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入侵及民族危机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

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

因。

②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大家翻开课本看下23页的学习建议。近代的中国历史围绕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不断侵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二是中国军民不断反抗,维护主权。看一下课本下方的时间轴,上面标志的就是对应的侵略史和抗争史,是我们本专题主要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危机之秋的近代。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具体授课过程

一、国门洞开

1、阅读以下材料,概括指出列强侵华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19世纪列强侵华的原因:

(1)列强: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根本原因

2)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2)中国:1)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大)

2)全面落后腐朽,危机四伏

2、国门洞开的经过

师:既然列强入侵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那么列强是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的呢?生:军事手段,发动侵略战争。

大家先看下课本24页的“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回忆、了解下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名称、时间、发动的国家,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通过图表我们看到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市场,夺取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双方代表在南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香港岛---破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打破闭关,破贸易主权,卷入世界市场

④协定关税----破关税主权

在《南京条约》之后,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除了上述权利,列强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居住及租地权(逐步发展为租界,成为列强侵华据点)、军舰“巡查贸易权”(破坏中国领海)、传教士传教权(文化侵略,精神麻痹)等特权。

概念解释:

1)“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的侨民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他们在中国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只受本国驻中国领事法庭的审判,中国政府不能过问。(举例说明)

2)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子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这对中国的危害最大。(举例说明)

提问:《南京条约》中哪两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提示同学从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去考虑)

③④

列强在中国取得了这么多特权,这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来看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概念、条约的内容进行讲解。)

概念解释:

半殖民地:国家主权部分丧失。(政治: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主权。经济: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其商品、资本输出地。文化:西学东渐。)

半封建: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政治:封建势力维持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思想制度在形成中;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存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产生、发展;文化:封建思想观念延续,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传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都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856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联合,首次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十一口开埠;割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插入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圆明园遗迹图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沙俄掠夺中国领土东北领土示意图。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加深的体现: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列强在华攫取了更多利益,俄国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领土主权被进一步破坏。)

(三)中法战争(1883—1885 年)

中国不败而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插入中法战争形势图:

(四)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如果说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列强侵华的第一次高潮,那么在19世纪末列强又很快掀起了侵华的第二次高潮,即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首先我们来看下中日甲午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的必然之举。(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国力逐渐强盛。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日本统治者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又有何影响呢?

内容: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赔款:白银二亿两 ---大借外债,列强控制经济命脉

开埠: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设厂:----资本输出,严阻民族工业发展

影响: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浩浩荡荡的义和团运动严重威胁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为了剿灭义和团,教训清政府,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插入图片: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1901年(旧历辛丑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德、法、俄、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便利了列强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探究:回顾列强侵华的史实,试归纳列强侵华的方式?并谈谈列强侵华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危害。

1、列强侵华的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中法战争(1883—1885 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2、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军事侵略:发动一系列战争

政治侵略: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领土、主权完整;瓜分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经济侵略:商品、资本输出,控制经济命脉

勒索赔款,抢劫财物

文化侵略:传播宗教、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毁坏文明遗产,奴化教育

注意:四种侵略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

通过刚才对列强列强侵华战争和主要手段的学习学习,我们来总结下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鸦片战争战败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特点变化及危害

(1)特点:

军事上:由各自为战变为联合行动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由战争侵略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2)危害:

政治上: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领土、领海、司法等)和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经济上: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种种手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发展依赖列强,失去独立地位;掠夺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

文化上: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来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火烧圆明园)

整体而言: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补充:根据刚才我们对列强侵华特点和危害的分析,大家想想列强侵华客观上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建设性的影响吗?

冲击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传播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客观上促进中国近现代化。(消极影响是主要的,积极影响是次要的。)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列强除了通过发动战争等军事手段,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经济手段侵略

中国。还有政治手段即瓜分中国领土。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

开端,此后列强以此为借口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陷

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插入图片:“瓜分中国龙图”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瓜分世界。---根本原因(殖民体系建成,殖民地成为成为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关条约》的刺激。---直接原因

3.情况

开端: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方式: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特殊权利,不许

其他国家染指。)

4、影响:中国面临由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危机

5、新阶段: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插入图片:“19世纪末·时局图”和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

虎:英国熊:俄国肠:德国蛙:法国鹰:美国太阳:日本

认识:侵华格局:英法主导——日本独霸——美国独大(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瓜分狂潮的结局;

(1)新阶段——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2)引发义和团运动,粉碎瓜分企图,列强被迫“以华治华”。

插入图片“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到了!”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原因:

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

②经济实力强大,军事实力不足与列强抗衡

③为进入整个中国市场

内容:

①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利

②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实质:缓和列强间争夺,消弥中国人民反抗,在华建立“国际共管体系”,以便利益均沾

影响:

对中国:瓜分被中断,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加剧民族危机

对美国:标志侵华进入新阶段(由追随英法侵华,到开始有独立侵华政策,并积极谋取在侵华中的霸主地位)

(三)、总结:

列强入侵中国

–五次侵略战争

–三大不平等条约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甲午战争后,中国“两半”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结语: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牢记屈辱历史,不是为了记恨,是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不是要血债血还,是为了以史为鉴,开辟未来,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五、板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1、列强入侵的原因

2、经过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内容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内容

2、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内容

2、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情况:三国干涉还辽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中国面临由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危机

新阶段:“门户开放”政策

结局: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三、总结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知道此事政府的政策。通过学习虎门销烟,认识林则徐,了解林则徐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讨论并得出《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主要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些实际问题,自己去解决,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观看一些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林则徐,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情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讨论并得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课前预习:1.1840年前后清政府的一些重大经济政策。 2.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林则徐的有关资料。 3.《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哪些危害? 4.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询有关圆明园的故事。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继而,它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当列强抉坚船利炮叩关之时,古老的中国却一派“歌舞升平”。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统治者如何应对?鸦片战争带来了什么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鸦片战争,打开ppt 教课过程设计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呢?现在用两分钟来阅读教材第一段,结合课前预习,回答:1.近代前夜中国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因素?2.此时清政府的重大经济政策。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小组讨论的形式。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识记:了解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2. 理解与掌握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以及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及多媒体所展示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新课标的要求在梳理、整合基本史实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本专题的核心点的理解;即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以及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以便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深切地体会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真反思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的问题,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社会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

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更深刻理解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同学们从这组图片看出了什么? 师:(待)回答…… 上面一组左边第一副“是罂粟花,鸦片就是产生于它”;第二幅“正在吸食鸦片的中国人”;第三幅“虎门销烟的场景”。 下面一组右边第一副“《南京条约》的签订场景”;中间一幅“是日本侵华,在旅顺的大屠杀”左边一幅“《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可耻的“鸦片贸易”,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甚至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那么,现在进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专题二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课程讲授 师:在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的中国历史围绕着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通过一次次的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年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作者:丁晓平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图和列强一系列侵华战争图。 师:本课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部分知识,我们知道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同学们还记得主要的侵华战争有那些吗? 生:答 师:列强近代主要的五次侵华战争都列在了24页的表格里,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一系列的侵华战争接踵而至,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又会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学习。 一、学习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 2、了解1840--1900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3、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危害 4、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重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危害;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 难点: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四、讲授新课 一、国门洞开 师:国门洞开指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指列强入侵中国,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那么,列强为什么要入侵中国,也就是说列强入侵中国中国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一)国门洞开(列强入侵)的背景(原因)(板书) 我们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看国际方面: 师:最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是那个国家? 生:答——英国 师:英国具备什么条件来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呢? 师生:是不是与影响国际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工业革命有关? 生:是 师:18世纪60年代,当中国清王朝还为“天朝大国”的自给自足而沾沾自喜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进入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国家。在英国进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重点掌握廊坊大捷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 2.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而导入新课。

2.诗歌导入法。义和团运动中,流传有大量的歌、谣、诗等形式的宣传材料,可以借此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复习比较法。1900年慈禧挟光绪西逃,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北京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可以通过比较这两段历史让学生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阅读理解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描述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的文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 5.比较分析法。对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条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6.音像辅助法。可以增强直观效果。 7.归纳法。对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理解,可以对近代主要条约进行归纳来帮助理解。 教具 1.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失败,日本胜利。这场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投影显示]

列强入侵及民族危机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 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 因。 ②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大家翻开课本看下23页的学习建议。近代的中国历史围绕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不断侵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二是中国军民不断反抗,维护主权。看一下课本下方的时间轴,上面标志的就是对应的侵略史和抗争史,是我们本专题主要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危机之秋的近代。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具体授课过程 一、国门洞开 1、阅读以下材料,概括指出列强侵华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此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⑵过程与方法:采取以讲述法为主,辅以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一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内容。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民间反帝爱国图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从图片中,你获得什么信息?分析得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在这时候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东。 【学习新课】: 提问:学习一场战争,应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学生回答:战争的背景、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一、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战争爆发的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二、经过:1、记忆顺口溜:八国指“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因祸得福,美日依靠)。顺口溜记忆2、假如要对八国联军侵华进行新闻报道,你打算如何写这篇文章? 3、1900年8月中旬,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由此上溯到40年前中国的都城还曾被哪些列强侵占过? 4、教师指出:联军在攻陷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然后指导学生在读书后找出:联军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多媒体显示)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承认:“中国此次所受毁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_《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优教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从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教材分析 教材用“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两个子目分别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结果。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使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出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历史轮廓。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历史线索、基本阶段特征掌握不到位,这就给高一学生进行专题模块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 ●教学建议。 1.教法:问题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研读教材,自主思考、互动探究讨论,形成一定答案,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西方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和侵略。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略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难点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19世纪前期的国际形势图”和“中英实力对比图”从而导入新课。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继而,他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也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本节课我们学习“列强人侵与民族危机”。(板书课题)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_1

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第3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学案

学习资料专题 第3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时空坐标】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 两大线索:列强侵略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中国社会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 三大主题: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梳理·基础知识]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b) 1.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背景: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危机严重。 二、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 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

四、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 1.在社会性质上,列强的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由主权独立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 3.文化上,丧心病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4.在政治上,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5.在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史论要点] 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另一方面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影响 史料一“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读史用史] 史料一表明英国人取得什么特权?对中国有何影响? 提示:特权:协定关税特权。影响: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被破坏。 史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史用史] 史料二反映了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其站在什么角度认识的? 提示: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鸦片战争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要点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史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哪方面的影响?后来有何表现? 提示:影响: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和救亡高潮的到来。表现:“实业救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学习西方内容上也从器物层次到政治制度。 史料二“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读史用史] 该“议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下面漫画的主旨?综合史料与漫画简述该“议约”的影响? 漫画中的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 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要点 国门洞开

(一)原因 1.19 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经过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4.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 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 1l 国签订《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三)危害 1 .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3.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一)瓜分狂潮的背景

完整版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情感的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以及掌 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3.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认知水平的根底上, 自主构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⑵ 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⑶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4〕熟悉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2.方法和水平目标 ⑴ 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⑵提升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水平和交流合作 的水平; ⑶ 提升学生的比较和概括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 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奉献的人生理想; ⑵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 害的水平.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 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曾创造出辉灿烂煌的文化,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 危机之秋.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 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国门洞开〔板书〕 ⑴列强翻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板书〕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引言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强侵略浪潮,中国面临了空前的困境。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展开了长期而艰苦的反抗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教案将探讨中国人民在二列强侵略时期的反抗斗争,为教师们提供相关知识和教学资源。 一、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战争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重要里程碑。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介绍这一运动: 1. 太平天国的起因和背景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起源于中国社会的动荡和贫困?这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包括人民生活的困境、国家疆土被侵占、政府腐败等。 2. 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 简要介绍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背景、信仰和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的建国思想和领袖形象,让学生了解运动的起源和动因。 3. 太平天国运动的战斗和失败 通过解释太平天国运动的战斗策略、军事行动和政治背景来帮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落和失败。教师可以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命运,并鼓励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二、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在列强侵略时期的另一次重要反抗斗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介绍这一运动:

1. 义和团运动的概述 对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背景和发展进行简要介绍。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这一运动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和意义。 2. 义和团的宗旨和活动方式 义和团的宗旨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并展开抵抗的?通过说明义和团的宗旨和活动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运动的特殊性和意义。 3. 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 介绍西方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反应以及他们与清朝政府合作的情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列强会插手中国内政,并探讨侵略者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三、总结与思考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思考问题: 1.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战略有哪些共同点? 2.对中国人民而言,这些反抗斗争在中国历史中有何意义? 3.这些反抗斗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结论 通过研究中国人民在二列强侵略时期的反抗斗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资源,如相关文献、视频和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进程与方式: 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式。 通过度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熟悉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招架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手腕: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教学法,谈话法,图片展示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讨法,归纳法 【温习提问】 一、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两口(子)分工——“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口”指增辟通商口岸;“分”指分割,即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答: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导入新课】 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何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如何的危害呢? 【展示目标】 一、.近代史上,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别离是何时哪两次侵华战争?主要侵略国家是哪几个? 二、别离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3、《辛丑条约》签定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何? 4、按照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5、八国联军侵华的本源是什么? 六、《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教学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背景 ①表格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