承平,外虏尽去,方镇有暇内犯,而朝廷之军又怎能抵挡战斗力强悍的边军?黄宗羲在此并未提出明确的解答。笔者怀疑可能是脆弱不堪的“天下大义”,又或者是中央王朝为了防止养虎为患于是始终保持外敌未尽的局面?

其次,对于方镇的人选以及继承人问题。黄宗羲也并未提出明确的制度。河朔型藩镇最基本的特点便是藩帅不由中央派遣而由本镇拥立。如魏博、成德、卢龙三镇节度使前后凡五十七人,唐廷所任者仅四人,其余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偏裨擅立。8由此造成中央王朝始终无法对藩镇施加深层次的影响。黄宗羲对方镇的人选以及继承人闭口不谈。试问如果外患持续时间长,一旦方镇领导人有缺,当朝廷派官接管方镇而方镇军兵拒绝承认时,朝廷是否有能力依靠强力手段收回方镇。如果朝廷无法收回方镇,那么方镇将演变为河朔型藩镇,一旦时间推移且方镇领导人心有反意,极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王国,而朝廷却无可奈何。甚至可能重演石敬瑭之祸。

第三,便是方镇的定位。黄宗羲笔下的方镇高度自主,“一切政教张弛,不从中制”,只需要按时朝贡以表示臣服。这就相当于将方镇当作中华朝贡体系中的一员。而且相比其他朝贡国,方镇人选的更换也不需要朝廷的确认,方镇的地位更高一筹。从这里可以看出,黄宗羲似乎已经为方镇的独立找到了法理依据。

4鱼宏亮:《晚明政治危机与<明夷待访录>的写作动因》,清史研究,2003年11月第4期

5[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p67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

6郭心玥:《试析明代中后期的财政与物价民生(1521-1644)》

7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8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总结

《明夷待访录·方镇》在黄宗羲的书中仅占很小的篇幅,如今对《明夷待访录》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原君》、《原法》、《学校》等政治改良方面,对于《方镇》的研究可以说是很少。黄宗羲提出的设立方镇固然有他本人生成的五大好处,但却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史云:“唐亡于藩镇,明亡于党争。”黄宗羲为了对抗异族而释放出方镇这个怪兽,实在是有待考量。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黄宗羲自身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的黄宗羲,对于明朝的灭亡也深感痛心,因此才会考虑通过设立方镇的形式抵御外患。《方镇》篇更像是一篇警示后人的文章,不要慌不择路重蹈唐朝的覆辙。

参考文献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顾炎武:《日知录》

3.王克婴:《明崇祯时期军队的衰败》

4.班固:《汉书》

5.宁陶:《<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6.鱼宏亮:《晚明政治危机与<明夷待访录>的写作动因》

7.[英]崔瑞德 [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

8.郭心玥:《试析明代中后期的财政与物价民生(1521-1644)》

9.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解读 《明夷待访录》 脱水精华版

解读《明夷待访录》脱水精华版 忠实传递价值,解读全球好书你好,这里是洗马讲述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叫做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的明主,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哲学著作,为什么说它不可多得呢?首先,它的诞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政论书籍大多成熟,在东汉以前,在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当中归入子部,像孟子、荀子这些书啊,都是如此,随着历史的推进,汉以后的专制王权步步高涨,评论政治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到了明清一怔,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其次呢,本书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末的时候,维新派的梁启超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曾经印发此书,孙中山和革命党也曾用此书推动革命,我们常说,知人论世明夷待访录这本书横空出世,自然有它的道理,这就与黄宗羲所处的独特时代有关了,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他生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去世,去世的时候呢,已经是85岁高龄,从1610年到1695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7世纪。这个17世纪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黄宗羲一生经历了明末党争、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等重要历史节点,他性格刚烈,前半生始终为国难奔走,清军入关之后,他一直率军抗清,直到确认复明无望,他才回乡著书立说,一生没有当过清王朝的官,退居田园之后呢,黄宗羲著书近两千万字,涉猎广泛,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到了晚年,黄宗羲对弟子说,我死之后,不要给我置办棺材,我身遭国变,不求不朽,只求速朽啊,那一代的知识分子觉得国家在自己手里,王乐内心非常痛苦,黄宗羲写作明夷待访录,就是对明代的政治制度,甚至整个传统帝制时代的政治思路作出全面反思。希望由此呢回复上古中国的理想社会,当时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另一位顾炎武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呢,对黄宗羲佩服至极,她喟然而叹说,这本书啊,他读之再三才明白,原来天下并非无人要整理凋敝的政治局面,重新回到夏商周三代的理想状态,还是有希望的。那么,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让顾炎武如此兴奋呢,这就要提到这本书的观点了,明夷待访录在学理上否定君主专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制度构想,一种近似于二权分立的现代政治思想,这在当时不可不说是惊世骇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先来看一看这本书的标题啊,所谓明夷光明的明,匪夷所思的一明一,这两个字出自周易的第36卦,一的意思是伤害,明一就是说,光明受到了损害,明夷卦的卦辞说明一粒坚贞,这是说君子即便处在艰难

第五章隋唐五代的音乐(589—960年)

第五章隋唐五代的音乐(589—960年) 第一节宫廷音乐机构 隋唐时期为了适应宫廷音乐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建立起由政府管辖和宫廷管辖两个不同体系的音乐机构,乐工达数万人,规模宏大,分工细致,属历代之冠。 太常寺是隋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由太长卿主管。属太常寺(简称太常)管辖的音乐机构有大乐署、鼓吹署,而属宫廷管辖的有教坊和梨园。 一、大乐署是唐代管辖雅乐和燕乐的音乐机构,且负责对女子乐工的训练与考核。它是太常寺所管辖的音乐机构之一。详见书48页。 二、鼓吹署是太常寺下属的另一音乐机构,专管仪仗中的鼓吹音乐,其规模从数百人至千人。 三、教坊是宫中训练、培养乐工并演出的机构,在隋代便已设立(《隋书·音乐志》)。到了唐初,在宫中设立内教坊,但归太常寺管理。到了唐开元二年(714),除宫廷内教坊外,又在宫外设立了左、右二教坊,此后宫中派教坊使管理,不再辖署太常寺。 在唐代教坊有五处:宫廷内教坊、西京的左、右教坊、东京的左、右教坊。 唐全盛时,教坊有乐工近两千人。在五处教坊中宫廷的乐工技术最为全面,宫外的左教坊善舞,右教坊善歌。 教坊中女乐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的女性住宜春院,成为“内人”或“前头人; 第二类,声色技艺稍次的女乐,其身份地位低于内人,住云韶院,称为“宫人”; 第三类,曲*弹家,是由平民女子选入宫中,练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

乐器的女乐。 前前两类以歌舞擅长,常由皇帝“进点”出舞或唱歌,后一类专习乐器,有时也夹在舞队充数。 四、梨园,是专门演习法曲的机构。 法曲是一种有歌、舞、有乐器演奏的精致歌舞曲,需要有精湛的技艺,它是宫廷音乐艺术精华最集中的地方。 唐代梨园有三个:宫廷有一处,也是最重要的梨园,有男艺人三百,女艺人数百名。第二个梨园在西京,属西京太常寺管辖的“太常梨园别教院”,演习法曲,并担任新作品排练,人数约一千人左右。第三个梨园是东京洛阳太常寺管辖的“梨园新院”,表演范围较广,约有一千五百人。 梨园创立于开元二年(714),至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解散,历时65年。这反映了唐代音乐有兴盛趋衰落的过程(《新唐书·礼乐志》)。 隋唐的多种音乐机构对音乐人才的选拔、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推广、音乐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宫廷音乐 隋唐时期,宫廷音乐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已达到十分繁荣的地步,重要的形式有: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法曲、大曲等等。 一、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 隋唐的七、九、十部乐是隋与唐初时宴乐的分类,它们是按地区或国别分类。 隋初颁定七部乐分别为清商伎、国伎、龟(qiu)兹伎、安国伎、高丽伎、天竺伎和文康伎七部,这七部乐继承了南北朝时期一些不同地方或国家的音乐传

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翻译赏析

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翻译赏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前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注释】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⑵吠:狗叫。⑶带露浓:挂满了露珠。⑷树深:树丛深处。⑸青霭:青色的云气。⑹倚:靠。【翻译】山泉流水声透过阵阵犬吠,桃花围着流水盛开。幽深的树丛里时而有野鹿跑过,静静的溪边午间没有钟声传来。飞泉挂在远处的碧绿山峰,野竹浮现于山间的青霭。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只好失意地在两三株松间徘徊。【赏析】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

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

疯狂背古诗注音版245首

疯狂背诵古诗

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2题西林壁(宋)苏轼 3终南望雨雪(唐)祖咏 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5望洞庭(唐)刘禹锡 6耶溪泛舟(唐)孟浩然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9对雪(唐)高骈 10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11杂诗(唐)王维 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3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14赠花卿(唐)杜甫 15山中问答(唐)李白 16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王维 17途次望乡(唐)孟浩然 18富贵曲(唐)郑遨 1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2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21赠妇诗(东汉)秦嘉 22画佚名 2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24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唐)常建25塞下曲(唐)卢纶 26思归莫方 2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8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许浑 29长相思(宋)陆游 30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31山中留客(唐)张旭 32闺情(唐)孟浩然 33江上渔者(唐)范仲淹 34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35清明(唐)杜牧 36春晓(唐)孟浩然 3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38山中客访(五代)李映 3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40相思(唐)王维 41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42彩树歌(唐)陈子昂 43蚕妇(唐)杜荀鹤 44途中早发(唐)刘禹锡 罗隐 47一日复一日(唐)韩愈 48晚春(唐)韩愈 49鸳鸯篇(唐)陈子昂 50悼正弘禅师(唐)孟浩然 51别董大(唐)高适 5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53题花山寺壁(北宋)苏舜卿 54春日(南宋)朱熹 55悯农(唐)李绅 56示儿(宋)陆游 57游山村黄昏所见(明靳书 58秋浦歌(唐)李白 59夜会问答(唐)皮日休 6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61客广陵(唐)王昌龄 62点绛唇(北宋)王禹偁 63一去二三里佚名 64南乡子(五代)欧阳炯 65乌衣巷(唐)刘禹锡 66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唐)韩愈67采桑子(宋)晏殊 68过南岳入洞庭湖(唐)杜甫 69千秋节宴应制(唐)张说 7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71又呈吴郎(唐)杜甫 72公子行(唐)贯休 73醉落魄(宋)魏了翁 7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75望天门山(唐)李白 76游悟真寺(唐)白居易 77江南春(唐)杜牧 78归园田居(晋)陶潜 79夜宿山寺(唐)李白 80愤世少年行(清)陈中 8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82鸟鸣涧(唐)王维 83晓出闻书声李玉 84望岳(唐)杜甫 85池上二绝(唐)白居易 86拜新月(唐)李端 87菊花(唐)黄巢 88冬夜(唐)白居易 89墨梅(元)王冕 90壮志少年行钟行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专业:中国古代史 姓名:范黧 学号:M070494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使他颇为自负的一部书。 在书中,黄宗羲阐述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和建国理想,总结了过去各朝,当然主要是明朝的经验教训,体现了超凡的政治气魄。 黄宗羲思想的来源,首先是对明王朝的失望,这在《明夷待访录》中也多次体现出来,当然还有对满清外族统治的不满;此外,黄宗羲的思想中有“工商皆本”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工场手工业及商业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最后,在明朝后期,西方的传教士、商人以及殖民者开始进入中国及周边地区,他们的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的士人。 《明夷待访录》分为21篇,分别是《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其中包括了政治体制、土地赋税制度、文化教育、官制、军事、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包含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明夷待访录》为“怪书”,主要原因是这部书中包含的强烈的反对君主专制的非君思想和民主思想。在那个君权至上,三纲五常统治人们思想的时代,非君思想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启蒙思想的萌芽。 黄宗羲是通过几个层次来阐述他的非君思想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原君》、《原臣》等篇中否定了“家天下”的个人专制制度。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传统的封建理论都认为国家、天下是君主的财产,是上天赐予君主的。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方的“朕即国家”都体现了这一点。在这种思想下,君主可以“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①(《原君》篇)这正是黄宗羲首先要否定的。 在书中,黄宗羲首先将“君王”与“天下”区别开来,从“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②(《原君》篇)这句可以看到,他所说的“君王”,就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室家族,而“天下”,则存在于亿万百姓之中。 接下来,黄宗羲又从两个层次否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一个层次是论证君王与天下究竟孰主孰客的问题。他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③(《原君》篇)我们知道,古人尚古,到了清代更是如此。但是,同是尚古,这中间也有区别。有些迂腐之士事事以古为准,教条盲从,拒绝变革;而另一些有识之士则是托“古”而抒发自己的理想,而着眼点却是现实和将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2 ②同上,P/3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民主思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内容摘耍:黄宗羲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民主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他的启蒙思想主要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中,这部书的后世影响非常巨大。黄宗羲在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思想和“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口号,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黄宗羲还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用“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学校议政”,限制君权,废除科举,工商皆本等。 关键词:封建专制民主思想启蒙学术思想政治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唯一的政治专著,是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斗争实践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十三个部分。《明夷待访录》“明夷”一词取自《周易》“明夷卦”,是由晦而明之意,黄宗羲认为自己的学说能把国家由黑暗引向光明。在这本书中,黄宗羲深刻地批判了君主专制和封建法统的罪恶,探讨了社会治乱的根源,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1、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批判 自封建社会产生之时起,专制作为伴生物就深深地扎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中。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废封建立郡县为专制制度开了先河。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专制统治也愈来愈发展。黄宗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黄宗羲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合理的君、臣、民关系。 道学家把封建君主美化为“居天下之至中”,“有天下之纯德”,足以为“至极之标准”的“圣王”(朱熹《皇极辩》)。黄宗羲则纵观历史,力陈君主专制主义的危害,公开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什么长期以来,“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明夷待访录》?《原君》,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呢?黄宗羲说: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丁?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原

唐五代词中的道教文化情结

第20卷第1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07年1月V ol 20,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07 唐五代词中的道教文化情结 晁成林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词于唐五代的初期发展中,一方面有意识地与诗体偏离而向着绮艳情的一格彰立。但同时摘要:秾 道教文化的浸润又使词具有了洗静明练的特质。本文拟对浸渍词初期发展的道家文化作一下探讨并试 图分析其滋生的原因。 关键词:全唐五代;词;道教文化;浸润;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09X(2007)01-0015-04 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词是属于可歌的合乐文学。在民间的沃土中孕育其形后初绽于唐而繁盛于宋,是晚唐赵宋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伴随着隋唐燕乐而产生的词,最初由民间的流行经商业机构及官方机构(唐代教坊)的应用、推广逐渐被文人所注意并相袭沿用。从而成为他们一种与“言志”、“明道”的传统诗文相迥异的言情体艺术形式。文人词的创作大约始于盛唐时期,其数量在中唐时期已蔚为壮观,晚唐文人词创作渐趋繁盛。五代中更形成了词体创作中的花间词人和南唐词人的两派。特别是经过花间词人的艺术实践,词和诗在题材与社会功用方面分道扬镳的趋势已初见端倪。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1]专事言情已为词体的正宗。即使是在后世被视作豪放派的词作,其于香软绮艳的花间词的艺术经验中亦获益颇多。然笔者粗略地于全唐五代词的抒意言情中却发现了许多似与词的功能不相协步的道教文化浸染。本文拟对全唐五代词中蕴藉的道教文化情结作一下探讨。 一 词,作为隋唐时期新生的文学样式,因其易于表现男女之情而从诞生之日起便颇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进入中唐以后,倚声填词的文士渐多。晚唐五代时期的词作,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从词的演唱的规模上,其盛况大大超越了中唐以前对词的传习程度。与此相映的是,从隋唐到五代词的发展、定型的过程中,在词的创作各个环节中都无不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浸润。 首先,从词的创作主体看。唐代文化思想的兼容并蓄使得道教思想一度很是流行。而道士群体中的文人化倾向则是愈见弥彰。史载男性文人道士中摭拾词牌填词的就有晚唐的华阳真人施肩吾。其作中有借神秘的虚幻世界来表现自己超然物外、洁身自处的《步虚词》一首和托意杨柳实写烟柳女子悲惨遭遇的《杨柳枝》一首。另有晚年出家为道士的戴叔伦,其仅存的一首词《调笑令·边草》是借边地冬天荒原的景象来抒戍边老卒愁怨的难得的佳作。身为后世民间所敬奉的唐收稿日期:2006-09-13 作者简介:晁成林(1972- ),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作品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1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2,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

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4,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5,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6!”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词句注释1、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就隐居箕山中。商汤让天下于务光,务光负石投水而死。2、“汉高”句:《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

古诗文阅读《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 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阅读练习及答 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 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 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 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 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 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 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 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 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 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 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 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 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 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

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字:书法 B.遨与李振故善善:善良 C.世目以为三高士目:看作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徒:门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及其所之既倦 C.因徙居华阴,欲求之因击沛公于坐 D.鼓无一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唐白居易经典诗歌二十首

唐白居易经典诗歌二十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1.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9.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0.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11.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2.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3.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14. 浪淘沙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5.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6.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作品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2。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3。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4。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5?[1] 词句注释 1.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2.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3.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4.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5.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1][2] 白话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2]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2] 作品鉴赏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明夷待访录》导读材料

35、《明夷待访录》导读材料 一、著者与内容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父亲黄尊素,是有名的“东林党人”。黄宗羲14岁时考中秀才,就到北京和父亲住在一起。1645年,当清兵大举南下时,黄宗羲愤而毁家纾难,和浙东人民团结在一起,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他组织起一支抗清的“世忠营”,有3000多人。后来他又联合了太湖一带的豪杰,抗拒清兵达半年之久。当他扼守的四明山寨被攻破后,宗羲渡海到舟山,和张煌言等继续搞复国活动。1664年,张煌言殉难后,宗羲遂改名换姓回到故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黄氏的民权思想,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黄宗羲学识广博,研究过天文、地理、算学、音乐、历史和哲学等。他留下了许多著作,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在他54岁时,写下了划时代的反帝制的光辉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计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共21篇。 二、特色与简评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

君”。他就是近代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骚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则,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黄氏在《原君》篇中,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恶,指出帝王是唯一的害民之贼。他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这些话在300年前,是没有人敢说的,黄宗羲却大声疾呼: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敲剥者”。因此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人权宣言”。 他对封建专制进行猛烈的批评,说它是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没有公法可言。因此他反对“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原法》)。他为了求得人权平等,主张非废除秦汉以来的“非法之法”不可;要求得天下太平,非废除专制的君本制度,而改为民本制度不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阅读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阅读题目 8.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6分) 答: 9.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 答: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阅读答案 8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一幅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3分)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像看到陡峭的山峰上,山泉垂直落下的图景。(3分)

9.“愁倚两三松”描写了诗人在松树之间徘徊的情形,(1分)表达了诗人访道士不遇之焦躁不安的心绪(1分)和怅然若失的愁情;(1分)也侧面折射出诗人对道士的渴慕。(2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鉴赏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

《原君》教学参考

《原君》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0902 1256 《原君》教学参考 文化背景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后,封建社会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明清之际是一个社会大震荡的时代,在封建经济自身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意识到即将发生“天崩地解”(黄宗羲)的历史变化,认为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自明亡后,一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便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对封建政治思想掀起了一个反思和批判的高潮。 这一思潮有两个指向,一是指向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一派,批判他们的空谈误国;一是对宋以来的政治体制进行思考,尤其是对皇帝“家天下”的专制体制进行猛烈的批判。在这方面,黄宗羲是一个典型代表。实际上在明朝未亡之前,东林党人就提出“以众论定国是”的政治主张,以“天下之公”对抗专制统治者的“一己之私”,要求言论自由,这可以说是明亡之后批判和反思思潮的一个先声。 作为明亡的亲身经历者,黄宗羲在一系列抗清活动失败后,从总结明亡教训的角度写成《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做了初步的反思,对封建帝王的专制独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从民族兴衰存亡的角度,对未来社会所应具有的政治体制也做出了有益的思考。 首先,他从人的本性与国家起源的角度分析了君主的产生,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然而后世之君却颠倒了他与天下的关系,视天下为自己的私产,把天下之利归于己,把天下之害归于老百姓,由此成为“天下之大害”。明确表达了废除君主专制的思想。 其次,他分析了臣子在国家统治中的地位,指出君臣之间也应当是平等的关系。他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这就是说,君臣之间虽然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不是主仆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他们都必须服从于治理天下这一大事,因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这个基础上,一个人出仕做官,也首先必须以治天下为事,是“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就对臣子提出了新的要求。

唐诗《寻南溪常道士》原文及赏析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 (1)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县。常道士:人名。 (2)经行:走过。 (3)莓:苔的一种。莓苔,即指苔。屐(ji基):木头鞋,古人游山常穿这样的鞋。这里是指足迹。 (4)渚:水中的小洲。 (5)闭:指芳草遮没了。 (6)过雨:即雨后。 (7)随山:沿着山地。 (8)禅意:禅理。佛教指清寂凝定的思想境界。 (9)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是说,彼此相对已会意,就不必言传了。 译文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赏析 这是作者寻南溪道士不遇的诗,写得别有深趣。这首诗虽步禅趣,但写来生意盎然,自然清新。“寻”字为诗眼,是全诗的抒情线索。全诗大意是说,我一路漫步前行,只见莓苔上印着清晰的足迹。大概常道土出游去了吧,当我快要走到他的住地时,放眼望去,那絮絮白云,依恋着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了闲静的门庭,一片清幽的景象。这说明道士已经出去很久了。寻人不见,便观览周围景色,以景衬人。通过环境的描写便可了解常道士之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那雨后青松,显得更加苍翠可爱;趁兴沿着山路走到水源,饱览了一番这山中的秀丽景色。果然溪花开放,自然舒展,光鲜灿烂,静静地临溪而立,不求人赏,颇有禅意。我与溪花相对静观,似亦参悟,万虑俱寂。在这清幽静寂中,早已心领神会,何必去言传呢?一片禅机妙悟,包含了多少世沧桑的意蕴。这虽是旧时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但也写出了一种静寂而澄澈的境界,清新可喜。中间两联,写景如画,情致自然。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趋,情由景生,妙合无垠,自然浑成,结构上也独具匠心,趣味天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黄宗羲教育理念的历史解读——《明夷待访录》读书札记

黄宗羲教育理念的历史解读——《明夷待访录》读书札记 □ 罗 志 西风飒飒卷平沙,惊起斜阳万点鸦。 遥望竹篱烟断处,当年曾此看桃花。 ——黄宗羲《过塔子岭》 169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降临人世;次年,即清康熙三十四年,南雷先生黄宗羲在家乡浙江余姚溘然长逝。西方的新纪元因一位文化伟人的诞生而迎来曙光,而古老的东方也在送走一位震古烁今却不容于世的思想明星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沉沦…… “初锢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于儒林”(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这句话是黄宗羲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在政治实践中,黄梨洲是著名的士林领袖、反清志士,作为思想巨匠,他奉献给后人的是他的著作中闪耀着的、超越时代的民主思想。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对近现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当代学者张岱年将黄宗羲誉为“时代的先觉”,便不足为奇了。 黄宗羲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几部著作中,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就是《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在明末清初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侯外庐先生将《明夷待访录》誉为“中国17世纪的人权宣言”,而黄宣民则称之为明清之际中国“早期启蒙学派的思想纲领”。 本文尝试着对《明夷待访录》所反映的黄宗羲教育理念进行历史解读,用一篇读书札记来叙述笔者对《明夷待访录》的一点理解和诠释。 一、由社会历史背景来看《明夷待访录》的时代精神 分析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需要以点带面,由一个突破点深入要比面面俱到更有价值。一般而言,通过社会史的角度,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杰出人物的思想活动,我们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脉络。 《明夷待访录》并非是从一个天才的头脑中孤立产生的偶然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明清鼎革的社会现实和新思想的萌发对于黄宗羲思想的形成和演进起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 对于明代晚期的社会变迁,《剑桥中国明代史》叙述说:“(万历帝时期)可谓是明朝最富庶的阶段,但也是国家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内政上,早期虽有张居正的努力革新,却在其死后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一切新政烟消云散,此后国家陷入一片党争之中,社会亦动乱不已,边境也受到强敌的环伺,明王朝于是陷入危机中。这些危机随着泰昌、天启两帝时期而加剧,最后明朝便伴着满族入侵,于崇祯帝时交出了政权。” 在晚明政治、经济形势日渐变化的同时,思想群体中间也产生、分化出一些“异端”思想家,例如处处离经叛道、对传统思想和虚伪礼教猛烈抨击的李贽,重事功、倡扬百姓日用、安身立命即为“道”的王艮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新思想的萌发是晚明社会文化繁荣,并向世俗化、市民化方面延伸的重要产物。而作为明末清初思想界领军人物的黄宗羲,自然也成为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杰出代表。 清朝统治者对于汉民族的民族压迫政策很严酷,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专制政策更甚于前代。而在明清鼎革这样的缝隙之中,一批“隐逸之士”迎着簌簌秋风,抱着与当权者不妥协、不合 ·思想文化· 25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翻译赏析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白云依静渚, 芳草闭闲门”翻译赏析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文解释】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路上可以看见留下的足迹。白云依偎着水中的小洲,芳草遮住了静静的柴门。雨观赏松色,沿着山路来到水源。见到溪花悟到了禅意,相互面对忘了要说什么。 【词语解释】 莓苔:苔藓。

渚:水中的小洲。 闲门:空门。 与:掺杂。 ⑴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县。常道士:人名。 ⑵经行:走过。 ⑶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屐(ji)痕:一作“履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屐:木头鞋。 ⑷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⑸芳草:一作“春草”。闭:指芳草遮没了。 ⑹过雨:即雨后。 ⑹随山:沿着山地。 ⑻禅意:禅理。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⑼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是说,彼此相对已会意,就不必言传了。[1-2]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赏析】 《寻南溪常山士》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寻访常山道

士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描绘道士所居环境的清幽静美,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全诗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自然清新。 刘长卿多与方外之人交往,集中有许多赠和尚道士的篇章。这首诗写他寻访道士不遇,于是欣赏山色,看松寻源,而在闲静的自然环境中,领悟了清静的禅理,感到一种与道士神交,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意境颇类王维诗。全诗洋溢着清新、幽静、闲淡。 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