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完整)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完整)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物理

2017年8月10日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并且电学在中考总分中占28分,是初中物理的核心部分,因此初三物理越发重要了,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学情分析: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3、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本期共10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措施:

1.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物理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物理素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物理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快乐的学习,快速提高成绩。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物理能力。

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重视创设物理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联系实际,动手实践的机会。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实验探究课、小辩论,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精炼解题能力,规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为中考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品德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知识目标:了解欧姆定律、电功率等核心的有关知识,熟记相关计算公式,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素养和探索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以实验为载体的,因此一年来我会尽力为学生营造亲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动手能力和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各章节教学目标:

第十三章内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

第二节内能(一)

知识目标: 1.了解内能的含义,能简单表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二)

知识目标: 1.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2.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教学重点: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教学难点: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探究实验的过程

第三节:比热容(一)

知识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会解释生活中、自然界与比热容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比热容知识的应用

第三节比热容(二)

知识目标:了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热量公式中的每个字母的含义,会利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热量公式与电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热机

知识目标: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在人类发展史上内能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热机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

知识目标: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重、难点: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电荷

知识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知识目标: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重、难点:

1. 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 短路及其危害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知识目标: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知识目标:1、知道用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及电流的单位;

2、当两个电流值用不同的单位表示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3、会把电流表正确地接在电路中;会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知识目标: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教学难点: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一节:电压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重、难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知识目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重、难点:1、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2、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第三节、电阻

知识目标: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重、难点:电阻的大小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欧姆定律

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4、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重、难点:1、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2、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第二节、电阻的测量

知识目标: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钨的特性。

重、难点: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掌握电阻的特性。

第三节、安全用电

知识目标: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重、难点: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一节、电能

知识目标: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

重、难点:电能的概念、相关单位。围绕“电能”进行教学。

第二节、电功率

知识目标: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2、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难点:理解电功率的含义。会用公式P=W/t 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节、电和热

知识目标: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重、难点:1、电流的热效应

2、P=I2R P=U2/R的使用。

第四节、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知识目标:知道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电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观察体验保险丝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的应用。

第十九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场

知识目标: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重、难点:磁场、磁感线的含义。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第二节、电生磁

知识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重、难点: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第三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知识目标: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第四节、电动机

知识目标: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第五节、磁生电

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重、难点: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五、教学进度:

初三物理组

刘红梅苏志安2017年8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