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26卷第6期

山 西 化 工

Vol.26 No.6

2006年12月

SHANXI CHEMICAL INDUSTR Y

Dec.2006

收稿日期:2006208231

作者简介:秦承宽,男,1982年出生,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

 综述与论坛

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秦承宽, 柴金岭, 陈景飞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介绍了微乳液的概念、制备、形成理论及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中的作用。综述了微乳液自从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即超低的界面张力、大的界面面积、热力学稳定性和增溶能力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基础研究和工业领域方面也取得了越来越多有意义的成果。关键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研究;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050(2006)0620021205

微乳液(microemulsion )是一种由适当比例的表

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和油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1~4]。微乳液的结构由Hoar 和Schulman [5]于1943年首次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O/W 型的体系被称为亲水的油胶团,W/O 型的体系被称为亲油的水胶团,亦称为溶胀的胶团或增溶的胶团[6]。直至1959年,Schulman 等[7]才首次将上述体系称为“微乳状液”或“微乳液”。自从微乳液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就极大地吸引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人们不仅从理论上研究它的微观结构、形成条件、稳定理论及制备,而且还从实践上研究它在三次采油、日用化学、食品、农药、环境保护等工业上的实际应用以及作为反应介质用于物质的分析测定、材料合成、微乳聚合、生化反应等方面。我国的微乳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已取得相当的成果[8~11]。

和普通乳状液相似,微乳液的主要类型是水包油型(O/W )和油包水型(W/O ),此外还有一种双连续相类型(中相微乳液),在双连续相微乳液中水和油都是连续的。虽然微乳液与普通乳状液在成分和

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又有本质的区别。第一,外观上,微乳液不同于普通乳状液呈透明或近乎透明状;第二,分散相质点的差异,微乳液的分散相液珠小而均匀,一般在10nm ~100nm ,而普通乳状液的液珠大于100nm ,且分布不均匀;第三,普通乳状液的形成一般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如经过搅拌、超声粉碎和胶体磨处理等才能形成,而微乳液的形成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第四,普通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离心后分层,而微乳液却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可长期放置且离心不分层,界面张力可以达到超低值;第五,微乳液所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约为5%~30%,远高于普通乳状液,形成微乳液一般需要加助表面活性剂,而普通乳状液一般不需助表面活性剂;第六,微乳液不像普通乳状液那样随类型不同而只能与油或水混溶,而微乳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同时增溶油和水,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微乳液可以呈连续相形式存在。

1 微乳液的制备

微乳液的形成不需要外加功,它是在体系内各种成分达到匹配时自发形成。目前采用HLB 法、盐度扫描法、相转换温度(PIT )[12]、粘附能比(CER )和表面活性剂分配法等来寻找这种匹配关系。下面主要介绍HLB 法和盐度扫描法。1.1 HLB 法

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对微乳液的形成至关重要。一般认为:HLB 值为4~7的表面活性剂可形成W/O 型的微乳液;HLB 值为9~20的表面活性剂则可形成O/W 型的微乳液。

通常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 值很高,需要加入中等链长的醇或HLB 值低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13,14],经过实验可以得到各种成分之间的最佳比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其HLB 值对温度很敏感(低温时亲水性强、高温时亲油性强)的特点来确定。当温度恒定时可通过调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和亲油基比例达到所需要的HLB 值。1.2 盐度扫描法[15]

盐度扫描法可以使我们对微乳液有较多了解。当体系中油的成分确定,油2水体积比为1,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和浓度确定之后,改变体系的盐度,由低往高增加,往往可以得到三种状态的微乳液,即:Winson Ⅰ型(O/W 型的微乳液和剩余油达到平衡状态);Winson Ⅲ型(双连续型微乳液与剩余油和剩余水达到平衡状态);Winson Ⅱ型(W/O 型的微乳液和剩余水达到平衡状态)。这是因为体系中盐量增加时,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油由于“盐析”作用而析离,盐也压缩微乳液的双电层,使其斥力下降,液滴易接近,含盐量增加,使O/W 型微乳液进一步增溶油,从而微乳液中油滴密度下降而上浮,导致形成新相。

对于这种扫描法,若改变组成中其他成分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例如,增加油的含碳数,可获得从W/O 型到双连续结构到O/W 型的转变;对于低分子量的醇,如增加其含碳数也可获得从W/O 型到双连续结构到O/W 型的转变;而如果增加高分子量的醇的含碳数则可得到从O/W 型到双连续结构到W/O 型的转变。

2 微乳液的形成理论

关于微乳液的形成理论,引用较多的有混合膜理论、增溶理论、几何排列理论和热力学模型理论[2~4,16]。

热力学理论是从计算微乳液形成的自由能变化来研究生成稳定微乳液的条件,此类研究虽然有少量试验结果,但基本上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但这并不妨碍微乳技术的发展与微乳液的广泛应用。2.1 混合膜理论

以Schulman 和Prince 为代表,认为微乳液是多

相体系,它的形成是界面增加的过程。他们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吸附形成作为第三相的混合膜出发,认为混合吸附膜的存在使油水界面张力可降至超低值,甚至瞬间达负值。由于负的界面张力不能存在,从而体系自发扩大界面形成微乳,界面张力升至平衡的零或极小的正值。因此微乳形成的条件是:γ=γO/W -π<0(γ为微乳体

系平衡界面张力;γO/W 为纯水和纯油的界面张力;

π为混合吸附膜的表面压)。但是油水界面张力一般约在50mN/m ,吸附膜的表面压达到这一数值几乎不可能,因此用有助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的油水界面张力(γO/W )a 取代上式中的γO/W ,上式可变为:γ=(γO/W )a -π<0。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增大混合吸附膜的表面压,此外,助表面活性剂参与形成混合膜,对提高界面柔性使其易于弯曲形成微乳液也有重要贡献。

混合膜作为第三相介于油和水相之间,膜的两侧面分别与水、油接触形成水2膜、油2膜两个界面,各有其界面张力和表面压,总的界面张力或表面压为二者之和。当混合膜两侧表面压不相等时,膜将受到剪切力而弯曲,向膜压高的一侧形成W/O 或O/W 型的微乳液。

由于界面张力和表面压都是宏观物质的界面性质,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讨论有难以理解之处,而负界面张力说只能作为一种合理的推想,至今尚无实验证据。因此,这些因素又促进了混合膜理论和其他微乳液形成理论的发展。2.2 增溶理论

以Shinoda 和Friberg 为代表,认为微乳液是胀大的胶团。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 )值后,就会形成胶束,此时加入一定量的油(亦可以和助表面活性剂一起加入),油就会被增溶,随着进入胶束中油量的增加,胶束溶胀而变成小油滴2微乳液。由于增溶是自发进行的,所以微乳化能自动发生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何只要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即可发生增溶作用,而此时微乳液不一定能够形成。2.3 几何排列理论

Robbins 、Mitchell 和Ninham 等从形成微乳液界面膜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几何排列考虑,提出了界面膜中排列的几何模型,成功地解释了界面膜的优先弯曲和微乳液的结构问题。

几何排列模型认为界面膜在性质上是一个双重

?

22? 山 西 化 工 2006年12月

膜,即极性的亲水基头和非极性的烷基链分别与水和油构成分开的均匀界面。在水侧界面,极性头水化形成水化层,而在油侧界面,油分子是穿透到烷基链中的。几何排列模型考虑的核心问题是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几何填充,用填充参数V/a o l c来说明问题,其中V为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部分的体积;a0为其极性基的截面积;l c为其碳氢链的长度。对于有助表面活性剂参与的体系,上述各值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相应量的平均值。可见,填充系数反映了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与疏水基截面积的相对大小。当V/a o l c>1时,碳氢链截面积大于极性基的截面积,有利于界面凸向油相,即有利于W/O型微乳液形成;当V/a o l c<1时,则有利于O/W型微乳液形成;当V/a o l c≈1时,有利于双连续相结构的形成。

通过深入分析几何排列理论还可以解释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油相性质、电解质加入、温度等因素对形成微乳液的结构与类型的影响。

3 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微乳液制备中,常用的助表面活性剂有中和高碳脂肪醇、乙二醇、羊毛脂衍生物、胆甾醇等。研究表明:在微乳液形成过程中,助表面活性剂可能起到以下三方面的作用[3]。

3.1 降低界面张力

对于单一表面活性剂而言,当其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后,其界面张力不再降低,倘若在此时加入一定浓度的助表面活性剂(通常为中等链长的醇[17]),则能使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使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当液滴的界面张力γ<10-5N/m时,能自发形成微乳液。

3.2 增加界面膜的流动性

在形成微乳液液滴时,由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界面要经过变形、重整,这些都需要界面弯曲能。如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就可增加界面膜的柔性和流动性,减少微乳液形成时所需的弯曲能,使微乳液液滴容易形成。

3.3 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在制备微乳液时,加入助表面活性剂起到微调表面活性剂HLB值的作用,使之更适合形成微乳液。

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有效的增溶剂,通常将低HLB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视为助表面活性剂,因此在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液时,一般不需要加入助表面活性剂。

4 微乳液的应用

4.1 用微乳液提高原油采收率

所谓提高原油采收率是指通过注入原来油藏中没有的各种物料驱替出残余原油。经二次采油后,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使油藏中大量的原油以油脉形式存留在油层的多孔性岩石中,对控制毛细管力起主要作用的是原油/盐水界面张力。要想置换出原油就应使这个界面张力降低一万倍,达到超低,即降至10-6N/m~10-7N/m,而微乳液体系的超低界面张力正能满足此要求,因此微乳液是三次采油中一种较先进的方法,效果最好,尤其是中相微乳液体系,其两个界面的界面张力都能达到超低值,这种体系能使水驱后的残余油全部被驱出,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18]。

4.2 微乳液萃取

微乳液萃取是一种新出现的萃取技术,最早用于具有经济价值的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的分离[19]。在一般的液膜萃取中,由于液膜本身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性能较差,难免出现液膜破裂,从而造成已被萃取的物质返回到料液相,大大降低了萃取效率。萃取完毕后,还需要对液膜进行破乳以分离出萃取的物质。根据液膜的不同,所需要的破乳设备也是复杂多样的。用微乳液萃取时,溶质一旦被萃取就溶于油相中,同时液膜破裂,当萃取达到饱和时,油相是单一的油相,便于对油相进行洗涤以纯化溶质,这是一般液膜所没有的特性。用微乳液萃取时,由于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吸附作用,不会因液膜的破裂而造成溶质返回料液相。实际应用中,萃取相经反萃取后,即可再进行乳化,反复使用,不需要破乳操作,可减少破乳设备的投资。

4.3 微乳燃料

目前,各种燃料油燃烧、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的发挥和排放都是很大的污染源。如果配制微乳液型燃油,就可改善环境而且还具有更高的燃烧效能。2002年张高勇等[20]报道了汽油微乳研究工作,以水2柴油2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的W/O型的微乳液体系作燃料。该体系含水质量分数可达到20%~30%;节油率为5%~15%;排气温度下降20%~60%;烟度下降40%~77%;而NO X和CO排放量为普通汽油的25%,可见微乳化油是节能、环保的

?

3

2

?

 2006年12月 秦承宽等,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好燃料。此外,微乳液对内燃机不仅没有腐蚀和磨损,而且还能起到清洗剂的作用,降低内燃机的维修费用。4.4 微乳清洁剂

用适当比例的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形成O/W 型的微乳液清洁剂,既可以清除工业过程中的亲油性污垢,也可以清除亲水性污垢。而且它还克服了普通乳状液稳定性差,生产不连续,搅拌间断时容易产生相分离等缺点。微乳清洁剂还可以配制成W/O 型干洗技术产品,由于用水量很少,对一些毛料纺织品不会造成缩水变形和损伤等问题。4.5 微乳剂型药物

由于微乳液既有增溶水的能力,又有增溶油的能力,所以将药剂制成微乳液,可以使所得的产物均匀稳定,如通过注射或者内服使药物进入人体,可以延长药效,易于扩散和吸收。此外,W/O 型微乳液还可以保护水溶性药物,缓释和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O/W 型微乳液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活性和亲脂性的药物的溶解性并使之缓释;双连续型微乳液还有利于制成兼具备水溶性和油溶性药物的制剂,不仅使用更方便,还可以提高药效[21]。4.6 微乳农药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为了减少农药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农药水性化就成了农药发展的主导方向。将农药制成O/W 型微乳剂型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第一,微乳剂型农药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不易燃易爆,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环境污染小,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毒害大大减轻;第二,微乳剂型农药以水为介质,成本低,包装容易;第三,微乳剂型农药稳定,可长期储存不分层;第四,微乳剂型农药,界面张力较低,粒子极小,对植物和昆虫细胞有良好的渗透性,吸收效率高,药效好,药物利用率高。有的微乳农药液滴在自然条件下蒸发浓缩后形成高黏度的液晶相,能牢固的粘附在植物、昆虫表面上,不易被雨水冲洗掉,这是提高农药药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2]。4.7 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

由于微乳液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其已被作为反应介质用于各类反应中。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微乳液可以克服试剂的溶解度问题并可以增加反应速率。有研究结果表明:以微乳液作介质,可以使反应速率提高1000倍以上。微乳液作为无机、酶催化和聚合等反应的介质同样有意义。

4.7.1 微乳介质中的有机反应

微乳介质中进行的有机反应可以改善反应物间

的不相溶性。如化学武器芥子气,其毒性可将其进行碱性水解而解除,但芥子气不溶于水,不易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它的毒性在碱性水面上可存在几个月,若制成碱性溶液的微乳液来处理它,只需几分钟。在用阴离子、非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制成的微乳液中,半芥子气硫化物在15s 内即完全氧化成亚砜,而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同样的反应则需要20min [23]。

微乳液中的有机反应可以改变区域选择性,例如在水溶液中苯酚硝化得到邻位和对位硝基苯酚的比例是1∶2,而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所形成的O/W 型微乳液中,苯酚定向排列在界面上,酚羟基向着水相,使水相中的NO +2易进攻酚羟基的邻位,故可得到80%的邻硝基苯酚[2]。4.7.2 微乳聚合[4]

微乳聚合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微乳液的增溶、微粒小而均匀和分散相的高分散性等特点,易于传质传热,从而改变聚合度,控制聚合度的分子量,提高聚合速率及聚合转化率等。例如,通过改变聚合所用的微乳液的性质,就可以制备出不同特性、性能优良的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的超滤膜。4.7.3 酶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中,由于有的酶是在水环境下才有催化功能,而反应底物却不溶于水,于是微乳液就成了此类酶催化反应中极好的反应介质。一般酶处在W/O 型微乳液的水核中,反应底物处在连续的油相中。试验表明:这种环境下的酶活性还有所提高。4.7.4 微乳法制备纳米材料[2]

用来制备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往往是W/O 型微乳液体系,在W/O 型微乳液中,水核被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组成的界面膜所包围,其大小可控制在几个或几十个纳米之间,尺寸小且彼此分离,故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反应器”或“纳米反应器”。这个反应器拥有很大的界面,在其中可以增溶各种不同的化合物。当反应在反应器中进行时,反应容器的大小限制了反应的空间和生成物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产物粒径大小的目的。因此微乳纳米反应器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所制备的纳米粉体粒径的大小,利用纳米反应器可以制备出均匀的多相无机化合物纳米材料和纳米催化剂[24]。

除上述之外,微乳液在涂料工业、织物染整、皮革助剂和金属加工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同时,

?

42? 山 西 化 工 2006年12月

微乳化技术在土壤修复、食品化学和化妆品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Lindma B ,Danielson L.The definition of microemulsion

[J ].Colloids and Surfaces ,1981(3):3912392.

[2] 崔正刚,殷福珊.微乳化技术及应用[M ].北京: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1999.

[3] 沈 钟,赵振国,王果庭.胶体与表面化学[M ].第3

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192518.

[4] 颜肖慈,罗明道.界面化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83297.

[5] Hoar T P ,Schulman J H.Transparent water 2in 2oil dis 2

persions oleophatics hydromicelle [J ].Nature ,1943,152:102.

[6] Shinoda K ,Friberg S.Microemulsions :colloidal aspects

[J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75(4):2812300.[7] Schulman J H ,Stoeckenius W ,Prince L M.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microemulsions by electron miroscory[J ].J Phys Chem ,1959,63:167721681.[8] 李干佐.微乳液的形成和相态[J ].日用化学工业,1989

(5):40245.

[9] 李干佐,郭 荣.微乳液理论及应用[M ].北京:石油工

业出版社,1995.

[10]郭 荣.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与稳定性理论[J ].日用化

学工业,1989(6):44249.

[11]郝京诚,汪汉卿,李干佐.微乳液相行为和微观结构的

研究[J ].中国科学(B 辑),1997,27(2):1312139.

[12]G eanes P G.Transletianal diffusion and solution structure

of microemulsions [J ].J Phys Chem ,1980,84:248522490.

[13]李干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胶束和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J ].日用化学工业,1989(5):126.

[14]Raoul Z.Microemulsion heterg[J ].Chem Rev ,1994(1):

1452157.

[15]Winsor P A.S olvent properties of amphiphilic compounds

[M ].London :Butterworths Scientific Pubications ,1954:104121045.

[16]Moulik S P ,Paul B K.Structure ,dynamics and trans 2

port properties of microemulsion[J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8,78:992195.

[17]Penders M H G ,Strey R.Phase behavior of the quater 2

nary system H 2O/n 2Octane/C 8E 5/n 2Octanol :role of the alcohol in microemulsions [J ].J Phys Chem ,1995,99:10313210318.

[18]Ros off M.Progress in surface and membrane science [M].

New Y ork :Acedemic Press ,1978.

[19]Madhavan V ,John M W.Role of the interface in protein

extractions using nonionic microemulsions [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7,186:1852192.

[20]周雅文,张高勇,王红霞.汽油微乳化技术研究[J ].日

用化学工业,2002,32(2):124.

[21]Attwood D ,Microemulsions.Colloidal drug delivery sy 2

tems[M ].New Y ork :Marcel Dekker ,1994:31272.[22]孙家隆,范本荣,庄乾营,等.微乳剂农药的发展概况及

其优越性[J ].山东农业科学,2000(3):38239.

[23]Ramsden J H ,Drago R S ,Riley R.A kinetic study of

sulfide oxidation by sodium hypochlorite using phase 2transfer catalysis [J ].J Am Chem S oc ,1989,11:395823961.

[24]Boutonnet M ,K izling J ,Stenius P ,et al.The prepara 2

tion of monodisperse colloidal metal particles from mi 2croemulsions [J ].Colloids and Surfaces ,1982(5):2092225.

Progress of the 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emulsion

QIN Cheng 2ku an ,CHAI Jin 2ling ,CHEN Jing 2fei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 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Shandong N orm al U 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preparation and the theory of formation of microemulsion ,especially ,referred to the effect of cosurfactant in microemulsion.Due to their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namely ,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 ,large interfacial area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solubilization ,applications of microemulsions have been numerous.They have attained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productions both in basic research and in industry since the discovery of microemulsions.K ey w ords :microemulsion ;surfactant ;cosurfactant ;research ;application ;progress

?

52? 2006年12月 秦承宽等,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姓名:刘登卫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化学工艺 指导教师:贺拥军 2011

论文题目: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专 业:化学工艺 硕 士 生:刘登卫(签名) 指导教师:贺拥军(签名) 摘 要 Pickering乳液是以固体粒子替代传统化学乳化剂制得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均稳定的分散体系。Pickering乳液由于其成本低、无毒和环保等特性,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固体粒子为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考察了影响Pickering乳液形成和稳定性的因素,并研究了Pickering乳液作为分离介质的应用性能。 采用St?ber法制备了SiO2粒子,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ZnO粒子和MgO粒子,利用晶相生长逐层包覆的方法制备了SiO2/ZnO复合粒子,讨论了反应物浓度、滴加方式和滴加速度等因素对固体粒子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SEM测试表明,SiO2粒子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约为300 nm;ZnO粒子呈针状结构,平均直径为20 nm;ZnO在SiO2表面分布不均,改变锌盐溶液的浓度和滴加速度,可以得到ZnO组分含量不同的SiO2/ZnO复合粒子;MgO粒子有球形和立方晶形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00 nm。FTIR检测表明,SiO2、ZnO、SiO2/ZnO和MgO粒子表面均有大量的羟基。XRD分析证明,MgO结晶度较高。 以SiO2、ZnO、SiO2/ZnO和MgO粒子为乳化剂,制备了O/W型Pickering乳液,考察了固体粒子种类、复合粒子组分含量、油水体积比、连续相中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三氯甲烷为油相时,基于SiO2和ZnO制备的乳液很不稳定,而SiO2/ZnO和MgO均能得到稳定的乳液,且SiO2/ZnO中ZnO组分含量越高,乳液滴越小。在MgO稳定的三氯甲烷/水乳液中,增加油水体积比,乳液稳定性下降,但没有发生相转变。当连续相中电解质浓度增加时,乳液稳定性下降,且Na2CO3比NaCl 的作用强。给MgO稳定的三氯甲烷/水乳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乳液滴变小且更稳定;给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三氯甲烷/水乳液中加入固体粒子,乳液滴平均直径增大而稳定性也增加。 以SiO2/ZnO稳定的三氯甲烷-苯乙烯/水乳液为介质,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离甲基紫的研究。在静态分离下,Pickering乳液在30 min内就趋于分离饱和,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不大,而增加乳液量和增大甲基紫水溶液浓度可以提高乳液分离能力,分离前后乳液滴的形貌变化不大。在动态分离下,增加Pickering乳液量、降低甲基紫溶液进水

阳离子乳液聚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阳离子乳液聚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化工与材料学院 材化081—18 程如清

阳离子乳液聚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程如清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几种比较主流的阳离子乳液的聚合方法,并且介绍了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在 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以及在建筑业的应用,并对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和发展作了 展望。 关键词:阳离子乳液聚合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应用研究进展 1. 引言 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对正负电荷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能, 用于纸张上浆剂[1, 2]、粘合剂[3,4]以及染印、钻井、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5- 7]。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的基本特征是乳胶粒表面或聚合物本身带正电荷,早在60 年代阳离子乳液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已有很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要赋予乳胶粒或聚合物正电荷, 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聚合方法。 2. 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2.1 常规乳液聚合法 用乙烯基单体、阳离子型乳化剂或高分子乳化剂, 在自由基引发剂或阳离子型引发剂作用下, 按常规乳液聚合法可以合成阳离子乳液。如sheetz[8]用十二烷基氯化铵作乳化剂, 在H2O 2- F3+e , pH= 2 中制得了稳定的阳离子聚合物乳液; Sarota 等[9]用十二烷基吡啶氯化铵作乳化剂, 加入少量的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合成了稳定性良好的PSt 阳离子胶乳; 李效玉等[10]研究了利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聚乙烯醇,N ,N - 二甲基,N - 十二烷基,N - 苄基氯化铵,N - 甲基,N - 十六烷基吗啉硫酸甲酯季铵盐(CMM ) 等对合成的阳离子乳液的稳定性、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 CMM 作乳化剂, 聚合转化率最高, 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2.2 转换法 转换法是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某些阴离子胶乳进行转换而制备阳离子胶乳。如Heinz 等[11]采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阴离子聚苯乙烯、丁二烯胶乳进行转换, 得到了阳离子胶乳;B low [12,13]在研究天然胶乳与阴离子合成胶乳时,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胶乳稳定性和胶粒表面电荷的影响, 发现加入阳离子乳化剂使胶乳的稳定性降低, 但是在搅拌下把稀胶乳加到过量的阳离子表面活化剂中, 非常成功地转换成阳离子胶乳; 恩知钢太郎[14]采用烷基取代胺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为阳离子乳化剂, 对用转换法生产阳离子丁苯胶乳进行系统研究, 所用的乳化剂除具有同阴离子乳化剂混溶性好的特点外, 还可与胶乳微粒进行交联, 在该转换中, 乳化剂用量占胶乳中聚合物的3- 5% (重量) , 并且边搅拌边向阴离子胶乳(pH 为9- 12) 中定量加入浓度为30% 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然后将pH 值调到8 以下, 从而完成转换过程。 2.3 微乳液聚合法 微乳液聚合法是一种特殊的乳液聚合法, 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布窄、胶乳粒径小等特点, 通常利用可交联的功能单体作共聚单体, 以防止粘度增加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 仇乐乐 摘要:本文介绍了使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应用。从微乳液的定义、形成和稳定性理论方面简单的介绍了微乳液。又从微乳液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和制备出的纳米粒子的特点方面介绍了微乳液法的一些基本知识。接着又着重讲述了从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最后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做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微乳液,纳米材料,影响因素,应用 一、引言 微乳液是两种不互溶液体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微观上由表面活性剂界面膜所稳定的一种或两种液体的微滴所构成。它的特点是使不相混溶的油、水两相在表面活性剂(有时还要有助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可以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物。因而在医药、农药、化妆品、洗涤剂、燃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乳可将类型广泛的物质增溶在一相中的能力已被作为反应介质用于无机、有机各类反应。当在微乳中聚合时,可得到纳米级的热力学稳定的胶乳,微乳质点的纳米级范围使得能够利用微乳技术制备所要求的大小和形状的超细粒子。实验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微乳液内超细颗粒的形成机理 用来制备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往往是W /O 型体系,该体系的水核是一个“微型反应器”,或叫纳米反应器,水核内超细颗粒的形成机理有三种情况:(1)将两个分别增溶有反应物的微乳液混合,由于胶团颗粒间的碰撞,发生了水核内物质相互交换或传递,引起核内的化学反应。由于水核半径是固定的,不同水核内的物质交换不能实现。于是在其中生成的粒子尺寸也就得到了控制。由此可见,水核的大小控制了超细微粒的最终粒径;(2)一种反应物在增溶的水核内,另一种以水溶液的形式与前者混合。这时候,水相内反应物穿过微乳液界面膜进入水核内,与另一反应物作用产生晶核并生长,产物粒子的最终粒径是由水核尺寸决定的。超细颗粒形成后,体系分为两相,其中微乳相含有生成的粒子,可进一步分离得到超细粒子;(3)一种反应物在增溶的水核内,另一种为气体。将气体通入液相中,充分混合使二者发生反应。反应仍然局限在胶团内。 三、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性理论 描述微乳液形成的一个简单形式是把分散相部分考虑成很小的液滴构型熵发生变化,ΔS conf 可近似的表示为: 其中n 为分散相的液滴数,k B 为Boltzmann 常数,φ是分散相的体积分数。缔合自由能的改 变可表示为增加的新界面面积所需的自由能ΔA γ12,和构型熵之和: 其中,ΔA 是界面面积A 的改变量 (半径为r 的液滴面积为4πr 2 ),γ12 是在温度T (Kelvin)的1 相和2相(如油相和水相)之间界面张力。 分散时小液滴数增加且ΔS conf 是正值,如果表面活性

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

第49卷第8期2019年8月 涂料工业 PAINT&COATINGS INDUSTRY Vol.49 No.8 Aug.2019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 钟瑞英,付长清%申亮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涂料与高分子系,南昌330013; 2.江西省水性涂料工程实验室,南昌330013) 摘要: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乳液聚合法的发展创新趋势较为明显,其聚合过程对 商品聚合物的生产至关重要,所制备出的聚合物乳液可直接用作水性涂料和胶粘剂等。文中具体介 绍了细乳液聚合体系的设计方法、聚合过程及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细乳液聚合在高固含量 细乳液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及聚合物空心球或 微球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应用;制备;进展 中图分类号:TQ630. 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12(2019)08-0081-07 doi:10. 12020/j.issn.0253-4312. 2019. 8.81 Recent Progress in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Zhong Ruiying,Fu Changqing,Shen Liang (1.Department of P olymer and Coating ^Jiangxi Science&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ehang330013, China;2.Jiangxi Waterborne Coatings Engineering Laboratory,Nanchang33001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s more obvious.Now it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available polymers.The emulsion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waterborne coatings and adhesives,etc.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of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system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focusing on the recent progress of minie—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solid content polymer mini-emulsion,nanocomposite(fluorescent polymer nanoparticles,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and hollow or microspheres polymer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application;preparation;development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Lehigh大学的Ugelstad 等学者发现m,在乳液聚合中乳胶粒生成的主要方式 可以为珠滴成核,但单体珠滴必须分散得足够细。在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助稳定剂十六醇 (CA)/十六烷(HD)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强力的均化作 用,可以把单体分散成单体珠滴直径为亚微米(50?*500 nm)级的细乳液,并提出了新的粒子成核机理—在亚微单体液滴中引发成核'开发了细乳液聚 合技术。 与常规乳液聚合相比,细乳液聚合在体系中引 进了助乳化剂,并采用了微乳化工艺(简称MP),这样 使得原本较大的单体液滴(直径1 〇〇〇?5 000 nm)被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拔尖人才项目(2016QNBJRC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3011) *通信联系人

硅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硅-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乳液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合成一种高性能的外墙乳液已成为研究热点。丙烯酸乳液原料来源丰富、成膜性好、粘结性强、强度高,用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乳液,不仅可以解决丙烯酸乳液成膜时热粘冷脆的不足,并且形成的Si-0-Si为大分子的主链,具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聚合物优良性能,如耐候性、疏水性、透气性、抗沾污性和耐磨性等。通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可得到兼有有机硅和丙烯酸的高性能乳液,硅-丙高性能乳胶漆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水性、耐碱性、耐沾污性和耐擦洗性等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液合成的进展、特点、机理,并阐述了硅-丙乳液合成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改性;硅-丙乳液;合成;应用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Silicone - Acrylic Emulsi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equirement of emulsion properties was boosting, it has been the focus to compound high-performance exterior emulsion. Acrylic emulsion possesses advantages of much material, good film-forming, strong bonding and high strength. 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by organic silicone can not only solve the shortages of thermo-viscoelasticity and cold brittleness, but also form the Si-O-Si as macromolecular main chain, which has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polymer, such as weather resistance, hydrophobic, permeability, contamination resistance and wearability. 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by organic silicone has high performance both silicone and acrylic emulsion. Silicone-acrylic emulsion paint has excellent property of weatherability, water resistance, alkali resistance, stain resistance and scrub resistance etc. The mechanism, advantage and study progress of preparing emulsions were reviewed and synthe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ilicone - acrylic emulsion were expounded.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梳形聚合物的研究毕业论文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梳形聚合物的研究毕 业论文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 ......................................................... I 开题报告 .............................................................. II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 III 评阅教师评语 .......................................................... IV 答辩会议记录 ........................................................... V 中文摘要 .............................................................. VI 英文摘要 ............................................................. VII 前言 . (1) 1 概述 (2)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 油田常用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1.3 梳形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3) 1.4 反相微乳液聚合 (5) 1.5 本文主要研究容 (9) 2 实验部分 (11) 2.1 原料及仪器 (11) 2.2 聚合物的合成 (11) 2.3 合成共聚物特性粘数的测定 (14) 3 结果与讨论 (17) 3.1 合成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17) 3.2 粘均分子量的计算 (18) 3.3 合成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18) 3.4 合成共聚物溶液的性质 (20) 4 结论与建议 (25) 参考文献 (26)

聚合物研究进展

驱油用耐温抗盐聚合物进展 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最近开发了许多新的聚合物,尤其是出现了不少新的合成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亲水性和其它许多宝贵的性能如粘合性、成膜性、润滑性、成胶性、鳌合性、分散性、絮凝性、减磨性、增稠性、流变性、加溶、增泡稳泡、浊点升高、保湿、营养等,正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同时它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已从原用于食品、粘接剂、涂料、凝聚剂、胶片、土木建筑、造纸、染色、词料等方面,向化妆品、药品、油墨、颜料、电子等高附加价值的精细聚合物领域扩展。 水溶性聚合物研究进展 水溶性聚合物又称水溶性树脂或水溶性高分子,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而形成溶液和分散液。水溶性聚合物被作为一类物质研究至今仅30多年历史,它具有特殊的亲水性能。这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团,最常见的亲水基团是羧基、羟基、酰胺基、胺基、醚基等。由于它的分子量可以控制,高到数千万,低到几百,其亲水基团的强弱和数量可以按要求加以调节。而其亲水基团等活性官能团还可以进行再反应,生成具有新官能团的化合物,这类聚合物均含有亲水基与疏水基组份,所以具有两性性质。可用作增稠剂、胶凝剂、稳定剂、絮凝剂、涂料、粘合剂、乳化剂等。广泛应用于造纸、水净化、国防、石油、采矿、冶金、化纤、纺织、印染、食品、化工、农业、医药等行业及部门。水溶性聚合物研究进展 水溶性聚合物研究进展 这类聚合物总体上又可细分为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性功能聚合物、水溶性聚合物树脂和高聚物水凝胶、智能性高聚物水凝胶。按照目前世界两类聚合物的技术开发以及消费状况看,仍以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以及磺化苯乙烯类为主的多元共聚物为主导市场。 水溶性聚合物研究进展 水溶性聚合物的分类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四大类:有机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通常说来,一般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也适用于水溶性聚合物的制备,但水溶性聚合物的制备也有其特殊性,水溶性聚合物制备主要以自由基方式进行均聚、共聚或接枝等获得。聚合方法按介质分类主要有水溶液聚合,有机溶剂聚合,常规乳液聚合,悬浮聚合以及80年代以来研究尤其活跃的反相微乳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接枝共聚、互穿/半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大分子组合化学。引发方式主要有化学引发中的氧化-还原引发和非氧化-还原引发、辐射引发、光化学引发等单元型或多元复合型引发方式. 操作条件 1、苛刻条件--高温、高浓度氧化剂 (wet air oxidation简称WAO) 2、温和条件--常温、低浓度氧化剂

单体滴加法微乳液聚合过程中PMMA物理水凝胶形成的研究[1]

单体滴加法微乳液聚合过程中PMMA 物理水凝胶形成的研究 姜 琬 王 雷 李鸣鹤 汪长春 府寿宽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摘要 在70C 下 以过硫酸铵(APS )为引发剂 采用单体滴加法 进行微乳液聚合 制得的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 )微乳液可形成几乎透明的物理水凝胶.扫描电镜(SEM )实验表明 这种水凝胶是由大量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彼此连接而成的物理网络形成的.讨论了影响水凝胶形成的因素 提出了水凝胶形成的机理.关键词 水凝胶;微乳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扫描电镜 中图分类号 0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0790(2002)07-1413-04 收稿日期:2001-04-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874010)及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课题. 联系人简介:府寿宽(1940年出生)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乳液聚合及功能高分子研究.E -mail :Skfu Srcap .STc .Sh .cn . 文献[1~4]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微乳液聚合的概念和研究结果后 这种聚合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5~7].虽然用传统的微乳液聚合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出粒径在10~50nm 的聚合物乳胶 但它需要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来稳定纳米尺寸的乳胶粒子 且获得的微乳液聚合物固体含量低.人们试图通过改进聚合工艺[8 9]和寻找合成新的高效乳化剂[9~13]来克服上述缺点.为此我们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方法 成功地制备了低乳化剂浓度(质量分数1%~2%)高固体含量(质量分数15%~35%)纳米尺寸(15~50nm )的聚合物微乳液[14].在过去对于高固含量的MMA 微乳液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室温下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 当纳米胶粒表面乳化剂的覆盖度低至临界值 可形成一种新型纳米级高分子物理水凝胶.改进的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的反应条件 如单体种类,固含量,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浓度,交联剂的引入及聚合物T g 等 会影响纳米水凝胶的形成.原子力显微镜(AF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等技术成功揭示了高分子物理水凝胶是由纳米胶粒聚集体形成的独特凝胶网络结构[15].其中 高达80%的水被固定在网络中.差示扫描量热(DSC )结果显示水凝胶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态存在[16].70C 时 以APS 为引发剂的改进的微乳液聚合体系也可形成几乎透明的水凝胶.本文讨论该聚合体系中影响水凝胶形成的几个因素并提出水凝胶形成的机理. 1 实验部分 1.1 试 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苯乙烯(聚合级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聚合前经减压蒸馏;十二烷基硫酸钠 (B .G .)AmreSco 进口分装;过硫酸铵(分析纯 上海爱建试剂厂)经重结晶提纯;1-戊醇(化学纯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甲醇(分析纯 上海振兴化工一厂);醋酸钠(分析纯 上海爱建试剂厂);去离子水.1.2 合成与表征 参照文献[14]报道的经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方法连续而缓慢地将单体滴加到正在聚合中的预微乳液体系中 以保证体系的稳定.预微乳液包含全部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以及小部分单体和全部去离子水.粒子尺寸及尺寸分布由Malvern 4700型动态光散射仪测定.微乳胶液的外观由JEM 100GX -I 型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PhilipS XL 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TEM 的样品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双蒸水将试样适当稀释 沾于复膜铜网上 待网上液滴近干时 将铜网膜面朝下漂浮于磷钨酸(PTA )液滴上 稍后 镊起铜网 用滤纸沿铜网边缘吸去多余染液 于25C 自然干燥后上镜观察. Vol.2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o.7 2002年7月 CHEMICAL J0URNAL 0F CHINESE UNIVERSITIES 141 3~1416

种子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种子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邵谦1,2*,王成国1,郑衡2,王建明2 (11山东大学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61; 21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岛266510) 摘要:种子乳液聚合法因具有乳液稳定性更好、粒径分布窄、易控制等优点,在乳胶粒子设计及制备各种功能性胶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备高固含量乳液及具有核壳结构乳液的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本文综述了 近年来种子乳液的聚合工艺、聚合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聚合物网络机理、聚合物沉积机理、种子表面聚合 机理和离子键合机理等,以及种子乳液聚合在乳胶粒子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种子乳液聚合 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种子乳液;乳液聚合;粒子设计 传统的乳液聚合制得的聚合物乳胶粒粒径一般较小,且粒径分布较宽,不能满足特殊需要。20世纪70年代,Williams[1]根据苯乙烯种子乳液聚合动力学和溶胀等数据首先提出了核壳理论。80年代日本神户大学的Okubo[2]教授提出了/粒子设计0的新概念,在不改变乳液单体组成的前提下改变了乳胶粒子的结构。 与其它方法制备的乳液相比,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的乳液具有稳定性更好、粒径分布窄、易控制等优点。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可以容易地制得不同结构的胶乳,是制备高固含量乳液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实用化的制备各种功能性胶乳的重要方法之一[3,4]。本文就近年来种子乳液聚合的工艺、机理研究及在乳胶粒子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影响种子乳液聚合的各种因素。 1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种子乳液聚合法是核壳型乳液的典型制备方法,形成的高聚物一般是均聚物或共聚物,所以制备方法和通常的乳液聚合工艺基本相同[5]。根据壳层单体的加入方式,可以分为间歇法、溶胀法、半连续法、连续法。间歇法是按配方一次性将种子乳液、水、引发剂、乳化剂、壳层单体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聚合。溶胀法是将壳层单体加入到种子乳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溶胀一段时间,然后再升温至反应温度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Ugelstad[6]介绍了一种制备单分散性胶乳的两步溶胀法,制备出新型的核壳粒子。半连续法是将水、乳化剂和种子乳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反应温度后加入引发剂,然后再将壳层单体以一定速度滴加进行聚合。连续法是在搅拌下将单体、引发剂加入到种子乳液中,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连续地滴加到溶有乳化剂的水中进行聚合。工业上普遍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 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易产生新胶粒,不利于乳液的稳定及最后的性能。为了避免新胶粒的产生,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进行胶粒增长反应实验,严格控制反应体系的加料速度,维持聚合体系的单体转化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使聚合体系处于/饥饿0状态; (2)在合成时尽量少用乳化剂,第一步的胶粒增长反应过程中可采用无皂乳液聚合; (3)采用加入油溶性引发剂的方法予以避免。 作者简介:邵谦(1964-),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Email:gss620818@1631com.

微乳液的性质与应用

微乳液的性质与应用 应化1008 马亚强 2010016218 Abstract:I n this article , the conception , structure , properties and preparation of microemuls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addition,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mulsions in tertiary oil recovery,pharmaceutical, porous materials and cosmetics have been introduced. Keywords:microemulsion ; surfactant ; cosurfactant ; surface tension ; HLB value 前言: 微乳液自1943年由Hour和Schulmant 发现以来,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20世纪70年代发生世界石油危机后,由于微乳体系在3次采油技术中显示出巨大潜力而迎来了发展高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乳液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除了3次采油技术外,目前已渗透到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而且,现代高新技术和新型功能材料,如纳米材料、气敏材料、多孔材料等的制备与应用中,都与微乳液有密切关系。微乳液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热门的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 1.微乳液的性质和组成 1.1 微乳液的性质:微乳液明确定义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四组份, 在适当比例下, 自发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分散相粒径在0.1μm以下。而普通乳状液分散相颗粒在0.2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微乳液制备研究进展_徐俊英

丙烯酰胺(AM)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由法国科学家Fra-ncoise Caudau[1]首次提出,他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得到了体系稳定、相对分子质量高且分布窄的聚丙烯酰胺(PAM)微乳胶和AM与丙烯酸钠(NaAA)共聚的微乳胶,自此之后,国内外学者对AM反相微乳液聚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AM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组成 一般来讲,AM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是由AM 及其共聚单体水溶液,连续相介质(油),乳化剂及引发剂等构成,有时为了反应需要还可以添加电解质,链转移剂等组分。 1.1单体水溶液 AM单体均聚可得到非离子PAM反相微乳液,它与阳离子单体及阴离子单体之间共聚,可制备离子型PAM反相微乳液。聚合中常用的单体有非离子型的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胺(MAM),阴离子型的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ADQUAT)、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BC)、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ADMAC)等。1.2连续相介质(油) 常用的连续相可选用烃类,如甲苯,己烷,煤油,白油,Isopar M等。油的种类对乳液的稳定性极为重要。白油为含有多支链的环烷烃,环烷烃含量约在50%左右,并以一环环烷烃居多,它不仅沸点高,冻融点低,相对密度较大,溶度参数也大,因此选取它较易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 1.3乳化剂 在微乳液的制备和微乳液聚合时,乳化剂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关键性的工作。常用的乳化剂是一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司盘和吐温系列。也有人采用嵌段乳化剂和自制的反应型表面活性剂进行AM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稳定效果较好。 1.4引发剂 水溶性引发剂和油溶性引发剂都能够引发AM 反相微乳液的聚合,而实际应用中,由于水溶性引发剂对于低温引发和加快反应速度较为有利,故而成为较理想的选择。 1.5其他组分 适量电解质的加入可以改善微乳液的稳定性;EDTA等螯合剂可以有效掩蔽AM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阻聚剂,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转化率和相对分子质量;链转移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抑制PAM的支链和交联的形成,利于得到线形高分子聚合物。 2PAM反相微乳胶的制备 自由基聚合可以合成数千万相对分子质量的PAM,但AM的均聚物是非离子型聚合物,使得它的应用受到了一些限制。通过AM与各种非离子单体以及离子单体的共聚合既可以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共聚物,又可以拓宽PAM的适用范围,这类聚合物一直是水溶性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热点。 第25卷第4期2011年7月 天津化工 Tianjin Chemical Industry Vol.25No.4 July.2011 ·专论与综述·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微乳液制备研究进展 徐俊英,丁秋炜,滕大勇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300131) 摘要:本文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组成做了简单介绍,重点总结了不同离子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并提出了今后AM反相微乳液聚合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聚丙烯酰胺;组成;制备 doi:10.3969/j.issn.1008-1267.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TQ326.3文章编号:1008-1267(2011)04-0001-03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1-02-18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工程师园地 文章编号:1002-1124(2004)02-0061-02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王正平,马晓晶,陈兴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本文翔实的介绍了微乳液的结构、性质、制备以及应用。 关键词:微乳液;性质;制备;应用中图分类号:T Q423192 文献标识码:A Prep 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emulsion M A X iao -jing ,W ANG Zheng -ping ,CHE N X ing -jua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China )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ion ,structure ,propertie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meuls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K ey w ords :microemulsion ;property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03-12-16 作者简介:王正平(1958-),男,教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1 前言 微乳液最初是1943年由H oar 和Schulman [1] 提 出的,目前,公认的最好的定义是由Danielss on 和Lindman [2]提出的,即“微乳液是一个由水、油和两亲性物质(分子)组成的、光学上各向同性、热力学上稳定的溶液体系”。微乳液能够自发的形成,液滴被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界面膜所稳定,直径一般在10~100nm 范围内。微乳液的结构有三种:水包油型(O/W )、油包水型(W/O )和油水双连续型。O/W 型微乳液由油连续相、水核及界面膜三相组成。水核内含有少量的助表面活性剂,油连续相内含有一些助表面活性剂与少量水,界面膜由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组成,且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仅存在于界面膜上。界面膜上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朝向水核,两者分子数之比一般为1:2[3]。W/O 型微乳液由水连续相、油核和界面膜组成,界面膜上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朝向水连续相。油水双连续结构最初由Scriven [4]提出,是指油与水同时成为连续相,体系中任一部分油在形成油液滴被水连续相包围的同时,与其它部分的油液滴一起组成了油连续相,将介于液滴之间的水包围。同样,体系中的水液滴也组成了水连续相,将介于水液滴之间的油相包围。最终形成了油、水双连续结构。双连续结构具有W/ O 、O/W 两种结构的综合特性,但其中的水液滴、油 液滴已不呈球状。而是类似于水管在油基体中形成网络[3]。 微乳液粒径介于胶束和宏观微乳液之间,微乳液液滴大小一般为10~100nm ,而乳状液一般大于100nm ,胶束一般小于10nm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 乳液时,发现颗粒越细分散度越窄,而一般的乳状液的粒度分布较宽,即颗粒大小非常悬殊。微乳液一般为澄清、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分散体系,有的有乳光。因其颗粒太小,用通常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其颗粒。而一般的乳状液通常为不透明的乳白色。微乳液稳定性好,长时间放置也不会分层和破乳,若将其放在100个重力加速度的超速离心机中旋转数分钟也不会分层,而宏观的乳状液则会分层。微乳液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性质,普通的油/水界面张力在表面活性剂加入后可由原来的70mN.m -1降至20mN.m -1,在微乳液中,界面张力可降至超低10-3mN.m -1~10-4mN.m -1。在三次采油、日用化工和 化学反应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5~6]。 2 微乳液的制备 211 H LB 法 一般认为,H LB 为4~7的表面活性剂可形成W/O 型乳液,H LB 为9~20的表面活性剂则可形成O/W 型乳液。一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 LB 值很 高,这时可以加入助表面活性剂醇或H LB 值低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以降低整体的H LB 值。而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说可根据其H LB Sum 101N o 12 化学工程师 Chem ical Engineer 2004年2月

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26卷第6期 山 西 化 工 Vol.26 No.6 2006年12月 SHANXI CHEMICAL INDUSTR Y Dec.2006 收稿日期:2006208231 作者简介:秦承宽,男,1982年出生,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  综述与论坛 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秦承宽, 柴金岭, 陈景飞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介绍了微乳液的概念、制备、形成理论及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中的作用。综述了微乳液自从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即超低的界面张力、大的界面面积、热力学稳定性和增溶能力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基础研究和工业领域方面也取得了越来越多有意义的成果。关键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研究;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050(2006)0620021205 微乳液(microemulsion )是一种由适当比例的表 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和油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1~4]。微乳液的结构由Hoar 和Schulman [5]于1943年首次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O/W 型的体系被称为亲水的油胶团,W/O 型的体系被称为亲油的水胶团,亦称为溶胀的胶团或增溶的胶团[6]。直至1959年,Schulman 等[7]才首次将上述体系称为“微乳状液”或“微乳液”。自从微乳液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就极大地吸引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人们不仅从理论上研究它的微观结构、形成条件、稳定理论及制备,而且还从实践上研究它在三次采油、日用化学、食品、农药、环境保护等工业上的实际应用以及作为反应介质用于物质的分析测定、材料合成、微乳聚合、生化反应等方面。我国的微乳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已取得相当的成果[8~11]。 和普通乳状液相似,微乳液的主要类型是水包油型(O/W )和油包水型(W/O ),此外还有一种双连续相类型(中相微乳液),在双连续相微乳液中水和油都是连续的。虽然微乳液与普通乳状液在成分和 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又有本质的区别。第一,外观上,微乳液不同于普通乳状液呈透明或近乎透明状;第二,分散相质点的差异,微乳液的分散相液珠小而均匀,一般在10nm ~100nm ,而普通乳状液的液珠大于100nm ,且分布不均匀;第三,普通乳状液的形成一般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如经过搅拌、超声粉碎和胶体磨处理等才能形成,而微乳液的形成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第四,普通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离心后分层,而微乳液却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可长期放置且离心不分层,界面张力可以达到超低值;第五,微乳液所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约为5%~30%,远高于普通乳状液,形成微乳液一般需要加助表面活性剂,而普通乳状液一般不需助表面活性剂;第六,微乳液不像普通乳状液那样随类型不同而只能与油或水混溶,而微乳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同时增溶油和水,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微乳液可以呈连续相形式存在。 1 微乳液的制备 微乳液的形成不需要外加功,它是在体系内各种成分达到匹配时自发形成。目前采用HLB 法、盐度扫描法、相转换温度(PIT )[12]、粘附能比(CER )和表面活性剂分配法等来寻找这种匹配关系。下面主要介绍HLB 法和盐度扫描法。1.1 HLB 法

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杨开吉苏文强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40) 摘要:反相微乳液聚合一种新型聚合方法,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其聚合机理和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聚合;机理;发展前景 反相微乳液聚合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在多次采油中对高分子量水溶性聚合物的需求以及水溶性聚合物在水处理、造纸工业和采矿业中的应用[1],而在通过常规反相乳液聚合生成这类聚合物的尝试中遇到困难,如反相乳胶的粒径分布很宽且容易凝聚[2~3],所以研究者把目光从常规反相乳液聚合转向了反相微乳液聚合,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聚合物微胶乳(Microlatex),不仅固含量高、溶解快、粒径小且均一,并且高度稳定。从而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反相微乳液聚合的机理 探讨反相微乳液聚合机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内容主要是聚合场所、成核机理、聚合过程以及一些重要的特征。其聚合过程如图1所示[4]: 图1反相微乳液聚合机理示意图 反相微乳液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①分散相(水相)比较均匀,大小在5-200nm之间; ②液滴小,呈透明或半透明状;③具有很低的界面张力,能发生自动乳化;④处于热力学稳定状态,离心沉降不分层;⑤在一定范围内,可与水或有机溶剂互溶。 1.1成核场所 反相微乳液聚合成核场所存在着多种方式,既会有液滴成核,也会有均相和胶束成核的存在,只是在不同的体系中成核方式的主导地位不同。现在,人们对微乳液成核的共识是: 成核的场所主要在单体液滴中;也可以通过均相成核;在微乳聚合的反应后期,胶束也是成核的重要场所。Candau等[5]提出聚合物粒子与含单体的胶束相互碰撞融合而获得单体进一步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