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一)

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一)

中国是一个矿业资源大国,其中铁矿石资源更是其重要的资源之一。

铁矿石资源在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研究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显得极为重要。

一、中国铁矿石资源总体分布情况

中国铁矿石资源总体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中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是我国铁矿石资源最为丰富的

地区,占总储量的70%以上。西北地区的新疆和陕西也拥有较为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占总储量的10%左右。中南地区的湖南、湖北和广西等地区铁矿石储量不算太大,但质量较好,可适用于高端钢铁生产,占总

储量的10%左右。

二、东北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铁矿石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南部

和中部地区,吉林的延边和辽源地区以及黑龙江的牡丹江、鸡西、哈

尔滨等地区。其中,辽宁和吉林的储量最大,为全国总储量的60%左右。东北地区的铁矿石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但是,随着地下矿资

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保等政策的影响,东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已经

逐渐减少。

三、西北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

西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相对于东北地区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新疆和

陕西。新疆的铁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哈密地区,而陕西的铁矿石资源

则主要分布在安康、汉中等地。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地理条件较为恶

劣,交通不便等问题,西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开发较为困难,储量也较为有限。

四、中南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

中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虽然储量相对于东北地区较小,但质量较好,适用于高端钢铁生产。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和广西等地。其中,湖南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衡阳、永州等地,湖北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十堰、襄阳等地,广西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海、钦州等地。这些地区的铁矿石资源虽然储量较小,但高质、低磷、低硫的特点,适合高端钢铁生产。

五、结论

综合来看,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分散,东北地区储量最大,但西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质量优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发展铁矿石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各地资源潜力,加大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措施,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铁矿资源报告2023

中国铁矿资源报告2023 1. 简介 铁矿石是炼钢的重要原料,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将对中国的铁矿资源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了解当前的供需情况,并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 中国铁矿资源概况 中国是铁矿石的重要产地和消费国。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约30%左右。中国的主要铁矿产区包括河北、山东、江西和内蒙古等省份。其中,鞍山和本钢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采购商和使用者。 3. 供需分析 3.1 铁矿石供应情况 近年来,中国国内铁矿石供应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铁矿石资源的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一些小型矿山停产或减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一些高污染排放的矿山被迫关闭。这些因素都对中国的铁矿石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 铁矿石需求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动了钢铁需求的增长。另外,新能源汽车和高速铁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对钢铁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3.3 供需矛盾及解决方案 当前中国的铁矿石供需矛盾相对较大。供应不足导致铁矿石价格上涨,给钢铁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铁矿石行业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提高矿山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增加供应量; 2.优化铁矿石进口渠道,增加进口量; 3.加强与其他铁矿石生产国的合作,确保稳定的供应链。

4. 未来发展预测 4.1 铁矿石资源开发与利用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石矿资源的综合 利用率。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提高铁矿石的开采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2 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将逐步增加 随着国内铁矿石供应的不足,中国将加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未来几年,预 计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将逐步增加,以满足国内钢铁产业的需求。 4.3 环保要求对铁矿石行业的影响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的铁矿石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铁矿石行业需要 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标准,减少排放物的排放。 5. 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之一,对铁矿石的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供应不足和环境问题等因素给中国的铁矿石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这些举措,中国铁矿石行业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钢铁行业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中国铁矿资源的报告,分析了供需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铁矿石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路径。

中国矿区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化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

我国铁储量概况

一、我国铁矿储量综述: 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 (区 ) 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 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 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 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 铁矿床,与中酸性 (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 )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 交代 -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 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 -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 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 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 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 -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 (35%左右 ),但储量大,约占 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 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 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二、各地储量情况 1、辽宁省——辽宁是全国铁矿集中产地之一,产地70 处,保有储量 109.48 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6.48 吨,占总量52%。

矿石类型以含铁石英岩(贫矿 )为主,矿体厚度大、埋藏浅,适于 大规模露天开采。主要集中分布于鞍山、辽阳及本溪地区、约占 全省总储量90%以上。主要生产矿山有鞍山齐大山南采区、齐 大山北采区、眼前山(眼前山区 )、东鞍山、大孤山;本溪南芬、 歪头山、北台;辽阳弓长岭一、二矿区等。 2、河北省——兴隆县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居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城市的结合部,矿产资源蕴藏丰 富,主要有煤、铁、金、银、铜、锰、钼、硫铁、石英石、大理 石等30 多种,其中煤的储量600 多万吨,铁矿储量 1.2 亿吨、硫铁储量2560多万吨,大理石、重晶石、石英石储量100 多亿吨,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 3、河南省——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已发现有煤、盐、铁、铝、石膏、耐火粘土、石灰岩等57 种矿藏,尤以煤、盐、铁储量最为丰富。煤田面积1044 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103 亿吨;铁矿储量 6.6 亿吨,占河南省一半以上; 4、四川省——永川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重庆市西南部, 物华天宝,土地富饶,矿藏丰富。已探明煤储量19000 万吨,铁储量 3000 多万吨,天然气 5.2 亿立方米,石英砂、石灰石、重 晶石、粘土矿、钾盐、方解石、石膏、白云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攀枝花市东区是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截至1999 年底,探明主要矿产储量:铁保有储量476177. 8 万吨,累计探明储量476258.6 万吨,表外储量322960.1 万吨;

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一、我国矿产的总体概况。 初步评估,我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三位,20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 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二、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一)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本溪,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4)华东地区铁矿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5)其他地区铁矿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二)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但是我国铜矿资源总储量大、矿床规模小。这个庞大的铜矿储量数字中,大部分为小型规模铜矿床,铜储量产过十万吨的大型铜矿床数量并不多。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铁矿: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钛矿:中国钛矿分布于10多个省区。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钒钛磁铁矿中的钛主要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金红石矿主要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钛铁矿砂矿主要产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钛铁矿的TiO2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钛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其次为砂矿。从成矿时代来看,原生钛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砂钛矿则于新生代形成。钒矿:中国钒矿资源较多,总保有储量V2O5 2596万吨,居世界第3位。钒矿主要产于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床之中,作为伴生矿产出。钒矿作为独立矿床主要为寒武纪的黑色页岩型钒矿。钒矿分布较广,在19个省(区)有探明储量,四川钒储量居全国之首,占总储量的49%;湖南、安徽、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次之。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黑色页岩型钒矿主要分布于湘、鄂、皖、赣一带。钒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其他地质时代也有少量钒矿产出。铜矿: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铜储量均在300万吨以上。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自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

中国铁矿资源分布和特点

中国铁矿资源分布和特点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一、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地区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南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化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钢弓长岭铁矿

鞍钢齐大山矿卫星摄影图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 (1)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南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二、华北地区铁矿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这些矿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的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首钢迁安水厂铁矿海平面下130米深坑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1.阿尔泰成矿带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和东南少部分处在塔城地区和昌吉州境内。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接壤。面积 8.08 万平方公里。阿尔泰成矿带已知铁矿床(点)在成因、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均与泥盆系火山岩密切相关,铁矿层受地层层位、岩性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已知各类矿床、矿点数百处。已发现的蒙库、阿巴宫、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乔夏哈拉、老山口等铁矿床多属平炉富矿和一般富矿,多属易选磁铁矿石,开采条件较好。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7 亿吨,其中富矿 2.8 亿吨,铁矿找矿潜力主要位于蒙库-阿巴宫和乔夏哈拉铁矿找矿远景区。 2.西天山铁矿成矿带西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东起巴仑台、西止伊宁,北自博罗霍洛山南坡,南至哈里克塔乌山北坡。面积 6.33 万平方公里。西天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区带之一,铁矿产出于天山中间隆起带及其南北两侧,北侧处于隆起带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过渡的断隆带上,有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南侧断陷盆地中有石炭系海相沉积型铁矿;在隆起带轴部,元古界星星峡组及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志留系中有一些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存在。西天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铁矿床(点)共 88 处,预测铁矿石总资源量 8 亿吨。根据本区航磁反映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对区域磁场、局部异常的解释,结合本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式可布台一查岗诺尔和莫萨沙拉(铁锰)2 个找矿远景区。 3.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哈密南部天山、甘肃及内蒙古北山地区,面积 13.05 万平方公里。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铁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红石山晚古生代裂陷海盆褶皱带和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前寒武纪隆起区。铁矿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如雅满苏铁矿床等)、海相沉积型(如库姆塔格菱铁矿矿床)、沉积变质型(如天湖铁矿床、帕尔岗铁矿床、梧桐沟矿床等)、陆相火山岩型(如磁海铁矿床等)及与辉长岩类有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如尾亚矿床等)。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有铁矿床(点)百余处,其中大-中型矿床 10 余个,有阿齐山一矿和骆驼峰、红云滩、白山泉、雅满苏、梧桐沟等铁矿。预测铁矿石资源量达 15 亿吨以上。该成矿带可划分出库鲁克塔格和北山 2 个重要铁矿找矿远景区。 4.西南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西部克孜勒苏克尔柯孜自治州西部、喀什北部,面积 4.24 万平方公里。西南天山铁成矿带位于中亚天山成矿带的东南部位,包括两个构造单元:北为南天山造山带,属塔里木板块北缘晚古生代早期构造一建造带,火山作用均相对强烈,岩石区域变形程度高。该带发育志留纪-泥盆纪具浊流沉积特征的复理石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和蛇绿岩建造,岩石组合为变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含炭千枚岩化泥质板岩等,火山岩主要为超镁铁岩、玄武岩、细碧岩、细碧玢岩、钠长粒玄岩和少量中性火山岩;南为塔里木古陆及其被动陆缘,具有统一的前南华纪变质基底,广泛发育南华纪-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稳定沉积盖层。西南天山地域辽阔,但已探

中国铁矿石产区的资源储量分析

中国铁矿石产区的资源储量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之一,在国内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本文将对中国铁矿石产区的资源储量进行详实的分析。 一、辽宁铁矿石产区 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产区之一。辽宁拥有丰 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铁矿石。辽宁铁矿蕴藏量巨大,主要 分布在沈阳、鞍山、抚顺等地。辽宁铁矿石主要类型有磁铁矿、赤铁 矿等,资源储量相当可观。 据统计,辽宁铁矿石的资源储量达到了200亿吨以上。其中最大的 矿床是位于鞍山市的本溪白山铁矿石矿床,储量接近100亿吨。另外,抚顺市的建昌铁矿石矿床以及辽阳市的大类型铁矿石矿床等也具有较 大的储量。 二、山东铁矿石产区 山东是中国另一重要的铁矿石产区,主要分布在滨州、淄博、济南 等地。山东铁矿石主要类型有磁铁矿、赤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 据统计,山东铁矿石的资源储量也达到了200亿吨以上。其中滨州 市的铁矿石资源最为丰富,储量超过80亿吨。此外,淄博市的铁矿石 矿床以及济南市的铁矿石矿床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储量。 三、河北铁矿石产区

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铁矿石产区。 河北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唐山、邯郸、石家庄等地。河北铁矿石主要类 型有磁铁矿、赤铁矿等,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据统计,河北铁矿石的资源储量约为150亿吨以上。其中唐山市的 铁矿石矿床是河北省最大的,储量超过60亿吨。邯郸市的铁矿石矿床 以及石家庄市的铁矿石矿床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储量。 四、其他地区铁矿石产区 除了辽宁、山东、河北等地,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地区也存在丰富的 铁矿石资源。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赤峰等地;湖南省的衡阳、邵阳等地;安徽省的铜陵、马鞍山等地等都是重要的铁矿石产区。 这些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储量各有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数量可观的。它们的铁矿石类型多样,储量之和相当可观,为中国铁矿石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资源储量的价值 中国铁矿石产区的资源储量丰富,为国内的铁矿石产业发展提供了 强大的支撑。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工业生产的需要,还可以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同时,这些资源的储量也对于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是 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巨大。中国铁矿石产区丰 富的资源储量可以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供应,同时还能向国际市场输 出一定数量的铁矿石,对全球铁矿石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铝土矿:有310处产地,主要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铅锌矿:有产地700多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营子;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厂坝);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 镍矿:有产地近百处。主要是吉林省的红旗岭、赤柏松;甘肃省的金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拉通克、黄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杨坪;云南省的白马寨、墨江等镍矿。 钼矿:有产地222处,主要是吉林大黑山;辽宁省杨家杖子、兰家沟;陕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栾川等钼矿。 钨矿:探明产地252处,主要是江西省西华山、漂塘、大吉山、盘古山、画眉坳、浒坑、下桐岭、岿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园、新田岭、瑶岗仙;广东省锯板坑、莲花山;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明山、珊瑚;甘肃省塔儿沟等钨矿。 锡矿:探明产地293处,主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厂、珊瑚、水岩坝;云南省东川;湖南省香花岭、红旗岭、野鸡尾等锡矿。 汞、锑矿:探明汞产地103处、锑产地111处。主要是贵州万山、务川、丹寨、铜仁;湖南省新晃等汞矿,湖南省锡矿山、板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厂;甘肃省崖湾等锑矿。陕西省旬阳汞锑矿。 金矿:探明矿区1265处,主要有黑龙江省乌拉嘎、大安河、老柞山、呼玛;吉林省夹皮沟、珲春;辽宁省五龙;河北省张家口、迁西;山东省玲珑、焦家、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特点与七大铁矿基地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特点与八大铁矿基地 中国东北、华北铁矿地质勘查程度较高,其资源占总量约72.7%,铁矿资源情况基本清楚,今后难以找到大型铁矿。西部地区勘查储量比重为28.3%,但其勘查工作程度较低,仍有发现大型铁矿的可能。 就省份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08%,四川省的储量排名第二。河北、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辽宁、河北、四川三省,占全国总储量的48%。从区域看,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该地区储量在总储量中比重为56.5%,西南地区储量也较多,比重为16.5%,其他地区储量较低,比重均低于10%。 我国铁矿石矿区较为分散。其中,储量大于1亿吨的大型矿区有101处,合计储量占68.1%;储量在0.1亿—1亿吨的中型矿区470处,合计储量占27.3%;储量小于1000万吨的小型矿区1327处,合计储量占4.6%。我国铁矿资源在整体分布很散的状况下,局部又相对集中在十大矿区,这十大矿区合计储量占总储量的64.8%。其中,鞍—本矿区占总储量的23.5%,冀—密矿区11.8%,攀—西矿区占11.5%,五(台山)—吕(梁山)矿区占6.2%,宁—芜矿区占4.12%,包—白矿区占2.2%,鲁中矿区占1.74%,邯邢矿区占1.6%,鄂东矿区占1.34%,海南矿区占0.8%。这种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使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不得不采取以大中型矿山为主、地方中小矿山为辅、民营群采并存的格局。 中国铁矿资源贫铁矿多,富铁矿较少,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铁矿资源量的34.8%。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仅为总资源量的53%,资源品质较差,矿石类型复杂,竞争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铁矿石品位普遍较低。目前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足30%,远低于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有储量中贫铁矿石占全国储量的97%,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占全国储量的2.7%,而形成一定开采规模,能单独开采的富铁矿数量更少。全国唯一富铁矿是海南石碌铁矿。 二是资源中,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矿体复杂,利用难度大,成本高。铁矿石的采矿成本和选矿成本是总成本的主要部分。我国铁矿石采矿成本在40美元/吨左右,必和必拓和力拓在20美元/吨,淡水河谷甚至只有8美元/吨。从选矿成本来看,我国也远高于矿业发达的国家,三大铁矿石企业的选矿成本不高于10美元/吨,而我国企业是它们的两到三倍,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矿山的矿石品位太低,需要进行大量的选矿处理工作,从而加大了矿石的生产成本。我国铁矿石开采总成本超过50美元/吨,鞍钢、太钢、包钢等企业超过80美元/吨,酒钢超过100美元/吨,国内大量的中小型矿山企业成本更高。 三是铁矿类型繁多。世界已有的铁矿类型,我国都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类型主要是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攀枝花式岩浆钒钛磁铁矿、大冶式硅卡岩型铁矿床、梅山式火山岩型铁矿和白云鄂博热液型稀土铁矿。主要矿石类型有:磁铁矿矿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5.4%,矿石易选,是目前开采的主要矿石类型。钒钛磁铁矿矿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4.1%,成分相对复杂,是目前开采的重要矿石类型之一。“红矿”,即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镜铁矿及混合矿的统称,这类铁矿石一般难选,目前部分选矿问题有所突破,但总体来说,选矿工艺流程复杂,精矿生产成本较高。 四是暂难利用铁矿多,限制了国内铁矿石的供给。全国暂难利用铁矿工业储量约57亿吨,这些铁矿一般是难采、难选,多组分难以综合利用,铁矿品位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区交通不便,矿体分散难以规划,开采经济指标不合理,矿产地属自然环境保护区等。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较为广泛。下面主要 从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个方面介绍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能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1.煤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 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河南、陕西、安徽、河北等省份也有较多的煤炭产量。 2.石油: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的大庆、胜利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石油田,华北地区的渤 海湾、华北平原也有较多的石油资源。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重庆地区等 地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天然气: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二、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1.铁矿石:我国铁矿石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 西南地区。其中,辽宁、山东等地是我国主要的铁矿石产区,四川、云南 等地也有一定量的铁矿石。 2.铜矿石:我国铜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云南、内蒙古是 我国两大重要的铜矿产区,新疆、西藏、甘肃等地也有较多的铜矿石资源。 3.铝土矿:我国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尤以云 南省铝土矿储量最为丰富。

4.锌矿石、铅矿石:我国锌、铅矿石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 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都有丰富的锌、铅 矿石资源。 5.锡矿石:我国的锡矿石主要分布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其中江 西省为我国重要的锡矿产区。 三、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1.磷矿石:我国的磷矿石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地。云南省 的磷矿储量是我国最为丰富的。 2.钾盐:我国的钾盐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地。其中,新疆 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资源区。 3.硫矿、盐矿:硫矿主要分布在湖南、山东、贵州等地,而盐矿主要 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4.石灰石、石膏:石灰石和石膏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山东、湖南等地。 综上所述,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 金属矿产等多个方面。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区域间 相互补充,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然而,矿产资源的 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安全等问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保护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一)

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一) 中国是一个矿业资源大国,其中铁矿石资源更是其重要的资源之一。 铁矿石资源在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研究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显得极为重要。 一、中国铁矿石资源总体分布情况 中国铁矿石资源总体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中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是我国铁矿石资源最为丰富的 地区,占总储量的70%以上。西北地区的新疆和陕西也拥有较为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占总储量的10%左右。中南地区的湖南、湖北和广西等地区铁矿石储量不算太大,但质量较好,可适用于高端钢铁生产,占总 储量的10%左右。 二、东北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铁矿石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南部 和中部地区,吉林的延边和辽源地区以及黑龙江的牡丹江、鸡西、哈 尔滨等地区。其中,辽宁和吉林的储量最大,为全国总储量的60%左右。东北地区的铁矿石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但是,随着地下矿资 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保等政策的影响,东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已经 逐渐减少。 三、西北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 西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相对于东北地区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新疆和 陕西。新疆的铁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哈密地区,而陕西的铁矿石资源 则主要分布在安康、汉中等地。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地理条件较为恶

劣,交通不便等问题,西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开发较为困难,储量也较为有限。 四、中南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 中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虽然储量相对于东北地区较小,但质量较好,适用于高端钢铁生产。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和广西等地。其中,湖南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衡阳、永州等地,湖北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十堰、襄阳等地,广西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海、钦州等地。这些地区的铁矿石资源虽然储量较小,但高质、低磷、低硫的特点,适合高端钢铁生产。 五、结论 综合来看,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分散,东北地区储量最大,但西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质量优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发展铁矿石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各地资源潜力,加大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措施,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铁矿石产区的市场份额分析

中国铁矿石产区的市场份额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铁矿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国内钢铁行业的需求,中国铁矿石开发和生产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本文将对中国铁矿石产区的市场份额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铁矿石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铁矿石产区概况 中国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和西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石产区之一,主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三个省份。而西南地区的主要产矿省份有四川、重庆和云南。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早进行铁矿石开发的地区之一。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使其成为中国铁矿石的重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的铁矿石市场份额在全国范围内一直是最大的。 北部地区的铁矿石产量也相当可观。其产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山西省的太原和吕梁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 西南地区的铁矿石产区分布较为散乱,但由于该地区许多矿山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其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二、1.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铁矿石产区之一,其市场份额一直占据全国首位。辽宁省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铁矿石产区,其铁矿石产量占据东北地区总产量的70%以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铁矿石产量相对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 北部地区 北部地区的铁矿石产区主要位于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地区以及山西省的太原、吕梁地区的铁矿石产量较高,占据北部地区的市场份额。 3.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的铁矿石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和云南等省份。由于该地区许多矿山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其产量逐年增加,并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 三、中国铁矿石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铁矿石市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铁矿石的需求量。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钢铁产业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铁矿石的开发和生产。 其次,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对铁矿石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中国政府对环保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将促使矿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开采方式,提高铁矿石的开采效率和质量。

全国铁矿石资源储量分析

全国铁矿石资源储量分析 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17年中国铁矿新增资源储量14. 51亿吨,2017 年国内铁矿石整体资源储量848. 88亿吨. 中国铁矿基础储量列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之后,居世界笫四位.截至2013年底,全国铁矿区数量为4669处,查明资源储量850. 7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207. 63亿吨(储量50. 38亿吨),主要分布在辽宇、四川、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徽、云南、山西和湖北等省区.中国铁矿资源储量虽较丰富,但多为30%左右的贫铁矿,超过5000万吨的独立大型富铁矿床仅有湖北大冶、辽宇弓长岭和海南石碌等少数儿处,查明资源储量中富铁矿占比仅1.2%,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铁矿石矿区较为分散.其中,储量大于1亿吨的大型矿区有101处,合计储量占68. 1%;储量在0. 1—1亿吨的中型矿区470处,合计储量占27. 3%;储量小于1000万吨的小型矿区1327处,合计储量占4.6%.中国铁矿资源在整体分布很散的状况下,局部乂相对集中在十大矿区,这十大矿区合计储量占总储量的64. 8%.其中,鞍一本矿区占总储量的23. 5%,冀一密矿区11.8%,攀一西矿区占11.5%,五(台山)一吕(梁山)矿区占6. 2%,宇一芜矿区占4. 12%, 包一白矿区占2.2%,鲁中矿区占1. 74%,邯邢矿区占1.6%,鄂东矿区占1. 34%, 海南矿区占0. 8%.这种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使中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不得不采取以大中型矿山为主、地方中小矿山为辅、民营群采并存的格局. 中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特点如下: (1)铁矿石品位普遍较低.LI前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足30%,远低于巴西 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有储量中贫铁矿石占全国储量的97%,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占全国储量的2. 7%,而形成一定开采规模,能单独开采的富铁矿数量更少.

中国铁矿石储量详细介绍

中国铁矿石资源的分布,中国铁矿石储量哪里多 根据铁矿网研究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4)华东地区铁矿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结造块后供高炉使用。矿石的还原性较好。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等,矿石中含S、P杂质较高(含P一般为0.5%,最高可达1.6%,梅山铁矿含S平均可达2%-3%),矿石有一定的溶剂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矿中平均碱度可达0.7-0.9),部分矿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属。

全球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一)

全球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一) 全球铁矿石资源是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 球化和工业革命的发展,铁矿石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从地域、储量、开采状况等方面,介绍全球铁矿石资源分 布情况。 一、资源地域分布 全球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亚太地区和欧洲。 1. 南美洲 南美洲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输出地,占全球产量的42%,主要产地有巴西、智利、秘鲁等,其中巴西是全球优质铁矿石的主要采购地之一。 2.非洲 非洲地区是世界上铁矿石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占全球储量的24.3%。其中最主要的产地有南非、毛里塔尼亚、刚果等。 3.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是全球铁矿石消费大国,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来自该地区。 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是该地区重要的铁矿石产地国家。 4.欧洲 欧洲地区虽然没有石油、天然气等主要资源,却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

源。瑞典和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石产地。 二、资源储量分布 全球铁矿石储量分布相对不均衡,数据显示,几个国家掌握的储量占 了全球储量的6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产地,储量分别占全球储量的28.8%、18.6%、14.4%、7.2%和6.6%。 三、资源开采状况 全球铁矿石资源开采状况也有着明显的分布特点。目前,全球铁矿石 产量排名前三的产地为澳大利亚、巴西和中国,而另外几个国家排在 第4-10位之间。这些国家的铁矿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总体来说,尽管铁矿石资源的分布情况不均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 对新领域开采的兴趣不断增强,有些新的储量被发现并被开采。因此,世界上铁矿石资源的实际储量仍然是一个难以准确确定的数值,我们 只能通过已探明储量和历史数据进行大致的估算。

中国铁矿分布

中国铁矿分布

(6)五台-岚县铁矿区为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铁矿原料基地,1996年末铁矿开采能力370万t,加上已投产的娄烦尖山铁矿年产矿石400万t,可以满足年产199万t生铁的需要。 (7)鲁中铁矿区该区有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总厂、青岛钢铁集团公司,1996年合计生铁能力为408万t,现有矿山铁矿开采量满足不了需要。 (8)河北宣化-赤城铁矿区该区为宣化钢铁公司铁矿原料基地,1996年年产生铁能力150万t,本区铁矿资源和产量严重不足。 (9)太行山(河北邯郸-邢台、涞源、晋东南和河南安阳)铁矿区该区有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邢台钢铁公司、石家庄钢铁厂、长治钢铁集团公司、天津铁厂(涉县)、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6个企业1996年生产能力合计为698万t。该区已开发的铁矿资源不足。 (10)酒泉镜铁山铁矿区为酒泉钢铁公司铁矿原料基地,1996年末生铁生产能力只有120万t,该区1996年铁矿开采能力为510万t,还有大型铁矿——黑沟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可满足本区炼铁的需要。 (11)吉林通化铁矿区为通化钢铁公司铁矿原料基地,该区铁矿开采能力245万t,满足不了现有127万t生铁生产能力的需要。 (12)江西新余-萍乡、吉安-永新铁矿区有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萍乡钢铁厂,1996年末生产生铁能力合计为166万t,已开发的铁矿资源不足。 (13)湘东、田湖铁矿区有湘潭钢铁公司与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末生铁能力合计为251万t,已开发的铁矿资源不足,需外购矿石供炼铁企业之需。 其余铁矿区所在的钢铁企业规模均比较小,1996年末生铁生产能力都不足百万吨。如滇中铁矿区(昆明钢铁总公司80万t)、闽南铁矿区(三明钢铁厂60万t)、水城铁矿区(水城钢铁集团公司99万t)、鹿寨屯铁矿区(柳州钢铁集团公司90万t)、承德铁矿区(承德钢铁集团公司75万t)、临汾浮山-襄汾铁矿区(临汾钢铁公司47万t)、北票宝国铁矿区(凌源钢铁公司64万t)、双鸭山-桦南铁矿区(西林钢铁集团公司16万t)、哈密铁矿区(新疆八一钢铁总厂92万t)、略阳铁矿区(略阳钢铁厂18万t)、曲江大宝山铁矿区(韶钢集团公司78万t)、广东怀集、紫金、博罗铁矿区(广州钢铁集团公司46万t)。以上12个铁矿原料基地除承德铁矿区、大宝山铁矿区外,其余均不同程度的满足不了本区炼铁的需要。 (二)大型钢铁企业情况 我国1996年产钢、生铁均在500万t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有: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首钢总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4家。 (1)宝山钢铁集团公司1982年建厂。1996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90.38亿元,净值为255.32亿元。生产能力:钢649万t、钢材422万t、生铁731万t(高炉3座、总容积1247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