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1之知识讲解_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高中化学选修1之知识讲解_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高中化学选修1之知识讲解_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

4、了解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要点梳理】

要点一、糖类概述

1.糖的来源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例如:

2.糖与我国居民食物的关系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有75%来自糖类。

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3.糖的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可以用通式C n(H2O)m表示,因此以前又将糖称为碳水化合物。

要点诠释:

(1)通式只表示糖的组成,并不反映糖的结构——糖中不存在水分子。

(2)大多数糖类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 n(H2O)m表示,其中m和n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通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度:有些糖不符合该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甲醛(CH2O)、乙酸(C2H4O2)符合该通式,但不属于糖类。

(4)糖类不是指有甜味的物质。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无甜味。

(5)糖类从结构上看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4.糖的分类

以水解情况进行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1)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2)二糖:每摩水解能得到两摩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3)多糖:每摩能水解得到生成多摩单糖的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要点二、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葡萄糖所属类型及存在

葡萄糖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葡萄等带甜味的水果里。

2.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简写成CH2OH(CHOH)4CHO

要点诠释: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OH)和醛基(-CHO),属于多羟基醛,所以其具有还原性,同时具有醇的一般化学性质。

4.葡萄糖的还原性

实验名称: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实验步骤:

(1)配制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2)向上述所得的银氨溶液中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3~5min,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

实验结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银镜。葡萄糖分子里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有关反应方程式:

Ag++NH3·H2O=AgOH↓(白色)+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葡萄糖酸铵

要点诠释:

a.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

b.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并进行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

c.实验后附着银镜的试管可用稀HNO3洗涤。

d.利用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可制镜或制保温瓶胆。

5.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葡萄糖被人体代谢吸收的三种途径如下:

(1)一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同时释放能量:

C6H12O6 (s)+6O2 (g)—→6CO2 (g)+6H2O (1)+能量。

(2)另一部分葡萄糖被肝脏、肌肉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当血液中的葡萄糖低于正常值时(正常人的血液中血糖质量分数约为0.1%),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转变为葡萄糖,并补充到血液中,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肌肉中的肌糖元是肌肉内能量的储备形式之一,它的含量与人体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运动时需要供能,机体首先消耗糖,肌糖元经过几步反应转化为葡萄糖,然后氧化释放能量,供给肌肉运动使用。

(3)还有一部分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要点诠释:

a.糖供能的优点是易于消化吸收,易于被利用。人体的糖储备直接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b.过多食用糖类如淀粉等容易使人发胖。

要点三、淀粉是如何消化的

1.淀粉的存在

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根里,其中谷类含淀粉较多。例如,大米含淀粉约80%,小麦含淀粉约70%,马铃薯含淀粉约20%。

2.淀粉所属类型与分子组成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中n值为几百到几千。淀粉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的物理性质

淀粉是白色、没有甜味的粉末状物质。淀粉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溶解颗粒会膨胀,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糊化是淀粉食品加热烹制时的基本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食物由生变熟。

4.淀粉的化学性质

(1)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非还原性糖);

(2)遇碘变蓝色;

(3)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5.淀粉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

淀粉进入人体后,一部分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余下的淀粉在小肠里,在由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C6H10O5)n→(C6H10O5)m→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也可以在酸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6.淀粉的用途

(1)食用

(2)人体能源;

(3)工业原料:制葡萄糖、酒精,发酵成醇C6H12O62C2H5OH + 2CO2

要点四、纤维素有什么生理功能

1.纤维素的来源与存在

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棉花纤维素高达90%以上,木材中含纤维素为50%左右。

2.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纤维素是比淀粉相对分子质量还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跟淀粉一样,纤维素也不显示还原性,可以发生水解,但比淀粉困难,一般需要在浓酸催化、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最终水解产物也是葡萄糖。

纤维素葡萄糖

4.纤维素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1)棉、麻可直接用于纺织业,制造人造纤维等。

(2)其他一些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稻草、麦秸等可以用来造纸。

5.纤维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纤维素在动物体内也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在牛、羊、马等植食性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某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这些动物能以鲜草、干草、秸秆等作为食物。

6.纤维素在人体组织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它在人体组织消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有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

粗粮(含有谷皮)和蔬菜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人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和粗粮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糖类概述

例1、下列对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可以水解

B.都符合C n(H2O)m的通式

C.都含C、H、O三种元素

D.都有甜味

【思路点拨】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每种糖都有不同的特性,要分辨清楚。

【答案】C

【解析】单糖不能水解;符合C n(H2O)m的通式的不一定是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也可以是糖;纤维素是多糖但无甜味,所以A、B、D项错误,只有C项正确。

【总结升华】绝大多数的糖的分子组成符合C n(H2O)m的通式,少数的糖不符合,还有些分子组成符合C n(H2O)m的通式,但并不属于糖。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最多含有三种元素

B.糖类都是有机化合物

C.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D.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化学式(C6H10O5)n表示

【答案】A

【解析】糖类都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而不是糖类最多含有三种元素,故A不正确。

类型二: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例2、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葡萄糖,而且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所以在医疗上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病人的尿液中,微热后通过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来判断病情。请分析,以下哪些药品和新制Cu(OH)2共热会有相同的现象()。

①淀粉②福尔马林③纤维素④蚁酸⑤甲酸乙酯⑥乙酸甲酯⑦甲酸钠⑧蔗糖⑨白酒⑩食醋

A.全部B.①③④⑤⑨C.②④⑤⑦D.②④⑤⑥⑦⑧

【思路点拨】结构决定性质,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和新制Cu(OH)2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和新制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分

子中,一定含有醛基。上述药品中: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蚁酸()、甲酸乙酯

()、甲酸钠()的分子中都含有醛基,都能和新制Cu(OH)2反应产生红色沉淀。淀粉、纤维素、乙酸甲酯、蔗糖、白酒、食醋分子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反应。

【总结升华】有机物的性质与其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如:(1)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产生红色Cu2O沉淀的有机物结构特点是含有醛基的化合物,如所有的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

芽糖等;(2)具有还原性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含有-CHO、-OH、、等,这些规律的掌握

对我们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举一反三:

【变式1】(2016 湖南省衡阳八中期末考)对于下列反应,其中葡萄糖不能发生的是()。

A.酯化B.氧化C.加成D.水解

【答案】D

【解析】葡萄糖含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具有醇和醛的性质。A项,含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B项,含羟基和醛基,均可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项,含醛基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

【变式2】已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B.1 mol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能生成1 mol Ag

C.含葡萄糖0.1 mol的水溶液与足量钠反应,得到0.25 molH2

D.分别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答案】B

类型三:糖与自然界的能量循环

例3、以下各反应中,不属于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的是()。

【思路点拨】淀粉最终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来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提供热能,故A、B、C 三项正确;葡萄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酵生成酒精,不属于人体内的变化,所以D项错误。

【总结升华】淀粉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营养物质。食物进入口腔以后,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小部分淀粉先水解为糊精,再进一步水解为麦芽糖。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在胰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在口腔中没有水解的淀粉继续水解,生成的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又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绝大多数的葡萄糖通过氧化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要的热能有60%~70%来自葡萄糖的氧化。还有一部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以糖原的形式储备起来。

举一反三:

【变式1】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②加热煮沸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④加入银氨溶液⑤加入少量稀硫酸⑥再水浴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B.①⑤②④⑥③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⑥④⑤③②

【答案】C

【解析】淀粉在催化剂(如硫酸)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葡萄糖。要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常在它的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但必须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水解液中和至中性,以防止硫酸使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失效。

类型四:纤维素及其应用

例4、(2015 山东省泰安市期末)某精细化工厂将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加工成很细的颗粒结构,然后添加到食品中去,可使食品易加工成型,改变食品的口感,降低人体获得的能量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B.纤维素在人体中可水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消化

D.纤维素不能被所有动物吸收

【思路点拨】草食动物体内含有纤维素酶,可以消化纤维素,而人类不可以。

【答案】C

【解析】A.纤维素不能给人体提供任何的营养,不属于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故A不选;

B.人体内无纤维素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故B错误;

C.人体内无纤维素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的蠕动,故C正确;

D.草食动物体内含有纤维素酶,能够消化纤维素,故D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 海南省三亚一中期中考)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可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纤维素没有甜味

C.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D.纤维素可用于造纸

【答案】A

【解析】纤维素是白色、没有甜味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是一种多糖,无还原性,不溶于水;纤维素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纤维素常用于纺织业和造纸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固+液方法 蒸发 适用范围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主要仪器注意点 ①不断搅拌;②最 实例 NaCl(H 2 O) 酒精灯、蒸 后用余热加热;③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发皿、玻璃NaCl 结晶液体不超过容积 分开棒(NaNO3) 固+固2/3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 升华酒精灯I2(NaCl)物分开 ①一角、二低、三 碰;②沉淀要洗NaCl 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 液+液萃取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分液漏斗 把溶质分离出来涤;③定量实验要(CaCO3)“无损” ①先查漏;②对萃 从溴水中提取剂的要求;③使 取Br 2 漏斗内外大气相 第1页共20页

2 通 ; ④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乙酸乙酯与 饱 和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 蒸馏烧瓶、 冷凝管、温 Na 2CO 3 溶 液 ①温度计水银球 位于支管处;②冷 乙醇和水、I 2 蒸馏 液 度计、牛角 管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 凝水从下口通入; 和 CCl 4 ③加碎瓷片 渗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 NaCl 的分子、离子 蛋白质溶液、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 用固体盐或浓溶 盐析 烧杯 硬脂酸钠和 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液 洗气 甘油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 2(HCl ) 气+气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 形管 常用冰水 NO (N 2O 4) i 、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 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 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NaCl 和 KNO 3 混合物。 ii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第 2 页 共 20 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不好的高中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将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好了,才能进一步有难度的知识。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H2还原CuO 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 / M

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7935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一: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答案都在教材上,故没给答案) 1、糖类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的产物。由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_______________(通式为___________),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_________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________,是一种___色晶体,有____味,___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新制Cu(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________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a、直接氧化供能; b、转化成______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值______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转变为______,储存在____________ 5、蔗糖和麦芽糖是_____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_____糖,分子式________,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_________化合物,_____甜味,是一种___色粉末,___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______,一部分______。它能水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在酸的催化下逐步水解,其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的特性:_______能使淀粉溶液变成______色。这是实验室检验_____________存在的重要原理。 7、纤维素是_________通过_________生成的,是构成_________的基础物质,它是______色,______气味,______味道的物质,是一种______糖,属于____________。纤维素在酶或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油脂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生成的___,结构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叫单甘油酯,________________不同叫混甘油酯。天然油脂为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 2、油脂的成分:常温下呈液态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称为____,呈固态的称为______,它们统称为油脂。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的不饱和键越多,熔点越___。油脂的密度比水___,____溶于水。 3、根据结构特点,油脂兼有_______和____的性质。写出油酸甘油酯发生氢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分别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______反应 4、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四大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见高级脂肪酸:硬脂酸__________________,软脂酸__________________,油酸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高一化学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 混合物。 3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的化学是理综里面有点文综性质的科目,我们在的过程中 会发现涉及到计算的内容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概念。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 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 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 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初三化学经典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知识讲解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 4、了解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要点梳理】 要点一、糖类概述 1.糖的来源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例如: 2.糖与我国居民食物的关系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有75%来自糖类。 食物蔗糖粉丝等大米、面粉、玉米等苹果、桃、葡萄等 含糖量100% 85%~95% 70%~80% 9%~12% 3C n(H2O)m表示,因此以前又将糖称为碳水化合物。 要点诠释: (1)通式只表示糖的组成,并不反映糖的结构——糖中不存在水分子。 (2)大多数糖类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 n(H2O)m表示,其中m和n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通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度:有些糖不符合该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甲醛(CH2O)、乙酸(C2H4O2)符合该通式,但不属于糖类。 (4)糖类不是指有甜味的物质。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无甜味。 (5)糖类从结构上看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4.糖的分类 以水解情况进行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1)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2)二糖:每摩水解能得到两摩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3)多糖:每摩能水解得到生成多摩单糖的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要点二、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葡萄糖所属类型及存在 葡萄糖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葡萄等带甜味的水果里。 2.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简写成CH2OH(CHOH)4CHO 要点诠释: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OH)和醛基(-CHO),属于多羟基醛,所以其具有还原性,同时具有醇的一般化学性质。 4.葡萄糖的还原性 实验名称: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实验步骤: (1)配制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正负变价要分清。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重要规律: (1)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电子守恒规律

(3)价态规律 (4)先后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非金属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 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 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 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 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目录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3) 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 (4) 1.固体物质 (4) 2.液体物质 (4) 3.气体物质 (5) 三、特殊的物理性质 (5) 四、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 (6) 五、常用的除杂方法 (6) 六、常见的环境污染 (7) 七、化学方程式必须天天写 (8) (一)、金属元素的反应 (8) (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13) (三)、常见的化工反应 (16) (四)、有机反应 (17)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盐类 (1)皓矾:ZnSO4·7H2O (2)重晶石(钡餐):BaSO4 (3)绿矾:FeSO4·7H2O (4)芒硝:Na2SO4·10H2O (5)明矾:KAl(SO4)2·12H2O (6)蓝矾(胆矾):CuSO4·5H2O (7)熟石膏:2CaSO4·H2O 2.矿石类 (1)电石:CaC2 (2)磁铁矿石:Fe3O4 (3)赤铁矿石:Fe2O3 (4)石英:SiO2 (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3.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 (2)水煤气:CO、H2 (3)天然气(沼气):CH4 4.有机类 (1)福尔马林:35%~40%的HCHO水溶液 (2)蚁酸:HCOOH (3)尿素:CO(NH2)2 (4)氯仿:CHCl3 (5)甘油:CH2OH—CHOH—CH2OH (6)硬脂酸:C17H35COOH (7)软脂酸:C15H31COOH (8)油酸:C17H33COOH (9)肥皂:C17H35COONa (10)银氨溶液:Ag(NH3)2OH (11)葡萄糖:C6H12O6 (12)蔗糖:C12H22O11 (13)淀粉:(C6H10O5)n (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聚焦 1.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2.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操作。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4.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7.有关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转化的计算。 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知识网络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其知识框架可整理如下: 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 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3)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着火。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和提纯方法分离的物质主要仪器应用举例 倾析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烧杯、玻璃棒分离沙和水

新人教版选修一《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word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一《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word教案1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把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取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实验预备 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2SO4溶液(20%)、NaOH 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依旧让我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用心地垂着绿荫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 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奇异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用幻灯片展现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那个通式且符合那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一、 葡萄糖是如何样供给能量的 [小组实验]学生观看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 [板书]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置疑]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回答]可能含-CHO 、-COOH 、-OH 等。 [小组实验]实验1-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结论]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CHO 分类 单糖:葡萄糖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 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 1 mol mol 单糖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ⅰ)Na2CO3在BaCl2之后;(ⅱ)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 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 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 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 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 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就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就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就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与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就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就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就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瞧);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瞧)。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就是:O、Si、Al、Fe、Ca。 5.同位素 就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就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就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就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一课时 广州市西湾路1号广东广雅中学化学科李孟彬 【本课课件下载】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 理意义; 3. 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史料导入:美国著名科学家波林从遗传来看他不会在长寿者之列。他的父亲34岁就故去了,母亲也才活了45岁。早在1940年,他就被诊断患了一种严重的肾病。这在当时就等于是死刑判决书,波林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此后的12年里,他严格注意饮食,最后终于战胜了病魔。他实际上等于同死神周旋了半个多世纪!于1994年在加利福尼亚自己的农场去世,享年93岁。就是这样的一段史料,是我们看到日常饮食平衡的重要。 “一个人健康的必要条件是其所需分子以所需数量在所需时间存在于身体所需的部 位。”——莱纳斯?波林的这句话成了新科学的箴言。 知识回顾: 设问:今天你吃糖了吗?那什么是糖? (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P4 表1-1) 板书:一、糖类 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H2O)m。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而且符 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 糖的分类:

葡 萄 糖 分子式 C 6H 12O 6 结构简式 CH 2OH —CHOH —CHOH —CHOH —CHOH —CHO 或 CH 2OH(CHOH)4CH 2OH 官能团 —OH (羟基)、—CHO (醛基)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 化学性质 还原性 与H 2加成 银镜反应 与新制Cu(OH)2的反应 醇羟基的性质 酯化、氧化、活泼金属 主要用途 制银镜、糖果、医疗、营养物质 过渡:而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就可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如葡萄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P5回答问题: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述:葡萄糖以肝糖元、肌糖元等形式被肝脏、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需要时糖元转 化为葡萄糖氧化释放出能量。 板书:(1)银镜反应: 过渡:而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就可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如葡萄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P5回答问题: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述:葡萄糖以肝糖元、肌糖元等形式被肝脏、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需要时糖元转 化为葡萄糖氧化释放出能量。 板书:(3)体内氧化:C 6H 12O 6(s) + 6O 2(g) 6CO 2(g) + 6 H 2O(l) 放出能量15.6 kJ/g 问:1. 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设想怎样去检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问题]根据教材插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以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设问]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 [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

[讲述]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动物(包括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类的分解。我国居民食物构成中大约75%来自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 [资料]表1—1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设问]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谁来回答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 [学生讨论] 回答: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 [思考]由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通式总结糖类通式。 [板书]大部分通式C n (H 2 O) m 。 [自学]资料卡片。 [讲解] 糖类在以前, 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 n (H 2 O) m ;这是因为在最初发 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 1、通式并不反映结构: 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 2、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 C 6H 12 O 5 、乙酸等 [设问]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板书]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板书]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 [过渡]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重点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 [板书]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讲述]葡萄糖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于葡萄糖等带甜味的水果里。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