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 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 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尽管近年来实施了多项路桥重点工程,哈尔滨市城市交通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车流不畅、交通阻塞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造成城市交通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城市交通发展缺少规划和决策依据

哈尔滨市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交通发展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城市交通量发生、分布、流动等需求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满足此项需求的方法与相应的工程与管理措施,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指南和行动纲领。城市交通规划分战略规划和项目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年限,一般为20-30年,规划目标有:人均客位数和货车吨位数,人均道路面积,客、货运周转量,公交高峰小时每平方米站立人数,居民单向出行时耗,各类道路的平均车速,交通事故死亡率,交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等。规划完成后,必须进行可行性验证。城市交通项目规划,是根据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的要求,对5-10年内应进行的建设项目,做出实施性规划。

目前,国内主要城市几乎全部编制了城市交通规划,省内大庆市的交通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完成,而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虽然开展了一些前期工作,尚未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由于没有科学的交通规划做支撑,多年来各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决策是一年一拍板,缺少必要的理论根据和完整、准确的数字资料。一项工程设施建成后会带来哪些影响,说不清,没有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1.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与国内外一些主要城市相比,哈尔滨市人均占道长度、面积,道路密度和道路面积率等主要指标相对落后,而且差距较大。根据国外的经验,道路面积率为20%左右最为适宜,哈尔滨市的道路面积率为7.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指标,也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指标。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城市发展比例失调,造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帐太多。据1988年调查统计,在“七五”期间

偿还20亿元欠帐后,尚有40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欠帐,需在“八五”、“九五”期间逐步偿还。城市路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人口和车辆的增长。根据1998年的一项统计,至1997年底,哈尔滨市的城市人口数量比解放初期的78.5万人增加3倍,机动车增长126倍,非机动车增长66倍,而城市道路长度由解放初期的516KM,增加到869KM,增加不到一倍,道路面积由解放初期的609万M2,增加到1395万M2,仅增加一倍,人均占道5.43?M2,以上指标与国内平均指数有较大差距,而且近年来也没有太大改观。因而,由于欠帐较多、比例失衡,现有路桥设施已难以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两者矛盾十分突出。

2.城市路网整体功能不完善。哈尔滨市不仅道路容量严重不足,而且路网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功能明确、设施完善的城市干道系统,因此也很难按交通性质和道路功能对城市交通进行有效组织及控制。道路不足,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是产生交通堵塞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城市路网形成和发展中的先天不足。哈尔滨主城区被5条铁路(哈长、滨绥、滨州、滨北、拉滨)、几十条铁路专用线和“一江、一河、三沟”(松花江,阿什河,马家沟、何家沟和信文沟)分割,道路与铁路交叉口共62处,断头路、卡脖路多,道路通行能力差,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也增大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难度。

(2)城市干道数量少、间距大,主干道负荷过重。据1999年统计,哈尔滨市路网密度为4.55KM/KM2,干道网密度为1.47KM/KM2,平均干道间距1.3KM,主要干道最大间距3KM,与国家规范(干道网密度2-3KM/KM2,干道平均间距1KM)?要求相比差距很大。目前,国内中心城市四环以内的路网早已形成,我市规划“四环十射”的路网系统,只建完了内环和二环,四环的北半环尚未建设,三环基本上还停留在图纸上。由于跨江桥建设的严重滞后,松花江公路大桥已不堪重负,成为交通瓶颈,甚至影响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全市没有一条沟通各行政区域之间及主干道、主辅射线之间,同时联结城市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环绕整个城区的快速环路系统。由于干道少、间距大,城市道路没有形成有机网络,高峰时车辆多集中在少数干道上行驶,造成市区交通南北紧张,东西不畅的状况。平均车速仅为15KM/H,有的路段仅在10KM/H左右,严重降低了运输效率。

(3)公共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快速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高密度地区交通拥挤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有的地铁、城市轻轨工程或“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已建成投用,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的正在加快建设

步伐。而哈尔滨市地铁建设刚刚起步,至今没有大运量的快捷交通工具,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单一。作为公共交通主体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小公共汽车更新缓慢,半数以上车辆车况老旧,有的经常发生故障。

(4)“内涝”和“冰雪路面”也是影响城市交通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哈尔滨市市区排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至1997年底,排水管道密度仅为4.43KM/KM2,远低于国内大城市平均水平9.16KM/KM2,甚至低于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平均水平5.76KM/KM2。由于排水设施不足,夏季雨量集中,如遇到降水量较大的雨天,市区一些地段排水不畅,积水严重,造成车辆难以通行。哈尔滨市是北方城市,冬季时间有6个月,由于清冰雪手段落后,冬天的冰雪路面也使行车速度显著降低,使道路通行能力大打折扣。据专家测算,冰雪路面条件下,与一般路面下有相同的车头间距时相比,通行能力平均降低?20%左右,若要获得相同的速度,则通行能力平均要降低50%以上。我市现有清冰雪的专业机构设备很少,而且缺少先进的清冰雪工具,多靠组织专业清扫队伍和社会单位承担清雪任务,实际效果不佳,冬季很多一、二类街路由于冰雪覆盖而行车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城市清冰雪这一公益活动,已成为必须重视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3、静态交通设施不足影响动态交通。静态交通是各种车辆在交通出行中的短暂停车,以及在停车场的长时间停车所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应由完善的动态交通子系统及静态交通子系统所组成。动态交通需要空间(即车行道)、各种设备以及管理措施;静态交通同样需要空间(即停车场)、各种设备及管理措施。过去,人们往往只重视动态交通问题,而对静态交通问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更缺乏研究探讨。因此,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哈尔滨市停车设施欠帐较多,停车泊位供不应求,特别是社会性停车泊位匮乏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对各类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所需要的停车面积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停车面积应占中心商业区总面积的8.3-15.3%。据2005年调查统计,哈尔滨市仅有停车泊位8.54万个,车流量比较集中的道里、道外、南岗的中心商业区,专业停车场数量极少,占用街路辟建的停车场和其它社会性公共停车面积不足中心商业区总面积的1%。由于对停车场缺少统一规划和建设滞后,停车场总量严重不足,中心区停车困难,有的地方甚至到了无法停车的程度。有限的道路空间被停车所挤占,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一些公交车辆不按规定停靠,互相拥挤,有的甚至停在马路中央,更使中心区的交通紧张雪上加霜。

(三)城市道路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哈尔滨市的城市交通一方面道路严重不足,与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另一

方面现有的交通设施又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1.城市中心区道路被集贸市场挤占严重。近年来,尽管哈尔滨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占道的集贸市场和摊区实行“退路进厅”,但全市市场、摊区、商服网点和基建四项占道总面积仍占市区道路总面积的7%左右。一些部门和单位从发展自身经济角度出发和受利益的驱动,无视公共利益,侵占政府对道路建设的投资成果,致使区域性路网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2.市区路面破损严重,道路完好率较低。造成城市道路破损严重的原因,一是有些道路施工质量不高,达不到设计标准;二是大吨位货车超载行驶对路面产生不合理破坏;三是部分道路配套的排水系统(特别是二、三类街道)不完善,有的道路根本就没有地下排水设施,导致道路破损;四是受冬季冻胀影响;五是维修养护不及时。哈尔滨市交通干道绝大部分为柏油路面,完好率仅达60%。政府每年投入的道路维护费不足,导致道路失修失养,?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由于受投资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供排水、电力、热力、燃气、通讯以及有线电视等部门,除在路桥重点工程中统一建设外,常常是各干各的,使道路成了挖了填、填了挖的“拉锁马路”。

3.地下交通工程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哈尔滨市在城市路网改造中建设了部分地下交通设施,但从目前使用状况看,其功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地下通道虽然实现了立体交通,分流了车辆,但是有的设计不完善,灯光照度不够,有的渠化程度低,车辆流转不畅,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已建成的地下交通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设施从建成之日就没有投入使用,或被挪作它用,建设资金被无偿消费。而且由于其中的地下商业街吸引了大量人流、物流、车流,加剧了交通负荷的集中,客观上对改善交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对外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哈尔滨市对外交通影响城市交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境交通干扰城市交通,二是市区客货运输枢纽和场站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不畅。目前哈尔滨市有5条国省干道交汇于市区,?由于解决过境交通的四环路(城市绕行线)东北半环及东环跨江桥尚未建成,导致进出“同三”、“绥满”、“黑大”等三条国道的相当一部分车辆穿越市区,甚至有的需要途径繁华地段。据统计,过境交通占城市出入口的道路交通量的15-20%,这不仅给已经超负荷的城市道路和出入口公路增加了交通压力,而且使过境车辆

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制约了城市交通和对外交通的发展。由于客货运输场站规划、建设的严重滞后,至今尚未形成由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运输节点相互联结,能够满足现代城市运输需要的客货运输网络,马路车站、马路市场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梗阻”问题。客货运输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实质上也反映出城市交通功能结构上的缺陷,不仅不利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人流、物流的集散,而且由于没有有效的交通规划和功能设施做保证,就象没有水渠疏水一样,必然导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货物运输的交叉,降低运输效率。

(五)中心区建筑密度高导致交通量集中

城市中心区,特别是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交通规划相对滞后,有些地方规划管理失控。尽管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逐步将居住区外移,还开发建设了松北、群力等一些住宅新区,但市中心区的开发改造仍在继续进行,目前已达到饱和状态。在香港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就不允许规划项目的实施,也就是说,交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地位。而我市尚未真正实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由于开发建设单位受利益驱动,一些开发商想方设法加大建筑容积率,甚至违反规划超面积建设,有的挤占公共用地建设一些附属设施。许多街道不仅没有在拆迁改造中得到相应改造,而且由于开发建设单位对建筑物附近空地的挤占,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由于规划滞后或规划落实存在问题,城市中心区的高强度开发还在延续,城市路网功能和环境质量不仅没有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得到应有的改善和提高,而且问题日趋严重。尽管道里区中央大街已开辟为步行街,?但哈尔滨市城市中心商务区?(CBD),如中央大街、南岗秋林地区等区域的交通问题,至今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尚志大街两侧区域建成和在建的大体量高层建筑有二十几栋。这些建设项目绝大部分具有较高的交通生成和吸引量,其建设必将进一步提高城区的交通生成强度,市区交通紧张、负荷过分集中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使原本已不堪重负的城市路网交通负荷分布更加不平衡,主干道负荷能力进一步下降。而且这一地区不仅规划的停车楼没有建设,连市政府广场也被占开发,不知交通拥堵问题还将出现什么局面。

(六)缺乏稳定的建设和维修养护资金渠道

资金是制约城市建设的难点和关键。路网建设是一项需要有大量资金支持的工作,对路网建设的资金投入其效果大多体现在路网的社会效益上,除可以收费的城市环路、桥梁外,城市路网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回报几乎等于零。因此,对城市路网建设投资比较单一的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八五”以来,哈尔滨市采取出台征收过路过桥费、机动车城市道桥建设费、车辆增容基金、出租汽车牌照拍卖费等收费办法,并实行收取土地出让金、开发

效益,为路桥建设投资或消化动迁安置资金等“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的政策,打破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单纯靠政府的投资体制,对保证和推动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博广场改造、机场路建设,为城市建设资金渠道的拓宽提供了利用企业和社会投资新的思路。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筹资渠道不仅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建设大干快上的需要,而且一些资金渠道出现萎缩或被堵死,有的已被国家和省列入清理整顿对象。从整体上看,哈尔滨市对城市路网建设资金的投入既不稳定,又不充足,筹资渠道亟待拓展。对路网养护资金的投入主要应用于路网的养护上,但是这部分资金又因为养护体制上原因,被人头大部或全部吃掉,能够直接投到养护生产中的资金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七)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比较低

哈尔滨市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除历史的客观的因素之外,目前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差等,是造成交通紧张状况的两个重要原因。据统计,哈尔滨市城区现有机动车50万台左右,车辆增长、特别是私家车发展速度迅猛,加大了交通管理的难度。由于对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交通指挥系统设施尚不完善,道路系统功能未能充分利用,加之对交通违章取缔不力,管理时紧时松,人为造成的堵车现象经常发生。市区街路没有独立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设置在一个主断面之中,各种交通混杂,降低了机动车辆的运行速度。这种状况再加上个别司机随意争道抢行,机动车在街路上乱停乱放,一些行人与非机动车不走交通信号等,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使得道路通行能力极度下降,也增加了城市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城市道路网功能无法得到全面实现。城市机动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虽然得到控制,但污染状况仍相当严重,特别是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城市交通的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无论对外交通还是市内交通,缺少强有力的联系和工作协调,城市政府很难统一进行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多从部门或行业利益出发,政出多门,甚至互相推诿扯皮。有些事都管又都不管,有利益的争着管,没有利益的都不愿管。这样的管理机制很难适应现代城市对交通管理的要求。

二、改善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哈尔滨市交通发展规划研究

建立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要求尽快开展交通调查和研究。缺乏系统、科学规划指导进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进行城市交通理论研究已成为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有限建设资金的作用,应加强项目建设的规划与决策论证。城市交通

项目涉及城市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投资巨大。应当通过强化和推广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来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避免政策与投资的低效率甚至失误。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应立即组织力量开展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哈尔滨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项目规划,出台《哈尔滨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为交通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按照多功能中心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交通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交通及公共交通体系。以“两轴四环十射”的城市路桥系统为框架,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先进、安全快捷,与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提高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水平。

1.加快城市路网建设。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物质条件。应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道路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制定的城市道路产业发展基本原则和政策保障措施,加强道路系统规划,广开资金渠道用于道路建设和技术装备的改造,加强道路的维修养护。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应以国民经济计划为依据,按城市总体布局,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和投资比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在路网建设上要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加速道路建设和改造,提高道路等级水平,完善路网结构,打通三环、完成四环,形成以两轴、四环、十射道路为骨架的功能完善、安全快速的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应注意5点:(1)扩建、改建现有道路,打通堵头、卡口,提高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2)改建、渠化平面交叉口,在流量较大的路口适时修建立交,确保干道的畅通与安全;(3)提高城市道路网的密度,开辟干道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4)明确道路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以缓解当前的交通压力为首要目标,同时做好道路的配套设施建设;(5)重视停车场,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货物流通中心的建设;(6)切实解决好内外交通衔接和城市过境车辆绕行问题。

2.加快推进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实施。哈尔滨市的地铁建设已经启动,应加大对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使位于东西大直街、学府路等交通要道的地铁1号线尽快建成通车,分流地面交通,提高运输效率。

3.加快公路主枢纽客货运大型市场建设。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共同构成了城市总体交通的格局,二者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有机整体。只有搞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和协调,才能使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交通运输效益,优化城市交

通环境。目前,应立即着手《哈尔滨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调整,并加快枢纽指挥中心和场站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高效便捷的运输节点,提高道路客货运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快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发展大吨位集装箱运输和市区快捷运输,实现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有序、高效运行,资源合理配置。

(三)合理调整城市规划布局

首先,规划上要根据城市的特点,着眼于未来,在总体规划布局上使交通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均衡分布,避免过于把大量车辆都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交通复杂化。要加大新区的建设力度,提高新区的相对可达性,吸引居民和单位迁住,疏解城区人口密度。

其二是合理地调整城市布局,制止急功近利和房地产投机所导致的商服文化设施等过分集中,解除人为制造的交通紧张,建立多中心城市结构,使整个城市的总体布局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其三是在空间用地上为交通规划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用地。现行的城市开发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越是土地价格高的地段,开发者越希望建筑容积率高。这样势必加剧交通紧张状况,但多数的开发企业都不愿考虑安排交通设施,因为建什么项目都比交通设施实惠。但是,交通不畅必然限制发展,从宏观上起到了阻碍外来消费的作用,实际是破坏了城市的真正繁荣。

所以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必须从用地上控制,规划出城市道路服务设施用地。特别是对于中心区规划用地的构成要严格审批,重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可以说这里的每栋大体量建筑,如果没备有足够的停车空间,就是不适于这里兴建。因为任何一个商品流通实体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组织,是不能按预想目标去发展的。

(四)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

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应为公共交通,这是我国国情所确定的长远方针,世界上发达国家在经受了小汽车无限发展的困扰后,也努力鼓励和支持公交系统的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客运系统应首推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但哈尔滨市地铁一号线工程建设刚刚启动,建成投用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当务之急是制定定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加快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的建设,并加大投入,进行公交车辆的更新、公交线路延伸和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大大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市区铁路环线的服务功能,尽快形成较

强的吸引力和营运规模。

(五)加强道路维修养护

1.加强维修养护,提高道路完好率。针对我市城市道路失修失养,完好率低的状况,必须采取措施,从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速市区道路排水设施建设,加大维修资金投入、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入手,保证道路建设达到设计标准,破损路面及时得以修复,防止由于使用不当,人为损坏路面的问题发生,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完好率。同时,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清冰雪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制定适合哈尔滨市特点的政策措施,提高清冰雪水平,以保证冬季城市道路正常通行能力。

2.严格控制城市占挖道。要从严掌握市政占、挖道的审批,并建立占道监察信息网,加强占挖道日常管理。对现有占道集贸市场和摊区,进行全面清理,按照城市商业基础设施规划,有计划地进行“退路进厅”,市中心区的主要街路不应再有马路市场。由于工程建设需要临时占挖道的,市政审批部门和城管监察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面按时修复。

3.充分利用现有人行通道。对现有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交通功能的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并做出相应评价。对交通设施未能合理有效利用,交通功能没有很好发挥的工程,提出解决对策。

4.对城市中心区交通进行重点治理。道里区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经纬街、新阳路、顾乡大街,道外区北环路、靖宇街、承德街,南岗区大直街、果戈理大街、宣化街等处是城市交通拥挤比较严重的地区,应认真分析研究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5.综合解决静态交通问题。针对哈尔滨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现状,应认真进行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特别是对CBD停车规划的分析研究,探索解决静态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积极筹措资金,结合城市开发改造,尽快辟建一些地上(停车楼)、地面、地下停车场。此外,还应采取一些其它措施,如提高停车收费等来减少小汽车的吸引量。另一方面繁荣公共交通,引导人们注意利用便捷的公共交通,以减少城市中心区的停车压力。静态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研究,只有根据土地利用布局、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来合理部署停车设施,制定解决停车问题的方针和策略,才能科学

地解决好静态交通问题。

(六)建立稳定的城市交通建设资金渠道

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的新路子。特别是要将城市交通与城市综合开发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城市交通的真实价值及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要深入挖掘土地资产潜力,城市土地既是宝贵资源,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产,依法管理好用好这一极具潜力的资产,是保证建设资金来源的较为现实的渠道。因此,对城市土地资源,要摸好底、算清帐,该有偿出让的出让,该控制的控制,该收回的收回。同时,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外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政策,在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上力争有所突破。一是以哈尔滨市现有的基础设施为存量资本,制定灵活的补偿政策,采取BOT、TOT、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外资投入城市交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继续采取“路房结合”的方式,以棚户区改造和住宅小区建设,带动区域道路设施建设。三是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和个人资金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参与建设和经营。

(七)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

1.加强交通法制建设。交通法规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完备的、具有强制力的交通法规体系,已成为众多现代化城市管理中的主轴。通过强化立法建设,积极改善执法环境,努力提高执法水平,推动交通法制建设向更新、更高、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以促进交通管理工作全面走上依法管理的良性轨道。

2.建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哈尔滨的交通管理设施比较落后,?在ITS应用方面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必须加速交通管理智能化进程,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应加快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公交车辆、出租汽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送子车和大型货车、特种运输车等车辆上加快推广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同时,加快主要街路视频监控系统和“绿波带”交通信号系统建设,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动态的交通流量,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最大限度地挖掘道路潜力。

3.加强松花江公路大桥管理。哈尔滨市滨水而居的城市,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把两岸繁荣作为哈尔滨市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因此两岸交通问题十分重要。但由于跨江桥建设的滞后,目前联系松花江两岸交通的桥梁只有松花江公路大桥和四方台大桥。后者位于四

环路,离城市中心区较远,中心区联系只能通过松花江公路大桥。因此,该桥已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应在这个层面上研究和实施管理问题,提高大桥管理水平和车辆运行质量。

4.减少机动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剧增,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城市政府应重视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尽快通过实行禁鸣喇叭等办法使交通噪声达到控制标准。同时实施车辆监测和维修计划,研究使用更清洁的替代燃料,减少新基础设施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影响。

5.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治理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客观上它就要求各行各业都来参与,齐抓共管。实行全社会综合治理交通,建设、规划、公安、交通、市政、工商、环保等部门都要提高交通意识,切实履行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宣传、教育部门,应加强交通安全和交通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6.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TDM)是指对城市的客货交通运输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构成最佳的交通方式,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快速、安全、可靠、舒适、低污染地运行。TDM提供了一个低费用的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的方法。TDM的目的:在适度的交通建设规模下,通过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多种手段并用的需求管理体系,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即通过减少或分散需求是供需平衡,保证交通系统有效运行。从而处理好有限交通设施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矛盾,使有限的交通设施最充分最有效地得以利用。也就是说,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不仅要做好加法,还要做好减法。所谓加法,也就是要加大建设和投入,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所谓减法,就是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私人小汽车的过快增长予以适度控制,对中心区土地开发予以严格控制,对占道场站、摊区进行清理,减轻道路压力。

7.改革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借鉴北京、成都、广州、青岛等地经验,尽快成立能够统筹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管道运输等5种运输方式,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并合理衔接,使对外交通、?对内交通管理高度协调的权威管理机构──市政府交通管理委员会,加大对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力度。同时本着“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加大城市交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政府部门的管理手段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向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相结合;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部门管理转向行业与社会管理;坚持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职能与

企业行为分离。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薄宏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7月);

[2] 《赴香港参加交通管理调研培训的几点体会》(薄宏文,2008年8月);

[3]《世界大城市交通研究》(北京城市规划研究课题组,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4]《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问题、挑战与实现途径》(清华大学“城市可持续交通课题组”,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出版);

[5]《城市客运交通政策研究及交通结构优化》(詹运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设想

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设想 摘要:城市里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在1800年时,世界上大概有3%的人是城市人口,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0%,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如今全球的城市人口,每年会增加七千万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高度集约化的城市,不单是经济增长的集中点,而且也降低了能耗和服务成本,城市允许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人群存在,大概80%到90%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发生在城市当中,2.8%的土地容纳了50%50以上的人口,教育,医疗,水电,在城市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成本比在农村要低得多,然而城市同样面临巨大的问题,人口密度的增加,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交通压力意味着能源的消耗,时间段浪费和空气污染,在城市当中,人多平均资源消费确实更低,但是更为集中,把资源运送到这里。也是需要成本的,城市还很脆落,它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持,很多小的变故,都能使得城市的运转失灵,乃至瘫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科技生产,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在物资,人口的流动量上,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未来人类对生活也将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将是未来城市的主流发展需求。 关键词:城市交通现状三维 城市是人类文明纪念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科技生产,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在物资、能源的消

耗,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日益增大的人口流动量方面,人类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未来人类对生活也将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将是未来城市的主流发展需求。而如今,城市交通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设施短缺与其利用的低效率并存; 2、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车辆增长速度。截至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增长量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 3、交通拥堵已成为大中城市交通中的普遍现象; 4、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造成的损失巨大。1999年,全国共发生412,800起交通事故,其中83,529人死亡,286,808人受伤,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直接损失折款多达21亿元人民币; 5、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正在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6、运输效率低,能源消耗不断上升。抽样调查表明,全国货运汽车实载率不足70%,而在车辆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运输汽车油耗却从1992年的百公里6.9升增加到1998年的7.4升。 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未来城市交通系统提供了发展方向。如今有待普及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乘车难”及交通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些 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 善。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公交的优势,制约了公交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公交优化的政策,而 公交的运输量也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公共交通的 出行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城市公交不但没有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主体,而且公交的比例还呈下降的 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地方 存在公交盲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交通量的增

长速度。 3,公交服务水平差。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成为乘客投诉与媒体曝光的对象,直接 影响其承担的客运比例。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常表现为乘坐公交车耗时太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4,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 与点的连接。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 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5,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发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是城市交通工作者的两大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车辆的投放量日益加大,乘车难的 矛盾有所缓解,行车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巴列车化、中小巴频繁靠停,形成动态瓶颈,严重影响了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 二,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途径

1 交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1) 交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1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交通系统则是其循环系统。 2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方式配备的完善程度与城市的规模、 经济、政治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交通对城市规模影响很大,它既是发展的因素也是制约的因素,特别是城市对外 交通联系的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城市人口的规模。 4城市交通对城市布局有重要影响,城市的交通走廊一般也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 走廊。 (2)城镇的概念? 镇和城市是城镇型居民点,统称城镇。实际上,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镇的定义标准。但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具体地说: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集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 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般还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以及相对于 村庄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3)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 人口、产业、功能(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4)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影响。 1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反应。 2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3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4 工业化使城市布局产生变化;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5 )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如何处理交通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1 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必须作为一个规划整体来考虑。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 的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土地的开发利用及交通的建设都要符合生态和景观的要求;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3 生态先行原则;要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 规划先行原则;先规划后开发建设; 5 立体开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6 整体原则;二者的协调规划要考虑城市土地的整体利用,维护和保障城市的整体 利益和公众利益 (6 ) 城市发展的动力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发展动力:规模效应(聚集效应)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探究

城市交通拥阻的分析与治理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困扰世界各大城市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快速、准确地发现路网中发生的交通拥堵,并估计出拥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扩散范围和持续时间,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洛阳市中州中路与定鼎路交叉口车流量与红绿灯的设置等情况,发现此路口南北方向的车辆主要是由关林与洛阳站方向的往返车辆,东西方向的车辆主要是由中央百货大楼与老城方向的往返车辆,且南北方向的车流量大于东西方向的车流量。 模型一,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造成此路口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是黄灯时间较短,黄灯时间只有3秒,这样会造成有些车辆因来不及停车而越过十字路口的停车线, 又由于红灯亮了而过不了路口, 故而造成交通混乱。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力学与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调整黄灯时间的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列出黄灯时间的求解公式,并计算出黄灯闪亮的最佳时间为7秒。 模型二,道路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车辆静止平均密度逐年增大,结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路架桥,但换来的不是交通顺畅,而是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挤。针对此现象,我们以交通工具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并结合LINGO软件,得出人们出行选用自行车和大型机动车有利于缓解当前交通拥堵现象。 模型三,为了使交通部门有充分的时间来预防交通拥堵,应该在交通流高峰到来之前做出预测, 进而采取及时的措施并通过交通控制系统削减交通流高峰、避免拥堵的发生,我们采用径向基函数预测功能的神经网络[5],对十字路口的车流量进行实时预测,应用MATLAB软件编程[4]预测出交通高峰期可能通过每个路口的车流量,从而可以给交通部门提供数据,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预防交通拥堵的发生。 关键词:微分方程;线性规划;神经网络; LINGO; MATLAB

浅谈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道路容量、交通管理技术水平,尤其是交通发展整体战略,都是落后的。为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科学规划,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十二五”时期,必须整治我国的城市交通紧张、逐步实现城市的交通现代化。 一、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近十年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有较快发展,为什么在道路建设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交通拥挤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道路面积不足原本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有人测算,其直接经济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有的大城市可能达到所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少数大城市建有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仅仅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厦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及其治理

厦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及其治理 摘要:交通作为城市功能中最活跃的因素,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给城市带来不良影响,是每一个城市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厦门市城区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城区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厦门市城区交通拥堵治理的对策,使更有效地缓解厦门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交通。 关键词:厦门交通拥堵现状治理 一、引言 作为城市基本功能之一,交通在城市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否具备完善合理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厦门市城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厦门城市的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城市交通供需关系被打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厦门市城区的交通拥堵不仅会影响厦门市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而且还会导致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功能的衰退。所以在这过程中,厦门市城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交通发展思路对厦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厦门市城区交通发展慨况 (一)城市道路建设状况 近几年来,随着厦门市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城区的交通发展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统计,厦门市在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度中,城市道路长度、城市道路总面积、人均道路总面积、公交车总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公交线路长度等六组数据也有着惊人的变化:八年来这六个项目的涨幅分别达到:78.48%、167.57%、9.78%、194.67%、112.61%和798.19%,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最后一项公交线路长度,几乎翻了九番。①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厦门市道路供给水平较好,但随着城市机动车的增加,道路供给仍跟不上机动车发展的要求。(二)交通出行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交通工具呈现多元化特征。目前,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比例大大下降,公共汽车、出租车、单位班车等公交出行方式与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有所提高。摩托车出行由于厦门市“禁摩令”的实施在岛内已经很少,大多出现在岛外城乡地区。 (三)厦门市城区的公共交通 随着厦门城市交通水平的不断提高,厦门市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组织和集散功能规划布局了岛外不同方向的“P+R”(换乘枢纽), ①蒋水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人学出版,2008.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 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 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 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 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 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 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 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 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 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 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对策:(1) 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 布趋于合理。(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 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 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空间有限,而且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公共交通(本文仅就公共汽车进行探讨)与其它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人均占用的能源、道路空间资源最少,人均排放的噪声、大气污染量最低,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公共交通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最主要的手段。 1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 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已建成道路总长864.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87万平方米。至2006年4月28日,长沙市区人口208.67万人。 1.1 公共交通运营现状 长沙市现有湖南巴士、湖南龙骧巴士、万众公司、嘉年华巴士、众旺公司、凯程巴士、恒通巴士、三叶公司、红光公司等九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截止到2006年6月,长沙市现有公共汽车2692辆,公交线路9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1645.96公里,设置了1400多个停靠站点。 长沙公交系统运营现状见表1-1。 1.2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1、长沙市市区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6.8公里,平均每条线路配车数27.5辆。

2、1998年以来长沙市共建港湾式停靠站94个,目前共有以下六条路设有公交专用车道:湘府路、芙蓉南路、岳麓大道、金星大道、万家丽路、东二环桂花路至远大路段。 3、目前长沙市市区共有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25个,占地面积16.8211万平方米,停车泊位数为2276台,虽然进场率达到了73.2%,但是按建设部颁标准综合用地不少于200平方米/标台计算,仅能满足841标台的用地需求,用地缺口37.02万平方米,公共交通站场用地满足率仅为31.24%。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具体见表1-2所示。 表1-2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 由表1-2可以看出,在25个停车场中,有产权停车场9个,占总数36%,停车泊位数1211个,停车面积8.919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53.03%;租赁停车场13个,占总数52%,停车泊位数876个,停车面积6.2 86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37.37%;其他停车场3个,占总数12%,停车泊位数189个,停车面积1.314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9.6%。见图1-1。 图1-1 2006年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类型构成统计图

对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

对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 ——以昆明市为例 班级:交通运输091 姓名:吴伟学号:200910601139 城市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更加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 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交通对城市区位、城市布局和城市土地使用性质这三个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则表现为如何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考虑交通的作用,以支持和促进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职能、功能布局和产业上协调重要区域交通设施的战略性控制与引导。比如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使城市布局紧凑。公共交通线路站式布局及与步行交通的大量联系,决定了城市高密度带状、簇状的布局形态。 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以企及的。以昆明市旅游业为例,由于交通运输的改善,促进了昆明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海内外来昆明旅游总人数3557.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海外旅游者86.06万人次,增长10.6%,国内旅游者3471.29万人次,增长14.3%;实现旅游总收入28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交通对土地价值也有影响,最显着的是轨道交通。由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成本直接附着在沿线的土地上,从而使土地价值提升[1]。以昆明为例,地铁线的开通,将使其沿线物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掘金机遇。据了解,地铁线的楼盘,因距离不同,房价升值空间也不一样。业界普遍认为,同样品质的楼盘,有地铁的便利与没有地铁的便利因素,楼价相差可

(整理)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读书报告 1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容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布局形态、规模大小,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撑。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其中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为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保证。 1.1城市综合交通 交通运输系统由各种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交通类型组合而成。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系统,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形式的系统构成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及水上交通等;从地域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部分。 1.1.1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也包括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1.1.2城市交通 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范围以内的交通,即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这些流动都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并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城市交通土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水运交通等通常所指的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 1.2道路交通系统 1.2.1道路交通网络 所谓网络,即包含节点集合和连接结点的弧线集合。网络规定了发点和收点,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章 1.概念解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 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交通更为广义的概念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涵盖了航空、水运、铁路等不同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所组成。城市交通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2.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城市道路的功能:①城市交通的主要措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②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③是通风、采光和防火的通道④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⑤是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是城市景观的组成媒介 3. 现代道路系统规划思想是什么? ①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分流②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③注重城市非机动交通环境的营造④城市快速路与高架路:快速路应该与到达性的机动车流分离,采用立交或联系匝道的方式实现快速路交通与常速路交通之间的转换。高速道路在城市中的建设应该慎之又慎。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交通生成指标;车流密度;动力净空长度;停车视距;道路容量。 交通指标生成:确定不同性质、不同分类的城市用地生产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表示交通的生产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D=Q/Vs(V速度.Q流量) 动力净空长度:保证前后两车之间安全的车头距(车头间距)的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 停车视距:ST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论述交通规划方法: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2. 说明居民出行和货运OD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居民(OD调查)出行调查:目的:为了取得客流的出行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等。调查方法:家庭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来源,所以一般都采用抽样家访的方法进行调查。 货运调查:方法:采用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的方法。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线路、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等情况。目的:在于取得出行率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乘车难”及交通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些 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 善。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公交的优势,制约了公交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公交优化的政策,而 公交的运输量也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公共交通的 出行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城市公交不但没有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主体,而且公交的比例还呈下降的 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地方 存在公交盲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交通量的增 长速度。 3,公交服务水平差。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

务质量常成为乘客投诉与媒体曝光的对象,直接 影响其承担的客运比例。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常表现为乘坐公交车耗时太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4,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 与点的连接。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 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5,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发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是城市交通工作者的两大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车辆的投放量日益加大,乘车难的 矛盾有所缓解,行车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巴列车化、中小巴频繁靠停,形成动态瓶颈,严重影响了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 二,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途径 城市公共交通对居民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公共交通必须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并兼顾公交企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交通的分类 城市交通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则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 交通影响城市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是城市产业区位选择和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在交通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交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界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达性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理区位的优劣;二是指向性的影响.指向性,即交通引导.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也不相同,直接影响

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

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 发表时间:2019-07-19T15:29:47.4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唐炜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我国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智慧化理念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深圳市交通信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我国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智慧化理念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 1智能交通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联 1.1智慧城市规划与交通联系 交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具体的交通条件。在正常交通运行的背景下,保证交通的分布,充分开发周边环境,利用交通通道,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交通规划。通过关注城市交通规划,为社会各阶层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交通、城市规划与城市绩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城市规划人员在规划城市的布局和功能时,应充分重视交通规划工作,注重交通疏散的相关内容。 1.2智慧城市房产与交通的关系 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研发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地点,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其影响很大。此外,房地产的研究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智能交通规划也提高了房地产的研发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3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系统间的关联 在城市智能化规划过程中,其具体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施工图及建设阶段。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明确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地位,确保总体规划、审计和实施的同步性。但是,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交通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城市规划中,导致城市规划人员与交通规划人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城市交通变革方向 随着我国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解决了传统城市交通发展的“有无”问题。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在土地的规划中以及相应的限制条件下,城市交通的发展通过增强内需逐步托大到控制内需的转变。从当前来看,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要求逐步提高,未来的城市交通的发展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力量,同时也会对城市的运输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城市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共交通的运行质量。因此,首先应当将交通运输的质量与人们的交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然后逐步提升交通服务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解决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便利性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工作。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提供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交通便利更需要我国政府和各界领导的关注。 3城市交通变革方向及发展重点 3.1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随着我国物流运输的不断发展,城市物流的配送已经由传统模式的配送方式逐渐到城市外部运输系统和城市内的配送运输系统有阶级和方式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城市的物流配送系统主要由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船舶运输。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一带一路”的大力开展,为我国的物流运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面貌。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形成了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输,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物流运输系统。城市内部分配系统主要由货物配送中心到各级配送点组成,基本上由公路运输承担,从配送点到定居点需要人工或者非机动车辆派遣。经过多次的运输和配送,增加了多种手动操作,成为制约物流成本下降的关键问题,也是压缩货物交付时间的主要原因。 目前,随着智能化物流运输的开发,机器控制操纵对象已经克服了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了专用的城市的交通物流配送空间以及提高了自动配送系统的发展。 3.2休闲旅游交通系统 休闲旅游交通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城市内的基本生活和休闲需求,它主要用于从城市居民区到城市内部医院、学校、公园、购物中心等的人民生活服务和娱乐设施的运输。服务原则主要基于交通缓慢,这是城市需求的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来源。另一部分是长途旅行运输,在长途旅行运输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城市的内部交通系统将各个住宅区连接到主要枢纽,通过飞机,铁路(高速,一般火车)和城市高速公路网之间的连接,现旅游目的地(城市所在的地方)。 3.3快速商务交通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的工作沟通,但仍有一些商务沟通需要面对面进行,商务旅行仍将占据一定的比例,但这种类型将不再显示出来,旅行“自由度”将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体现在旅行时间、运输方式的使用等方面。跨省市商务旅游往往采用飞机、高铁和出租车等交通出行方式。城市的商务旅行将乘汽车、出租车、地铁(停车困难,地铁密度高的地区)等交通主要工具。 4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重点 根据以上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的分析,城市交通规划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并提早谋划,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4.1将“物流通道”规划纳入城市空间规划范围 公路建设同时也应用大量的物流运输。随着我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物流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物流运输必须通过高速公路才能顺利完成运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一部分的城市交通空间,对于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以及交通出行环境带来了极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将物流运输纳入城市空间的交通规划,利用城市中可用的空间环境,形成一套有序的物流运输系统,形成基本的物流运输,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提升物流运输的速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成本。此外,运输系统的空间结果与城市的规划以及相应的设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完整版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 “乘车难”及交通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公交的优势,制约了公交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三, 1,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公交优化的政策,而公交的运输量也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城市公交不但没有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主体,而且公交的比例还呈下降的趋势。四, 2,公交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地方存在公交盲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交通量的增长速度。 五, 3,公交服务水平差。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成为乘客投诉与媒体曝光的对象,直接影响其承担的客运比例。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常表现为乘坐公交车耗时太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六, 4,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七, 5,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发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是城市交通工作者的两大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车辆

名词解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最早出现于英国,1829年英国伦敦出现了第一辆马拉式公共马车,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发展、兴旺、衰退和目前的复兴阶段。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城市交通方面曾走过一段弯路,在本世纪进入60年代后,城市小汽车发展过量,公共交通萎缩,赞成城市交通拥挤,道路交通事故增多和城市空气、噪声等污染日趋严重,使城市交通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因此,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迫使发达国家不得不转向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另一个是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 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子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①常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共汽车、公共电车以及老式的有轨电车。 ②快速轨道交通方式。包括轻轨交通,地下铁道,单轨跨座式或悬挂式交通系统。 ③市郊铁路。即利用铁路干线开通市郊铁路列车。像法国巴黎还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市郊铁路网,并与市中心的地下铁道以及铁路干线联成一体。 ④公共交通场站。如公共电汽车的首未站、中途站、保养场,地下铁路车站和调车场等。 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子系统包括: (1)公交线网规划与站点选址; (2)公交票制、票价与票务管理; (3)公交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监督; (4)公交日常营运调度; (5)公交车辆保养与维护。 我国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公共汽车今后要向低底盘、大马力、空调化方向发展。地铁车辆将采用减震防噪音技术和自动化的通讯信号系统,提高发车频率和舒适性。国外的常规公共汽车正在试验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使公共交通调度中心可以随时掌握车辆的实时信息,

如位置、速度、车流量等。目前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已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掌握车辆的运行信息,提高了调度能力。对于整体公共交通系统,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在下个世纪初大城市要建成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电汽车相配合的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化。

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作业 一、当前城市存在的交通问题及其原因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平方米上升到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平方米,致使中心区约有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这些路段终日繁忙,十分拥挤,有的路段持续堵塞小时以上,中心区平均汽车行程车速每小时降到10公里左右。 为什么在道路建设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交通拥挤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此外,我国城市中占用道路和人行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城市新增的道路面积,往往很快就被各种摊商、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相继侵占,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 道路面积不足原本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有人测算,其直接经济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有的大城市可能达到所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城市道路交通现代化研究报告》)。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广州市近10多年来机动车每年增长速度为17%,其中轿车19%,摩托车35%。汕头市近三年增长速度为30%,仅1993年一年,比上年增长%,摩托车增长90%。1994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万辆,城市地区约占其一半,而且大城市增长势头还在上升。北京1995年末由于传言要收车辆增容费,仅12月份就卖出轿车2万辆,占全年销售量的13%。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8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次超过20%的是1985(%)、1986(%)、1987(%)连续三年,第二次是1992(%)、1993(%)连续两年。这两次轿车增长也正是大城市交通最紧张的两个时段,远远超过正常年度道路建设的供给可能。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倍和倍,公交车辆达到辆/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 ***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有限和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的背景下,对上海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有关理论知识,对交通拥堵问题进行界定;其次从多角度分析了上海交通拥堵问题形成的原因,介绍了目前上海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并指出其不足;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解决交通问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的实际情况提出上海市城市拥堵问题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上海;交通拥堵;交通需求;城市交通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展开式研究。Jones-Lee[1]等从时间成本、交通事故、人类健康等方面阐述了交通的外部性及其度量。W.Wen[2]提出建立动态自动的交通灯控制专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监测通过路口汽车数量的变化,实时调整车辆在每一个路口平均等待时间。Waadt Andrea [3]提出利用移动的GSM网络中的移动数据单元进行车辆定位,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比传统方式更加准确的定位精度,能够提供辅助交通拥堵的预测服务。张莉娜[4]认为现行的以功能分区为主的城市规划理念,增大了人们获取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难度,加大了人们的出行频率。这不仅加重了市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也加重了城市公共交通负担。马嘉琪、白雁[5]从交通出行成本的角度,认为出行成本由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构成,并提出出行成本管理的理念,并借鉴和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尝试使用恰当的成本管理方式以促使公共交通的出行成本远远小于私人汽车,促使更多人转而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从而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 本文试图从文化根源方面来探讨城市交通拥堵的疏解,以期通过文化层面来考究上海市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