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导学案

地球的公转导学案
地球的公转导学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公转》导学案(含答案)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1 【导学目标】 1、通过地球的公转示意图,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对比分析地 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2、通过自主学习,在黄赤交角示意图中标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 及其度数。 3、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并绘制太阳直射点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进而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及移动规律。 4、通过观察不同纬度和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归纳总结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1、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成因。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梳理】 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向④。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年,约为⑦日⑧时⑨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原因:由于?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以及 ?的更替、?的划分。 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 ?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极昼现象;在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在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要点突破】 ★「要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在公转吗教案 教科版

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 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 ok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 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 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

(完整版)《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课标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方面内容,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球的运动要求是:一是“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公转”;二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三是观测不同季节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公转轨道、方向、周期,并解释产生的季节变化。 2.例举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说明是由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演示、合作探究、动手实验、地理观测等方式理解地球公 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地球公转运动的探究,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地理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体会地理学科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2.四季的形成。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最近早晨上学天亮的迟了还是早了?为什么?(学生议论纷纷,表现出极强求知欲)。这就需要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地球的公转。 (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对照“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内容。 (1)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叫__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方向是_______,周期为______.

(3)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地轴是______的,且_______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_________. (学习预习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略图) (检查预习)分别请四位学生上台完成下列活动,其他学生帮助纠错,教师指导。 1,在图中指出太阳、地球,用手指画公转轨道并说出轨道形状。 2,标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3,在公转的四个位置上画出赤道、回归线、极圈,并说出纬度。 4,指图描述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轨道、方向及周期。(此环节先不涉及公转特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承转)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活动探究)教师用地球仪围绕光源(桌上蜡烛)演示公转。事先用纸带在地球仪上明显标出赤道、回归线和极圈,让蜡烛火焰对准北回归线,从夏至位置(学生观察在讲桌左侧)开始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谁发现的多。 (1)第一次演示,观察公转的轨道、方向、并说出公转一周的时间。 (2)第二次演示,观察地轴的倾斜和空间指向特点,归纳出公转的重要特征: (3)第三次演示,观察公转到四个特殊位置时阳光直射的纬度(蜡烛火焰依次对准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请一位学生在黑板略图上画出阳光直射的位置,(此处点明回归线的含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公转示意图,由学生说出阳光直射点移到四个位置时的节气、日期,教师在黑板略图上填写,完成公转示意图的绘制。 (4)结合自已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知识讲解

1.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NO 06 3.说明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和位置,并描述在这两个不连续面的地震波变化特【学习目标】 1. 了解地球具有的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绘制地球圈层构造模式图体验地理绘图的方法。 3. 激情投入,快乐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增强抗震意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理解地震波的主要特点; 勾划 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预习案 佛教认为地下是阎罗王统治的十八层地狱,基督教也说地下的魔鬼生活的世界;那么,地 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类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地球内部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是什么?请在框内画出详细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占 八 、 、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思考:读图,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 层名称,并描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在地 球表面的主要存在空间。 我的疑问 探究案 2.请你总结一下,地震波的特点? ?/ € 0 2013 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 °,地震深度为23公里。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巴基斯坦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 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什么?研究原理是?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等特点。 2、 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特点,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探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的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3、 绘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总结四季更替的成因 和五带划分的方法。 4、 识别几种常见的光照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算,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习过程】 活动1:阅读课本“地球的公转”图,借助三球仪或Flash 动画课件,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 填写表1-3-1中的空白部分: 表1-3-1 地球公转的特点 的轨道- 面与地球公转轨道- 面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目前角 度为 。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纬 度之间往返移动。阅读课本 “黄赤交角”图和“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然后在图1-3-1中绘制“太阳直射点周年 回归运动”曲线,注明A 、B 、C 三点处的日期,并在各点间画箭头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 向。 (2)在图1-3-1中标出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并画箭头表明其移动方向。 (3)如果黄赤交角为0o 或30o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将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随 和 作有规律的变化。 (1)阅读课本“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借助数学知识,推算正午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图1-3-1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 ,从直射点 向 递减。所以: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 午太阳高度达最 值;反之,达最 值。阅读课本“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图,可知: ①夏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 ②冬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 ③二分日时: 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4)思考:扬州(约31°N )一年中在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节 气)达最小;假设9月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1°N ,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 , 此后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大、小)。 活动4:阅读课本“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 (长、 短)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所以: (1)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 ; (2)自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 昼长(大、小) 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值,而且 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3)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 各纬度夜长(大、小) 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 昼越 ,北极附近出 现 现象;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 值,而 且 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4) 上终年昼夜平分。 活动5: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 和 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 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1)哪个纬度带四季更替最为明显?原因是什么? (2)四季的划分方法有多种,比较图1-3-2中的三种划分四季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典型例题】 读 “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 (1)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图1-3-2

1地球的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1

1.4 地球的结构学案 [考纲及解读]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记住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到外:地核、地幔与地壳),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3、说明地震波(纵波和横波)通过物质、传播速度方面的差异点; 4、区别地壳、地幔、岩石圈于软流层之间的关系。 解读: 1)、利用地震波探矿,如找石油、天然气;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考查板块的边界类型及特点; 3)、结合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等外部圈层知识来组织知识要点。 [要点梳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①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②特点:传播速度随着而变化。 ③分类:(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2)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 表1.地震波的特点列表对比: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将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总是沿着弯曲的路径传播并且不同深度的波速不一致,这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 2、不连续面: ①概念: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②分类:(1)莫霍界面:地面以下千米处,该界面以下,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的传播速度都明显; 第1 页共5 页 , P波)的传播速度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在这里纵波((2) ;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 3、地球内部圈层: 2.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列表分析、对比:表名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范围主要特征深度称)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1 莫霍界面下(2)各地厚度不一~地表地(纵波和横波速度加平均17千(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霍壳莫米界面快)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1()2900~6371古登地内核为固态5000堡千米,以界核)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2千米分为外核面~地) 温度、压力、密度均很3(心和内核大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4、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二、地球的外部圈层:页共5 页第2 。①组成:(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和水、(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地球表层水体组成,主要包括运动之水、水、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中。部、生物圈:(3)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 水圈的部和岩石圈的部、②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注意: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划分界限有什么差异?(内部圈层的界限相对明显,外部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更为密切,并无明显的界限。)] [重点探究?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从而引起一定地震发生时,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从震源强烈释放出来,我的思路:,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最先到达波)S

(湘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公转》导学案(含答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2.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理解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影响。3.绘图分析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一、地球的公转 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__________。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________上。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____向④____。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____。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____年,约为⑦____日⑧____时⑨____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_____。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____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原因:由于?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________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___________的变化以及?________的更替、?________的划分。 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____________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 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____。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____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21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22____夜○23____,纬度越高,昼越○24____,夜越○25____,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26________现象;在南半球则昼○27____夜○28____,纬度越高,昼越○29____,夜越○30____,在南极圈内,出现○31________现象;○32______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33____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34____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35____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36________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地球的公转 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点时,受太阳直射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了解地球公转时二分二至点,总结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规律。 ⑵通过头脑构建地理运动图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⑶由地理现象反过来分析起本质,学会分析、推理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情况的差异。 2.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的规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50cm长棒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教学情 景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一些知识: 1.地球公转的轨道是?(黑板画出椭 圆轨道) 2.地球公转的方向?(教鞭比划自 西向东)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 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变化? 板图 学生依次回 答:椭圆、自 西向东、倾 斜、没有。 拿出草稿纸 跟着画图 让学生回忆太 阳的公转,方便 下面新知识的 理解。 板图加深学生 已学知识 让学生产生对 四季划分作为 二分二至的背

1)、一天当中,早晚和中午什么时候气温高?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2)、一年当中,最热的是什么季节?最冷的是哪个季节?哪个季节正午时分太阳升得高一些,那个季节低一些?与冷热有什么关系? 3)、一年当中,不同时间白天时间长短一样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的冷热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有关。 教师讲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用手电筒演示直射和斜射,让学生讨论哪种情况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下面,我们运用地球仪进行地球公转的模拟演示。讨论回答 做笔记 目光由黑板 转向教师手 中的地球仪, 观察起来 景知识的理解 理解并记忆 通过地球仪进 行地球公转的 模拟,加深学生 对地球公转的 理解。 二、新课教学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所 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 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 我们通过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到A、 B、C、D四个特殊位置时,用长棒模 拟光线,分别找出其对应的直射点。 我们先来观察D点,其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受热比北半球 多,北半球处于冬季,D点在12月 22日前后,为冬至日。 再来观察A点,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此时南半球与北半球受热同样多,北 半球处于春季,A点在3月21日前后, 为春分日。 然后是B点,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 线,此时北半球受热比南半球多,北 半球处于夏季,B点在6月22日前后, 为夏至日。 最后是C点,与A点相似,其太阳直 学生积极思 考,并认真听 讲,在书中分 别对A、B、C、 D四个特殊位 置做相应的 笔记。 通过地球仪模 拟地球公转,长 棒模拟光线的 直观演示,使学 生正确理解二 分二至日太阳 直射情况的差 异。培养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特征。 3.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 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图片分析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2.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和动手绘制圈层图,加深对地球圈层结构特点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非常普通而又特殊的星球,特殊之处在于地球在漫长的形成演化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那么构成这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内部和外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 板书: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推进新课 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师回答得很好。出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呢? 投影: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教案人教版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地球公转的运动特点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因而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处理,一是有意识地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二是教师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演示、动画演示地球公转等,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归纳总结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说出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2、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二分二至点太阳照射情况,四季变化现象。 【教学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每天我们的地球在自己运动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进行转动,这就叫做公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公转。 二、展示交流,质疑 三、精讲点拨 1、首先,我们还是要来了解一下这种运动的方向。大家知道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吗?(教师演示) 学生回答:自西向东。 教师追问:大家还记得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吗? 学生回答:也是自西向东。 2、教师提问: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那么大家凭着我们日常经验,觉得公转一周会需要多少时间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学生观察并回答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滦县第二中学蔡红艳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与口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学生己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乂比较弱,所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

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夭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一)Flash演示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图解法 图解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观看动画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如解释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推迟了,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 五、教学流程图

必修1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必修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四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点,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3)了解并掌握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4)掌握地球各圈层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图表,培养学生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绘图分析掌握地球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训练读图能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辩证的思维观、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求真意识。 (2)通过探究地球内外结构及彼此间的关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和正确的全球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通过观察图像资料,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及热爱地球环境的情感。 2、内容分析: 教材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宏观了解的地球圈层结构特征,进而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 在第一部分“地球的内部圈层”内容中设计了正文阐述和两个阅读。第一篇阅读是导入型阅读,但其中涉及的地震波知识必须针对图1-21加以解释分析;第二篇阅读是延伸型阅读,介绍了地壳的组成元素,其中关于硅镁层与硅铝层的知识及地壳厚度变化规律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第二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内容只有正文描述,主要是了解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基本特征。 课后设计了一个活动,根据课时及课标,可将其放在课后完成,参与的学生也只限于部分有兴趣的学生。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后,从天上又落回地面,因此对本节教材应有一定的兴趣。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果,而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却很少很少,这是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的兴趣和好奇所在。另外,学生在本节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是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内部圈层中的作用,因此在第一篇阅读的处理中,要采用图片、课件等手段辅助教学,以突破难点的教学。 4、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个圈层主要特点”。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可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隐性要求: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的要求。 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住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的运动(1)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 A.(60°W,30°N) B.(30°E,40°N) C.(60°E,23.5°N) 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 2.方向:自西向东。 ???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顺时 针转动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逆 3.轨道 ①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两焦点之一。 ②近日点和远日点 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4.周期:为1年,约为365日5时48分。 5.速度 (1)平均速度?? ?'秒千米约线速度日角速度/39: /:59 (2)速度变化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遵循开普勒三定律(见图):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慢。这就是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长,冬半年短,为什么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的原因。 地球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注意:(1)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有时距太阳近,有时距太阳远,地球公转到距太阳最近的地

方叫近日点,大致是每年的1月初;公转到距太阳最远的地方叫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由此可知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2)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近日点都是最大,在远日点都是最小。 (3)可总结如下规律:“近1远7,近快远慢。” 6.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是指赤道平面与地球轨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约为23.5°。 (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下图: (2)黄赤交角与五带 ∠α为黄赤交角等于23°26′ ∠β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66°34′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余角。 黄亦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 1. 3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记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计算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学习重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过程]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1、读图填空,在横线上填出各点所代表的节气、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日落时间 (-)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 2、读教材P19图1.23,结合上图,完成下表 时间 太阳直射点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春分-夏至 从 _______ 向北移。 昼—夜 ______ 并且 _____ 渐长, _____ 渐短 夏至 ______ 最长 _____ 最短,北极 圈 以及以北地区出现 ___ 现象 夏至-秋分 从 ______ 向南移。 昼渐—,夜渐—,但仍昼—夜 秋分 秋分-冬至 从 _______ 向南移。 昼—夜 ______ 并且 ____ 渐长, ____ 渐短 冬至 ______ 最长 _____ 最短,北极 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____ 现象 冬至-次年 春分 从 ________ 向北移。 昼 ____ 夜 ____ 并且 ____ 渐 长, _____ 渐短 ★应该记住: ①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二 %1 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极昼/极夜的最小纬线圈)的纬度二 %1 计算某地点某日昼(夜)长: 昼长二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12-日出时间)X2/ (24-日落时间)X2 夜长=24-H 长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各12小时,6:00 H 出,00 H 落 极昼区昼长24小时,极夜区昼长0小时 %1 某地点某日昼长2x 小时,则该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尺为: 日出时间 12:00-x 12:00 12:00+x 上午x 小时 下午x 小时 1、读图总结(右图):同一时刻,正 午太 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精品文档 (14)《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分析: 本条标准本质上是要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而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教学中要在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遵循“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来认识。 在宏观层面上,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对于各圈层应抓住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指向某张确定的示意图,也可以是学生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表达对地球圈层结构的理解。 本节内容在全书中具有统领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与各圈层有关的具体内容之前,要能够宏观把握四大圈层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培养综合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增强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2.运用图表描述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范围、界限、物质组成,说明地球整体结构特点。 3.知道岩石圈的构成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整体上说明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4.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对自然环境形成的作用,简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初步体会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结构特点; 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图1.33、天宫二号、蛟龙号与世界最深钻井等图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外太空及深海的研究逐步深入,但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内部的了解却知之甚少,通常最直接的研究方式即为钻探,世界最深钻井深度可达12千米,却不及地球平均半径的1/500,可谓“上天有路、入地无门”。 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如何探究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比如利用敲打听回音的方式来挑选成熟的西瓜。 【学生回答】略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1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有哪两种分类? 3.两种地震波有何异同点? 【小结讲解】地震波的含义;地震波的分类;纵波、横波的异同。 1.含义: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分类:横波(S波):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纵波(P波):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