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教材(word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

教材(word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教材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XXX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XXX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XXX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XXX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大儿锄XXX,中③[XXX]这首词是XXX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XXX”。

④[XXX]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2、乡间人家

XXX

乡间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XXX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幽默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瞥见很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间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如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中间,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进来漫步,常常会瞧见乡间人家吃晚饭的情形。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

友,它们和乡间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故乡风景画。

秋季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境。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天窗

XXX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大概冬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房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间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4、三月桃花水XXX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射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瞥见XXX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瞥见XXX 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瞥见一群女人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XXX,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陶醉。

第二单元

5、琥珀

德国XXX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

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看成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很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逐步沉下去,海水逐步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洗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臭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XXX一块硬工具,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6.飞向蓝天的恐龙

XXX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大概笨重、痴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脑筋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大概

五彩斑斓的孔雀。两者好像绝不相干,但近年来发觉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冗长的演变,最终变成了腾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XXX就留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布局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极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按照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初次发觉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球的研究者欣喜若狂。辽西的发觉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画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地道,拜候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变过程吧!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

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XXX

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月兴起的高新技术。如果说20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世纪势必是纳米的世纪。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纳米技术可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可以够发觉的话,出生率会下降。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完成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抱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目前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率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

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糊口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8、千年梦圆在今朝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飞离地球、翱翔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XXX。在中国的现代,早就撒布着“XXX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奥想象。富有豪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光阴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完成自己的美妙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尽管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XXX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XXX 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XXX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XXX,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XXX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胜利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它有一个艳丽的名字——“嫦娥工程”。这是完全自立创新的伟大工程。2007年10月24日,我国胜利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度。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初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描述图。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遂进行了互相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嫦娥四号”这次胜利的探月举动,成为我国航天奇迹的又一座里程碑。

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XXX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XXX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0、绿

XXX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1、白桦

苏联XXX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文原文

2020-2-6 11:17|发布者:admin|查看:12、在天晴了的时候

XXX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肯定是凉爽又温柔;

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220|评论: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尝尝寒,尝尝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册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XXX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第四单元

13、猫

XXX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偶然候很乖。它会找个和煦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意要进来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听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何等尽职。它屏息注视,连续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如果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喊,长短不同,粗细各别,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不管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 [文档副标题

目录 编写说明- 4 -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4-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5- 三、教学目标-8-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9-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11-第一单元- 13 - 单元说明-13-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4-1古诗词三首-15-2乡下人家-20-3天窗-25-4*三月桃花水-30-口语交际《转述》-32-习作《我的乐园》-34-语文园地-37- 第二单元- 40 - 单元说明-4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41-5琥珀-42-6飞向蓝天的恐龙-46-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51-8*千年梦圆在今朝-54-口语交际《说新闻》-56-习作《我的奇思妙想》-61-语文园地-64-快乐读书吧-67- 第三单元- 72 -单元说明-72-

9短诗三首-75-10绿-80-11白桦-83-12*在天睛了的时候-87-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89-语文园地-101- 第四单元- 104 - 单元说明-10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06-13猫-107-14母鸡-113-15白鹅-118-习作《我的动物朋友》-123-语文园地-126- 第五单元- 130 - 单元说明-13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32-16海上日出-133-17记金华的双龙洞-136-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139-习作例文与习作-145- 第六单元- 149 - 单元说明-14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50-18小英雄雨来-151-19*我们家的男子汉-155-20*芦花鞋-158-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160-习作《我学会了》-163-语文园地-165- 第七单元- 168 - 单元说明-168-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教材(word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 教材(word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教材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XXX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XXX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XXX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XXX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大儿锄XXX,中③[XXX]这首词是XXX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XXX”。 ④[XXX]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2、乡间人家 XXX

乡间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XXX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幽默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瞥见很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间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如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中间,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进来漫步,常常会瞧见乡间人家吃晚饭的情形。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高清电子课本(2021最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高清电子课本(2021最新) 2021年春季部编版4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 ●目录:快乐读书吧增加主题“十万个为什么”。 ●原《22文言文二则》调至第18课,原第18-22课序号顺延。增加略读课“25挑山工”,原第25-27课序号顺延。 ●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注释删除:新市。 ●3天窗:“他”改为“他们”。 ●6《飞向蓝天的恐龙》∶会写字删去“谈”,增加“凌”。词语表增加“凌空”。 ●8《千年梦圆在今朝》∶删去焰的拼音;执着的“着”加拼音“zhu6”﹔会认字删除“焰”,增加“鹏”“着”(着是多音字)。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第三条新闻,删去“预计”一词。 ●12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前加“已”;“五”改为“的饰”。●13猫:“彼”加拼音“bi”。

●18文言文二则:由原第七单元22课调整为第六单元18课。 ●19小英雄雨来:由原第18课变为第19课。会写字:删除“迈”,添加“哩”。课后第2题:删除“照样子”,“四”改为“五”,“上夜校读书”换成答题线。 ●20我们家的男子汉:由原第19课变为第20课。课文内删除“绪”的注音;会认字删除“绪、廓”,增加“仪、蹬”。 ●21芦花鞋:由原第20课变为第2l课。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l题,替换为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l题(118页)。 ●22古诗三首:由原第21课变为第22课。 ●23“诺曼底号”遇难记:删除“阅读链接”。 ●24《黄继光》:课文中启明星的“启”加拼音“q i ”。增加会认字“启”。 ●25《挑山工》:新增课文。会认字“泰、杖、敞、拘、蕴”。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l题替换为第六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97页)。第2题第一句删除“登”的拼音。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必背内容汇总(含古诗、课文、日积月累等)(直接打印每生一张熟读熟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 必背内容汇总 1.古诗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 (2)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篱落:篱笆。 (4)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5)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深,深远。 (6)头:树枝头。 (7)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8)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 (9)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10)无处:没有地方。 (11)寻:寻找。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1)兴,读xìng 杂兴,随兴写的诗 (2)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清平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总复习资料(全册)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蝴蝶)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描写(农村初夏)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词人(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 2.《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改善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3.《天窗》 《天窗》描写的是乡下房子屋顶上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成了他们心灵飞翔的窗户。文章表达了孩子们(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三月桃花水》 《三月桃花水》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赞美了三月桃花水让人(沉醉)的美。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暗示(春天)已

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 5.《琥珀》 《琥珀》是一篇以故事形式介绍(琥珀)的科普文章,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说明了(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它的科学价值)。 6.《飞向蓝天的恐龙》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演化为鸟类的过程。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了我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简洁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并展示了纳米时代纳米技术美妙的(应用前景)。 8.《千年圆梦在今朝》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短诗三首》摘选了(冰心)《繁星》中的三首短诗。《繁星(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 一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鰍,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二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2020学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教材

2020学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课文电子教材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 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2、乡下人家

陈醉云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夜雾中“诺曼底号”邮船被“马丽号”货轮撞破。混乱中,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地指挥,救下了六十人,而他自己却与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尚在构建,可能对哈尔威船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旅客的伟大人格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指导,让学生受到“先人后己”伟大人格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3.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责任的精神 4.学习作者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着果断的优秀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能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欣赏。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 1.播放“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故事发生在1870年3月17日的一个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开往根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地逼近“诺曼底号”。 2.融情想象: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

3.揭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机板书:“诺曼底号”遇难记 4.交流维克多·雨果资料。 (1)学生介绍搜集的作者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设计意图]由“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和“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的融情想象,触动学生的心弦,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根据阅读要求,合作自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师相机正音,“宰”读平舌音,“汹、岗”读后鼻音。 4.交流识字方法。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弓+尔=弥月+永=脉衤+果=裸宀+辛=宰山+冈=岗氵+立=泣氵+凶=汹氵 换部首记忆:酣——酒剖——陪 加部首记忆:戒——械卑——牌遣——谴 5.出示课文中的成语。 夜色正浓小心翼翼隐约可辨死到临头葬身鱼腹惊恐万状汹涌湍急势不可当你推我搡猝然而至简短有力井然有序 (1)自己尝试朗读。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读写“宿”字。“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24页)

第四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围绕“动物”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一次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一个“语文园地”。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们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白鹅》向我们展现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不同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会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4.体会课文语言的趣味。 5.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重点 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猫》2课时 《母鸡》2课时 《白鹅》2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3猫

这是一篇需要精读的课文。老舍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可爱特点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老舍是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特点的,体会老舍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1.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图文,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通过读(范读、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使学生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让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进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体会作者感情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重点 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2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

18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 一.教材分析: 《囊萤夜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人物品质”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这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大意是: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文言文和插图让学生感受到车胤勤奋学习的品质。古文重在读,特别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因此,本课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入情入境,体验和感悟诗情画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囊萤夜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引领、教读断句、自读巩固、互读评议这些

不同形式的朗读,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这是重点。 2、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体会人物品质,这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古文有哪些?(生答)你还记得在学习这些文言文时积累了哪些方法吗?(生答,师板书总结)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方法来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18文言文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囊萤夜读》 2.看我板书课题,指导“囊”字,自己练习写两个。齐读题目,从题目入手了解意思(出示) 生借助注释理解题意。①出示课文第一条注释。②师指名读课文第一条注释,引导:同学们从中理解了哪些内容? ③生把题目中的四个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④师指名交流。(示例:车胤口袋里装满萤火虫,夜晚借助萤火虫的亮光来读书) (二)、初读古文感知节奏美。接下来自读课文,出示课件:自读提示(1)把课文中的字词读准确。(2)读不流利的地方反复读。(3)没有标点的句子能否读出停顿节奏,能的话就用笔画出停顿标记。(出示课件,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朗读)(2)找同学读(预设:读的不好没有关系,只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文本解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单元文本解读风景如画最美乡村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单元文本解读 内容:本单元围绕着乡村生活,一共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其中(古诗词三首)是精选了范成大、杨万里和辛弃疾的诗词,(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漂亮的田园风光和孩子们在油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了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人情美和生活之趣,那么这样的三首诗词,作者都抓住了一些动态和静态的事物或者画面,表达了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热爱、艳羡与向往的感受。 (乡下人家)则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下画卷,(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在统编版的教材之前,已经被编进了多个版本的教材,是一篇老课文了,这点也可以说明(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它不仅本身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而且它是一篇好的课文。 第三篇文章,(天窗),则是选取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写了孩子们想在雨天和夜晚玩儿,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从小小的天窗当中获得乐趣和慰藉,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愉快的天窗的赞美。 第四篇(三月桃花水),是一篇略读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这篇文章课文的言语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浓浓的抒情味儿。那么这样的几篇文章编排在一

起,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独特和美好。除了4篇课文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统编版的教材,我们说它是努力的构建相对独立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课程体系,所以说很多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不再与课文学习在内容和目标上藕断丝连,口语交际也不再是习作的附庸。我们来看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转述〞,这个话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际方法,那么练习转述,学生不仅要精确的传达要点,还要注意在生活情境中的交际、应对,教材先提出把一些事情转述给别人的需求,这样直接点明了“转述〞在生活中的交际作用,并且创设了两个具体的情景,勾连了学生的一般生活,让学生体会“转述〞的重要性,那么在最后的这个小提示里面还总结了转述的根本要领。习作是(我的乐园),要求学生能留意自己的一般生活,写一写自己在某个地方的愉快生活,并且能够与他人分享其中的愉快,本次习作编排的内容,分为三个局部,第—局部是提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教材就是用一句“这些地方都是我的乐园〞,点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然后,是用了图示的方法,启发学生翻开习作的思路。第二局部,是提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教材是连用三个问句,启发学生思考习作表达的重点,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中最常进行的活动,自己在这个乐园中的感受,其中,这个乐园的“这个〞一词,揭示了学生选择乐园要聚焦,要集中在一个地点展开回忆,然后,教材是用列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填在表格中,以便我们在起草习作时,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清楚。那么第三局部是习作后的交流,教材是鼓舞学生将习作跟同学去分享交流,要让他人去感受到自己的愉快。这个要求提示学生在习作时,可以运用本单元课文用关键语句表达感情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一单元-四下一单元《乡下人家》12月7日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淳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饰”、“蹲”等15个生字,正确认读“装饰”、“和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画面,知道课文围绕乡下景色的几个方面来描写,并说出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4.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重点指导生字“率”、“巢”的书写; 2.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语言表达魅力,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3.能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移情入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风景图,你们想看吗?看这些画面,你们想到了这是什么地方?先开始播放我国的西北大漠图,再播放江南水乡图。最后播放乡下图。

2、对,这是乡下。 3、说一说看过图片的感受。 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一起走进乡村的生活,领略它那独特的美。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二)检查生字词(教师依次出示三组词语,引导学生分组学习) 1.第一组:屋檐构成装饰凤仙顺序华丽独特照例 (1)抽生读词语,提醒“屋檐”的读音。 (2)引导学生观察“屋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屋檐的含义。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字哪里最容易写错?具体书写时要注意不要漏掉右边部件里面是撇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构”字,初步解决易写错笔画。) (4)引导学生观察“饰”、“序”和“例”字。 2.第二组:率领觅食踏步倘若天高地阔 (1)指名读词语,“领、倘”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 率领:寻找近义词,即“带领”。 觅食:理解词义,即“寻找食物”。 (3)观察“率”字,师范写生字,并强调中间的点、提、撇、点。 (4)观察“觅”,师范写并强调,上面是三点,不能少一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读写“宿”字。“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目录 编写说明- 3 -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3-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4- 三、教学目标-7-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8-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10-第一单元- 12 - 单元说明-1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3-1古诗词三首-14-2乡下人家-19-3天窗-24-4*三月桃花水-29-口语交际《转述》-31-习作《我的乐园》-33-语文园地-36- 第二单元- 39 - 单元说明-3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40-5琥珀-41-6飞向蓝天的恐龙-45-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50-8*千年梦圆在今朝-53-口语交际《说新闻》-55-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60-语文园地-63-快乐读书吧-66- 第三单元- 71 - 单元说明-71-教学要点和时间安排-73-9短诗三首-74-10绿-79-11白桦-82-12*在天睛了的时候-86-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88-语文园地-100- 第四单元- 103 - 单元说明-103-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05-13猫-106-14母鸡-112-15白鹅-117-习作《我的动物朋友》-122-语文园地-125- 第五单元- 129 - 单元说明-12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31-16海上日出-132-17记金华的双龙洞-135-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138-习作例文与习作-144- 第六单元- 148 - 单元说明-14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49-18小英雄雨来-150-19*我们家的男子汉-154-20*芦花鞋-157-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159-习作《我学会了》-162-语文园地-164- 第七单元- 167 - 单元说明-167-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68-21古诗三首-169-22文言文二则-173-23“诺曼底号”遇难记-176-24*黄继光-180-口语交际《自我介绍》-182-习作《我的“自画像”》-185-语文园地-187- 第八单元- 190 - 单元说明-19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91-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192-26巨人的花园-197-27*海的女儿-201-习作《故事新编》-205-语文园地-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