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基本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的增加,称为繁殖。在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条件适合,生长与繁殖始终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

微生物处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繁殖速率也高;如果某一或某些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超出了生物可以适应的范围时,就会对机体产生抑制乃至杀灭作用。

二、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其细菌含量,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开始有一短暂时间,细菌数量并不增加,随之细菌数目增加很快,既而细菌数又趋稳定,最后逐渐下降。如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称为繁殖曲线,通常又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1)延迟期: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一般不立即进行繁殖,生长速度近于零。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细菌数几乎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少。这段时间被称为延迟期,又称为迟缓期、调整期或滞留适应期。处于延迟期细菌细胞的特点是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种龄、接种量和培养基成分有关。

(2)对数期:对数期又称指数期。这一阶段突出特点是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代时稳定,细菌数目的增加与原生质总量的增加,与菌液混浊度的增加均呈正相关性。

(3)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稳定期的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大多数芽孢细菌也在此阶段形成芽孢。如果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就应在此阶段收获,因这时细胞总数最高;这一时期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也在此时期。

(4)衰亡期:稳定期后如再继续培养,细菌死亡率逐渐增加,以致死亡数大大超过新生数,群体中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此阶段叫衰亡期。

图1细菌生长的典型曲线

(Ⅰ.延迟期,Ⅱ.对数期,Ⅲ.稳定期,Ⅳ.衰亡期)

微生物习题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微生物习题第七章微生物得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七章微生物得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名词解释 纯培养同步培养法同步生长诱导法生长曲线分批培养连续培养灭菌消毒防腐 生长因子类似物抗生素 判断题 1.迟缓期细胞得主要特征就是代谢缓慢,体积变小。 2.?`对数期细胞分裂速度最快,代时最短,代谢活动旺盛,对环境变化不敏感。 3.?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产生在对数期。 4。?死亡期细胞得总数镜检直接记数可以保持不变. 5。化疗指得就是用化学试剂得治疗。 6.?恒化器就是以较高得稀释率来获得最大得恒定生长速率。 填空题 1、根据单细胞微生物得生长速率不同,将生长曲线分为——、—-、——、与——. 2、细菌生长曲线得不同时期反应得就是--得生长规律.

3、连续培养系统主要有两类——与——。 4、每种微生物都有三种基本温度--、—-、-—. 5、根据微生物得生长温度范围可区分为——、-—、——、——。 6、嗜酸微生物得pH范围就是-—,嗜中性微生物生长得pH范围就是-—,嗜碱性微生物生长得pH范围就是——. 7、紫外光杀菌作用就是因为它可以被——与--吸收,造成这些分子得失活。 8、微生物生长所用得电离辐射主要使用——与--。 9、第一个被发现得生长因子类似物就是—-。 10、抗生素拟制或杀死微生物得能力可以从抗生素得--与-—来评价。 11、杀死细菌、真菌等营养细胞得温度就是____. 12、青霉素通过____来杀灭细菌。 13、我们常利用____法来进行活菌计数. 14、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就是在—-,特别就是在——与——转换阶段产生得,某些细菌得芽孢产生也发生在—-。 15、恒浊器就是采用——得方式维持恒定得生长速率,恒化器就是通过——控制生长. 16、最符合同步生长得描述就是____.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名词解释 生长繁殖连续发酵恒浊器恒化器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同步生长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二次生长现象防腐(Antisepsis)石炭酸系数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 消毒抗生素十倍致死时间和热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灭菌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生长包括__、__、__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2.微生物生长的__期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 3.微生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增强而发生__。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__、__三项。 5.实验室用__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计数。 6.把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样通过__或__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此即菌落形成单位。 7.影响延滞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有__、__和培养基成分。 8.设法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是__。 9.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人和物体内外部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繁殖能力的措施是__。 10.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制菌范围,此即__;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抗__细菌;__和__主要抗G细菌。

- 11.生长温度三基点是__、__、__。 12.一般可把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粗分为__、__、__、__。13.抗生素的活力称为__。 14.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是__,放线菌生长最适pH一般是__,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__。 1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__。 16.计算世代时间应在细菌生长的__期进行,生产中为了长期维持对数生长期可采取__,如培养细菌的目的在于获得大量菌体,应在培养的__期进行收获。 17.巴斯德消毒法的工艺条件是__。 18.室温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最高生长温度为__。 19.造成厌氧环境培养厌氧菌的方法有__和__。 20.低、中、高温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__、__、__。 21.根据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成__、__、__、__和__五个类型。 22.酸菜,饲料青贮是利用__发酵产生的__抑制__,使之得以长久贮存。 23.常用的防腐方法有__、__、__、__等。 24.调味品饮料中常加入__作为防腐剂。 25.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以生理指标法来测定微生物的方法又有__、__、__和__等。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微生物生长繁殖 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这是个体生长的定义。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可以看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生长是一个逐步发生的量变过程,繁殖是一个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质变过程。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在低等特别是在单细胞的生物里,由于个体微小,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很难划分的过程。因此在讨论微生物生长时,往往将这两个过程放在一起讨论,这样微生物生长又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这是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定义。 1、细菌的个体生长 细菌的个体生长包括细胞结构的复制与再生、细胞的分裂与控制,染色体DNA的复制和分离 细菌在个体生长过程中通过染色体DNA的复制,使其遗传特性能保持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细胞壁扩增: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种“硬”性结构。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壁只有通过扩增,才能使细胞体积扩大。 细菌的分裂:当细菌的各种结构复制完成之后就进入分裂时期。此时在细菌长度的中间位置,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并伴随新合成的肤聚糖插入,导致横隔壁向心生长,最后在中心会合,完成一次分裂,将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菌。 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除某些真菌外,我们肉眼看到或接触到的微生物已不是单个,而是成千上万个单个的微生物组成的群体。微生物接种是群体接种,接种后的生长是微生物群体繁殖生长。 细菌接种到均匀的液体培养基后,当细菌以二分裂法繁殖,分裂后的子细胞都具有生活能力。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条件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里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 cuwe)。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①延迟期 lag phase(停滞期、调整期) 表现:不立即繁殖,生长速率近于0,菌数几乎不变,细胞形态变大。 特点:分裂迟缓,合成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对外界不良环境敏感。 原因:调整代谢,合成新的酶系和中间代谢产物以适应新环境。 消除: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菌龄接种;培养基成分(种子、发酵) ②对数期 log phase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微生物生长繁殖? 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这是个体生长的定义。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可以看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生长是一个逐步发生的量变过程,繁殖是一个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质变过程。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在低等特别是在单细胞的生物里,由于个体微小,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很难划分的过程。因此在讨论微生物生长时,往往将这两个过程放在一起讨论,这样微生物生长又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这是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定义。? 1、?细菌的个体生长? 细菌的个体生长包括细胞结构的复制与再生、细胞的分裂与控制,染色体DNA的复制和分离? 细菌在个体生长过程中通过染色体DNA的复制,使其遗传特性能保持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细胞壁扩增: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种“硬”性结构。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壁只有通过扩增,才能使细胞体积扩大。? 细菌的分裂:当细菌的各种结构复制完成之后就进入分裂时期。此时在细菌长度的中间位置,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并伴随新合成的肤聚糖插入,导致横隔壁向心生长,最后在中心会合,完成一次分裂,将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菌。? 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除某些真菌外,我们肉眼看到或接触到的微生物已不是单个,而是成千上万个单个的微生物组成的群体。微生物接种是群体接种,接种后的生长是微生物群体繁殖生长。?

细菌接种到均匀的液体培养基后,当细菌以二分裂法繁殖,分裂后的子细胞都具有生活能力。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条件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里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cuwe)。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①延迟期?l a g?p h a s e(停滞期、调整期)? 表现:不立即繁殖,生长速率近于0,菌数几乎不变,细胞形态变大。? 特点:分裂迟缓,合成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对外界不良环境敏感。? 原因:调整代谢,合成新的酶系和中间代谢产物以适应新环境。? 消除: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菌龄接种;培养基成分(种子、发酵)? ②对数期?l o g?p h a s e? 表现:代谢活性最强,几何级数增加,代时最短,生长速率最大。? 特点:细菌数目增加与原生质总量增加,与菌液浊度增加呈正相关性。? 代时(g e n er a t i o n?t i me):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时间,亦即增加一代所需时间。? G=t1-t0/n? y=x o×2?n?? n=l g y?-?l g x/l g2?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讲课教案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计划学时:5 重点:细菌生长曲线的定义、各时期的特点、应用及生产指导意义。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及原理。 第一节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一、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如图6-6的曲线,称为繁殖曲线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延迟期、对数期、调整期或滞留适应期。 (一)延迟期 处于延迟期细菌细胞的特点可概括为8个字: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延迟期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调整代谢。 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的遗传性、菌龄以及移种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接种量,在种子培养中加入发酵培养基的某些营养成分,采用最适种龄(即处于对数期的菌种)的健壮菌种接种以及选用繁殖快的菌种等措施,以缩短延迟期,加速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 对数期(log phase) 对数期又称指数期(exponential phase)。 在此期中,细胞代谢活性最强,组成新细胞物质最快,所有分裂形成的新细胞都生活旺盛。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代时稳定,细菌数目的增加与原生质总量的增加,与菌液混浊度的增加均呈正相关性。 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其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生理特性等均较一致,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代时稳定,所以是研究基本代谢的良好材料,也是发酵生产的良好种子,如果用作菌种,往往延迟期很短以至检查不出,这样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微生物,以缩短发酵周期。 (三)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稳定期的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大多数芽孢细菌也在此阶段形成芽孢。 生产上常常通过补料、调节pH、调整温度等措施,延长稳定期,以积累更多的代谢产物。 (四) 衰亡期(decline hpase)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特别是单细胞微生物,体积很小,个体的生长很难测定,而且也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测定它们的生长不是依据细胞个体的大小,而是测定群体的增加量,即群体的生长。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到的曲线,称为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延迟期、对数期、调整期或滞留适应期。 一、延迟期 处于延迟期细菌细胞的特点可概括为8个字:分裂迟缓、代谢活跃。细胞体积增长较快,尤其是长轴,在延迟期末,细胞平均长度比刚接种时大6倍以上;细胞中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嗜碱性加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较敏感,对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释放以及脱氨作用也很强,同时容易产生各种诱导酶等。这些都说明细胞处于活跃生长中,只是细胞分裂延迟。在此阶段后期,少数细胞开始分裂,曲线略有上升。 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的遗传性、菌龄以及移种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短的只需几分钟,长的可达几小时。因此,深入了解延迟期产生的原因,采取缩短延迟期的措施,在发酵工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接种量,在种子培养中加入发酵培养基的某些营养成分,采用最适种龄(即处于对数期的菌种)的健壮菌种接种以及选用繁殖快的菌种等措施,以缩短延迟期,加速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对数期 对数期又称指数期。在此期中,细胞代谢活性最强,组成新细胞物质最快,所有分裂形成的新细胞都生活旺盛。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代时稳定,细菌数目的增加与原生质总量的增加,与菌液混浊度的增加均呈正相关性。这时,细菌纯培养的生长速率也就是群体生长的速率,可用代时(generation time)表示。所谓代时,即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的时间,亦即增加一代所需的时间(也叫增代时间或世代时间)。在此阶段,由于代时稳定,因此,只要知道了对数期中任何两个时间的菌数,就可求出细菌的代时。 单细胞微生物,在对数期细胞数据按几何级数增加,1→2→4→8→……,若以乘方的形式表示,即20→21→22→23→2n。很清楚,这里的指数"n"就是细菌分裂的次数或增殖的代数。也就是1个细菌繁殖"n"代产生了2n个细菌。如果在 时间t 0时菌数为x,经过一段时间,到t 1 时,繁殖"n"代后,菌数为y则代时 (G)可以下式表示: 例如,设大肠杆菌在接种时的细胞浓度为100/个ml,经400分钟的培养,细胞浓度增至10ml,求该菌的世代时间和繁殖代数。 根据公式G=t 1-t /3.3(lgy-lgx) t 为接种的时间x=100 t 1 为培养时间(400分钟) y=1,000,000,000 n=3.3(lg109-lg102)=3.3×7=23.1 代入上式G=400/23.1=17.3 即在上述培养物中,大肠杆菌的代时为17.3分钟,400分钟内共繁殖了23.1代。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微生物生长繁殖 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这是个体生长的定义。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可以看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生长是一个逐步发生的量变过程,繁殖是一个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质变过程。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在低等特别是在单细胞的生物里,由于个体微小,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很难划分的过程。因此在讨论微生物生长时,往往将这两个过程放在一起讨论,这样微生物生长又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这是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定义。 1、细菌的个体生长 细菌的个体生长包括细胞结构的复制与再生、细胞的分裂与控制,染色体DNA的复制和分离 细菌在个体生长过程中通过染色体DNA的复制,使其遗传特性能保持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细胞壁扩增: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种“硬”性结构。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壁只有通过扩增,才能使细胞体积扩大。 细菌的分裂:当细菌的各种结构复制完成之后就进入分裂时期。此时在细菌长度的中间位置,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并伴随新合成的肤聚糖插入,导致横隔壁向心生长,最后在中心会合,完成一次分裂,将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菌。 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除某些真菌外,我们肉眼看到或接触到的微生物已不是单个,而是成千上万个单个的微生物组成的群体。微生物接种是群体接种,接种后的生长是微生物群体繁殖生长。 细菌接种到均匀的液体培养基后,当细菌以二分裂法繁殖,分裂后的子细胞都具有生活能力。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条件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里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cuwe)。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①延迟期lagphase(停滞期、调整期) 表现:不立即繁殖,生长速率近于0,菌数几乎不变,细胞形态变大。 特点:分裂迟缓,合成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对外界不良环境敏感。 原因:调整代谢,合成新的酶系和中间代谢产物以适应新环境。 消除: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菌龄接种;培养基成分(种子、发酵) ②对数期logphase

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习题

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习题 填空题 1.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和 4个生长时期。 2.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和。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和;以生物量为指标来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和。 3.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1) 和(2) ,其中(1)中常用的有、和。 4.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有和。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6.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或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灭菌,其温度为,时间为。 7.通常,细菌最适pH的范围为,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霉菌的最适pH范围。 8.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和等。 9.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和。 10.抗代谢药物中磺胺类是由于与相似,从而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其不能合成 选择题 1.以下哪个特征表示二分裂? ( ) (1)产生子细胞大小不规则 (2)隔膜形成后染色体才复制 (3)子细胞含有基本等量的细胞成分 (4)新细胞的细胞壁都是新合成的 2.代时为0.5h的细菌由103个增加到109个时需要多长时间?( ) (1)40h (2)20h (3)10h (4)3h 3.某细菌2h中繁殖了5代,该菌的代时是( )。 (1)15 min (2)24min (3)30min (4)45min 4.代时是指( )。 (1)培养物从接种到开始生长所需要的时间 (2)从对数期结束到稳定期开始的间隔时间 (3)培养物生长的时间 (4)细胞分裂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5.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 ) (1)死亡期 (2)稳定期 (3)延迟期 (4)对数期 6.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 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 (1)1,4 (2)2, 3 (3)2,4 (4)l,5 7.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 (1)比浊法 (2)显微镜直接计数 (3)干细胞重量测定 (4)平板菌落记数 8.用比浊法测定生物量的特点是( )。 (1)只能用于测定活细胞 (2)易于操作且能精确测定少量的细胞 (3)难于操作但很精确 (4)简单快速,但需要大量的细胞 9.下列哪种保存方法会降低食物的水活度?( ) (1)腌肉 (2)巴斯德消毒法 (3)冷藏 (4)酸泡菜 10.细胞复制时所有的细胞组分都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的现象是( )。 (1)对数生长 (2)二分裂 (3)最大生长 (4)平衡生长 11.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 )来决定的。 (1)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2)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3)温度 (4)稀释率 12.最适生长温度低于20℃的微生物被称为( )。 (1)耐冷菌 (2)嗜温菌 (3)耐热菌 (4)嗜冷菌 13.过氧化氢酶能解除( )的毒性。 (1)超氧化物自由基 (2)过氧化物 (3)三线态氧 (4)过氧化氢 14.能导致微生物死亡的化学试剂是( )。 (1)抑菌剂 (2)溶菌剂 (3)杀菌剂 (4)(2)和(3) 15.微生物数量减少十倍所需的时间是( )。 (1)十倍减少时间 (2)十倍减少值 (3)热致死时间 (4)对数时间 16.只能用高压灭菌才能杀死的是( ) (1)结核分枝杆菌 (2)病毒(3)细菌的内生孢子 (4)霉菌孢子 17.常用的高压灭菌的温度是( )。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及其控制

(生物科技行业)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及其控 制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壹节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测定 壹、微生物生长繁殖 ●个体生长:原生质总量增加,个体增大 ●繁殖:个体数目增加 ●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代谢产物增多 二、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纯培养:在实验条件下从壹个细胞繁殖得到纯种群体 ●分离原理:稀释样品,使各种细胞分开,再培养,使单个细胞生长繁殖成单 菌落.挑取单菌落,再在平板上加以3-5次划线纯化。 ●稀释混合倒平板法 ●涂布法 ●划线法 ●单细胞挑取法:用显微挑取器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其它分离方法: 产孢菌分离:可先加热,杀死营养细胞,再分离 病原微生物分离:选取敏感组织 细胞数量少样品分离:先富集培养或浓缩样品 三、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壹)测生长量 1直接法: 称重量法:离心沉降物干重

测体积法:离心沉降物体积 2间接法 比浊法:分光光度计,450~650nm波长 生理指标法:含氮量;核酸;好氧量等 (二)计繁殖数 1直接法:计数板计数法(如血球计数板) 2间接法:平板菌落计数法 为活菌计数法 把菌液稀释后,取壹定量混合倒平板或涂布平板,培养后,每壹个活细胞就形成壹个菌落,此即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根据每皿上cfu数推算出样品含活菌数 稀释倒平皿菌落计数法: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壹、同步生长(synchronousgrowth) 使培养基中细菌同时分裂,处于相同的生长阶段叫同步生长。获得同步生长(synchronousgrowth)的方法:诱导法:如芽孢诱导萌发、藻类光照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基本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的增加,称为繁殖。在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条件适合,生长与繁殖始终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 微生物处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繁殖速率也高;如果某一或某些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超出了生物可以适应的范围时,就会对机体产生抑制乃至杀灭作用。 二、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其细菌含量,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开始有一短暂时间,细菌数量并不增加,随之细菌数目增加很快,既而细菌数又趋稳定,最后逐渐下降。如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称为繁殖曲线,通常又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1)延迟期: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一般不立即进行繁殖,生长速度近于零。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细菌数几乎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少。这段时间被称为延迟期,又称为迟缓期、调整期或滞留适应期。处于延迟期细菌细胞的特点是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种龄、接种量和培养基成分有关。 (2)对数期:对数期又称指数期。这一阶段突出特点是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代时稳定,细菌数目的增加与原生质总量的增加,与菌液混浊度的增加均呈正相关性。 (3)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二、是非题 1.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4.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6.所的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8.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9.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 11.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原核生物。 (√ 1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真核微生物。(×) 14、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16.酵母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甾醇成分。(×) 三、 四.选择题 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B ) A螺旋菌B杆菌C球菌 2、自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A ) A支原体B 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C ) A支原体B 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D ) A支原体B 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5、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作(B ) A支原体B 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6、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D )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C )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8、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 )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9 11、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 A基内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孢子 ①A游动孢子B节孢子C厚垣孢子D孢囊孢子E分生孢子。 ②A担孢子 B 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卵孢子 ③A鞭毛菌亚门 B 接合菌亚门C子囊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E半知菌亚门 16、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C )。 A.美蓝和刚果红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D.刚果红和番红 19、下列微生物中,(A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20 四、选择题 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B ) A5:1B25:1C40:1D80:1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D )培养基 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微生物习题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名词解释 纯培养同步培养法同步生长诱导法生长曲线分批培养连续培养灭菌消毒防腐 生长因子类似物抗生素 判断题 1.迟缓期细胞的主要特征是代谢缓慢,体积变小。 2. `对数期细胞分裂速度最快,代时最短,代谢活动旺盛,对环境变化不敏感。 3.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产生在对数期。 4.死亡期细胞的总数镜检直接记数可以保持不变。 5.化疗指的是用化学试剂的治疗。 6.恒化器是以较高的稀释率来获得最大的恒定生长速率。 填空题 1、根据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不同,将生长曲线分为——、——、——、和——。 2、细菌生长曲线的不同时期反应的是——的生长规律。 3、连续培养系统主要有两类——和——。 4、每种微生物都有三种基本温度——、——、——。 5、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可区分为——、——、——、——。 6、嗜酸微生物的pH范围是——,嗜中性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是——,嗜碱性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是——。 7、紫外光杀菌作用是因为它可以被——和——吸收,造成这些分子的失活。 8、微生物生长所用的电离辐射主要使用——和——。 9、第一个被发现的生长因子类似物是——。 10、抗生素拟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能力可以从抗生素的——和——来评价。 11、杀死细菌、真菌等营养细胞的温度是 ____ 。 12、青霉素通过____ 来杀灭细菌。 13、我们常利用____ 法来进行活菌计数。 14、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在——,特别是在——与——转换阶段产生的,某些细菌的芽孢产生也发生在——。 15、恒浊器是采用——的方式维持恒定的生长速率,恒化器是通过——控制生长。 16、最符合同步生长的描述是____。 选择题 1、重金属盐类杀菌的机理是() (1)损伤细胞膜(2)干扰蛋白质生成 (3)与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其失活(4)破坏DNA 2、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称() (1)生长因子 (2)生长限制因子 (3)大量元素 (4)微量元素 3、最符合恒浊器培养的描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