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概要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概要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概要

一名词解释:

1、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14

2、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用来描述土可

塑性的物理指标。14

3、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

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14

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14

5、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

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14

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13

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

范围。13

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13

9、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13

10、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13

11、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12

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12

1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11

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10

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p表示。10

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09

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08

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07

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此即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07

20、土的压缩指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应力常用对数值增量的比值。07

21、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

当于地基土应力状态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临界限荷。07

22、临界荷载:是指允许地基产生一定范围塑性区所对应的荷载。07

23、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的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07

24、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荷载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特性。05

25、塑性变形:是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当施加的外力撤除或消失后该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一种物理现象。05

26、土的压实度:现场土质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室内试验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值。05

27、固结:饱和土在压力作用下随土中水体积减小的全过程。固结度:地基在固结过程中任一时刻的固结沉降量与其最终固结沉降量之比,称为固结度。05

28、液限:土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用符号WL表示。04

29、缩限: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继续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收缩时,对应的极限含水量叫缩限,用符号Ws表示。04

第一章

1、颗粒级配:粒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质量占土粒总质量百分比

2、粒径累计曲线:横坐标为粒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一粒径土重(累计百分比)含量。

3、不均匀系数:粒组分布情况,反应土粒均匀程度

4、结合水:受电分子引力影响吸附在土粒表面的自由水

5、强结合水:紧靠在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弱结合水:紧靠在强结合水外围的结合水膜

6、自由水:存在于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

7、重力水: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8、毛细水:在地下水位上,受水与空气交界面表面张力的自由水

9、毛细压力:由于弯液面张力与土粒表面的侵润作用,使毛细弯液面切线反向产生使土粒挤紧的力

10、土的结构:土粒单元体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和连接关系,以及土中水的性质,空隙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

11、土的组构:同一土层中的物质和颗粒大小等相似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表征土的层理,裂隙

第二章

1、相对密度:土粒质量与4°时纯水质量之比

2、含水量:水的质量与土质量之比

3、密度:土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4、干密度:土中固体颗粒部分质量

5、饱和密度: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

6、浮密度:地下水位以下土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只差

7、重度:土的重力密度称为重度

8、孔隙比:空隙体积与土粒体积比

9、孔隙率:空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10、饱和度:水体积与空隙体积之比

11、可塑状态:粘性土在某含水量范围内,可由外力朔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外力移去后任可保持既得形状,这种性能也叫可塑性

12、液限:土由可朔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13、朔限:土由可朔状态到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

14、缩限: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不断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量

15、液性指数:天然含水量与朔限的差与朔性指数的比。

16、天然稠度:原状土样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差与朔性指数的比。

17、触变性:粘性土强度随时间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

.18、相对密实度:砂土的最大孔隙比和天然孔隙比的差值与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的差值之比。

19、土的湿陷性: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陷的特性。

第三章

1、渗流力:水在土中流动时,单位体积土颗粒受到的渗流作用力。

2、流砂:土体在向上动水力作用下,有效应力为零时,颗粒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

3、水力梯度:土中两点的水头差与水流过的距离之比。为单位长度上的水头损失。

4、临界水力梯度:使土开始发生流砂现象的水力梯度。

5、管涌:在渗流作用下,较细的颗粒在较粗颗粒形成的空隙中移动,甚至流失,随着空隙的不断扩大,流速的不断加快,较粗的颗粒也开始被水流带走。最终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的现象称为管涌。

第四章

1、自重应力:受到自身重力而存在的应力,(可以分为成土年代久,完成压缩的;和新近沉

积没有完成压缩的)

2、附加应力:受到外荷载,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产生的附加应力增量,是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和强度破坏与失稳的重要原因。

3、有效应力:土粒传递的粒间应力,控制土体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

4、孔隙水压力:土中水传递的孔隙水压力。

5、超静孔隙水压力:由附加应力引起的孔隙水压力,超过了经水压力水头。

6、地基压力(地基反力):建筑物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给地基,在基础底面和地基之间产生的荷载效应。

7、地基附加压力:地基压力与地基建造之前的自重应力之差

第五章

1、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2、土的压缩:土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即土中水和土中气所占体积的缩小。

3、土的固结:饱和土压缩的全过程,即在压力作用下土中水缩小的全过程。

4、压缩系数(指数):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少量和有效应力增量(常用对数)的比值;

5、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竖向应变的比值(倒数)

6、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历史上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7、正常(超、欠固结):历史上受过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小于、大于)现有覆盖土重

8、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覆盖土重的比。

9、弹性模量: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第六章

1、地基压缩层深度:基础底面以下需要计算变形所达到的深度,大于该深度的变形值可以忽略不计。

2、地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地基某点下至地基任意深度范围内的附加应力分布图面积,对基底附加压力和地基深度的乘积之比。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状态。

4、瞬时沉降:紧随加压之后地基即时发生的沉降,此时地基体积还来不及发生变形,是地基土的不排水剪切变形,也称初始沉降或不排水沉降。

5、固结沉降:在荷载作用下,随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增长完成的。

6、次压缩沉降:在超孔隙水压力已经消散,有效应力增长基本不变后随时间而缓慢的压缩。

7、渗透固结:饱和土在附加压力作用下,孔隙中相应的一些自由水随时间被排出,同时孔隙体积也缩小,这个过程为称为渗透固结。

8、地基固结度:在某压力作用下,地基土t时刻的固结变形,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

9、平均固结度:某一时刻有效应力图面积和最终有效应力图面积之比。

第七章

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应力的极限值或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能力

2、土的天然强度:原状土所具有的强度。

3、极限平衡状态:土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发生剪切破坏时该点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第八章

1、土压力: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主(被)动土压力:在挡土墙向离开(靠近)土体方向偏移至极限平衡状态,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

3、静止土压力:挡土墙静止不动时,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4、极限平衡条件: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应力与抗剪强度指标的关系

第九章

1、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2、比例界限(临塑)荷载:基础边缘刚要出现塑性变形区时地基单位面积上承担的荷载,相当于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的界限荷载

3、极限荷载:剪切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的界限荷载

4、临界荷载:允许发生一定塑性变形区所对应的荷载

5、地基极限承载力: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承受的极限荷载(相当于极限荷载)。

6、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有稳定安全度的承载力相当于极限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

二、简答题

1、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在附加作用力下土的有效应力、孔隙压力和沉降随时间的变化?14

2、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14

答:地下水下降,降水使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有效资中应力增加与降水前比较犹如产生了一个由于降水引起的应力增量,它使土体的固结沉降加大,故引起地表大面积沉降。

地下水位长期上升(如筑坝蓄水)将减少土中有效自重应力。

(1)、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础底面以上,它对基础形成浮力使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

(2)、地下水位上升,如遇到湿陷性黄土造成不良后果(塌陷)

(3)、地下水位上升,粘性土湿化抗剪强度降低。

3、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有哪些基本假设?14

答:(1)地基土是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体;

(2)地基土在竖向附加应力作用下只产生竖向压缩变形, 不发生侧向膨胀变形。

(3)采用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变形量。

(4)一般地基的沉降量可以认为等于基础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压缩量的总和。

4、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在工程中有哪些用途?14

答:反映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是直观反映泥沙样品颗粒级配组成的几何图形,也是计算有关特征值和资料整编的重要依据,根据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5、说明影响土的渗透性系数的主要因素13

1)土的粒度成分;2)土的密实度;3)土的饱和度;4)土的结构;5)水的温度;

6)土的构造

6、图示并说明无粘性土密砂和松砂在应力-应变曲线及体积-应变曲线的差异。

答:图 2‐3‐1 表示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一般结果,其中实线表示密实砂土或超固结粘土,虚线表示松砂或正常固结粘土。

从图(a)可以看到,正常固结粘土和松砂的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最后逼近一渐近线;而在密砂和超固结土的试验曲线中,应力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下降,最后也趋于稳定。在塑性理论中,前者称为应变硬化(或加工硬化),后者称为应变软化(或加工软化)。应变软化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过程,有

时伴随着应力的局部化——剪切带的产出现,其应力应变曲线对一些影响因素比较敏感。而且由于其应力应变间不成单值函数关系,所以反映土的应变软化的数学模型一般形式复杂,难以准确反映这种应力应变特点;此外,反映应变软化的数值计算方法也有较大难度。

7、简述地基土中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13

答:地基土中应力状态分为压缩阶段,剪切阶段和隆起阶段。

1)压缩阶段,又称直线变形阶段,这个阶段的外加荷载较小,地基上以压缩变形为主,应力与变形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地基中的应力尚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地基中任一点的剪应力均小于该点的剪应强度。该阶段的应力一般可近似采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2)剪切阶段,又称塑性变形阶段。在这一阶段,从基础两侧底边缘开始,局部区域土中剪应力等于该处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塑性极限平衡状态,随着荷载的增大,基础下土的塑性变形区扩大。荷载-变形曲线的斜率增大。在这一阶段,虽然地基土的部分区域发生了塑性极限平衡,但塑性变形区并未在地基中连成一片,地基基础仍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基的安全度则随着塑性变形的扩大而降低。

3)隆起阶段,又称塑性流动阶段,该阶段基础以下两侧的地基塑性变形区贯通并连成一片,基础两侧土体隆起,很小的荷载增量都会引起基础大的沉降。这个变形主要不是有土的压缩引起,而是由地基土的塑性流动引起,是一种随时间不稳定的变形,其结果是基础向比较薄弱的一侧倾斜,地基整体失去稳定性。

8、解释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性有何影响?13

答:在计算地基的固结沉降时,必须清楚土层所经受的应力历史,处于正常固结,欠固结或是超固结状态,从而由原始压缩曲线确定其压缩性指标。

1)对于正常固结土,现场成土的历史过程中已经达到固结稳定状态,其先期固结压力px 等于现在覆盖土自重应力p1,画原始压缩曲线得出C;

2)对于超固结土,覆盖土层在历史上原本是厚的沉积层且在土的自重作用下达到稳定状态,后由于剥蚀作用而形成现在地表,Pc>P1,ORC值越大表示固结作用越大。由室内回弹曲线与在压缩曲线做原始再压缩曲线,得到回弹指数Ce,,再得出原始压缩曲线,求出Cc;

3)对于欠固结土,由于自重作用下的尚未稳定,只能近似地按正常固结土一样的方法求得原始压缩曲线,从而确定压缩指数Cc值。

9、含水量变化对粘性土状态和强度的影响12

答:含水量变化可使土体具有不同的状态。当含水量很大时土表现为浆液状,呈粘质流动的液体,当施加剪力时,泥浆将连续的变形,土的抗剪强度极低;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土体变稠,逐渐变为可塑态,土体显示出一定的抗剪强度;含水量再减少,土体进入半固态,强度继续提高;再而成为固态,土体能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在外力作用下不再具有塑性体特征,而呈现具有脆性的固体特征。

10、地下水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响?12

答:地下水位升降,使地基土中自重应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如在软土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以致地下水位长期大幅度下降,使地基中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从而引起地面大面积沉降的严重后果;地下水水位上升,会引起地基承载力的减少、湿陷性土的塌陷现象。(图在课本90页)。

11、一维固结微分方程的基本假设有哪些?如何得出解析解?适用在什么场合?12

答:一维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如下:

(1)土层是均质、各向同性和完全饱和的;

(2)土粒和孔隙水都是不可压缩的

(3)土中附加应力沿水平面是无限均匀分布的,因此土层的固结和土中水的渗流都是竖向的;

(4)土中水的渗流服从于达西定律

(5)在渗透固结中,土的渗透系数 k和压缩系数都是不变的常数

(6)外荷是一次骤然施加的,在固结过程中保持不变

(7)土体变形完全是由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

建立一维固结微分方程然后、然后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微分方程得出解析解。

适用于荷载面积远大于压缩土层的厚度,地基孔隙水主要沿竖向渗流。

12、流砂与管涌现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在向上的渗流力作用下,粒间有效应力为零时,颗粒群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称为流砂(土)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的饱和细、粉砂和粉土层中,一般具有突发性、对工程危害大。

在水流渗透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速度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这种现象称为管涌。它多发生在砂性土中,且颗粒大小差别大,往往缺少某种粒径,其破坏有个时间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质破坏。

管涌和流砂的区别是:(1)流砂发生在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而管涌发生在水力梯度小于临界水力梯度情况下;(2)流砂发生的部位在渗流逸出处,而管涌发生的部位可在渗流逸出处,也可在土体内部;(3)流砂发生在水流方向向上,而管涌没有限制。

13、说明软土地区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原因?

答: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透水性差等特点。软土地区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就会在土层中产生向下的渗流,使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有效应力增加,与水位下降前比较犹如产生了一个由于水位下降引起的应力增量,它使土体的固结沉降加大,从而引起地表大面积沉降。

14、简述管涌和潜蚀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答:在水流渗透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

孔隙不断扩大,土的渗流速度不断增加,较粗的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

导致土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坍塌,这种现象称为管涌。在自然界中,在

一定条件下同样会发生上述渗流破坏,为了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管涌相区别,通常

称之为潜蚀。

潜蚀作用有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两种,机械潜蚀是指渗流的机械力将细小土粒冲

走而形成的洞穴,化学潜蚀是指水流溶解了土中的易溶盐或胶结物使土变松散,细土

颗粒被水冲走而形成洞穴。

土是否发生管涌,首先取决于土的性质,管涌多发生在砂土中。其特征是颗粒大

小差别较大,往往缺少某种路径,空隙直径大而且互相连通,无粘性土产生管涌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几何条件:土中粗颗粒所构成的孔道直径必须大于细颗粒的直径;

二是水力条件:渗流力能够带动细颗粒在孔隙间滚动或移动是发生管涌的水力条件。

防治方法:一是改变水力条件,降低水力梯度,如打板桩:二是改变几何条件,

在渗流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是防治管涌破坏的有效措施。

15、比较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条分法及杨布条分法的异同点?

答:瑞典条分法,它忽略了土条两侧作用力,不能满足所有的平衡条件,故计算的稳

定安全系数比其他严格地方法可能偏低10%-20%,这种误差随着滑弧圆心角和孔隙水

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严重时可导致计算的安全系数偏小一半。

毕肖普条分法,将土坡竖直条分后用抗滑剪应力与土条的下滑力的比值定义,其基于任意滑动面为一圆弧这一前提,考虑了土条两侧的作用力,计算结果比较合理。

杨布条分法:亦称非圆弧滑动法滑动切向力的面为任意曲线。将土坡竖直分条后,也是用抗滑剪应力与土条的下滑力的比值定义安全系数,假设滑动面上切向力等于滑动面上土所发挥的抗剪强度,且土条两侧法向力的作用点位于土条底面以上1/3高度处,亦可以用圆弧滑动面。

16、简述土的压实原理和影响因素?09P288

答:压实原理,在外力作用之下土的压实机理,可以集合水膜润滑及电化学性质等理论来解释。一般认为,在粘性土中含水量较低时,由于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较薄,土粒间距较小,粒间点作用力就以引力占优势,土粒的相对位移阻力大,在压实功能作用下,比较难以克服这种阻力,因此压实效果就差。随着土中水含量增加,结合水膜增厚,土粒间距也逐渐加大,这时斥力增加而引力相对减小,压实功能比较容易克服粒间引力而使土粒相互位移,趋于密实,压实效果较好。但当土中水含量继续增加时,虽能使粒间引力较小,土中也会出现自由水,压实时孔隙中过多的水分不易立即排出,势必阻止土粒的靠拢,同时排不出去的空气,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存在土体中,压实时气泡暂时减小,很大一部分压实功能有孔隙气承担,转化为孔隙压力,粒间所受的力减小,压实仅能导致土粒更高程度的定向排列,而土体几乎不发生体积变化所以压实效果反而下降。无粘性土的压实性虽然也与含水量有关,但没有峰值点反映在压实曲线上,也就不存在最优含水量问题,故最优含水量的概念一般不适用于无粘性土。

影响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a 含水量的影响;b 土类及级配的影响(级配不良的土,压实后其干密度要比级配良好的低,这是因为在级配不良的土体内,较粗土粒形成的孔隙很少有较细土粒去填充而级配不均匀的土则相反);c 击实功能的影响(对于同一种土料,加大击实功能,能克服较大的粒间阻力,会使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优含水量减小)。

17、简述土的冻胀性对路基的影响?09

答:土的冻胀性是指土的冻胀和冻融给建筑物或土木建筑物带来危害的变形特征。冻土的冻胀会使路基隆起,是柔性路面鼓包,开裂,使刚性路面错缝或折断。土层冻融后,由于上部积聚的冰晶体融化,使土中含水量大大增加,加之细粒土排水能力差,土层软化,强度大大降低。路基土冻融后,在车辆反复的碾压下,易产生路面开裂、冒泥,即翻浆现象。

18、为什么粘性土和砾石土一般难以液化?09

答:粘性土具有粘聚力,即使超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有效应力为0,抗剪强度也不会完全消失,因此一般难以变化;砾石等粗粒土因为透水性大,在振动荷载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能迅速消散,不会造成孔隙水压力积累至总应力而没有有效应力为0,也难以发生液化。

19、简述地基破坏的形式及其特征?09

答:地基破坏模式有三种: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切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是一种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连续剪切滑动面的地基破坏模式。它的破坏特征—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近似于线弹性变形(p-s曲线首段呈线性);当荷载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基础的边缘点下土体首先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也逐渐扩大,p-s曲线由线性开始弯曲。当剪切破坏区在地基中连成一片,成为连续的滑动面时,基础就会急剧下沉并向一侧倾斜、倾倒,基础两侧的地面向上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地基失去继续承载能力。P-s曲线具有明显转折点。

局部剪切破坏,是一种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某一范围内发生剪切破坏区的地基破坏模式。其破坏特征是,在载荷作用下,地基在基础边缘以下开始发生剪切破坏后,随着载荷的继续增加,地基变形增大,剪切破坏继续扩大,基础两侧土体有部分隆起,但剪切破坏区滑动面没有发展的地面,基础没有明显的倾斜,倒塌。P-s曲线没有明显转折点。

冲剪切破坏,是一种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发生垂直剪切破坏,是基础产生较大沉降的一种地基破坏模式,也称刺入剪切破坏。其破坏特征是,在载荷作用下基础产生较大沉降,基础周围的部分土体也产生下陷,破坏时,基础好像“刺入”地基土层中,不出现明显的破坏区和滑动面,基础没有明显的倾斜,其p-s曲线没有转折点。

20、简述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的工程意义?

答: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称为土的有效应力;通过土中孔隙传递的应力称为孔隙压力,包括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土中某点的有效应力与孔隙压力之和,称为总应力。饱和土体中没有孔隙气压力。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此即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的工程意义:有效应力能充分的,跟接近实际的反映土体的本构关系,较总应力更加参考研究。

21、简述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08

答:a 土的性质,即土的组成、土的状态和土的结构,这些性质又与他的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b 当前所处的应力状态;c 试验方法,试验时的排水条件,剪切速率等;d 试样的不均一、试验误差等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试验时的排水条件。

22、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达西定律描述:

Q = KAh/L = KAi (达西公式)

由水力学可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Q等于流速V与过水断面A的乘积,即:Q = A V 即V = Q/A

则可得达西定律可以写为另一种形式,即:V = Q/A=KI

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流流速v与水力梯度i的一次方成正比——达西定律(线性渗透定律)。

水力梯度i的定义: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适用范围:在一般情况下,砂土、粘土中的渗透速度很小,其渗流可以看作是一种水流流线互相平行的流动——层流,渗流运动规律符合达西定律,渗透速度v与水力梯度i的关系可在v-i坐标系中表示成一条直线。粗颗粒土(如砾、卵石等)由于其孔隙很大,当水力梯度较小时,流速不大,渗流可认为是层流, v-i关系成线性变化,达西定律仍然适用。当水力梯度较大时,流速增大,渗流将过渡为不规则的相互混杂的流动形式——紊流,这时v-i关系呈非线性变化, 达西定律不再适用。

23、什么是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有什么主要指标?05

答: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含水量叫界限含水量。界限含水量分为缩

限,塑限和液限。土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用符号WL表示;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p表示; 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继续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收缩时,对应的极限含水量叫缩限,用符号Ws表示。24、简述土压力按挡土结构位移方向的分类、各自特点与相互关系?05

答:根据挡土结构位移情况和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以下三种:1.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用Ea表示;2.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到达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被称为被动土压力,用Ep表示;3.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时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土对墙的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用Eo表示。相关关系:在相同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小于静止土压力,而静止土压力又小于被动土压力,即Ea

三:论述题

1、论述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差异;

答: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分别根据不同的假设,以不同的分析方法计算土压力,只有在最简单的情况下(α=0,β=0,δ=0),用这两种理论计算结果才相同,否则将得出不同的结果。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表面水平的半无限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墙后的填土是理想的散粒体(粘聚力c=0);滑动破坏面为一平面。

朗肯土压力理论应用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极限平衡理论的概念比较明确,公式简单,便于记忆。对于粘性土、粉土、和无粘性土都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但为了使墙后的应力状态符合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必须假设墙背是直立的、光滑的,墙后填土是水平的。

库伦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墙后滑动土楔的静力平衡条件推导出土压力计算公式,考虑了墙背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并可用于墙背倾斜,填土面倾斜的情况。库伦土压力理论假设墙后填土破坏时,破坏面是一平面,而实际上却是一曲面,实验证明,在计算主动土压力时,只有当墙背的倾斜度不大,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角较小时,破坏面才接近于一平面。因此,计算结果与按曲线滑动面计算的有出入。

2、分别说明饱和盐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不排水强度,排水强度的实验条件和适用原则?答: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简称不排水试验,试样在施加围压和随后施加竖向压力直至剪切破坏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允许排水,试验自始至终关闭排水阀门。

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简称固结不排水试验,试验在施加围压时打开排水阀门,允许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关闭排水阀门,再施加竖向压力,使试样在不排水的条件下剪切破坏。

固结排水三轴试验,简称排水试验。试样在施加围压时允许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排水条件下施加竖向压力至试样剪切破坏。

(分析土坡稳定性时应如何根据工程情况选取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和稳定安全系数?)14真题适用原则:首先要根据工程问题的性质确定三种不同排水的实验条件,进而决定采用总应力或有效应力的强度指标,然后选择室内或现场的试验方法。一般认为,由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强度宜用于分析地基的长期稳定性;而对于饱和软粘土的短期稳定性问题,

则宜采用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的强度指标,以总应力法进行分析。

若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不良时,可采用三轴仪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的结果;如果地基荷载增长率较慢,地基土的透水性不太小以及排水条件又较佳时,则可以采用固结排水试验结果,如果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可用固结不排水的实验结果。

3、论述土坡稳定性有何实际意义,影响土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土坡稳定性的实际意义:土木建筑工程经常遇到各类土坡,包括天然土坡(山坡,海滨,河岸,湖边等)和人工土坡(基坑开挖,填筑路基,堤坝等)。如果处理不当,一旦土坡失稳产生滑坡,不仅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和工程存亡。

影响土坡稳定性的因素有:

1、土坡坡度,是一种以高度与水平尺度的比值来表示,坡脚越小土坡越稳定,但是不经济;

2、土坡高度,土坡坡脚至坡顶的铅直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坡高越小,土坡越稳定;

3、土的性质:土的性质越好,土坡越稳定;

4、气象条件:若天气晴朗,土坡处于干燥状态,土的强度高,土坡稳定性好。若雨季,尤其大量连续暴雨,大量雨水入渗,使土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

5、地下水的渗透:当土坡中存在与滑动方向一致的渗透力时,对土坡稳定性不利;

6、地震:地震会产生附加地震荷载,降低土坡的稳定性,还可以使土体中的孔压升高,降低土的抗剪强度。

4、论述地基总沉降量的组成及各个组成引起沉降的原因?

答:基础沉降按其原因和次序分为:瞬时沉降Sd、固结沉降Sc和次压缩沉降Ss

三部分组成。

瞬时沉降是紧随着加压之后地基及时发生的沉降,地基土在外载荷作用下还来不及发生变形,而是地基土的不排水剪切变形,也称初始沉降或不排水沉降。

固结沉降是由于荷载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有效应力的增长而完成的。

次压缩沉降被认为与土的骨架蠕变有关,它是在超孔隙水压力已经消散,有效应力增长基本不变之后仍随时间而缓慢增长的压缩。

6、论述比较整体圆弧法、毕晓普条分法及杨布条分法的异同?

7、论述地下水在土体中的渗流特点,并讨论地下水对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05

答:当土体中有地下水渗流时,土中水将对土粒作用有动水力,这就必然影响到土中应力的分布。不同情况水渗流时土中总应力的分布是相同的,土中水的渗流不影响总应力值。水渗流时土中水产生渗流力,致使土中有效应力及孔隙水压力发生变化。土中水自上向下渗流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增加,孔隙水压力减小。反之,土中水自下向上渗流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减小,孔隙水压力增加。当土坡部分浸水时,水下土条的重力都应按饱和程度计算,同时还考虑滑动面上的静孔隙水压力和作用在土坡上的水压力。地下水在边坡中有高水位向低水位区域的渗流会在边坡土体中产生动水压力,增加边坡滑动力矩,同时地下水还会对边坡岩产生软化或泥化作用,降低边坡岩土体的强度。其次,在细粒土如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组成的边坡中,在地下水的渗流有可能造成管涌,流沙等现象,破坏边坡岩土体的结构和强度,造成边坡变形、崩塌、滑移等破坏。

文献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文献学 【名词解释】 1.《三体石经》 2.《穆天子传》 【老师笔记】“信史”,即可信的历史。《穆天子传》虽然影响很大,但传说的成分更多。因此,它不是信史。 【百度解释】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3.善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善本的完整定义: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4.类书

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力学——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外力、水流和温度的作用下的 应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学科。 土——矿物或岩石碎屑构成的松散物。 形成土的三种风化作用---物理、化学、生物。 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有机质。 干土----天然状态的土一般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部分组成若土中的孔隙全部由气体填充时称干土 最大击实干容重——在实验室中得到的最密实状态下的干容重。 土中水——土中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 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饱和土——土体孔隙被水充满的土。 最大干密度——击实或压实试验所得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上峰值点对应的干密度。饱和度——土体中孔隙水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值。 最优含水量——在一定功能的压实(或击实、或夯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干容量)时相应的含水量。液性指数 IL ——I L=(ω-ωp)/(ωL-ωp)。 液性指数≤0坚硬;0< 液性指数≤0.25硬塑;0.25< 液性指数≤0.75可塑;0.75<液性指数≤1软塑;液性指数>1 流塑。 塑性指数——I p=ωl-ωp 土的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时,在外力作用下能成形,当外力去除后仍能保持塑形的 性质。 湿化变形——因非饱和土浸水而使吸力减少,使土体产生较大的变形,土体软化, 称为非饱和土湿化。 界限含水量 ----粘性土的状态随着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量不同时,粘性 土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 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 砂土的相对密度——Dr=(emax-e)/(emax-emin) 孔隙比 ----土体中空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值。 孔隙率——土体中空隙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颗粒级配——反映构成土的颗粒粒径分布曲线形态的一种特征。 土粒级配——土中各粒组质量含量的百分比。 不均匀系数 ----反映土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的系数。定义为限制粒径(d60)与有效 粒径(d10)之比值。 曲率系数 ----反映土颗粒粒径分布曲线形态的系数。定义为 Cc=d30 ·d30/(d10·d60),其中d30 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的30%的粒径。 级配良好的土——土的级配不均匀(Cu大于等于5),且级配曲线连续( Cc=1-3)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土。 触变性——黏质土受到扰动作用导致结构破坏,强度丧失;当扰动停止后,强度逐 渐恢复的性能。 基础——直接与地基接触用于传递荷载的结构物的下部扩展部分。 刚性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的基础,一般用抗压性能好,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 材料(如混凝土、毛石、三合土等)建造。 地基——承受结构物荷载的岩体、土体。地基破坏的类型——整体剪切破坏、刺入剪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14 2、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用来描述土可 塑性的物理指标。14 3、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 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14 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14 5、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 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14 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13 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 范围。13 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13 9、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13 10、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13 11、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12 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12 1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11 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10 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p表示。10 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09 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08 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07 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此即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07 20、土的压缩指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应力常用对数值增量的比值。07 21、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

2012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力学》名词解释 09级考试,名词解释:1.液性指数 2.压缩模量 3.达西定律 4.最优含水率 5.被动土压力 6.超固结比 7.固结度 8.不均匀系数 9.砂土相对密实度 10.临塑荷载 马亢班小测,名词解释:1.管涌 2.先期固结压力 3.塑性指数 4.灵敏度 5.超固结比 6.压缩系数 7.不均匀系数 8.相对密实度 9。渗透系数 第一章 土的组成(王志磊) 1. d6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限定粒径(限制粒径); d1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2.不均匀系数C u :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与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的比值。即C u =d 60/d 10. 3.曲率系数C c :C c =d 2 30/(d 60*d 10). 4.毛细水: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自由水 5.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这种电分子吸引力高达几千到几万个大气压,使水分子和土粒表面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6.强结合水: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其性质接近于固体,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具有巨大的粘滞性、弹性和抗剪强度,冰点为-78度,粘土只含强结合水时,成固体状态,磨碎后成粉末状态。 7.弱结合水:强结合水外围的结合水膜。 8.土的结构:指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土的结构和构造对土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9.土的构造: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同一土层及其各土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之。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杨少鹏,李顺时) 1.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土粒相对密度(比重):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3.土的密度: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湿)密度。 4.土的干密度: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重量。 5.饱和密度: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 6.浮密度(有效密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差。 7.土的孔隙比e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8.土的孔隙率n :土中孔隙所占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 9.土的饱和度:土中水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之比。 10.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11.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 12.塑性指数: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13. 液性指数: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14.活动度:塑性指数与粘粒(粒径<0.002mm 的颗粒)含量百分数之比值 m I A P = 15.灵敏度 :粘性土原状土强度与结构完全破坏的重塑土的相应强度的比值。灵敏度反映粘性土结构性的强弱。 'u u t q q S = St —粘性土的灵敏度。qu —原状土(粘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qu'—重塑土(粘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 P L P w w I -=

send to you(重点看名词解释)

土力学名词解释 塑限: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间的界限含水率。 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超固结比;定量地表征土的天然固结状态的指标,用下式表示: 粒度成分;渗透系数是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是单位面积单位水力梯度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量。 渗透固结;土体中由附加应力引起的超静水压力随时间逐渐消散,附加应力转移到土骨架上,骨架上的有效应力逐渐增加,土体发生固结的过程称为渗透固结。 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沿墙趾向离开填土方向转动或平行移动位移量达到一定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墙后土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填土中开始出现滑动面,这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就称为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挡土结构物向土体推移,致使侧压力逐渐增大至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土压力。 前期固结压力;土层在历史上所曾经承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稳定有足够的安全度,并且变形控制在建筑物的容许范围内时的承载力。 基底附加压力;:由于建筑物荷载在基础底面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即引起地基变形的应力。 不均匀系数;用特征粒径间相互关系表示土的粒径级配均匀与否的系数,用下式表示

C u=d60/d10 有效应力原理;用有效应力阐明在力系作用下土体的各种力学效应的原理。 饱和度;土体中孔隙水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值。 临界水力梯度;渗流水出逸面处开始发生流土或管涌时的界限梯度。 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在整个试验中都将排水阀门打开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试样中的孔隙水压力能够完全消散并施加周围压力和随后施加轴向压力直至剪坏的试验。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是单位面积单位水力梯度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量。 库伦定律;当土所受法向应力不很大时,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可近似用线性关系表示,这一表征土体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公式即为库仑定律表达式 平均固结度;指某一时间,土层一平面所承受的有效应力与总应力的比值。 临塑荷载;塑性变形区的最大深度Z max = 0,地基处于刚要出现塑性变形区时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称为临塑荷载。 颗粒级配曲线;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的土重含量。它反映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是直观反映泥沙样品颗粒级配组成的几何图形,也是计算有关特征值和资料整编的重要依据,根据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答案

1.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战略群体 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3.企业使命 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4.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5.重点集中战略 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的一种战略 6、新兴行业 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 7. 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8. 企业愿景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9. 生产战略 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10. 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

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1. 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3、战略控制 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14.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5.财务战略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不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7.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18. 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19.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20.战略群体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21.市场渗透

土力学名词解释

填空 土是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等三相的物质组成 土的颗粒级配分析方法有(筛析法)(比重计法)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土的级配越好,则土的级配曲线越(缓) 土中水包括(毛细水)(结合水)(重力水)(结晶水) 土处于固体状态时,仅含有(结合水) 土中封闭气体使土的透水性(降低) 土的结构包括(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 土的密度测定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和(灌水法) 土的塑性指数IP越大,土中粘粒含量(越多) 土的灵敏度越大,结构受到扰动后,强度降低的(程度高) 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排列及其联结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成为(土的结构) 土产生渗流的最小水力梯度称为(初始水力梯度) 土产生流砂的最小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 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有效应力) 土体自重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土的压缩试验是在(侧限变形)条件下完成的,压缩系数反映了(土的压缩性) 土的强度破坏通常是指(抗剪强度抗剪强度)破坏 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剪破面与最大主应力面成(45度+fai/2) 土的含水量增加,则粘聚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大)抗剪强度(增强) 土体中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的临界状态,称为土的(极限平衡)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有(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fai) 土的含水量增加,土坡的稳定性(下降) 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称为(土的抗剪强度) 土的固结程度越高,强度一(越大) 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Eo)(主动土压力Ea)(被动土压力Ep)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的关系为(Eo0.075mm的颗粒为45%,塑性指数为9,则该土命名为(粉土) 某土液限为34%,塑限为17%,则该土命名为(粉质粘土) 某土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土体剪破面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为(60)度 某砂土的饱和重度rsat=20.5KN/m3,要使该土不产生流土,则要求水力梯度i(<=1.05) 某土在压力为100kPa,200kPa时对应的孔隙比分别为0.85和0.82,则该土的压缩性(中)某挡土墙墙背垂直,光滑,填土面水平,填土为中砂,若墙高为2M时作用于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为20kN/m,则墙高为4M时,作用于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为(40)kN/m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维持稳定性,按墙背倾角不同分为(倾斜式)(直立式)(俯斜式) 某地基临塑荷载为240kPa,临界荷载P1/3=280kPa,则临界荷载P1/4等于(270)kPa. 黏性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含水量界限值称为(界限含水量)

土力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 .塑限答: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也就是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2 .有效应力原理答:由外荷在研究平面上引起的法向总应力为σ,那么它必由该面上的孔隙力u 和颗粒间的接触面共同分担,即该面上的总法向力等于孔隙力和颗粒间所承担的力之和,即σ=σ’+u。3. 被动土压力答:当挡土墙向沿着填土方向转动或移动时,随着位移的增加墙后受到挤压而引起土压力增加,当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增加到最大值,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4 .代替法答:代替法就是在土坡稳定分析重用浸润线以下,坡外水位以上所包围的同体积的水重对滑动圆心的力矩来代替渗流力对圆心的滑动力矩。 5 .容许承载力答: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基底压力称为极限承载力,记为fu.将f 除以安全系数fs后得到的值称为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a,即fa=f/fs 6. 最优含水率答:对于一种土,分别在不同的含水率下,用同一击数将他们分层击实,测定含水率和密度然后计算出干密度,以含水率为横坐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得到的压实曲线中,干密度的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干密度最大时候相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7. 前期固结应力答:土在历史上曾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 8. 粘土的残余强度答:粘性土在剪应力作用下,随着位移增大,超

固结土是剪应力首先逐渐增大,而后回降低,并维持不变;而正常固结土则随位移增大,剪应力逐渐增大,并维持不变,这一不变的数值即为土的残余强度。 9. 频率曲线答:粒组频率曲线:以个颗粒组的平均粒径为横坐标对数比例尺,以各颗粒组的土颗粒含量为纵坐标绘得。 10. 塑性指数答: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去掉百分数)称为塑限指数,用Ip表示,取整数,即:Ip=wL-Wp。塑性指数是表示处在可塑状态的土的含水率变化的幅度。 11. 超固结比答:把土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以pc 表示;而把前期固结应力与现有应力po’之比称为超固结比OCR,对天然土,OCR>1 时,该土是超固结土,当OCR =1 时,则为正常固结土。 12. 砂土液化答:是指砂性土在循环荷载作用或者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应力增加有效应力为零,从而导致其抗剪强度丧失的过程。 13.相对密度答:相对密实度Dr是用来衡量无粘性土的松紧程度,它是以该无粘性土自身最松和最密两种极限状态作为判别的基准,其定义为。[: 无粘性土处在最松状态时的空隙比, : 无粘性土处在最密状态时的空隙比.] 14.临塑荷载答:使地基土由线性变形阶段过渡到塑性变形阶段的基底压力为临塑荷载。 15. 不均匀系数答:不均匀系数Cu=d60/d10,式中:d60、d10 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60%和10%时所

金融学名词解释题和简答论述题

金融学名词解释题和简 答论述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金融学名词解释题和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一级市场:又称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发行金融工具融通资金的市场。 2.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也称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是指对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 3.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金融通过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也可称之为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护政策目标。 5.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是由另一种证券(股票、债券、货币或者商品)构成或衍生而来的交易。 6.远期:远期合约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7.期货:期货合约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约定价格和数量交割某种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协议。

8.期权:即选择权,是在未来某一时间行使,故称为“期权”。金融期权合约指期权的购买者在规定时间或规定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的合约。 9.互换:互换合约是指双方或多方根据事先达成的条件在未来交换现金流的协议。 10.贴现:贴现是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已承兑汇票以贴付利息为代价转让给银行的行为。 11.回购: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证券的卖方在出售证券时向证券的买方承诺在指定日期以约定价格再购回证券的协议。 1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1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 14.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补充: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属狭义表外业务。) 15.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16.金融基础设施:狭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还包括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律程

土力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 1 液限:表示土从塑态转化为液态时的含水量。 2 基底附加压力:一般建筑物都埋于地表以下,建筑物建成后作用于基底上的平均压力减去基底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才是新增加的压力,此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3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转动或移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少,当达到某一位移量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 超静水压力:由外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 5 管涌: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增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 6 地基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破坏时作用在基底上的压力。 7 基底压力:指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压力,与地基对基础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称基底反力。 10 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承受荷载的能力。 11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时,墙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12 孔压系数:在不排水和不排气的条件下,由外荷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应力增量的比值。 13 粒径级配: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就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14 砂土的密实度:通常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15 固结度: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部分对起始孔隙水压力的比值。

16 土的触变性:含水量和密度不变,土因重塑而软化,又因静置而逐渐硬化,强度有所恢复的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 17 有效应力:全部竖直向粒间作用力之和对横断面积的比值。 18 压缩系数:孔隙比的变化对竖向压应力的变化的比值。 19 前期固结压力:土在历史上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有效应力)。 20 最优含水量:在压实曲线上,峰值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 21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22 灵敏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或称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23 渗透力:单位土体内土颗粒所受的渗流作用力称为渗透力。 24 流土:在自下而上的渗流出处,任何土,只要满足渗透坡降大于临界坡降这一水力条件,均会发生流土。 25 正常固结土:土层目前的自重应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土层。 26 不均匀系数:控制粒径与有效粒径的比值,表示土的粒径级配均匀与否,用下式表示: Cu=d60/d10 27前期固结压力:土体在历史上曾受到过的的最大有效应力,以op表示 28平均固结度:土层发生渗流固结,在某一时刻t, 土层一平面已承受的有效应力与全部附加应力的比值。 29 库仑定律:当土所受法向应力不很大时,土的抗剪强度可以简化为法向应力的线性函数,即表示为库伦公式: 30 临塑荷载:塑性变形区的最大深度Zmax = 0 ,地基处于刚要出现塑性变形区时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称 为临塑荷载。 二、填空 1 土的主要特点有碎散性、自然变异性、三相组成。 2 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k 的方法有常水头渗透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 市场营销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组合 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系统购买议价合约选购 市场营销调研总市场潜量市场细分市场定位 定点超越市场利基者延伸产品产品组合 品牌包装标志需求导向定价法撇脂定价 分销渠道直复市场营销促销公共关系 简答题 1、简析“营销是企业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职能” 2、简述解决部门利益最大问题应强化的核心业务流程 3、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的五个阶段 4、简述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 5、简述企业战略规划中成长战略的类别 6、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 7、简述企业面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采取的对策 8、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 9、简述在消费者市场影响相关群体作用的因素 10、简述消费者信息来源 11、简述组织市场的特点 12、简述参与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七种角色 13、简述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的问题 14、常用的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15、简述细分消费者市场依据的主要变量 16、简述三种主要的市场定位方式 17、简述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18、简述市场领导者的主要防御战略 19、简述常见的产品组合决策 20、简述市场成熟期的营销策略 21、简述品牌资产的几个基本特征 22、简述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 23、简述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 24、简述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的内容 25、简述整治窜货常用的方法 26、简述主要的零售商类型 27、简述人员推销的优缺点 28、简述广告的设计原则

论述题 1、试述市场的概念及其含义。 2、试述运用顾客认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试述市场营销组合的特性 4、试述市场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的关系 5、试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6、试述中间商购买决策过程 7、试述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 8、试述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 9、试述市场挑战者的战略选择 10.试述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11、试述几种主要的包装策略 12、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价格战的意义 13. 试述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 14.试述销售促进的特点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名词解释:一14 。、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用来描述土可2 14 塑性的物理指标。、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314 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14 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 514 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13 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 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13 范围。13 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913 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1013 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12 、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1112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12作用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13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11 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 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表示。10 p 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09 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 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07 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此即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07 20、土的压缩指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应力常用对数值增量的比值。07 21、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 1 当于地基土应力状态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临界限荷。07 22、临界荷载:是指允许地基产生一定范围塑性区所对应的荷载。07 23、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的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07 24、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荷载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特性。05 25、塑性变形:是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当施加的外力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P -398】 2.简述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艺术与道德: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网搜】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2)宗教对艺术: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第三,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3.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P448】 艺术展览馆新闻媒介艺术出版社艺术博物馆艺术市场艺术院校 4.辨析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土力学名词解释大全集

9章 地基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 因素: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土的性质,还受到基础的埋深、宽度、形状、荷载倾斜与偏心,覆盖层抗剪强度,地下水位,下卧层,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等等的影响。 6.地基破坏形式有哪几种?各自会发生在何种土类地基? 1)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 2)地基破坏形式主要与地基土的性质尤其是压实性有关,一般而言,对于坚实或密实的土具有较低的压缩性,通常呈现整体剪切破坏.对于软弱黏土或松沙地基具有中高压缩性,常常呈现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1、挡土墙的土压力有哪三种?是如何定义的?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种最大?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的适当距离,使墙后土中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到的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挡土墙的刚度很大,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移动或转动,墙后土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挤压填土,使土体向后位移,当挡土墙向后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大小: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3.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及的异同点与优缺点。 朗金理论假定: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且延伸到无限远处。 库仑理论假定:滑裂面为一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土楔体是由墙背和滑裂面两个平面所夹的土体所组成,墙后填土为砂土。

相同点:都要求挡土墙的移动是以使墙后填土的剪力达到抗剪强度土压力.都利用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不同点:朗金理论假定适用于粘性土和无粘性土。库仑理论假定适用于各类工程形成的不同的挡土墙,应用面较广,但只适用于填土为无粘性土的情况。 朗肯土压力理论优点:公式简单,易用;缺点:对墙壁倾斜、墙后填土面倾斜情况不适用; 库伦土压力理论优点:对墙壁倾斜、墙后填土面倾斜情况适用;缺点:不便考虑粘性土的情况; 8章 1、挡土墙的土压力有哪三种?是如何定义的?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种最大?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的适当距离,使墙后土中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到的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挡土墙的刚度很大,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移动或转动,墙后土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挤压填土,使土体向后位移,当挡土墙向后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大小: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3.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及的异同点与优缺点。 朗金理论假定: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且延伸到无限远处。 库仑理论假定:滑裂面为一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土楔体是由墙背和滑裂面两个平面所夹的土体所组成,墙后填土为砂土。 相同点:都要求挡土墙的移动是以使墙后填土的剪力达到抗剪强度土压力.都利用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简述题:1. 信息的特征?答: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性,6替代性。2. 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间,改变了原来投票意向的人只占8%,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因素。研究者通过这项研究否定了早期魔弹论的效果观,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或迄今所持有的政治态度)2 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4 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1强化效果2“结晶”效果3“改变”效果) 3.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区别? 答: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前者是哲学思辨的,后者是科学实证的。具体地说,批判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总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总体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眼光审视传播,才能洞察其内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联系。传统学派采用的是实证方法,以“科学性”见长。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等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一项理论假设,去寻找有关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证明或否定这一理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4. 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 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任由读者决定。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 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 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 ,故称5W 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 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 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3.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 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为之面目 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 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 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 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 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 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 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 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 之一的传播学。 14. 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 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又称初 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 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 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 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 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 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 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该模式中,传播 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 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 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 力”,而“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该模式 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 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二是组织 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 伴,受传者所在的“受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 会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 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等, 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 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 控制形态有: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 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是广告。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 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 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 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 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 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 约束。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 —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 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 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这些控制如一张 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 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 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 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 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 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 叫潜网。 17.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巴斯的 “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 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 因此,他专门研究了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 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 一阶段是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 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新 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 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更具有决 定性作用。 18. 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 新闻要提倡写短句 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 名词 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用常见的 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 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 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 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 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 19. 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答: 1. 报刊。 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 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 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 无线电广 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 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 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 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 携带、收听。 3. 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 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 20. 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 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 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 使用媒介。2. 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 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 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 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 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 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 认识的 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 释3. 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 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 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 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 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 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 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 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 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 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 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 因而应属于“有限效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 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 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 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 “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 系?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 和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 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 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发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 “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 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 作为“民意”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 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 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角度研究 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 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 用和客观规律。 23.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 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 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 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 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 到重视对,对“新传播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 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另一 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 “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 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 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 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 所直接面临的,是新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 观效果问题。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 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 识沟”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 社会病理 24. 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 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总体来看,电脑联网 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 性 论述题: 1.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 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 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 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 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 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息,为人们提供 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 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 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 价值观的教育功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2. 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 制。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 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 的传播过程。1. 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 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 循环性的表述,也 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知识 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 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 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 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 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 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 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4. 概述“议程功能设臵”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 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 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 “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 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 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 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 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 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 程设臵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 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臵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 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 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臵功 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 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 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 臵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 “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 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 程设臵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 察大众传播“议程设臵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 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 入的研究。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臵”的不同特点。(填 空)如报纸的“议程设臵”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 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 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臵”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 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媒介的“议程设臵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 绝对化。 5. 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 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是指 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 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 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 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 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 播的层次。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 横向传播三种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 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 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 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众则是大 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 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 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 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 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词解释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 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 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 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 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 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1962年,美国社会 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 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 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 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 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 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 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在抽样调查 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 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 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 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 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 电视观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 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 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 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 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 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 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 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 8. “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 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9. “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 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 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 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 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 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 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 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 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 配他们的行动。 11. 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 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 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 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 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 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 号。 12.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 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 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 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 《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 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 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 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 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3.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 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 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 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 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 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 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 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 期望的。) 14. 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 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 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 行为和活动。 15.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 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 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 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 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 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 16. 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 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 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 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 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17. 休眠效果: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 用来解释可信性效果变化的一个概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 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 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 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 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 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 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 为完全地发挥出来。这种现象表明,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 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明力不能 马上得以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 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 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