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诊断】

一、诊断标准:

《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中医病证治法术语》湖南中医学院

中医诊断研究所编。

发生在小腿下胫骨嵴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即可

诊断。

(一)本病好发于长期站立或担负重物,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多有局部皮肤损伤、虫咬、湿疹等诱发因素。

(二)发病部位:小腿下三分之一处,踝骨上端、内外侧。

(三)溃疡表面:表面组织有污秽的伪膜,其分泌物常伴有恶臭气味;或表面组织呈颗粒

状肉芽,渗出脓性或浆液性粘液;或表面组织呈淡白色,疮口凹陷,边缘如缸口。(四)溃疡基底:呈坏死、坚硬的基底,复以枯萎或紫蓝色的肉芽,严重者可溃至胫骨。

(五)溃疡形态:呈圆形、椭圆形、斜形、边缘整齐或破损样,基底深凹或胬肉突出。

二、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分期

(一)初期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型

临床病象:一般起始时多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红肿弥漫、继则破烂、滋水淋漓、形成溃疡。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力,疮面扩展,疮口肉色鲜红,或上复秽腐,脓水臭秽,边缘或厚或薄,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症候分析: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络脉瘀滞,肌肤遂失所养,复因湿热下注所致本病,血虚生风,因此作痒;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而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红肿弥漫,滋水淋漓、形成溃疡,为湿热下注之症;瘀久化腐,疮面上复秽腐;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舌质暗红,为瘀血夹热之象;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为湿热之侯。

(二)后期气虚血瘀型

临床病象:溃疡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或灰黄,疮口周围皮肤成片的紫黯或灰黑,僵硬不活,患者常伴有青筋暴露,早消暮肿,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

症候分析:溃疡日久不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虚则疮口下陷,不能托毒外出,瘀重则边缘形如缸口,气血不能潮运,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疮口周围皮肤成片的紫黯或灰黑,僵硬不活,为瘀血阻滞络脉所致,早消暮肿为气虚之象,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为气虚血瘀之显征。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

(一)西医诊断:

病名:慢性溃疡

(二)中医诊断:

1.病名:臁疮;裤口疮;老烂脚

2.证型: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型;气虚血瘀型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

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

如:小腿慢性溃疡气虚血瘀型

四、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祛腐生肌法与祛瘀生肌法相结合

(二)治疗措施:

1.内服:初期清热利湿,和营消肿,用三妙丸合萆渗湿汤加减;后期益气活血化瘀,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外用:初期红肿热痛者,用金黄膏;红肿作痒,周围发湿疹者,用青黛膏;疮面有腐烂组织者,视其严重程度,分别选用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盖以红油膏,以腐烂组织祛除,肉芽转入清润为度。后期疮面清洁者,掺生肌散后以红油膏盖贴。

3.手术:静脉曲张严重者,可行大隐静抽剥术或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机化。

4.防护:避免长时间行走、负重,卧时宜抬高患肢,平时行走时用医用

弹力绷带绑搏患肢。

五、疗效

(一)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痊愈:疮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

2.显效:疮面缩小75%,临床症状消失。

3.好转:疮面缩小25%,临床症状改善。

4.未愈:疮面缩小不足25%,临床症状无改善。

(二)疗效分析:祛瘀生肌法作为传统祛腐生肌治疗方法的补充和发展,在疮面腐烂组织较多时,应用祛腐药物将脓腐组织祛除,更利于提高祛瘀生肌药物的临床疗效。祛瘀生肌法修复疮面具有促进生肌长皮,并减少疤痕形成的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剂或手术疗法,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标本同治”理论。

(三)疗效验证:经统计表明:在非手术情况下,祛瘀生肌法治疗本病临床有效率达83.1%

最新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 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 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

状。 3.体征 (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 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摘要] 下肢慢性静脉溃疡(C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最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以下肢静脉系统持续高压为特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下肢疼痛,常伴随有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多好发于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外踝以及足背,常为单发,也可为多发,久治不愈或是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发病率、难治性及高复发率使CVLU 成为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其致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统一,迄今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论,本文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 R6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54-05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又名静脉淤血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CVI最严重的并发症。从解剖学上来讲,由于足靴

区静脉网比较丰富,静脉管壁较薄弱,且皮肤及皮下组织纤薄,持续升高的静脉压导致静脉管壁发生扩张,继发湿疹、色素沉着等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以及静脉性溃疡,因此CVLU多发于足靴区,尤其是踝部内侧,其次是外踝和足背区,严重时可波及到小腿下段甚至整个小腿,可为单发或是多发性,大小各异,经久不愈,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年不愈合,或者是愈合后又很快复发,少数甚至会发生癌变[1]。CVLU 人群发病率在欧美高达1%~1.5%,总花费占其年度卫生保健预算的1%[2],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3],稍低于欧美国家,但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据国外统计,静脉性溃疡的复发率高达67%,10年以上CVI病史的溃疡发生率约为10%[4]。其难治性、高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是临床治疗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对CVLU的致病病因仍存在分歧,本文就近年来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血流动力学因素 作为血液向心回流的通路,静脉不同于动脉,其管壁较薄,平滑肌、弹力纤维含量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静脉内血流缓慢,压力较低。因而静脉血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静脉瓣及肌、关节泵的存在,当静脉瓣或肌关节泵功能受损时,下肢静脉血回流受到影响,深静脉中的部分血液通过交通静

下肢血管性溃疡(老烂腿)

下肢血管性溃疡(老烂腿)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 在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一为缺血性溃疡,也可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1 静脉性溃疡 1.1 静脉性溃疡概述 静脉性溃疡是下肢慢性溃疡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下肢慢性伤口的50%以上。长期静脉高压和功能不全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液倒流均可导致静脉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腿,也叫臁疮腿,是静脉曲张或浅表静脉炎的并发症,也可以发生于深静脉血栓综合征。病变部位多在下肢小腿,在急性期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小腿的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结节或大面积结块,均有色素沉着。一般病程较长,由于皮肤的干燥,脱屑,逐渐发展至破溃,创面逐渐扩大,不易愈合,中医属“恶脉”多因久劳,热盛湿凉,血瘀络脉而致。文献有“裤边疮”、“裙边疮”之称,多发生于长期站立、负重行走,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1.2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导致静脉溃疡形成的微循环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血管周围纤维蛋白原漏出持续增高的毛细血管床压力造成纤维蛋白原等大分子在局部漏出。通过动物实验,我们可以清楚观察到这些变化,试验中持续增加狗下肢静脉压力会引起毛细血管床扩大,纤维蛋白原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聚合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周围,形成纤维蛋白袖,纤维蛋白袖广泛存在与脂质硬化性皮肤、静脉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正常人纤维蛋白可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快速清除,但静脉溃疡患者组织与血液的纤溶活性往往不足。沉积在毛细血管周围的纤维蛋白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交换,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氧、细胞死亡,形成皮肤溃疡。因纤维蛋白袖非连续分布于体表毛细血管周围,因此溃疡仍可以痊愈。由此,我们可以确信,毛细血管纤维蛋白袖是物质交换真正的障碍。 2、白细胞附壁细胞在下肢溃疡形成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Smith等证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下垂30分钟后,下肢皮肤有可见的功能性毛细血管网数量下降,同时他们还发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大隐静脉白细胞明显减少。由此他们认为,白细胞黏附到毛细血管内皮,阻塞管腔,造成缺血。白细胞附壁之后被激活,在局部释放蛋白水解酶、过氧化物、细胞因子和一些其他炎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组织损害。最近Saharay 等报道,静脉压力过高能活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单核细胞核淋巴细胞附壁。Peyton等也观察到,静脉溃疡患者全身经脉以及与溃疡相连经脉中单核细胞-血小板聚合物增加。表明单核细胞在皮肤溃疡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捕获假说该假说认为,由静脉压力升高引起真皮漏出大分子捕获生长因子、炎性物质、刺激物质或调节因子,以及体内一些正常物质,使得机体因缺乏这些物质而无法保持组

慢性皮肤溃疡(最新知识点)

慢性皮肤溃疡 临床观察 前言 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慢性皮肤难愈合创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大小不等的溃疡,以长期不愈合为其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修复,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功能紊乱和解剖缺陷,病程一般超过4周而无明显愈合倾向的一种皮肤疾病.在世界许多国家,慢性皮肤溃疡己经成为严重降低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1],其严重性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感谢聆听...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慢性皮肤溃疡属中医疾病“臁疮”范畴,是皮肤科学、外科学常见、多发的病种之一,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愈合、愈后易复发,甚至可能癌变[2]的特点,并以皮肤溃疡形成后短时间内出现“疮渍而脓清,异臭色黯”的典型特征。历代医家将慢性皮肤溃疡发病原因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节、情志内伤、阴阳失调三个方面;二是外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邪毒及外来伤害两个方面。在病机方面历朝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中医学按照病情发展规律将慢性皮肤溃疡归纳为三期:1、溃疡前期:外感六淫邪毒侵

袭肌表,致使局部皮肤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创面主要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出血、紫暗等。若邪毒与气血相搏结,局部气血瘀滞与经络阻塞愈发加重,溃疡将愈加深重。所以,病性属实,病势较急。2、溃疡中期:邪正交争激烈,余邪尚留经络肌表,血腐肉败而成脓,耗伤气血。此期邪壅于内,正气虚损,证属虚实夹杂,病势趋缓。3、溃疡后期:气血亏耗日久,经络空虚,肌肤失于荣养,腐肉难祛、新肌难生,故以正虚为主.总之,慢性皮肤溃疡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腐、瘀、虚”.由腐致瘀,由瘀致腐,虚、瘀为本,腐为标[3-4],三者互为因果,交互作用。治疗方面,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针对溃疡面不同阶段,皮肤科施以相应换药治疗。根据溃疡三期,则临床治疗分别确定为祛腐期、祛瘀期、生肌愈合期[5],并施以生肌玉红膏、苍竭膏、生肌象皮膏、活肤膏、复黄膏、红油膏、珍珠膏、九一丹、八二丹、三七丹、五五丹、九转丹等,收效较好,但是见效缓慢、疗程较长,而传统丹药多为汞制剂,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且易引起过敏[6]。...感谢聆听...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皮肤溃疡是由外伤(主要包括武器伤、烧伤、冷伤、冲击伤、化学伤、放射损伤等),局部因素(主要包括异物与坏死组织存留、局部血循环障碍、创面神经损伤等),全身因素(主要包括体质因素、并发症、大血管硬化等)和其它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局部皮肤组织缺损、免疫力下降、代谢障碍、缺血缺氧、各种修复因子缺乏(或升高)、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肉芽组织增生

【实用】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消化道出血 【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和月中瘤等。非留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 【临床表现】 1.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类:①慢性隐性出血:肉眼不能观察到便血,仅粪便潜血阳性;②慢性显性出血:肉眼能观察到呕血,解柏油样便,临床上无循环障碍;③急性大出血:有呕血,鲜红或暗红色,便血伴循环障碍和重度贫血,可伴低血压或休克症状,需紧急处理。 2.出血量的估计:出血量达60-100ml时,可出现柏油样黑便,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机体可以代偿,无临床症状。出血量超过500ml,可出现症状,中等量失血〔占全身血容量15%左右)约700ml时,可引起头晕、无力、站立性晕厥、口渴、四肢

冷、血压偏低、贫血。大量出血(达全身血容量的3%一 5%)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患者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速弱、呼吸困难,如不积极救治可导致死亡。 【诊断要点】 1.确定上消化道出血前,必须排除口腔、牙酿、鼻咽部等部位出血,注意局部检查,有无出血痕迹和损伤;排除咯血,大量咯血时,可吞咽入消化道,引起呕血或黑便。上腹痛加上呕血或解柏油样便的病史,有助于消化性溃瘍的诊断。近期服用非街体类抗炎药或饮酒,揭示出血性胃炎的可能性,先有剧烈呕吐后再呕血,要考虑贲门粘膜撕裂症。下腹疼痛,排便习惯改变伴血便,提示结肠癌的可能。老年吸烟者突然发生急性腹痛并出血,提示结肠缺血性肠炎。体格检查可对诊断提供帮助。慢性病容、蜘蛛痣、脾大,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提示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1)粪便潜血试验简易有效,在无症状的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中很有价值。 (2)入院时应作血常规、血型、肝功、凝血四项检查,必要时备血。 (3)电子胃镜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既安全又可靠,能及时发现急性浅表性病变。只要患者情况允许,检查时机越早越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下肢慢性静脉溃疡(C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最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以下肢静脉系统持续高压为特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下肢疼痛,常伴随有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多好发于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外踝以及足背,常为单发,也可为多发,久治不愈或是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发病率、难治性及高复发率使CVLU成为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其致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统一,迄今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论,本文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文献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又名静脉淤血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CVI最严重的并发症。从解剖学上来讲,由于足靴区静脉网比较丰富,静脉管壁较薄弱,且皮肤及皮下组织纤薄,持续升高的静脉压导致静脉管壁发生扩张,继发湿疹、色素沉着等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以及静脉性溃疡,因此CVLU多发于足靴区,尤其是踝部内侧,其次是外踝和足背区,严重时可波及到小腿下段甚至整个小腿,可为单发或是多发性,大小各异,经久不愈,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年不愈合,或者是愈合后又很快复发,少数甚至会发生癌变[1]。CVLU人群发病率在欧美高达1%~1.5%,总花费占其年度卫生保健预算的1%[2],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3],稍低于欧美国家,但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据国外统计,静脉性溃疡的复发率高达67%,10年以上CVI病史的溃疡发生率约为10%[4]。其难治性、高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是临床治疗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对CVLU的致病病因仍存在分歧,本文就近年来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血流动力学因素 作为血液向心回流的通路,静脉不同于动脉,其管壁较薄,平滑肌、弹力纤维含量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静脉内血流缓慢,压力较低。因而静脉血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静脉瓣及肌、关节泵的存在,当静脉瓣或肌关节泵功能受损时,下肢静脉血回流受到影响,深静脉中的部分血液通过交通静脉倒流至踝部的静脉网中,患肢的浅静脉、深静脉以及交通静脉均处于淤血高压状态,造成静脉血的局部淤积、淋巴回流障碍、组织水肿,引起下肢持续性静脉高压[5],而持续的静脉高压又可进一步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距增大,通透性增强,红细胞、血浆蛋白等漏出,代谢产物沉积于皮下[6],组织缺氧,引起皮肤营养障碍,最终导致组织坏死,从而形成溃疡。 1.1 下肢静脉反流与回流受阻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皮肤溃疡的治疗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皮肤溃疡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6-05-21T10:16:15.5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作者:张洪宇1 闫蕾2 [导读]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 PVDI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水肿、疼痛、淤积性皮炎、足靴区溃疡。 张洪宇1 闫蕾2 (1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宁夏银川 750002) (2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皮肤溃疡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诊治的57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继发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 PVDI),12例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经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术后伤口护理治疗,住院时间27~39d,平均27d,术后 24例患者小腿皮肤溃疡顺利愈合,其余33例患者创面行皮肤移植后痊愈。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性溃疡经过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创面护理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使用方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84-02 PVDI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水肿、疼痛、淤积性皮炎、足靴区溃疡。但由于其概念提出较晚,血管外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于其他疾病相混淆[1]。PTS临床表现为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溃疡,好多患者处于病废状态[2]。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此类疾病患者57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57例,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36~65y,平均47y,病程3~40年,平均23年。溃疡继发于PVDI者45例,继发于PTS者12例,溃疡出现的时间35~96d,平均57.3d;术前57例患者均行超声或CTV明确溃疡周围交通静脉情况。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程度不一的患肢沉重感、胀痛,易疲劳。45例患肢小腿部有明显的迂曲成团的浅静脉;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肢足靴区色素沉着,其中37例伴有足靴区溃疡形成。 1.3 诊断手段 57例患者均行下肢血管超声,Valsalva实验大于0.5s。 1.4 手术前后的保守治疗: 1.4.1 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一周左右。 1.4.2改善患肢静脉回流状况 (1)抬高患肢促进患肢回流。 (2)穿戴医用弹力袜,一般选用二级以上的弹力袜[3] 。 1.4.3 溃疡创面护理清除溃疡表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物质 1.5 手术方法 对于PTS患者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PVDI患者则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后再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 2.结果 57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经保守治疗、手术及术后创面护理等三个阶段的治疗过程,术后皮肤溃疡愈合时间27~39d,平均27d;术后24例患者皮肤溃疡顺利愈合,其余33例患者因溃疡面较大,二期行溃疡面自体皮肤移植后痊愈。 3.讨论 PVDI及PTS此两种病变均可造成静脉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下肢皮肤营养学改变,进而造成下肢足靴区溃疡的形成。溃疡难以愈合的原因是:一,下肢静脉高压,直接导致营养障碍;第二,交通支静脉的存在使得溃疡面局部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第三,局部感染增加了溃疡愈合的难度。 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通过消除曲张浅静脉来阻断浅静脉反流,达到降低下肢静脉高压的目的[4]。交通静脉返流导致静脉高压,深静脉扩张,直至深静脉功能不全[5]。术前超声确定交通静脉的数量与具体部位,行交通支离断术。手术前后的治疗如:抬高患肢、穿戴医用弹力袜、溃疡创面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总之,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棘手的血管外科疾病,必须把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创面护理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Bernardini E,De Rango P, Piccioli R,et 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uperficial venous insuffciency:the ascending theory. Observational and hemodynamic data from a 9-year experience[J].Ann Vasc Surg ,2010,24(6):709-720 [2] Guanella R. Post-thrombotic syndrome:the forgotten complica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Rev Med Suisse,2013,9(372):321-325. [3] Couzan S,Leizorovicz A,Laporte S,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of upward progressive versus degressive compressive stocking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venous insuffciency J.J Vasc Surg,2012,56(5):1344-1350 [4] 武欣,张海军,齐立行等.老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2例误诊漏诊情况与治疗结果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Vol.27,No。3,March 2014,77-79. [5] 孙志南,许跃明,葛敦钧等.电视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行溃疡[J].中国内镜杂志,Vol.8,No。8,Aug 2002,89-90.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参考Word)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 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1.定义: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病变,病变深达黏膜肌层,常发生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2.近年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然常见。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病。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在我国发病率尚无确切的资料,有报道占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约3:1)。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最常见病因是胃酸分泌异常、HP感染和NSAID应用。 2.胃酸: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作用一般在正常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遭受破坏时才发生。许多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存在基础酸排量(BAO)、夜间酸分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最大酸排量(MAO)、十二指肠酸负荷等增高的情况。胃溃疡患者往往存在胃排空障碍,食物在胃内潴留促进胃窦部分泌胃泌素,从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由于瘤体大量分泌胃泌素,导致高胃酸分泌状态,过多的胃酸成为溃疡形成的起始因素。 非HP、非NSAID消化性溃疡病与胃酸分泌的关系,尚需更多研究。 3.HP感染:其致病能力取决于引起组织损伤的毒力因子、宿主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已证实,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根除HP 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 HP的毒力包括空泡毒素(VacA)蛋白、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鞭毛的动力、粘附因子、脂多糖、尿素酶、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和过氧化氢酶等。HP 依靠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黏膜上皮定植,诱发局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损害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同时也增强侵袭因素而致病。 不同部位的HP感染引起溃疡的机制有所不同。以胃窦部感染为主者,HP通过抑制D细胞活性,从而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同时,HP也可直接作用于肠嗜铬样细胞(ECL细胞),后者释放组胺引起壁细胞分泌增加。这种胃窦部的高酸状态易诱发十二指肠溃疡。以胃体部感染为主者,HP直接作用于泌酸细胞,引起胃酸分泌减少,过低的胃酸状态易诱发胃腺癌。HP感染者中仅15%发生消化性溃疡病,说明除细菌毒力外,遗传易感性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一些细胞因子的遗传多态性与HP感染引发消化性溃疡病密切相关。 4.NsAID应用: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在服用NSAID的人群中,15~30%可患消化性溃疡病,其中胃溃疡发生率为12~30%,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为2~19%。NSAID使溃疡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增加4~6倍,而老年人中消化性溃疡病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与NSAID有关。NSAID溃疡发生的危险性除与所服的NSAID种类、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大于60岁)、HP感染、吸烟及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凝剂、伴心血管疾病或肾病等因素有关。 5.药物:如激素、抗肿瘤药和抗凝药,也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病及上消化道出血。6.吸烟、饮食因素、遗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与心理因素等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

慢性皮肤溃疡的中药外治法

慢性皮肤溃疡的中药外治法 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李宇轩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四川成都6 1 0 0 7 2 ) 【摘要】慢性皮肤溃疡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身心极大的痛苦,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中医药外治法因其易于操作、疗效良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因此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较大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 / 2012-01,检索词为“慢性,溃疡,皮肤,治疗”,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有关慢性皮肤溃疡及慢性皮肤创面治疗的临床实验性研究。排除标准:1. 重复研究,2. 个例报道。结论通过引用近年文献12 篇,以药物剂型为基础进行综述,可知以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皮肤溃疡,中药外治 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 skin ulcer, CSU)又称难治性溃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因复杂、迁延难愈、愈后极易复发等特点。它包括血管性溃疡、压迫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及感染性溃疡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类创面尽管不能迅速致人死亡,但是由于它发生在体表,在肉体和精神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慢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目前无特效药物及疗法。西医治疗多常用的清创术、皮肤移植、抗感染或给予维生素类和锌治疗等方面基本停留在等待伤口自愈阶段,这些方法对病程短的早期溃疡效果较好,但对年龄大、病程久的慢性溃疡疗效则较差。因此,对慢性皮肤溃疡的处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法。 传统中药以生肌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正如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所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本病的中医治疗,应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中医药外治疗法可以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尤其对创口晦暗、肉芽组织不鲜者,疗效更佳。目前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外用药内容丰富,现以常用外用药的剂型为基础,将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研究综述如下: 1 中药剂型 1.1 油膏 邹连琦等[1] 自拟活血生新膏,将120 慢性皮肤溃疡患者按顺序均衡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0 例,使用活血生新膏),对照组(60 例,使用生肌玉红膏)。结果:观察组治愈56 例,好转4 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30 例,好转28 例,总有效率96.7%。陈彩霞[2] 应用紫草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40 例。2 周内治愈3 例,4 周内治愈27 例,其它7周

慢性皮肤溃疡

临床观察 前言 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慢性皮肤难愈合创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大小不等的溃疡,以长期不愈合为其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修复,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功能紊乱和解剖缺陷,病程一般超过4周而无明显愈合倾向的一种皮肤疾病。在世界许多国家,慢性皮肤溃疡己经成为严重降低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1],其严重性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慢性皮肤溃疡属中医疾病“臁疮”范畴,是皮肤科学、外科学常见、多发的病种之一,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愈合、愈后易复发,甚至可能癌变[2]的特点,并以皮肤溃疡形成后短时间内出现“疮渍而脓清,异臭色黯”的典型特征。历代医家将慢性皮肤溃疡发病原因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节、情志内伤、阴阳失调三个方面;二是外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邪毒及外来伤害两个方面。在病机方面历朝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中医学按照病情发展规律将慢性皮肤溃疡归纳为三期:1、溃疡前期:外感六淫邪毒侵袭肌表,致使局部皮肤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创面主要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出血、紫暗等。若邪毒与气血相搏结,局部气血瘀滞与经络阻塞愈发加重,溃疡将愈加深重。所以,病性属实,病势较急。2、溃疡中期:邪正交争激烈,余邪尚留经络肌表,血腐肉败而成脓,耗伤气血。此期邪壅于内,正气虚损,证属虚实夹杂,病势趋缓。3、溃疡后期:气血亏耗日久,经络空虚,肌肤失于荣养,腐肉难祛、新肌难生,故以正虚为主。总之,慢性皮肤溃疡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腐、瘀、虚”。由腐致瘀,由瘀致腐,虚、瘀为本,腐为标[3-4],三者互为因果,交互作用。治疗方面,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针对溃疡面不同阶段,皮肤科施以相应换药治疗。根据溃疡三期,则临床治疗分别确定为祛腐期、祛瘀期、生肌愈合期[5],并施以生肌玉红膏、苍竭膏、生肌象皮膏、活肤膏、复黄膏、红油膏、珍珠膏、九一丹、八二丹、三七丹、五五丹、九转丹等,收效较好,但是见效缓慢、疗程较长,而传统丹

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 导语: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疾病的一种,该疾病是一种比较容易发作的疾病,而且下肢慢性溃疡属于疑难杂症的一种,如果不积极的治疗的话,是会导致病 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疾病的一种,该疾病是一种比较容易发作的疾病,而且下肢慢性溃疡属于疑难杂症的一种,如果不积极的治疗的话,是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吃辛辣的食物,那么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下肢溃疡属中医“脉痹”“脱疽”范畴。据研究发现,长期站立者特别是教师、在外奔波、行走的人,由于双下肢长期站立或终年在外行走,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容易破溃形成溃疡。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长期站立者特别是教师、户外工作者,由于双下肢长期站立或终年在外行走,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容易破溃形成溃疡。专家介绍,这类患者由于职业原因,长期站立,在外奔波、行走,导致下肢浅静脉血液滞流,浅静脉逐渐延长、迂曲、局部隆起形成下肢静脉曲张。小腿下段内侧静脉网丰富,静脉压高,管壁薄,一旦破溃很容易感染形成溃疡,最终致溃疡经久不愈。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40岁以上患者的下肢溃疡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患者的发病率高出两倍多,特别是长期站立者明显发病率高于其他行业。长期站立或野外工作者,40岁以后要注意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应早期进行弹性压迫,穿弹力袜,注意休息,尽量抬高双下肢,平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喜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一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 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A1 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 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 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 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 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 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返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白芍、枳壳、海螵蛸、麦芽、三七粉(冲服)、香附、佛手、元胡、甘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复方田七胃痛胶囊等。 2、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厚朴、木香、砂仁、三七粉(冲服)、海螵蛸、炙甘草。 中成药:香沙六君子丸等。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诊断】 一、诊断标准: 《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中医病证治法术语》湖南中医学院 中医诊断研究所编。 发生在小腿下胫骨嵴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即可 诊断。 (一)本病好发于长期站立或担负重物,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多有局部皮肤损伤、虫咬、湿疹等诱发因素。 (二)发病部位:小腿下三分之一处,踝骨上端、内外侧。 (三)溃疡表面:表面组织有污秽的伪膜,其分泌物常伴有恶臭气味;或表面组织呈颗粒 状肉芽,渗出脓性或浆液性粘液;或表面组织呈淡白色,疮口凹陷,边缘如缸口。(四)溃疡基底:呈坏死、坚硬的基底,复以枯萎或紫蓝色的肉芽,严重者可溃至胫骨。 (五)溃疡形态:呈圆形、椭圆形、斜形、边缘整齐或破损样,基底深凹或胬肉突出。 二、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分期 (一)初期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型 临床病象:一般起始时多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红肿弥漫、继则破烂、滋水淋漓、形成溃疡。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力,疮面扩展,疮口肉色鲜红,或上复秽腐,脓水臭秽,边缘或厚或薄,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症候分析: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络脉瘀滞,肌肤遂失所养,复因湿热下注所致本病,血虚生风,因此作痒;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而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红肿弥漫,滋水淋漓、形成溃疡,为湿热下注之症;瘀久化腐,疮面上复秽腐;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舌质暗红,为瘀血夹热之象;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为湿热之侯。

(二)后期气虚血瘀型 临床病象:溃疡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或灰黄,疮口周围皮肤成片的紫黯或灰黑,僵硬不活,患者常伴有青筋暴露,早消暮肿,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 症候分析:溃疡日久不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虚则疮口下陷,不能托毒外出,瘀重则边缘形如缸口,气血不能潮运,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疮口周围皮肤成片的紫黯或灰黑,僵硬不活,为瘀血阻滞络脉所致,早消暮肿为气虚之象,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为气虚血瘀之显征。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 (一)西医诊断: 病名:慢性溃疡 (二)中医诊断: 1.病名:臁疮;裤口疮;老烂脚 2.证型: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型;气虚血瘀型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 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 如:小腿慢性溃疡气虚血瘀型 四、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祛腐生肌法与祛瘀生肌法相结合 (二)治疗措施: 1.内服:初期清热利湿,和营消肿,用三妙丸合萆渗湿汤加减;后期益气活血化瘀,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外用:初期红肿热痛者,用金黄膏;红肿作痒,周围发湿疹者,用青黛膏;疮面有腐烂组织者,视其严重程度,分别选用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盖以红油膏,以腐烂组织祛除,肉芽转入清润为度。后期疮面清洁者,掺生肌散后以红油膏盖贴。 3.手术:静脉曲张严重者,可行大隐静抽剥术或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机化。 4.防护:避免长时间行走、负重,卧时宜抬高患肢,平时行走时用医用

消化性溃疡教(学)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师资培训教学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消化系统疾病师资培训方向:内科 使用教材:《内科学》(8版),葛均波主编,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人卫社出版,2013年编写时间:2017-7 学时:2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方法及药物治疗熟悉内容 2.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了解内容 3.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 4.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 5.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 6.消化性溃疡辅助检查 教 学重 点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3、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教 学难 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 2、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教 学方 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取精讲法、互动式讲解、对比讲解、问题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病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补充新进展,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强调重点内容,结束前进行小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

教 学内容与组 织安排1、消化性溃疡的概述:定义,发病率,流行病学(5分钟) 2、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原理(10分钟) 3、病理:好发部位和溃疡的病理特点(5分钟) 4、临床表现:介绍本病的临床特点(15分钟) ①症状:疼痛部位、性质、规律性;其它胃肠道疾病症状;阐述清楚本病临床表现的典型规律性 ②体征 ③特征性溃疡,球后溃疡、幽门管溃疡 5、辅助检查:胃液分析、便隐血试验,X线及胃镜检查(5分钟) 6、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主要鉴别疾病(15分钟) 7、消化性溃疡的治疗(15分钟) ①一般治疗 ②药物治疗:适用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制酸剂主要用于胃溃疡的药物;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其它方法 8、并发病的诊断及治疗(15分钟) 9、预后:复发率,病死率,死亡原因、预防(5分钟) 小结(10分钟) 依托病例患者男性21岁,以“上腹痛伴黑便”入院。入院前5天因饮食不规律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呈剑突下持续性钝痛,餐后明显,伴呃逆、腹胀,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夜间痛及放射痛,无腹泻,每日解成形黑便1次,量约20ml,自服“鸡内金片(剂量不详)”,效果欠佳,逐来我院门诊。门诊大便OB(+),血Hb139g/L,以“消化道出血”入院。无手术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合作,皮肤及粘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跃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门诊胃镜:胃溃疡。 诊断:胃溃疡伴出血,HP(+)。 治疗方案:抗HP治疗。 出院医嘱:1.注意饮食;2.继续规律服药HP治疗。3.停药1月后门诊复查C14呼气试验。4.3月后复查胃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疗规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肝外型门脉高压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腹部外伤、腹内肿瘤、胰腺炎、脾囊肿、先天异常、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2.肝内性门脉高压。包括: (1)肝内窦前型门脉高压,如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等。 (2)肝内混合型门脉高压,主要见于肝硬化。 (3)肝内窦后型门脉高压,如Budd-Chiari 综合征等。 3.特发性门脉高压。 4.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体格检查】

有无肝掌、痴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腹水、脾肿大、痔疮等。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可显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有无扩大、梗阻及血栓形成等,但不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有无曲张。 2.食道钡餐检查:能用于诊断食管静脉曲张,可了解其程度和范围,但现已较少应用。如不具备内镜检查条件,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3.内镜检查:诊断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准确性高。可了解其范围和程度。在条件许可时应争取做此检查,以确定诊断。 4.CT扫描、门脉造影、门脉测压等检查亦对诊断有帮助,但属非常规检查。在有需要及条

件许可时进行此类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本身并无特殊临床表现。如果病人存在可导致门脉高压的病因,尤其是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即应考虑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存在的可能性。 2.辅助检查提示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存在。 3.内镜检查不仅可确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还可以了解其范围和程度。 4.存在门脉高压的病因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亦非都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于存在门脉高压症病因者应根据情况选择钡餐照片或内镜检查以了解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者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行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消化性溃疡的规范化治疗

案例分析-----消化性溃疡的规范化治疗 王日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也包括食管溃疡、胃空肠吻合口溃疡;其局部粘膜损伤超过粘膜肌层,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因此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比女性多见。消化性溃疡也是全球常见病,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目前进行的规范化治疗也是近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大进展,因此了解对其规范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首先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之后结合案例分析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规范治疗措施。 第一部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原则对于消化性溃疡,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和十二指肠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能够抵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和损害,以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2受体拮抗剂( 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 PPI)的问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的广泛应用及对幽门螺杆菌( Hp)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生中作用的认识,使近二十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PPI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进行规范化治疗意义重大。 一、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主要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失衡,导致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使黏膜组织受到损伤的结果。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受到胃酸、胃蛋白酶、和摄入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足以抵抗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形成溃疡,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导致溃疡形成。也就是说溃疡的发病与否,取决于黏膜的侵袭力的强弱和黏膜自身防卫能力的强弱,其中有侵袭力的因素包括:微生物(Hp)、胃酸、胃蛋白酶、胆盐、胰酶、药物(NSAID)、乙醇等。黏膜的防卫力指:粘膜屏障、粘液、HCO3—分泌、前列腺素E的细胞保护和细胞更新、表皮生长因子和黏膜血流量等。当侵袭力超过防卫力作用时就会产生溃疡。目前认为的病因有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病最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 2.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