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大儿科护理学教案08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腹泻

授课教案

44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六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1.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7岁以上 B.6~7岁 C.3~5岁 D.2岁以下 E.6月以内 【答案】:D 【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好发年龄。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 2.小儿,8个月。近3天来腹泻每天达10多次,为黄绿色稀水样大便,且伴呕吐就诊。医生诊断除腹泻外,尚有酸碱失衡,需住院治疗。婴儿腹泻时,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答案】:B 【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其中代谢性酸中毒是较为常见。 3.小儿,8个月。近2天来腹泻每天7~8次黄色稀水样大便,家人带其就医,诊为轻型腹泻。对轻型婴儿腹泻患儿的首要护理 A.管理好粪便及呕吐物 B.加强口腔护理 C.详细记录出入量 D.加强臀部护理 E.调整与限制饮食 【答案】:E 【解析】:考察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推出护理措施。

4.1岁的小儿,因腹泻引起脱水需静脉补液,每250ml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溶液最多不得超过的量是 A.6ml B.6.5ml C.7ml D.7.5ml E.8ml 【答案】:D 【解析】:考察补钾原则。氯化钾要稀释成0.15%~0.3%的浓度才能使用,最高浓度是0.3%。那么250ml中含氯化钾最多是0.75ml,10%氯化钾溶液7.5ml才能达到0.75ml。 5.9个月的小儿,腹泻2天,每天3~4次,大便呈黄绿色、稀糊状,内有奶瓣及泡沫,闻之有腐臭味。为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应采取的方法是 A.少量多次喂温开水 B.少量多次喂米汤水 C.少量多次喂服ORS液 D.静脉补充5%葡萄糖溶液 E.静脉补充0.9%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口服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一般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分钟再喂,每2~3分钟喂5ml。 6.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烦躁,面色潮红 B.血清钠>150mmol/L C.惊厥 D.口渴极明显 E.血压明显下降 【答案】:E

180儿科护理练习(附答案)203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5 岁以下小儿便秘时,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D )。 A、饮食调节 B、开塞露 C、甘油栓 D、口服果导片 2、关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调整饮食 B、控制肠道内、外感染 C、尽早使用止泻剂 D、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3、小儿腹泻饮食管理,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D )。 A、腹泻停止后每日可加餐1次 B、严重呕吐者暂时禁食 C、母乳喂养者暂停喂辅食 D、人工喂养暂禁食4-6小时 4、对腹泻而无严重呕吐的患儿饮食管理错误的是( A )。 A、禁食4-6小时 B、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 C、人工喂养的6个月以内的患儿可将牛奶加米汤稀释喂养 D、人工喂养的6个月以上的患儿可用平时已习惯的易消化食物 5、患儿,××,女,10个月,平时发育营养正常,人工喂养。3天来大便稀,蛋花汤样,15-20次/日,伴低热,偶有呕吐,1天来尿少。查体:精神萎靡、口干、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下列哪项不是此患儿的护理诊断( D )。 A、体液不足与腹泻有关 B、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C、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过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D、疼痛与肠壁组织坏死有关 6、秋季腹泻的病原是( A )。 A、轮状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致病性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7、小儿腹泻重度脱水扩容阶段,用2:1等张含钠液的正确方法是( A )。 A、20ml/kg,于30-60min内静脉输入 B、20ml/kg,速度为每小时8-10ml/kg C、20ml/kg,速度为每小时5ml/kg D、20ml/kg,2h静滴完 8、口服补液适合于( D )。 A、新生儿肠炎 B、心肾功能不全者 C、腹胀明显的腹泻患儿 D、腹泻时脱水的预防 二、多选题 1、腹泻患儿“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BCE)。 A、避免使用塑料布包裹 B、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拭干

儿科护理重点内容

主要内容: 小儿保健:生长发育规律;体格增长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免疫程序。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正常新生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脐炎、新生儿低钙血症。 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消化系统:小儿口炎;小儿腹泻;小儿液体疗法。 呼吸系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 循环系统:先天性心脏病。 血液系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神经系统:化脓性脑膜炎。 传染病患儿:麻疹、水痘、猩红热。 结核病患儿:原发型肺结核。 常见急症:小儿惊厥;充血性心衰。 小儿保健 一、一般知识 1、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喂养、儿童保健、疾病预防、临床疾病护理。 2、特点: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小儿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故长期受外力影响时容易变形,应避免肢体长期负重和受压;新生儿皮肤、黏膜表层薄而娇嫩,容易损伤和感染,故应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3、免疫与预防:母体IgM不能透过胎盘,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新生儿虽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但6个月之后,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自身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才达到成人水品;婴幼儿局部分泌型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可从母乳内获得分泌型IgA。 4 小儿各期: 胎儿期、新生儿期、(围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三、小儿生长发育 1、规律: 连续性和阶段性:婴儿期最快,青春期又迅速加快;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领先,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先快后回缩;顺序性:上→下、近→远、粗→细、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个体差异性。 2、体重: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 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根据病情可分为: 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 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 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又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乳糖酶、双糖酶缺乏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因素所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一)腹泻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 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引起者大便呈脓血样;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者大便可由水样转为血性。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2019专业知识-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轮状病毒肠炎多发年龄是 A、新生儿 B、6个月以下 C、6~24个月 D、3~5岁 E、6岁以上 2、每100ml口服补液盐中,枸橼酸钠的含量是 A、0.15g B、0.2g C、0.29g D、0.3g E、0.35g 3、婴幼儿腹泻时易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4、适合补充生理需要量的液体是 A、1:1 B、2:1 C、2:3:1 D、1:2 E、1:4 5、下列不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 A、秋冬季流行 B、常伴有发热、呕吐、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C、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儿 D、起病急 E、中毒症状明显 6、区别轻、重型患儿腹泻的主要指标是 A、热度高低 B、病程长短 C、大便次数 D、呕吐次数 E、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7、小儿腹泻时,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有 A、确定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B、应用活菌制剂 C、首选止泻药治疗 D、采用口服补液 E、通过静脉补充液体 8、ORS(口服补液盐)液的成分中电解质含量最多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钾 C、氯化钙 D、葡萄糖 E、枸橼酸钠 9、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为 A、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B、蛋花汤样或水样,混有粘液 C、水样便,脓血便 D、黏冻样,有腥臭味 E、稀糊状,带有黏液,脓血便 10、4:3:2液为 A、1/2 B、2/3 C、1/3 D、1/5 E、等张 11、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5~8月份气温较高的季节流行 B、潜伏期1~3天 C、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呕吐、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D、多见6~24个月的婴幼儿 E、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 1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正确的说法是 A、3~9岁儿童多见 B、发病高峰在夏秋季 C、发病急 D、与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毒素有关 E、一般无需禁食 13、儿科常用的口服补液盐(ORS)溶液内不含 A、氯化钠 B、氯化钾 C、氯化钙 D、葡萄糖 E、枸橼酸钠

宝宝腹泻处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腹泻原因有: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以及食用过多油腻带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另外,由于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婴儿吃进带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婴儿腹泻后应做好以下几件事: (1)千万不要禁食。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要根据婴儿口渴情况. (2)保证喂水。早期发现脱水。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3)预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医嘱,但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内,以补充腹泻时的损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认,是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良药。 (4)不要滥用抗生素。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妈咪爱等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药物也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泻因病毒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细菌性痢疾或其它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5)做好家庭护理。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婴幼儿腹泻大多是由于喂养不当和饮食失调引起的,所以采用以下方法,不仅能提供营养,而且还具有止泻的作用。 一、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发生腹泻,不要轻易断母乳,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而母乳的后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类的物质,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这部分乳汁挤出来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喂养的,这时就不宜喂全脂奶,而应喂脱脂奶。脱脂奶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牛奶烧开再冷却后,用筷子把表面一层奶皮挑起来扔掉,反复三次,就成了全脱脂牛奶。不过,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喂脱脂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二、食物止泻 1.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黏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制作方法是,将胡萝卜洗干净,对切开,去掉茎,然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把渣过滤掉,最后加水(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烧开就可以了。 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不能认为有病。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期发生的频繁腹泻现象,常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是儿童常见的 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腹泻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 护理中,对于小儿腹泻的护理十分重要。在临床实践中,我曾接触过不少患有小儿腹泻的 患儿,通过对他们的护理,我深刻体会到了小儿腹泻的特点和护理技巧,也感受到了护理 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一、了解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在护理小儿腹泻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其临床表现。小儿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溏或水样便、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口渴等症状。有些患儿还会出现腹痛、发热、 脱水等情况。在实际护理中,通过观察患儿的大便次数、颜色、气味等可以初步判断腹泻 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二、腹泻患儿的护理技巧 1.腹泻的饮食护理 小儿腹泻时,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下降,因此在饮食护理上要注意 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汤、面粉糊等,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要保证患儿 饮食量足够,多饮水以防脱水,避免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 2.腹泻的皮肤护理 腹泻患儿容易因为大便次数增多导致臀部皮肤潮湿、红肿甚至溃烂,因此在皮肤护理 上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尿布疹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尿布疹的患儿,可以使用婴儿尿布疹膏进行局部涂抹,加速皮肤的愈合。 3.腹泻的心理护理 由于腹泻的症状给患儿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容易产生焦虑、抵触等情绪。因 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理上尽量保持乐 观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 4.腹泻的家庭护理 腹泻患儿的家庭护理同样十分重要,护士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传授,包 括日常饮食、个人卫生、喂养方式等方面。要指导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 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儿科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儿科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本科生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儿科护理学》的临床见习,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为今后学习和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该门课程见习大纲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接触病人,询问病史、护理评估、了解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加深学生对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护理 程序的应用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 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 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学时。二使用教材:《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3版,2005年。Ⅱ正文见习一住院儿童的护理一教学目的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的感性认识,能对脱水患儿制 定整体护理计划。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二)熟悉不同程度脱水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教学内容三(一)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二)不同程度脱水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见习二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通过临床见习,使学生对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暖箱复温和光疗箱的使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1 (二)掌握新生儿黄疸、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及护理要点。(三)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四)了解暖箱复温和 光疗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三(一)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二)新生儿黄疸、败血症、寒冷 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要点。(三)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四)暖箱复温和光疗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见习三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的感性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腹泻患儿制定整体护理计划。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小儿腹泻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二)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和治疗要点。(三)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学内容三(一)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要点。(二)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见习四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二)掌握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及护理措施。(三)熟悉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四)了解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教学内容(一)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感染性腹泻 病原体产生毒素,使小肠液分泌增加,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导致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当摄入食物的量过多——消化不了——食物腐败发酵——腹泻 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根据病程: 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1.脱水 (1)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

(2)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而导致不同性质的脱水,以等渗性、低渗性脱水多见 3.低钾血症: 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不振、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②心脏损害: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U波等。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 出现低钙症状,表现为抽搐或惊厥。 (三)不同病因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三、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 2.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 血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 血气分析:可了解酸碱失衡性质和程度 四、治疗原则 (一)调整饮食: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消耗 (二)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到1000ml配成总渗透压245mOsm/L(如不计葡萄糖渗透压为1/2张)。 一般用于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者,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心肾功能不全等患儿不宜采用。 2.静脉补液:适用中度以上脱水、呕吐或腹胀明显的患儿。 (1)常用液体种类、成分及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5%或10%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能量 2)电解质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体液、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2)补液原则:第一天的补液总量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三方面。 1)补充累计损失量: 确定补液种类:滴速——每小时8~10ml/kg 2)补充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补充继续损失量一般用1/2~1/3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 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用1/5~1/4张含钠液补充。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后12~16小时内输入。滴速约为5ml/(kg·h)。 3.药物治疗 五、护理问题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教案首先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基础知识及理论如: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营养、新生儿的特点等,其次介绍新生儿疾病和各个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最后介绍传染病和小儿惊厥的护理。 为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用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护理病人,促进整体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故本教案是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组织讲解具体内容。为适应我室的教学需要,结合近年教改的成绩,依照新修订大纲的要求,本着培养护理本科学生的目标,增加了一些病例分析、社会实践、临床见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对教 师的 要求1、教师必需认真备课。要求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丰富具体授课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知识如解剖学、胚胎学、基础护理学及临床各学科知识,做到儿科护理学与基础等学科相结合。 2、教师必需研究教学法,以培养护理本科生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护生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护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 选用 护理学专业儿科护理学第三版) 崔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7月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 地址参考书籍:

《儿科学》《解剖学》《组胚学》《病理学》 常用址: .37 中华护理 医学护理 授课章节第一、二章绪论及生长发育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主楼四层本班教室教学 目的 与要 求一)了解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二)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了解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教学 重点 与难 点重点: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难点: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 方法讲授法 教具电脑、AI

第八章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1.儿童生理性流涎多发生于() A.5~6个月 B.7~8个月 C.9~10个月 D.1岁后 E.岁后 2.患儿,女,出生4天,生后一直未排便,患儿可能是(E ) A.正常现象 B.胆道梗阻 C.消化道梗阻 D.消化道出血 E.先天性巨结肠 3.鹅口疮的病原体是(B ) A.链珠菌 B.白色念珠菌 C.腺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大肠埃希菌 4.引起夏季婴儿腹泻的主要是(E) A.腺病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轮状病毒 D.变形菌 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5.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 A.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B.合理用药 C.严格禁食 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E.控制感染 6.婴幼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C) A.恶心、呕吐 B.发热39℃以上 C.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D.每日大便超过10次 E.蛋花汤样大便 7.急性腹泻是指病程短于(B) A.1周 B.2周 C.1个月 D.2个月 E.3个月 8.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不正确的是(B) A.肠道内感染 B.胃肠道SigA较高 C.肠道外感染 D.肠道菌群失调 E.对食物过敏 9.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不包括(B) A.胃呈水平位 B.胃酸分泌少 C.喷门括约肌较松弛 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E.喂奶时吞咽较多空气 10.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 A.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 B.外观虚胖,常伴湿疹 C.大便次数增多 D.生长发育低于正常 E.添加换乳期是午后大便多逐渐转为正常 11.轮转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B) A.好发于夏、秋季 B.多发生于6个月~2岁 C.全身中毒症状重 D.不易并发脱水、酸中毒 E.病程多迁延不愈 12.下列不符合轻型腹泻的表现是(B) A.发热 B.中、重度脱水 C.腹泻每日10次以下 D.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 E.大便镜检见少许脓球 13.关于口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 A.保持口腔清洁 B.局部涂药应在饭后立即进行 C.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 D.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快、准 E. 局部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 14.新生儿胃容量约为(B) A.10~30ml B.30~60ml C.60~90ml D.90~150ml E.150~300ml 15.牛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是(C)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E.5~6小时 16.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E) A.流感病毒 B.埃可病毒 C.Norwalk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轮状病毒 17.治疗鹅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B) A.利巴韦林 B.制霉菌素甘油 C.青霉素 D.激素 E.锌氧油 18.婴儿肠套叠的大便特点是(A) A.黏液果酱样血便 B.黏液和脓血便,有特殊臭味 C.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臭味 D.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陶土样 E.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儿科护理学练习题及答案-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下列选项中符合小儿中度等渗性脱水的是 A、失水量占体重的6%,血清钠155mmol/L B、失水量占体重的3%,血清钠135mmol/L C、失水量占体重的7%,血清钠120mmol/L D、失水量占体重的8%,血清钠140mmol/L E、失水量占体重的11%,血清钠140mmol/L 2、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皮肤弹性差 B、哭无泪,尿量少 C、眼眶及前囟凹陷 D、外周循环衰竭 E、精神萎靡 3、下列关于小儿水的代谢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代谢旺盛 B、不显性失水多 C、消化分泌吸收量小 D、肾调节能力差 E、年龄越小,消化液的分泌与再吸收越快 4、小儿腹泻易发生脱水的原因是 A、水代谢旺盛 B、不显性失水多 C、消化液分泌吸收量大 D、胃酸度低 E、肾调节能力差 5、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是 A、Na+ B、Cl- C、K+ D、HCO3- E、Mg2+ 6、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 A、70% B、78% C、65% D、85% E、55% 7、先天性巨结肠病变通常发生在 A、结肠近端

B、结肠中间 C、结肠远端 D、结肠前段 E、结肠整段发病概率一致 8、下列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B、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C、男女发病率相当 D、主要因后天的环境影响有关 E、以上说法均错误 9、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确诊的主要方法是 A、B超 B、X线 C、血常规 D、粪便常规 E、钡灌肠检查 10、下列诊断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便检查红细胞 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C、腹部X线表现为肠袢中度充气扩张 D、必要时可做钡餐或钡灌肠 E、粪便检查出现较多革兰阳性杆菌 11、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高峰季节为 A、春季 B、冬季 C、夏秋季 D、冬春季 E、四季发病率一样 12、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主要病变部位为 A、回肠 B、空肠 C、直肠 D、盲肠 E、结肠 13、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致病菌为 A、溶血性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葡萄球菌 D、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E、大肠埃希菌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1)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1) A1型选择题 (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1.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 A.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即有较好的吸吮能力 B.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 C.婴儿的胃呈水平位 D.婴幼儿肝脏右肋下可及1cm~2cm E.2个月小儿可试喂淀粉类食物 答案:E 2. 小儿胰腺中消化酶出现的顺序是 A.羧基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 B.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 C.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肪酶、淀粉酶 D.胰蛋白酶、脂肪酶、糜蛋白酶、淀粉酶、羧基肽酶 E.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羧基肽酶、淀粉酶 答案:C 3. 重型腹泻与轻型腹泻的主要区别是 A.恶心、呕吐 B.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C.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白细胞 D.每日大便达10余次 E.食欲不振

4. 腹泻患儿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 A.禁食12h B.静脉补充营养、水分 C.继续母乳喂养 D.继续添加辅食 E.呕吐明显者鼻饲 答案:C 5. 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是 A.单纯疱疹病毒 B.柯萨基病毒 C.轮状病毒 D.大肠埃希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C 6.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A.阵发性腹痛 B.呕吐 C.便血 D.头晕头痛 E.腹部扪及腊肠样肿块 答案:D 7. 下列哪种灌肠疗法是肠套叠复位的首选疗法

C.钡剂灌肠 D.水压灌肠 E.盐水灌肠 答案:B 8. 下列哪项为非电解质溶液 A.1.4%碳酸氢钠液 B.0.9%氯化钠 C.2:1液 D.复方氯化钠 E.10%葡萄糖溶液 答案:E 9. 小儿体液的分布与成人不同的是 A.间质液的比例较高 B.细胞内液的比例较高 C.血浆的比例较高 D.血浆与间质液含量均高 E.间质液与细胞内液含量均高 答案:A 10. 每100ml口服补液盐,碳酸氢钠的含量是 A.0.15g B.0.2g C.0.25g D.0.3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干课程之一,跟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学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 1.临床场景的设置及多媒体的应用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形 象。 2.逐步探索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0.1学时知识点:儿科护理学服务及研究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0.4学时知识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护理内容,以整体、动态的观点来考虑小儿的健康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0.4学时知识点:儿科的基本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0.1学时知识点:儿科护士的角色、素质要求。 第五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 知识点:儿科护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章小结 重点: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难点:小儿年龄分期。 思考题:1.儿童年龄分几期?哪个年龄段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2.儿科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CAI课件);讨论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2学时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0.2学时知识点: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0.8学时知识点:体格生长的测量及判断,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体格生长的评估。 第三节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0.5学时知识点:脊柱的发育;前囟、后囟的闭合时间及其意义;牙齿的发育,出牙时间,2岁内乳牙的数目换算公式。 第四节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0.4学时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发育;感知觉、运动及语言的发育规律;小儿心理发展活动过程和特征;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五节儿童发展理论(自学) 知识点: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护理专科使用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Pediatric Nursing (供四年制护理专科使用)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以研究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护理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是突出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诊断为核心的模式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将护理程序有机的贯穿予教材始终,是体现护理专业特点的临床专业课。 目的:《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主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更全面系统的领会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学会常见病的诊疗、护理知识,掌握必要的儿科危重病抢救和技能,使学生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发挥学术水平,促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儿科护理学》主要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童营养、儿科发展理论等理论及基本技能,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本课程学习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支撑,并有基础护理操作,内、外科专病护理作为基垫,因此要先修医学基础理论及其边缘学科,基础护理操作,内科、外科专科护理,以及急救学等,为学号《儿科护理学》打好基础。另外此课程与妇科护理关系密切,某些内容是妇科学的延伸,可先修也可同时学习。 二、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56,其中理论54学时,实践教学(临床教学或见习2学时),习题讨论2学时参插在课堂理论教学中。

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教材 (1)崔淼.《儿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1)沈晓明.《儿科学》.第七版.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素质要求。 熟悉 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 了解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二、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 二、各期的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 您的班级: [单选题] * ○16级专本套读1班 ○16级专本套读2班 ○16级专本套读3班 ○16级专本套读4班 ○16级专本套读5班 ○16级专本套读6班 ○16级五年助产1班 1. 每100ml口服补液盐中,氯化钾的含量是( ) [单选题] * [A]0.15g(正确答案) [B]0.2g [C]0.25g [D]0.3g [E]0.35g

2. 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 ) [单选题] * [A] 新生儿 [B] 六个月以内婴儿 [C] 6-24个月小儿(正确答案) [D] 2-4岁小儿 [E] 4岁以上 3. 有助于维护和修护小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是( ) [单选题] * [A]青霉素 [B]蒙脱石散(正确答案) [C]制霉菌素 [D]小柴碱 [E]双歧杆菌 4. 引起秋冬季小儿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是( ) [单选题] * [A]柯萨奇病毒 [B]腺病毒 [C]大肠埃希菌 [D]埃可病毒 [E]轮状病毒(正确答案) 5. 轮状病毒肠炎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单选题] *

[A]多发生在秋、冬季 [B]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常伴腹痛,里急后重(正确答案) [D]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 [E]大便无腥臭味 6. 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是( ) [单选题] * [A]轮状病毒(正确答案) [B]柯萨奇病毒 [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7. 婴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下列不符合的是( ) [单选题] * [A]3~4个月时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B]胃呈水平位 [C]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食管似漏斗状 [E]肠道相对较短(正确答案) 8. 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暂停乳类喂养改用( ) [单选题] * [A]面条

2023护师《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考点29条

♦1.轻度脱水的表现:(1) 失水占比: 3 %~ 5 %。 (2) 精神状态稍差。 (3) 皮肤弹性:可。 (4) 口腔黏膜:稍干燥。 (5) 眼窝及前囟:稍凹陷。 (6) 眼泪:少。 (7) 口渴:轻。 (8) 尿量稍少。 (9) 四肢温度正常。 (10) 休克症状:无。 ♦2.中度脱水的表现:(1) 失水占比:5%~10%。 (2) 精神状态:萎靡、烦躁。(3) 皮肤弹性:差。(4) 口腔黏膜:干燥。 (5) 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 (6) 眼泪:明显减少。(7) 口渴:明显。(8) 尿量:明显少。(9) 四肢温度:稍凉。 (10) 休克症状:无。 ♦3.重度脱水的表现:(1) 失水占比:>10%。(2) 精神状态: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 (3) 皮肤弹性:极差。 (4) 口腔黏膜:极干燥。 (5) 眼窝及前囟:深凹陷。 (6) 眼泪:无。 (7) 口渴:极少。 (8) 尿量:极少或无。 (9) 四肢温度:四肢厥冷。 (10) 休克症状:有。 ♦4.脱水性质:(1) 低渗:①血钠 ( mmol/L) :<130。②失水与失钠:失钠>失水。③临床表现:一般脱水征,无明显口渴,明显血压下降。(2) 等渗:①血钠 ( mmol/L) :130~150。②失水与失钠:失水=失钠。③临床表现:明显口渴,血压下降,萎靡。 (3) 高渗:①血钠 ( mmol/L) :>150。②失水与失钠:失钠<失水。③临床表现:极度口渴,烦躁,高热,惊厥。 ♦5.代谢性酸中毒:轻度-呼吸稍快;中、重度-口唇樱桃红色或发绀、呼吸深快、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6.低钾血症: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肠麻痹,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心电图示 T 波改变、ST 段下降,T 波低平,出现 u 波。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案正文

教案附页

3-4个月增多。由于新生儿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六、肠道细菌 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经口、鼻、肛门进入。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十二指肠和上部小肠也较少,结肠和直肠细菌较多。单纯母乳喂养的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着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占比例几乎相等。 七、健康小儿粪便 1、胎粪新生儿最初排出的大便为深墨绿色、粘稠、 无臭味,称胎粪。多数生后12小时排便,总量为100-200g,2-3日过度为黄糊状粪便。如24小时无胎粪排出,应引起注意。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淡黄色。较干厚,有臭味,呈中性或硷性反应,每日1-2次。 4、添加辅食后的粪便外观褐色,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的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 第二节口炎 口腔黏膜的炎症(stomatitis)。大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和螺旋体引起,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婴幼儿。可单独发病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等其他疾病。介绍一个 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 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及口腔不洁等条件下。主要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感染引起。 一、临床表现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和颊黏膜处,可蔓延至唇和咽喉部。开始充血水肿,随后出现溃疡,有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或黄色,边界清楚,易拭去,露出溢血的创面,但不久又被假膜覆盖,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热,可达39℃-40℃,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者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或酸中毒。 二、治疗要点控制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作好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疱疹性口炎(herpetic stomatitis)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全年可发病,1-3岁小儿可多见,传染性强。 一、临床表现起病时发热,体温达38℃-40℃,齿龈红肿,触之易出血,在齿龈、舌、唇内和颊黏膜等口腔黏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疱疹,疱疹迅速破掌握讲授法 图片 10min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d719202882.html, Slide 16 发病机理 内因: 口腔粘膜柔嫩 唾液腺分泌少粘 膜比较干燥 易损伤发生 感染 病毒/细 菌/真菌 感染 不当拭擦/饮料 过烫/食物过硬/ 消毒不严 免疫力低下 溃疡性口炎 结合图片讲解疾病所导致 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疱疹性口炎

小儿腹泻病复习资料

小儿腹泻病(掌握)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腹泻为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 (一)病因(熟悉): 1.内在因素:包括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防御功能较差;体液分布特点(易发生体液紊乱); 2感染因素:细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上呼吸感染等肠道外感染;消化道感染时,肠内细菌或毒素容易进入血液,易发生全身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则以大肠杆菌为主。 3非感染因素:主要指喂养不当,过多过早的喂哺大量淀粉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易造成腹泻 (二)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关系: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1.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1)消化系统特点:①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对食物的耐受力差;②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消化道负担重。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①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较快,对胃内细菌杀灭能力弱;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SgIA均较低;③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大便每日10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3)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脱水:轻、中、重度脱水。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居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轻度HCO3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 ③低钾血症:血钾低于3.5mmol/L。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更多见,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极少数患儿搐搦或惊厥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常见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如下: (1)病毒性肠炎:“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有上感症状,先吐后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2)三种类型大肠杆菌肠炎:夏季5~8月多见。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汤样伴粘液,有腥臭味,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2)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粘冻样含脓血,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与菌痢不易区别。 3)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性。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 (3)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夏季多发,<2岁小儿多见。大便次数多,性质多变,有特殊臭味,大便检查有红白细胞,可引起败血症、脑脊髓膜炎,病程迁延,带菌率高。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继发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之后。起病急,发热、频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