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直属央企名单

国资委直属央企名单,国资委直属央企名单,国资委央企最新排名。以下这169家国资委直属央企名单,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是中国级别最高的企业,享受国务院财政拨款。这些企业招聘门槛较高,很多只要一类学校毕业生。序号并非排名,除垄断行业公司外的其他公司待遇未必有一些知名外企高,但是只要你在这些企业呆过,你想跳槽的话竞争力肯定比一般公司出来的强得多。这些公司的管理者都具有行政级别(总经理是正厅级),如果在这些企业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将会享受与同级别政府官员的待遇。

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5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6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9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0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5 国家电网公司

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7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18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9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21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2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23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5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26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8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2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30 东风汽车公司

31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32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33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

3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35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36 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3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38 中国铝业公司

39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40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41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42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43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45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46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47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8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9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50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51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52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3 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54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

55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

56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57 中谷粮油集团公司

58 中国包装总公司

59 中商企业集团公司

60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

61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62 中国华星集团公司

63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6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65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66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67 机械科学研究院

68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69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70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

71 钢铁研究总院

72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73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74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75 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

76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

77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78 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79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80 中国盐业总公司

81 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82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83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84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85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86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8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88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89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90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

91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

92 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93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94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9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96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97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98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99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100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101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2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103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

104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106 中国水利投资公司

107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108 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

109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110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111 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

112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113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114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

115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116 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

117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118 中国唱片总公司

119 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

120 中国福马林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21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122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123 中国中旅(集团)公司

124 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125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126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

127 珠海振戎公司

128 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

12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130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131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132 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

133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134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

135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136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

137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138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139 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14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141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142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143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144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145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146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147 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

148 长沙矿冶研究院

149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150 沈阳化工研究院

151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

152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153 中国寰岛(集团)公司

154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

155 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

156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157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15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159 彩虹集团公司

16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6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162 华侨城集团公司

163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164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65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166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167 三九企业集团(深圳南方制药厂)※

168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169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央企诉今年形势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难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昨日称,不少中央企业反映,当前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更加显露出来。中央企业“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管理仍在模仿世界一流企业

据王勇在昨日举行的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视频会议上介绍,根据国资委近期从管理方面对中央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进行的对比研究,中央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管理方面,总部高效管控能力薄弱,流程不顺、标准不一、信息不畅、集而不团、管而不控的现象普遍存在,基础管理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管理创新方面,中央企业还处在模仿世界一流企业的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在投资并购方面,一些中央企业资源整合和有效管理力度不够,甚至有的企业规模扩大了,管理水平跟不上,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大多数中央企业尚未形成全集团统一、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未能很好发挥信息化在经营管理上的支撑作用;在国际化经营管理方面,中央企业跨国指数还比较低,在全球布局、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从13个方面提升管理

王勇表示,央企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要突出投资决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法律管理、采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管理、党建管理和反腐倡廉管理等13个方面重点,实现中央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

他还特别提出,央企要努力实现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的重点突破;狠抓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加强和改善基础管理;以专项提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固化成果,构建持续推进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国资委此次推动的央企管理提升活动为期两年。

分析

依赖刺激计划央企后劲不足

本报讯对于央企的“不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认为,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外部环境比现在更糟,但在当时4万亿投资驱动下,央企扩大产能,投资钢铁、汽车和房地产等行业。目前钢铁、汽车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又是调控对象,调低经济增速意味着国家不可能再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

对央企来说,现在的形势更严峻。

对于央企和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曹建海认为是“非常大”。他指出,央企主

要靠行政优势和垄断优势发展,占据大量社会资源,但在管理上仍是“官本位”,

不能算真正的企业。

此外,曹建海还表示,经济危机中,房地产行业一枝独秀,很多民企转入该

行业。目前的楼市调控,这些企业也深受影响,且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税负严重,

民企的日子更不好过。

国资委将推动16家央企上市对七大行

业绝对控制

权威人士日前向记者透露,刚成立的国新控股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央企整体上市推进器。2011年国资委的目标是推动16家央企整体上市。

权威人士表示,国新控股管理公司将主要承担两项职能。一是作为央企重组和资产整合平台,按照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思路,吸收排名靠后、资产质量不高的央企;二是作为央企整体上市平台,以货币出资作为发起人之一,推动改制集团整体上市。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主营业务已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要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集团层面整体上市。在上市的资本市场选择上,按照国资委的计划,央企整体上市将选择“境外加境内”即A+H模式。权威人士还透露,在促进央企重组方面,国家将在军工、煤炭、电网电力、民航、航运、电信、石油石化等七大行业保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力,其他行业被并入国新控股的概率更大,一些规模较小的科研院所和商贸流通型企业重组可能性更高。重组将不再追求数量,而是注重质量。

谁将领衔央企重组大戏?

■本报记者侯美丽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25家调整为123家。按照年内调整至100家的目标,这意味着在剩下的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将有23家央企或投入其他央企的怀抱,或被纳入即将成立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公司)的大盘子。

“国新”是最后一棒?

身担央企整合重任的国新公司即将成立的消息从2010年伊始便不绝于耳。8月初各大媒体铺满了国新将于本月中旬成立的消息,日前却又爆出其挂牌时间将延至9月份。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向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求证,该人士表示“也有可能是8月底,应该不会超过9月份”。

虽然国新“生日”未定,但国资委已经打算把“最难啃的骨头”扔给这个未出世便身担大任的“儿子”了,“规模小的、效益差的、有历史遗留问题的”都将被纳入国新。

“首批是10家,估计最终会有20—30家央企被装进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时说。

按照此前公布的央企营业收入排序,规模较小的是: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等,这里面还包括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文宗瑜坦言,把排位靠后的央企放进国新只是一个简单的划转,难点是划转之后的再整合。

“第一个难点是人的安排。央企都是有行政级别的,人员安排和班子整合无论对国资委还是对被重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被装进去的都是经营状况不好的、亏损的央企,还有很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譬如银行贷款、对外投资失败等造成的死账坏账怎么核销;第三是合并进去的央企涉及到很多产业,以后是按照产业整合还是按照什么整合,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就是国新有没有能力来担当重组重任。国资委是一级政府,行政化整合比较

好用,一声令下可以划转几十家进去,但国新只是一个公司,只能靠市场化、产业化、产权化整合。”文宗瑜说。

科研院所正“待嫁”

在仅从规模看可能被重组的23家央企中,科研院所就有9家,这个不小的比例对应的却是一个单薄的身影,有数据显示,科研院所的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

虽然末位淘汰不是央企整合的唯一指标,但科研院所并入相关产业集团却是国资委鼓励的方向。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有71家央企被重组整合,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的就有14家。

不过,资质优厚的科研院所并不担心找不到好“婆家”。

“我们的效益还不错,很多大产业集团都愿意要,目前已经有6个大型集团和我们接触过了,对于…婆家?我们还有挑选的空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位中层行政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整合对我们影响并不大,如果…婆婆?找得更好一点,靠谱一点,跟我们更接近,能给予投资支持,相信我们院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研院所都想“嫁”。一位不愿具名的某集团下属科研院所领导告诉本报记者:“对于重组这个事,我们还是不愿意变化的。如果说我们发展得比较平静,可能会想变化一下,但我们企业正处在上升期,现在变不一定是好事情。而且我们集团如果再和大集团合并,就不能和国资委直接对话了。”

央企重组母公司“空壳”之辩

央企重组大限将至,母公司空壳化特征凸显,136家央企母公司改制仅6家

■本报记者屈一平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母公司空壳,2010年央企整体上市面临难题。

国资委日前发布《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央企80%的资产已进入上市公司,有20多家央企实现了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越来越多的央企正在加速成为多元投资的公众公司。

摆在母公司股份制改革面前的难题是:整体上市后,母公司何去何从?

保留一个母公司作为持股机构的模式,成为目前实现整体上市的央企的多数选择除了保留应对央企在市场职能之外的行政任务、以及监管等管控职责之外,这些母公司“空壳化”趋势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母公司基本上失去存在的依据和必要性,但产权多元化改革却遥遥无期,而整体上市后国有股权归属去向也备受关注。

市场人士则指出,国资委直接持股的前提条件,是国有控股公司完成整体上市。但在目前股市低迷的前提下,央企是否选择母公司在内的整体上市可能还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再三思考。

空壳母公司现状几何?

据统计,央企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额和净资产额分别只有3.2万

亿元和0.94万亿元。分别占到中央直属企业的总资产额12.3万亿元的26%,占净资产额和5.4万亿元的17%。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整体上市空间巨大。更何况,上市的资产一般都是优质资产,从这个角度考虑,央企母公司的资产整合还任重道远。

追溯中国特色“母公司”根源,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母公司是中国以往国有企业改制产物,在国企改制过程中,不符合整体上市条件,比如人员、债务、非主营业务的剥离等,只得采取部分改制重组方式上市。留下今天的所谓母公司问题。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提法:“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

然而,半年过去了,母公司的公司化改制似乎并未到位。

目前,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形态仍然是国有独资企业。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常修泽指出,在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母公司的问题最为突出。因为母公司下面有子公司、孙子公司,这是产权关系多元化的问题。但是目前母公司这一部分进展不好,“不到10%,10个母公司里有不到1个母公司搞了产权关系多元化。”

常修泽说,央企母公司的多元化,比重偏低。母公司的股份制改革,2002年是30.4%,2005年提高到64.2%,2006年还是64.2%,后来就没有公布数据,我估计到2009年,子公司股份制改革的面约在六成半左右,但是央企的母公司改制却是相当滞后。去年调研的情况是136家当时只有9家,占6.5%。

空壳母公司何去何从?

“要整体上市,母公司就没存在必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建军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空壳母公司所有权关系不明晰,多数央企母公司被国资委持有比例不清楚,公司化改革后,股权关系呈现纷繁错综复杂局面,取消母公司,可以使产权更清晰化。

“母公司基本上失去存在的依据和必要性,从而为控股公司的设立

提供了可能。”曹红辉给解释说,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比以往部分改制上市有了一些进步,避免过多的关联交易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发生。空壳母公司的整体上市成为必然。

日前,李荣融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布置2010年工作时表态,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央企尽快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有整体上市中央企业股权。这被认为是打破目前“空壳公司”的关键。

通过直接持股还原国资委成为一个干净的出资人地位,促进国资委从所有者资格而不是靠政府行政职能行使出资人权利。然而业内有关国资委持股的做法颇多争议。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国资委是行政机构,不能直接持股,应该在国资委下面成立若干家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来间接实现。

“关键是整合过程中,空壳公司废除的话,国有资产名义持有人是谁?”范建军表示,可以暂时落实到国资委旗下,以后国资委成为资产管理公司,大致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向还是很明细的。他建议,合

适的模式是金融类是汇金持有,实体类由国资委持有,境外由中投持有。

“中信集团就是这样一个空壳母公司。”范建军以中信集团为例说,中信集团直属国务院全资所有,下面有中信证券、中信银行等40多家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一旦整体上市马上面临问题,中信集团母公司股权到底归属谁?如果由国资委来持股,那么国资委要首先完成相应的公司化改革。

那么,目前被业内人士看好的“中投二号”,即国资委正在筹备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被参与组建的人士称作是一个主要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是否可以解决国资委管理中央企业股权的主体资格问题?

“这也恐怕很难解决全部问题,可以形成多个类似的公司,增强股权管理和投资管理的市场化程度。”曹红辉说。

央企重组有望再获突破

■本报记者周雪松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眼下,央企“瘦身”进入倒计时。中国经济时报记者6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得信息显示,央企重组近期有望再获突破。

8月5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25户调整为123户。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有关人士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这种“一对一对”式的重组“最近可能还会有几户,但都没有确定,不一定集中出现”。

据悉,在国资委酝酿的央企大重组计划中,上述方式即是主要模式之一;而另外一种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打包”集体装入“中投二号”,即国资委第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上述人士表示,还有少数央企计划通过前一种方式重组,另有十余家央企正酝酿装入国新公司,实现整体重组。

这位人士表示,这次央企重组大的指导原则是,坚持国资委主导与企业自愿相结合。目前,进入“中投二号”的央企名单也没有最后确定,仍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管采取那种方式重组,最后都要报国务院批复。

据了解,目前中铝和五矿均在洽谈重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其他相关企业的重组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按照国资委要求,今年央企数量年内要减少到80—100家,这意味着今年至少还需要减少23家,央企重组将在2010年下半年加速进行。

有证券分析师表示,央企加速整合将进一步点燃A股市场对相关重组板块的投资热情,在未来的央企整合大潮中,“产业链整合”重组和“强强联合”重组将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经济工作会议观察:不要让价格绑架中国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观察■本报评论员柏晶伟周子勋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对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调猜测,几乎众口一词地锁定在“防通胀”上。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市场价格“涨”声四起,通胀预期也水落石出,成为现实经济问题。显然,预防高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