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精选6篇)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精选6篇)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通光孔镜座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

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对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出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4.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5.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与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导入__你长得像谁?你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现象。

2.观察并比较图片中三个孩子与父母的相似点。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让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各他们自的父母。

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

升学仔细观察他们相象的地方并交流。

开始找同学家人的活动。通过把同学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进行比较,找出身体特征的相似处。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观察植物动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体亲代和后代的相似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或交流的资料,从而探究动物植物的遗传特征。

小结遗传先行是生物体共有的特征。

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加深学生对遗传现象的认识。

5.依据遗传规律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

学生推测并说明理由。

6.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内容是,遗传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基本特征。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

(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

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

(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

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2、并回答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自己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例。

五、本堂小结:

节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宜,植物会生长得茁壮。当环境改变后,植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而生长,如松树;仙人掌的根很发达,它的叶是针状,可使水分不很快流失,所以它能够够生长在干旱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你知道哪些植物能够在环境改变后,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例子?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爱好

【教学重点】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预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说说要注重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

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提示:选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放入2-3颗绿豆,并垫纸巾。

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

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1、学生认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39;“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教案】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了解古代生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2. 掌握古代生物的主要种类,并了解其生活环境与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培养对古代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古生物模型或图片; 3. 古生物化石样本; 4. 相关生物分类图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例如现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重要生物分类。 2. 学习(30分钟) 1) 介绍古代生物的概念和定义,以及与现代生物的区别。 2) 分类方法: a. 以化石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b. 按身体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分类方法。 3) 古代生物种类的介绍: a. 巨型爬行动物:恐龙、翼龙等; b. 早期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 c. 古代植物:蕨类、裸子植物等; d. 古代无脊椎动物:三叶虫、贝类等。 4) 展示古生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生物的外貌特征。 3. 实践与探究(40分钟) 1) 小组活动: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古代生物进行深入研究; b. 提供相关资源和材料,让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自己所选古代生物的信息,并制作海报或PPT进行展示; c. 学生通过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古代生物的了解,其他同学提问并互相 交流。 2) 教师点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4. 总结归纳(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出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和分类方法,并与现代生物进行对比。 5. 拓展延伸(15分钟)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参观相关博物馆或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生物的知识。

生物教案模板202210篇

生物教案模板2022最新10篇 生物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课程新授

(1)鱼的形态特征 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 具鳍,用于游泳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 (2)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 (3)课堂小结 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 五、布置作业 生物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3、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弄好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点: 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精选6篇)

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精选6篇)小学关于生物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通光孔镜座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关于生物教学设计7篇

关于生物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生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生物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册教材中的第课,概括地讲述了近代和现代仿生科技产品,在生物的启示下,人类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使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发明创造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们在生物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并自己尝试运用生物的某些特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在生物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 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小发明的构思。 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故事导入,阐述课题对比观察,启迪智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奇思异想,交流汇报 一.故事导入,阐述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么?(出示视频)在这里我用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引入,以此创设情景。目的是告诉学生大自然中形态万千的生物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科学的欲望。设计意图:通过鲁班发明锯的故事,渗透了人类进行仿生发明创造活动起源于实际需要,得启示于生物特征,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 二.对比观察,启迪智慧明确探究内容后,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在设计本环节时,首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人们在这些生物的什么特点的启示下发明创造出了什么产品?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给以引导提示。通过对比观察进一步说明人们仿照植物的叶发明了锯;仿造鱼的外形造出了船;根据青蛙的游动创造了蛙泳;根据老鹰的飞行造出了滑翔机。设计意图:通过对近代仿生科技产品的探讨,使学生理解人类进行仿生发明创造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生物的构造和功能方面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会学。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将本环节分为两个步骤:

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导语: 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一类物种,其多样性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生物的发展和演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本节课将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探索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古代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2.培养学生们对古代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学习内容: 1.古代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2.古代生物的演化和发展过程。 3.应用科学知识保护古代生物。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生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见过或听说过古代生物?你们觉得古代生物是怎样的?”

Step 2:了解古代生物(15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古代生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并让 他们尽量提出一些古代生物的例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认识到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古代生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Step 3:了解古代生物的特征(20分钟) 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古代生物的外貌特征。 学生可以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术语,如体型、皮肤、眼睛等,描述古代生物的特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描述。例如,教师可以问:“这个古代生物的体型是大还是小?皮肤是光滑还是有鳞片?眼睛是大还是小?”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描述,学生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Step 4:探索古代生物的演化过程(3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相关的资料,了解古代生物的演化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 们发现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古代生物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对古代生物的演化提供合理的解释。 Step 5:保护古代生物的应用(2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或讲解相关知识点,告诉学生们如何保护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化石。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古生物博物馆和自然保护区的事例,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古代生物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保护古代生物的方法和建议。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小学生物教案(精品6篇)

小学生物教案(精品6篇) 小学生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教材简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7课。本课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12.4.1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12.4.2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学段目标。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从古至今生物种类多种多样。那么本课的内容则落在“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上。 本课首先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为什么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然后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最后通过制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使学生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知:1.从宏观上知道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的多样性。2.对从古至今物种的多样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能客观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环境依赖影响关系。经了解,这些基础认知都是学生比较欠缺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前概念情况及教学条件提供一些资料,如课件、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的重要资源。 2.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3.人类不良行为使地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生活中获取证据,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2.能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3.能够基于分析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 科学态度目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 设计说明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 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小学教案生物(精品8篇)

小学教案生物(精品8篇) 小学教案生物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小学教案生物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小学科学第6课《多彩的生命》教案

小学科学第6课《多彩的生命》教案第六课《多彩的生命》教案 【引言】 生命是地球上最为神奇和多样化的存在之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看到无 数种类的生物,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小学科学第六课《多彩的生命》将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习不同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这堂课,让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并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 2.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2.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幻灯片、图片资料、实物标本等。 2. 学生准备:课前学习教材,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生物包括哪些?

2. 学生回答并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定义,并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生物。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通过幻灯片展示生物的分类方法,简要介绍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 以动物世界为例,讲解生物的分类特征,如有无脊椎、食物来源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生物分类?生物分类对我们的学习和了解生物有什么帮助? 三、学习与实践(35分钟) 1. 分小组,每组给予一定数量的标本、图片等资料。 2. 学生观察和探索自己手中的生物标本,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分类。 3. 学生讨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提出合理化解释。教师可示范并点评。 四、归纳总结(15分钟) 1.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说明各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观察和实践的重要性。 3. 教师补充和澄清相关概念,强化学生对生物分类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5分钟) 1. 通过展示更多图片和标本,帮助学生进一步认知和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出问题: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如何保护和维护这些生物的多样性?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小学生物教案: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小学生物教案: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与分 类 一、植物与动物的特征 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 1. 植物的特征 植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细胞结构:植物体内由许多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以细胞壁相互连接,在细胞壁中有纤维素存在。此外,植物细胞还拥有叶绿素,并能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 (2)根茎叶:大多数植物具有根、茎和叶三个重要的器官。根用于吸取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承担支撑和输送水分养分的功能,而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无运动能力:与动物相比,植物是无法主动移动的。它们依赖外部环境如风力、水流或者借助其他生物来传播种子和花粉。 2. 动物的特征 动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细胞结构:动物体内的细胞通常没有细胞壁,而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和肌肉来实现运动功能。 (2)多样的形态:动物的外形、大小和结构各异。它们可以是单细胞生物如原生动物,也可以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复杂多细胞生物如人类。

(3)摄取能力:动物靠摄食其他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常见的摄取方式有捕食、草食以及寄生等。 二、植物与动物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科学家根据它们的特征 进行分类。下面将简要介绍植物和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及其相应的类群。 1. 植物的分类 植物按照不同特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木质植物门:该门包括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和灌木等木本植被。 (2)蕨类植物门:主要包括蕨类植物以及苔藓植被。 (3)裸子植物门:该门包括常见的松树、柏树等裸子植物。 (4)被子植物门:多数种类的植物都属于此门,如花草及果树。 2. 动物的分类 动物按照不同特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无脊椎动物:这一类动物没有脊椎骨,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2)脊椎动物:这一类动物具有脊柱和脊髓。其中包括了鱼类、两栖类、爬 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3)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按照体温的调节能力可以将动物分为冷血动物和 温血动物。冷血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而变化,比如爬行动物;而温血动物自身可以调整体温,如鸟类和哺乳类。 三、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科学6生物的变异(教案)

小学科学6生物的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变异与进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3. 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2. 实验室所需材料:豆子、水、纸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会存在这么 多不同的动植物。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2. 学习与实验(30分钟) a) 学习变异的概念和形式 教师通过PPT简要介绍变异的概念和形式,包括随机变异和有目的的人工培育。

b) 实验探究变异的原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碟豌豆种子。要求学生将豌豆种子均匀分成两份,一份用水浸泡24小时,另一份不处理,然后观察并记录两组豌豆的变化。通过比 较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浸泡对植物种子发芽率和生长情况的影响。 c) 分析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 教师通过PPT和实例,向学生解释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变异对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3. 总结与拓展(15分钟) a) 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变异的概念、形式、原因和作用。 b) 拓展 鼓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扩展了解变异与进化的更多内容,如突变、基因 表达、环境适应等。 4.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小论文,论述变异的概念、形式、原因和 作用以及变异如何推动进化的过程。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供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五、板书设计: 标题:小学科学6生物的变异 内容:变异的概念、形式、原因和作用;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

小学生物多样性教案

小学生物多样性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实验用具:显微镜、生物标本等。 四、教学过程 Part 1 概念讲解 1. 引入(约5分钟)

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生物,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你们见过这些生物吗? - 这些生物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 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生物? 2. 概念讲解(约10分钟)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讲述其意义和价值: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Part 2 观察与实践 1. 观察生态系统(约15分钟) 带领学生们到校内的花坛或校外的公园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观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记录他们所看到的不同生物的特征,例如形态、颜色、食物等,并回答以下问题: - 你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的生物? - 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 2. 实验探究(约20分钟)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材料准备: - 昆虫、植物等各种生物标本 - 显微镜 - 盖玻片和载玻片 学生操作步骤: -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标本,进行观察。 - 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倒数滴几滴水。 - 轻轻地将盖玻片盖在标本上。 - 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所看到的图像。 3. 结果交流与总结(约10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在你们的观察和实验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不同的生物?- 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 -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五、课堂小结

小学生物课教案: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小学生物课教案: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一、引言 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小学生物课教学中,教授学生对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和分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本篇教案将带领小学生从认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这五大类别展开。 二、哺乳动物 1. 介绍哺乳动物的特点:哺乳动物是一类具有温血、毛发和乳腺的动物,通常会用肺呼吸。 2. 示例:老虎、大象、狗等都属于哺乳动物。 3. 哺乳动物对我们的意义:提供食品(牛奶、肉)、交流情感(宠物)、保护环境等。 三、鸟类 1. 介绍鸟类的特点:鸟类属于羽毛动物,在前肢演化为翅膀,并能飞行。 2. 示例:鸽子、孔雀、鹦鹉等都属于鸟类。 3. 鸟类对我们的意义:传播花粉、控制害虫数量、美化环境等。 四、爬行动物 1. 介绍爬行动物的特点:爬行动物身体由头部、颈部、躯干和尾巴组成,通常会用肺呼吸。 2. 示例:蛇、乌龟、变色龙等都属于爬行动物。

3. 爬行动物对我们的意义:捕食害虫、促进土壤肥沃度,因为它们通过排泄物 和蜕皮能为植物提供营养。 五、两栖动物 1. 介绍两栖动物的特点:两栖动物拥有在水中呼吸和陆地上生活的能力,通常 是冷血性的。 2. 示例:青蛙、蝾螈等都属于两栖动物。 3. 两栖动物对我们的意义:指示环境健康状况(青蛙是环境质量良好的征兆)、帮助人类清洁水源(食用昆虫)。 六、鱼类 1. 介绍鱼类的特点:鱼类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鳞片覆盖,吸收氧气通过它们 的鳃。 2. 示例:金鱼、鲨鱼等都属于鱼类。 3. 鱼类对我们的意义:丰富人类食物来源(提供蛋白质和营养)、调节水域生 态平衡。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它们对我们的意义。哺乳动物 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交流情感;鸟类负责传播花粉并控制害虫数量;爬行动物捕食害虫促进土壤肥沃度;两栖动物作为环境监测指示者;而鱼类为人们提供额外的食源并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堂课,更好地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并珍惜与之共存的环境。

小学科学5《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5《生物的启示》(教案)生物的启示 生物是我们身边的奇妙生命,他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通过生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习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本教案将围绕小学科学第五册的《生物的启示》这个主题展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感受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知识概述: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所有事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生物通过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系统发挥作用,并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生物的特点有:生命、遗传、适应、演化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包括生命、遗传、适应和演化。 - 掌握生物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 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生物的定义和特点(30分钟) - 导入:师生互动,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发学生对生物的思考。 - 概念讲解: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 实践活动:观察小动物,了解生物的生命特征。 第二课时:生物的遗传(40分钟) - 复习:回顾前一堂课的学习内容。 - 概念讲解:生物的遗传方式和基因传递。 - 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生物遗传的原理。 第三课时:生物的适应(40分钟) - 复习:回顾前两堂课的学习内容。 - 概念讲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物的生存方式。 - 实践活动:设计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情况。 第四课时:生物的演化(40分钟) - 复习:回顾前三堂课的学习内容。 - 概念讲解:生物的演化和进化理论。 - 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博物馆或图书馆,了解不同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第五课时:生物的重要性及保护(30分钟) - 复习:回顾前四堂课的学习内容。 - 概念讲解:介绍生物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第5课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第5课生物的启示(教案)小学科学课教案:生物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 2. 理解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3. 探索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生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 2. 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3.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们身边有什么属于生物的东西?”、“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什么区别?”等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生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

a.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能够维持自身稳定的特点,包括生长、繁殖、变异、响应刺激等; b. 生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 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a. 食物来源:大部分人类的食物都来自于动物和植物,没有生物就没有我们 的生活; b. 药物来源:很多药物都是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c. 环境调节: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动物可以帮助控制害虫数量; d. 生态平衡:生物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 步骤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5分钟) 1. 案例一:蜜蜂与花朵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a. 蜜蜂靠从花朵中吸取花蜜获得能量,同时在花朵间传播花粉; b. 花朵通过提供花蜜吸引蜜蜂,同时利用蜜蜂传播花粉促进繁殖; c.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维持着花卉的繁衍,也保证了蜜蜂的食物来源。 2. 案例二:动物对植物的影响: a. 鹿、兔等食草动物会捕食一些植物,这样减少了竞争; b. 鸟类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扩散; c. 这些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 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25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25生物的启示教案引言: 生物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种类和生存环境等内容,培养科学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本篇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生物实验和活动,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部分。 2. 了解生物的种类和生存环境。 3. 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和思考的能力。 4. 培养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部分 a.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发育、繁殖、代谢、适应能力等。 b. 生物的组成部分: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等。 2. 生物的种类和生存环境 a. 动物界:鸟类、哺乳动物、两栖类等。 b. 植物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等。 c. 微生物界:细菌、真菌、病毒等。 d. 生物的生存环境:陆地、水生、空中等。

三、教学活动设计 1. 活动一: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体的特征(适合1-2年级) 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特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步骤: a. 老师带领学生参观生物馆或室外环境,观察不同生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 等特征。 b. 学生观察后,回到教室进行讨论和分享,比较不同生物体的特征,并找出相 同点和不同点。 c. 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海报,展示观察和比较的结果。 启示: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生物体的兴趣和好 奇心,提高观察和比较能力。 2. 活动二:种植观察实验(适合3-4年级) 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加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并培养耐心和细心。 步骤: a.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花盆和土壤,并播种一颗种子,如豌豆种子或向日葵种子。 b. 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高度、叶片颜色、花蕾等方面的变化。 c. 学生在观察结果的基础上,画出图表或制作展板,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变化。

小学趣味生物教案【5篇】

小学趣味生物教案【5篇】 小学趣味生物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从文中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奇怪,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明了“我”的猜想。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查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肯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奇怪心。所以才依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剧烈的奇怪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苦痛。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奇怪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布满探究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快乐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非常奇怪,奇怪心即将得到满意,自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9篇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9篇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生物简单的教案(通用6篇)

生物简单的教案(通用6篇) 生物简单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不同的行为,如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迁徙行为等。 2.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锻炼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制定并实施探究实验,锻炼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采用探究活动、多种媒体演示(视频、图片等)、启发互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策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常识和兴趣点,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和引导 通过ppt课件呈现以下内容: (1)骆宾王的著名古诗《咏鹅》。 (2)潘玮柏《壁虎漫步》中的一句歌词“有只壁虎懒洋洋地在漫步,但它吃起蚊子的动作很迅速。” (3)播放视频短片: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地震前漫天低飞的蜻蜓。 生物简单的教案篇2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简析: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高中生物教材第二册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以及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关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知道了染色体(Chromosom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