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中国精神(上)

儒家文化与中国精神(上)
儒家文化与中国精神(上)

儒家文化与中国精神(上)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一、儒家概说

儒家与中国文化今天讲的题目是:儒家思想跟中国传统文化。刚才小张也说了,儒家思想或者叫儒家文化在中国整个传统文化中间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主体的地位,当然对于这个说法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比如说比较早的就是鲁迅先生就提到了中国的文化其实是阳儒阴(道),表面上说是儒家,实际上里面是道家,我刚才说错了,道家。80年代以来也有一些学者提倡新道家,也是主张道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也有这个说法,其实这个看你从哪一个视角来观察这个问题,其实儒道两家在中国这个文化中间它们都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的。

我们如果从它对于我们整个的一种国家治国的理念、政治制度的构建以及人身修养的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价值观等等这方面来谈,我想我们说儒家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主干,我想还是没有什么错的,道家无非在这些方面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虽然它也是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所以整个来讲,儒家是影响了我们文化里面我们治国的理念、制度的构建、以及人生的价值,这些最基本的一些东西,这个我想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想今天我们稍微比较系统地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说它是这样一个中国文化的主干。

(一)什么是儒

讲到儒家思想,首先有一个问题了,就是说什么是儒?什么是儒家?这个问题,因为儒家我们其实上指一个学派了,儒这个称呼其实是很早就有了,儒家我们现在讲是从孔子创立,儒的称呼在孔子之前就有了,过去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这儿大家手上好像有我讲的提纲了,这个地方第一句话有专门知识与技艺者的称呼,就叫做儒,周代那个时候,就对于专门有知识和技艺的人称呼就称他为儒,我们现在很多工具书里面辞海、辞源里面也还是用了这样一个说法,首先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解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专门知识、一种什么样的

技艺呢?过去讲儒就是一种像我们现在的一个举行仪式里面的司仪的角色,司仪他来主持一个仪式,他来唱礼,这样的一种角色就称之为儒。

后来儒者也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以六艺教民者”儒者也就是一种师,教师,所谓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具体的技能,礼、乐这个问题,我下面很多地方会讲到,射跟御,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射箭,御就是驾驭车,书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部分比较共同的都讲的就是书,书写、或者是书法。数量就是计数了,数数了,算数,儒者他是来教六艺。到了孔子这个时代,实际上儒这个称呼一个已经是泛到了它已经成为当时的凡是具有知识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知识分子,那个时候称之为士,士兵的士,士这个阶层都可以称之为是儒。

(二)儒家学派的形成

孔子,他提出来关于怎么样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一个学术来治理国家,教育民众,建立了这样一个我这儿讲到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其次还讲到还有周公,因为周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传统文化的确立的过程中间,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确立过程中间,就是周初的他也是周文王的儿子,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叫旦,元旦的一旦,周公旦,他是辅佐武王,后来武王死了以后,辅佐武王的儿子叫做成王,辅助他们来建立西周王朝的这么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么周公呢,轴归旦他当时在总结夏商两代的他们心衰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重要地提出来了,以德配天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强调君主自己自我人格的提升是最根本的,天命主要是要根据你自己的品德,它才能够来保佑你的。所以就是我上一次提到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是周公在总结夏商两周的历史经验,兴亡所以兴起是因为他们品德高尚得民心,所以失败是因为夏商末代的君主失去了民心,所以就得不到天命的保佑,所以他提出来告诫成王要疾敬德,要努力地来提升自己的品德,所以这个就开创了中国文化这样以人为根本的这样的一个人文的精神。

孔子就继承了这样一个思想,因为周公认为这些思想跟孔子一样,都是认为它是从尧、舜、文武这儿传承下来的,所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就是继承了根据尧舜的说法,宪章是表扬的意思,发扬光大的意思,所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尧舜、文武,包括周公这样一些关于以德为本、以民为本这样的一种思想。后来就称之为儒家,而把孔子看作是儒家的开创者,所以底下又有人叫做宗师仲尼,所以儒家根本的特点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这是汉代人给它概括的,汉代人概括儒家的这样一个特点。追溯到它的源头来讲,它是出于司徒之官,司徒之官是来治理社会,制定仪礼的这样一个官,所以他帮忙人君来顺阴阳,

明教化者也,所以儒家可以说一个很大的特点,一个从历史上来讲,他是继承了这样一个尧舜文武这样一个思想,另外是帮忙国家、帮忙人君来调理天地阴阳、教化民众的,具体地来讲也叫“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就是说游文于六经之中,他们以六经为教育的材料、教材,所谓六经指的礼、乐、易、诗、书、春秋,这就是六经。

到了汉代这个次序有所变化,汉代变成把周易放在第一位了,易、诗、诗,书(书经)、礼(汉代,礼有三礼,有《周礼》《仪礼》和《礼记》,礼包括这三部,《周礼》完全是讲的官制的,官的制度,各种各样的官,设立哪些官,《仪礼》是指的日常生活中间很多的礼仪规范,《礼记》是来阐发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些礼仪规范,这些礼仪规范里面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理论、精神,所以这个有三礼,易、诗、书、礼、春秋。

春秋也是一部经了,传说是孔子所制定,春秋是记载了春秋这一个时期的历史,这个历史时期,春秋后来又不同的解释,所谓有三传,三种解释,所以春秋也有三部,它的经文是一部,但是对它的解释有三部,最著名的就是《左传》就是左丘明对于春秋的一个解释的东西,《左传》的重点是在对于历史史实的说明,因为春秋经文字很简练,它就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前前后后是什么样的一个因果呢?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左传》主要是来解释这个,把这些补充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因果关系是一个什么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它主要以事实为主的。还有两部,一部叫《公羊传》,还有一部叫做《谷梁传》,这两部传,它主要就来阐发春秋经里面所记载的一些事情,它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深刻的道理在里面,《公羊传》后来对于宋代的儒学发展有很大作用的,我下面会讲到,所以春秋也有三传,也有三部。

最后六经里面还有一部乐,乐到了汉代已经丢失了,乐经已经丢失了,所以到汉代就五经了,这个时候乐经丢失是不是真正地丢失了,这个大家也还是有一些疑问。因为在礼记里面,有一篇文章就叫做《乐记》,刚才讲多的三礼里面的《礼记》,礼记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乐记》,音乐的乐,记载的记,它专门来阐述乐的发生、它的社会作用,它对于人的一种精神生活的影响等等的,也可以说是到现在为止也是对于音乐的了理论我想到现在我自己认为还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其实可以说也就相当于《乐经》了。

另外,在先秦的著作里面,有一位叫荀子的,荀子的著作里面有一篇文章叫《乐论》。《乐论》跟礼记里面的《乐记》的文章关系很密切,很多观点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其实可以看成是六经里面的《乐经》的内容其实是保存在荀子的《乐论》和礼记的《乐记》里面。

所以儒家就通过易、诗、书、礼、春秋跟乐这样六部经典教化民众的,所以就是游文于六经之中,他们研究的也是这个东西,他们作为教材来教育大家的也是用这个六经,留意于

仁义之际,仁义就是指道德了,道德的问题,就是道德的规范,道德的实践,用仁义。我下面还会讲到,所以儒家就这么一批人,就是推崇尧舜、文武和孔子,所以也就形成了儒家这个学派,所以他也就从泛泛的一般意义上的儒者又形成了这样一个儒家的学派,而儒家学派在中国的历史上面,其实这个学派也是经过了一个发展的阶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在前进。

(三)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

所以我想下面我们要讲讲中国儒家的思想发展几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现在可能常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就是港台有一批新儒家,而这批新儒家常常称自己是第三期儒家,因为他们认为儒家的发展到他们是第三期,他们这个说法实际上他们是这样来分的,把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分成两个时期,大的两个时期,一个就是说从先秦孔子以来,孔子创立儒家以来,可以说一直到唐代,然后宋代以后出现了宋明的儒家,称作宋明的道学或者理学,他们自己认为他们是第三期,儒学发展的第三期,所以他们把儒家分成这样三个时期,其实这样分发不是很准确,对于历史上的儒家的发展来讲不是很准确。所以我这儿讲实际上中国的儒家发展应该是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先秦的原始的儒学,其实说原始的儒学它也不是说完全一样的。

原始儒学首先是由孔子开始创立算起,但是我刚才讲的其实要追溯可以追溯到周公,甚至也有一些人追得更早,认为更应该追到更高的源头上面去,应该是商代,也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我觉得可以从思想的源头来讲,可能追溯到西周初期,文武、周公这个地方就差不多了,儒学思想或者说儒家的思想。孔子是作为一个创立儒家的这样一个人物来被大家所尊重。

先秦原始儒学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孔、孟、荀,就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原始儒家的思想特点是什么呢?它的特点就是它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格,着重地是在阐发人的一种道德的自觉和提出来许多具体的道德规范,也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这是原始儒学重要的一个特征。

孔子在建立儒学时期,已经是到了西周的末年,已经开始进入了东周的时期,所谓到了东周时期,整个的西周社会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周天子的地位下降,而各诸侯国家的地位不断地提升,诸侯国不断地强大,因为我们知道,西周的国家是封建制,所谓封建制就是分封建藩,就是周天子把他同性的子弟,就是周文王真正建立西周确立起来(已经是)周武王时代了,他把他的子弟还有他的兄弟们都分别分封到各个地区,这样用分封的诸侯国

家共同地保护中央,周天子的这样一个政权,这就叫做封建制。

当时比如说像周公,周公旦刚才提到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就被分到现在山东的鲁这个地区了,鲁国了。所以它也是一种分封的制度,分封了就有很多地方的政权,实际上就是地方的政权,本来的意图是想通过地方政权,因为都是同姓,同宗的,血缘的,世系的,所以这样可以来控股中央的政权,实际上发展到后来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天子的地位反而降低。

所以到了西周的末期是周平王,发展到周平王的时候他的势力就很弱了,所以平王就东迁了,平王东迁了,诸侯力量就大起来了,就进入了春秋时代。

我们都知道春秋有五霸,他们的势力,第一霸就是齐国了,齐桓公称霸了,孔子就是生活在春秋的末年,先后五霸,他已经到了最后。春秋的最后然后很快就进入了战国,因为春秋的时候还是诸侯的势力不断地在强大,哪一个诸侯势力强大,他就可以大家就都来推崇他,他可以向全天下发号施令。所以我们讲齐桓公是由管仲辅佐他,管仲辅佐他,他成了春秋的霸主,一匡天下,他可以号令诸侯,后来齐国的势力弱了,其他的国家势力起来了,又由其他的国家来号令天下,还是这样,基本上还是这样的情况。

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到了战国,诸侯的力量上上下下不是这么一个问题了,而是互相吞并了,互相战争、互相吞并了是那样一个情况。春秋和战国时期我们都称之为东周了。西周、东周,孔子生活在春秋的末年,所以他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来的礼制都遭到了破坏,原来的礼制规定天子有什么样的地位,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礼,那么诸侯他是一个什么地位,他就应该遵守一个什么样的礼。这个时候由于力量的变化,所以诸侯的地位升高了,而周天子的地位反而降低了,所以诸侯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实力他可以来实行天子的礼仪。

所以我们知道《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们常常讲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针对什么来讲呢?就针对八佾舞于庭。

什么叫做八佾舞于庭,八佾这个礼仪是只有天子才能享受,就是八个人一排,一共八排,八八六十四个人,八八六十四个人在那儿跳舞,这种仪式只有天子才能够享受,那么诸侯怎样?诸侯只能六佾舞于庭,六六三十六个人,那个八八六十四,这个是六六三十六,可是现在诸侯自己力量大了,我也享受享受天子的待遇了,所以他也八佾舞于庭,那么他一八佾舞于庭,在当时来讲礼仪的规范颠倒了,因为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现在是有钱你管着我,我有钱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个时候是等级的观念非常地森严的,所以不同的等级礼仪是不能够随便来的,如果这样一来就叫做僭越,所以后来孔子看到这种情况就很痛心了,西周以来的礼仪全遭到破坏了。特别到春秋末期这个时代基本上在孔子他们看来就是一个礼崩乐坏

的时代。就是一切的规范、社会的规范都破坏了,都混乱了。所以他很感慨,所以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一个其实是痛心的这样一句话。

二、原始儒学到汉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一)克己复礼

那么怎么来改变这样一个状态呢?孔子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要大家来克己复礼,要大家来克己而来恢复这个礼制,通过克己来恢复这个礼制。什么叫做克己?实际上就是来启发你的道德的一种自觉性,也就是说你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等级,什么样地位的人,你节应该遵守里这样一个等级的礼仪的规范,不得僭越。这个就叫克己,只有这样克己了以后你才能够维护这个礼,恢复这个礼,维护原来的礼。所以孔子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仁,仁义的仁,提出了这个仁这个概念,这个仁就是来启发你内心每个人内心的自觉,通过你道德的自觉里维护这个社会的伦常的关系,礼仪的规范,所以刚才我讲克己复礼,仁就是这个东西,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中国古代其实对于管理人来讲,它是有整个的完整的一套,特别到孔子提出来以仁来克己复礼,这个节可以说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管理的观念和模式了。

也就是用三个字,一个法、一个礼、一个仁,通过这三个字来构成完整一套管理观念模式,法是完全强制性的,你错我就要用法来管理,要制裁你,所以法是没有自觉自愿的问题,你只要触犯了我就要来惩罚你。礼是一种通过礼仪规范来规范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行为的,它没有一个像法这样一种强制性的,但是它有社会舆论的监督,礼常常是一种社会舆论的监督,我没按照你来做,譬如说应该是父慈子孝,但是我没有爱护我的孩子,这个社会舆论就会说了,你这个是怎么当爹,爹不像爹,养不教父之过,你听到这样的舆论就压力很大了,那么孩子也是这样,你不孝,你不孝社会也会舆论来你怎么对老人不尊敬,对父母不孝顺,大家都看不起里。社会的这种舆论压力,所以礼是一种道德规范,这个行为的规范,它不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而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舆论的监督来监督你。那么仁是完全通过内心的自觉调动你每个人的自觉性,去遵守这样一种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的或者是一种强制性,包括强制性的行为的准则。

所以这两个形成了两个内外的关系,法对于礼来讲是外在的,礼又是一个内在的东西,礼对于仁来讲,礼成了一个外在的东西,仁又完全成了一个内心的东西,所以两重的内外关系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可以说还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社会管理的观念。

所以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你完全用法制的手段,这个就是用

法的手段,完全用法的手段老百姓可以不做,因为他知道做过了以后就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他并不会有一种内心感觉到羞耻,内心不会感觉到有一种羞耻的,可以免,民免而无耻,可以,我不做,做了我就触犯法律,我就要受到制裁,但是我不一定感觉到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用德来引导你,而用礼这个规范来要求你,你如果做错了,你会感觉到有羞耻,有耻吗,且格,格是什么意思?木字旁一个各位的各,这个格就是正的意思,行为就做的很对了。正就是对的意思,所以他就讲到法跟礼的区别,所以我们常常讲法制、形制或者说和礼制,其实这个比较准确的就是礼制,礼制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以中国常常讲中国儒家这一套是礼教、礼教,所以是以礼来治,但是孔子发现光有礼还不行,所以还必须要调动人的内心,所以他又提出了仁,所以用这样一个东西来规范人的行动,但是孔子,他并没有很完整地这样一套理论,他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强调了要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互听、非礼互言,让大家都纳入到社会的礼制的轨道里面去,但是原始儒学呢,它基本上都是教导了应该做的这种规范性的东西,所以可以说没有很多的一种理论的说明,而且他都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人他的不同问题,他存在着不同问题来回答他同一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所以他是很具体的。

比如说孔子在回答他的弟子们什么叫仁的时候,仁义的仁也很多不同的回答,你比如说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樊迟,樊迟问他仁是什么仁,他告诉他有一个时候他告诉他,是爱人,仁就是爱人。另外一次樊迟问他什么仁呢?他就告诉他,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就是你先不要想得到什么东西,你要先去做,先难先去努力去做,然后可以有收获这就是仁。

比如说他回答另外一个弟子司马牛问他什么是仁,他说仁者其言也讷。就是他不是夸夸其谈的,仁者他说话不是夸夸其谈的,讷就是木讷了,非常迟钝的意思,看起来非常迟钝,其实所谓非常迟钝就是不是夸夸其谈了。所以在孔子看来夸夸其谈的人是不能够成为仁的,所以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巧言令色的,就是这个人的品德就很缺少了,又比如说他另外一个弟子子张问他,什么叫仁,他就回答他,他说能够行五者的话,能够行五者于天下的话就是仁了,哪五者呢?恭、宽、信、敏、惠,恭恭敬敬的恭敬,宽厚,诚信,还有敏,敏就是敏捷的敏,它的意思也是指思想非常敏捷的意思,惠,恩惠,能够实恩惠于天下,恭、宽、新、敏、惠,能够行这五者于天下就是仁了,所以在孔子那儿他回答仁都是非常具体的,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情况,告诉他什么是仁,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人身上的缺点问题了。同样地他回答了别人问他什么叫政,政治的政,他也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回答,所以都是这样的,都是这样一个比较具体的回答。但是在先秦的原始儒学里面,从孔子到孟子也是有所变化、有所发展的。

(二)孟子、荀子的学说

孟子离孔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人说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弟子的弟子,因为孟子已经是战国中期的人了,他就只是说他非常愿意学孔子,非常以孔子为榜样,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以后,他主要的也是在怎么样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的社会,他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一个王道的社会,一个仁政的社会,一个王道,一个仁政的社会,一个王道,一个仁政的社会,所谓王道他有一个说法就是,很简单的一个说法就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就是老百姓的生死不发愁了。养生,丧死无憾,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了。解释得很简单,当然要开展起来它还有很多具体的说法跟他的仁政联系在一起的话,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生活的比较安定,比如说给他五亩地,给他盖一栋房子,五十岁的人可以有衣服穿了,七十岁的人还有肉可以吃,这样就很好了。他说你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就可以政权就可以巩固了。而且他还非常强调仁政,所谓仁政必须要从经界时,所谓经界始就是要给他,因为那个时候就划定地区了,划定地区实际上也是要给他一定的固定财产。所以很有一个很有名的话,民无恒产者无恒心,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的话,他也就没有恒心,所谓没有恒心就是他没有稳定的心态了,没有那种稳定的心态。所以他就什么事情都会去做了,他就讲了如果没有横行的话,他什么事情都敢做,甚至于最后犯了罪受,到刑法的处置,所以他说如果有人仁在位的话,他一定会考虑多这个给他制定一个的恒产,使得他有一种恒心,他们的理想社会孟子理想的一个社会就是王道,王道的社会,一个仁政的社会。

再理想一点,这个是我下面要讲的这是一种大同的天下,这个我想一会儿讲。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到荀子其实又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先前的儒家这三个人到了荀子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特别是荀子很多的理想,对于整个的中国后来的,整个可以说2000年的我们过去讲的封建社会都是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荀子他是跟孔、孟有几点不同,特别是再一个关于礼的问题上面,在礼的问题上面荀子是强调礼应该随时有变化的,一个随时要有变化,一个是礼要顺人心。

所以荀子非常明确地讲到礼以顺人心为本,所以他对历史的发展他的看法也很明确他,他说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用之,对于我们的传统,我们不能够割断历史,割断传统,所以要循其旧法,但是不能光去循其旧法,还要择其善者,光择其善者还不行,还要明用之,明白的明,明白的明就是发明的明。

所以这个思想孔子也有过,孔子讲到是什么时候讲的,孔子的《论语》里面有两两处有这个思想,就是讲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三个人行里面有我的老师,但是并不是说他的什么东西我都要学,我要学他好的方面,择其善者可以来改正我自己不足的地方,

要选期善者而从之,所以中国儒家里面非常强调邀请赛选善而从,过则不惮改,择善而从从这两条非常重要,有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能够改正错误是最大的勇气,是最了不起的人,一个要选善而从,一个要有过而不惮改。所以荀子这儿讲的呢不仅要择善者,而且还要明用之,择其善者而明用之,这个明就是明白的明,这个明的意思就是发明的意思,发明的意思就是你不仅要选善,而且还要给它加以发明,所谓发明现在来讲就是一个创造或者一个创新,要让它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来运用它,所以荀子就非常强调,所以他对于礼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探讨。

礼是怎么起来的?礼的社会作用是什么?礼是怎么样一个社会不能少的东西,他都做了非常详细地一个探讨,礼是怎么起来呢?礼是因为人人都有欲望,我们需要满足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礼是起源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的起源就起源于这一点,但是人的欲望,人都有欲和求,欲望和追求。如果在放任大家的欲望去追求,放任大家都去随意地去追求的话,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天地万物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追求是无限的,而且如果大家都是放开地去追求的话,天地万物是不能满足大家这种放开的欲望和追求,那么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去你争我夺,这样的话社会就会乱了,所以如果满足不了欲求的话就会争,有了争这个社会就要乱,所以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一定要制定礼仪,使大家的欲望和要求追求都能够根据他的身份、地位、职业给予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能够安定,就不会有乱了,这是他对于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的分析。我想这个对于我们现在社会也是一样的,我想各种各样的制度制定实际上也是在平衡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种欲求和人跟自然的供求关系,到现在我想也还是这样的,所以他是非常清楚礼的作用,就在于这个地方,为了满足大家的欲求,养人之欲望、给人之求,为了满足这个东西,所以必须用礼来规范,要不然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发生争乱,是起这样一个作用。人类所以能够发挥人类这样的力量,就是因为人有礼在管着,所以人们能够构成这样一个群体,来支配天地万物,所以原始儒学是这样的情况,也有发展。这是简单地讲一个原始儒学的情况。

(三)汉代儒学

那么到了汉代,应该说是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在现在刚才我我提到的新儒家那儿他们基本上没有把这个时期提出来,他们就把它一直延伸下来,汉代其实有一个很关键的变化,汉代儒学其实有个很关键的变化。

这个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在理论上面开始把先秦时期其他的一些学派的思想吸收进来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把先秦的阴阳五行,阴阳学家,他们的思想,阴阳五行的思想

吸收进来了,那么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其他的包括道家的、包括墨家的、包括法家的,还包括名家的,这些思想他们都吸收到里面来了,在这个过程中间更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两汉的儒者或者儒学的思想家他努力地把儒学宗教化和政治化和制度化,特别在宗教化方面,两汉的儒学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两汉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许多的儒生,他们撰写了很多的著作,围绕着五经,其实五经里面特别像《礼记》这些东西也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批称之为纬书的,我们讲经和纬,经是这样的,纬是这样的,我们地球有经线有纬线,所以经纬是相互编织在一起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批纬书来辅助这个经,这个纬书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情况,就是把孔子神话,纬书里面就把孔子形容是一个跟平常人很不一样的人,脑袋特别大,他叫孔丘,所以那个脑袋像一个丘陵似的高高低低的,不仅脑袋大,口、嘴巴特别大,长得跟一般人不一样,所以就说孔子是黑帝之子,他不是普通人,他是黑帝之子,所以孔子纬书里面把他称之为素王,我们现在讲吃素的素,所谓素王就是没有实际王位的王,把他称之为这个素王,那么实际上把他捧到一个教主的地位了,所以他底下的几个人大弟子也都素臣子,也是没有真正的臣位的臣子了。所以他就想把它变成纬书的过程。

另外把孔子传说中的孔子修订的春秋,这个时候西汉有一个大儒叫叫董仲舒的,董仲舒就拼命地把春秋,他是用公羊学的春秋来解释这个春秋的,他极力地把春秋说成是孔子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孔子预先制定好的一个东西,为谁制定的呢?为汉代制定的,你想孔子离汉代远者呢?但是当时就说春秋是“为汉制诰”,诰命夫人的诰,就说春秋是为汉代所制定的,为汉代制定的一个文献或者一个制度,一个治理国家的纲领,这个春秋在西汉时期的地位非常之高的,一个认为这个里面可以说是给汉代各个方面都制定了非常详尽的制度,另一个方面里面包含了非常深奥的孔子的微言大意,就是深刻的说法,有些思想,要你好好地去体会,去挖掘,所以汉代甚至于是以春秋断狱,比如碰到一件刑事案件,比如碰到了一件政治案件怎么来处理?那么就要参考一下,春秋里面有相类似的这样一个事例,刑事案件或者是政治案件,它是怎么来处理的?那么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再来处理,所以春秋在汉代具有相当崇高的法律地位,可以说是那么这个是哪儿来的呢?是孔子那儿来的,所以整个这个时期就把他强化了,把孔子变成一个神,一个从理论上面来讲孔子是为汉代,是汉代整个通过他的春秋来指导汉代的整个政治,所以这个就是把它制度化了。

所以汉代和东汉开过两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在西汉开过一次石渠阁会议,这个会议就是把儒家的经典认真地研究,认真地规范,到东汉又开过一次白虎观会议,又把儒家所讲的这些最根本的伦理道德把它,用我们现在讲用一种文件的形式把它确认下来,所有一个治理国

家和每一个人所遵循的道德规范。

特别在西汉武帝的时候,他接受了很多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这个时候开始从汉武帝开始,儒术的地位是非常之高,但其实在汉王室里面,他们内心来讲并不是这样,所以一直到汉武帝的儿子汉宣帝,人家说你这个做错了,儒家的说法不应该是这样做的,你怎么能能够做呢?汉宣帝就告诉他了,汉家自有制度,自来就是王霸道杂用,哪有纯用儒家还行为,但是表面上他就说儒家独尊儒术,而这个儒术里面实际上也有变化。

比如说在董仲舒那儿,他讲阴阳学,阴阳学里面就把德和刑都容纳进去,阳就是德,阴就是刑,所以阴阳要平衡,要并用,刑德也要并用,所以是那样的思想,所以这个里面实际上已经把德治和法治已经都结合起来了,而这个思想当然也不是独立着来的。

其实从荀子那儿已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说法,荀子已经提到了隆礼重法,也就是说礼和法是同样的重要,隆推崇的意思,重当然也是看重的意思,所以既要隆礼也要有中法,荀子已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这样一个说法,叫隆礼重法,所以董仲舒就提出来了刑德并用,这几乎就是成为了中国整个古代社会形德并用就是阴阳并用,这样整个制度方面的一个依据,所以讲儒家完全是讲德国,完全是讲礼制,其实这是不确切,我刚才讲了历来就是刑德并用,历来就是礼法并用,没有说是光用礼,这样都是片面的,片面地来理解或者强调,其实在实际的运用上面他们都是强调礼法并用,形德并重是这样一个格局。

所以中国近代,中国近代有个思想家叫谭嗣同,谭嗣同就是一针见血地讲,中国二千年来学术,荀学也,两千年的政治秦政,就是秦始皇,当然他是带着非常强烈地要破除这样一个传统的说法来讲的,但是他应该看的还是比较准确的,特别是对于荀学,确实是这个下面我还要讲,其实荀学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两汉的经学,他们通过董仲舒,特别是通过纬书,也通过后来的官方会议的确定,在宗教化方面应该说是失败了。因为后来特别是到了汉末,汉末玄学起来以后根本就否定了汉代的这一套宗教化的内容,但是另一方面它的制度化方面应该是成功了,就是把儒家的治国理念以及儒家的关于制度的建立,应该遵循哪些最根本的道德原则,这个分析应该说是成功了,所以以后可以说中国历代的治国理念以及制度的价值观念都是根据儒家的这套来制定的,因为后来尽管到了魏晋南北朝,甚至一直到唐代整个这样一个几百年的历史中间,儒家在人民的思想领域里面一般人的精神生活里面应该说已经不是占一个主导地位了。但是它在政治、制度方面、治国理念方面还是占一个主导的地位,儒家最后又在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就是宋明理学起来以后又重新恢复了它的地位,在人民的精神生活房间这样一个地位。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隋笑飞华春雨周英峰 2019-4-17 14:4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04.17 曾经,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远。而今,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跨越世纪的梦想,是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渴望。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化为现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响亮回答,正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追逐中国梦的奋进历程,不断孕育和凝成中国精神 那片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双真诚清澈的眼睛—— “你那么拼命,给谁看啊?他扭头看我,沉默了一会儿说,给老百姓看。”四川甘孜州道孚县龙灯乡原副乡长冬孜回忆说,“菊美多吉的眼睛就像家乡的鲜水河一样,清澈见底。” 让孩子有学上、农牧民有藏房住、老百姓过好日子……在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的心中,有太多的梦想。 怀着这样的憧憬,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33岁。造福乡亲的梦想,让茫茫雪山对这个背影充满了深情的眷恋。梦想蕴含着的中国精神,让这个灵魂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个人总是需要一些梦想、一点精神,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磨难,始终深怀强国富民之梦。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饱受侵略、欺凌和挫折,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一百多年前,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用诗句写出了对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在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梦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最灿烂的希望和最坚定的信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由此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 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伟大的精神源远流长。

我的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我的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我总觉得我是一个很俗的人,谈起梦想总让我觉得很矫情,也很少去深思这个问题。谈到我的中国梦,总觉得离我很遥远,却犹记得小学课本上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我记得当年我还很热血的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每每读起,总觉得热血沸腾,而现在,早已没有了那种热血,这算是成熟吗?我不知道。我常常在想也许被我们丢弃的那种热血却恰恰是最宝贵的。 生活在一个国家通常能深刻直观感受到的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而现在,很多人都越来越觉得缺失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快速传播,使得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也有人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

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常常有人感叹,现在的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在现在而言好像已经沦落为一种司空见惯,究其原因不知道该说是一种文化的缺失还是人性的毁灭,我

不知道,常常看到这些现象,我总是会觉得很心痛,可是我自己那点绵薄之力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去实践。 其实从前提起传统文化,我也嗤之以鼻,总觉得那是那些文化腐朽人的盲目追求。高二假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传统文化论坛。有时候,一次偶然真的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那次论坛,我受益颇多,以致我的人生观也因此而有所改变。记忆最深的,还是前辈语重心长的那一句:“老祖宗不会骗你的”我这才明白,我一直觉得所缺失的那一部分重要东西,就是传统文化。 古人常说:“修身,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有次序之分的,“修身”是这项宏伟蓝图的基础。人,立于世,必以德服人,而“老祖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传统文化发言稿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传统文化发言 稿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恢复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一样,欲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必须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因为一个中断了历史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仅仅依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而再现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是认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高远、丰富、精彩,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 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甚至没有名字。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

道勤俭持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精忠报国。为什么?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就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建立了深层的道德感,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今天能让我们骄傲的本钱;100年来对旧传统的反叛让我们得以暂时离开家园眺望山那边的风景,有了比较和开阔的视野,也留下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新传统;30年的改革开放,既为复兴传统文化打下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把传统视为陈旧、落后、土的东西迅速抛弃、抹掉的现象。只有把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充分认识,认真总结,才能找到我们自信与自豪的支点,抛弃自卑与自残的思想与行为,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进,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 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 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 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其主要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 发展,平等竞争。不同经济成分还可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 企业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手段,既鼓励先进, 促动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别,又防止两级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 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中国当下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在这 方面,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当然是夸大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实践价值。不过,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 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长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不像人类历史上很多灿 烂一时而终归湮灭的大文化那样,已经失去其深度和存有价值,而有 着辉煌的发展前景。在如今的世界化时代,很多人都意识到,有必要 继承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精淬出来的智慧。 二、儒家文化对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儒家提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重义轻利,当仁不让;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温良恭俭让,中庸之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儒家文化的现代潜能, 在经济、法律手段之外,依靠道德力量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在社会现代化中赋予儒家文化以新的时代生命力,使之成为推 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 1、儒家中庸之道与市场经济体制 《中庸》中提出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主张各种对立的东西在相容中化解 矛盾,并相互促动,使社会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保持一种安定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其社会作用讲,它以前维系了封 建秩序,因而在近代以来的革命斗争中常常被人们忽略或作为批判对象。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扎根,发展成为第一要务的新时代背 景下,作为传统文化中影响长远的“和合”文化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 不可否认的重要意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所有 制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及竞争局面的形成,也会诱发出种种不稳定。 因而,讲究多样性并存,兼容开放的“和合”文化也就必然显示出它 的社会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追求安定有序的环境,也就必然要求赋予这种文化精神新的含义。 2、儒商文化与市场经济道德 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汤恩佳说,要克服和抵制假冒伪劣、行贿受贿、 坑蒙拐骗、钱权交易等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和防碍社会进步的不道德行为,在中国需要提倡和弘扬儒商精神,主要体现为孔子所说的“仁者 爱人”、“以义制利”和“诚实守信”。 “仁”是儒家的基本道德思想。“仁”的核心是“爱人”,要求“泛 爱众”。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为仁之方。在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人们都能够懂得“仁”的价值,且实行它, 就能够在一定水准上化解人们之间不必要的矛盾。这样不但能够推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周菲李艳春《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6日 06 版)当代中国既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现实考验。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加速转型,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呈现多样性,出现了“道德滑坡”、价值观解构等值得警惕的不良现象和危险苗头。面对机遇,我们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指明未来的发展目标、道路选择与价值取向。应对考验,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从本质属性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与学说,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始终以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为了大多数人的进步的社会运动,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规律,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

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大多数人自觉接受并用以规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的价值评价标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优良的道德风尚,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准则与价值标准。今天,我们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又不能无视民族的历史与根基,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进步的价值取向,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的极端性思维,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中的合理方面积极地加以继承、吸收和创新,使之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相适应,并用符合民族特性和风格的语言加以表述,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风格,实现了先进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具体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优秀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当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但绝不自异于世界思想文化体系,也绝不排斥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日益密切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各民族一样,有着对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等价值的追求。在世界文明多样共生的情况下,在各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前提下,我们提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对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积极地加以吸收、学习和发展,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儒学与中国文化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

让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 让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可以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曾经为世界作出了独特贡献,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理念,孕育了中国人舍生取义、热爱祖国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正是这种价值追求,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无数国民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显然是不易达成的。这正是我们倡扬传统爱国主义情怀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优秀的文化基因今天得以继承并被不断强调。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张扬的正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风貌,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无疑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它会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也就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与当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并成为制约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背景下,这样的生态伦理思想让我们更加重视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个人的道德修养在我们逐梦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特质,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质,具有相当正面的现实意义。在中国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产生了通过个人修养以求得和谐的人伦秩序和宇宙秩序的思想,而对个人修养的强调,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正是这样的修养方式。这样的人生修养途径,注重个人道德的养成,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 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来源:光明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 综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 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子和《论语》

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推伟大中国梦 “中国梦”,自习总书记提出以来,诸多专家、学者给予我们不同解读,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专家眼中也有一千个中国梦,但是这些专家、学者们却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梦的落脚点”! 浩瀚苍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文明和历史,中华民族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瑰宝传承给了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以强大的生命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成就了多少伟丈夫、大英雄。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历史。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认为,更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在近十年的职业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努力地学习、积极地生活、深深地感恩,这类传承着中华美德的简单行为,却在学生中渐渐被忽略了。有的荒废学业、耽于玩

,在这些孩子扭曲的价值观里,就是要及时行乐,讲究吃穿、相互攀比、超前消费,将父母的期望和辛劳抛之脑后;有的虽然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却漠视他人,甚至对父母都漠不关心,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总是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每每看到这些孩子们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总是倍感痛心地想,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衣食无忧、吃穿不缺,他们到底缺少了什么? 痛定思痛,我发现,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教授课本上的专业技术知识!却不曾教授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我们教过吗?我们没有啊!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呀! 自从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们单位职工在立足本职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通过开设国学教育课程,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应具备“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隐忍;教授学生赏析唐诗宋词的风韵、琴棋书画的艺术;提高学生宽容仁爱的修养。我们告诫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通过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已经在校园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学生由原来的逼着学逐步向我要学的方向发展,全校已经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这些改变都是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开展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实践的巨大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一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1.练习与思考1 本题内容涉及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判定问题。题目给出三种不同的观点。答案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提出观点,自圆其说即可。而且,问题考察的是学生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探讨该问题时,可以进一步引出:孔子讲义,是否绝对否定利?是否将义与利决然对立?韩非子讲利,是否绝对否定义? 其实,不管是孔子还是韩非子,在义利之辨中,都没有将利与义绝对对立起来,只是侧重点不同。如:孔子也讲“庶之,富之,教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不过是孔子更讲仁、礼;韩非子则更注重利的功用。究其原因,实是两者的立场观点不同、思想方法不同所致。孔子提出礼、义、仁,故更重义,韩非子出于战国时期社会现实需要,主张法治、刑赏,故而更重利。 义利之辨发展至宋明时期,成了一大命题,即“义利之辨乃人禽之别”,君子与小人便成了绝对对立的道德观念,这是基于宋明理学思想观念之上的。后世学者如清代颜元主张义利统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就现实社会现状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2.练习与思考2 孔子强调“仁”,是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人手,推而广之,以此实现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礼,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则通过“天人感应”将儒家的伦理学说神圣化、绝对化,强调“天意安排”。孔子的学说从启发人的内在道德意识和自觉要求人手,董仲舒则强调“天意安排”,这是他们学说最大的不同。 第二课宋明理学 1.练习与思考l 本题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句,得出不同结论。以下仅供参考: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哲学角度思考,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明了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首诗:《宋诗鉴赏词典》是这样说的:“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人们的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朱熹此诗是因为观书有感而作。从这样的视角出发,诗中所谓的“蒙冲巨舰”、“向来枉费推移力”表面所指为自然现象,但暗中指向的却是平时虽刻苦读书,百般思索,千样计较,书中之理仍然有不易了解这样一种困难迷惑的情景。但长期而艰辛的思索、探求,于“昨夜”豁然明朗,大彻大悟,以前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悄然冰释,书中之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会提升为井然有序的“洁净空阔”的理世界。朱熹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即物穷理”,要经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阶段,苦苦摸索,艰难积累。在此一阶段,为了解放迷惑困顿而上下求索。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准备或基础,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之上的飞跃。诗句道出了朱熹哲学的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 2.练习与思考2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是万事万物的总法则,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其具体体现,人们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渐进式地探究理。而陆王心学则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陆九渊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则进一步发展“心即理”,的观念,将“心”视为宇宙最高本原,因此求理不需要借助外物,唯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