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在创造竞争优势中作用的差异分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在创造竞争优势中作用的差异分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在创造竞争优势中作用的差异分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在创造竞争优势中作用的差异分析

摘要:首先,对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竞争优势概念进行概述和界定。然后,

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途径、作用、影响力、协同等方面分析创造竞争优势的差异。

关键字: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竞争优势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关键在于竞争优势。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会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因此,企业必须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在深入探讨竞争优势的概念、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概念后,重点研究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创造竞争优势的差异分析。

1概念解释和界定

1.1无形资源

企业的无形资源包括技巧、知识、关系、文化、声誉以及能力,与企业的有形资源一样,它们都是稀缺的,都代表了企业为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必须付出的投入。在当代市场竞争中,无形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实践者的重视。

无形资源是指能够为企业创造收益,但不具有独立实物形态的资源(企业能力除外)。无形资源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1 )无形性,是指无形资源没有固定的实物形态,也就是说没有物质形态;2 )很强的积累性,无形资源一般无法通过企业外部的市场直接地购买到,而需要企业通过长时间悉心培育、积累和维护而获得;3 )非排他性,或称非独占性,指同一种无形资源可以同时被许多不同企业使用,或者被同一个企业多次使用;4 )无形资源的价值在使用中一般不会减少,反而还可能会增值,也就是说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增。

本文认为,无形资源是指那些企业可资利用的、没有具体实物形态和稳定存在形式、需要依附于有形资源而存在的一类特殊资源。无形资源的性质包括但不限于:计量相对比较困难、成本和价值比较难以确认、部分产权相对比较模糊、不存在较完备的交易市场、相互间关系复杂难以被解释、生成过程具有时空依赖和路径依赖、根植于组织惯例和实践中。

与Hall(1993)、安妮·布鲁金(1998)、戴斯和拉普金(2003)、以及王维平,刘旭(2005)等人的认识一致,本文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看成一类特殊的、具有能动性的无形资源,所以本文认为企业内部的无形资源主要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企业员工个人拥有的无形资源和由此衍生的个人能力,另一类是企业组织拥有的无形资源。对人力资源和组织拥有的无形资源的进一步细分陈述如下:主要包括时空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文化资源和管理资源等。相对于有形资源来说,无形资源似乎没有明显的物质载体而看似无形,但它们却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时空资源,是指企业在市场上可以利用的,作为公共资源的经济时间和经济空间。时间资源(经济时间)是指人类劳动直接或间接开发和利用的自然时间或日历时间。空间资源(经济空间)是指人类劳动直接改造和利用的、承接现实经济要素运行的自然空间。“时间就是金钱”、“天时不如地利”等格言,分别说明了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重要性。

技术资源,广义的技术资源包括形成产品的直接技术和间接技术以及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维修技术、财务管理技术、生产经营的管理技能。此外,技术资源还应包括市场活动的技能、信息收集和分析技术、市场营销方法,策划技能以及谈判推销技能等市场发展的技术。技术资源是决定企业业务成果的重要因素,其效力发挥依托于一定水平的财力和物力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及其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企业的信息资源由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情报资料构成。信息资源在企业的资源结构中起着支持和参照作用,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等特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运用信息资源使整体资源增值的最好诠释。

品牌资源,就是由一系列表明企业或企业产品身份的无形因素所组成的资源。品牌资源又可细分为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三类。品牌资源尤其是成为驰名商标的品牌(又称名牌)对企业经营成败至关重要,名牌对企业维系顾客忠诚、开拓新市场、推广新的产品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化资源,是由企业形象、企业声誉、企业凝聚力、组织士气、管理风格等一系列具有文化特征的无形因素构成的一项重要资源。与有形资源比较,其缺乏直接的数量化特征,没有一个客观数据基础,是由一系列社会形象或文化形象的形式存在于评价者心中,与其载体密不可分,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是其他资源效力发挥的累积结果,可以迁移到被兼并或被控股的公司和新成立的企业中,企业形象、品牌信誉等还可以从原来产品转移到新产品中。

管理资源,管理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企业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它是企业众多资源效力发挥的整合剂,其本身也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要素。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企业资源整体效力发挥的水平。管理资源应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企业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企业组织系统内部和可利用的外部人员的总和,包括这些人的体力、智力、人际关系、心理特征以及其知识经验的总汇。一方面,人力资源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存在——人员的数量,同时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这些员工内在的体力、智力、人际关系、知识经验和心理特征等无形物质。所以,人力资源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资源。它是企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关键资源,是企业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的载体,是其他资源的操作者,决定着所有资源效力的发挥水平。

市场资源,是指那些不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但是在市场中存在,而且因为是企业强大的竞争实力、独特的经营策略技巧和广泛的关系网络而可以为自己所用的资源。在现代经济中,凡是具有经济效益和功能的市场交易都有价值,一般来说,市场资源主要有下列几种:关系资源,是指企业因为与顾客、政府、社区、金融机构等个人或组织之间良好的关系而获得了可以利用的存在于企业外部的资源,这其中特别应该受到重视的是客户关系资源。企业与客户长期良好的合作而建立起顾客忠诚,这样客户就成为企业经营中获取强大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资源;杠杆资源,指虽然不属于企业所有,但是企业可以通过OEM生产、特许经

营、加盟连锁、虚拟经营等方式为我所用的资源。OEM生产、特许经营、加盟连锁等方式往往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撬动较多资源为自己的经营服务,这种资源的利用方式与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非常相似;社会资源,主要指社会中可供自己利用的,能为企业自身带来优势或经营帮助的事件或人物,特别是现实社会中的名人、名物和各种有影响的事件。现实经营中,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聘请各种名人为自己题字或者做宣传活动,就是利用社会资源的典型例子;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各种历史名人、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等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文化资源。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先人一步发掘和加以运用。有时候,历史文化资源就是由企业自身所杜撰出来的一些具有一定正面影响的神话文学故事等;其他市场资源,是除了以上所涉及的可以为企业利用,并形成一定竞争优势或者为企业带来支持、帮助和利益的各种物质或精神形态的东西。所谓机会无所不在,关键是要看经营者眼界的宽广和策略的高低了。

1.2有形资源

有形资源是指那些能够用价值指标或货币指标直接衡量的,具有实物形态,并可以说明其数量的资源,通常包括实物资源和财务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相对于无形资源而言,具有完全的交易性,即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也可通过市场交易把其售出;2)相互竞争性,也称排他性,有形资源一旦被某个企业占有或使用,那么其他企业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占有或使用该资源;3)较弱的累积性,指有形资源一般不需要企业花费太长时间积累,随时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4)独立性,指有形资源一般不必与其它资源同时使用来实现其价值,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独立价值实现能力;5)有形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征。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有形资源主要是指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它们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一般都可以通过目前的会计方式来计算其价值。

财务资源,是企业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货币体现,具体表现为已经发生的能用会计方式记录在账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债权和其他权利。既包括静态规模的大小,也包括动态周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企业获取和驾驭这些资源要素的能力和水平。反映企业财务资源状况的工具就是企业的一系列财务报表。在企业财务资源系统中,最主要的资源是资金。财力资源是企业业务能力的经济基础,也是其他资源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实物资源,主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物质形态的固定资产,包括工厂车间、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生产资料、土地、房屋等各种企业财产。由于大多数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物质形态较强、流动能力较差,其价值大多显示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一般特性(当然也有一些固定资产即使在折旧完毕之后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甚至会增值,如繁华地段的商业店铺等)。在传统工业中,固定资产是企业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一个企业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1.3竞争优势

1.3.1相关研究对竞争优势的界定

Porter(1980)认为,竞争优势意味着企业在特定产业中具有超过平均水平的业绩表现,而这种业绩表现具体到财务方面,就是企业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贝赞可、德雷诺夫和尚利(1996)认为,当公司的表现超出了该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就说它获得了竞争优势;国内学者邹昭希(2001)则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将厂商在产业中业绩出众的能力,即赚取比同行更高利润率的能力,定义为竞争优势。余光胜(2002)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优势,依赖于这种优势,该企业可以获得超过该行业正常收益率的回报。

1.3.2本文对竞争优势的界定

竞争优势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企业通过利用自身资源,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创造顾客所需价值的优越状态,企业稀缺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或不可转移的资源,使企业可能获得竞争优势,但具备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稀缺资源只有在比竞争对手给顾客带来更多价值的情况下,才可以说是它创造了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既要获得资源,同时又要获得市场,才有可能获得优势,获得资源是获得市场的前提。因此,竞争优势是在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实质是企业比竞争对手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总价值。

在查阅有关竞争优势研究的大量文献后本文发现,关于竞争优势存在一种主流的定义方式,这一方式认为:如果某个企业能够获得超过产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那就说明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Priem and Butler(2001a)也认为,这种定义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定义方法,也是战略管理领域普遍采用的定义方式。本文在随后的研究中也使用这一经典的定义。

2.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创造竞争优势的差异

2.1对于创造竞争优势差异的途径和方式不同

通过前面的定义的界定,可以了解到有形资源主要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而无形资源则是宽泛,既包括品牌的影响力,又包括无形的管理资源等。两者在创造竞争优势途径和方式上面存在差异。有形资源的特性决定其创造的竞争优势持续性相对较短,持续的竞争力和维护的成本较高,由于价值可以市场比较准确定价和衡量,容易被模仿和购买,从而使其他竞争方也同样拥有同等的竞争实力。其主要作用的途径是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和客户获得高于其预期的消费体验,超过其所承担的费用的价值。无形资源由于其特有的特性,市场往往很难定价和交易,培育和扶植需要较长的持续时间,一旦获得就难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有利于持续的竞争优势,领先于行业的平均获利和成长水平。其作用的途径,往往是超出产品和服务本身所带来的享受,一般更偏向与精神满足以及其他同质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其影响力往往是随着使用该资源的客户的增加,其边际收益是不断增加的,代表一种行业内同类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企业自身对于使用这类资源可以附加在有形产品的无形价值之中。

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方式的不同,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短期效益来说,企业的有形资源会比无形资源更加容易增加有效的收入,而创造短期的竞争

优势。对于无形资源的获取时间较长,但其作用效果和时间跨度很大,长期效应明显,对于长期的发展战略来说,要以无形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体,而有形资源则是在无形资源的统领下,充分发挥市场价值,两者共同结合为企业培育竞争优势,同时也创造财富和价值。

2.2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影响力不同

影响力,一般认为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力又被解释为战略影响、印象管理、善于表现的能力、目标的说服力以及合作的影响力等。有形资源是形成产品和服务的外在表现,而无形资源是通过对消费者认知和影响其购买和消费倾向,对公司内部的执行人员进行的修正性完善,而产生竞争优势。有形资源的影响一般会随着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与接受的结束而逐渐或者迅速消退,影响力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以及受众群体较小,方式一般是比较单一和具体。这样也就对于创造竞争优势影响力较小。无形资源的影响途径和方式多样,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以及受众群体宏大,一旦形成较容易促成竞争优势,持续和作用时间较长。对于创造竞争优势起到主导作用的影响,也是竞争优势的主要的表现形式。

竞争优势的最本质核心是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有机高效的整合与作用。无形资源是通过精神和理念层面改变或加强消费者购买拥有竞争优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打消客户之前的不利于本企业的观念,树立和改善公司整体形象,因此而良性的影响消费者。而有形资源则是通过产品实际的功能和效用来说服消费者的,并且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施加的影响力。对于创造的竞争优势,最终都要形成对于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3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侧重和协同差异

同样作为企业资源里面的一部分,只是表现形态和功能不一样,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但是二者的目标是一样的,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形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一般是通过交易获得,公司企业自有研发较少,并且成本较高。无形资源则是以企业自行培育和研发为主,相应的价值较高,外购的情形较少,即使购买的无形资源一般都会有比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适应成本。有形资源的使用更加简单和容易控制,无形资源则是难以控制和把握,价值和创造价值难以确定。

对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企业资源基础论的核心问题。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两者本身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协同和交互作用,因此,对它们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比较困难。本文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着手。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基本要素,是生产活动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组合和协调的。因此,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所必须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们可以被用来创造平等的产业竞争环境,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它们是保证企业进行正常生产和其它经营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无形资源是建立在有形资源基础之上的,经过长期的培育和积累而形成的,它通常具有无形性、路径依赖性、暗默性、社会复杂性等特点,它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投入有形资源时必须要投入无形资源,因为企业只有通过把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出产

品或服务,而且无形资源的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的高低。因此,具备一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能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二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也会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有形资源对于竞争优势的协同较为容易掌控,因为具体并且可见,也为无形资源的发挥了载体的作用,是竞争优势和无形资源客观的物质表现基础,内涵是无形资源的融合体和精神内核,集聚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观、理念以及使命。无形资源是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的精神动力和信念保障,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物质层面之外的,但又是竞争优势最本质的源动力。

3.总结

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和源泉。竞争优势的实质是企业比竞争对手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同时又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竞争优势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企业通过利用自身资源,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创造顾客所需价值的优越状态,有形资源是必须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形资源是无形资源的基础;无形资源是竞争优势持续增长的内动力,而他们二者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参考文献:

[1]钟叶飞.基于企业资源的竞争优势模型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0,(8):94-95.

[2]刘志彪,姜付秀.基于无形资源的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03,(2):71-77.

[3]周智颖.基于无形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4]汤琳.我国一流大学有形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美]迈克尔·波特著. 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杨锡怀,冷克平,王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沃尔玛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简介: 沃尔玛公司是一家世界性的连锁企业,由美国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1] 沃尔玛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其财务经理成功的管理,要知道,股东一般是不参加公司的经营决策的,他们雇佣经理人来代表他们,行使决策权,而财务经理通过解决“资本运算”、“资本结构”、“运营资本管理”这三个问题,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 沃尔玛在财务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涉及了四个方面: 1.财务目标设立独特——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权衡,几乎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前者是企业存在的原因,而后者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正因如此,在日常经营上,沃尔玛会显得一骑绝尘。 2.资本结构相对完善——沃尔玛灵活运用了财务杠杆,能用较小的资本撬起了更多的利润。(只要利润率高于负债的利息率这就一直可行,虽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沃尔玛的偿债能力,加大了它的财务风险) 3.匹配的存货机制——沃尔玛将日本的JIT inventory理念运用在了自己的存货管理上,在某种意义上使“零库存”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实现了EOQ模型中的理想存货水平,大大缩减了存货的持有成本,加快了供应链的运转,为那些大型零售企业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4.成熟的短期财务和信用管理——沃尔玛加大了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使用力度,这在财务角度可视为对财务资源的一种投资方式,既显示了沃尔玛日渐雄厚的资金实力,也为其不断刺激了销售,增加了创收。 除了这四方面之外,沃尔玛在财务管理上的成功之处当然还有许多值得借鉴。但在目前的案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沃尔玛本身,更要从它所处的零售业这整个行业来考虑问题。那么,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沃尔玛的突出之处才是我们所需要更加关注的。如西尔斯与沃尔玛相比,为什么会衰退,让出了龙头地位?这下面的分析报告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1]沃尔玛中国简介.沃尔玛.2013 报告分析: 1.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努力想要达到的一种经营状态。没有它,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会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误差。对于公司的股东来说,一个好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能够提高股东们的财富,这也是市面上大部分公司的财务经理所引以为标准的。但沃尔玛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并不是说沃尔玛不注重股东权益的提高,只是沃尔玛更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最大权衡。下面将从顾客、职工、供应商这三种利益相关者进行详细说明。 对顾客——首先,沃尔玛提出了“天天低价、始终如一”的口号,并努力实现价格比其它商号更便宜的承诺。(当然,低价并不是从削减已有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是通过大力节约开支,沃尔玛绕过了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这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成本,为其薄利多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石)。其次,沃尔玛的经营法则之一是“超越顾客的期望,他们就

关于无形资源重要性的MBA essay

关于无形资源重要性的MBA essay 英国启航论文 一般来说,公司的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其中,有幸资源指的是具有物理性质的真是存在的能够看见的任何公司财产。换言之,有形财产就是没你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的,能够感觉到的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例如,实物资产就包括工厂、设备以及体力劳动资源。无形财产是指,确实存在,但是你无法看见,无法触摸的具有价值性质的资产。例如,管理经验等。这些资源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足够的服务,并且将在该公司的各种活动中进行使用。但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重要。因为他们能够带给公司更多的活力。 有形资源 在现如今愈发快速变化的技术市场,一般来说,有形资源又可以分为财政资源和屋里资源。最近研究表明,有形资源为公司马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毕竟资本的累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形资源还包括设备、劳动力和生产产品。显而易见的是,有形资产是公司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 The resources of the firm are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Tangible resources are defined as any company property that has a physical existence. Therefore, tangible resource is the one that you can reach out and touch, which includes physical assets, such as plant, equipment and physical labour (Buigues 2000). While intangible resources are defined as the assets that you cannot touch or see but that have value, which includes skills and knowledge about productive and managerial processes (Buigues 2000). These resources are able to supply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to the managers of a firm, to be used in the various activities that the firm undertakes. However, in the fast paced technological industry, intangible resources are tend to be more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materials and some books in the library. There are sufficient statistics indicate that intangible resource overcome tangible resources. Intangible resources are the key elements that make those companies in the fast paced market differ themselves from each other and become prosperity. 有形资源———Tangible resource The tangible resources in a fast paced technology market could be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physic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research (Alonso 2000), the tangible resources are the hard rock for a company’s establishment,

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 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 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

2021年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欧阳光明(2021.03.07)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 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 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

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 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

沃尔玛成功案例分析

一、沃尔玛(中国)SWOT分析 S: 1. 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在Wal-Mart购物可以体验到“一站式”的服务。 2. 规模经济Every Day Low Price产品多样化种类齐全强大的物流系统。 3. 管理人性化,企业文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伙伴。 4. 有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供货商,并通过自己的大规模采购获取更好的价格。 W: 1. 在中国没有形成经营规模前,其采用高科技和高投入的物流中心,并不能达到削减 本。 因为中国不缺乏劳动力。中国的人力资源比较廉价。 2. 中国并不发达的基础设施也妨碍了高科技的使用效能。中国有购买力的人口分布与 美国十分不同,其选址的指导思想不适应。 3. 中国人的购物构成,生鲜类的产品比重更大,品种要求更多。经营方式上,比较讲 究控制,使得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无法做到快速反映。坚持自己的经营流程,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降低的他们的积极性。 4.海外采购的价格优势难以体现,因为中国既是消费大国, 同时也是生产大国。 5. 由于Wal-Mart 卖的产品多样化,相对于其他产品较集中的竞争者来说比较没有 弹性。 O: 1.中国加入了WTO,对外资的保护加大了,也放宽了限制。 2.规模经营,低价战略所向披靡。 3.潜在顾客多。 4.可和在中国其它的零售业者形成策略联盟 T: 1.中国零售业发展迅速,竞争加大。 2.在中国经营受挫,家乐福是最大对手。 3.在建立顾客数据库方面压力较大 4.政治问题、文化差异会影响到Wal-Mart的运作。 基于上述分析,Wal-Mart对于中国市场问题的对策 尽管从1996年,Wal-Mart便涉足中国零售行业,但是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Wal-Mart 远不如其后来者认识的深刻,更比不上物美、好又多等本土的后起之秀。因此,Wal-Mart 最需要找到的,就是对中国市场的“感觉”。 (一)、了解中国市场并做适当的调整 欧美的成功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尽管Wal-Mart在物流管理、全球化采购、信息化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但是,在对市场的把握上Wal-Mart还欠缺很多。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市场环境,广泛地调查研究各地区(特别是以深圳、上海和北京分别代表的不同消费大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找到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购物服务的切入点,来重新定位、划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只有如此,Wal-Mart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已经叫喊多年的“本土化”,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实现管理层的本土化 要针对消费者进行本土化改造,就必需逐步实现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只有本土化的管理层,才能够理解如何有效的为本地消费者服务,才不会带着“美国色彩”的眼镜来看待中国市场环境。目前,大中国地区的人才积累,已经具有了亚洲高水平管理能力,同时,也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VIP专享】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往往存在着偏差。许多人把资源仅仅看作有形实物,象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其实,这是在资源问题上的认识误区。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而并非只有单一的有形资源的存在形式。象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等,都属于无形资源的类型。正确认识资源系统,分析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很早就认识了有形资源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把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四种要素列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重点就是放在有形资源上的。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论,将生产要素理论进一步引申,认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着差异——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各自以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然后经过国际贸易使各国在商品交换中各自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仍然是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逐步对资源开发问题形成了固定看法,即把目光盯在当地,盯在有形资源上,强调发挥本地自然资

源、劳动力资源或资本资源方面的优势,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有形资源误区”。 在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有的地方走上了单纯依靠开发 当地有形资源发展经济的道路,对自然资源开发无度,“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了自然资源数量的锐减。还有的地方在开发一种资源的同时破坏了另一种资源,例如,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问题。这种为开发有形资源而 破坏无形资源的短期行为,造成了生态与环境的严重失衡。 在对外开放政策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有形资源误区”。例如,在吸引外资决策上强调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在国 际贸易战略上突出初级产品出口。这种做法虽能获得一定的经 济利益,但由于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只占据初级产品出口的有限 份额,加工增值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吞食,因此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更难缩短与发达国家 之间的经济差距。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除了少数稀缺原料生产国(尤其是石油输出国)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原有的自然 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有形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占有垄断地位,而能够体现无形资源优势的高文化、高科技含量的商品异军突起,在市场竞争中占尽了先机。无形资源从幕后走上前台,在现代经济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发挥出它的潜在动能。

水资源短缺应对措施探讨

水资源短缺应对措施探讨 1水权协议 2013年4月23号,POLIS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课题小组召开了关于加 拿大和美国获得取水权益的经验总结网络研讨会;来自政府、研究所、 非政府组织、水资源团体的80余名代表和一些演讲嘉宾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议上,为了研究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因其本 身所具有复杂性,而将美国克拉马斯河流域水权问题作为一个综合研 究实例供与会者分析。跨越美国俄勒冈州与加利福尼亚州边界的克拉 马斯河流域,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水资源分配过度, 导致地区干旱,从而使鲑鱼失去了充足的水分和栖息地,最终使鲑鱼 及其他鱼类数量减少了90%。(2)农民缺乏足够的水源进行灌溉,以鲑 鱼为食的土著民族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威胁。(3)在河流上建造的水电站 对水质和河流沉淀物的影响也令人担忧。相关研究人员指出,经统计,在近20a内,有关对该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方面的法律诉讼,主要集 中在农村社区试图强制实施州级水权规定,而反对原住民的取水权利。研究人员解释说,2006年,克拉马斯河流域上游3座水电站的取水许 可即将到期,这时产生了考虑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 的想法。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拆除大坝来恢复鲑鱼数量的呐喊声。所以,在此背景下,各方团体举行会谈,试图针对克拉马斯河流 域的具体情况,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鱼类数量 下降等问题以及在社会上引起的一些争论。在关于该流域水权问题的 法律诉讼纠缠数10a之后,2010年,签署了两个包括拆除大坝计划在 内的克拉马斯河流域协议。该协议的签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有45 个不同的组织和社团都签署了该项协议。克拉马斯河流域协议旨在致 力于改善未来灌溉设施、恢复鲑鱼数量、提供低成本的灌溉资源,以 及解决原住民之间与水有关的争端。此外,克拉马斯河流域协议中还 规定,从现在起,暂停新世纪在该流域的任何开发活动。克拉马斯河 流域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在适当的情况下,人们更乐于通过协商合作 的方式来解决有关权利和资源的争端问题,而不是依靠法律条文和诉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复习进程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往往存在着偏差。许多人把资源仅仅看作有形实物,象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其实,这是在资源问题上的认识误区。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而并非只有单一的有形资源的存在形式。象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等,都属于无形资源的类型。正确认识资源系统,分析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很早就认识了有形资源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把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四种要素列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重点就是放在有形资源上的。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论,将生产要素理论进一步引申,认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着差异——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各自以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然后经过国际贸易使各国在商品交换中各自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仍然是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逐步对资源开发问题

形成了固定看法,即把目光盯在当地,盯在有形资源上,强调发挥本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或资本资源方面的优势,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有形资源误区”。 在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有的地方走上了单纯依靠开发当地有形资源发展经济的道路,对自然资源开发无度,“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了自然资源数量的锐减。还有的地方在开发一种资源的同时破坏了另一种资源,例如,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问题。这种为开发有形资源而破坏无形资源的短期行为,造成了生态与环境的严重失衡。 在对外开放政策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有形资源误区”。例如,在吸引外资决策上强调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在国际贸易战略上突出初级产品出口。这种做法虽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由于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只占据初级产品出口的有限份额,加工增值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吞食,因此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更难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除了少数稀缺原料生产国(尤其是石油输出国)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原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有形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占有垄断地位,而能够体现无形资源优势的高文化、高科技含量的商品异军突起,在市场竞争中占尽了先机。无形资源从幕后走上前台,在现代经济中充当着极其重要

(完整版)句子作用练习

句子作用答全面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考题形式:某一段(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答题方法: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在开头在作用:A、开篇点题;B、设置悬念,引人入胜;C、总领全文; D、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背景等; E、交代文章的线索; F、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G、描写景物、渲染气氛。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A、埋伏笔;B、承上启下;C、照应上文;D、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在结尾的作用:A、总结全文;B、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2)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结尾段在内容上的作用:A、深化中心,深化感情;B、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C、卒章显志。 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 一般分析句子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 3、答题举例: 《口技》的结尾句“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通过写道具的简单,侧面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转角遇到爱 孙道荣 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一边说说话唠唠嗑儿,十分热闹。 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是个老小区,楼房都是6层的,没电梯,住在上面的老人,上下楼就很不方便。以前,经常能看到住在楼上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小椅子下楼。椅子除了

来到楼下坐坐外,主要的功能还是上楼回家的时候用,爬一层,放下椅子,坐一会,喘口气,养足了劲,再爬一层。有的住在楼上的老人嫌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3楼的转角处,放了一把椅子,以为是谁忘记拿回家了,但很多天过去了,椅子一直在,显然,椅子是谁特地放那儿的。上下楼的老人,爬楼梯累了,走到3楼转角处,正好在椅子上坐一坐,歇歇脚。3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了楼上老人的中转站。下楼的老人,慢慢多起来了。 不久,5楼、4楼、2楼的转角处,也都分别放了一把椅子。有的是木椅子,有的是竹椅子,2楼放的竟然是一张小型的旧沙发。没有人知道是谁放的,也许是哪位住在楼上的老人,也可能是某个家有老人的年轻后生。有什么关系呢。转角处的这几把旧椅子,给上下楼的老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纵使是住在最高的6楼的老人,现在也敢下楼来了。楼下有一小片开阔地,那是老人们聚集的地方。 楼梯转角处的椅子,成了这幢老居民楼的一道风景。 可是,问题也暴露出来了。老楼房,楼梯本来就窄,又放了把椅子,上下楼就有点碍手碍脚,特别是搬动大一点的家具物什的时候。某天,一位住在4楼的中年男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把可以折叠收起的椅子,然后,在拐角处的墙壁上,钻了几个眼,将折叠椅安装了上去。需要坐的时候,将椅子放平,贴墙而坐,不需要的时候,就将椅子再靠墙折叠起来。一点不碍事。 折叠椅受到了老人们更加热烈的欢迎。一把折叠椅,成本需要一两百元。老人们商议自己凑钱,将每个楼层都安装一只。一位做小生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3把这样的折叠椅,将2楼以上转角处的椅子都换上。住在一楼的一位老人的女婿是一家装修公司的工人,利用一个周末,将几把折叠椅都安装好了。 老人们开心极了,上下楼再也不那么艰难了。除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见面,聊聊天以外,最让他们开心的是,他们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上自己的家里做做客了。并且,他们在发出邀请的时候,不忘叮嘱老朋友一声,楼梯口都有一把折叠椅,可以坐下来喘口气,不着急啊。 这是发生在我所居住的杭州城的故事,这幢老式居民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附近居民楼里的老人们艳羡不已,不过,别急啊,据说,政府已经拨出专款,在所有老居民楼里推广。 转角处的一把椅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对老人的关爱和温暖。有时候,爱就这么简单。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转角遇到爱”,联系全文说说遇到了怎样的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缺乏问题的四级英语作文Water Shortage

水资源缺乏问题的四级英语作文Water Shortage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On Water Shortage.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 Water shortage is becoming an urgent problem 2. Possible reasons 3. Possible solutions 参考范文: On Water Shortage 水资源短缺 No one can have failed to notice the fact that water shortage is a grave problem with which the whole world is confronted. Actually, it has become so widespread that it has severely affected people's daily life and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没有人可以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实,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整个世界都在正面临这个问题。事实上,它已经变得很普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A number of factors could account for the problem, but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critical ones. Fir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water is needed. Secondly, the ever-increasing population is another leading cause of water shortage. Besides, the global tendency of warming up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problem. What's worse, pollution and waste of fresh water aggravate the situation. 造成这个问题有很多的因素,但下面的可能是关键的。首先,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水。其次,不断增加的人口是另一个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此外,全球变暖也有助于引起这个问题。更糟糕的是,污染和浪费的淡水使局势更加恶化。 In view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before things get worse. First, it is essential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be worked out and enforced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Secondly, people shoul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saving water. With these measures taken, it is reasonable for us to expect a brighter future. 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制订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来保护水资源是必须的。其次,人们应该增强节水意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21 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 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 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 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 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 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 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 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 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占有量仅为

沃尔玛案例分析

一、从沃尔玛的发展过程来看,信息化对沃尔玛起了关键的作用,由此得出信息化对流通企业的作用和意义在于: 1、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库存数量,做到库存快速响应,每卖出一件商品系统都会立刻进行记录,当该商品的数量降低到安全库存线的时候系统就会立刻通知供应商发货,所以沃尔玛虽然规模很大店面很大,但是库存量控制的非常好。 2、物流过程最终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对供应商的发货及物流情况进行跟踪,实时掌握货物的物流情况,发现异常快速响应。 3、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地统计出货物的销售情况,方便市场部门对消费者变化的研究,第一时间发现消费趋势的变化,制定出适应市场的改变。 4、帮助沃尔玛加强了对整条供应链的把控,使整条供应链的效益得到提升。 5、通过信息系统对客户及会员的信息反馈的整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6、通过信息系统对库存货物的状态进行把控,对于即将过期商品、退货商品、残次商品等“问题品”进行处理,并记录下处理结果,方便日后查看。 7、流通扩张、零售时代与沃尔玛增长分工与交换之间的两难冲突以及相关组织制度的演进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交易成本越低,分工就发展得越快,专业化利益也就越大;但分工越发展,交易成本就越高,从而分工受到限制。因此,随着分工细化、交易增加和经济增长,交易部门或流通产业必然呈历史扩张趋势,专业化于交易活动的流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于其解除分工经济“交易成本约束”的作用。 所以,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对流通企业的帮助绝不仅仅是提速,更是让整个行业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一个侧面反映。 二、比较我国及国外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分析我国流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方向: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公认的现代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近年来信息通信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在整体的基础建设实施程度和应用层次方面都较发达国家要低。另外,在企业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投入方面,我国企业同国外发达企业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发展至今日,发达国家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说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无论是从宏观经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大链条上的各方,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足以制胜的必要手段。

家庭资源,指存在於家庭中的各类资源,包括有形与无形,可分成「

家庭資源,指存在於家庭中的各類資源,包括有形與無形,可分成:「家人」資源與「環境」資源。「家人」資源可分為「物力」資源與「人力」資源,而「物力」資源再細分為「物質」資源與「金錢」資源;「人力」資源再細分成「精力」資源、「時間」資源、「能力」資源、「態度」資源。「環境」資源可分為「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其中「自然」資源可細分為「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社會」資源細分成「人際關係」資源、「制度」資源、「設施與服務」資源。 資源人人有限,但要看怎樣管理和有效運用,以期達到家庭成員個人及共同的無限目標,滿足家人最高的需求。 家庭資源管理的步驟: 一、確認家庭的問題、需求及目標。 二、釐清價值。 三、確認資源。 四、作決策計畫實施。 五、評量目標的達成與否。 從步驟一到步驟五這中間可以透過回饋、修正、溝通來管理。 家庭財務管理 俗話說:「人兩隻腳,錢四隻腳」,人不理財、財不理人;妥善運用錢財做好財物的管理,滿足個人及家庭的需求,是現代人必學之功課。夫妻應有共同的價值觀,妥善分工合作執行。 家庭財務管理可分成四方面: 1. 評估家中資產、負債比例及必須之開支是否適當,訂定財務目標。 2.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階段目標也不相同,例如:購屋、子女教育經費、保險及老年期退休生活與遺產之安排......等。 3. 理財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為開源節流:編列預算、記帳為必要的工作,且要切實可行,透過詳實的記帳來控制開支。另一為投資:要考慮風險、獲利及家庭需求,以保本為主,切勿盲目跟從投資。 4. 定期檢查此計畫及執行成果,並依家庭生活狀況、物價指數及社會經濟景氣來作調整。 家庭時間管理 由於現在多為雙薪家庭,夫妻雙方花在家事的時間實在有限,因此時間上的分配及運用就顯得特別

水资源现状

e i n g a r e g o o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 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 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 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 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 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

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 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 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 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 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 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