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编辑)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编辑)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编辑)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内容提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两大战略性任务。而本书对职业院校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性,它基于工学结合、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理念进行开发,主要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结构、指导性教学安排、师资要求和6门核心课程方案。本方案的目的是旨在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方案策划、工作站安装与调试、工作站维护与维修、销售等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书材料翔实、结构严谨、指导性强,适合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业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管理干部、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相关人员阅读。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金属加工业的发展,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全世界机器人销量为16.5万台,比2010年增长37%,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2.26万台,较2011年增长51%,预计到7>2014年,中国将超越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上工业机器人销量最高的国家①。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中华儿女经过三十年的艰苦耕耘,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生产,致使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领域用工紧缺。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广东省的重点建设专业,广州市名专业,应势而为,开拓进取,在原来的基础上设置工业机器人培养方向,自2008年起开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1月,我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学校之一,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被定为重点建设项目。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我校组织教师编写了这本《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是按照人的职业成长规律编写的,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知识、技能重新进行了建构,其目的希望读者能够从以下几点中得到启发价值:

1.认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发展与内涵。

2.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3.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

4.指导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训设施建设。

5.指导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方案由我校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开发与教学的教师在职业教育研究专家、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有以下特点:

1.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3.夯实基础、深度为主、广度为辅的课程结构。

4.行动导向原则的教学。

5.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6.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本方案是课题组成员辛勤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是全体课题组成员智慧的结晶。他们不辞辛劳,默默耕耘,舍弃假期和周末的休息时间投入到本方案的调研、设计、编写和论证之中。

感谢市教研室、学校领导、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对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同时还要感谢支持我们工作的同事、同行、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等。他们为本方案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能及时修正和完善。

限于知识和经验,本方案难免有疏漏,甚至是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联系人:王老师电话: 电子邮箱: 目录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

二、课程结构 3

三、指导性教学安排 4

四、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5

五、实践性教学的设备配置要求 5

六、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8

1.《工业机器人应用认知》课程方案8

2.《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保养》课程方案14

3.《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调整》课程方案21

4.《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课程方案 28

5.《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优化》课程方案 37

6.《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修》课程方案 43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专业名称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2.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习年限:全日制三年

(3)证书:维修电工高级工证,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证,CAD绘图员中级证。

3.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人才:

能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整理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设计思路。

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跟进非标零件加工,完成装配工作。

能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能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能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要求,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及应用系统。

能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资料,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

能对机器人应用系统的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职业范围

本专业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厂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和应用企业,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维修、培训,以及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工作。

二、课程结构

三、指导性教学安排

课程

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总课时周课时安排备注第1学年第2学年第3学年

1

18周2

18周3

18周4

18周5

18周6

18周

公共课程 1 体育 2 36 2 2 语文 2 36 2 3 数学 2 36 2

4 英语 2 36 2

5 计算机应用

6 1084 2 6 就业指导 2 36 2

专业课程一般专业课程7 电工电子技术★ 4 72 4

8 焊接技术 6 108 6

9 液压与气动传动★ 4 72 4

10 机械制图与CAD★10 180 6 4

11 电工上岗实习8 1448

12 机械装配实习10 18010

13 机电传动★ 8 1444 4

14 机械设计基础★ 4 72 4

15 Solidworks应用 4 72 4

16 电工中级实习10 180 10

17 电工高级实习12 21612核心专业课程18 工业机器人应用认知 2 362

19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保养 2 36 2

20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调整 4 72 4

21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12 21612

22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优化 4 72 4

23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修 6 108 6

24 毕业设计 6 108 6

专业拓展课程25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操作说明书的编写

4 72 4

26 工业机器人营销 2 36 2

27 专业实习35 63035

选修课程 28 焊接实习 6 108 6 29 先进制造技术 2 72 2 30 现代生产管理 2 72 2

汇总周课时28 28 28 28

-

30 26

-

28 35

-

41 每学期课程门数 6 5 5 3 6 2

总计 183 3222 504 504 504 468

-

504 432

-

468 630

-

738

比例公共课程比例 6.6% 实操课程比例 74.6%

编制: 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 日期:

说明 :标注★的为考试课。

四、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本专业教师要求:具有机械自动化或电气自动化或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机械类或电气类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并具有一年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开发及相关工作经验,对职业教育特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教研、教改及专业建设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能力和过硬的实践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能

站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五、实践性教学的设备配置要求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训(实验)设备

序号实训场地名称类别单位数量备注

1.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践区校内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1 学生校内学习

2. 维修电工实训室校内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3 学生校内学习

3. PLC实训室校内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7 学生校内学习

4. 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实践基地校外珠海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若干承担学生专业实习(FANUC、ABB、GSK、KUKA) 说明: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践区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践区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场地。该区有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1套、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系统1套、工业机器人激光打标系统1套、工业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1套、三向机器人技能岛1套、FANUC LM-200IC机器人1台、

GSK机器人4台、FANUC R-2000ib 165F柔性自动化生产单元。

1.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

该系统由FANUC M-10机器人、双轴变位机、福尼斯焊接电源、焊接混合气体、焊接工作台及其他焊接配件有机组成,主要实现混合气体焊接。

该系统可用于机器人焊接系统保养、机器人焊接系统调整、机器人焊接系统的设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焊接工艺的优化(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优化)。机器人焊接系统的维修等学习任务的学习。

2.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由FANUC LM-200IC 机器人、改进型GSK数控车床、物料架以及其他配件组成。数控车床上下料工作由机器人完成,实现加工全自动化。

该系统可用于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系统保养、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系统的设立、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系统的维修、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系统的优化等学习任务的学习。

3.工业机器人激光打标系统

该系统由ABB 140 机器人、泰德打标激光系统、工作台以及其他配件组成。激光打标系统上下料工作由机器人完成,实现打标工作全自动化。该系统可用于机器人激光打标系统保养、机器人激光打标系统的设立、机器人激光打标系统的维修等学习任务的学习。

4.工业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

该系统由FANUC M-1机器人、机器人视觉系统、药品分拣工

作台、气动系统以及其他配件组成,可实现高速分拣全自动化。

该系统可用于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保养、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调整、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的设立、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的维修、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的优化、等学习任务的学习。

5.三向机器人技能岛

该系统由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厂制造,由物料传送链、轿车车体模型、三菱机器人等组成,模拟汽车生产线上的车体焊接、车窗搬运、车窗装配三类工作。

该系统可用于三向机器人岛保养、机器人车体焊接系统调整、机器人车窗搬运工作程序调整、机器人车窗装配工作程序调整、三向机器人技能岛的优化等学习任务的学习。

六、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1.《工业机器人应用认知》课程方案

(1)课程计划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应用认知

教学时间安排:36课时

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技术人员刚进入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通过观看机器人应用案例视频,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通过现场参观,了解该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与企业人员沟通,初步了解机器人应用系统开发、装配、调试、维护、维修、销售等任务的工作过程,逐步建立对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学习目标

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现场参观和专家访谈,总结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程、应用情况、职业工作内容以及劳动组织形式,并形成报告,明确个人在该行业中的定位。在现场参观过程中,严格遵守现场管理规定、安全要求。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的认同感。主要包括:

认识本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安全注意事项。

认识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

认识工业机器人的各种应用。

认识机器人应用系统开发、装配、调试、维护、维修、销售等任务的工作过程。

结合个人发展意愿,明确个人在该行业中的定位。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机器人发展历程资料的查阅。

机器人应用方案视频的观看。

机器人仿真视频的观看。

机器人应用案例的现场观摩。

与企业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

机器人特定项目分析与总结。工具

多媒体。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机器人手册、外围设备手册、视频等相关资料。

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方法

实例分析。

视频分析。

现场观摩。

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劳动组织方式

主管向新进技术人员提供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应用方案书、机器人仿真视频、机器人工作视频、机器人功能性视频。

新技术人员整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提交给主管。

主管要求新技术员汇总出特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工作过程。

新进技术人员之间积极沟通、交流机器人应用方案思路。

工作要求

客观,全面总结出各种类型机器人应用发展趋势。

准确总结出各种行业机器人应用的工作过程。

现场观摩遵守现场规章制度。

课业名称/学习情境

1.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认知

2.工业机器人行业安全认知

3.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认知

4.工业机器人工作内容认知

5.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认知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学习任务的“学习准备”阶段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学习,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工作方式进行学习,明确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纪律、工作分工、工具设备和学习资料的管理工作等。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设置与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工作步骤和要求。

学业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在职业能力评价时注重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和关键能力内容的整合

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课业计划

课业名称/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课时数

教学建议与说明

学习任务1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认知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查阅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的资料,整理出工业机器人发展阶段。

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工业机器人发展各阶段的行业特点及应用情况。

整理归纳现有国内外市场各大工业机器人品牌,阐述各个品牌机器人主要的应用领域。

总结工业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的资料、视频展示各个阶段机器人的特点。

工业机器人各发展阶段的行业特点,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国内外各种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总结完成情况的评价。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内容: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项目参与程度。

小组评价内容:沟通和协助能力。 4 建议尽量邀请行业专家做机器人发展历程的讲座。

建议尽量鼓励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记录机器人发展各阶段的行业特点、应用情况等内容。

鼓励学生与企业专家沟通、交流,获取信息。

规范学生专业用语。

学习任务2

工业机器人行业安全认知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组织学生到机器人最终用户参观、查阅机器人手册、视频,归纳出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视频观看,归纳比较各类工业机器人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整理复述《工业机器人安全使用条例》和《工业机器人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总结特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业机器人安全注意事项。

视频展示各类工业机器人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比较各类机器人注意事项的不同。

复述《工业机器人安全使用条例》和《工业机器人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总结特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完成情况的评价。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内容: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项目参与程度。

小组评价内容:沟通和协助能力。 6 建议尽量组织学生到机器人最终用户参观,查阅机器人手册,机器人视频,鼓励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记录机器人的安全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规范学生专业用语。

学习任务3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认知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查阅工业机器人各种类型的应用方案书、视频,归纳出工业机器人不同应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要求。

归纳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整理归纳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设计思路。

总结各类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技巧。工业机器人各种典型应用方案书、视频展示系统的特点。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一般组成。

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设计思路。

各种应用项目的机器人应用方案的技巧总结。

各种现有机器人应用项目应用技巧总结完成情况的评价。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内容: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项目参与程度。

小组评价内容:沟通和协助能力。 6 建议尽量安排学生在实训场地参观、观看视频,鼓励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规范学生专业用语。

学习任务4

工业机器人工作内容认知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现场观摩,认识工业机器人工作环境。

通过技术人员讲解,归纳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的典型任务。

通过与技术人员交流,整理归纳工业机器人完成的任务内容。

总结各类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机器人的任务内容。现场观摩,认识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工作环境。

归纳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的典型任务。。

整理归纳工业机器人完成的任务内容。

总结各类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机器人的任务内容。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内容: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项目参与程度。

小组评价内容:沟通和协助能力。 6 建议深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工程部与机器人技术人员交流参观实施教学,尽量鼓励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记录机器人的工作内容。

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规范学生专业用语。

学习任务5

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认知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现场观摩,认识工业机器人工作流程。

通过技术人员讲解,归纳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与技术人员交流,认识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的工作要点。

总结工业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观摩,认识工业机器人工作流程。

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的工作要点。

工业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工业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完成情况的评价。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内容: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项目参与程度。

小组评价内容:沟通和协助能力。 6 建议深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工程部与机器人技术人员交流参观实施教学,尽量鼓励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记录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规范学生专业用语。

(3) 工业机器人应用认知实训(实验)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FANUC R2000机器人 165kg 台 1

2 工业机器人药品分拣系统机器人负重0.5kg 台 1

3 200ic机器人 5kg 台 2

4 ABB IRB140激光打标系统 10kg 台 1

5 GSK RB08机器人 8kg 台 4

6

7

(4)实施建议与说明

1.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意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关注学习的输出。

2. 评价方面,应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方式。应会由老师评价。

3.《工业机器人应用认知》课程实施可灵活安排讲座、企业参观等。

2.《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保养》课程方案

(1)课程计划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保养

教学时间安排:36课时

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技术人员根据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提供的维保卡,明确维护、保养内容,使用通用工具,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对部分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进行更换。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自觉保持安全作业,遵守“6S”的工作要求。

学习目标

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或借助机器人手册、外围设备手册等资料,根据机器人系统维护、保养卡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护、保养、检查并进行评价反馈。在工作过程中,使用工具、设备等要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机电工程学院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年级: 2012级 班级:机械一班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一、前言 机器人技术是融合了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工业机器人先后经历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机器人、第二代离线编程机器人,到现在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三个过程。焊接

作为工业“裁缝”,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由于焊接烟尘、弧光、金属飞溅的存在,焊接的工作环境又非常恶劣。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采用机器人焊接已经成为焊接技术自动化的主要标志。 二、焊接机器人目前的使用情况 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主要行业。汽车是焊接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也是最早的用户。早在 20 世纪 70年代末,上海电焊机厂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合作研制了直角坐标机械手,成功应用于上海牌轿车底盘的焊接。一汽公司是我国最早引进焊接机器人的企业, 1984 年起先后从 KUKA 公司引进了 3 台点焊机器人,用于当时“红旗牌”轿车的车身焊接和“解放牌”车身顶盖的焊接。 1986 年成功地将焊接机器人应用于前围总成的焊接,并于 1988 年开发了机器人车身总焊线。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德国大众公司分别与上海和一汽成立合资汽车厂生产轿车,虽然是国外的二手设备,但其焊接自动化程度和装备水平让我们认识到了与国外的巨大差距。随后二汽在货车及轻型车项目中都引进了焊接机器人。可以说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技术引进和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的引进使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由原来的作坊式生产提高到规模化生产,同时使国外焊接机器人大量进入中国。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带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G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动机构、伺服系统、数据处理、人机对话以及与机器人工作性质对应的控制功能等。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 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 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

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T相关知识一案例讲解一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选型、操作以及工作站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 (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 (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 (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 3、素质 (1)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作风,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拓创新的专业思维。 (3)培养良好的专业触觉。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实用参考]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职教攻坚二期工程交通信息专业建设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12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 (1) 二、入学要求 (1) 三、基本学制 (1) 四、培养目标 (1) 五、职业范围与人才规格 (1) 六、课程体系 (4)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6) 八、实施保障 (10) 九、毕业条件 (11)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专业代码:0208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人才规格 (一)就业面向岗位 表1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中级工)职业岗位群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 引导学生CAD职业资格证、PLC程序员、维修电工中级工证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证等相关证书中选择考取。 (三)职业岗位能力素养分析及支撑课程体系 表3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中级工)岗位能力素养分析及支撑课程

焊接机器人设备保养与注意事项

焊接机器人设备保养与注意事项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m2, 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铳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 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 在深圳机械展? 实现焊接工艺所需要的装备一焊接设备,包括焊机、焊接工艺装备和焊接辅助器具。 每一个从事焊接工作的企业或个人都希望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 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外,还要定期做好保养与维修的工作。下面就分别对焊枪、送丝装置及焊机的养护要点逐一进行说明。 一、对焊枪的保养 1?对导电嘴定期进行检查、更换。由于磨损导电嘴的孔径变大,就会引起电

弧不稳定,焊缝外观恶化或粘丝(回烧);导电嘴末端粘上飞溅,送丝会变得不平滑;导电嘴拧得不紧,螺纹连接处会发热而焊死。 2?对弹簧软管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换。 弹簧软管长时间使用后,将会积存大量铁粉、尘埃、焊丝的镀屑等,这样会使送丝不稳定。所以定期清理很重要,可以将其卷曲并在轻轻敲击,使积存物抖落,然后用压缩空气吹掉。对软管上的油垢要用刷子在油中洗刷,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弹簧软管如果错丝或严重变形弯曲,就要更换新的软管。换管时要确认是适合于所使用的焊丝直径和长度,而且在切断面不要出现毛刺。 3?对绝缘套圈的检查。 如果取下绝缘套圈施焊,飞溅将粘附在喷嘴里面使喷嘴与带电部分导通。焊枪可能因短路而烧毁。同时为了使保护气体均匀地流出,一定要装上绝缘套 圈。 、对送丝装置的保养

1?加压力调整 送丝辊轮加压力要根据所用的焊丝直径适当地调节。如果压力不足,焊丝将打滑;压力过大,焊丝将被刻伤、变形。若用药芯焊丝,送丝轮加压力要比实芯焊丝小。 2. 焊丝矫直装置的调整 焊丝矫直装置的调整方法按机种的不同而异,要根据制造厂家的标示调整到相应焊丝直径的适合位置。 3. 焊丝盘的安装 若安装不到位,焊丝盘在旋转中就有掉下来的危险,产生严重后果。要好好检查制动块或插销是否可靠地装上。 4. 送丝轮及所用的焊丝直径必须装上适合于所用焊丝直径的送丝轮,并检查滚轮上所刻的数字是否与所用焊丝直径一致。 5?送丝滚轮沟槽的磨耗污损

工业机器人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三年制)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代码: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学制与学历:三年制大专

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机械工业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教高[2004]1号)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中国制造2025》及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加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建设,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一)专业知识 1.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 2.具有传感器应用的基本知识; 3.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4.具有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 5.具有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知识; 6.具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 7.具有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 8.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 9.具有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故障的相关知识; 10.具有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二)职业能力 1.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的能力; 2.测绘简单机械部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跟进非标零件加工,完成装配工作的能力;

工业机器人的维修与保养浅析

工业机器人的维修与保养浅析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被广泛用于汽车、食品、包装等行业中,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工业机器人的管理与维护保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而且还需要胜任安装、编程、调试与维护保养工作。文章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及其组成,对其维护与保养进行了分析,进而针对机器人维护专业人才缺口大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标签: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制造业;设备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企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尤其是制造业。为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工业机器人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各个企业的共识,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将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制造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品质,还能实现生产自动化,是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1,2]。 工业机器人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好、重复精度高等优势,各大企业纷纷以机器人换人,大量引入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机械、电子、信息、传感、计算机、控制等多个学科技术为一体。机器人在企业的大量应用,使得具备机器人领域综合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难以满足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管理与维护保养是一个新型的技术工种,不仅要求管理维护人员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基本理论,还要求掌握机器人安装、调试、系统编程、维修等技能。 2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及其组成 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应用最多,如汽車生产企业中的工件抓取、装配、焊接、喷涂、机加工、搬运及码垛、涂胶等作业内容都大量使用了机器人技术。在食品、包装、激光切割、运输、分拣等行业和工种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工业领域使用的机器人大多为多关节机械手,一般具有3~7轴,并以6轴机器人为主,也有少量并联机器人的使用。 3 机器人维护与保养 机器人管理与维护保养的目的是减少机器人的故障率和停机时间,充分利用机器人这一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在企业生产中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寿命,必须精心维护。管理部门要充分认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专业编码:0208-3 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学制:5年(初中毕业生),3年(高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级工)。 二、培养规格: 知识目标: 1.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2.能测绘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 3.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 4.能构建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 能力目标: 1.能应用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编制逻辑运算程序。 2.能维护、保养设备,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3.能编制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素养目标: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

职业资格证书:维修电工(高级) 三、课程设置: 职业范围(工种):维修电工 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与保养、机器人焊接、普通焊接、机器人应用开发、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初始岗位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维护保养、安装调试、维修等,迁移岗位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及工作站的销售、培训、售后服务等;发展岗位主要是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开发、生产管理、智慧工厂方案设计等。 工作任务: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与保养、应用开发、生产组织、技术管理、销售、培训售后、智慧工厂设计等。 职业技能对应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安全用电、识图与CAD、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使用、典型模拟电路装接调试与维修、典型数字电路装接调试与维修、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电气原理图绘制(EDA)、PLC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步进电动机安装与维修、伺服系统安装与维修、检测与传感技术应用等。 学习形式:全日制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计划表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年级:2012 级_______________ 班级: 机械一班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 任课老师: ________________ 一、前言 机器人技术就是融合了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得 一种高新技术。工业机器人先后经历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机器人、第二代离线编程机器人,到现在得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三个过程。焊 接 作为工业“裁缝”,就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得加工手段,焊接质量得好坏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得影响,同时由于焊接烟尘、弧光、金属飞溅得存在,焊接得工作环境又非常恶劣。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得发展,实现焊接产品制造得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采用

机器人焊接已经成为焊接技术自动化得主要标志。 二、焊接机器人目前得使用情况 我国焊接机器人得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主要行业。汽车就是焊接机器人得最大用户, 也就是最早得用户。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末, 上海电焊机厂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合作研制了直角坐标机械手, 成功应用于上海牌轿车底盘得焊接。一汽公司就是我国最早引进焊接机器人得企业, 1984 年起先后从KUKA 公司引进了 3 台点焊机器人, 用于当时“红旗牌” 轿车得车身焊接与“解放牌” 车身顶盖得焊接。1986 年成功地将焊接机器人应用于前围总成得焊接, 并于1988 年开发了机器人车身总焊线。20 世纪80 年代末与20 世纪90 年代初, 德国大众公司分别与上海与一汽成立合资汽车厂生产轿车, 虽然就是国外得二手设备, 但其焊接自动化程度与装备水平让我们认识到了与国外得巨大差距。随后二汽在货车及轻型车项目中都引进了焊接机器人。可以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得技术引进与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得引进使我国得汽车制造水平由原来得作坊式生产提高到规模化生产, 同时使国外焊接机器人大量进入中国。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高速发展带动了工程机械行业得繁荣, 工程机械行业也成为较早引入焊接机器人得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得高速发展, 能源得大量需求, 与能源相关得制造行业也都开始寻求自动化焊接技术, 焊接机器人逐渐崭露头角。铁路机车行业由于我国货运、客运、城市地铁等需求量得不断增加以及列车提速得需求, 机器人得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据2001 年统计, 全国共有各类焊接机器人 1 040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可行性报告.docx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可行性分析1.社会背景 分析 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 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 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机器人技术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高技术领域。国际电气电子 工程师协会 IEEE 的科学家在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中提出了 4个重点发展方向,机器人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用工荒的矛盾已逐步显现出来,深圳今年年初的用工缺口 预计达 80 余万,其中普工“招工难”尤为明显。深圳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宋献华告诉记者,春节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门已经对705 家企业节后两个月的用工需求、工种、数量、技能要求和工资待遇等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 90%的企业在节 后两个月内有招工需求。其中 80%的企业在一个月内急需用人。从行 业来看,用工需求最大的是制造业,占到了 60%,其次是服务业。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蔡焕行说,预计今年年初 深圳用工缺口在 80 万到 90 万之间,用工形势比去年严峻。深圳市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深圳劳动力市

场需求人数为 194.4 万,用工缺口为 81.9 万。记者 22 日在深圳劳动就业大厦举办的招聘会上采访时,不少企业向记者反映“普工难 招”。深圳邦华电子现场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没想到今年这么 难招人,特别是普工难招,一天下来“投简历的不多”。 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变化,这一情况在拥有近亿人口、 3200 万富余劳动力的河南省已经初显端 倪。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近几年来全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已在不断降低,预计 2013-2014 年将会“见顶”。专 家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由“无限供给”变“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这意味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会经常出现。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开始降低。 2007 年河南新增劳动力 200 多万,2008 年为 180 万,2009 年不到 110 万。这一情况在河南省的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已有先兆。固始县陈淋子镇干部彭元锋说:“全镇的劳动力输出量已连续三年没有增加,劳动 力‘蓄水池’快见底了。”记者从固始县劳务输出服务局了解到,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大县,劳动力供应总量已经到达峰值。 同时,“用工荒”现象在内陆中原也开始频繁出现,主要集中在劳 动密集型企业和部分产业转移项目上。即使在 2009 年初就业形势最紧 张的时候,记者在河南省长垣县采访,当地一些医卫耗材企业也为招工难发愁。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缺工 400-600 人,负责人抱怨说:“每 月800 元包吃包住,还是招不来人,要么是来了留不住。”类似的情况,在纺织、电子加工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存在。有毒、有害、重体力

abb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b试卷函答案

《工业机器人》试卷(B )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工业机器人是集 、 、 、软件控制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生产设备。 2. ABB 工业机器人信号判断指令是 。 3.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_________等。 4. 一般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机器人的 和机器人的 _________来分类。 5.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已成为第______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 6. ABB 机器人工具坐标的表达式是________。 7.使机械臂沿直线移动的指令是_______。 8.机器人执行完程序语句MoveL offs (P10,15,25,50)…… 后,P10的位置偏移了X 方向_________Y 方向________Z 方向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 )1.一般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机器人的结构和机器人的用途来分类。 ( )2.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为6轴机器人。 ( ) 3.参数IP54表示工业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 ( ) 4.参数IRB1600-6/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型号。 ( )5.到达距离是指机器人每个关节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系统设定的最大旋转角度。 ( )6.承载能力是指机器人执行末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的负载能力。 ( )7.除调试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与机器人工作半径保持以上的距离。

()8.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但其使用难度较小,操作者应无需具有机、电、液、气等专业知识。 ()9. ABB工业机器人在空间中进行运动主要有四种方式,关节运动、线性运动、圆周运动和绝对位置运动。 ()10. ABB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软件是Robotguide。 ()11.分水滤气器属于二次过滤器,具有较强的滤灰能力。 ()12.气动三联件是由油雾器、气压表、减压阀构成的。 ()13.电气安装接线图与原理图不同,接线图中同一电器的不同部分须画在一起。 ()14.绘制电气原理图时,电器应是未通电时的状态。 ()15.电气系统图表示了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和接线方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参数6Kg表示工业机器人的()。 A.型号 B.承载能力 C.自由度 D.运动范围 2.()是指机器人执行末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的负载能力。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3.()是指机器人每个关节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系统设定的最大旋转角度。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4.()是指机器人在立体空间中所能达到的半径。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5.()是指机器人在做20000次以上重复动作时,与初始位置之间的最大偏差。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6.以下哪个是ABB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ToolBox2 工业机器人在手动限速状态下,所有运动速度被限速在()。 s s s s Offs(p4,12,-12,30),v1000,fine,tool0\WObj:=wobj0;中V1000表示()。 A.速度1000mm/s B.速度1000mm/min C.速度1000cm/s D.速度1000m/s

《abb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b试卷函答案)

《工业机器人》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目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15 15 20 15 35 100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工业机器人是集、、、软件控制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生产设备。 2. ABB工业机器人信号判断指令是。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等。 4.一般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机器人的和机器人的_________来分类。 5.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已成为第______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 6.ABB机器人工具坐标的表达式是________。 7.使机械臂沿直线移动的指令是_______。 8.机器人执行完程序语句MoveL offs(P10,15,25,50)……后,P10的位置偏移了X方向_________Y方向________Z方向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答题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一般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机器人的结构和机器人的用途来分类。 ()2.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为6轴机器人。 ()3.参数IP54表示工业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 ()4.参数IRB1600-6/1.2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型号。 ()5.到达距离是指机器人每个关节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系统设定的最大旋转角度。

()6.承载能力是指机器人执行末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的负载能力。 ()7.除调试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与机器人工作半径保持0.5m以上的距离。 ()8.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但其使用难度较小,操作者应无需具有机、电、液、气等专业知识。 ()9. ABB工业机器人在空间中进行运动主要有四种方式,关节运动、线性运动、圆周运动和绝对位置运动。 ()10. ABB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软件是Robotguide。 ()11.分水滤气器属于二次过滤器,具有较强的滤灰能力。 ()12.气动三联件是由油雾器、气压表、减压阀构成的。 ()13.电气安装接线图与原理图不同,接线图中同一电器的不同部分须画在一起。 ()14.绘制电气原理图时,电器应是未通电时的状态。 ()15.电气系统图表示了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和接线方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题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参数6Kg表示工业机器人的()。 A.型号 B.承载能力 C.自由度 D.运动范围 2.()是指机器人执行末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的负载能力。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3.()是指机器人每个关节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系统设定的最大旋转角度。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4.()是指机器人在立体空间中所能达到的半径。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5.()是指机器人在做20000次以上重复动作时,与初始位置之间的最大偏差。 A.承载能力 B.运动范围 C.到达距离 D. 重复定位精度 6.以下哪个是ABB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A.RT ToolBox2 B.Robotmaster C.RobotStudio D.Robotguide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最新整理】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 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但是,按机器人密度来看,即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我国不足30台,远低于全球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达22257台,同比增长31.3%。国产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016年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趋势包括:大国政策主导,促使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户;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 一、什么是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通过重复编程和自动控制,能够完成制造过程中某些操作任务的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机电一体化自动机械装备和系统,它结合制造主机或生产线,可以组成单机或多机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参与下,实现搬运、焊接、装配和喷涂等多种生产作业。 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制造生产中重要的高度自动化装备。

二、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归纳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FM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此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有许多类似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皮肤型接触传感器、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声觉传感器、语言功能等。传感器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3.通用性。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工业机器人外,一般工业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比如,更换工业机器人手部末端操作器(手爪、工具等)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 4.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但是归纳起来是机械学和微电子学的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不仅具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各种传感器,而且还具有记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图像识别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人工智能,这些都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因此,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也可以验证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水平。 三、工业机器人常见的五大应用领域 1.机械加工应用(2%) 机械加工行业机器人应用量并不高,只占了2%,原因大概也是因为市面上有许多

KUKA工业机器人保养

KUKA机器人由机械手和控制柜组成,每日保养包含机器人、控制箱、教导盒、手腕之表面擦拭,还有噴槍之清洁。 一, KUKA机器人控制柜保养 1)断掉控制柜的所有供电电源。 2)检查主机板、存储板、计算板、以及驱动板。. 3)检查柜子里面无杂物、灰尘等,查看密封性 4)检查接头是否松动,电缆是否松动或者破损的现象。 5)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6)检查程序存储电池。 7)优化机器人控制柜硬盘空间,确保运转空间正常。 8)检测示教器按键的有效性,急停回路是否正常,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触摸功能是否正常。 9)检测机器人是否可以正常完成程序备份和重新导入功能。 10)检查变压器以及保险丝。 二,KUKA机器人本体保养 1)检查各轴电缆,动力电缆与通讯电缆。 2)检查各轴运动状况。 3)检查本体齿轮箱,手腕等是否有漏油,渗油现象。 4)检查机器人零位。 5)检查机器人电池。 6)检查机器人各轴马达与刹车。 7)检查各轴加润滑油。8)检查各轴限位挡块。

广州安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KUKA库卡点焊机器人为例,用下表列出了如何对各部分进行维护及各自的维护周期。 维护类 型 设备周期注意关键词 检查轴 1 的齿轮,油位12个月环境温度< 50℃检查,油位,变速箱1 检查轴 2 的齿轮,油位12个月环境温度< 50℃检查,油位,变速箱2 检查轴 3 的齿轮,油位12个月环境温度< 50℃检查,油位,变速箱3 检查轴 4 的齿轮,油位12个月检查,油位,变速箱 4 检查轴 5 的齿轮,油位12个月检查,油位,变速箱 5 检查轴 6 的齿轮,油位12个月环境温度<50℃检查,油位,变速箱 6 检查平衡设备12个月环境温度<50℃检查,平衡设备 检查机器手电缆12个月检查动力电缆 检查轴2-5的节气闸12个月检查轴2-5的节气闸检查轴1的机械制动12个月检查轴1的机械制动更换轴1的齿轮油48个月环境温度<50℃更换,变速箱1 更换轴2的齿轮油48个月环境温度<50℃更换,变速箱2 更换轴3的齿轮油48个月环境温度<50℃更换,变速箱3 更换轴4的齿轮油48个月环境温度<50℃更换,变速箱4 更换轴5的齿轮油48个月环境温度<50℃更换,变速箱5 更换轴6的齿轮油48个月环境温度<50℃更换,变速箱6 更换轴1的齿轮96个月 更换轴2的齿轮96个月 更换轴3的齿轮96个月 更换轴4的齿轮96个月 更换轴5的齿轮96个月 更换轴5的齿轮96个月 更换轴5的齿轮96个月 更换机械手动力电缆检测到破损或使用寿命到的时候更换 更换SMB电池36个月 润滑平衡设备轴承48个月

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大纲

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计划 (试行) 2015/03/19

一、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市场前景 由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装配自动化设备来提高产能、降低人力成本。以全球代工帝国富士康集团为代表的机器人计划是:三年后将目前的1万台机器人增至100万台。由此看出,中国作为“世界工场”正在快速进行技术升级,顺应制造技术的向前发展,自动化生产时代的到来已是一种趋势。可以预计,未来的几年中,企业对于自动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能够掌握机器人操作、调试、维修的技能人才极度缺乏,国内大中专院校机器人专业开设几乎为空白,所以,开设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机器人实训基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1工业机器人人才岗位分析 岗位技能要求人才适用企业 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应用企业 工业机器人现场管理工业机器人维护、工艺及现场 管理 机器人应用企业 工业机器人维修应用机械、电气、控制的安装、检 测与维修 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制造企业 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机器人安装、电气调试、装配 (本体装配) 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制造企业 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应用、工 作站装调、工作站设计与改造 机器人应用企业、集成厂商 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产品集成解决方案,售前技术 销售方案、售后产品调试安装 交付等 机器人制造企业、机器集成厂商 人才岗位需求则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设备维修、装配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设等岗位,主要分为技术与销售两条人才培养路线。 2.2 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的维修与装调、自动化生产线的管理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设计与应用、销售、推广与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机器人制造企业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独立从事大型机电设备、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工艺设计、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能进行应用设计开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层次: 人才层次 技能要求 初级人才 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日常维护,编程定位示教编程; 中级人才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 机械与电气控制的装配、调试 工业机器人的检测与维修 高级人才 工业机器人应用设计开发与集成 工业机器人典型岗位的对应职业技能要求 序典型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 工业机器人操作应用岗位 1.能够熟练操作机器人进行各种作业。 2.能够熟练处理工业机器人在使用过程 动作要求。 3、按照动作要求,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 4、对机器人的动作误差能够调试调整。 1. 具有阅读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的能力; 2. 能按规范操作机器人。 3. 能看懂工业机器人的说明书。 2 工业 机器人维修 保养岗位 1.能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定期维护与保 养。 2.能够制定出工业机器人对应的点检单 和保养程序。 3.能够确选择、合理使用设备安装工具, 并对其进行保养。 4.能够快速熟练处理工业机器人在使用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 1. 能正确选择、合理使用设备安装工具,并对其进行 保养。 2.能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常用和专业调试工具。 3.能使用专用仪器、设备完成设备的参数调整并进行 检查。 4.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设备的连接,有 PLC控制程序编制与调试能力。 5.能按规程进行设备调试,并具备技术文件的记录与 整理能力。 6. 能编制设备检修计划。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复习卷B(带答案)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 复习卷B卷 一.填空题 1.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式有语言编程方式和示教编程方式。 2.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形式包括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动驱动。 3.工业机器人运动自由度数,一般小于6个。 4.工业机器人常用的减速器有和。 5. ABB机器人的保养备件主要包括SMB电池、冷却风扇、防尘过滤网、接触器触点、保险丝、马达上电灯等。 6.焊接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控制器、示教器和焊机等组成 7.谐波传动装置主要由三个基本零部件构成,即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和刚 性齿轮。 8.ABB机器人标准数字输出IO板的输出电压是 +24 。 二、判断题 1. 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发明于1973年。(错) 2. 目前最小的ABB机器人重量是24kg。(错) 3. 示教方式编程一般用于大型机器人或危险作业条件下的机器人编程。(对) 4. 末端执行器具有模仿人手动作的功能,并安装于机器人手臂的前端。(对) 5.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主要由末端执行器、手腕、手臂、腰部和基座组 成。(对) 6. 在编程、测试及维修时必须注意即使在低速时,机器人仍然是非常有力的, 其动量很大,必须将机器人置于手动模式。(对) 7. ABB机器人标准IO板DSQC652的第一个输出端口的分配地址是32。(错) 8. 在ABB机器人编程中常用于机器人空间大范围运动的指令是关节运动指令。 (对) 9. 在ABB机器人的程序中两个子程序可以互相调用。(对) 10. 断电后,机器人关节轴发生了移动,需要通电后,重新将机器人操作移动至

原来位置。(错) 三.简答题 1.写出串联机器人根据坐标形式的具体分类。 答:串联机器人根据坐标形式分为:柱坐标型、球坐标型、笛卡尔坐标型以及关节机器人。 2. .工业机器人的触觉传感器能感知哪些环境信息? 答:广义上,它包括接触觉、压觉、力觉、滑觉、冷热觉等与接触有关的感觉;狭义上,它是机械手与对象接触面上的力感觉。 3. 工业机器人系统中采用安全接地方式(即将外壳与大地连接),简述接地线对机器人设备起到的保护作用。 答:接地线之所以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是因为地线是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或电压过高时,电流通过地线进入大地。 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会经过地线流入大地,如果漏电电流足够大,会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迅速切断电源。如果漏电电流达不到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就能减少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人触摸到带电设备,就相当于人并联在线路上,根据并联电路分压原理,人的电阻大,人分的电压就小,电压小,通过人体的电漏就小。 4. 机器人控制柜保养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检测控制柜温度。 (2)检查主机板、存储板、计算板以及驱动板。 (3)检查程序存储电池。(大于3.6V) (4)检查变压器以及保险丝。 (5)检查机器人三相电源。 (6)检查I/O板以及保险丝。 (7)检查安全链。 (8)检测示教板操作。 (9)检查电扇及空调。 (10)检测软盘读取口。

工业机器人日常维护保养word版本

工业机器人日常维护 保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管理与维护保养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工种,其不仅要求管理维护人员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原理,还要求其掌握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系统编程、维修等的技能。因此,管理维修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以满足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需求。 1、机器人日常检查 1.1刹车检查 正常运行前,维修管理人员需检查电机刹车每个轴的电机刹车,检查方法如下: 第一,运行每个机械手的轴到它负载最大的位置。 第二,机器人控制器上的电机模式选择开关打到电机关(MOTORS OFF)的位置)。 第三,检查轴是否在其原来的位置如果电机关掉后,机械手仍保持其位置,说明刹车良好。 1.2失去减速运行(250mm/s)功能的危险

不要从电脑或者示教器上改变齿轮变速比或其它运动参数,这将影响减速运行(250mm/s)功能。 1.3安全使用示教器 安装在示教器设备上的使能按钮(Enabling device),当按下一半时,系统变为电(MOTORS ON)模式。当松开或全部按下按钮时,系统变为电机关(MOTORS OFF)模式。为了安全使用示教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当设备使能按钮(Enabling device)不能失去功能编程或调试的时候,当机器人不需要移动时,立即松开能使设备使能按钮(Enabling device); 第二,当编程人员进入安全区域后,必须随时将示教器带在身上,避免其他人移动机器人。 1.4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工作 如果必须在机械手工作范围内工作,需遵守以下几点:

第一,控制器上的模式选择开关必须打到手动位置,以便操作使能设备来断开电脑或遥控操作。 第二,当模式选择开关在<250mm/s位置时候,最大速度限制在 250mm/s。进入工作区,开关一般都打到这个位置,只有对机器人十分了解的人才可以使用全速(100%full speed)。 第三,注意工业机器人各臂的旋转轴,当心头发或衣服搅到上面,另外注意机械手上其它选择部件或其它设备。 第四,检查每个轴的电机刹车。 2、工业机器人的维护频率 维护频率如下: 第一,一般维护,1次/天; 第二,清洗/更换滤布,1次/500h; 第三,测量系统电池的更换,2次/7000h;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计划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全日制 3 年。 二、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培养目标 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工业机器人设备安装、编程、调试及操作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加工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级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