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差异

韩国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韩语0904 巫兰兰

正如某一本书中所述"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因此,随着各个国家历史的差异,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然而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军事、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那么在同属于东方文化圈的韩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差异呢?
从历史文化观点来看,同为拥有五千年悠长历史的中韩两国,也是作为主要推崇儒家思想的国家,韩国历史以来受到华文化很深的影响,但是与中国有所不同的是,韩国人一直生活在十分独特的环境中。现在的韩国人郑出于传统与现代,东洋和西洋的交叉点。同为在十九世纪末,当全世界受西方主要国家影响时,依然坚持传统文化的中韩两国。然而在脱离日本殖民期后,我国依然处于和殖民主义斗争之中的阶段,韩国开始更早的接受西方文化。
然而在我国文化大改革阶段,儒家文化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压,国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解放,西方文化也开始影响国人思维的发展。之后我国更是开始提倡身份的平等。更推崇个性的发展,以及个人成就的本我主义。
韩国人重序列,爱自尊,维护长辈权威;中国人讲平等,重面子,爱护同志关系。在韩国,大人和小孩间,长辈和晚辈间有很多必须遵守的礼节。这些礼节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也还是有所区别,例如在遇到老人或长辈,韩国人通常要弯腰向对方打招呼。如果年纪相差很的话,晚辈在长辈不能吸烟。喝酒时,晚辈拿起酒杯,头稍微侧转后再喝酒是基本的礼节,体现出了家庭主义的思维。 儒家思想强调要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在现代社会的工作单位,下属要对上司有礼貌,且要听从上司的命令,晚辈必须听长辈的话等,都与儒家的权威主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在中国,讲究人人平等。在古代,我国社会力求平等,这充分体现在中国社会的纵向流动方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获得赢取一个进入官僚阶层的机会。相比较古

代任何其他一个国家,我们的平等观念是最突出的。至今各行各业选拔人才更是延续了这一传统。与此同时,中国是一个重面子的国家。不管是从我国的外交政策还是从我们个体来看都是这样,特别重视自己的面子。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临潼斗宝的典故;到了东晋,有了石崇和国舅斗富;到了隋朝,因为爱面子,隋炀帝命人用丝绸裹树、免费供应外国人用餐等。中国人爱面子,有时也表现为一种气节或骨气。再有就是,我们生活中总能听到"在家靠朋友,出门靠朋友"这一说法。这体现了中国人也很重感情,讲义气。
另一方面,在于初次见面时,对于私隐的家庭境况,我们一般不会细问,然后韩国人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很习惯的问出:"你结婚了吗?""你还有兄弟姐妹吗?"更比较私人的问题,另外,韩国人时常使用"?? ?(我们家)"。而我们习惯于说"我家(?? ?)" ,我们习惯于称呼自己的妈妈为"家母或者我的母亲(?? ???)",而韩国人以"?? ????(我们的母亲)"称呼。这也体现了很深的家族主义思维,同时也是受到很深的儒家思维的影响的结果。
韩国人做事的执着是众所周知的,他们的韧劲在亚洲是远近知名的,这也就造就了在各项运动中他们都不落于人后,看看亚洲的综合运动水平,韩国人各项项目几乎是最平均的。韩国人对于认定的事情可能要更直接一些,比如以几年前韩国体育部长就曾经建议过将电子竞技加入到2008奥运会中,他们希望抓住任何一个宣传自己长处的机会,无论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而先去尝试是韩国人的特点。还有就是韩国人性子很急躁,生活中时常会把"?? ??(快 快)挂在嘴边,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韩国人都力求做到最好,这体现了重视结果的同时,也体现这钟思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更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年代,韩国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韩国人急性子的特点,他们认为处理事情太慢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甚至错过成功的机会。
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办任何事情更多讲究的是平衡,既各方面追求相等的投入与结果,并且十分注重过程。因此中国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更注重于事前的准备,讲究看重过程。因此,我们常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自我激励,这体现了中国人更看重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的收获。这就是常听说"中国人是想了在做,而韩国人是做了再想"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对于中韩两国人民有关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