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选型

冷热源选型
冷热源选型

冰蓄冷系统技术总结

第一讲应用概念 一、冰蓄冷空调 “冰蓄冷空调”一词大家都一目了解,英文为‘ICE STORAGE’,日文为[冰蓄热],狭义的定义为[制冰蓄冷]的冷气系统。早期称谓[COOL STORAGE(蓄冷)],此包含了[制冷水蓄冷]的冷气系统。但在寒带国家降了[蓄冷]外,还要[蓄热],因此,广义的用语为[THERMAL (ENERGY)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TES)],可译为[蓄能式空调系统]。对于南方地区仅有夏季(冷气)电力过载的困扰,仅需[蓄冰空调]。 二、关于蓄冷系统的计量 在常规的空调系统设计时,冷负荷是按照计算出建筑物所需要的多少“冷吨”、“千瓦”、“大卡/时”来计量,但是蓄冰系统是用“冷吨·小时”、“千瓦·小时”、“大卡”来计量。 图1-1代表100冷吨维持10小时冷却的一个理论上的冷负荷,也就是一个1000“冷吨·小时”的冷负荷。图上100个方格中的每一格是代表10“冷吨·小时”。 事实上,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在全日的制冷周期中是不可能都以100%的容量运行的。空调负荷的高峰出现多数是在下午2:00--4:00之间,此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图1-2代表了一幢典型大楼空调系统一个设计工作日中的负荷曲线。 如图可知,100冷吨冷水机组的全部制冷能力在10个小时的“制冷周期”中只有2个小时,在其它8个小时中,冷水机组只在“部分负荷”里操作,如果你数一数小方格的话,你会得到总数为75个方格,每一格代表10“冷吨·小时”,所以此建筑物的实际冷负荷为750“冷吨·小时”,但是常规的空调系统必须选用100冷吨的冷水机组来应付100冷吨的“峰值冷负荷”。 三、冷水机组的“参差率” 定义的“参差率”为实际“冷负荷”与“冷水机组的总制冷潜力”之比,即: 参差率(%)=(实际冷吨·小时数/总的冷吨·小时潜力)*100%=750/1000*100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暖052 苏毅 2104080512101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影响空调冷热源方案决策的因素很多,要选择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选择冷热源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初投资。不同冷热源方案的初投资有较大差别,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 2.运行费用。其中包括运行能耗,运行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空调运行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故障维修费等都是应该在冷热源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3.环境影响。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程度、使用寿命。 5.机房面积,燃煤锅炉房要求的储煤、渣面积,储油条件等。 6.增容费。各城市根据其发展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对不同能源设定不同的增容费,而且数量一般也是比较大,因此也是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冷热源的选择依据不仅包括系统自身的要求,而且还涉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价格、政策导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物用途、规模、冷热负荷、初投资、运行费用以及消防、安全和维护管理等许多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过程,必须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原则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在进行冷热源选择论证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高度集中的热源能效高,便于管理,有利于环保。 2.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3.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4.当地供电紧张,且有燃气供应,尤其是在实行分季计价而价格比较低廉的地区,可选用燃气锅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燃料消耗少,安全性好,可直接供冷或供热,初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夏季有廉价天然气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5.若当地无上述的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也没有燃气供应时,可采用燃煤、燃油锅炉供热,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供冷,或选用燃油型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冷热源。 6.若当地供电不紧张时,空调冷源应优先选用电力驱动的制冷机。 7.根据建筑物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分符合下的调节特性系数,合理选择制冷机的机型、台数和调解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8.选用风冷型制冷机组还是水冷型制冷机组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异。一般大型工程宜选用水冷机组,小型工程或缺水地区宜选用风冷机组。 9.冷水机组一般选用2-4台,机组之间考虑互为备用和轮换使用的可能性。从便于维护管理的角度考虑,宜首先选用同类型同规格的机组,从节能角度考虑,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机组搭配方案。 10.具备多种能源的大型建筑,可采用复合能源供冷、供热。当影响能源价格因素比较多,很难确定利用某种能源最经济时,配置不同能源的机组通常是最稳妥的方案。 11.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地下埋管式地源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对国家而言,是节能的; 对于大城市的商业用电而言,均会出现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的峰段,常常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状况,而在用电的谷段,又常常会出现电量过剩的状况,如果将低谷电的电能转化为冷能应用到峰值电时的空调系统中去,则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平衡电网; 对国家电网而言,要满足用户1kwh的用电需求,必须要发电站发出超过1kwh 的电量便于抵消电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用户对电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在实际过程中却是不定的,是随机的,尤其是对建筑内的空调而言,其使用程度往往同当天的室外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不定性特点尤为突出,倘若国家电网发出的余电无法被用户使用,一来是对能源的浪费,二来对国家电网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于是,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便大大地减缓和减少了以上问题; ②能使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减少; 冰蓄冷空调系统按运行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蓄冷模式,另一类是部分蓄冷模式。对于第一类,通俗地说就是建筑的所有冷负荷(注:蓄冰装置是无法作为热源使用的)全由蓄冰装置承担,而制冷机组(通常是双工况制冷机组)只扮演为蓄冰装置充冷制冰的角色,在空调系统运行的时候,制冷机组处于停机状态,而蓄冰装置则全时段运行,为用户提供冷量。对于第二类,也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运行方式,即蓄冰装置只承担建筑冷负荷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由制冷机组(双工况)承担。因此,由上述可知,不论哪种运行方式,蓄冰装置总是要承担一部分冷负荷的,我们所说的减少了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实质上就是蓄冰装置承担了制冷机组本应该要承担的一部分负荷,这部分负荷值的大小也就是蓄冰装置的蓄冷量大小; ③目前各地供电部门对用电限制较严,征收的额外费用也名目繁多,建筑业主与用户的经济负担较重,还常常受到限电、拉闸停电种种束缚。若发展冰蓄冷空调技术,就能较好的缓解空调用电与城市用电供应能力的矛盾; ④由于采用了冰蓄冷与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相结合的技术,在初投资费用方面,既可减少空调处理设备、输配设备的大小,输送管网的粗细,还可减少机房管井的占用面积,压低建筑层高,从而不但可节省空调的初投资费用,而且还可降低建筑造价;在运行费用方面,由于送风温度低,风机、水泵的输配功率大幅度降低,制冷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分时电价的优惠,从而使建筑业主与用户支付比常规空调更少的运行费用; ⑤由于采用了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使空调处理与输送过程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抑止细菌、病菌的繁殖;较低的室内温度,可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水平。 (2)缺点:

冰蓄冷设计说明

冰蓄冷设计说明 1.1设计概述 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成都市电网分时电价表 2.2冰蓄冷系统方案设计 本工程是医药厂房,冷负荷集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和电力平峰时段,电力低谷时段,电力低谷时段空调系统根本没有冷负荷,且全年供冷期内负荷极不平衡,选择常规制冷主机设备容量大,且直接制冷的结果是制冷主机高价来制冷,低价电时段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为了减少中央空调白天的用电峰值,充分利用峰谷电差价,大幅度地降低空调的运行费用,同时为了提高空调品质,本工程中央空调设计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以上方式中使用最多的为:冰球(或蕊心冰球)和外融冰的盘管式蓄冰装置 ·本工程采用外融冰钢制盘管冰蓄冷方式的冷源。 2)、部分(分量)蓄冰模式:如图2,部分(分量)蓄冰模式是指在夜间非用电高峰时制冷设备运行,蓄存部分冷量。白天空调高 蓄冰方式 动态制冰 静态制冷 冰浆(或冰晶) 片冰滑落式 盘管式蓄冰 封装冰 外融冰 冰球(或蕊心冰球) 外板 内融冰

峰期间一部分空调负荷(尖峰负荷)由蓄冷设备承担,另一部分则由制冷设备负担。在设计计算日(空调负荷高峰期)制冷机昼夜运行。部分蓄冷制冷机利用率高,蓄冷设备容量小,制冷机比常规空调制冷机容量小30-40%,是一种更经济有效的运行模式。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初期投资费用及机房占地,本工程冰蓄冷设计采用分量蓄冰模式。,本设计方案采用部分蓄冰模式 3.4蓄冰流程选择 3.4.1 蓄冰流程的选择 蓄冰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制冷机可有两种运行工况,即蓄冰工况和放冷工况。在蓄冰工况时,经制冷机冷却的低温乙二醇溶液进入蓄冰槽的蓄冰换热器内,将蓄冰槽内静止的水冷却并冻结成冰,当蓄冰过程完成时,整个蓄冰设备的水将基本完全冻结。 融冰时,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后的系统回流温热乙二醇溶液进入蓄冰换热器,将乙二醇溶液温度降低,再送回负荷端满足空调冷负荷的需要。 乙二醇溶液系统的流程有两种:并联流程和串联流程。a、并联流程:这种流程中制冷机与蓄冰罐在系统中处于并联位置,当最大负荷时,可以联合供冷。同时该流程可以蓄冷、蓄冷并供冷、单溶冰供冷、冷机直接供冷等。并联流程原理如图3。 b、串联流程:即制冷机与蓄冰罐在流程中处于串联位置,以一套 循环泵维持系统内的流量与压力,供应空调所需的基本负荷。串联流程配置适当自控,也可实现各种工况的切换。串联系统原理如图4:

冷热源工程热源总结

锅炉的工作过程 1燃料的燃烧过程:定义:燃料在炉内(燃烧室内)燃烧生成高温烟气,并排出灰渣的过程 烟气向水(汽等工质)的传热过程: 辐射辐射+对流对流高温烟气水冷壁过热器(凝渣管)2对流管束对流尾部受热面(省、空) 除尘引风机烟囱 3工质(水)的加热和汽化过程:蒸汽的生产过程 蒸发量(产热量):锅炉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热水)流量 额定蒸发量(产热量):锅炉在额定参数(压力、温度)和保证一定热效率下,每小时最大连续蒸发量(产热量),符号D(Q),单位t/h(kJ/h,MW)。 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汽锅和附加受热面等与烟气接触的金属表面积。 每m2蒸发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符号D/H;单位kg/m2·h 受热面发热率:每m2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热水)热量,符号Q/H;单位kJ/m2·h SHL10-1.25/350-A :表示为双锅筒横置式锅炉,采用链条炉 排,蒸发量为10t/h,额定工作压力为1.25MPa,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为350度,燃用二类烟煤。 DZW1.4-0.7/95/70-A :表示为单锅筒纵置式,往复推动炉排炉,额定热功率为1.4MW,允许工作压力为0.7MPa,出水温度为95度,进水温度为70度,燃用二类烟煤的热水锅炉。锅炉附加受热面: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尾部受热面: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房辅助设备:运煤、除灰系统;送引风系统;水、汽系统(包括排污系统;仪表控制系统 热平衡:为了确定锅炉的热效率,就需要在锅炉正常运行情况下建立热量的收支平衡关系,通常称为热平衡;热平衡测试分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两种;热平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寻找最佳的途径。 Qr= Q1+Q2+Q3+Q4+Q5+Q6 Qr—每公斤燃料带入的热量, 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 Q2—排烟热损失, Q3—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4—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5—锅炉散热损失, Q6—灰渣物理热损失及其它热损失 固体不完全热损失原因:是因为进入炉膛的燃料有一部分没有参与燃烧或没有燃烬而被排出炉外造成的,是燃用固体燃料的锅炉热损失中的一个主要项目,与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炉膛结构、运行情况等有关。分为三部分:、灰渣损失落煤损失飞灰损失 影响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燃料特性的影响;燃烧方式的影响;锅炉结构的影响;运行工况的影响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原因:是由于一部分可燃性气体(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尚未燃烧就随烟气排出所造成的损失。 影响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炉膛结构的影响燃料特性的影响:燃烧过程组织的影响操作水平的影响: 排烟热损失原因:由于技术经济条件限制,烟气在排入大气的温度要远远高于进入锅炉的空

冷热源方案比较

某广场冷热源方案比较 1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某广场 1.2 开发商(甲方):某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1.3项目位置:本工程为某广场项目, 1.4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某广场项目,由购物中心、商铺、住宅、公寓、配套物业组成。大商业建筑面积为17.94万平方米。 1.5 建筑层数: a. 购物中心地上最高六层,地下二层。 b.公寓,地上暂定27层, 地下2层。 c. 住宅地上33层,地下2层。 d. 室外步行街及底商:地上2层。 1.6 某广场室外气象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1%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3.3m/s 大气压力:1024.1Kpa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6℃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2.3m/s 大气压力:1002.3Kpa

1.8某广场广场空调系统冷热负荷情况如下: 序号项目 分区业态建筑 面积(m2)建筑面积冷负荷指 标(W/m2) 建筑面积热负 荷指标(W/m2) 总冷负荷 (kW) 总热负荷 (kW) 1 超市15000 180 50 2700 750 2 万千百货28800 180 50 5184 1440 3 商业综合体 92000 m2 总冷负荷: 14138(kW) 总热负荷: 3930(kW) 室内步行街 40000 220 65 8800 2600 娱乐楼 17500 220 45 3850 788 国美 3000 180 45 540 135 酒楼3000 300 60 900 180 商管 1100 100 90 110 99 地下车库48200 4 小计156600 22084 5992 商业综合体包括步行街、综合楼、娱乐楼,地下一层国美等,不包括步行街外铺。 2 投资分析: 2.1某广场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提出: 经上述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司给出以下三个可行的空调冷热源方案: 2.1.1 方案 A:电制冷机组(夏季制冷使用)+燃气锅炉, 满足整个商业综合体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功能要求。 2.1.2 方案 B: 燃气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夏季制冷,冬季制热使用), 满足整个商业综合体制冷,制热功能要求。 2.1.3 方案 C: 某广场物业部分采用地源热泵+电制冷+燃气锅炉联合运行, 超市和百货部分冷热源配置同方案一。

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功能说明

第三章机房自动控制系统 一、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工程的自控系统由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PLC现场控制系统、电动阀、传感检测器件、系统配电柜、系统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PLC控制软件为主的控制程序,该程序为美国西门子公司与CRYOGEL公司联合开发,已经在美国的多个工程中和台湾杰美利(GEMINI)得到应用,直接输入后调整。上位机控制软件也可带采用CRYOGEL/(GEMINI)公司软件包的WinCC操作系统。 上位机远程控制设置先进的集中控制台,采用工控机配置打印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打印,现场控制机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进行系统控制、参数设置、数据显示,确保实现系统的参数化,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本系统中的核心控制部分与机电执行装置采用国际著名品牌(西门子、江森、霍尼韦尔)的产品。 蓄能系统控制具体功能如下: ⑴控制系统通过对主机、蓄热锅炉、蓄冰装置、板式换热器、泵、冷却塔、系统管路调节阀进行控制,调整蓄冷系统各应用工况的运行模式,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末端提供稳定的供水温度。 ⑵根据季节和机组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所有工况的转换功能。 ⑶控制、监测范围: a、制冷主机、泵、冷却塔启停、状态、故障报警; b、总供/回水管温度显示与控制; c、蓄冰装置及蓄热水箱进出口温度、显示与控制; d、蓄冰量、余冰量、乙二醇流量、瞬时释冷速度、蓄冷速度等标准规定参数的 显示; e、电动阀开关、调节显示; f、备用水泵选择功能; g、各时段用电量及电费自动记录; h、空调冷负荷以及室外温湿度监测; i、可选的功能(包括楼宇智能化系统接口及接口转换程序)。 ⑷控制系统对一重要的参数进行长时间记录保存,并将空调的实际运行日负荷通过报表或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可以查询到某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值,供使用者进行了解、分

冷热源工程(第1章冷源及冷源设备)

第一篇冷源及冷源设备 §1 制冷的基本知识 §1.1 概述 一、制冷的概念: 制冷—使某物体或空间达到并维持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 斯说法):“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 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 变化。” 制冷过程必然要消耗能量。 二、制冷的方法及分类:

另外,还有很多利用物理现象的制冷方法,这里就不讲了。 工程中,按制冷达到的温度把制冷的技术分为四类: (1)普通制冷:环境温度~-100℃; (2)深冷:-100℃~-200℃; (3)低温:-200℃~-268.95℃; (4)极低温:<-268.95℃(4.2K)。 制冷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本专业主要用于空调工程、冷库的冷源,最常用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三、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基本形式 液体气化制冷产生的蒸 气,经压缩、冷凝后,再次 成为液体,经节流降压,回 到蒸发器中再次气化制冷, 形成一种制冷的循环,这就 是工程中最常用的蒸气压缩 式制冷循环。 右图是完成上述循环所 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 基本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蒸气压缩式装置能够制冷的基本条件:1、必须由四个基本部件组成,依次完成四个热力过程; 即:蒸发器—蒸发过程—作用:让低压液体气化吸热制冷; 压缩机—压缩过程—作用:给蒸气加压升温,并使其流动; 冷凝器—冷凝过程—作用:让高温高压的蒸气放热冷凝液化; 膨胀阀—节流过程—作用:使高压液体节流降压。 2、在装置中必须有能发生相变的制冷剂; 3、必须给制冷装置的压缩机输入能量。 所以,满足上述条件,不断向制冷装置输入能量,推动其中的制冷剂依次进行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制冷循环过程,就能够把某物体或空间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到高温环境中去,使某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 为了进一步研究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规律和性能,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较知识分享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 较

一、项目概况 金沙江大酒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279.16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2295.8平方米;宾馆总建筑面积为5484.4平方米。主楼高43.8米。 二、论证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 三、项目冷热负荷预估 冷热源系统需要提供的冷热负荷如下: 夏季冷负荷:745kW 冬季供暖通风热负荷:335kW 根据项目使用功能的划分,商铺的冷热负荷主要发生在白天营业时间,夜间不需要;酒店客房的冷热负荷全天都有;办公室的冷热负荷也主要发生在白天上班时间。因此在确定冷热源方式时,不光要考虑到冷热源的负荷大小,还必须考虑到冷热源的使用搭配和调节,以便为今后的经济运行创造条件。四、方案的确定 冷热源设计方案一直是需要供冷、供热空调设计的首要难题,根据中国当前各城市供电、供热、供气的不同情况,空调冷热源及设备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方案组合,如何选定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说来,选择冷热源方案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从技术方面考虑,主要是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节能性,结构紧凑性,安装操作维修方便性,噪声振动性、环保性等。 从经济方面考虑,在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提供四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三:地下水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方案四:电制冷机组+市政热网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近些年来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裕,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运用,电力机组也在空调领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电制冷机组供应冷冻水,电热水机组供应热水和生活热水,可以充分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电制冷机组的选用可根据使用情况大小搭配,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广州)冬季温度比较高,所以冬季选用电热水机组。此方案设计使机房设计紧凑,系统简单。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可以利用一种设备同时满足供冷、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的需求,可以节省机房面积,减少对电力的需求,污染物排放量也较小,比较适用于环保要求高、地价昂贵、电力增容费较高的场所。前些年,由于供电紧缺直燃机非常流行,近些年来因为供电充裕、油价上涨直燃机的使用越来越少。

水蓄冷和冰蓄冷选型参考

水蓄冷和冰蓄冷选型参考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0-6-12 点击数: 82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中央用电量已占其高峰用电量的20%以上,使得电力系统峰谷负荷差加大,电网负荷率下降,电网不得不实行拉闸限电,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不少影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应用于蓄冷技术,将空调用电从白天高峰期转移到夜间低谷期,均衡城市电网负荷,达到多峰填谷的目的,蓄冷技术的原理,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服务,从而避免中央空调争用高峰电力,最常用的蓄冷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冰蓄冷和水蓄冷。 一、冰蓄冷 顾名思义蓄冷介质以冰为主,不同的制冰开式,构成不同的蓄冷系统。蓄冷系统的思想通常有两种,完全蓄冷与部分蓄冷。因为部分蓄冷方式可以削减空调制冷系统高峰耗电量,而且初投资夜间比较低所以目前采用较多,在确定部分负荷蓄冷系统的装置容量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1、空调系统夜间不运行,仅白天运行,或者夜间运行的空调负荷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制冷机的最佳平衡计算公式应为 qc=Q/(N1+CfN2)Qs=N2Cfqc, 式中qc:以空调工况为基点时的制冷机制冷量,kw,Qs:蓄冰槽容量,KWH; N1:白天制冷主机在空调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由于白天制冷机不一空均为满载运行,计算时该值可取(0.8-1.0)n. N2:夜间制冷主机在蓄冷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 Cf:冷水机组系数,即冷水机组蓄冰工况制冷能力与空调工况制冷能力的比值,一般活塞式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约为0.65,螺杆式冷水机组约为0.7.它取决于工况的温度条件和机组型号。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结合具体的工程,就可得出应配置的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与蓄冰槽容量。 2、空调系统部分夜间运行,而且所需的冷负荷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样一般以夜间所需的冷负荷为依据。选择基载主机。然后从总负荷中扣除基载主机所承担的负荷,再按第一种情况合理配制冷水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较

一、项目概况 金沙江大酒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宾馆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主楼高米。 二、论证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 三、项目冷热负荷预估 冷热源系统需要提供的冷热负荷如下: 夏季冷负荷:745kW 冬季供暖通风热负荷:335kW 根据项目使用功能的划分,商铺的冷热负荷主要发生在白天营业时间,夜间不需要;酒店客房的冷热负荷全天都有;办公室的冷热负荷也主要发生在白天上班时间。因此在确定冷热源方式时,不光要考虑到冷热源的负荷大小,还必须考虑到冷热源的使用搭配和调节,以便为今后的经济运行创造条件。 四、方案的确定 冷热源设计方案一直是需要供冷、供热空调设计的首要难题,根据中国当前各城市供电、供热、供气的不同情况,空调冷热源及设备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方案组合,如何选定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说来,选择冷热源方案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从技术方面考虑,主要是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节能性,结构紧凑性,安装操作维修方便性,噪声振动性、环保性等。 从经济方面考虑,在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提供四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三:地下水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四:电制冷机组+市政热网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近些年来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裕,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运用,电力机组也在空调领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电制冷机组供应冷冻水,电热水机组供应热水和生活热水,可以充分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电制冷机组的选用可根据使用情况大小搭配,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广州)冬季温度比较高,所以冬季选用电热水机组。此方案设计使机房设计紧凑,系统简单。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可以利用一种设备同时满足供冷、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的需求,可

冰蓄冷系统 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施工方案: 1. 蓄冷槽体的制作 1.1 确认蓄冷槽体放置位置,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符合施工要求; 1.2 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塑料布防潮、隔气层; 1.3 沿设计槽钢位置在隔气层上面铺设木方,将槽钢放置在木方上面,焊接底面槽钢框架,焊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槽钢温度过高,引燃木方或者将塑料隔气层烫坏; 1.4 在底层槽钢框架的空隙内填充橡塑保温材料压实,然后将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刷环氧树脂漆,然后就位,使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紧密接触,分块焊接底层钢板,焊接完毕后在钢板迎水面刷环氧树脂漆,防止钢板以后遇水腐蚀; 1.5 在底层槽钢钢板焊接制作完毕后,开始焊接竖直方向槽钢与三个方向的中间的两道槽钢腰梁以及蓄冷槽顶面槽钢; 1.6 分别焊接三个方向侧面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注意钢板以及槽钢因为受热而变形,在局部地区需做反方向的拉伸处理,保证焊接的竖直和水平; 1.7 在三面槽钢以及侧板焊接,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刷环氧树脂漆完毕后,蓄冰设备就位,具体就位方法参见后蓄冰盘管的安装与就位; 1.8 在确认蓄冷设备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第四面的横向两道腰梁焊接上去,焊接完后在制作侧板,同时制作蓄冷槽体的注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观察孔,液位管; 1.9 以上工序完毕后,在确定无焊接瑕疵后,开始往蓄冷槽注水,注水到溢流管位置,静置24小时,确认无渗漏后放水; 1.10 在蓄冷槽的中间两道腰梁以及底面梁、顶面梁外安装木方,以用来固定外板;

1.11 确认蓄冷槽无渗漏后开始保温工作,采用现场聚氨酯发泡的方法保温,保证保温厚度至少为100mm,注意保温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开启现场通风设施,以防中毒; 1.12 蓄冷槽顶板采用100mm厚聚氨酯净化彩钢板,注意彩板上方开孔位置与蓄冷槽出水,进水位置保持一致,彩板两头的长度以盖过保温层以及木方为宜; 1.13 在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蓄冷槽体在保温层及木方外面敷设0.5mm厚镀锌钢板装饰面。 2. 蓄冰盘管的安装 2.1 出厂检验 蓄冷设备出厂前已整体装配好,以确保质量并使对现场安装要求减至最小。每台设备都被放置在木托架上运至现场,在卸货和签署提货单之前,需对其做彻底的检查。检查应注意外板、视管、控制部件和储冰量传感器。对所发现的任何损坏,都要记录在提货单上并通知装运机构; 2.2 临时性存放 如果蓄冷设备在运抵现场之前需要做临时性存放,需使之连同装运时用的木托架一并放在光滑、水平的地面上,地面上不得有任何突起或凹凸不平,否则会穿破或损坏能槽的底部; 2.3 进场、垂直吊装:室外自运输设备下放蓄冰盘管采用汽车起重机进行; 2.4 水平运输:蓄冰盘管自坡道沿运输通道,采用慢速卷扬机牵引至各蓄冰盘管下落点。蓄冰盘管在蓄冷位置区域内水平搬运采用两台液压手动拖车进行; 2.5 技术措施:为防止盘管扭曲变形,在现场制作多个吊装钢架,图示如下:

冷热源工程

冷热源工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 "冷热源工程"课程介绍的是以高效合理用能为核心的冷热源系统与设备。 第二章制冷的基本原理 制冷的方法:1、相变制冷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3、温差电制冷"帕尔帖效应。 制冷分类:普通制冷:稍低于环境温度至-100度 深度制冷:-100度至-200度 低温制冷:-200度至-268.95度 逆卡诺循环P7 看书 制冷系数:单位制冷量与单位功之比称为制冷系数。 热力完善度:理论循环的不可逆程度。 第三章制冷剂和载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装置中能够循环变化和发挥其冷却作用的工作媒介。 单位质量制冷量q0较大可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 单位容积制冷量qv较大可减少压缩机的输气量,缩小压缩机的尺寸。 导热系数、放热系数要高,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蒸发器、冷凝器等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 制冷剂的安全性分类包括毒性和可燃性。 无机化合物的简写规定为R7() 载冷剂: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被冷却物体或空间中的热量是通过一种中间介质传给制冷工质。 第四章冷源设备 压缩机:容积型、速度型 活塞式压缩机:利用气缸中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 活塞的上、下止点:最上端的位置为上止点,最下端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活塞行程S: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气缸工作容积Vg: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气缸工作室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 理论容积:也称理论输气量,仅与压缩机的结构参数和转速有关。 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表示了压缩机气缸工作容积和有效程度,综合了余隙容积、吸排气阻力、吸气过热和泄漏对压缩机输气量的影响。P33 1)余隙容积的影响:由于余隙容积的存在,少量高压气体首先膨胀占据一部分气缸的工作容积。 2)吸排气的影响。吸排气过程中,蒸气流经各处都会有流动阻力,导致气体产生压力降,

冷热源方案比较

冷热源方案比较 可选方案类型: 1、水冷机+市政热源 2、风冷热泵 3、多联机 4.水源热泵机组 现对各种冷热源的优缺点做如下比较: 一、水冷机+市政热源 优点: 1.设备放置集中,管理方便。 2.初投资较低。(250元/平米左右)(不包括市政热源开口费)。 3.制冷机制冷效率较高,运行费用较风冷热泵低。 缺点: 1.主机及辅助水泵、水处理设备均需要专属制冷机房,市政热源需要换热用换热器及辅助水泵、水处理设备,需要专用设备机房,一般放置于地下室,无地下室时,需要专门的设备机房(一般放置于裙房或者单建设备用房) 2.主机需配置冷却塔,冷却塔需露天放置(可放置于屋面或者地面) 3.制冷机负荷适应性较多联机差。 4.冬季供暖运行受市政热源限制,必须符合市政供热时间段(11月至3月)。 大概峰值用电量:9000m2×100W/m2×,需要设置200kVA专用变压器。 二、风冷热泵(模块机)

优点: 1.不需要单独设置机房,机组可放置于屋顶及室外空地。 2.初投资较低。(300元/左右平米)。 缺点: 1.冬季供热能力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满足不了冬季用热。如彻底解决这种情况, 需要设置辅助电加热,导致选择变压器容量大极大增加运行费用。 2.运行费用高于VRV多联变频系统。 3.水系统管道较多联机大,会占用高度空间,所以对建筑层高有要求。 4.室外机放置区域噪声大,荷载重(放置于屋面对结构有影响)且夏季排热较多。 大概峰值用电量:9000m2×100W/m2×,需要设置400kVA专用变压器。 三、VRV(多联变频系统) 优点: 1.部分负荷或者部分功能分区需空调时主机运行效率较高,运行费用比风冷热泵低,且综合空调季因为符合适应性最强,较水冷机 +市政热源运行费用也低。2.室外机可放置于屋顶,室外空地或者每层预留的设备机房内。 3.制冷剂管道比较小且布置灵活,占用室内吊顶空间极少,对建筑层高影响最小。 4.可实现分层或者分区域控制,对机组的效率影响较小。 5.施工周期短。

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及应用

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及应用 1、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及主要特点 冰蓄冷空调技术就是在夜间低电价时段(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采用电制冷机组制冷,将水在专门的蓄冰槽冻结成冰以蓄存冷量;在白天的高电价时段(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停开制冷机组,直接将蓄冰槽的冷能释放出来,满足空调用冷的需要。因为制冰、融冰转换损失的能量很小,而夜间制冷因气温较低可使效率更高,完全可以弥补蓄冰的冷能损失。 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利用低谷段电力,具有平衡峰谷用电负荷,缓解电力供应紧; (2)冰水主机的容量减少,节省增容费用; (3)总用电设施容量减少,可减少基本电费支出; (4)利用低谷段电价的优惠可减少运行电费; (5)冰水温可低至1~4℃,减少空调设备风管的费用; (6)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容量减少; (7)电力高压侧及低压侧设备容量减少; (8)室相对湿度低,冷却速度快,舒适性好; (9)制冷设备经常在设计工作点上平衡运行,效率高,机器损耗小; (10)充分利用24h有效时间,减少了能量的间歇耗损;

(11)充分利用夜间气温变化,提高机组产冷量; (12)投资费用与常规空调相当,经济效益佳。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当然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增加蓄冷池、水泵的输送能耗及增加蓄冷池等设备的冷量损失等。 2系统的组成及制冰方式分类 2.1系统组成 冰蓄冷空调系统一般由制冷机组、蓄冷设备(或蓄水池)、辅助设备及设备之间的连接、调节控制装置等组成。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种类多种多样,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建筑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另外,系统还应达到能源最佳使用效率,节省运转电费,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冰蓄冷空调系统。 2.2制冰方式分类 根据制冰方式的不同,冰蓄冷可以分为静态制冰、动态制冰两大类。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冰结冰,冰本身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一类制冰方式包括冰盘管式、封装式等多种具体形式。动态制冰方式在制冰过程中有冰晶、冰浆生成,且处于运动状态。每一种制冰具体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 3运行策略与自动控制 3.1运行策略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嘉兴市光明大酒店制冷机房设计姓名:杨超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班级:建环142 学号: 5236 指导教师:杨超 2017年6月23 日

目录 (1)设计原始资料 (1) (2)冷水机组选型 确定冷源方案 (2) 方案一采用R22满液式螺杆冷水机组 (2) 方案二采用16DNH_开利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3) 方案三采用美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4) 技术性分析 (5) 方案选择 (7) (3)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构造和用途 (7)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尺寸 (8) 分水器的选型计算 (8) 集水器的选型计算 (8) (4)膨胀水箱配置和计算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8) 膨胀水箱的选型 (9) (5)冷冻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冷冻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 (9) 冷冻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17) 冷冻水水泵型号的确定 (12)

冷却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 (13) 冷却塔的选型 (13) 冷却水泵的选型计算 (13) (6)个人小结 (17) (7)参考文献 (17)

1.设计原始资料 1、空调冷负荷: (空调总面积6500m2) 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 电:价格:元/度 天然气:价格:元/m3;热值:m3; 蒸汽:价格:180元/吨;蒸汽压力为: 燃油:价格:元/升;低位发热量均为:42840kJ/kg 3、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 分别为 Mpa;;; MPa 4、土建资料 制冷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其中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塔高度分别为:25 m;20 m;15 m;10 m

冷热源方案

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项目空调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正定新区隆兴大道以南,天津大街以东,其中在建部分为办公A区部分,建筑面积为69806.63㎡,地下2层,地上23层,总高度99.65m;其中中央空调设计面积为44873㎡,根据设计院给出的数据,夏季空调冷负荷5170Kw,冷指标109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3535KW,热指标为75w/㎡。 二、现场分析 1、负荷分布情况:本工程为现代化办公楼,功能区域包括展览区、大堂、演艺厅、小剧场、排练厅、食堂、餐厅等部分,分布在负一层至五层之间。此部分热负荷约为1000Kw,冷负荷约为1800Kw。考虑到具体使用情况此部分负荷按照一半考虑。六层至二十为办公区,热负荷约为2100Kw,冷负荷约为2700Kw。二十一层至二十三层为高管办公休息区,热负荷约为400Kw,冷负荷约为600Kw。 2、地质情况:根据之前热能勘测打井结果,本地区打井深度约为100到120米。 3、可使用地源热泵埋管面积:项目东南侧可使用面积约5400平米,可打井320口;周汉河内可使用面积约9300平米,可打井580口。 三、方案设计 情况一,周汉河内可以打井埋管,土方工程量大,约10万方。 方案一:采用地源热泵(埋管)提供冷热源。 利用以上两块土地,可打井900口,能满足最大时冷热负荷制冷采暖要求,因夏季像土壤排热量大于冬季向土壤的吸热量,所以为了保证土壤的热平衡性,夏季需要增设冷却塔,用以保证土壤的持续利用性。 情况二,周汉河内不考虑打井埋管,则适合埋管面积只有项目东南侧绿化带,约可打井300余口,冬季可满足1100Kw热负荷,夏季可满足1500Kw冷负荷的使用要求。其余部分采用其它形式提供冷热源。据此设计方案如下。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分析报告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分 析报告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分析报告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菁华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节能蓄能事业部张希春摘要以某博物馆蓄冰空调系统设计为例,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 经济性,并阐述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社会性;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系统常规空调系统投资回收期 Analyticalreportingoficestorgeair- conditioningsystem Byzhangjinghuaandzhangxichun Abstract Introduceicestorgeair- conditioningsystemdesignbywayofamuseum,alsoanalyseitsecon omicsandsociality Keywords icestorgeair-conditioningsystem,usualair- conditioningsystem,periodofinvestmentrecovery 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27.6%,其中空调制冷耗电量占电网高峰负荷的1/3左右。蓄能空调顺势而生,电力部门也积极推行峰谷分时电价,在政策上扶植蓄能空调的应用与推广。 蓄冷技术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调荷措施,目前已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积极推广的一项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用的系统节能技术。蓄冰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将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蓄冰系统设计 1、案例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某省博物馆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建筑面积:10万m2左右

空调冷热源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空调冷热源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1、工程简介 本项目用地位于湖北宜昌市东站片区,总建筑面积为6487㎡,一层面积为3420㎡,二层面积为3066㎡。第一层主要为多功能厅、会议室门厅,二层主要为会议室。 2、冷热源方案配置及主要设备选型 2.1 选型原则 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和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规定建筑性质以及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来选择。应以电和天然气为主,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者有足够的动机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以利用时应该优先选择溴化铝吸收式制冷机组。 按照性能系数高低来选择制冷设备的顺序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吸收式和涡旋式。 此外还应该考虑产品冷量调节范围、水资源状况、噪声、外形尺寸、电源的电压等级、占地、重量、无故障运行周期、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 2.2 备选方案的确定 通过鸿业负荷计算软件7.0计算得出该项目空调冷负荷为740kW,应甲方要求主要提出两种冷热源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螺杆式冷水机组+锅炉 方案二:风冷热泵 各方案主要见设备表1、2。 表1 方案1的主要设备

表2 方案2的主要设备 3 方案比较 3.1 初投资比较 初投资包括设备费和安装调试费。设备费主要包括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费用,方案1的辅助设备费用按照热源主设备费用的30%计算。设备安装调试费用按照设备费用的25%计算。 表3 各方案的初投资(万元)

3.2 年经营费用比较 年经营费为固定费与运行费之和。固定费包括用设备折旧费、占有空间费和利息等。将初投资P 折成等额年金,即固定费A : (1)(1)1 n n i i A P i +=*+-∑ 式中:i ——年利率(按5.875%计); n ——折旧年限。 设备及安装费折旧年限对不同形式主机取不同年限:方案1取20年;方案2取15年(残值不计)。各方案固定费用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各方案固定费用 (万元) 运行费用包括能耗费(水费、电费、燃料费)、维修费、人工费等。其中水价按1.5元/t 计算,电价按照0.87元/kWh 计算,油料(燃气)价格按照2.43元/m 3计算,冷却水系统补水量取冷却循环水量的2%。每天运行24小时,平均运行系数取0.7,供冷期为120天,供热期为120天。维修费按照设备费用的6%计算,各方案人工费相差无几,在此不计。 各方案运行费见表5,各方案年经营费用见表6。 表5 各方案年运行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